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县县城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1835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县县城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华县县城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华县县城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华县县城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华县县城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县县城总体规划.docx

《华县县城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县县城总体规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县县城总体规划.docx

华县县城总体规划

县县城总体规划

(2001-2020)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华 县 人 民 政 府

二00一年十二月

 

项目名称:

华县县城总体规划

委托方(甲方):

华县城建局

承担方(乙方):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家事业法人代码:

43520218-9

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等级:

甲级

规划设计证书号码:

0290043

 

院长:

丁联社

总工程师:

高原

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

二00一年十二月

 

审定人:

刘建军

所 长:

李 斌

主任工程师:

张新

项目负责人:

秦社芳

参加人员:

   城市经济:

刘小红(高级规划师)

   总  图:

秦社芳(规 划 师)

        李艳梅(助理规划师)

   道路交通:

王积仓(工 程 师)

   给排水 :

刘志盈(高级工程师)

   电力电信:

关 胜(工 程 师)

   供热燃气:

王晓梅(工 程 师)

   防  洪:

刘志盈(高级工程师)

   环保环卫:

崔 宁(工 程 师)

   抗震防灾:

秦社芳(规 划 师)

   绿  化:

秦社芳(规 划 师)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1

1、规划编制主要依据―――――――――――――-1

2、规划指导思想-------------------------------1

3、规划目标-----------------------------------1

4、规划年限-----------------------------------2

第二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

1、经济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2

2、人口发展与城镇化水平-----------------------3

3、城镇体系规划-------------------------------3

第三章 城市规划范围、性质及规模--------------4

1、规划范围-----------------------------------4

2、城市性质与规模-----------------------------4

第四章 城市总体布局--------------------------4

1、用地选择-----------------------------------4

2、功能结构及空间景观组织---------------------4

3、土地利用布局-------------------------------5

第五章 城市工程规划及专项规划----------------6

1、道路交通规划-------------------------------6

2、给水工程规划-------------------------------7

3、排水工程规划------------------------------7

4、防洪工程规划------------------------------7

5、电力工程规划------------------------------8

6、电信工程规划------------------------------8

7、供热工程规划------------------------------9

8、燃气工程规划------------------------------9

9、环境保护规划------------------------------9

10、环卫设施规划-----------------------------10

11、抗震防灾工程规划-------------------------10

12、绿地系统规划-----------------------------10

第六章 近期建设规划-------------------------11

1、规划原则----------------------------------11

2、用地安排----------------------------------11

第七章 实施规划的措施与建议---------------------11

第八章 附则-------------------------------------12

附件及图纸目录――-------------------------------13

 

第一章总则

1、规划编制主要依据

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

1.0.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0.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0.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1.0.5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1.0.6<<华县县城总体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

2.规划指导思想

2.0.1遵循“两个根本转变”方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多成份、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样化形势,使城市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相协调,促进华县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

2.0.2加强区域社会经济研究,确立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拓宽视野,立足更大的区域范围,制定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及发展目标,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和统一。

2.0.3处理好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改造与新建的关系,使城镇性质规模、发展标准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

2.0.4合理利用土地,合理规划布局。

高标准的规划建设城市。

2.0.5合理组织自然风貌,塑造城市特色与个性,加强绿化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3.规划目标

3.0.1通过规划使华县具有更合理的产业结构和明确的区域职能。

3.0.2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和用地布局,使城市空间形态和景观新颖别致。

3.0.3通过各项市政工程规划与建设,使城市基础设施更为超前。

远期市话普及率达到6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大于7平方米,人均日生活用水达到180升。

3.0.4通过规划,使城市的生态环境更加美好。

4、规划年限

  近期:

2001年-2005年

  中期:

2006年-2010年

  远期:

2011年-2020年

 

第二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1.经济发展战略与主要经济指标

10.1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立足发展,着眼长远,有序开发,稳步推进。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农业稳县,工业立县,科技兴县,旅游富县”的结构调整方针。

以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加快以水、路、山、城、电、气、信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不断提高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和对外开放的水平。

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东引西靠,依托大中城市和驻华中省企业,全方位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挡次和水平。

以提高县城载体功能为目的,积极实施县城重心南移战略,加快新城建设,强化老城管理,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以加快小城镇建设为动力,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以创建文明富裕县城为目标,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增强县城综合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将华县建设成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山川秀美的现代化城市。

10.2主要经济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在2005年达到11.3亿元,2010年达到19亿元,2020年达到50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在2005年达到0.78亿元,2010年达到1.4亿元,2020年达到3.6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5年达到1580元,2010年达到2340元,2020年达到3800元。

2.人口发展与城镇化水平

2.0.1全县总人口近期(2005年)37万人,中期(2010年)38万人,远期(2020年)39万人。

2.0.2城镇化水平。

近期(2005年)为30%,中期(2010年)为35%,远期(2020年)为45%。

3.城镇体系规划

3.0.12020年形成1城11镇5乡的城镇格局。

3.0.2建议将华州乡、杏林镇行政建制撤消,并入城关镇管辖。

3.0.3县域中心城镇(包括现城关镇、杏林镇、华州镇),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机械、化工为主的现代化城市。

3.0.4 11镇为:

工矿型城镇:

金堆镇;工贸型城镇:

瓜坡镇、莲花寺镇;农贸型城镇:

赤水镇、柳枝镇、下庙镇、高塘镇、大明镇、东阳镇;农业示范镇:

辛庄镇;旅游服务型城镇:

少华镇。

3.0.5城镇等级。

一级中心:

华县县城——人中规模10万人左右

二级中心:

金堆镇——人中规模2.7万人左右

三级中心:

莲花寺镇、赤水镇、高塘镇、瓜坡镇、柳枝镇——人口规模在0.6-0.8万之间

四级中心:

下庙镇、辛庄镇、大明镇、东阳镇、少华镇——人口规模在0.3万人左右,其余5个为乡驻地。

3.0.6重点发展城镇。

近期为县城,远期为县城及赤水、高塘、金堆、莲花寺镇。

 

第三章  城市规划范围、性质及规模 

1.规划范围

1.0.1 规划区范围为:

北至老火车路,西至石堤河向南—省道101向西—瓜坡三小路以东,南至白家堡—井家岩—荷草一线,东至罗纹河--潭峪,总面积约56平方公里。

1.0.2 规划用地范围。

北至北环路,西至气象站—陕化铁路专用线,南至陕西复合肥厂南界,东至三管站—太平河西岸,总面积约12.3平方公里。

2.城市性质与规模

2.0.1城市性质。

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化肥、机械、果菜交易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依托西安、渭南发展旅游及第三产业的城郊型现代化城市。

2.0.2 人口规模。

近期(2005年)5.5万人;中期(2010年)6.5万人;远期(2020年)10.0万人。

2.0.3 用地规模。

2001年现状建设用地472公顷,人均92.7平方/人。

2010年规划建设用地617.5公顷,人均95.0平方米/人,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1045公顷,人均104.5平方米/人。

 

第四章城市总体布局 

1、用地选择

1.0.1本次规划确定城市由北向南发展。

远景宜向东发展。

2.功能结构及空间景观组织

2.0.1功能结构。

规划期内华县将形成“二心三区,一个生态圈”的城市形态。

二心:

即南部以行政办公、文化体育、商业金融为主的城市未来主中心,北部以商业金融为主的城市为中心。

三区:

即北部生活居住区,南部综合区,西南部工业区。

一个生态圈:

主要是城区周围河道,山体绿化美化建设。

2.0.2空间景观组织。

新秦路、新华街、省道101是城市的一条纵主轴和两条横主轴。

省道101与新秦路交汇处广场为城市主要景观点。

沿高速公路、陇海铁路两侧形成城市绿轴。

城市中心建筑以中高层大型公建为主。

南部秦岭山脉形成城市的一道天然绿色屏障,与城市中心形成对景。

3、土地利用布局

3.0.1规划居住用地分为6个居住小区。

老城区居住用地以改造为主,降低密度,提高容积率,健全配套设施。

新区集中建设两个住宅样板小区,层数以多层为主,容积率控制在1.2左右,绿地率大于30%。

3.0.2行政办公用地。

保留现状老城新华街、少华路两侧的办公用地,同时,在南部子仪大街两侧予留行政办公用地。

3.0.3商业金融用地。

老城区新华街与新秦路仍为城市的商业服务中心。

责部子仪大街、新秦南路交汇处形成南部的商业、金融服务中心。

3.0.4市场用地。

保留现状老城区的市场用地,同时在少华中路东侧规划一处水果零售市场,省道101以南,新秦南路西侧规划一处综合市场。

3.0.5文化娱乐用地。

保留老城区影剧院,在南部新区少华南路以东,310国道以北开辟新的文化娱乐用地,集中布置展览馆、图书馆、民俗馆等高档次文化娱乐设施。

3.0.6体育用地。

规划要求对老城区原灯光球场进行改造,同时在南部新区子仪大街南侧规划一处体育场馆用地。

3.0.7医疗卫生用地。

规划要求老城区现状县医院和中医院更新完善医疗设施,同时在北部中心区增设一处医疗用地。

南部新区现状铁路医院逐步改造为地段医院。

3.0.8教育科研用地。

保留现状技校。

在南部少华南路西侧布置以科普教育、科技市场、再就业职业教育为主的科技培训中心。

3.0.9工业用地。

西南部结合现状工业用地形成三类工业区,东南部布置高新技术产业园工。

北部除保留红岭机械厂外,其余工厂要求全部无条件搬迁调整到规划确定为工业区内。

搬迁后用地作为三产开发或居住区的开发。

3.0.10仓储用地。

扩大现状铁路南侧仓储用地及省粮食储备用地。

工业区结合厂房自行设置仓库用地。

 

第五章 城市工程规划及专项规划 

1、道路交通规划

1.0.1对外交通。

老西潼公路维持三级公路标准,城区段达到四车道,省道101城区段50米,过境车辆由南环路承担。

县城对外出入口有老西潼公路,省道101所形成的四个出入口及西潼高速公路在县城的出入口。

1.0.2 城区道路网呈方格网状结构。

1.0.3 道路等级分三级。

主干路红线宽度25-60米,次干路红线宽度24-30米,支路红线宽度20米。

60米、50米道路为三块板,其余均为一块板。

1.0.4 设社会停车场7处,共占地8公顷,预计停车1980辆。

1.0.5 设广场6处,共占地4.8公顷,其中交通集散广场2处、休憩广场4处。

1.0.6 公交系统。

规划公交站场一处,位于龙山路与省道101交叉处,占地2公顷,集停车、保养及车辆高度中心于一体。

规划公交线路11条,公交车辆70辆。

公交站点的服务半径250-300米。

公交停靠点采用路侧式。

1.0.7 南、北部各设一处汽车站,具体位置见道路交通工程图。

南部汽车站占地2.8公顷,主要停放发往西安及周边各县市的营运车辆;北部汽车站占地0.52公顷,主要停放发往县内各乡镇的营运车辆。

2.给水工程规划

2.0.1用水量标准及用水量估算:

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标准近期按150升/人.日,远期按180升/人.日,普及率100%。

工业用水量指标近期取120米3/公顷.日,远期按100米3/公顷.日。

其它用水量按20%考虑。

近期用水量为3万米3/日,远期用水量5万米3/日。

2.0.2消防用水近、远期按同一时间两处着火考虑,每处消防用水量标准为35秒/升。

2.0.3城区供水由地下水、地表水多水源组成。

渭河漫滩地下水可作为城区供水的备用水源;石堤河东地下水源,作为城区近期供水主要水源。

石堤河水库和小夫峪水库作为城区远期供水的主要水源。

2.0.4水源保护。

为了保证城市用水对水质的要求,供水水源应全面保护,杜绝污染,严格按照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源地卫生防护规定对水源进行保护。

2.0.5供水原则。

城区近远期综合生活用水、市政用水、工业用水由城市统一供水系统解决,对各单位的自备水源供水系统,维持现状开采量,不足部分由城市统一供水系统供给。

2.0.6给水设施。

近期扩建老城区水厂,主要供应陇海铁路以北老城区用水,供水规模0.8万米3/日;新建新区水厂,占地10亩,主要供应陇海铁路以南新区用水,供水规模0.9万米3/日;近期自备水源供水系统供水规模为1.3万米3/日。

远期城市统一供水系统需扩建新区水厂,占地32亩,供水规模2.9万米3/日;远期自备水源供水规模不变。

2.0.7城区实行分区分压供水,分为南北两个供水系统。

老城区在现有水厂及配水管道的基础上形成完善的独立供水系统;新区采用并联分区分压供水系统,以省道101为界,以北为低区供水,以南为高区供水。

远期各区形成枝状与环状相结合的管网。

远期逐步形成环状管网。

2.0.8规划在老城区及新区各设消防站一处,这样可满足接到报警五分钟可到达责任区边缘的要求。

3.排水工程规划

3.0.1排水体制。

城区排水系统均采用分流制。

3.0.2污水量估算。

综合生活污水量及工业废水量均按其用水量的85%估算,其它污水量按其用水量的30%估算,则城区近、远期污水量分别为22932米3/日和38038米3/日。

雨水量计算采用渭南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

3.0.3排水设施。

在城北二华排水干渠附近设污水处理厂一座,占地60亩。

近期规模1.2万米3/日,远期规模3.8万米3/日,收集城区全部污水进行二级处理,污水处理达标后,排入二华排水干渠,也可用于农田灌溉。

城区雨水分为5个排水分区,就近排入水体。

4.防洪工程规划

4.0.1防洪标准。

渭河按五十年一遇洪水标准设防,石堤河、太平峪按三十年一遇洪水标准设防,山洪按二十年一遇洪水标准设防。

河道上的桥梁等构筑物设防标准须大于或等于相应河道的设防标准。

4.0.2防洪工程措施。

石堤河城区段控制最小河宽40米,沿河东侧修河堤1800米。

太平峪城区段控制最小河宽15米,沿河西侧城区段修河堤2100米。

4.0.3山洪治理规划。

在城区南部城市道路外围及新区中部修南山排(截)洪渠,共8200米。

还应加强生物措施,禁止乱伐林木。

山坡上种植牧草,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山洪对城市的威胁。

5.电力工程规划

5.0.1负荷预测:

近期采用人均指标法预测近期负荷。

远期采用负荷密度法预测负荷,采用人均指标法进行校检。

城区近、远期最大负荷分别为21MW和125MW。

5.0.2供电规划:

近期扩容杏林变,增加主变1台,容量4万KVA,增加由秦岭电力来110KV进线1回,远期再增容主变压1台,容量4万KVA。

变电站总容量共8.8万KVA。

扩容石堤峪110KVA变电站,主变容量2ⅹ4万KVA,由秦岭电厂110KV侧供线两回。

5.0.3规划区内电力线路单回110KVA需留出36米宽的高压走廓,110KVA线路进入城区宜地埋敷设,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线路宜地埋敷设,电力线路沿道路敷设于道路的西、北侧。

5.0.4考虑到本区可能通过的高压及至超高压电力线路应于规划区南部留出足够空间作为高压走廊。

6.电信工程规划

6.0.1新区新建电信局一座,作为中心局。

原电信局作为支局使用、新建中心局近期市话装机容量2万门,终期8-10万门。

远期市话普及率达到60%以上。

6.0.2新建电信线路地埋敷设于道路东、南侧。

6.0.3发展广播电视,建设以非线性系统为基础的自动化多频道广播电视信号播出控制中心。

建立语言、数据的市制/解调处理及光电发射系统。

建立以光缆为主的传输网络。

有线电视线路可与电信线路同沟敷设。

7、供热工程规划

7.0.1规划采用区域锅炉集中供热。

7.0.2热负荷指标。

民用建筑物平面综合指标定为70瓦/平方米;工业建筑热指标为140瓦/平方米。

7.0.3根据总体布局,分为十个供热区。

其中Ⅷ区和Ⅹ区为工业区,其余基本为民用建筑区。

7.0.4第Ⅹ区采用蒸汽供热,其余均采用95/70℃热水供热。

8.燃气工程规划

8.0.1气源选择。

近期以液化石气为主要气源,远期以天然气为主要气源。

8.0.2用气量估算。

近期液化石油气耗气定额为2公斤/人.月。

远期液化气石油气气耗定额为3公斤/人.月;天然气气耗定额为0.276平方米/人.日。

近期液化气用气量为78.4吨/月,远期液化气用气量90吨/月,天然气1.3万立方米/月。

8.0.3天然气门站设于西南角工业区内。

天然气管网采用中压一级管网系统,供气压力为0.2兆帕。

9.环境保护规划

9.0.1保护原则。

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突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9.0.2规划共分为八个环境功能分区。

9.0.3综合整治措施。

改变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天然气,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防护林带和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工业废水利用率;防止地表水体和地下水污染;加强对交通、建筑、工业、商业等噪声的控制。

10.环卫设施规划

10.0.1规划6座垃圾转运站,公厕21座,均为水冲式。

商业大街按30-50米间距,一般道路按50-80米间距设果皮箱。

配备环卫车辆近期14辆,远期20辆。

垃圾处理场位于圣山乡政府北侧1公里的沟内,采用卫生填埋,应作好防渗防爆及防臭措施,与居民点间距符合国家规范。

10.0.2渭南市火葬场距华县县城区仅15公里,规划考虑华县火葬场与渭南市火葬场使用。

11.抗震防灾工程规划

11.0.1指导思想。

预作准备,减少损失,以防为主。

11.0.2防御目标。

提高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城市灾害,保证地震时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11.0.3地震预测。

华县属汾渭地震带的成员,块断差异运动强烈,是末来可能发生强烈震的危险地段。

华山山前断裂和渭河断裂横穿华县城区,基本地震烈度为8度。

据目前地震趋势分析,近百年内发生七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也很小,但存在发生6级地震左右的可能。

11.0.4设防标准。

华县城区一般建筑抗震按8度基本设防裂度考虑。

重要建筑即城市生命线系统建筑提高一级。

11.0.5抗震规划要点。

注重生命线工程建设,改善供排水管网接口,对电力、通信、医疗、粮油储存等设施进行加固,拓宽城市道路并提高桥梁抗震能力,合理布置消防站;结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单位和地段,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逐步进行加固改造;避震疏散采取临震避难为主,震前疏散为辅,就近方便,安全可靠,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统筹安排,分级实施的原则进行疏散。

12.绿地系统规划

12.0.1充分结合地形地貌,点、线、面兼顾,形成一个真正担负起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改变城市气候、美化城市环境作用的良好城市园林绿地。

把城市和绿色融为一体,将绿色渗透到城市的每个地方。

远期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

12.0.2新建三处公园绿地、四处小游园、四处街头绿地,总面积80公顷。

12.0.3沿陇海铁路、西潼高速公路两侧建宽约200米的防护林带,西南侧工业区北侧设50米宽防护林带。

12.0.4绿地指标。

绿地总面积125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80公顷,人均8平方米,占总建设用地的12.5%。

 

第六章 近期建设规划 

1.规划原则

1.0.1依托老城向南部新区发展,同时,对老城区局部地段进行改造。

新区建设项目根据综合开发,量力而行,分区分期建设的原则展开。

2.用地安排

2.0.1居住用地。

在南部新区布置建设样板示范居住小区,面积约11.2公顷。

对老城区部分地段居住予以改造。

2.0.2公共建筑。

在子仪大街西侧发展商业、办公用地。

老城区渭华路与新秦路交叉处,进行商业及文化设施建设。

总用地38.4公顷。

2.0.3绿化及广场。

开辟北部中心公园一个,面积约5公顷,建成县委对面广场1个,扩建南部中心广场。

2.0.4工业用地。

西南部工业区内发展一片工业用地。

2.0.5工程项目投资见近期建设一览表。

 

第七章 实施规划的措施与建议 

1.0.1  总体规划批准后,规划部门应结合实际,制定一套规划管理的规定和条例,并组织建立城市建设监察机构,保证规划顺利实施。

1.0.2  总体规划确定后,进一步制定城市重点地段和重要景观点的详细规划,坚持统一规划,成片开发的原则,尽快形成良好的城市容貌。

1.0.3  大力宣传城市规划,增强市民建设、管理城市的责任感;加强城市各部门的协调,齐抓共管。

 

第八章  附则 

1.0.1 本规划文本和图纸有同等效力,说明书为附件,作为实施规划的参考。

1.0.2 规划经报上级批准后,即为指导华县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法定文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原则性改变,确需改变的需经批准部门同意后方可执行。

1.0.3 本规划由华县人民政府授权,由华县建设局负责组织实施。

1.0.4 本规划解释属华县建设局。

1.0.5 本规划自批准之日起实施主,原规划自本规划批准之日起作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