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班组长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2650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班组长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煤矿班组长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煤矿班组长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煤矿班组长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煤矿班组长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班组长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

《煤矿班组长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班组长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班组长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

煤矿班组长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永定县洽溪煤矿

 

永定县洽溪煤矿

2015年11月

 

 

 

洽溪煤矿班组长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前言

为积极应对洽溪煤矿井下范围内可能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充分发挥煤矿班组长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对现场突发安全事故处置得力,特制定《永定县洽溪煤矿班组长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煤矿班组长安全建设有关规定,班组长有权检查现场安全生产环境和职工安全作业情况,制止和处理职工违章作业,抵制违章指挥,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且自身无力解决时有权拒绝开工、停止作业。

班组长遇到险情时有在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并组织班组人员安全有序撤离;班组长有现场应急处置指挥权和职工紧急避险逃生权。

班组成员应当牢固掌握防灾、避灾路线、增强自救互救和现场处置能力,加强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和模拟演练,严格按《洽溪煤矿区队班组长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和其它有关规定处置现场突发安全生产事件,真正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到实处。

一、水灾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⑴水灾事故主要有地表水溃入井下、老空突水、灾害性天气等

⑵事故多发生采煤工作面、掘进迎头中。

⑶水灾事故有有季节性,一般发生在汛期,一旦发生,会造成人员伤亡。

⑷井下水灾事故的预兆:

①煤层发潮发暗;②巷道壁挂汗、挂红;煤层变凉;③工作面温度降低、有雾气;④顶板来压,淋水加大;⑤有水声;⑥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⑦打钻时钻孔底松软或有水。

2、应急组织与职责:

⑴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应急自救组织以班组长为单位,由全班组人员组成。

应急自救组织组长由班组长担任,成员为全体班组长人员组成。

⑵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

a)应急自救组织组长职责:

①负责察看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并快速报告给调度室。

②带领全班组长人员,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b)应急自救组织成员职责:

①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②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扩大,减小人员伤亡。

3、应急处置:

⑴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现场发生水害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撤退至安全地点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⑵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a)水灾事故处理原则:

在生产过程中,当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鸡蛋味等突水征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调度室,并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人员。

发生突水后,班组长要立即向矿调度汇报突水地点、涌水量、影响范围等情况,下令撤出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组织人员抢救。

b)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注意事项:

①透水后,应迅速观察和判断透水的地点、水源、涌水量、发生原因、危害程度等,班组长长要指挥现场人员沿规定的避水灾路线撤退到透水地点以上的水平,而不能进入透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独头巷道。

②行进中,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其它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滚动的矸石和木料撞伤。

③如透水后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迷失行进方向时,遇险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④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护人员的注意。

⑤人员撤退到竖井,需从梯子间上去时,应遵守秩序,禁止慌乱和争抢,行动中手要抓牢,脚要登稳,切实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⑥如惟一的出口被水封堵无法撤退时,应有组织的在独头工作面躲避,等待救护人员的营救,严禁盲目潜水逃生等冒险行为

c)被矿井水灾围困时的避灾自救原则:

①当现场人员被涌水围困无法退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做好的躲避洞中避灾,或选择合适地点快速建筑临时躲避洞避灾,迫不得已时,可爬上巷道中高冒空间待救,进入躲避洞避灾前应在峒室外留设明显标志。

②在避难期间,遇险人员要要稳定情绪,做好长时间避灾的准备,除轮流担任岗哨观察水情外,其余人员均应静卧,以减少体力和空气消耗。

③避灾时,应用敲击的方法有规律、间断地发出呼救信号,向营救人员指示躲避处的位置。

④救灾人员通过积水巷时,必须选择熟悉水性人员,佩戴呼吸器通过,救出人员后利用一切可能蓄水的下山废巷向下疏水。

⑤组织排水时必须恢复通风并切断水淹区的电源。

d)水灾发生时各地点撤人原则、顺序、影响范围及其它相关事项:

当工作面某一处发生突水时,应立即用电话通知矿调度室,然后沿避水灾路线撤至地面,由调度室通知其它地点作业人员沿避水灾路线撤至地面。

4、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报告事故时必须说明事故的地点、性质、严重程度、受威胁的人员数、可能影响的范围是否扩大等。

5、报警电话:

816和817

二、煤矿顶板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⑴主要有工作面片帮、漏顶、冒顶。

⑵事故多发生采煤工作面、采掘巷道、维修巷道中。

⑶顶板事故没有季节性,一旦发生超限,会造成人员伤亡。

⑷顶板的预兆:

1顶板连续发出断裂声;

②顶板下沉量增加。

⑸煤帮预兆:

1煤质变得松软,片帮煤增多;

②电钻打眼时感到钻进省力。

⑹支架预兆:

①木支柱大量被压劈、压裂或折断,工作面可以连续听见木支柱断裂声。

②绞接顶梁工作面顶梁楔子会弹出。

2、应急组织与职责:

⑴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应急自救组织以班组为单位,由全班组人员组成。

应急自救组织组长由班组长担任,成员为全体班组人员组成。

⑵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

a)应急自救组织组长职责:

①负责察看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并快速报告给调度室。

②带领全班组人员,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b)应急自救组织成员职责:

①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②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扩大,减小人员伤亡。

3、应急处置:

⑴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现场发生顶板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

⑵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a)巷道发生冒顶事故后,必须立即停止该地点作业,撤出所有人员,跟班班组长立即清点人数,组织抢救,同时向矿调度室汇报冒顶地点、冒顶高度、长度等情况。

巷道发生冒顶后,要分析发生冒顶的原因,分析巷道顶板岩性,判断冒顶的范围、大小,根据现场情况和分析结果编制有针对性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抢救人员根据救灾指挥部制订的方案和安全措施,采取各种可能的方法,尽快抢救遇险人员。

要用呼喊、敲击等方法确定遇难人员位置、人数。

大块矸石可用千斤顶、撬棍等工具掀开。

顶板如有冒落危险时,必须采取临时支护,防止二次冒落。

处理冒顶时,必须在可靠的临时支护下作业,严禁空顶作业。

处理冒顶前,应先加固好冒顶区前后的支护。

使用棚子支护的,应根据围岩压力大小加密棚距,把棚子扶正扶稳。

棚子之间要安装好拉杆等,使支架形成一个联合体,棚子顶帮要背严背实。

使用其它支护方式的也需要采取补棚子等加强措施。

应优先考虑采用锚喷支护处理冒顶;对伴有淋水的破碎岩石冒顶处理方法,应优先考虑采用注浆封堵加固法。

发生堵人事故,可采取压风、供水管路通风、沿煤帮掏小洞、打钻孔供风供食物等方法处理。

处理冒顶时必须备足支护材料。

处理冒顶事故必须由有经验的工人进行,棚顶等工作必须有专人观察顶板,处理垮落巷道的方法有木垛法、搭凉棚法、撞楔法、打绕道法。

冒顶处理通过后,完善加强支护和观测措施。

b)回采工作面冒顶事故处理:

回采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班组长立即清点人数,组织抢救,并向矿调度室汇报冒顶位置、范围、高度等情况。

抢救人员根据指挥部门的方案措施,尽快抢救遇险人员,具体处理冒顶的方法,根据现场情况可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发生冒顶时,采取掏梁窝、架单腿棚或悬臂梁、小木垛的方法;工作面架前冒顶,根据现场情况,采用打贴帮柱、木架棚顶等措施,由上向下的处理方法。

处理冒顶在人员抢救出前,如用溜子出矸,必须在冒顶下方断开溜子,重接机尾,如机组在冒顶下方,必须将机组吊起。

处理冒顶时,必须加强通风管理,瓦斯浓度高时要切断电源。

必要时采取局扇供风。

对抢救出的人员要在现场进行止血、人工呼吸等医术抢救,撤至安全地点后,迅速上井。

4、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报告事故时必须说明事故的地点、性质、严重程度、受威胁的人员数、可能影响的范围是否扩大等。

5、报警电话:

816和817

三、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⑴机电事故主要有提升运输事故、触电事故、供电事故等。

⑵事故多发生在生产用电各环节中。

⑶事故没有季节性,一旦发生,会造成人员伤亡。

2、应急组织与职责:

⑴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应急自救组织以班组为单位,由全班组人员组成。

应急自救组织组长由班组长担任,成员为全全体班组人员组成。

⑵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

a)应急自救组织组长职责:

①负责察看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并快速报告给调度室。

②带领全班组人员,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b)应急自救组织成员职责;

①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②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扩大,减小人员伤亡。

3、应急处置:

⑴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现场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

⑵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①发生运输事故后,要立即向调度室汇报事故地点、事故现场情况。

调度必须停止一切与抢救事故无关的活动,立即做好向事故地点运送救灾人员的准备,并随时待命。

抢救人员根据救灾指挥部的指示和安全措施,采用各种可能的办法抢救遇险人员,被车辆压住的可用千斤顶、撬杠等工具掀开,救出伤员。

被抢救出的人员有外伤的,先进行止血措施,没外伤的以最快速度监护升井。

②一旦发生人身触电事故,相近的人员应立即断开设备或电缆的电源,同时采取措施使触电者脱离设备和电缆,具体方法:

用干燥木棍挑开,站在绝缘材料上用干衣服包着手,单手把触电者从载流部分拉开(高压系统触电必须停电后处理)。

触电人员昏迷或呼吸中断,必须立即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使其平躺,进行人工呼吸。

电火花、电流引起火灾。

首先切断电源,再用砂土或干粉灭火器灭火,未切断电源,禁止使用水灭火。

③由于变电所及其他各种因素,造成矿井主要供电回路停电,矿井不能进行通风、提升等重要工作,会对矿井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是矿井最严重的危害之一。

一旦发生全所停电事故,值班员要立即向机电科值班室及矿调度室汇报,调度室通知机电科负责人详细检查供电系统,如主供线路无电,机电科负责人立即召集机电科工作人员到调度室待命,机电矿长联系供电所工作人员查明停电原因,协商供电所工作人员恢复矿井供电,矿安全部立即通知井下各工作面班组长长,及时安排井下所有作业人员安全撤离到安全地。

④如供电所主供线路无电而造成停电事故,调度室值班员要立即向机电科负责人汇报,机电科负责人安排人员详细检查供电系统,确认主线路断电时,立即向调度室说明情况,并启动发电机组,恢复地面主扇供电。

四、瓦斯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1、事故分析:

a)瓦斯事故主要有瓦斯窒息。

b)事故多发生采空区、采煤面。

c)瓦斯事故没有季节性,一旦发生窒息,会人员伤亡。

2、应急组织与职责:

1)、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应急自救组织以班组为单位,由全班组人员组成。

应急自救组织组长由班组长担任,成员为全体班组人员组成。

2)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

⑴应急自救组织组长职责:

①快速报告给调度室。

②带领全班组人员,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⑵应急自救组织成员职责:

①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②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扩大,减小人员伤亡。

3、发生瓦斯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首先要视事故地点的通风情况,应尽一切力量恢复事故地点的通风,然后将伤员从险区抢运至新鲜风流中,并安置在顶板良好、无淋水通风正常的地点,同时派人向地面调度室汇报,现场人员应根据伤者心跳、呼吸、瞳孔等特征和伤者神态清醒情况,初步判断伤者情况及轻重,采取相应的人工急救措施,若无法进行急救,应及时尽快运至地面急救站,并派人对险区进行临时隔离,禁止其它人员再次进入,并由矿灾害处理机构及时地派人处理灾区,使之尽快恢复正常。

4、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报告事故时必须说明事故的地点、性质、严重程度、受威胁的人员人数、可能影响的范围是否扩大等。

5、报警电话:

816和817

五、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⑴矿井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内因火灾主要是煤层自燃,外因火灾主要是设备着火。

⑵内因火灾多发生在采空区或通风不良的巷道中。

外因火灾多发生在机电硐室、采掘工作面或地面煤场中。

⑶火灾事故没有季节性,一旦发生火灾还可能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窒息或引发瓦斯煤尘爆炸,造成很的损失和人员伤亡。

⑷火灾的发生有一定的征兆一般表现为:

①空气温度、湿度持续性升高,有时出现雾气或巷道壁出汗。

②巷道出现煤炭和坑木干馏的行列火灾气味。

③自巷道流出的水和空气温度增高。

④人体有不舒适感,如头痛、闷热、四肢无力等。

⑤电器、电缆发热,有胶皮味。

2、应急组织与职责:

⑴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应急自救组织以班组为单位,由全班组人员组成。

应急自救组织组长由班组长担任,成员为全全体班组人员组成。

⑵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

a)应急自救组织组长职责:

①负责察看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并快速报告给调度室。

②带领全班组长人员,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b)应急自救组织成员职责:

①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②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扩大,减小人员伤亡。

3、应急处置:

⑴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现场发生火灾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撤退至安全地点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⑵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井下一旦发生火灾,要立即切断电源。

火势蔓延前,班组长迅速组织人员用水、砂、灭火器灭火。

电源未切断时,用砂、土、干粉灭火器扑灭火源,组织人员撤出着火点周围易燃物品。

在灭火的同时班组长亲自或派专人向矿调度室汇报。

火势蔓延较快,现场人员一时无法扑灭时,班组长指挥人员按应急措施执行,按规定路线撤退。

撤人路线要避开火烟影响区,以最短距离进入进风巷道,逆风流方向撤离。

且派专人或电话通知有关人员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邻近地点人员受火灾威胁。

救灾人员下井救灾需佩戴氧气呼吸器,从发生火灾点的进风侧进入灾区抢救。

处理火灾时,须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观察风流、有害气体变化情况。

当瓦斯浓度高,有爆炸危险时,救灾人员要撤到安全地点。

采取控制风流、密闭巷道等措施,消除瓦斯危害。

杜绝发生瓦斯爆炸。

密闭巷道过程中,要稳定通风系统,确定封堵顺序,监视风流状态,如出现风流脉动现象,要立即撤出人员。

进风井口、井底车场、运输大巷发生火灾,先撤出进风侧人员,然后采取反风措施处理。

采掘工作面发生火灾,在瓦斯不高的情况下,可采取风流短路或断风等辅助措施灭火。

采掘工作面火灾,首先,稳定通风系统,保证工作面风量,防止瓦斯超限,降低有害气体对采掘工作面人员的伤害。

待所有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后,当火势不大时,立即组织现场直接灭火。

如果火势较大瓦斯浓度较高时,根据火灾性质、瓦斯浓度变化趋势,结合现场实际条件,采取恰当的灭火方案,由救护队进行。

灭火方法:

有水、砂、灭火器直接灭火,消灭火源。

砌筑密闭墙封闭火区,隔绝空气。

打钻注浆灭火。

均压灭火。

(注:

油料着火、电气着火未切断电源时,不能用水灭火,可以用沙、土、干粉灭火器灭火)。

不能直接灭火的地点,封闭时须检查CH4、CO、CO2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和变化情况,火区封闭必须由矿山救护队施工。

⑶处理火灾时的通风方法:

运输大巷着火时应封堵或减少进风,打开临近火源点的联络巷风门,使烟雾从无人行进巷道排出,灾区风流短路,救灾人员从进风侧救灾灭火。

发生火灾时,对主通风机须派人监护,保证正常运转,改变风机工作时,由救灾指挥部确定,只有有利于控制灾变,有利于灭火时,才能改变,严防因负压改变引起烟火逆转扩大灾情。

为防止风流逆转和火烟侵袭其它巷道,不论火灾发生在上行风流还是下行风流中,都应尽快切断向火区供风的主干支和侧支风流,以降低火风压,消除排烟巷障碍物,降低排烟巷阻力,防止旁侧支的烟雾逆转;火灾发生在下行风流中,采用直接灭火方法时,必须有可靠的防火风压逆转的措施[可以在风路上布置消防集中水幕]和灭火人员能迅速摆脱高温烟火危害的条件,否则,消防人员不可在火源的上风侧灭火。

要在发生火灾的巷道中增置强力喷雾区,以减小火风压。

井下发生火灾,必须对主通风机进行正确调度,防止灾情扩大。

封闭火区时,对采用先进后回或先回后进,同时封闭,要根据火区是否与瓦斯积聚区联通、老塘瓦斯情况、着火点下风侧易燃物情况、通风系统的稳定性,风流中瓦斯浓度变化趋势等具体情况来确定。

4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报告事故时必须说明事故的地点、性质、严重程度、受威胁的人员数、可能影响的范围是否扩大等。

5、报警电话:

816和817

 

永定县洽溪煤矿

2015年11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