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频考点模拟卷生物学科上海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1865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高频考点模拟卷生物学科上海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高频考点模拟卷生物学科上海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高频考点模拟卷生物学科上海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高频考点模拟卷生物学科上海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高频考点模拟卷生物学科上海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高频考点模拟卷生物学科上海卷.docx

《高考高频考点模拟卷生物学科上海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高频考点模拟卷生物学科上海卷.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高频考点模拟卷生物学科上海卷.docx

高考高频考点模拟卷生物学科上海卷

1.在10倍目镜、10倍物镜下测量钟形虫,测得虫长24格,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度是0.8微米。

若换40倍物镜观察,所测得钟虫长度的格数、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依次为

A.960格、0.8微米

B.96格、0.2微米

C.6格、3.2微米

D.240格、0.2微米

答案:

B

解析:

物镜放大了4倍,物体长度放大了4倍,所以虫长24格×4=96格,但是钟形虫实际长度没变,所以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为0.8微米/4=0.2微米,B项正确。

2.下列关于四种生物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细胞的细胞壁都可用纤维素酶完全分解

B.乙为低等植物细胞,细胞中的核糖体和叶绿体均含RNA

C.丙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其突变率远高于DNA病毒

D.丁细胞的有氧呼吸被抑制会影响细胞对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的吸收

答案:

C

解析:

甲、乙两种细胞的细胞壁分别是纤维素果胶和肽聚糖,A错误;乙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B错误;HIV是RNA病毒,由于其单链,突变较高,C正确;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的吸收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能量,D错误。

3.图一中a、b、c为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图二是一段时间后装置1与装置2的液面高度变化曲线,a、b起始液面高度均为H。

则图一中a、b、c浓度的关系是

A.a>b>c

B.c>b>a

C.b>a>c

D.c>a>b

答案:

D

解析:

图二中ab液面高度都下降,说明装置1、2中的水分渗出,c浓度最高;b下降比a下降更快更多,说明b与c的浓度差更多,b浓度最低。

D项正确。

4.表示动物肌肉细胞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A.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

B.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

C.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

D.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相同

答案:

D

解析:

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而甘油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

5.某科学研究小组获得了菠菜的胡萝卜素缺失突变体。

将其叶片进行了红橙光照射,并对光吸收测定和层析后色素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4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1条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由于该菠菜是胡萝卜素缺失突变体,故不能合成胡萝卜素。

而正常色素带从上到下顺序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

故色素带却第一条,选D。

6.荔枝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间下表。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甲的生长素合成能力明显高于丁

B.乙的净光合速率较低,原因是叶绿素含量低,导致光能吸收不足

C.丙与丁相比较,其叶绿体中基粒数量基本相同

D.丁的叶肉细胞与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差异显著,这种差异是由环境决定的

答案:

A

解析:

甲是幼嫩的叶,生长素合成能力比老叶强,A正确;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有外因(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和内因(叶绿素的含量、酶等),结合表格中的信息,B组叶绿素含量为1.1mg/g·fw,叶绿素含量低,气孔开放程度为55%,开放程度比较低,二氧化碳吸收量比较少,导致光合效率较低,B错误;丙与丁相比较,其叶绿体中基粒数量不相同,C错误;丁的叶肉细胞与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差异显著,这种差异是由基因决定的受环境影响,D错误。

7.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

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B.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可通过形成五碳塘进而合成脱氧核苷酸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C.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有氧呼吸

D.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①④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答案:

C

解析:

葡糖糖跨膜运输的方式有主动运输和自由扩散均需要载体,A正确;核糖和脱氧核糖是五碳糖,是DNA复制的原料,B正确;由图可知过程三是无氧呼吸,C错误;正常细胞与癌细胞都具有该过程,所以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①④不宜选为作用位点,D正确。

8.图为达尔文利用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实验,其中①示燕麦幼苗植株,②③④示分组实验,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

A.胚芽鞘尖端对光线是否敏感,照光后是否会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

B.胚芽鞘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是否较多

C.胚芽鞘是否表现向光性,取决于尖端存在

D.生长素是否会受到强光的破坏

答案:

A

解析:

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没有尖端、尖端是否接受单侧光,因变量是是否向光弯曲,A项正确。

9.下图为反射弧曲部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的电位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检测到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奋由点传导到点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点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答案:

C

解析:

刺激C点时,由于突触的存在使其传导具有单向性,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突触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实验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所以a点检测不到电位变化,电表1不偏转,二电表2偏转两次。

10.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

有关叙述中不能正确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

A.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通过C→D→E的过程可以调节血糖平衡,这一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水和电解质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答案:

D

解析:

图中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参与调节,A项正确。

胰岛产生激素调节血糖浓度,属于体液调节,B项正确。

缩手反射是神经调节,C项正确。

水和电解质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项错误。

11.下列有关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兴奋,主要降低收缩压

B.心输出量增加,主要升高舒张压

C.血管管腔变小,主要降低收缩压

D.血液粘滞度增加,主要升高舒张压

答案:

D

解析:

交感神经兴奋,使心排血量增加,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收缩压升高,A项错误。

心输出量增多,心室收缩时射入主动脉的血量增多,则血管壁所受的张力就增大,收缩压升高,B项错误。

血管收缩时,收缩压升高,C项错误。

周围小动脉收缩,或血液粘度增加.以致周围阻力增高时,血压增高,其中舒张压增高更为显著,D项正确。

12.人的ABO血型可以通过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的凝血反应来确定。

某人的凝血反应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人血液可以捐献给A型和AB型血的人

B.此人双亲有可能是A型血和0型血

C.此人既不能接受A型血也不能接受B型血

D.此人红细胞膜表面存在A凝集原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此人为A型血,此人红细胞膜表面存在A凝集原,根据输血原则,A型血可以捐献给A型和AB型血的人,A型血能接受A型血和O型血,不能接受B型血,此人基因为IAIA或IAi,此人双亲有可能是A型血和0型血。

本题A、B、D正确,C错误。

本题选C。

13.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结果发现AB、Ab、aB、ab的比值接近1:

1:

1:

1。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

B.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

C.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

D.每个容器中两种的小球数量需相等,但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可以不同

答案:

C

解析:

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A(a)、B(b)两对等位基因,A项错误。

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基因的种类,B项错误。

该实验模拟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A(a)和B(b)基因的自由组合,C项正确。

每个容器中两种的小球数量需相等,且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也要相等,D项错误。

14.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过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诱导下才能完成。

图为某哺乳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N表示染色体组)。

据图5分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过程需要激素调节

B.细胞Ⅲ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

C.Ⅱ、Ⅲ和Ⅳ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

D.培育转基因动物应选择细胞Ⅳ作为受体细胞

答案:

C

解析:

性激素可以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A项正确。

卵子达到减Ⅱ中期时会停止分裂,受精后才会继续分裂,B项正确。

Ⅱ、Ⅲ分别是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后期染色体数为2N,Ⅳ是受精卵,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4N,C项错误。

培育转基因动物应选择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更容易发育成完整的个体,D项正确。

15.如图中,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

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A.图甲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内,图乙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质内

B.图中催化图甲、乙所示两过程的酶1、酶2和酶3是相同的

C.图丙中含有两种单糖、五种碱基、五种核苷酸

D.图丙中a链为模板链,b链为转录出的子链

答案:

D

解析:

图甲是DNA的复制,图乙是转录,都以DNA作为模板,所以都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A项错误。

催化DNA复制的酶有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催化转录的酶有RNA聚合酶等,B项错误。

图丙中有2种单糖、五种碱基、八种核苷酸,C项错误。

图丙中a链含有T,是DNA的模板链,b链有U,是转录出的RNA链,D项正确。

16.中心法则是由FrancisCrick提出的,后来有所发展。

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地描述生物遗传信息传递途径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该题考查了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

中心法则主要内容表述为

17.5—BrU(5—溴尿嘧啶)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

将一个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几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C—C的替换?

A.2次B.3次C.4次D.5次

答案:

B

解析:

5-BrU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和C配对,复制一次A——5-BrU,T——A,G——C,C——5-BrU,复制第二次时有5-BrU——C,复制第三次C——G,答案选B。

18.用限制酶EcoR1、Kpn1和二者的混合物分别降解一个1000bp(1bp即1个碱基对)的DNA分子,降解产物分别进行凝胶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降解产物分开,如图所示凝胶电泳结果。

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EcoR1单独切割后还是1000bp,说明是环状DNA,且有1个EcoR1切点;Kpn1单独切割后还是400bp+600bp,说明有2个Kpn1切点;EcoR1、Kpn1的混合物切割后是200bp+200bp+600bp,所以EcoR1切点在两个Kpn1切点的正中间,D项正确。

19.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下图)。

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

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为B

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自由分离

C.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

D.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答案:

D

解析:

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最可能的原因是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是发生了交叉互换,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但本题从选项中观察判断应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同源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应是选D。

20.图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a表示同源段易位,b表示异源段易位

②c属于基因突变

③d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缺失或重复

④a至d中能够遗传的是c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a表示交叉互换,b表示易位,①错误。

c属于基因突变,②正确。

D同源染色体不能完全配对,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缺失或重复,③正确。

a至d都是可遗传变异,④错误。

21.设处于遗传平衡的某个种群,A基因频率为p,a基因频率为q,且2Pq>p2=q2,若AA基因型个体不断被淘汰,则该种群AA、Aa、aa3种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过程为

A.②→③→④

B.③→④→①

C.①→②→④→③

D.②→③→④→①

答案:

B

解析:

由2Pq>p2=q2可知,种群开始时由1/4AA+1/2Aa+1/4aa组成,即图③,只有B项正确。

22.下图所示的生物学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具有抗药性基因的害虫在种群中出现的频率A点比B点高

B.乙图中黑方框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不可能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C.丙图中表示植物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实际上就是植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

D.丁图中表示动物肌细胞内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答案:

D

解析:

随着使用农药次数的增加,害虫总数在下降,抗药性害虫在种群中占得比例会越来越高,在B点达到最大,所以A错;如果女性为隐性遗传病携带者的话,有可能会出现如图所示情况,B错;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净光合强度最大,是说实际光合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差值最大,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不一定是最大的,C错。

23.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相匹配的是

答案:

D

解析:

A中方法与结果是分离定律,而是对自由自合的解释,错误;B结论错误,尖端胚芽鞘与金丝雀草的向光弯曲生长有关;C中结论应是有光照的水绵部位产生氧气。

D正确。

24.下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所作的一系列研究,则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过程Ⅰ将胚胎干细胞置于γ射线灭活的鼠胎儿成纤维细胞的饲养层上培养时,为满足干细胞增殖所需的营养物质,通常在培养层上还需添加动物血清

B.过程Ⅱ将带有遗传标记的ES细胞注入囊胚腔,能正常发育成为胚胎,说明ES细胞具有全能性

C.过程Ⅳ利用免疫缺陷的小鼠目的是受体不对移植的组织细胞产生免疫反应

D.过程Ⅲ可利用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褐毛基因”直接导入ES细胞时

答案:

D

解析:

动物培养加入动物血清提供营养,A正确;细胞中具有发育成完成个体的全部遗传物质,体现全能性,C正确;过程Ⅳ利用免疫缺陷的小鼠目的是受体不对移植的组织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培养细胞,C正确。

过程Ⅲ可利用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褐毛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后注入到ES细胞,D错误。

25.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下列与遗传变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是因为该项措施能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B.基因重组可以通过产生新的基因,表现出性状的重新组合

C.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D.若DNA中某碱基对改变,则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肯定会发生改变

答案:

A

解析:

《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是因为该项措施能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A正确。

基因重组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但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表现出性状的重新组合,B错。

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减数分裂时将会产生联会的紊乱,C错。

若DNA中某碱基对改变,则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有可能会发生改变,也有可能不会发生改变,D错。

故本题选A。

26.科学家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出的驱蚊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达到驱蚊且对人体无害的效果。

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驱蚊草的培育属于细胞工程育种,其优点是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驱蚊草的培育过程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促融剂等试剂或离心、振动激等方法

C.驱蚊草的培育过程是植物体细胞杂交。

不同于植物组织培育,无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形成

D.驱蚊草不能通过天竺葵和香茅草杂交而获得,是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

C

解析:

驱蚊草的培育属于细胞工程育种,其优点是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驱蚊草培育过程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利用PEG等试剂或离心、振动、电刺激等方法促进原生质体融合,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成试管苗,所以C选项错误。

27.科学家们在研究成体干细胞的分裂时提出这样的假说:

成体干细胞总是将含有相对古老的DNA链(永生化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其中一个子代细胞,使其成为成体干细胞,同时将含有相对新的合成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另一个子代细胞,这个细胞分化并最终衰老凋亡(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推测不正确的是

A.成体干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B.从图中可看出成体干细胞分裂时DNA进行半保留复制,染色体随机分配

C.通过该方式可以减少成体干细胞积累DNA复制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

D.根据该假说可以推测生物体内成体干细胞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

B

解析:

由图成体细胞复制了一次,分裂了一次,为有丝分裂,A正确。

成体细胞总是将永生化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其中一个子细胞,同时还将含有新和成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另一个子细胞,因此染色体不是随机分配的,B不正确。

有丝分裂后期如果染色体平均分配,产生基因突变的频率更大,C正确。

一个成体干细胞经过复制和分裂后又生成一个成体干细胞,这样周而复始,因此成体干细胞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

28.如图中细胞A、B、C所示为组成人体某种器官的细胞所处生活环境及其有关生理活动,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A中的多糖是肌糖原,促进图中①过程的激素主要是胰高血糖素。

B.细胞C中,

过程合成的甘油三酯在低密度脂蛋白的携带下运送到血液中,成为血脂。

C.细胞B中所示的生命活动⑧主要在线粒体中实现

D.细胞B中所示生理活动过程3产生的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

答案:

C

解析:

细胞A中多糖能水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成为血糖,则细胞A是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的激素主要是胰高血糖素,A错误;

过程合成的甘油三酯在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携带下运送到血液中,成为血脂,B错误;细胞B中⑧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在线粒体基质中,C正确;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直接获取,不能在体内合成,D错误。

29.溶菌酶是存在于眼泪和白细胞中的酶,有杀菌功能,整个分子大致呈球形,故称为球蛋白(如图)。

下列关于溶菌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①溶菌酶从细胞进入泪液不穿过生物膜

②溶菌酶是由两条多肽链共同组成的

③双缩脲试剂5%NaOH溶液与1%Cu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与溶菌酶反应呈紫色

④溶菌酶的空间结构与其功能密切关系

⑤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答案:

C

解析:

溶菌酶是球蛋白大分子,从细胞进入泪液是通过胞吐的形式进行的,不能直接过膜,①正确;根据图示观察可知,该球蛋白是由一条多肽链盘曲折叠成的,②错误;溶菌酶是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鉴定时,应先A液后B液,③错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其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④正确;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⑤错误;选C。

30.如图分别表示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有关假设推论正确的是

A.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下一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面

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D.若图丙表示雄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中可能出现联会和四分体

答案:

C

解析:

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甲图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其下一个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细胞板,A错误;乙图中染色体:

DNA:

染色单体=1:

2:

2,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而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且着丝点分裂后不存在染色单体,B错误;乙图中染色体数目没有减半,也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就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正确;若图丙表示雄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说明该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期不可能出现联会和四分体,D错误。

(一)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问题

下左图为细胞结构示意图,右图表示左图细胞核中某结构及其成分。

据图回答问题。

1.左图所示结构应在下能观察。

从图18中可看出,通过囊泡形式进行转化的生物膜有。

2.若左图表示动物胰脏内的细胞,④可能为(多选)。

A.胰蛋白酶B.胰岛素C.胰高血糖素D.抗体

3.鉴定右图中的结构⑤的试剂为,右图中基因1和基因2的差异实质表现在。

4.核孔复合体是细胞核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下列物质经核孔复合体向细胞核方向运输的是(多选)。

A.tRNAB.RNA聚合酶C.DNA聚合酶D.mRNA

5.用3H标记某动物干细胞的DNA分子,然后取其中一个被3H标记的细胞进行培养,并不断进行放射性检测,得到下图所示结果。

观察时期

I

II

III

IV

V

VI

经历时间(h)

0

3

3.5

8.5

22.5

30.5

实验结果注明:

Ⅰ.开始观察该被标记的细胞Ⅱ.标记细胞开始进入分裂期

Ⅲ.观察到细胞分裂期中期的细胞Ⅳ.开始观察到两个细胞被标记

Ⅴ.标记细胞处于分裂期Ⅵ.开始观察到四个细胞被标记

从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该动物干细胞的细胞周期为h。

答案:

1.电子显微镜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细胞膜(答全给分)

2.ABC(2分)

3.双缩脲试剂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与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写全给1分)

4.BC(2分)

5.22

解析:

据图像可知,该细胞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通过囊泡形式进行的生物膜有内质网膜,高尔基本膜和细胞膜;

若图18表示动物胰脏内的细胞,可能会分泌出胰蛋白酶,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而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选ABC;

据图19,鉴定结构5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基因间的不同在于碱基的排列顺序和数目的不同

据题意,从细胞质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核的物质有RNA聚合酶和DNA聚合酶,选BC;

从题干可知,从开始观察到两个细胞被标记到标记处于分裂期经过了14H,从标记细胞处于分裂期到开始观察到四个细胞被标记经过了8H,因此,细胞周期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之和22H。

(二)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问题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

(2)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若与受体蛋白结合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那么靶器官是。

(3)图3中ATP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

(4)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填图序号)中的膜结构。

(5)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