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1725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docx

《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docx

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职业健康监护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化学实验室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

2.酸化工艺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5

3.压裂工艺设计及监督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7

4.井下工具橡胶密封件工艺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9

5.橇装制氮注氮设备操作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1

6.饱和度监测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3

7.电焊作业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7

8.高含硫实验、分析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20

9.普光污水处理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23

 

化学实验室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第一条、编制依据

为保障岗位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安全健康,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名词解释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特征有:

(1)具有爆炸性、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

(2)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和回收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3)需要特别防护的。

一般认为,只要同时满足了以上三个特征,即为危险品。

如果此类危险品为化学品,那么它就是危险化学品。

本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盐酸、硫酸、苯、氢氧化钠、汽油、氨等。

盐酸:

学名氢氯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强酸,浓盐酸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和强腐蚀性,分子式:

HCl。

硫酸:

是一种无色无味油状液体,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分子式为H2SO4。

苯:

是碳氢化合物也是最简单的芳烃,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可燃,有毒,是一种致癌物质,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属高毒物品。

氢氧化钠:

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晶体,具有强腐蚀性,分子式NaOH。

汽油:

无色至淡黄色的易流动液体,难溶于水,易燃,主要成分为C4~C12脂肪烃和环烃类,并含少量芳香烃和硫化物。

氨:

吸入高浓度的氨气可导致呼吸道充血水肿甚至更为严重的肺部疾病,氨水可引起皮肤灼伤等,分子式NH3。

盐酸最高容许浓度(MAC)为7.5mg/m3。

硫酸职业接触限值: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为1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为2mg/m3。

苯职业接触限值: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为6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为10mg/m3。

氢氧化钠最高容许浓度(MAC)为2mg/m3。

汽油职业接触限值: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为300mg/m3。

氨职业接触限值: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为20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为30mg/m3。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工程院各类化油田化学、防腐工艺、酸化工艺等化学实验室岗位。

第四条、防范措施

1、按要求穿戴防护服,佩戴防毒口罩、防护手套等个体防护用品,接触酸碱时应穿戴防酸碱劳保用品,避免喷溅、灼伤。

2、检查实验室通风装置、洗眼器、急救药品等防护设施是否完好齐全。

3、开始上述化验工作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前打开通风橱进行通风。

4、将通风橱提拉门拉至操作人员呼吸带以下后方可开始在通风橱内进行工作。

5、实验室废残液统一回收处理后排放。

第五条、  应急措施

1、皮肤若接触化学物质时,应迅速换去被污染的衣服、用干布拭去皮肤上的溶液,就近用清水清洗,至少15~20分钟。

2、眼睛受污染时,用流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冲洗时应将眼睑提起,注意将结膜囊内的物质全部冲出,要边冲洗边转动眼球。

3、若吸入,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4、情况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遇到化学品烧伤,如果为酸类(盐酸、氢氟酸等),先用水冲洗或淋浴,然后用5%的碳酸钠溶液冲洗;如果为碱类(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应先用水冲洗淋浴,再用2%的乙酸或硼酸清洗。

4.遇到烫伤,立即将伤处用大量水冲淋或浸泡,以迅速降温,而后涂烫伤膏后包扎,若起水泡不宜挑破,用纱布包扎后送医院治疗。

 

酸化工艺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第一条、编制依据

为保障职工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安全开展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性危害,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施工生产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名词解释

盐酸:

学名氢氯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强酸,浓盐酸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和强腐蚀性,分子式:

HCl。

职业接触限值:

最高容许浓度(MAC)为7.5mg/m3。

氢氟酸是氟化氢气体的水溶液,为无色透明至淡黄色冒烟液体。

有刺激性气味。

分子式:

HF·H2O、相对密度1.15~1.18、沸点112.2℃。

具有弱酸性,但浓时的电离度比稀时大而与一般弱电解质有别。

腐蚀性强,对牙、骨损害较严重。

对硅的化合物有强腐蚀性。

应在密闭的塑料瓶内保存。

职业接触限值:

最高容许浓度(MAC)为2.0mg/m3。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油层保护研究所在进行化学剂评价过程中的危险化学品危害因素防护;主要场所有酸化现场施工场所和酸岩反应化学实验室,涉及的岗位主要有酸化工艺岗位、油田化学岗位及采油工程岗位化验人员、科研人员、安全员等。

第四条、岗位职业卫生防范措施

1.在作业现场设置职业性危害提示牌及一些相关安全警示牌,定期检查职业卫生警示标识是否齐全完好。

2.所有上岗人员要穿戴劳保防护用品,如防护镜、防毒面罩、耐酸碱手套等。

3.实验室的设备、器皿要定期检查、维护,防止化学物质跑冒滴漏,防止对科研人员引起各种伤害。

4.实验人员进行仪器设备操作前,需要认真阅读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各项实验。

5.实验用过的废弃样品需倒入废液桶中,统一收集按相关程序集中处理。

第五条、岗位职业卫生应急措施

1.实验室内部应当具备灭火器、冲洗龙头、洗眼器及防毒面具等,每位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实验室内电阀、水阀及空调等的位置,以便必要时关闭。

2.遇到化学品烧伤,如果为酸类(盐酸、氢氟酸等),先用水冲洗或淋浴,然后用5%的碳酸钠溶液冲洗;如果为碱类(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应先用水冲洗淋浴,再用2%的乙酸或硼酸清洗。

3.遇到意外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转移至新鲜空气中;若不小心吞入毒物,要立即借呕吐以排出胃中毒物,并送往医院。

压裂工艺设计及监督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第一条、编制依据

为保障职工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安全开展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施工生产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名词解释

噪声是指一切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它危害的声响,职业接触限值:

85dB(A)。

盐酸:

学名氢氯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强酸,浓盐酸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和强腐蚀性,分子式:

HCl。

盐酸最高容许浓度(MAC)为7.5mg/m3。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压裂施工监督时的噪声危害以及酸液腐蚀预防;主要场所为压裂施工现场,涉及的岗位是压裂工艺设计及监督岗。

第四条、岗位职业卫生防范措施

1、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劳保护具上岗,所有上岗人员,在进入现场监督前,必须佩戴耳塞、或耳罩等防护用品。

2、若有酸液配制,则配酸人员必须穿防酸服、戴防酸手套和护目镜。

3、酸处理施工时,现场要求准备0.5%碳酸氢钠溶液和清水各50升。

准备干净毛巾人手1条。

配备医务急救药品及相关器材。

4、定期检查个体防护用品,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确保防护用品齐全、完好。

第五条、岗位职业卫生应急措施

1.现场发现噪声陡增立即用手捂住双耳,远离噪声区域。

2.酸液若溅到身上,即用备好的清水、小苏打水处理;排放残酸时,操作人员站在上风处。

3.工作中发现身体不适的,应停止作业,立即到安全地方休息,并进行急救治疗和必要的处理。

4.情况严重者送医治疗。

 

井下工具橡胶密封件工艺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第一条、编制依据

为保障职工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安全开展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施工生产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名词解释

1.粉尘

粉尘是指能较长时间呈悬浮状态存在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炭黑粉尘职业接触限值(PC-TWA):

4mg/m3(总尘);最大超限倍数2。

2.危险化学品

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特征有:

(1)具有爆炸性、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

(2)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和回收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3)需要特别防护的。

一般认为,只要同时满足了以上三个特征,即为危险品。

如果此类危险品为化学品,那么它就是危险化学品。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井下工具技术研究中心在进行炼胶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炭黑粉尘及危险化学品危害因素的防护;主要场所为橡胶车间的炼胶工房,涉及的岗位为炼胶工岗和橡胶制品研究岗。

第四条、岗位职业卫生防范措施

1.作业前检查通风设施是否正常运转,作业时开启通风设施。

2.炼胶操作过程中佩戴防尘口罩,穿戴好防尘服。

3.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前,需要认真阅读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各项操作。

4.在作业现场设置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及一些相关安全警示牌。

定期检查职业卫生警示标识是否齐全完好。

5.炼胶过程中产生废料统一保存集中处理。

第五条、岗位职业卫生应急措施

1.粉尘伤害处理

当粉尘浓度超过规定时,要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措施降低浓度,待浓度符合要求时方可继续作业。

2.危险化学品伤害处理

(1)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严重时就医。

(2)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3)挥发性气体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橇装制氮注氮设备操作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第一条、编制依据

为保障职工在橇装制氮注氮气举施工生产过程及橇装膜制氮注氮设备调试运行过程中安全开展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施工生产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名词解释

噪声是指一切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它危害的声响,职业接触限值:

85dB(A)。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橇装制氮注氮设备进行调试运行或施工现场注气时产生的噪声危害,主要场所为橇装注气施工现场,涉及的岗位是橇装制氮注氮设备操作岗。

第四条、岗位职业卫生防范措施

1.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佩戴耳塞、或耳罩等防护用品。

2.进入岗位操作前,应确认在噪声作业现场已设置完好无损的职业危害告知牌及相关安全警示牌。

3.进入岗位后要认真检查岗位配置的隔音、消声设施,确认无异常后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4.定期检查个体防护用品,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确保防护用品齐全、完好。

5.定期检查隔音、消声设施,发现故障时及时上报,对故障进行维修处理,确保隔音、消声设施正常运转。

6.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定,加强设备日常维护保养,避免因设备异常造成噪声增大。

第五条、岗位职业卫生应急措施

1.发现噪声陡增立即用手捂住双耳,远离噪声区域。

2.通知相关操作人员停运故障设备、系统或进行必要的调整,恢复设备、系统正常运行。

3.工作中发现身体不适的,应停止作业,立即到安全地方休息,并进行急救治疗和必要的处理。

4.情况严重者送医治疗。

 

饱和度监测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第一条、编制依据

为保障从事射线工作人员在进行饱和度监测测井施工过程中的身心健康,预防和消除职业危害,促进工作顺利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卫生管理办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职业卫生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名词解释

本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它对机体的损伤可分为急性放射损伤和慢性放射性损伤。

慢性放射性损伤如:

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白细胞减少、生育力受损等。

急性放射损伤如:

大面积出血,细菌感染,贫血,内分泌失调等,后期效应可能引起白内障,癌症,DNA变异等,极端剂量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导致死亡。

电离辐射:

能够通过初级过程或次级过程引起电离的带电粒子或不带电粒子组成的,或者它们二者混合组成的辐射。

射线装置:

通常是指在接通电源后能够产生X射线或电子流、质子流的人造装置,包括X线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装置。

个人剂量限值:

个人在一年期间受到的外照射所产生的有效剂量当量与这一年内摄入的放射性核素所产生的待积有效剂量当量两者之和的限值。

剂量限值:

受控实践使个人所受到的有效剂量或当量剂量不得超过的值。

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不应超过下述限值:

1、连续5年内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不超过20mSv;

2、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不超过50mSv;

3、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不超过150mSv;

4、四肢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不超过500mSv;

上述剂量限值中隐含着对最优化的剂量约束值一年中不应超过20mSv。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生产测井技术研究中心饱和度监测测井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岗位操作。

主要场所为测井施工现场、实验室中子发生器检修等岗位。

第四条、岗位职业卫生防范措施

1、从事饱和度监测岗位作业员工上岗前必须经专业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合格者方可从事饱和度监测作业。

2、从事饱和度监测岗位作业职工必须接受辐射防护教育,分为就业前教育、就业中教育和提高教育。

3、生产测井技术研究中心对每个饱和度监测岗位员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和个人剂量档案。

就业前、就业中、离岗时体检结果由体检单位详细如实记录在个人档案中。

4、饱和度监测岗位员工每2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可增加体检次数。

5、离岗时进行健康检查,离岗后,档案保存终身。

6、定期检查职业危害公告牌、工作信号指示灯和明显的“当心电离辐射”放射性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是否齐全完好。

定期检查测井仪器和防护设备的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

7、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个人剂量监测。

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30天,最长不应超过90天;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按照有关标准执行。

建立并终生保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8、测井施工人员在现场施工前,穿戴好劳动防护服装和防护手套,佩戴个人射线检测计量计。

9、每次测井施工时,测井仪器和中子发生器放在测井车上时要用气包压紧,避免仪器滚落造成中子管破碎后射线伤人。

10、测井施工人员在进行仪器设备操作前,需要认真阅读安全制度和测井仪器操作规程,并在测井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各项操作。

11、在测井过程中仪器距井口100米之内严禁操作员给仪器供电打靶压,避免对施工人员产生射线辐射。

12、在实验室检修仪器过程中,中子发生器要平放在支架上,严禁中子发生器竖立或斜靠,并由专业人员检修仪器,检修仪器时严禁电离打靶压,以免操作失误射线伤人。

13、严禁拆卸中子发生器,如果发生器老化或产额较低送专业生产厂家更换。

第五条、岗位职业卫生应急措施

1、当发生中子发生器破裂,应立即切断电源,人员应迅速撤离至安全区,隔离并严格限制出入,封锁事故现场。

2、立即转移受照射人员,送至有条件救治辐射损伤病人的医疗救护部门进行检查和治疗。

3、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对射线装置周围进行隔离,开展辐射环境监测,查明原因,及时联系生产厂家对设备故障进行检修。

 

电焊作业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第一条、编制依据

为保障员工身心健康,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名词解释

本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电焊烟尘、电焊弧光。

电焊烟尘是电焊作业过程中焊条经高温熔化产生粉尘,其中有很多金属和非金属微粒,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使呼吸的人感到不适。

严重的时候会焊烟中毒。

重金属微粒吸入肺中,会有微量沉淀,易得矽肺病。

电焊弧光主要包括红外线、可见光线和紫外线。

当光辐射作用在人体上,机体内组织便会吸收,引起组织热作用、光化学作用或电离作用,致使人体组织发生急性或慢性的损伤。

红外线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组织的热作用。

在焊接过程中,眼部受到强烈的红外线辐射,会立即感到强烈的灼伤和灼痛,发生闪光幻觉。

长期接触可能造成红外线白内障、视力减退,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接触限值:

工作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粉尘容许浓度(PC-TWA)为4mg/m3(总尘);最大超限倍数2。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电焊作业施工时的电焊烟尘危害,主要场所有施工现场、维修操作间,涉及的岗位工种主要有电气焊维修工。

第四条、岗位职业卫生防范措施

1、上岗人员必须正确配戴好焊工专用防护工作服、绝缘手套和绝缘鞋。

头戴配有特殊护目玻璃的防护面罩或专用手持面罩。

2、在施焊的过程中,施焊者要尽量位于上风位;在空间狭小或密闭的容器里焊接作业,必须采取强制通风措施,降低作业空间有害气体及烟尘的浓度。

3、尽可能采用自动焊、半自动焊代替手工焊,减少焊接人员接触有害气体及烟尘的机会。

4、采用低尘、低毒焊条,减少作业空间中有害烟尘含量。

5、检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警示标识是否齐全完好。

6、检查通风设备设施是否正常运转,作业场所通风是否良好,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7、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清洗手、脸等露出的皮肤,并清理、更换沾染电焊尘的防护品。

第五条、岗位职业卫生应急措施

1、发生职业伤害,立即停止作业,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2、现场人员首先采取自救、互救措施,将病人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受污染的衣服,清洗皮肤、口鼻等受污染部位,并使其尽快就医。

已出现中毒症状的患者,迅速送至医院诊治。

3、电焊弧光伤害眼睛的轻者无需特殊处理,重者可用地卡因滴眼,新鲜牛奶滴眼效果更明显。

 

高含硫腐蚀实验、分析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第一条、编制依据

为保障岗位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安全健康,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名词解释

本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硫化氢、盐酸、氢氧化钠、氨等。

硫化氢:

硫化氢为无色气体,有臭鸡蛋气味,易溶于水、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

是一种剧毒、弱酸性气体,毒性较一氧化碳大5-6倍,几乎与氰化氢的毒性相同。

硫化氢具有多种危险性是一种强烈的窒息性气体,极度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虽然硫化氢有恶臭但极易使人嗅觉疲劳而毫无觉察,危害性极大。

分子式H2S。

盐酸:

学名氢氯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强酸,浓盐酸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和强腐蚀性,分子式:

HCl。

氢氧化钠:

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晶体,具有强腐蚀性,分子式NaOH。

氨:

吸入高浓度的氨气可导致呼吸道充血水肿甚至更为严重的肺部疾病,氨水可引起皮肤灼伤等,分子式NH3。

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MAC)为10mg/m3。

盐酸最高容许浓度(MAC)为7.5mg/m3。

氢氧化钠最高容许浓度(MAC)为2mg/m3。

氨职业接触限值: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为20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为30mg/m3。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普光气田腐蚀监测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化学品危害因素的防护;主要场所为高含硫实验室,涉及的岗位为腐蚀实验、分析岗位。

第四条、岗位职业卫生防范措施

1、按要求穿戴防护服,佩戴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空气呼吸器、防护手套等。

2、检查实验室通风装置、洗眼器、急救药品等防护设施是否完好齐全。

3、开始上述化验工作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前打开通风橱进行通风。

4、将通风橱提拉门拉至操作人员呼吸带以下后方可开始在通风橱内进行工作。

5、接触酸碱时应穿戴防酸、碱劳保用品,避免喷溅、灼伤。

6、实验室废残液统一回收处理后排放。

第五条、岗位职业卫生应急措施

1.硫化氢泄露应急

(1)人员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至安全区,隔离并严格限制出入。

(2)按应急预案向上级报告现场情况;如有人员伤害并请求医疗救援;

(3)佩戴好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切断泄露源;用现场的应急物资对泄漏进行处理,防止危害范围扩大;

(4)待泄露得到控制,人员得到救护后清理现场产生的废物送入危险废物收集站。

2.化学品伤害处理

(1)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2)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3)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就医。

3.若吸入,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4.情况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普光水处理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第一条、编制依据

为保障岗位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安全健康,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名词解释

本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盐酸、氢氧化钠、氨水、硫化氢等。

盐酸:

学名氢氯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强酸,浓盐酸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和强腐蚀性,分子式:

HCl。

氢氧化钠:

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晶体,具有强腐蚀性,分子式NaOH。

氨:

主要成分为NH3·H2O,是氨气的水溶液,无色透明且具有刺激性气味。

易挥发,有毒,对眼、鼻、皮肤有刺激性和腐蚀性,能使人窒息。

硫化氢:

无色气体,低浓度时有臭鸡蛋味,高浓度时使嗅觉迟钝。

溶于水、乙醇、甘油、二硫化碳。

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盐酸职业接触限值:

最高容许浓度(MAC):

7.5mg/m3。

氢氧化钠最高容许浓度(MAC):

2mg/m3。

氨职业接触限值(PC-TWA):

20mg/m3,短时间接触限值(PC-STEL):

30mg/m3。

硫化氢职业接触限值:

最高容许浓度(MAC)为10mg/m3。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项目部水处理及水质化验有害物质危害管理,主要场所有水质化验岗位。

涉及的岗位工种有水处理和水质化验工等。

第四条、岗位职业卫生防范措施

1.按要求穿戴防护服,佩戴防毒口罩、防护手套。

2.检查操作间门窗通风情况、急救药品等防护设施是否完好齐全。

3.检查现场职业病危害防护警示标识是否齐全完好。

4.检查随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