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领导科学考试全部重点考点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1822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领导科学考试全部重点考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版领导科学考试全部重点考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版领导科学考试全部重点考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版领导科学考试全部重点考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版领导科学考试全部重点考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领导科学考试全部重点考点汇总.docx

《新版领导科学考试全部重点考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领导科学考试全部重点考点汇总.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领导科学考试全部重点考点汇总.docx

新版领导科学考试全部重点考点汇总

第一章绪论

一、领导科学是以领导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二、现代领导发展的四大趋势

决策工作专门化领导主体集团化领导方式民主化领导方法科学化

三、领导科学在我国的兴起

首先其产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其次其产生是总结党的丰富领导经验和领导理论的需要

再次其产生是借鉴古今中外领导思想和管理理论的结晶

四、领导科学的范围和特点

(一)七大范围

1.领导本质的理论2.领导观念的理论3.领导职能的理论4.领导体制的理论5.领导的素质和修养的理论6.领导方法、艺术、作风的理论7.领导绩效考评的理论

(二)三大特点

1.综合性2.应用性3.社会历史性

五、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

(一)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二)必须从我国现代化的实际出发,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三)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我党的领导实践经验

(四)必须有分析地借鉴国外和我国古代的领导思想

六、学习领导科学的方法

首先要重视学习理论其次要加强理论的应用

六种学习方法(注意区分)

1.实证2.历史3.比较4.案例5.系统6.借鉴

第二章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

一、领导的含义

领导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利和自身影响力,采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被领导者世家影响并共同作用于各个客观对象,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行为过程。

二、领导的双重属性

在阶级社会中,任何领导都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二重性

1.领导首先是社会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的自然需要

2.领导活动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尤其还具有社会属性

领导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并不意味着有两种领导活动,而是指同一领导活动的两个方面的表现,即领导的二重性,其中社会属性占主导地位。

三、领导特征

(一)领导认识的特征

1.原则性2.超前性3.综合性4.创造性5.系统性

(二)领导实践的特征

1.权威性2.依附性3.目标性4.组织性5.协调性6.超脱性7.服务性

四、领导的七大能力

1.善于从政治上考虑问题的政治洞察能力

2.善于集思广益、择善而从的决策能力

3.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4.较高的交际协调能力

5.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6.精通的专业能力

7.出色的科学思维能力

五、领导者

领导者是指在社会共同活动中,在一定的职位体系中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个人或集体。

领导者的五大特征

1.拥有职权2.负有责任3.提供服务4.富于创新5.多重角色

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其次,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发动作用,再次,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表率作用

六、被领导者

被领导者是指在领导者的领导下,按照领导的意图,为实现组织目标,从事具体时间活动的个人或集团。

七、被领导者的特征

1.服从性2.受动性3.对象性4.源泉性5.不承担领导职务或担任较低领导职务(与领导者相互区分)

八.好的被领导者的三大要素

1.服从领导2.支持领导3.监督领导

九、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五大关系

(一)相互信任的关系

(二)相互促进的关系(三)相互支持的关系(四)相互转化的关系(五)相互监督的关系

第三章领导的职能和原则

一、领导职能在领导活动中的三大地位

1.是确定合理的组织机构,实现领导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2.是领导活动科学化的依据。

3.的实现情况是检验领导活动结果的依据。

二、领导的一般职能(美国政治学学家认为的七点)

1.决定重要的政策

2.发布必要的命令和指示

3.协调组织的内部关系

4.授权下级处理一般事务

5.控制财务的运用

6.工作人员的任免

7.监督、控制并考核工作的执行

三、领导的六大职能

1.引导2.指挥3.组织4.协调5.监督6.教育

四、当代领导的三大基本职能(论述)

1.科学决策

2.选才用人

3.思想政治工作

五、领导的总原则‘

1.党的基本路线原则

2.实事求是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群众路线原则

六、领导的基本原则

1.统一领导原则

2.分层领导原则

3.系统整体原则

4.权责一致原则

5.民主公开原则

6.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章、领导观念

一、现代领导观念的基本特征及重要作用

(一)基本特征

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备坚定的、鲜明的政治立场;

2.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既要摒弃或改变那些已经过时的、错误的、落后的、腐朽的旧观念,又要树立符合时代需要的正确的、进步的新观念;

3.既要有中国的民族特色,立足本国与当前,又要面向世界与未来,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务的需要。

(二)重要作用

第一,领导观念指导领导者的思维活动,制约领导思维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第二,领导观念决定领导行为和领导方式,影响领导活动的成败。

二、领导树立政治观念的五大必要性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政治观念;

2.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需要正确的政治观念;

3.密切党群干部关系需要树立清醒的政治观念;

4.坚持执政党的性质和宗旨需要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

5.做好对外工作,有效抵制和平演变,需要坚定的政治观念。

三、领导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的基本要求

1.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努力;

2.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地站在工人阶级、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甘当人民公仆,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

3.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自觉地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统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全局;

4.坚持严肃的政治纪律,保持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

四、人本观念的核心要义

1.作为执政党和政府来说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坚持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作为各单位领导者来说,要坚持以人为中心,一切从人出发,把人作为观念、行为和制度的主体,善于理解人,真正关心人,努力帮助人,学会团结人和激励人,自觉地把人的解放和自由、人的尊严和幸福以及全面发展当做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终极关怀;

3.作为主体的个人和团体来说应当有公平、宽容、诚信、自主、自强、自律的自觉意识和观念。

五、领导人树立人本观念的必要性

1.坚持以人为本是由领导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2.坚持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社会对领导者的本质要求。

六、领导者树立人本观念的六大基本要求

1.强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2.坚定先人后事的立场

3.坚持依靠关键人才的原则

4.树立人尽其才的观念

5.鼓励人才竞争的意识

6.倡导人文关怀

七.领导者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的基本要求(5个认识)

1.对权力内容的正确认识。

2.对权力来源和性质的正确认识

3.对权力行使原则的正确认识

4.对权责关系的正确认识

5.对用权监督的正确认识

八、领导者树立法治观念的必要性

1.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贯彻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2.树立·············是切实依法行政的首要条件。

3.·················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条件。

4.·················是保障人权的需要。

九、领导者树立法治观念的基本要求

1.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2.自觉抵制特权思想,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3.自觉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树立人权保障的观念;

4.自觉坚持依法领导,树立依法用权的观念。

十、领导者树立现代经济观念的基本要求

1.认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然性。

2.熟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了解市场经济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

3.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性。

4.明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十一、领导者树立改革创新观念的必要性

1.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应对时代变革的客观需要;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4.·················保证领导事业发展的不解动力。

十二、树立科学的改革创新观念的基本要求

1.认识改革创新的性质和目的;

2.明确改革创新的价值和作用;

3.坚定改革创新的立场和方向;

4.始终保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

5.善于选择合理的改革策略和方法。

十三、领导者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的基本要求

1.明确什么是政绩

2.明确为了谁创造政绩

3.明确看待政绩的标准

4.明确怎样创造政绩

第五章领导决策

一、决策的要素

决策者、决策目标、决策备选方案、决策环境、决策后果等

二、决策的五大基本特征

1.针对性2.目的性3.实施性4.选择性5.优化性

三、决策的分类

(一)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二)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三)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

(四)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五)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四、决策的模式

1.理性决策的模式2.渐进决策的模式3.综合决策的模式

五.决策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

1.决策时领导者首要的基本职能

2.任何领导工作都离不开决策

3.决策是贯穿领导过程始终的活动

4.决策是领导者履行各项职能的基础

5.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领导事业的成败

6.决策水平的高低是检验领导水平的一个主要标志。

六、科学决策的基本标准和基本原则

基本标准:

1.具有准确的决策目标

2.决策的执行结果能够实现确定的目标

3.实现决策目标所付出的代价要小

4.决策执行后的副作用相对较小

基本原则

1.客观原则2.信息原则3.预测原则4.程序原则5.可行原则6.选优原则

7.“外脑”原则

七、科学决策的四大环节

1.明确问题,确立目标

2.集思广益,拟订方案

3.分析评估,选择方案

4.实施方案,反馈修正

八、科学决策的方法

1.德尔菲法

2.头脑风暴法

3.决策树法

4.试验决策法

第六章领导用人

一、人才的特点/特征

1.创造性2.历史进步性3.社会性4.专业性5.相对性

二、衡量人才的标准

德才兼备

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容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具体地说,就是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忠实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性强,作风好,敢于坚持原则,善于团结同志,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积极积极贡献。

才——就是要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的本领和才干,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熟悉和精通自己的业务,有专业知识和能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将人才的德才标准具体化为“四化”,即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

三、选用人才对于现代领导的重要意义

1.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带头者和推动者

2.人才是事业之本,是否正确地选才用人关系到社会进步、国家兴衰和事业的成败

3.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正确地选才用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着关键作用。

四、人才选拔原则

1.察言与观行相结合2.考察历史与考察现实相结合3.发现人才的长处与认识人才的短处相结合4.组织考察与群众评议相结合

五、人才选拔制度

1.选举制

2.考选制

3.荐选制

六、人才使用原则

1.量才用人、职能相称的原则

2.扬长避短、各尽所能的原则

3.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

4.合理搭配、整体效能的原则

5.五湖四海、宽以容才的原则

6.合理流动、适才适所的原则

7.爱护人才、关心帮助的原则

8.重视培养、用养结合的原则

七、人才使用制度

1.任免制度与培养制度

2.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

3.交流制度与回避制度

4.职务升降制度与辞职辞退制度

5.任期制度与退休制度

第七章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思想政治工作对领导工作的重要意义

1.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者在领导工作中用以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一种重要手段

2.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过程中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既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

(一)理论教育

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发展中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用以统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

(二)政治教育

1.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教育

2.形势和任务教育

3.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三)公民素质教育

1.理想教育

2.道德教育

3.法制教育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结合业务工作一道做的原则

3.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4.表扬和批评相结合的原则

5.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

6.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原则

7.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的原则

8、思想政治教育和加强行政管理、严格组织纪律相结合的原则

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一)说理教育法

(二)情感交流法

(三)个别引导法

(四)心理咨询法

(五)榜样示范法

(六)自我教育法

第八章领导体制

一、正确理解领导体制的三大内涵(P151-152)

领导体制的定义:

社会组织为了实现领导职能,在领导权限划分基础上所进行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以及用以规范领导活动方式的制度体系。

领导体制的内涵:

1.领导体制是一种权限划分的制度体系

2.领导体制体现为一定的组织机构

3.领导体制是领导干部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二、掌握领导体制的四大特征(P152)

1.根本性

2.系统性

3.规范性

4.稳定性

三、简答:

领导体制的四大内容(P153)

(一)领导组织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2.统一性原则

3.适应性原则

(二)领导组织结构

1.直线式领导结构

2.职能式领导结构

3.复合式领导结构/直线—职能式结构

4.矩阵式领导结构/“规划—目标”式结构

5.事业部式领导结构/“M型”结构或者多部门结构

(三)领导的层次与幅度

1.工作任务的性质

2.工作内容的难易程度与近似程度

3.组织成员素质水平

4.领导者能力状况

5.组织文化的凝聚力

6.领导信息系统和技术的先进程度

(四)领导组织机构

1.执行机构

2.监督机构

(五)领导管理制度

四、选择题:

领导组织的五大结构(P153-154)

1.直线式领导结构

2.职能式领导结构

3.复合式领导结构/直线—职能式结构

4.矩阵式领导结构/“规划—目标”式结构

5.事业部式领导结构/“M型”结构或者多部门结构

五、简答:

影响领导层次与领导幅度之间关系的六大因素(P155)

1.工作任务的性质

2.工作内容的难易程度与近似程度

3.组织成员素质水平

4.领导者能力状况

5.组织文化的凝聚力

6.领导信息系统和技术的先进程度

六、简答:

领导体制的五大作用(P156-157)

(一)领导体制是领导活动有序开展的制度保障

(二)领导体制是实现领导目标的重要手段

(三)领导体制从根本上制约着领导主体

(四)领导体制从根本上决定着领导绩效

(五)领导体制关系到组织的前途命运

七、我国现行领导体制的本质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P163-165)

(一)我国现行领导体制的本质特征

1.人民群众的主人地位

2.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3.中央集权式的统一领导与管理

(二)我国现行领导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领导权力过于集中

2.组织机构的设置不尽合理

3.领导体制建设滞后

八、掌握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四大原则和四大内容(P165-168)

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四大原则

1.法治原则

2.公正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效率性原则

5.民主性原则

改革的内容

1.领导权限划分的科学化

2.党政关系的规范化

3.领导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化

4.领导制度建设的法制化

第九章领导者的素质

一、必须掌握:

领导者个体素质的六大基本内容(P172-179)

(六大素质:

政治素质、法律素质、能力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身心素质)

二、论述:

提高和培养领导者个体素质的四大基本途径(P179-180)

(一)重视学习,在读书学习中提高

(二)注重实践,在社会实践中锻炼

(三)不断反省,在总结反省中完善

(四)健全制度,在制度规范中进步

三、必须掌握:

领导集体素质结构优化的四大原则和四个途径(P184-186)

(一)领导集体素质结构优化的原则

1.主动性原则

2.互补性原则

3.精干性原则

4.目的性原则

(二)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途径

1.转变观念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前提

2.搞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基础

3.加强领导集体自身建设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根本

4.改革完善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保障

 

第十章领导方法

一、掌握:

领导方法的五大特征(P187-188)

1.客观性

2.动态性

3.条件性

4.目的性

5.时效性

二、简答:

领导方法的三点重要意义(P188-189)△

(一)领导方法在领导活动中处于中介地位

(二)科学的领导方法是提高领导绩效的推进器

(三)科学的领导方法是现代领导的必备条件

三、简答:

运用领导方法的四大原则(P189-190)△

1.目的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具体性原则4.高效性原则

四、理解:

领导的四类思维方法(P190-198)

(一)辩证逻辑思维方法

1.比较、抽象和概括非方法

2.分析综合和归纳演绎的方法

3.抽象与具体、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二)系统性思维方法

1.整体性思维

2.结构性思维

3.动态性思维

(三)战略性思维方法

(四)创造性思维方法

(四类思维方法:

辩证逻辑思维方法、系统性思维方法、战略性思维方法、创造性思维方法)

五、必须掌握:

三大领导工作方法(P198-203)

基本领导方法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调查研究

(二)按辩证法的全面性要求办事

(三)坚持群众路线

现代科学领导方法

(一)系统性方法

(二)信息论方法

(三)控制论方法

第十一章领导艺术

一、掌握:

领导艺术的五大特征(P207-208)

1.经验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2.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3.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4.规范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5.明晰性与模糊性的统一

二、掌握:

领导驾驭会议的艺术(P217-218)△

(一)开会必须遵循的原则

1.超前性原则

2.有效性原则

3.善后性原则

(二)严格控制会议规模

(三)主持会议的技巧

1.严肃会议作风

2.控制会议进程

3.处理会议问题

4.制定会议守则

三、掌握:

领导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艺术(P218-220)

(一)突发性事件及其特征

(二)处理突发事件的艺术

1.敏锐洞察,迅速确认事件的性质

2.以人为本,全力救治伤亡人员

3.主动出击,迅速控制事态

4.果断决策,把握全局

5.打破常规,创造性地化解危机

6.加强沟通,主导舆论

7.整合资源,协力行动

8.重视善后处理,力戒重蹈覆辙

四、论述:

提高领导艺术水平的途径(P220-221)

1.恪尽职守,保持领导艺术的先进性

2.运用现代技术,提高领导艺术的科学性

3.加强素质修养,增强领导艺术的创造性

4.总结实践经验,把握领导艺术的规律性

第十二章领导作风

一、简答:

领导作风的含义及五大特点(P222-223)

领导作风的含义:

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言行,是领导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也是领导者的综合素质的外在显现或流露。

领导作风的特点:

1.从属性2.外在性3.时代性4.行业性5.稳定性

二、论述:

领导作风的四点意义(P224-225)

(一)领导作风是实现领导性质的根本保证

(二)领导作风是领导影响力的重要体现

(三)领导作风是影响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四)领导作风是优化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关键环节

三、必须掌握:

领导作风的五大内容(P226-231)

基本内容:

(一)思想作风: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学习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三)工作作风: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四)组织作风:

坚持和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五)生活作风:

廉洁奉公,艰苦奋斗

四、必须掌握:

不良领导作风的四种表现形式(P231-233)

1.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作风

2.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

3.宗派主义作风

4.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作风

五、必须掌握:

加强领导作风建设的五大途径(P233-235)

1.加强理论学习

2.注重教育培训

3.完善规章制度

4.强化考核监督

5.优化环境氛围

第十三章领导绩效

一、必须掌握:

领导绩效的含义、特点、五大内容、四大作用(P236-239)

领导活动产生的结果就是领导绩效。

领导绩效就是指特定的领导主体在一定时期内实施领导活动所取得的效果效益的总和。

特点:

客观性、综合性、动态性、具体性、公共性、继承性和基础性。

五大内容:

1.用人绩效2.决策绩效3.办事绩效4.时间绩效5.整体贡献绩效

四大作用

1.领导绩效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领导绩效是衡量领导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

3.领导绩效是评价、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主要依据

4.领导绩效是领导发展的驱动力

二、必须掌握:

领导绩效考评的六大意义(P241-242)

(一)领导绩效考评有助于明确领导活动的正确导向

(二)领导绩效考评有利于强化领导者及其领导活动的监督

(三)领导绩效考评有助于推动领导制度的创新

(四)领导绩效考评有助于改善领导作风

(五)领导绩效考评有助于提高领导者素质

(六)领导绩效考评有助于发现和培养人才

三、必须掌握:

领导绩效考评的“个体绩效”的考评五点内容和“集体绩效”的考评四点内容(P242-244)

领导者“个体绩效”的考评内容

德能勤绩廉

领导集体绩效的考评内容

1.决策绩效考评

2.用人绩效考评

3.办事绩效考评

4.组织的整体贡献绩效考评

四、必须掌握:

领导绩效考评的五大原则、三大程序、二大方法(P244-250)

(一)领导绩效考评的原则

1.客观公正原则

2.民主公开原则

3.全面系统原则

4.注重实绩原则

5.科学规范原则

(二)领导绩效考评的程序

1.准备阶段2.实施阶段3.结束阶段

(三)领导绩效考评的方法

1.基本方法

A领导考评与群众评议相结合

B平时考评与定期考评相结合

C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

2.具体方法

A调查研究法

B民意测验法

C目标对照法

D比较考评法

E专家考评法

F统计分析法

G自我述职法

H模拟考评法

a公文处理

b模拟会议

c即兴发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