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1926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docx

《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docx

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二、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TCD编码:

BYT030;ICD-10编码:

H40.101)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时间

年月日

(第1天)

年月日

(第2~14天)

年月日

(第15~30天)

年月日

(出院日)

 

主要

诊疗

工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

□下达医嘱、开出各

项检查单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

□完成初步诊断和病情评估

□确定治疗方案

□向病人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项

□上级医师查房,根

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当日病程和查房记录

□注意防治并发症

□上级医师查房,根

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明确出院时间

□完成当日病程和查房记录

□注意防治并发症

□指导患者出院后饮

食及生活调摄

□交代出院注意事项、随诊日期

□开具出院诊断书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

 

重点

医嘱

长期医嘱

□眼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静滴中药注射剂

□内科基础治疗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视力检查

□裂隙灯检查

□前房角镜检查

□眼压检查

□眼底镜检查

□视野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肝功能、肾功能、

血糖、血脂

□血压、心电图、胸部X线片

□其他检查

长期医嘱

□眼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静滴中药注射剂

□内科基础治疗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眼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静滴中药注射剂

□内科基础治疗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停止所有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标准住院日:

≤30天实际住院日:

 

主要

护理

工作

□做入院介绍、健康

教育

□介绍各项检查前注

意事项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

护理措施

□饮食指导

□安抚疏导、健康教育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

护理措施

□饮食指导

□安抚疏导、健康教育

□介绍出院后饮食及

生活调摄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送病人出院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青盲(视神经萎缩)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视神经萎缩的患者。

一、青盲(视神经萎缩)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青盲(TCD编码:

BYT090)。

2.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视神经萎缩(ICD-10编码:

H47.2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5-94)。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眼科学》(葛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青盲(视神经萎缩)诊疗方

案”。

青盲(视神经萎缩)临床常见证候:

肝郁气滞证

肝肾阴虚证气血两虚证气滞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青盲(视神经萎缩)诊疗方

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青盲(视神经萎缩)。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3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青盲(TCD编码:

DYT090)和视神经萎缩(ICD-10编码:

H47.202)的患者。

2.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

以进入本路径。

3.由颅内病变引起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视力检查

(2)裂隙灯检查

(3)眼压检查

(4)眼底镜检查

(5)视野

(6)视觉诱发电位

(6)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7)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

(8)血压、心电图、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部CT或MRI,视网膜电流图,基因检测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肝郁气滞证:

疏肝理气。

(2)肝肾阴虚证:

补益肝肾。

(3)气血两虚证:

益气养血。

(4)气滞血瘀证:

行气活血。

2.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以益气活血通络为法则。

3.针灸疗法:

体针、眼三针及眼周透针等。

4.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艾灸、熏蒸、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穴位注射等。

5.内科基础治疗。

6.护理:

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视物模糊等主要症状有所改善。

2.视力稳定或提高。

3.视野无恶化或有所改善。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青盲(视神经萎缩)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时间

年月日

(第1天)

年月日

(第2-14天)

 

主要

诊疗

工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下达医嘱、开出常规检查单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

□完成初步诊断

□向家属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项

□实施并完善检查项目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根据病情调

整治疗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中医症候判断

 

重点

医嘱

长期医嘱

□眼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辨证静点中药注射液

□针灸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

□眼压检查□眼底镜检查

□视野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

□血压、心电图、胸部X线片

□其他检查

长期医嘱

□眼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辨证静点中药注射液

□针灸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根据病情查视力、眼底等

□对症处理

主要护理工作

□按入院流程做入院介绍

□进行入院健康教育

□介绍入院各项检查前注意事项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执行入院各项检查护理工作

□根据医嘱执行治疗辅助工作

□饮食指导

□视力低于0.05者安排陪护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青盲(视神经萎缩)(TCD编码:

DYT090、ICD-10编码:

H47.202)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0天实际住院日:

时间

年月日

(第15-30天)

年月日

(出院日)

主要

诊疗

工作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确定

出院时间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中医症候判断

□指导患者出院后饮食及生

活调摄

□交代出院注意事项、随诊日期

□开具出院诊断书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

 

重点

医嘱

长期医嘱

□眼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辨证静点中药注射液

□针灸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根据病情查视力、眼底、视野等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停止所有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护理工作

□根据医嘱执行治疗辅助工作

□饮食指导

□视力低于0.05者安排陪护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介绍出院后饮食及生活调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送病人出院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签名

医师

签名

 

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渗出型的患者。

一、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视瞻昏渺(TCD编码:

BYT080)。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ICD-10编码:

H35.35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眼科学》(唐由之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2.疾病分型

参照《眼科诊疗常规》(北京协和医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非渗出型:

几乎总是双眼发病。

黄斑区色素紊乱,散在玻璃膜疣、视网膜色素上皮增生和萎缩,视网膜和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融合,出现地图状萎缩。

渗出型:

黄斑部玻璃膜疣融合,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神经神经上皮及/或色素

上皮有浆液及/或出血性脱离,视网膜下出血、渗出,晚期形成机化瘢痕。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

性)诊疗方案”。

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常见证候:

脾虚湿困证

阴虚火旺证痰瘀互结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

性)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3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视瞻昏渺(TCD编码:

BYT080)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ICD-10编码:

H35.351)的患者。

2.分型诊断属于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住院前3个月接受过PDT、抗VEGF药物球内注射治疗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

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视力检查

(2)裂隙灯检查

(3)眼底镜检查

(4)眼压检查

(5)眼底彩照

(6)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

(7)光学相干视网膜断层扫描(OCT)

(8)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9)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

(10)血压、心电图、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吲哚氰绿眼底血管造影、眼B超、视野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脾虚湿困证:

健脾利湿。

(2)阴虚火旺证:

滋阴降火。

(3)痰瘀互结证:

化痰软坚。

2.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3.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中药眼部电离子导入疗法。

4.内科基础治疗:

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给予相应

处理。

5.护理:

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视物昏朦、视物变形、眼前暗影等症状好转。

2.眼底出血、水肿、渗出有所改善。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TCD编码:

BYT080;ICD-10编码:

H35.351)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30天实际住院日:

年月日

(第1天)

年月日

(第2~14天)

年月日

(第15~30天)

年月日

(出院日)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

检查单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

□完成初步诊断和病情

评估

□确定治疗方案

□向病人交代病情和注

意事项

□上级医师查房,

根据病情调整治疗

方案

□完成当日病程和

查房记录

□注意防治并发症

□上级医师查房,根

据病情调整治疗方

案,明确出院时间

□完成当日病程和查

房记录

□注意防治并发症

□指导患者出院后饮

食及生活调摄

□交代出院注意事

项、随诊日期

□开具出院诊断书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眼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

□静滴中药注射剂

□内科基础治疗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视力检查

□裂隙灯检查

□眼压检查

□眼底彩照

□眼底镜检查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OCT

□血常规、尿常规、便

常规

□肝功能、肾功能、血

糖、血脂

□血压、心电图、胸部

X线片

□其他检查

长期医嘱

□眼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

中成药

□静滴中药注射剂

□内科基础治疗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眼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中

成药

□静滴中药注射剂

□内科基础治疗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停止所有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入院介绍、健康教育

□介绍各项检查前注意

事项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

理措施

□按照医嘱执行诊

疗护理措施

□饮食指导

□安抚疏导、健康

教育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

护理措施

□饮食指导

□安抚疏导、健康教

□介绍出院后饮食及

生活调摄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送病人出院

病情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虹膜睫状体炎的患者。

一、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瞳神紧小(TCD编码:

BYT010)。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虹膜睫状体炎(ICD-10编码:

H20.004)。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5-94)。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眼科学》(葛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诊

疗方案”。

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临床常见证候:

肝经风热证

肝胆火炽证风热夹湿证阴虚火旺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诊

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3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瞳神紧小(TCD编码:

BYT010)和虹膜睫状体炎(ICD-10编码:

H20.004)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

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视力检查

(2)裂隙灯检查

(3)眼压检查

(4)眼底镜检查

(5)血沉、类风湿因子

(6)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7)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

(8)血压、心电图、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OCT、眼部超声、相关病毒抗体、FFA、HLA-B27、UBM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肝经风热证:

疏风清热。

(2)肝胆火炽证:

清肝泻火。

(3)风湿挟热证:

祛风清热除湿。

(4)阴虚火旺证:

滋阴降火。

2.针灸治疗。

3.其他疗法:

根据需要选择离子导入治疗、中药熏洗疗法、中药滴眼制剂。

4.基础治疗:

眼局部常规抗炎、散瞳等,重症病例,明显影响视功能时,根据病情给予口服强的松、免疫抑制剂治疗。

5.、护理:

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眼红、眼痛等主要症状有所改善。

2.视力进步。

3.角膜KP、房闪、房水浮游物有所改善。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发病时间:

年月日

住院日期:

年月日

出院日期:

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30天

实际住院日: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TCD编码:

BYT010;ICD-10编码:

H20.004)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时间

年月日

(第1天)

年月日

(第2-14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初步拟定诊疗方案

□完善辅助检查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发生

□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防治并发症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完善入院检查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眼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中药注射液

□其他疗法

□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视力检查

□裂隙灯检查

□眼压检查

□眼底镜检查

□血沉、类风湿因子、HLA-B27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

□血压、心电图、胸部X线片

长期医嘱:

□眼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中药注射液

□其他疗法

□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视力检查

□裂隙灯检查

□对症处理

主要护理工作

□做入院介绍、健康教育

□介绍各项检查前注意事项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饮食指导

□安抚疏导、健康教育

病情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护士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年月日

(第15-21天)

年月日

(第22-30天)

年月日

(出院日)

 

主要诊疗项目

□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

整治疗方案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防治并发症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初步评估疗效

□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

调整治疗方案,明确出院时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防治并发症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指导患者出院后饮食及

生活调摄

□交代出院注意事项、随

诊日期

□开具出院诊断书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

 

重点工作

长期医嘱:

□眼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中药注射液

□其他疗法

□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视力检查

□裂隙灯检查

□对症处理

□眼压检查

□眼底镜检查

长期医嘱:

□眼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中药注射液

□其他疗法

□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视力检查

□裂隙灯检查

□对症处理

□眼压检查

□眼底镜检查

□肝肾功能、血尿常规

长期医嘱

□停止所有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护理工作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

□饮食指导

□安抚疏导、健康教育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

措施

□饮食指导

□安抚疏导、健康教育

□出院准备及出院指导

□介绍出院后饮食及生活

调摄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送病人出院

病情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

一、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消渴目病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CD-10编码:

E14.304+H36.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