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开学教职工大会讲话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2520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院开学教职工大会讲话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院开学教职工大会讲话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院开学教职工大会讲话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院开学教职工大会讲话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院开学教职工大会讲话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院开学教职工大会讲话稿.docx

《学院开学教职工大会讲话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院开学教职工大会讲话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院开学教职工大会讲话稿.docx

学院开学教职工大会讲话稿

学院开学教职工大会讲话稿

  各位老师,同志们:

  值此新学期开学之际和“十三五”开启之时,我代表学院党委、行政对学院“十二五”以来的工作进行简要回顾,对“十三五”工作提出意见,重点对今年工作进行安排。

  一、“十二五”及XX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学院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学院强化内涵建设取得较大成就的五年。

通过努力,我们较好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任务,顺利通过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验收和第二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先后获得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就业、教学、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及湖南省文明高校、平安高校等国家和省级荣誉,学院正以更加进取的姿态,阔步迈上卓越院校创建新征程!

  办学思路适应新要求。

我们坚持“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特色立校、质量至上”的办学理念和“服务地方经济、校企合作办学、对接区域产业、工学结合育人”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政府主导、行业参与、学校联动、企业融合”的办学模式和“校企一体、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对接五大优特产业、打造五大创业园区、建设五大专业集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五一提高”发展思路。

主动融入健康产业和沿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初步确立以健康服务特色专业群建设为重点,打造专业品牌,形成办学特色的发展方向。

  人才培养形成新模式。

学院在政府主导下,通过集团化运作,股份制、联盟制合作,先后引入资金上亿元,与企业共建专业8个,共建实习实训与素质训练基地12个,开办订单培养班48个。

  内涵发展彰显新特色。

坚持德育首位,营造了全面发展的文化氛围。

认真开展“三文明”建设、养成教育、社会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创新了“管为基础、引为主导、践为核心”的德育工作模式;坚持校园文化、职业文化、地域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了以讲坛文化、社团文化、节庆文化、标识文化、景观文化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坚持以一流的党风带院风促教风建学风,形成了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为主体,以导师制、副班主任制、党员帮扶制为补充的全员育人机制。

坚持融入产业,打造了一批有影响的品牌专业。

护理、助产和药学专业分别列入中央财政重点资助专业,入围国家示范专业点,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健康服务示范性特色专业群、老年护理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和软件专业中高职衔接成功立项湖南省职业院校“十二五”重点项目,专业特色和品牌效应不断凸显。

坚持素质核心,建设了一批有影响的人文课程。

全面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专业课程和基于价值引导的情境化人文素质课程改革,主持了8门湖南省高职公共基础课数字化资源建设,开发了5本省级人文教材,立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课程和优秀网络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

坚持以人为本,形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激励机制。

学院出台了《师德师风建设方案》、《教师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教师“低职高聘”与“高职低聘”暂行办法》等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大师工作室和教师流动工作站,鼓励教师国外研修、国内访学、企业实践和技术创新。

“十二五”期间,投入1000余万元,选派了62名专业骨干教师出国出境研修考察,国内培训近1000人次,安排了450名专业教师到企业、医院等实践锻炼,送培读博读研50人,校本培训50余次;积极开展“师德师风标兵”、“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和“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系列评选活动,获评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市级名师1人、全市百佳青年3人、全省“最美基层团干”1人;出版专著(编著)、教材73部,主持市以上课题185项,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115篇,获得市以上奖励20余项,登记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3项。

坚持质量至上,构建了多元化监控与评价体系。

学院强化了教育教学的督导与评价,“日巡视、周跟踪、月讲评、期考核”等常规管理和目标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学生作品展示会、第三方评价、“掌上校园”教学测评、师德标兵和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评选等监控与评价机制不断完善。

人文素质测试标准建设初步完成,职业行业标准、技能抽查标准融入到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中;牵头开发了湖南省护理和助产专业高职院校学生技能抽查标准和题库。

护理、市场营销专业在全省技能抽查中排名第一,毕业设计排名全省前列。

学生在省级以上各项竞赛获奖108项。

  社会服务迈出新步伐。

我们多管齐下,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广泛开展社会培训。

“十二五”期间,学院成为全省新型农民、企业员工、高技能人才等多个培训基地,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00多期,累计培训5XX多人次,开展技能鉴定9000多人次。

积极开展横向合作。

主持完成各类应用技术项目142项、横向合作项目68项,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44项,开发企业培训软件16个;获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4项、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9项。

努力搭建就业创业平台。

共举办大小招聘会500余场,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89.3%。

成立“校友创业促进会”,建立教育基金会,启动大学生创业一条街建设,聘请优秀校友担任学生创业导师,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

“十二五”期间,学生在省市创业大赛中获得各类奖项34人次,学院连续四年被评为“湖南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

  办学条件得到新改善。

“十二五”末,学院固定资产总值6.9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1.02亿元,较“十一五”末分别增长1.6亿元和1900多万元;投资4700多万元,完成了体育馆、人体生命科学馆以及物流、护理、导游、汽车等专业实训室建设和校史馆、追梦园、春晖园、素质拓展园等文化设施建设;引资XX余万元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了教室和90%实训室无线覆盖和多媒体教学;利用青果管理平台对学生、教学、人事、办公、财务等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

  XX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

我们进一步明确思路,提升内涵,强化服务,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一定成绩。

学院被评为“全国节能示范单位”,再次获得“湖南省文明高校”称号;举办了全省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基地成果展示会;学院被确定为中国游乐设施产业全国唯一的人才培养定点机构;人体生命科学馆成为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一年来,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抓重点项目建设。

成功申报立项了“湖南省中高职衔接试点”等7个省级重点项目,项目经费800多万元;成功获得国家发改委养老项目资金1500万;完成了发改委职业教育实训及产教融合设施在建项目的申报和XX年预备项目的申报工作,完成了发改委“十三五”公共体育服务设施规划储备项目建议方案及XX年预备项目和xx市“十三五”重大项目库的申报工作。

  二是抓校企合作办学。

与深圳智邦、深圳大尚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应用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软件技术等专业。

企业共投资778万元,常年派驻兼职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88人,合作专业在校生总数达2082人。

与大洋电机等企业开展订单培养,订单班已达48个、1653人。

依托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成功引入中国游乐设施产业联盟,成为联盟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会员单位,并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游乐设施产业人才培养定点单位。

  三是抓专业调整转型。

我们主动对接产业,确立了“植根xx,服务地方;助推产业,特色发展;协同创新,打造品牌”的专业发展理念,专业建设由同质、分散向专而精转变,淘汰了与产业对接不紧密、就业率低、规模效益差的7个专业,改造转型了部分传统专业,新增了康复治疗技术和工程管理2个专业。

  四是抓服务能力提升。

我们不断强化职能,在提升服务能力中促进内涵建设。

坚持在强化科研中服务社会。

共立项省级以上课题14项,市科技项目12项。

立项市级以上横向合作项目13项,获得专利10项,获市科技进步奖1项。

全院有190多名专业教师被医院、企业或农村特聘为技术咨询专家或技术服务专家顾问。

坚持在就业创业中服务民生。

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校友创业促进会”作用,建设大学生创业一条街,组建“就业创业指导微课”团队,举办大小招聘会200余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1.57%。

毕业设计抽查获得全省“优秀”,合格率为93.3%;畜牧兽医专业技能抽查100%合格;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共获奖项21项。

农科系学生创办“宇杰花艺公司”、“我的花房创业工作室”等多个创业实体,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坚持在创新载体中服务社区。

依托专业群,制定社区学院建设方案,积极开展社区学院试点,在郭镇麻布村挂牌建立乡村学院,将教育延伸到社区,将服务延伸到家庭;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完成了文明城市建设任务;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义诊、家电维修、文化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210场次,参加学生2567人次;组织养老服务、新型农民、民用爆破等各类社会培训6580人次。

  五是抓依法治校推进。

按照上级要求,历时一年多,建立了学院章程,初步构建了“党委集体领导、院长行政治理、教授学术治学、教工民主管理、学生共同参与、社会监督评价”的“五位一体”治理结构,形成了“一核心、两主体、三监督”的管理机制。

党委书记喻岳兰主持的“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改革探索”立项为XX年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围绕章程建设,对学院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和完善;积极推进机构、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将原有的医卫类专业实验室进行整合,成立医学实训中心。

制定了《机构人事改革实施方案》、《教师岗位准入制度》等系列制度,严格设置机构和岗位,精简机构和人员;实行干部聘任制度,建立轮岗和退出机制;改革绩效分配制度,制定《校内绩效津贴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院系两级运作制改革,赋予系院人、财、物等自主权,充分释放办学活力。

  六是抓疑难问题解决。

高度重视国泰阳光的运行,争取政策补贴211万,帮助完成融资贷款2600万;争取相关部门支持解决了长期制约公司发展的民政养老许可注册、医务室执业许可、水电非改民等难点问题,XX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0万元;帮助附属医院协调解决住院大楼基建手续问题;推进农科中心目标管理,争取政府专项资金50万元;与xx楼区、南湖新区联合整治学院周边环境,叫停了周边村民自行开采的小煤矿,切断了对xx职院的污染源,终止了向周边村组支付的长达10多年、每年12万元的校园征地青苗补偿费用,强化了学院路段和校内交通安全工作,开展对校园周边网吧、小门店、非法营运门面的专项整治。

  七是抓自身作风建设。

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强化作风建设,坚持院领导联系系部、中层正职担任副班主任、党员帮扶贫困学生、党员干部担任学生党员导师和院领导信访接待、行政值班、走课听课及指纹考勤、挂牌上岗等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师生,切实为系部和广大师生办实事、解难题。

争取湖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奖励资金34.5万余元,国家助学贷款奖励资金10万元;积极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投入14万元建成了拥有近600平方米的教育阳光服务中心。

全年共接受和办理各类信访事项189件,其中办结市12345热线33起,办结率为100%;以扶智、扶技术为抓手,较好地完成了市委精准扶贫年度任务;全面履行主体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学院章程建设,加强了对基建采购、项目管理、访学培训、选人用人、科研经费、办学行为等关键领域的责任把关,确保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

  五年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五年的办学经验弥足珍贵,五年的内涵建设使我们深刻体会到:

转变观念,明晰思路是前提;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是关键;提升内涵,特色打造是核心;深化改革,队伍建设是保障;搭建平台,助推产业是目标。

成绩和经验来之不易,这是省、市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我们全院教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党委、行政向全体教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外聘教师、民主党派人士和所有关心支持学院发展的各级各部门、兄弟院校、合作办学企业行业,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学院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感成绩令人鼓舞,发展任重道远。

  我们清醒认识到,学院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

主要是办学定位尚待进一步明晰,办学特色尚待进一步培育,治理能力尚待进一步提高,办学条件尚待进一步改善,办学内涵尚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专业结构、课程建设、教学能力建设等方面亟待进一步加强。

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也是学院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和探索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之路,全面建设卓越院校的战略机遇期。

未来五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湖南省《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XX-2018年)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围绕如何服务中国制造,如何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如何融入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以及“一极三宜”江湖名城等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如何夯实办学内涵、打造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力推进学院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十三五”时期,我们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全面贯彻国务院、教育部以及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以卓越校建设为主线,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专业结构调整、师资队伍建设、治理能力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主动融入沿长江经济带、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xx市建设“一极三宜”江湖名城目标,大力推进健康服务、航运服务和现代制造3个特色专业群建设,努力打造服务老年健康产业和游乐产业为标志的专业特色、社区学院为标志的服务特色、人文教育为标志的课程特色以及智慧校园、创新文化等办学特色,全面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的卓越院校,为地方性高职院校提供可推广的发展范式。

  未来几年学院发展的总体思路是:

高扬立德树人的旗帜,明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理念,把握卓越院校建设一条主线,聚焦人才培养质量一个核心,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第一、创新驱动、服务社会”的办学方向和“立足xx,辐射三湘,面向全国”的服务面向,融入健康服务、沿长江经济带、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三大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三大发展战略,建设健康服务、航运服务和装备制造三大重点专业群,打造教学平台、学习平台、服务平台三大教育平台,彰显专业、课程、服务三大特色,创新地方性高职院校融入产业、服务社区的发展范式。

  主要目标是:

  ——确保“一个重点项目”:

全力争创湖南省卓越高职院校重点项目立项,并按建设方案要求,全面完成卓越院校建设任务。

  ——保持“两项办学规模”:

“十三五”期间,全日制高职在校学生稳定在10000人左右;继续教育稳定在4000~5000人左右,各类培训达到10000人次/年。

  ——实现“三种结构优化”:

专业结构得到优化,重点打造特色专业群3个,新增专业8个,改造专业13个,淘汰专业10个,专业总数调整为25个左右;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优化,专任教师达到700人,生师比达到16:

1,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2%以上,专职辅导员配备比达到200:

1;生源结构得到优化,三年制高职生源比率和质量逐年提高。

  ——达到“四大水平提升”:

教育教学水平有较大提升,教学投入占办学收入的30%以上,主干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办学效益和教师收入水平有较大提升,毕业生合格率达到98%,高级职业资格证获证率60%以上,省教育厅专业技能抽查和毕业设计抽查“合格”以上,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大赛中获奖每年10项以上。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5%,年终就业率达95%以上。

生均财政拨款水平达到1XX元,学院年度财政收入增长5~8%,教师收入稳步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有较大提升,完成市级及以上科技课题5项,为企业开展应用技术研究15项,横向应用技术课题到账经费每年50万元。

建设社区学院,将职业教育与培训拓展到社区,将个性化服务延伸到家庭;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较大提升,完成老年病专科医院、培训中心、模拟医院、洞庭湖特色中药材标本馆和动植物标本馆、现代农业实训中心、附属医院住院部大楼和大学生创业一条街及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建设,纸质图书达45万册,电子图书35万册。

  ——完成十二大主要任务:

即打造特色化专业群,形成现代化治理结构,创建服务型社区学院,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培养专业化教师队伍,构建系统化培养体系,建立一体化德育模式,推行多元化评价机制,塑造生态化智慧校园,搭建应用性研究平台,实行精细化教学管理,营造人性化办学氛围。

  三、XX年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XX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学院内涵建设推进之年,卓越院校创建关键之年。

我们必须全面落实中央和省职教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国务院和湖南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创新发展行动和管理水平提升行动等系列文件精神,不断创新机制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转型与内涵提升上做,在特色与质量上下功夫。

  关于XX年的工作,简单说是6个字,即谋未来、打基础。

谋未来就是做好十三五规划,确定未来几年学院发展方略;打基础就是创建湖南省卓越院校,一步一个脚印抓落实。

具体来说,主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调整专业结构,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群。

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课程资源共享”要求,组建老年健康、社区医疗、航运服务、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农林技术六大专业群,重点打造老年健康服务、航运服务、装备制造三个专业群。

努力打造老年健康服务、游乐设施制造与维护两个特色专业群。

新申报专业4个,停办专业3个,整合改造专业4个。

  2、深化校企合作,形成校企共同育人的机制。

XX年校企合作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是与中国游乐设施产业联盟合作,共建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成立1个协同创新中心,建立2—3个教师工作站,

  招收100个左右新生,输送一批毕业生。

二是与东莞中微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工业机器人专业,一方面力争今年招生80—100人,一方面将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打造成学院新的亮点,为学院建设智能制造专业打好基础。

同时,继续推进与大尚集团、神驰集团合作,力争在课程建设、队伍建设、软件开发、老年服务等方面创造成果。

  3、推进项目建设,提升学院办学品质。

一要全力以赴创建卓越院校。

在做好卓越院校建设方案的同时,各系部、各部门要按照十三五规划和卓越校建设方案,做好各专业、各部门工作方案与行动计划,确保目标实现和任务落地。

二要全力以赴争取国家发改委项目,力争实现零的突破。

三要及时跟进国家示范专业点建设和国家信息化教学基地建设项目,力求有所作为。

四要按质完成健康服务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软件技术中高职衔接项目、助产特色专业、基于云平台的掌上教学平台、名师课堂、省级青年骨干教师等省级重点项目的建设工作和《基于微信的高职院校无缝隙教学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省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改革探索》、省级名师课堂和省级教师示范空间、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项目验收工作。

五要继续推进积极国家节能示范单位和湖南省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基地建设。

启动《大学美育》课程建设和《公共艺术》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完善人文素质测试系统,将学院建成全省人文素质教育示范窗口和研究基地,争取申报国家教学成果。

  4、依法治校,提升学院治理能力。

一是认真贯彻教育部《依法治教实施纲要(XX-2020年)》,进一步修订学院章程,尽快争取省教育厅核准颁发;根据章程全面完善学院各项规章制度;二是完成学院“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学院发展方略,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三是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党委集体领导、院长行政治理、教授学术治理、教工民主管理、学生共同参与、社会监督评价”“六位一体”的内部治理结构;四是着手建立以专业群为主体的二级学院,完善院系两级运行管理体制,充分释放院系办学活力;五是不断强化党委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院纪委的监督责任,严格践行“八项规定”和“三严三实”,旗帜鲜明反腐败、反“四风”,不断规范办学行为,杜绝违纪违规行为,确保风清气正。

  5、造就名师,强化学院发展根本。

以专业带头人与大师名师培养为目标,努力建设业界有影响、省内有名气的专业团队、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

首先,学院将出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十三五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用政策激励人;其次,人事处、教务处牵头,各系部互动,制定每位教师个人成长的五年规划,开通教师成长通道,按新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名师(大师)设置教师成长路径,用目标鼓舞人。

第三,持续开展以“立师德、铸师魂、正师风”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教师“专业成长”、下企业实践交流活动,我最喜爱的老师、师德标兵评选活动,用榜样教育人。

第四,实施“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计划,遴选一批课程首席讲师,用任务鞭策人。

XX年,每位教师要上一堂示范课,承担1项以上专业建设任务,完成1门课程资源建设,担纲一门以上课程教学、实训、技能抽查、毕业设计、实习指导,指导一个社团或开设1门选修课或讲座,主持或参与1个课题、撰写1篇论文、参与1项培训任务。

学院将建立教师教学业务档案,将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社团活动、课外讲座、下企业锻炼、教学科研项目以及教改成果纳入绩效考核,并与待遇和职称评聘挂钩。

年内要建好9个大师/名师工作室和30个教师流动工作站,落实130名教师下企业实践。

  6、改革创新,激发办学活力。

转变方式,推进招生工作改革。

在确保今年招收新生3800人前提下,要从建立招生基地、压缩招生规模、稳定高职比例、优化生源质量四个方面入手,实现招生工作从规模向质量转变。

要创新招生工作宣传办法,利用微信、微视频宣传学校,宣传中,要利用校友和在校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案例,扩大专业和学校的影响力。

要拓展招生渠道,将招生视域向省外、境外延伸。

要要严格学籍管理,严格升留级制度,确保教学质量。

分类指导,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要根据专业特点,探索工学结合、医教结合、现代学徒制以及中高职衔接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全力推进医卫类专业“1+1+1医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装备制造类、电子信息类、农林牧渔类、交通运输类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以健康服务、机电一体化和软件技术等专业为主,探索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推进“课程发包、院中办班”医教结合改革。

以生为本,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按照“做中学、学中做”的总体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积极探索适合专业学习的教学方法,努力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再造学习流程,将课堂交给学生。

大力推进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按照云课堂、云资源、云服务、云博物馆完成学院在线课程平台建设,稳步推进移动学习、在线学习,努力营造线上学习与线下辅导相结合、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相结合的学习环境。

年内完成70门慕课资源建设。

多元参与,推进评价机制改革。

建立教学诊断和持续改进机制,完善毕业生跟踪访谈制度、企业定期回访制度和校企定期对话制度,及时反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信息,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方案;加强督导队伍建设,形成学院、系部、学生三级监控系统,强化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建设老师、学生、家长、企业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共微信平台,定期开展以教学成果汇报为主题的“教育开放周”,搭建人才培养“全程信息化管理”的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继续引入麦可思公司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构建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职业能力评价与职业素质评价“三结合”的评价体系,定期向社会公布质量评价报告;将技能抽查、毕业设计、项目建设、参赛获奖以及素质测试纳入绩效考核;建立以企业真实项目任务为载体的专业考核和基于素质养成为目标的人文素养考核系统,推行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