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测量信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1952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测量信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四章测量信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四章测量信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四章测量信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四章测量信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测量信度.docx

《第四章测量信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测量信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测量信度.docx

第四章测量信度

第四章测量信度

一、填空题

1、根据一组被试在两个平行或两个复本测验上的得分计算的相关系数即为复本信度。

2、各种估计信度的方法都是对测验的一致性进行估计,但由于误差来源不同,它们研究的侧面各不相同,说明的是信度的不同方面。

其中,再测信度可用来估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本信度可用来估计_________________,等值稳定性系数可用来估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部一致性系数可用来估计测验跨项目或两个分测验之间的一致性,评分者信度可用来估计测验跨评分者的一致性。

3、用同一个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前后施测两次,对两次测验分数求相关,其相关系数就叫重测信度。

4、一般认为经过训练的成对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达0.90以上,评分才是客观的。

5、再测信度又叫__________。

6、增加测验长度对信度产生的效果可用

公式来计算。

7、利用两平行形式测验测查同一批被试所得的两批观察分数,求其间的相关系数,跟____一样,也可求得测验的信度系数。

这种用平行形式相关求得的信度系数,因为特别强调两测验形式的____,所以又叫____。

8、复本信度又叫〔〕系数。

二、单项选择题

信度的定义

1、如果某测验的信度系数为0.80,那么该测验中真分数造成的变异占〔A〕

A80%B20%C64%D36%

2、信度之于效度正如〔B〕。

A准确性之于一致性B一致性之于准确性C偏差数之于常模D常模之于偏差数

3、在能力测验中,代表测验量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指标是〔C〕。

〔华南师大2001研〕

A效度B区分度C信度D难度

4、信度指的是测量的〔C〕。

A正确性B针对性C一致性D有效性

5、信度指数的〔B〕就是信度系数。

A一半B平方C倍数D本身

6、如果一个学生在一个月里接受两次测验,所得成绩相差很大,那么我们说这两次测验的〔C〕不好。

A效度B施测时间C信度D常模

7、关于信度的指标正确的是〔C〕。

A信度系数,即实得分数方差与真分数的方差的比值B信度指数即是信度系数C测量标准误与信度呈负相关D测量标准误与信度呈正相关

〔相似题目〕关于信度的指标,说法错误的是〔D〕。

A、信度系数,即真分数方差与实得分数的方差的比值

B、测量标准误与信度呈负相关

C、信度指数的平方是信度系数

D、测量标准误与信度无关

8、同一被试者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为〔B〕。

A效度B信度C标准化D命中率

9、〔A〕是指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同一被试者,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10、从测量学的角度对信度进行定义,则其定义是〔A〕。

A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变异数与总变异数的比率B一组测量分数的误差变异数与总变异数的比率C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变异数与误差变异数的比率D一组测量分数的误差变异数与真变异数的比率

11、在测量理论中,信度被定义为:

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分数方差与总方差〔实得分数的方差〕的比率,即〔C〕。

A.X=T+EB.

C.

D.K=

12、信度指数的〔B〕就是信度系数。

A.一半B.平方C.倍数D.本身

13、测验信度,就是测验在测量它所测特质时得到的分数(测值)的____。

〔D〕

A.差异性B.同质性C.随机性D.一致性E.连续性

14.衡量测验结果一致性程度的指标是:

C

A、区分度B、难度C、信度D、效度

15、如果经过计算发现,某测验的信度系数r=1.3,则说明〔D〕。

A该测验信度很高B测验结果比较稳定C测验的误差较小D以上都不对

16、反映测验结果可靠性、稳定性的指标是〔B〕。

A效度B信度C难度D区分度

信度的作用

1、信度只受〔B〕的影响。

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恒定效应D概化理论

2、甲被试在韦氏成人智力测验中言语智商为102,操作智商为110。

已知两个分数都是以100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的标准分数。

假设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的分半信度为0.87和0.88,那么甲被试的操作智商〔B〕于言语智商。

A.显著高B.不显著高C.等D.低

〔07年统考〕3、某次测验的标准误为2,被试甲在此测验中得分为80,则其真实水平99%的置信区间为:

〔B〕 

A.[74.24,85.76]  B.[74.84,85.16]   

C.[76.64,83.36]  D.[76.04,83.96]

4、当测验的信度减少〔接近0〕时,测量的标准误将会怎样变化〔C〕?

A减小,趋向于零B只要趋向于1.0,它就会要么增大,要么减小。

C增大,趋向于测验的标准差。

D增大,逼近无限大。

5、某班级53名学生的物理成绩的平均分为83分,标准差为7分,经测量,该物理测验的信度为0.51,那么真分数的X围是〔A〕。

A73.4到92.6之间B75.6到90.4之间C73.6到92.4之间D75.4到90.6之间

6、“大约由95%的可能性真分数落在所得分数

1.96SE的X围内,或有5%的可能性落在X围之外〞的描述,其置信区间为〔A〕。

A.X-1.96SE<

X+1.96SEB.X-1.96SE

C.X+1.96SE

D.X-1.96SE

X+1.96SE

7、假设某大学生在词汇测验中得分为125分,在空间思维测验中的得分为110分,已知词汇测验的平均分为100,标准差为15,空间思维测验的平均分为90,标准差为20,那么这个学生的——能力更强?

  A、词汇B、空间思维C、两方面相同D、不知道

8、在心理与教育测量中,测验误差与信度的关系是〔B〕。

A系统误差控制得好,测验信度就越高B随机误差控制得较好,测验信度就高C各方面误差因素都控制得好,测验信度才会高D通过多次反复施测才能减少误差,提高测验信度

信度的估计方法

1、用同一个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前后施测两次,对两次测验分数求相关,其相关系数就叫〔B〕。

A.复本信度B.再测信度C.等值稳定性系数D.内部一致性系数

2、用两个平行〔等值〕的测验对同一组被试施测,得到两组测验分数,求这两组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这就是〔A〕。

A.复本信度B.再测信度C.等值稳定性系数D.内部一致性系数

3、用两个平行的〔等值的〕测验,间隔适当时距施测于同一组被试得到两组测验分数,求这两组测验分数的相关,其相关系数就是〔C〕。

A.复本信度B.再测信度C.等值稳定性系数D.内部一致性系数

4、复本信度,又称等值性系数,其考虑的误差来源是〔A〕

A内容取样B时间取样C随机误差D评分者误差

复本信度,又称等值性系数,其考虑的误差来源是〔B〕。

A时间取样B内容取样C系统误差D评分者误差

复本信度又称等值性系数,它是以两个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复本〕来测量同一群体,然后求得被试者在两个测验上得分的相关系数。

复本信度反映的是测验在〔D〕上的等值性。

A时间B题目C评分D内容

5、在0-1记分的项目中,若全体项目间的φ系数比较高,说明该测验的〔C〕。

A总体难度比较适中B测量的内容比较难C项目间有较高的等质性D项目间有较高的线性关系

6、用重测法估计信度,最适宜的时距是随测验的目的、性质和被试者的特点而异,一般是〔B〕周较宜,间隔时间最好不超过〔〕个月。

A1-2;4B2-4;6C4-6;8D6-8;10

7、以两个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来测量同一群体,求其两者得分的相关性,被称为〔C〕。

A内部一致性信度B重测信度C复本信度D评分者信度

8、以再测法或复本法求信度,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越〔A〕。

A大B低C小D不变

9、内部一致性系数〔α系数〕是〔A〕。

A所测特质一维性的指标B项目间相关系数的指标C该测验所测特质的度量D分半信度的推广

10、对信度的评估方法〔B〕。

A有统一通用的一个法则B没有统一通用的一个法则C可用一种信度系数就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D要用多种信度系数来说明信度的总的方面

11、关于同质性信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是检验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B是用同一测验重复测量的一致性程度C是检验两个测验在内容上的等质性D其关键是应关注测验题目的内容和形式,而不论其正、负相关性

12、再测信度所考虑的误差来源是〔D〕所带来的随机影响。

A形式不同B题目不同C考生不同D时间不同

〔20XX试题〕重测信度的主要误差来源是〔B〕。

A内容取样B时间取样C随机误差D评分者误差

13、在考查评分者信度时,如果三人以上评阅数份试卷则需计算〔A〕。

A肯德尔和谐系数B等级相关系数C皮尔逊相关系数D克龙巴赫α系数

14、分半信度通常是在测验实施后将测验按奇、偶数分为等值的两半,并分别计算每位被试者在两半测验上的得分,求出这两半分数的相关系数。

这个相关系数就代表了〔D〕内容取样的一致程度。

A原测验B所有条目之间C题目与分测验之间D两半测验

15、同质性信度主要代表测验内部〔B〕间的一致性。

A两半测验B所有题目C题目与分测验D分测验

16、下列信度类型中受测量的时间间隔影响的有〔A〕。

A重测信度B复本信度C分半信度D评分者信度

17、一般要求在成对的受过训练的评分者之间平均一致性达到〔C〕以上,才认为评分是客观的。

A0.70B0.80C

18、复本信度的缺点不包括〔C〕。

A如果测量的行为易受练习的影响,则复本信度只能减少而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影响。

B由于第二个测验只改变了题目的内容,已经掌握的解题原则可以很容易地迁移到同类问题。

C能够避免重测信度的一些问题,如记忆效果、学习效应等。

D对于许多测验来说,建立复本是十分困难的。

〔08年统考〕19、衡量测验跨时间一致性的信度称为〔A〕

A.重测难度B.复本信度C.同质性信度D.评分者信度

20、在编制测验的时候,同时编制两套复本,此时求出来的信度叫做〔A〕

A等值性系数B内部一致性系数C稳定性系数D和谐系数

21、常用来估计测验一致性信度的α系数是〔C〕。

A.信度的精确估计B.信度估计的上限C.信度估计的下限D.依条件而定

〔07年统考〕22、将测验对等分半后,两半测验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60,校正后该测验的分半信度是:

〔B〕 

A.0.70  B.0.75 

一个40道题目的测验其奇偶分半后的信度为0.50,那么该测验的信度接近多少?

〔B〕

A0.50B0.67C0.80D1.0

23、重测信度是〔A〕。

A使用同一测验,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组被试前后两次实施之间的相关系数B使用同一测验,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组被试前后两次实施之间的相关系数C使用不同的测验,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组被试前后两次实施之间的相关系数D使用同一测验,在同样条件下,对不同被试前后两次实施之间的相关系数

24、K-

公式、K-

公式有别于克伦巴赫α系数的是,它们只能用于〔B〕。

A.多项选择题B.是非题C.简答题D.论述题

〔答案不确定〕25、影响测验内部一致性的信度估计方法不包括〔D〕。

A复本信度B分半信度C同质性信度D评分者信度

26、计算一项测验的分半信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比较〔C〕。

A测验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得分。

B奇数项目与偶数项目的得分。

C将测验随机分为两部分,比较这两部分的得分。

D上述方法都可以。

27、斯皮尔曼——布朗公式

式中

为〔C〕的相关系数,

为测验在原长度时的信度估计值。

A全测验B原测验C一半分数D全部分数

28、衡量测验内部一致性的指标是〔C〕。

A重测信度B肯德尔和谐系数〔W〕Cα系数D复本信度

29、分半信度求出后通常需要进行校正,通常用〔B〕校正。

Aα系数B斯皮尔曼——布朗公式CK-

D肯德尔W系数

30、复本信度又叫做(A)。

A.等值性系数B.内部一致性系数

C.稳定性系数D.和谐系数

31、一次测验结束后,将测验按一定的标准分为等值的两半,求相关系数,这样得到的信度为〔B〕。

A重测信度B分半信度C复本信度D同质性信度

32、计算内部一致性的方法中,适合对项目多重记分的测验进行计算的是〔B〕。

A库德—查理逊公式B克伦巴赫α系数C斯皮尔曼——布朗公式D弗朗那根公式

33、计算重测信度时,两次施测的适宜时距为〔C〕

(b)8~9周(b)7周左右(c)2~4周(d)<2周

34、用重复相关估计信度时存在的局限是〔A〕。

A对所测特质的稳定性有限制B对测验项目的难度排列有限制C只能在一定时间间隔内重测才能得到重测相关D对测验的内容X围、测验难度、试题类型等有限制

35、计算分半信度需要的复本个数和实测次数为〔A〕。

A1,1B2,1C2,2D1,2

36、用同一种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前后两次施测结果的相关系数来表示的信度,不可能称作〔B〕。

A重测信度B复本信度C分半信度D内部一致信度

37、从理论上讲,用下面哪种方法估计信度所考虑的因素最全面〔B〕

A复本法B重测法C分半法D评分法

38、在实际测量中,信度值一般用描述两次测量结果一致性的〔D〕来估计。

A标准分数B原始分数C平均数和标准差D相关系数

39、同一测验向同一批被试反复施测两次,这两次施测是独立分开进行的,由此所获得的信度,可以用什么公式来计算〔A〕

A皮尔逊相关B卢纶公式C斯皮尔曼——布朗公式D克伦巴赫公式

40、克伦巴赫系数计算的是〔C〕。

A再测信度B复本信度C同质性信度D评分者信度

影响信度的主要因素

1、下面不属于影响测验信度系数的三个重要因素之一的是〔B〕。

A.被试样本B.施测环境C.测验长度D.测验难度

2、测验长度、亦即测验的数量可影响信度系数,如在一个测验中增加同质题目〔A〕。

A可使信度提高B可使信度降低C对信度无影响D对信度有影响,视情而定

3、两次测验的间隔时间〔C〕。

A对所有心理测验均有影响B间隔时间越长,信度系数越高C仅对重测信度和复本信度的测验有影响D对所有心理测验都没有影响

4、两次实施测验〔D〕。

A间隔时间越长越好B间隔时间没有特殊要求C应连续进行D间隔以2-4周为宜,最好不超过6个月

5、一个包括40个题目的测验信度为0.80,欲将信度提高到0.90,通过斯皮尔曼—布朗公式的导出公式计算出至少应增加〔D〕个题数。

A40B60C100D50

6、测验长度与信度的关系是〔A〕。

A增加同质的题目,可提高信度B增加异质的题目,可提高信度C测验长度越长,信度越差D测验长度越短,信度越好

7、一般而言,若获得信度的取样团体较为异质的话,往往会〔A〕测验的信度。

A.高估B.低估C.忽略D.不清楚

8、对于不同平均能力水平的团体,题目的〔A〕会影响信度系数。

A.难度B.区分度C.信度D.效度

9、以再测法或复本法求信度,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越〔D〕。

A不B低C小D大

10、在其他条件均等的情况下,测验长度和信度之间的关系是〔B〕。

A测验越长,信度越低B测验越长,信度越高C没有关系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11、以下关于信度说法正确的是〔A〕。

A团体的异质性越高,其分数的分布X围就越大,信度系数越高。

B团体的异质性越高,其分数的分布X围就越大,信度系数越低。

C团体的异质性越高,其分数的分布X围就越小,信度系数越高。

D团体的异质性越高,其分数的分布X围就越小,信度系数越低。

12、以下不是影响信度的因素是〔A〕。

A效标B项目数量C测验的实施D测验的难度

提高信度的方法

1、一般来说,在一个测验中增加同质的题目,可以使信度提高。

以下选项是关于测验增长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B〕。

A测验越长,测验的测题取样或内容取样就越有代表性。

B测验越长,越遵循报酬递增率原则。

C测验越长,被试者受猜测因素的影响越小。

D测验太长,有时反而会引起被试者的疲劳和反感而降低可靠性。

2、下面哪种做法最有可能提高一个测验的信度〔B〕

A把被试数量从500增加到1000B增加同类题目的数量C筛选题目,使一半题目非常简单,而另一半题目非常难D提高被试的同质性〔相似性〕

 

信度应注意的问题

1、人格测验的信度应在〔B〕以上,才会被认为是较高信度的测验。

A0.90B0.80C

2、测验使用时的信度标准,一般来说,当0.70<信度<0.85时,测验可用于〔B〕。

A个人评价与预测B团体比较CA、B都可以DA、B都不能

3、确定可以接受的信度水平的一般原则是,当〔A〕时,测验不能用于对个人做出评价或预测,而且不能做团体比较。

A.

<0.85C.

0.85D.

=1.00

4、信度系数〔r〕〔B〕。

A.0.70

<0.85不可用于团体比较B.0.70

<0.85可用于团体比较C.0.70

<0.85可用于团体比较D0.70

<0.85可用于个人比较

5、信度系数〔r〕〔C〕。

A

<0.70时,可用于团体比较B

<0.70时,可用于个人比较C

<0.70时,不可用于团体和个人比较D

<0.70时,可用于团体和个人比较

6、信度系数〔r〕(B)。

A

>0.85时,可用于团体,不可用于个人比较B

>0.85时,可用于团体和个人比较C

>0.85时,不可用于团体和个人D

>0.85时,不可用于团体,可用于个人

7、一般来说,标准化能力或学绩测验的信度应在〔A〕,就应认为是较高信度的测验了。

A0.9以上B0.8—0.9之间C0.7—0.8之间D0.7以上

8、一般来说,人格测验的信度应在〔A〕,就应认为是较高的测验了。

A0.8以上B0.7—0.8之间C0.6—0.7之间D0.6以上

9、一般来说,教师自编学绩测验的信度达到〔A〕,就应认为是较高的测验了。

A0.6以上B0.7以上C0.8以上D0.9以上

10、速度测验的信度应以〔D〕取得。

A奇偶法B筛选法C反应时法D重测法

11、下面哪个论文式测验可能有最高的信度〔A〕。

A甲测验有五个题目,每题有100个字B乙测验有两个题目,每题有250个字C丙测验有一个题目,共500个字D三个测验的信度一样高

12、如果某测验的信度系数为0.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对个人和团体均不能做出评价或预测(b)对个人和团体均能做出评价或预测

(c)可以用于团体比较,但不能鉴别或预测个体的成绩

(d)可用于鉴别或预测个人的成绩或作为,但不能用于团体比较

13、不能用于对个人作出评价或预测,而且不能作团体比较的相关系数〔A〕。

A.

<0.70B.

<0.90C.

<0.80D

<1.00

14、当相关系数为0.70<

<0.85时〔A〕。

A.可用于团体比较B.能用来鉴别或预测个人成绩或作为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

15、当相关系数为

0.85时〔B〕。

A.可用于团体比较B.能用来鉴别或预测个人成绩或作为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

16、假设你是个被指派为评估一项新的文化公平的智力测验的心理测量专家,用这一测验对一个小样本,反复施测得结果显示了高度的不一致性,那么,你的报告中对这个测验的最适当的表述为〔C〕。

A、这个测验是可靠的,但缺乏效度B、这个测验是有效的,但不可靠

  C、这个测验的价值值得怀疑D、这个测验不具有文化公平性

三、多项选择题

1、计算内部一致性信度常用的指标包括〔ABD〕。

A分半信度B克伦巴赫α系数C肯德尔W系数DK-R20

2、信度的指标表示方法有〔ABC〕。

A信度系数,即真分数方差与实得分数的方差的比值B信度指数,其平方即是信度系数C测量标准误,其与信度呈负相关D标准分数

3、如果间隔一段时间对某测验的两个复本再进行信度评估〔ABC〕。

A称重测复本信度B稳定与等值系数C是更为严格和更为广泛的应用D没有应用价值

4、在信度X围中,测量标准误的应用〔AC〕。

A可用来估计真分数的X围B可用来估计实得分数的X围C可了解实得分数再测时可能的变化情况D可了解真实分数再测时可能的变化情况

5、关于内部一致性信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主要反映测验题目之间能否测量相同内容或特质的程度B包括分半和同质性信度C与测验长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D与测验长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6、影响信度的因素,包括〔ABCD〕。

A样本团体异质性与平均能力水平B测验长度C测验难度D测量时间间隔

7、关于评分者的信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是评估不同评分者对某测验的信度的评价B一致性要求达r=0.9以上,才认为评分是客观C一致性要求达r=0.9以上,就认为评分是客观D是测定不同评分者之间所产生的评估误差

8、在比较不同测验分数的差异上,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C〕。

A测量标准误是很重要的B测量标准误和测验信度是很重要的C使用的标准差要求相同D使用的标准差不要求相同

9、信度〔ABD〕。

A是指同一被试者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B只受随机误差的影响,误差越大,信度越低C同时也受系统误差的影响D可看作在总方差中非测量误差的方差所占的比例

10、信度的评估方法有〔ABCD〕。

A重测信度B复本信度C内部一致性信度D评分者信度

〔类似题目〕信度的类型有〔ABCD〕。

A.重测信度B.复本信度C.内部一致性信度D评分者信度

11、复本信度〔BD〕。

A是以两个不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来测量同一群体,所得结果的相关系数B是以两个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来测量同一群体,所得结果的相关系数C是以两个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来测量不同一群体,所得结果的相关系数D又称等值系数

12、信度系数〔ABC〕。

A可以解释为总的方差中有多少比例是由真实分数的方差所决定B也可以解释为测验的总变异中真分数造成的变异占百分之几C其分布是从0.00到1.00的正常X围D不能提示测量的误差比例是多少

〔类似题目〕信度系数〔ABC〕。

A.可以解释为总的方差中有多少比例是由真实分数的方差决定的B.就是测验的总变量中真分数造成的变异占百分之几C.的分布示从0.00到1.00D

=1.00示所有的变异和差别都反映的是测量误差

13、信度相关系数与样本团体的差异程度的关系〔AB〕。

A获得信度的取样团体为异质,会高估测验的信度B获得信度的取样团体为同质,会低估测验的信度C获得信度的取样团体为异质,会低估测验的信度D获得信度的取样团体为同质,会高估测验的信度

14、信度和效度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BC〕

A.信度高,效度必然高;

B.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

C.效度高,信度必然高;

D.效度高,信度不一定高

15、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AD〕。

A可靠性B有效性C特殊性D一致性

16、以下哪些因素会导致测验信度被低估〔ABCD〕

A测验的题目难度过高B被试的同质性太高C测验题目很多D测验的题目难度过低

17、根据测量的标准误公式,测量的标准误与信度之间的关系是〔BD〕。

A信度越低,标准误越小B信度越低,标准误越大C信度越高,标准误越大D信度越高,标准误越小

18、复本信度的缺点有〔A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