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教程第三版综合练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1796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学教程第三版综合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逻辑学教程第三版综合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逻辑学教程第三版综合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逻辑学教程第三版综合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逻辑学教程第三版综合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逻辑学教程第三版综合练习题.docx

《逻辑学教程第三版综合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学教程第三版综合练习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逻辑学教程第三版综合练习题.docx

逻辑学教程第三版综合练习题

综合练习题

(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

一、概念篇

1.过去,我们在道德宣传上有很多不切实际的高调,以至于不少人口头说一套、背后做一套,发生人格分裂现象。

通过对此种现象的思考,有的学者提出,我们只应该要求普通人遵守“底线伦理”。

  根据你的理解,以下哪一选项作为“底线伦理”的定义最合适?

()

  A.底线伦理就是不偷盗、不杀人。

  B.底线伦理是作为一个社会普通人所应遵守的一些最起码、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C.底线伦理不是要求人无私奉献的伦理。

  D.如果把人的道德比作一座大厦,底线伦理就是该大厦的基础部分。

2.平反是对处理错误的案件进行纠正。

  依据以下哪项能最为确切地说明上述定义的不严格?

()

  A.对案件是否处理错误,应该有明确的标准,否则不能说明什么是平反。

  B.处理错误的案件包括三种:

重罪轻判,轻罪重判和无罪而判。

  C.应该说明平反的主体,平反的主体应该具备足够的权威性。

  D.对平反的客体应该具体分析。

平反了,不等于没错误。

3.张教授:

如果没有爱迪生,人类还将生活在黑暗中。

理解这样的评价,不需要任何想象力。

爱迪生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

但是,他只在学校中受过几个月的正式教育。

因此,接受正式教育对于在技术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并不是必要的。

  李研究员:

你的看法完全错了。

自爱迪生时代以来,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在当代,如果你想对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即使接受当时的正式教育,全面具备爱迪生时代的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

  以下哪项最恰当地指出了李研究员的反驳中存在的漏洞?

()

  A.没有确切界定何为“技术发展”。

  B.没有确切界定何为“接受正式教育”。

  C.夸大了当代技术发展的成果。

  D.低估了爱迪生的发明对当代技术发展的意义。

4.在H国2000年进行的人口普查中,婚姻状况分为四种:

未婚、已婚、离婚和丧偶。

其中,已婚分为正常婚姻和分居;分居分为合法分居和非法分居;非法分居指分居者与人非法同居;非法同居指无婚姻关系的异性之间的同居。

普查显示,非法同居的分居者中,女性比男性多100万。

  如果上述断定及相应的数据为真,并且上述非法同居者都为H国本国人,则以下哪项有关H国的断定必定为真?

()

  Ⅰ.与分居者非法同居的未婚、离婚或丧偶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Ⅱ.与分居者非法同居的人中,男性多于女性。

  Ⅲ.与分居者非法同居的分居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A.仅Ⅰ和ⅢB.仅Ⅱ和ⅢC.仅Ⅰ和Ⅱ  D.Ⅰ、Ⅱ和Ⅲ

5.甲、乙、丙三人居一学生宿舍。

甲报案遗失2000元。

保安人员经过周密调查,得出结论是丙作的案。

班主任说:

“这是最不可能的”,保安人员说:

“当所有其他的可能性都被排除了,剩下的可能性不管看来是多么不可能,都一定是事实。

  以下哪项如果是真的,将最为有力地动摇保安人员的结论?

()

  A.保安人员事实上不可能比班主任更了解学生。

  B.对非法行为惩处的根据,不能是逻辑推理,而只能是证据。

  C.保安人员无法穷尽地把握所有的可能性。

  D.丙是班上公认的品学兼优的学生。

6.一份犯罪调研报告揭示,某市近三年来的严重刑事犯罪案件60%皆为已记录在案的350惯犯所为。

报告同时揭示,严重刑事犯罪案件的作案者半数以上同时是吸毒者。

  如果上述断定都是真的,那么,下述哪项断定一定是真的?

()

  A.350名惯犯中可能没有吸毒者。

  B.350名惯犯中一定有吸毒者。

  C.350名惯犯中大多数是吸毒者。

  D.吸毒者中大多数在350名惯犯中。

7.一个足球教练这样教导他的队员:

“足球比赛,从来是以结局论英雄。

在足球场上,不是赢家,就是输家。

在球迷眼里,要么是勇者,要么是懦弱者。

由于所有赢家都是勇敢者,所以每个输家在球迷眼里都是懦弱者。

”为使上述足球教练的论证成立,以下哪项是必须假设的?

()

A.在球迷看来,球场上勇者必胜。

B.球迷具有区分勇者和懦弱者的准确判断

C.在球迷眼中,勇者不一定是真正的勇者。

D.输赢不是区分勇者和懦弱者的唯一标准。

E.在球迷眼中,有些输赢未必是公正的。

8.什么是生命?

生命是有机体的新陈代谢。

什么是有机体?

有机体是有生命的个体。

问:

以下哪项与上述对话最为类似?

()

A.什么是真理?

真理是符合实际的认识。

什么是认识?

认识是人脑对外界的反映。

B.什么是逻辑学?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结构规律的学说。

什么是思维形式结构规律?

思维形式结构规律是逻辑规律。

C.什么是家庭?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群体。

什么是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是在一定社会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单位。

D.什么是命题?

命题是用语句表达的判断。

什么是判断?

判断是对事物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E.什么是人?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

什么是动物?

动物是生物的一部分。

9.某大学的一个寝室中住着若干名学生。

其中一个是哈尔滨人,两个是北方人,一个是广东人,两个在法律系,三个是进修生。

该寝室中恰好住了8个人。

如果题干中关于学生情况的介绍涉及了该寝室中所有的人,则以下各项关于寝室的断定都不与题干矛盾,除了:

()

A.该校法律系每年都招收进修生。

B.该校法律系从未招收过进修生。

C.来自广东的室友在法律系就读。

D.来自哈尔滨的室友在财政金融系就读。

E.该室的三个进修生都是南方人。

10.如今,人们经常讨论职工下岗的问题,但也常常弄不清“下岗职工”的准确定义。

国家统计局(1997)261号统计报表的填表说明中对“下岗职工”的说明是:

下岗职工是指由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状况等原因,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和工作岗位,并已不在用人单位从事其他工作,但仍然保留与该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的人员。

按照以上定义标准,以下哪项所述的人员可以称为下岗职工?

()

A.赵一原来在汽车制造厂工作,半年前辞去工作,开了一个汽车修理铺。

B.钱二原来是某公司的办公室秘书。

最近,公司以经营困难为由解除了她的工作合同,她只能在家做家务。

C.张三原来在电机厂工作,因长期患病不能工作,经批准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

D.李四原来在某服装厂工作,长期请病假。

其实他的身体并不坏,目前在家里开了个缝纫部。

E.王五原来在电视机厂工作,今年53岁。

去年工厂因产品积压,人员富余,让50岁以上的回家休息,等55岁时再办正式退休手续。

二、判断篇

1.不可能所有的花都结果。

以下哪项断定的含义,与上述断定最为接近?

()

A.可能所有的花都不结果。

B.可能有的花不结果。

C.可能有的花结果。

D.必然所有的花都不结果。

E.必然有的花不结果。

2.有人说:

“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

以下哪项最能驳斥以上判断?

()

A.也许有的非哺乳动物是胎生的。

B.可能有的哺乳动物不是胎生的。

C.没有见到过非胎生的哺乳动物。

D.没有见到过非胎生的哺乳动物。

E.鸭嘴兽是哺乳动物,但不是胎生的。

3.从“某厂有的工程师不是大学毕业生”这一前提出发,可以必然推出()

A.某厂有的工程师是大学毕业生    B.并非某厂的工程师都不是大学毕业生

C.有的非大学毕业生是某厂的工程师  D.有的大学毕业生是某厂的工程师

4.小李甲:

“参加这次法律咨询的没有一个是大学生。

”乙:

“参加这次法律咨询的不都是大学生。

问:

甲、乙两人的断定:

()

A.不可同真,可以同假。

B.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C.可以同真,不可同假。

D.可以同真,可以同假。

5.电视连续剧演到一对男女人质被绑架后正好结束,关心人质命运的四个人做出了如下猜测:

甲:

如果女的死了,男的也活不成。

乙:

两个人都会平安无事的。

丙:

男人质一定得救,女人质必死无疑。

丁:

两个人质一定会同生或者同死。

假如只有一个人说得对,那么,以下哪项判断必然是真的?

()

A.两个人质都得救了。

B.两个人质都遇害了。

C.如果甲的猜测是正确的,那么,男人质一定遇害。

D.女人质一定获救,男人质一定遇害。

E.女人质一定遇害,男人质一定获救。

6小李说:

“我家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在浙江出生的。

如果他所说的话事实上是错的,则下面哪一项是对的?

(D)

A.他家没有一个成员出生在浙江。

B.他家至少有一个成员出生在浙江。

C.他不是出生在浙江。

D.他家至少有一个成员不是出生在浙江。

E.如果他出生在浙江,则他现在仅是个儿童。

7.这次逻辑学期终考试后,逻辑课代表向任课老师打探消息,说:

“这次逻辑学考试不太难,我估计我们班同学的成绩都在60分以上吧?

”任课老师说:

“你的话前半句不错,后半句不对。

”问:

根据任课老师的意思,下列各项判断中,哪一项必定是事实?

(C)

A.多数同学的成绩在60分以上,有少数同学的成绩在50分以下

B.有些同学的成绩在60分以上,有些同学的成绩在60分以下

C.肯定有的同学考试成绩不及格

D.这次考试太难,多数同学的成绩不理想

E.这次考试太容易,全班同学的成绩都在80分以上

8.甲、乙、丙、丁、戊五人值班,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人各值班一天。

要求:

乙排在丁、戊两人之前,丙不能排在星期二,甲和丁之间恰好隔一天。

问乙排在星期几时,五个人的值班顺序是唯一的?

()

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三D.星期四

9.甲、乙、丙、丁是刚进校的大学同班同学。

甲:

“我班同学都是广东人。

”乙:

“丁不是广东人。

”丙:

“我班有人不是广东人。

”丁:

“乙也不是广东人。

已知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

()

A.说假话的是甲,乙不是广东人。

B.说假话的是乙,丙不是广东人。

C.说假话的是丙,丁不是广东人。

D.说假话的是丁,乙是广东人。

E.说假话的是甲,丙不是广东人。

10.某地有两种人,分别是说谎族和诚实族。

诚实族总说真话,说谎族总说假话。

一天,有旅行者路过此地,看见此地的甲乙二人。

他向甲提出一个问题:

“你俩中有诚实族吗?

”甲回答说:

“没有。

”旅行者想了想,就正确地推出了结论。

   问:

以下哪项是旅行者作出的判断?

()

   A.甲是诚实族,乙是说谎族。

   B.甲乙都是诚实族。

   C.甲乙都是说谎族。

D.甲是说谎族,乙是诚实族。

E.甲乙所属均不明。

三、推理篇

1.在甲班的班长选举中,有这样的情况存在:

所有的北京籍学生都拥护刘伟当班长,所有的广西籍学生都反对刘伟当班长,有的男生是广西籍学生。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关于甲班的断定也必定为真?

()

A.所有的女生都是北京籍。

B.有的女生是广西籍。

有些男生不是广西籍。

C.有的男生反对刘伟当班长。

D.刘伟是北京籍学生。

2.只有住在广江市的人才能够不理睬通货膨胀的影响;住在广江市的每一个人都要付税;每一个付税的人都发牢骚。

如果上面的判断都为真,那么下列各项中哪项一定是真的?

()

Ⅰ.每一个不理睬通货膨胀影响的人都要付税。

Ⅱ.不发牢骚的人中没有一个能够不理睬通货膨胀的影响。

Ⅲ.每一个发牢骚的人都能够不理睬通货膨胀的影响。

A.仅ⅠB.仅Ⅰ和ⅡC.仅ⅡD.仅Ⅱ和ⅢE.Ⅰ、Ⅱ和Ⅲ

3.一个医生在进行医疗检查时过于细致,可能使病人感到麻烦,并进行了不必要的化验而导致浪费。

而一个不够细致的医生,却有可能遗漏某些严重的问题,使病人错误地自以为安然无恙。

医生是很难精确地判断他们究竟应当细致到什么程度的。

所以,对病人来说,当他们感到没有病时,去做医疗检查一般来说是不明智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严重地削弱了上述论证?

()

A.某些严重的疾病在其早期阶段具有某种症状,尽管病人还未感到任何不适,但医生却能轻而易举地检查出来。

B.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医生们一直在压缩他们在医疗检查时所花费的平均时间量。

C.缺乏医学知识的病人,自己无法判断医生做医疗检查时究竟细致到何种程度是适宜的。

D.许多人缺乏足够的医疗支付能力来负担定期的医疗检查。

E.有些医生在做医疗检查时能细致到恰到好处。

4.在一次比赛中,甲、乙、丙、丁四人名列前四名,但具体名次排列情况不清楚。

已经知道的条件是:

(1)如果乙是第二名,那么甲是第一名。

(2)如果丁是第三名,那么甲是第一名。

(3)甲不是第一名。

如果上面的条件中只有一个为真,那么以下关于四人的名次排列哪个是正确的?

()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丙、乙、丁、甲

D.丙、乙、甲、丁E.乙、丙、丁、甲

5.正是因为有高额片酬,好莱坞大片才能吸引世界级明星出演;而有世界级明星的出演,对于好莱坞大片获得巨额票房收入是不可少的。

以下哪项情况如果存在,则最能削弱以上断定?

()

A.在有的获巨额票房收入的好莱坞大片中,有的世界级明星的表演并不出色。

B.有的好莱坞大片票房收入平平,但不乏世界级明星出演。

C.有的成本投入虽不低但明星片酬并不高的好莱坞大片票房收入不佳。

D.有的好莱坞大片获得了巨额票房收入,但给明星的片酬并不高。

E.有的好莱坞大片票房收入不高,但给明星的片酬并不低。

6.有人论述说,中国不适宜发展私人汽车。

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城市人口密度大,交通设施落后,城市道路容量有限,现有的汽车流量已经使城市交通不堪重负。

如果再发展私人汽车,势必造成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问:

以下哪项,如果是真的,最有力地削弱了上述论证?

()

A.随着经济大发展,无论从个人的经济能力还是从国家的经济实力看,都具备了发展私人汽车工业的条件。

B.日本东京的人口总量与密度都不亚于中国任何一个城市,它也曾经存在过交通设施滞后的问题,但东京现在是世界上拥有私人汽车最多的城市之一,并没有出现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C.有关专家论证,在发展车和发展路的关系上,应该是以车的发展来促进路的发展。

促进城市道路建设的动力之一,应该是发展起草工业,包括私人汽车工业。

D.衣食住行是人的物质生活的四大要素,当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已经拥有了相应的经济能力之后,没有任何理由不让他们也享有私人汽车的便利。

E.国外的跨国企业纷纷看好中国的私人汽车工业,这方面的外商投资有着光明的前景。

7.某教授在考试中总是给他的同乡打满分。

比如,上学期他教的那门课的考试,就只有某甲和某乙得了满分,而某甲和某乙与这位教授是同乡。

问:

为了检验上述论断的有效性,最有可能提出质疑的是下列哪个问题?

()

A.某教授与某甲和某乙到底有没有特殊的同乡关系?

B.某教授为什么更愿意把满分给自己的同乡?

C.某教授所给满分的同学中是否曾有与他不是同乡的同学?

D.某甲和某乙的实际水平是否与他们的考试成绩相符?

E.某教授平日的一贯工作表现如何?

8.保护森林资源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因为,据统计,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19%,60年代为11%,70年代为6%,80年代为4%。

随着森林覆盖率的逐年降低,植被大量损失,洪涝灾害也逐年严重。

由此可见,森林资源的被破坏,是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

问:

以下哪项所使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与上文最为类似?

()

A.俗话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

经观察,各种物体的发声现象都伴有物体上空气的振动。

因此,可以断定,物体上空气的振动是发声的原因。

B.把一群鸡分为两组,一组喂食精米,另一组喂食带壳稻谷。

经过观察,喂食精米的一组鸡都得了一种病,两脚无力,不能行走,症状与人得的脚气病相似。

而另一组喂食稻谷的鸡却不得这种病。

由此推断,带壳稻谷中含有某种精米中所没有的东西,它是避免得脚气病的原因。

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东西就是维生素B1。

C.意大利的以为科学家进行了一项实验,在四个广口瓶中,放进肉和鱼,然后盖上盖子,或蒙上纱布,苍蝇进不去,结果一个蛆都没有产生。

在另外四个广口瓶中放进同样的东西,敞开瓶口,苍蝇能飞进去产卵,结果肉和鱼很快就生了蛆。

因此,他断定,苍蝇产卵是鱼肉生蛆的原因。

D.在有空气的玻璃罩里通电击铃,随着抽出空气量的变化,铃声越来越小。

如果把空气全部抽出,则完全听不到铃声了。

由此可以断定,空气多少是发出声音大小的原因,空气的有无是能否听到铃声的原因。

E.棉花是植物纤维,疏松多孔,能保温;积雪有40%到50%的空气间隙,也是疏松多孔,也能保温。

虽然两者很不相同,但两者都是疏松多孔。

由此可以断定,疏松多孔的东西是保温的原因。

9.在两块试验菜地里每块种上了数量相同的西红柿苗。

给第一块试验菜地假如镁盐但不给第二块菜地加。

结果第一块菜地产出了20公斤西红柿,第二块菜地产出了10公斤西红柿。

因为除了水之外没有给哪块菜地加入任何其他东西,所以,第一块菜地的高产量必然是由于加入了镁盐的原因。

问: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最严重地削弱上述论证?

()

A.少量镁盐从第一块试验菜地渗入了第二块菜地。

B.第三块试验菜地加入了一种高氮肥料,但没有加镁盐,产出了15公斤西红柿。

C.在每块菜地中以相同份额种植了四种不同的西红柿。

D.有些与西红柿竞争生长的野草不能忍受土壤里大量的镁盐。

E.这两块试验菜地的土质和日照量不同。

10.赞扬一个历史学家对于具体历史事件阐述的准确性,就如同是在赞扬一个建筑师在完成一项宏伟建筑物时使用了合格的水泥、钢筋和砖瓦,而不是赞扬一个建筑材料供应商提供了合格的水泥、钢筋和砖瓦。

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概括了题干所要表达的意思?

()

A.合格的建筑材料对于完成一项宏伟的建筑是不可缺少的。

B.准确地把握具体的历史事件,对于科学地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不可缺少的。

C.建筑材料供应商和建筑师不同,他的任务仅是提供合格的建筑材料。

D.就如同一个建筑师一样,一个历史学家的成就,不可能脱离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

E.一个历史学家必须准确地阐述具体的历史事件,但这并不是他的主要任务。

四、综合篇

1.甲、乙、丙、丁是同班同学。

甲说:

“我班同学考试都及格了。

乙说:

“丁考试没及格。

丙说:

“我班有人考试没及格。

丁说:

“乙考试也没及格。

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断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

()

A.说假话的是甲,乙考试没及格。

B.说假话的是乙,丙考试没及格。

C.说假话的是丙,丁考试没及格。

D.说假话的是丁,乙考试没及格。

E.说假话的是甲,丙考试没及格。

2.桌子上有四个杯子,每个杯子上写着一句话。

第一个杯子:

“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第二个杯子:

“本杯中有苹果。

第三个杯子:

“本杯中没有巧克力。

第四个杯子:

“有些杯子中没有水果糖。

如果其中只有一句话真,那么以下哪项为真?

()

A.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水果糖。

C.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苹果。

D.第三个杯子中有巧克力。

E.第二个杯子中有苹果。

3.甲、乙、丙、丁四人在一起议论本班同学申请建行学生贷款的情况。

甲说:

“我班所有同学都已申请了贷款。

乙说:

“如果班长申请了贷款,那么学习委员就没申请。

丙说:

“班长申请了贷款。

丁说:

“我班有人没有申请贷款。

已知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

A.甲说假话,班长没申请。

B.乙说假话,学习委员没申请。

C.丙说假话,班长没申请。

D.丁说假话,学习委员申请了。

E.甲说假话,学习委员没申请。

4.在某次税务检查后,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

甲:

所有个体户都没纳税。

乙:

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纳税。

丙:

个体户不都没纳税。

丁:

有的个体户没纳税。

如果四个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那么以下哪项是真的?

()

A.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B.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

C.丙断定属实,但陈老板没纳税。

D.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税。

E.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

5.学校在为失学儿童义捐活动中收到两笔没有署真名的捐款,经过多方查找,可以断定是周、吴、郑、王中的某两个捐的。

经询问,

周说“不是我捐的。

吴说:

“是王捐的。

郑说:

“是吴捐的。

王:

“我肯定没有捐。

最后经过详细调查证实四个人中有两个人说的是真话。

根据已知条件,请你判断下列哪项可能为真?

()

A.是吴和王捐的。

B.是周和王捐的。

C.是郑和王捐的。

D.是郑和吴捐的。

E.是郑和周捐的。

6.林园小区有住户家中发现了白蚁。

除非小区中有住户家中发现白蚁,否则任何小区都不能免费领取高效杀蚁灵。

静园小区可以免费领取高效杀蚁灵。

如果上述断定都真,那么以下哪项据此不能断定真假?

()

I.林园小区有的住户家中没有发现白蚁。

Ⅱ.林园小区能免费领取高效杀蚁灵。

Ⅲ.静园小区的住户家中都发现了白蚁。

A.只有I。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Ⅱ和Ⅲ。

E.I、Ⅱ和Ⅲ。

7.通过调查得知,并非所有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

如果上述调查的结论是真实的,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

A.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B.多数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

C.并非有的个体商贩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D.并非有的个体商贩有偷税、逃税行为。

E.有的个体商贩确实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8.某律师事务所共有12名工作人员。

下面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1)有人会使用计算机。

(2)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

(3)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

以下哪项正确表示了该律师事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

()

A.12人都会使用。

B.12人没人会使用。

C.仅有一人不会使用。

D.仅有一人会使用。

E.不能确定。

9.某大会主席宣布:

“此方案没有异议,大家都赞同,通过。

”如果以上不是事实,下面哪项必为事实?

()

A.家都不赞同方案。

B.有少数人不赞同方案。

C.有些人赞同,有些人反对。

D.至少有人是赞同方案的。

E.至少有人是反对方案的。

10.以下诸项结论都是某理工学院学生处根据各个系收到的1997至1998学年度奖助学金申请表综合得出的。

在此项综合统计做出后,因为落实灾区政策,有的系又收到了一些学生补交上来的申请表。

以下哪项结论最不可能被补交奖助学金申请表这一新事实所推翻?

()

A.汽车系仅有I4名学生交申请表,总申请金额至少有5700元。

B.物理系最多有7名学生交申请表,总申请金额为2800元。

C.数学系共有8名学生交申请表,总申请金额等于3000元。

D.化学系至少有5名学生交申请表,总申请金额多于2000元。

E.生物系至少有7名学生交申请表,总申请金额不会多于汽车系。

11.某大学某寝室中住着若干个学生。

其中,一个是哈尔滨人,两个是北方人,一个是广东人,两个在法律系,三个是进修生。

因此,该寝室中恰好有8人。

以下各项关于该寝室的断定是真的,都能加强上述论证,除了:

()

A.题干中的介绍涉及了寝室中所有的人。

B.广东学生在法律系。

C.哈尔滨学生在财经系。

D.进修生都是南方人。

E.该校法律系不招收进修生。

12.对某生产事故原因的民意调查中,70%的人认为是设备故障,30%的人认为是违章操作,25%的人认为原因不清,需要深入调查。

以下哪项最能合理地解释上述看来包含矛盾的陈述?

()

A.被调查的有125个人。

B.有的被调查的人改变了自己的观点。

C.有的被调查者认为事故的发生既有设备故障的原因,也有违章操作的原因。

D.很多认为原因不清的被调查者实际上有自己倾向性的判断,但不愿意透露。

E.调查的操作出现技术性差错。

13.某些经济学家是大学数学系的毕业生。

因此,某些大学数学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