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1851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知识梳理>

一、新航路的开辟

经济根源:

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社会根源:

欧洲人对黄金、白银的狂热追求

原因直接原因:

传统商路不畅引发商业危机

精神动力:

教会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天主教

1、背景

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条件

欧洲航海和造船技术的发展

2、过程

时间

人物

国别

开辟的航线

1487

迪亚士

葡萄牙

发现非洲“好望角”,找到通往非洲新航路

1497

达·伽马

葡萄牙

到达印度,找到通往亚洲新航路

1492

哥伦布

意大利

发现了美洲

1519--1522

麦哲伦

葡萄牙

完成环球航行

3、影响

葡萄牙、西班牙获得巨额财富,引发了“地理大发现”

对欧洲

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对世界

世界各地的贸易联系日益密切,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对亚非拉:

西欧开始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去了灾难;同时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推动了近代化。

<重点问题分析>

1、“地理大发现”的含义、后果及影响

(1)含义:

“地理大发现”---(又称大航海时代)是指15~17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它是地理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

最早开始探险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随后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纷纷海外探险的行列,开辟了通往世界各地的航路。

(2)后果及影响:

①经济上:

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及贸易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其次,引起了西欧的价格革命,即大量金银等贵重金属从美洲流向欧洲,引起物价上涨,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政治上:

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欧洲的殖民扩张,给亚洲、非洲和美洲人民带来了灾难。

③从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角度看:

它使得人类活动的舞台由大陆转向海洋,改变了世界各区域文明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联系的规模和性质,从而标志着人类走向现代化世界的最早起步。

从文明交汇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是新旧两个世界,亚、欧、美、非四大大文明的汇合和交往。

2、比较中西航海的不同,为何一盛一衰?

不同:

1、贸易形式:

郑和下西洋是朝贡贸易;欧洲开辟新航路是掠夺式贸易。

2、目的不同: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是为了掠夺财富,发展资本主义。

3、影响不同:

郑和下西洋没有对中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推动作用,也未能触

及封建制度;欧洲开辟新航路加速封建制度的解体,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原因:

郑和下西洋是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随着明朝经济的衰落,朝贡贸易难以为继,中国航

海逐渐衰落;新航路开辟使欧洲获得大量财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使航海获得

越来越兴盛。

二、早期殖民扩张

国家

条件

殖民形式

殖民活动

结果

荷兰

①濒临大西洋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

③赢得了国家独立

④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①通过殖民战争确立殖民据点或建立殖民地

②建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

非洲:

葡萄牙(好望角)

亚洲:

印度(马六甲海峡)印尼、中国台湾

美洲:

新阿姆斯特丹

“海上马车夫”

世界商业殖民帝国

英国

①大西洋沿岸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

③强大海军

④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①1588年,英西战争,西班牙丧失

海上霸主地位

②17世纪中期,三次英荷战争,英国获得北美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

③18世纪中期,英法战争,英国获得北美加拿大、新法兰西;亚洲印度等大片殖民地

“日不落帝国”

世界殖民霸权

影响

①对殖民地:

给殖民地带来了沉重灾难,造成了亚非拉地区长期落后,东西方差距拉大;同时又传播了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近代化进程。

②对殖民国家:

为西欧各国提供了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对世界:

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重点问题分析>

1、早期殖民扩张中,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产生的后果有何不同?

原因是什么?

后果:

西班牙、葡萄牙掠夺了巨额财富和广阔的殖民地,但对两国资本主义却未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荷兰、英国同样获得了巨额财富和广阔市场,推动了两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荷兰建立了世界商业殖民帝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英国则确立了世界殖民帝国地位,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原因:

西班牙、葡萄牙把掠夺的财富主要用于王室的奢侈消费,未能转化为生产资本,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而荷兰、英国把巨额财富转化为商业资本和生产资本,从而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始资本积累和广阔的市场。

2、殖民扩张的三大罪恶

殖民掠夺、种族灭绝和黑奴贸易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基本途径:

殖民扩张

4、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

价格革命、圈地运动、殖民掠夺、黑奴贸易、海外贸易

三、两次工业革命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条件

①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

②殖民贸易和掠夺提供了资金

③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

④海外殖民地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原料

⑤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经验积累

①前提:

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广泛确立

②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积累的资金

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④科学理论研究和技术的进步

时间

18世纪60年代以后

1870年以后

主要成就

①纺织技术的革新:

飞梭、珍妮机等

②动力机器:

瓦特改良蒸汽机

③能源结构:

④交通工具:

轮船、火车

⑤新兴部门:

煤炭开采业、机器制造业

⑥生产方式:

手工劳动到大机器生产

⑦生产组织形式:

工场到工厂

⑧社会经济结构:

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

⑨社会关系:

出现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⑩资产阶级内外政策:

对内自由主义,对外殖民扩张

①电力的广泛应用:

发电机、电灯、电话等

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③能源结构:

电、石油

④交通工具:

汽车、飞机

⑤新兴部门:

电力、石油、化工等

⑥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到垄断组织

⑦工业结构:

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占主导

⑧生产关系:

垄断组织的出现

巨大影响

1对欧美:

a.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进入“蒸

汽时代”;

b.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对立局面,引起了资本主义革命和变革。

②对殖民地:

殖民扩张带来了灾难;同时客观上传播了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

③对世界: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①对欧美:

a.生产力迅猛发

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垄断组织的出现

②对殖民地:

殖民扩张带来了灾

难;同时客观上传播了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

③对世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重点问题分析>

1、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①相同点:

 

a.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b.它们都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c.它们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广大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被瓜分完毕,世界殖地体系最终形成。

②不同点: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济,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的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许多发明来自科学家,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和技术、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b.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比较迅速。

c.德日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既可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其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

2、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①英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主权丧失,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冲击了中国落后的经济体制和思想观念;洋务派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创办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促使中国人关注现实、探求救国救民之路。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①帝国主义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经济上资本输出,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②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3、两次工业革命的启示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②政府要重视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③利用科技为人类造福,要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

④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和竞争

⑤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成果,并不断创新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⑴原因和条件: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资本主义制度确立③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④工业革命的推动⑤交通工具的革新

⑵过程: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雏形出现:

15—17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与亚、非、美洲等地的联系,贸易范围空前

扩大,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②拓展:

16—18世纪,早期殖民扩张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

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③基本形成: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④最终形成: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广泛开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⑷影响:

①对资本主义列强来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②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来说,一方面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另一方面也传播了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近代化进程。

③对整个世界来说,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整个世界连成一体。

5、新史观

新史观

含义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文明史观

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人类历史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社会史观

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

唯物史观

承认历史,尊重历史,认为社会必然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联系历史条件来观察和分析问题;有选择地继承并发展历史,强调实事求是。

革命史观

只有分析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是阶级矛盾发展变化,才能把握住历史发展本质内涵,揭示其内在规律性;强调阶级斗争,过分突出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事件,忽视经济、社会、思想、文化、教育、科技等研究,具有强烈的政治取向。

 

以新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意义:

(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

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

新航路开辟是新旧两个世界,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文明的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3)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

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活动的舞台由大陆转向海洋,改变了世界各区域文明之间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联系的规模和性质,是人类社会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

(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

新航路开辟给西欧社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促进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但是给非洲黑人、亚洲人民和美洲印第安人带来了殖民灾难。

<基础问题识记>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概念、形成原因条件、途径、历程、影响

2、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的概念、背景(原因、条件)、经过、影响

3、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不同,并分析原因

4、西班牙和葡萄牙作为最早的殖民国家,为什么没有崛起,而很快衰落?

5、荷兰和英国先后确立殖民霸权地位的条件、形式、过程、结果

6、世界市场拓展的主要途径。

殖民主义的三大罪恶。

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

7、早期殖民主义的影响(对欧美国家、对亚非拉、对世界)

8、两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时间、进程、主要成就、特点、影响

9、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同:

生产力;生产关系;殖民扩张。

异:

发明者、科学技术与生产关系、进程)

10、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经济、政治、思想)

11、两次工业革命的启示

12、新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