少儿美术学习67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2743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儿美术学习67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少儿美术学习67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少儿美术学习67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少儿美术学习67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少儿美术学习67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少儿美术学习67岁.docx

《少儿美术学习67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儿美术学习67岁.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少儿美术学习67岁.docx

少儿美术学习67岁

第一课美妙的小世界(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

一年级小朋友(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课时:

1课时美妙的小世界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学会观察、比较、欣赏与想象、评述美妙的小世界的方法。

二、教育方面

学会与人团结协作、共享资源,学会关注小世界,热爱大自然。

三、发展方面

动口又动手,表现美妙的小世界。

教学重点:

能用简短的话语描述微观世界的“形与色”,感受身边的美。

教学难点:

怎样理解什么是“xx”,什么是“妙”。

教学准备:

欣赏课件、放大镜

作业要求:

用线条画出自己眼中的小生物。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1、探秘活动——播放花丛图片,引导小朋友们近一点,再近一点,再近一点去寻找花丛中的小秘密。

2、板书课题:

美妙的小世界。

二、发挥主体

1、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

美在那里?

板书:

形态、色彩、花纹、动态。

2、学习欣赏的方法(肉眼观察的“小蜜蜂”与借助显微镜观察的“肥皂泡”)。

3、观察四季图片,从色彩、环境、特点分辨四季。

4、集体探秘——《海洋中的小生物》美在那里?

《团结合作的小蚂蚁》在干什么?

看《蝈蝈黄花》,猜猜大师想说什么?

三、发展主体

1、小组代表发言:

我们的发现。

2、绘画表现:

要求每人画一种小生物。

教学总结:

学会观察发现身边的美,“美”无处不在,妙在如何去发现美、创造美。

第二课神奇的大世界(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

二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能用简短的语言评述大世界的形与色。

二、教育方面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发展方面

1、在听觉、视觉的体验中发展想象力。

2、在观察比较中,感受优美与壮美。

3、在探究学习中学会思考与体验发现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大世界的形与色,感受“壮观”。

教学难点:

感知大世界的“神奇”、“壮观”的xx。

教学准备:

欣赏图片、单色画笔。

作业要求:

能用线条表现大世界的形与色。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1、复习上一节课所学,检查学习效果。

2、闭上眼睛,玩瞎子摸象的游戏,说说大象的特征

二、发挥主体

1、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图片,说一说看到图片的感受。

学会从形状、色彩等方面去欣赏,学会用庞大、壮观、神奇、千姿百态去形容大世界。

2、欣赏大师的作品,说说大师的画想告诉我们什么?

我们向大师学些什么?

三、发展主体

1、想一想:

我喜欢大世界吗?

喜欢什么?

大自然与我有什么关系?

2、画一画:

学学大师,合作画出我心中的大世界。

课堂总结:

1、说说:

我能观察、发现()种大动物、大植物;我能用()描述大世界的形态美、色彩美、花纹美。

2、小结小朋友们作画情况。

第三课手拉手·找朋友(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

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1、认识各种点、线、色,并能说出六种常用色的名称;

2、感知多种工具、材料性能,学习画点、勾线与色彩的平涂法;

3、感受具像画与抽象画艺术手法。

二、教育方面

爱护美术工具并乐意与他人分享;

三、发展方面

1、在尝试探究中了解各种工具材料的特性并展开联想。

2、在想象创作中,表达自己对工具材料、造型元素的感受。

教学重点:

感知美术用具与材料的特性;能用点、线、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

感受具象画与抽象画的艺术手法。

教学准备:

各种工具媒才,有关点、线、色作品。

作业要求:

能用点、线、色表现物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动主体

以比赛形式激发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学习用具,看看能说出多少种颜色。

二、发挥主体

1、播放多媒体课件,以美术课的好朋友引导学生关注、欣赏不同工具、材料和色彩,并尝试、感受其特征。

2、选自己喜欢的工具和纸材,画一些自己认识的点、线与同学交流。

三、发展主体

让学生运用材料和工具自由发挥。

第二课时

一、启动主体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检查学习效果。

二、发挥主体

1、播放可见欣赏不同的点线色,欣赏大师作品,要求学生寻找点线色,加深学生对点线色的认识。

2、尝试用点线色进行具象表现。

欣赏运用点线色表现的三张学生作品。

三、发展主体

画手的游戏,运用点线色画出xx的小手。

课堂总结:

总结两节课所学的内容,小结小朋友们作画情况。

第四课圆圆、方方和尖尖(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

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感知圆形、方形、三角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形。

二、教育方面

在合作竞赛中,尝试交往与共同努力获取成功的乐趣。

三、发展方面

在尝试中体验各种材料工具表现圆形、方形、三角形物象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用圆形、方形、三角形概括、观察和表现物象。

教学难点:

感受圆形、方形、三角形不同形状特征和概括表现物象。

教学准备:

欣赏图片、课件,圆形、方形、三角形实物

作业要求:

能用线绘的方法表现圆形、方形、三角形的物象。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表演激趣引入:

今天请来了三位小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引出圆圆、方方、尖尖,板书课题。

二、发挥主体

1、讲圆圆方方的故事,让小朋友们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认识圆圆方方,并了解他们的作用与关系。

2、说一说见过那些圆圆方方,分小组分角色看谁说得多。

3、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衣、食、住、行”中的形。

4、欣赏大师与小朋友的画,你发现了什么,我们的画与大师的画比一比,美在哪里?

三、发展主体

做一做、画一画用圆圆方方尖尖组合成美丽的画面。

教学总结:

我学会了什么?

我发现了什么?

我最喜欢什么?

第五课请你认识我(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

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1、能运用抽象形、具象形设计“画片”的外形。

2、能用点线色设计自己的名字或自画像,感受“冷、暖色

二、教育方面

感受与人交往的乐趣,体验设计制作的愉悦。

三、发展方面

在观察比较中体验“抽象形”、“具象形”画片的外形设计。

教学重点:

“画片”的外形设计与装饰,平涂的技巧。

教学难点:

感受冷暖色的搭配。

教学准备:

范例作品,欣赏图片。

作业要求:

能选择材料设计一张我的名字“画片”。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色彩平涂接力游戏——形与色的设计及色彩平涂技能训练,在游戏中关注“形”的想象。

引出本节课所学内容,板书课题。

二、发挥主体

1、观察与思考:

课本“画片”有什么作用?

(让别人认识自己,培养设计意识)

2、分小组讨论回答:

我的“画片”画些什么介绍自己呢?

(引导画片的内容设计)

3、

想象与创作:

外形——具象抽象(引导“形”的想象与变化)。

色彩——冷暖搭配尝试(在颜色笔里找出暖色与冷色各一、二种尝试搭配,感受美感),

三、发展主体

拿着“画片”玩“找朋友”游戏,与好朋友交换画片进行自评,学会交往。

课堂总结:

我能运用什么形状进行设计,学会运用什么色彩进行搭配„„

第六课变幻的画面(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

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1、运用点、线、色、基本形设计正、反面的物象;

2、学习对折、剪、画、粘贴小木棍的制作方法。

二、教育方面

学会关注“美与科学结合的现象”。

三、发展方面

再欣赏和“玩”中,感受快速转动与画面重叠的现象。

教学重点:

正、反面物象的表达。

教学难点:

背景的留白位置与主体的关系。

教学准备:

小范例,制作工具。

作业要求:

能用点、线、色绘制自己喜欢的形象,并能进行粘合制作小动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动主体

小组轮流玩“变换画面小制作——孙悟空”想:

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二、发挥主体

1、欣赏学生作品,你喜欢那一个制作为什么?

2、你准备设计一个怎样有趣的画面?

正面主体物是什么?

反面背景是什么?

3、提供“制作步骤图”小组讨论解决制作方法,师介绍。

三、发展主体

找找身边的材料,那些纸材、用具适合制作“小动画”

第二课时

一、启动主体

检查学习工具,预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发挥主体

1、提问:

正反面有什么关系?

方面为何要留白?

用什么基本形表现物象?

用什么点、线、色装饰花纹?

2、开始制作:

画(主体、背景)——对折(卡纸直线折法和以剪切改变外形)——粘贴。

三、发展主体

引导学生结合作业欣赏关注环保主题的构思,如“老虎回家了”、“鱼儿回到海里的家”、“小企鹅与北极„„”。

教学总结:

1、交换小制作,互相评价、赠送。

2、我学会了什么?

师总结学习情况。

第七课哈哈镜,笑哈哈(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

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掌握“折叠”与“添加”的方法,感受粗浅的“夸张变形”的艺术法。

二、教育方面

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的道理。

三、发展方面

在“大胆表现”中运用点、线、色画出人物并进行装饰

教学重点:

掌握“横折、竖折和添加连接”的方法,做出一张会变化的画。

教学难点:

感受粗浅的“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

教学准备:

范例,制作工具,教学课件。

作业要求:

用折纸添画的方法描绘一张会变化的人物画面。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拿出自己早餐用的不锈钢饭盒或勺子照一照、看一看、想一想:

“我的脸有什么变化?

拉长了,还是变宽了?

什么原因产生这样的变化?

二、发挥主体

1、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

师播放教学课件,学生仔细观察“哈哈镜”,看看它有什么特点?

观察图片的小女孩发生了什么变化?

2、欣赏范例与学生作品,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

请学生评价作品的美(美:

点、线、色、图案;奇:

变形的人物形象、夸张的表情)

3、示范制作步骤,学生开始创作:

折叠——用线画——打开添加——打开添加——装饰成画。

三、发展主体

1、试试还有什么“折叠”的方法。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表现。

课堂总结:

挑选好的作品与一般的作品,请学生对比评价,师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第八课我爱我家(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

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能运用“点、线、面、色”创作“我爱我家”的画面。

二、教育方面

从“关注自我”发展到“关心父母长辈、热爱家庭”。

三、发展方面

在欣赏评述过程中启发想象与创作思路。

教学重点:

能运用“点、线、面、色”大胆描绘人物、景物。

教学难点:

选择能表现“我爱我家”的内容。

教学准备:

xx照片、多种材料工具。

作业要求:

能用点、线、色画出“一家亲”的画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动主体

说说自己和家人一起最开心的时候,激起的兴趣。

二、发挥主体

1、播放投影,欣赏小朋友收集的与家人的照片,感受一家亲的喜悦。

通过互相介绍,激发尊敬长辈、热爱家庭的情感。

2、说说爸爸妈妈的特征(脸型、发型、表情、衣着等),引导学生抓特征,师示范不同脸型与发型、表情的画法。

3、学生开始创作,提醒构图与画面色彩的搭配,注意线条流畅。

三、发展主体

让学生运用不同材料和工具自由发挥、激发个性选择。

第二课时

一、启动主体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检查学习效果。

二、发挥主体

1、播放课件,欣赏大师作品与学生作品。

说说自己画面的优缺点,准备怎样修改。

2、给画面涂色,注意背景的表现与五官、动作的刻画。

3、学生接着完成作业,师指导。

三、发展主体

说说你画面的故事。

课堂总结:

总结两节课所学的内容,小结小朋友们作画情况。

第九课会变的线条(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

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让学生知道线条的种类和作用,掌握线条不同排列穿插的方法并能用单线组合创作画面。

二、教育方面

培养细致认真的学习态度

三、发展方面

感受线条组合的美,提高学生的绘画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线条的运用方法。

教学难点:

线条的各种排列方式。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有各种线条的范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动主体:

1、出示画有各类线条的绘画作品给学生欣赏。

2、启发学生了解线条的作用,体会线条组合的美。

3、揭示课题:

会变的线条。

二、发挥主体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景物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和绘画方法。

2、线条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画几组不同排列形式的线条。

(2)展示交流,教师指导评价。

3、以一些图形让学生选择其中—种并用线条加以装饰。

4、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

5、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

6、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

7、xx交流,明确用线排列方法。

8、学生明确方法、构图设计完成制作。

三、发展主体:

实践制作的要点指导:

1、观察书中图片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景物中线条的排列规律,中体会密集线条排列的美感。

2、作线条的练习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出各种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为以后的作业作铺垫。

3、以小组形式讨论及绘画,能让学生集思广益,开拓思路。

让学生先添加后创作,由易到难,解决了难点。

4、绘画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用彩水笔直接作画,培养学生肯定用线的能力,同时要鼓励画出新颖独特的线条。

四、评价建议:

1、先小组评选,再集体交流

2、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第二课时

—、启动主体:

1、欣赏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和作用。

2、揭示课题:

认识线条。

二、发挥主体

1、回忆大自然中不同形式的线条。

2、线条练习。

(1)在纸上用水彩笔画几组不同的线条。

(2)展示并评析。

3、欣赏范例。

(1)讨论范例中线条的排列方法。

(2)教师小结归纳。

4、讨论图案中不同形式的线条的变化。

5、让学生选择一个图案添加花纹,也可自己创作添加。

三、发展主体

1、回忆大自然中的线条,引导学生开扩思路,启发他们了解并认识线条的美感。

2、线条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想象出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鼓励他们思维的独特性。

3、在欣赏书中范例时要引导学生认识用线条也能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4、老师出示图案让学生添加花纹,为了降低难度,认识和练习线条。

教学总结:

1、集体评价。

2、分组评价再集体交流

第十课快餐美食店(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

一年级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巧妙运用橡皮泥,运用多种制作方法把自己喜爱的食品表现出来。

二、教育方面:

了解美食文化,培养热爱劳动、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热爱家乡、热爱中

xx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

三、发展方面:

感受食品艺术之美,探索了解美食的相关知识,学习欣赏食品的方法。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制作方法把自己喜爱的食品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能制作出丰富的美食。

教具准备:

食品图片及美食录像、厨师帽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1、欣赏观察,激发兴趣

提问:

如果你是一名厨师你想做一道什么菜?

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并说出自己喜爱食品的形色香味等基本特征,了解食品的名字的寓意。

二、发挥主体

1、欣赏观察屏幕展示的各式食品图片,学习欣赏美食的方法。

2、欣赏手工食品的形色摆放的xx。

3、展示教师示范制作“食品”过程。

引导思考:

你可以橡皮泥制作什么“食品”

4、小组分工合作,以小小美食店引导,设店长小厨师,播放音乐开始愉快的美食制作活动。

三、发展主体

1、了解我国民族传统节日及相关美食文化。

回忆思考:

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美食?

2、各小组根据多种美食主题命名选择其中一项进行构思设计,各组员自由选择某一类进行创作活动。

教学总结: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神气的小厨师”表演,针对各小组的食品的情况进行小组自评互评,评价引导:

形色、事物拼盘的摆放是否美观?

是否有创意。

2、思考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

了解了哪些内容?

学到了哪些内容?

学到了哪些知探索了解美食的相关知识识技能?

探索了哪些地方的饮食文化?

第十一课生肖动物大聚会(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美术教案)教学对象:

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了解泥动物塑造的基本方法。

二、教育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感情。

三、发展方面

学习用泥塑造立体动物。

教学重点:

用各种方法塑造生肖动物。

教学难点:

塑造出动物特征。

教具准备:

橡皮泥、彩泥、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一、启发动主体

1、说生肖的故事,让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生肖。

爸爸妈妈呢?

2、学生回答,教师可出示简笔动物。

出示课题:

生肖动物大聚会

二、发挥主体

1、通过投影欣赏泥塑生肖动物,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提高学生的尝试愿望。

2.教师示范一个生肖动物。

例如:

猪步骤:

(1)用一团泥搓成圆形做猪的头;

(2)做出猪的鼻子、眼睛和耳朵

(3)做出猪的身子和脚。

3.鼓励学生大胆练习,塑造生肖动物。

(1)提醒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喜爱的动物来塑造;

(2)帮助学生回忆,概括动物的形体特征;

(3)彩泥和橡皮泥的软硬要正好,不要太软;

(4)有些细小凹进去的地方,可用尺或小刀帮助。

(5)塑造时注意颜色搭配;

(6)根据不同程度,鼓励学生自由创造。

三、发展主体

作品展示,充分欣赏:

1.请做完的学生将作品放到投影仪上,让大家欣赏,并给自己的作品编一段小故事。

2.集体欣赏、评价,让学生间互相取长补短,增加制作经验。

3.鼓励学生课后多做练习,充分体验在捏制过程中的乐趣,体会泥的体块感觉。

课堂总结:

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第十二课可爱的小虫(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

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

2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领会“对称”的形式美法则,学会用橡皮泥造型的方法,技巧。

二、能力目标:

养成细心观察、主动思考的意识;养成大胆创造、勇于表现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感受自然、艺术美、创造美、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用泥塑的方法制作小虫。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制作出生动而富于审美趣味的昆虫形态。

课学准备:

教师:

各种昆虫的图片、有关昆虫的科学常识、故事等。

学生:

课前收集各种有关昆虫的知识、图片、带橡皮泥、牙签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1、谜语导入:

“有个姑娘真美丽,身穿一件花花衣,拍拍翅膀飞呀飞,百花丛中忙不停。

2、揭开谜底:

说出除蝴蝶以外的一些昆虫,并讲一讲它们的样子。

二、发挥主体

1、游戏:

展示箱子,让学生每组派一个代表从箱子里抽出昆虫的图片。

带回本组讨论。

2、“你们小组的昆虫是什么呢?

形状怎样?

美丽吗?

你能做它的动作吗?

3、故事:

讲小鸟找昆虫吃的故事。

展示枯叶虫的图片:

你能看出这是什么吗?

它为什么把自己装扮成这样呢?

4、示花纹奇特的xx:

它夺目的花纹有什么作用?

5、知道什么昆虫有些什么特别的本领呢?

-——展示萤火虫、甲虫、臭屁虫„„„

6、提示学生要知道更多知识就要多观察,多看课外书。

7、展示一大蝴蝶。

你们知道蝴蝶小时候是怎样的吗?

——展示蝴蝶的生态过程图。

8、展示蝴蝶、蜻蜓、天牛等虫。

它们是翅两边图相同吗?

——引申出“对称”美法则,不对称好看吗?

三、发展主体

1、魔术表演——用“对称”的方法把基本形式的卡纸摆成一只

2、展示橡皮泥基本形:

谁能搓出这些形状?

3、演示用橡皮泥的基本形摆成一贯昆虫,提示:

怎才能牢固?

——演示用牙签固定的技巧。

4、展示一没有花纹的橡皮泥昆虫:

谁能给它添上xx的花纹?

5、会做昆虫了吗?

你还想到用什么方法做出更特别的昆虫呢?

看看这些同学做的是不是特别可爱:

——展示各丰富创意的习作。

(包括民间毛毛玩具)

6、展示“昆虫大会”的大板,请每组学合作做出昆虫钉在板上,看那组做得最多最好,优胜的组被放在“昆虫之王”的位置上。

第十三课节日的小彩旗(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美术教案)教学对象:

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一、教养方面

感受对称与不对称的美感形式,掌握“撕、剪、粘、贴”技能。

二、教育方面

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学会与人合作、共享成果。

三、发展方面

在“摆、拼”活动中,发展设计思维。

教学重点:

小彩旗“形与色”的设计与剪裁制作。

教学难点:

旗面色彩对比的搭配,运用对称与不对称的形式装饰旗面。

教学准备:

制作范例,彩纸、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播放课件,欣赏不同的彩旗,增加对彩旗的认识

二、发挥主体

1、出示基本形,师示范几种在基本形上加以变化,要学生自己尝试剪一剪。

2、示范制作步骤,要学生摆一摆什么颜色搭配最好看。

装饰什么图案?

3、学生学会做一做:

运用“剪、折、粘、贴”的制作技能;运用对称与不对称的设计方法。

三、发展主体

1、运用一连串的小彩旗装扮教室,感受“节日庆典”的气氛。

2、评一评:

选出我最喜欢的一面小彩旗进行自评:

外形美、色彩美、装饰美;运用点、线、面、色和对称、不对称的审美原则。

教学总结:

小节本节课学习情况。

第十四课有趣的吊饰(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

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目的:

一、教养方面

能表现物象的形态特征;运用剪、对折、粘贴制作吊饰。

二、教育方面

通过活动,增进相互合作意识;培养保护环境及美化环境的意识。

三、发展方面

在探索中学习吊饰的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

能运用纸材和点、线、色表现物象。

运用“剪、对折、粘贴”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有目的的排列。

教学准备:

制作范例、欣赏作品纸材、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欣赏民间吊饰与范例作品,激发学生设计吊饰的兴趣。

二、发挥主体

1、说说民间吊饰与学生作业中的吊饰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地方,说说它们美在那里?

(形状、色彩、花纹)

2、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吊饰?

小组讨论回答。

3、尝试运用几何形进行有节奏的排列,感受节奏美。

4、小组合作创作。

师指导,提醒注意教室卫生。

三、发展主体

想想做做耳环吊饰、门帘和窗帘吊饰等等,发挥学生的探究欲望。

课堂总结:

作业评价:

造型美、色彩对比美、节奏美、整体设计美等

个人评价目标:

我学会();我喜欢();我xx()。

第十五课多变的纸拉花(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美术教案)

教学对象:

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目的:

一、教养方面

学习欣赏及制作拉花的方法,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并能设计出多种用途。

二、教育方面

通过活动,增进相互合作意识及师生间的情感、培养保护环境及美化环境的意识。

三、发展方面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学会欣赏及制作拉花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为xx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