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联工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1678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钉联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钉联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钉联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钉联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钉联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钉联工艺.docx

《钉联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钉联工艺.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钉联工艺.docx

钉联工艺

轨排钉联施工工艺

1.前言

1.1概况

轨排钉联施工工艺,目前在铁路铺架施工中应用相当广泛,施工技术也已趋于成熟。

我公司从年就开始使用此项工艺进行施工,并随着铁路发展的变化,该工艺的施工方法、施工工序、过程质量控制要点和标准化作业要求等不断改进和完善,形成了较为科学的施工方法。

1.2工艺原理

以流水化的轨排钉联线为中心,从轨料进场及储备、成品轨排的存放、龙门架的设置、机车走行的位置各方综合考虑平面位置、现场坡度,建立合理有效的铺架基地,采用机械钉联的方式满足25m轨排生产的需求。

2.工艺特点

1)工厂化程度高,能满足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需求。

2)工厂化作业,轨节质量控制到位,能有效预防轨排拼装中出现的质量通病。

3)流水化作业,机械化程度高,作业效率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4)文明施工管理到位,能有效减少工地的铺轨作业量、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职业健康保护。

3.适用范围

该施工工艺适用于时速为120km/h及以下的普速有缝铁路铺架前的轨节拼装施工,同样适用于时速为160km/h无缝线路有碴轨道采用换铺法时的轨节拼装。

4.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

2)《客货共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技术指南》TZ201-2008

3)《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5-2009

4)《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8」189号

5.施工方法

5.1铺架基地的建设

5.1.1基地的选择、设计原则

(1)铺架基地属大型临时工程。

有条件时,最好选在新线铺轨起点附近的车站,并尽可能从车站的次要站线出岔,保证新线、铺架基地与既有线路接轨。

(2)铺架基地的股道布置。

应根据轨节的生产进度、铺架进度、轨料供应情况、场地地理位置等条件来确定,并满足轨节拼装作业,轨料进场储备,轨排存放要求,轨排吊装、编组,桥梁整备,机车整备等条件。

5.1.2基地的布置要求

(1)铺架基地的平面布置主要包括轨料存放场、轨排组装线及轨排存放场三部分。

1)轨料存放区的布置

轨料场地的规模与布置,应根据铺架进度、基地距轨料来源地的距离、运输组织情况来确定。

基地存放轨料的数量,一般至少满足一个区间的轨料。

2)轨排组装线的布置

轨排组装线布置应综合考虑进料、轨排组装和轨排装车三个因素。

进料线应便与迅速向轨排组装向供料;装车线连接轨排存放场和编组线,应便于运出轨排和回运空车;轨排生产线应按流水线布置,宜设一条长275m-300m左右的生产线。

以工序衔接紧密,关键工序控制到位、能高效生产轨排为原则。

3)轨排存放场的布置

轨排存放场要求平整密实,应避免底层轨排钢轨变形,防止轨排倾斜,存放轨排的数量应满足7-10天的铺轨数量。

(2)铺架基地的坡度设置要求

1)接轨岔线纵坡不宜大于6‰,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12‰。

2)轨排组装线应控制在1-3‰范围内,与相邻装卸线路为同一坡度。

3)装卸线坡度不宜大于1.5‰,困难时,不得大于2.5‰。

5.2轨排钉联

铺架基地内配置6-8台10t龙门吊,设置龙门架走行线及龙门架滑阻线;DL-25型全自动钉联设备1套,采用电动翻转熬浆装置和自动翻枕架,分13个工段紧密布置,按照流水生产线和工厂化作业标准组织生产。

6.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6.1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页图)

6.1.1轨节表的制作

轨节表是轨排生产的依据,轨节表按标准要求编制是保证轨节拼装的前提。

(1)轨节表编制的依据

一般按正线一个区间、站线一股道为单位进行编制。

依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有关设计说明及图表和线下单位的竣工贯通测量资料进行编制。

编制前需熟悉:

1)该段线路的曲线表、坡度表、桥梁表、隧道表、车站道岔表、断链表,信号机、绝缘接头位置,并对其进行复核。

2)应采用钢轨类型、新旧轨,可能采用的缩短轨、异型轨;普通砼枕、桥枕(缩头枕)的类型、长度、每公里铺设标准;采用的扣配件类型;所接触的道岔类型,岔前、岔后长度,岔前、岔后无枕区的长度、道岔铺设方向等。

(2)学会看轨节表、知道各列代表的意义

1)轨节顺号:

指铺轨时轨节的先后顺序,钉联时可进行一定的调整、进行

集中钉设;装车时按大括号进行装车,每车为一组,后铺先装,即轨节顺号小的

 

 

图1:

钉联场钉联线作业工艺流程图

装在上面。

道岔处合拢口不和道岔相邻时,铺设顺序有变化时,铺架队技术应及时通知钉联队进行装车顺序调整。

2)实际长度:

按照铺轨顺序方向区分左右股。

如右向曲线:

从小里程向大里程编制时,缩短轨排在轨节表轨节栏左侧,而标准轨则排在右侧;从大里程向小里程编制时,缩短轨排在轨节表轨节栏右侧,而标准轨则排在左侧。

3)钢轨类型:

即每个轨节的型号、新旧。

4)曲线左右股接头想错量:

右向曲线时,相错量写在右侧,左侧注明“右向曲线”。

指相对于基本轨(曲线外股)时,内股接头前端的错动量。

5)轨距:

标准轨距为1435,曲线加宽时按加宽值填写;一节轨轨距变化时,应注明从第几根砼枕开始加宽。

如“1435-1440,第15根枕开始加宽”。

6)每根钢轨枕木根数:

按铺架方向从后到前排列。

7)到达里程:

指轨节到达的里程,取左右股钢轨到达里程的均值。

8)附注:

一般注明,曲线要素、胸墙、道岔里程、信号机位置,JZ、JH、JY长度,距胸墙距离,护轨长度、桥名

9)注明采用的扣配件类型、施工区段

(3)轨节表的计算

1)线路长度与铺轨长度的关系

根据线路坡度将线路长度换算为铺轨长度。

表1:

直线段铺轨长度增长量

线路坡度

(‰)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增长量(mm/km)

8

18

32

50

72

98

128

162

200

242

288

338

392

450

2)直线段轨节表的计算

①到达里程=上一轨节里程(线路里程)±(一个轨节加一个轨缝的长度),碰到信号机时,应调整轨节长度,使轨缝落在信号机前后1m范围内。

②轨枕的布置

整个轨节全部在区间路基(未和道岔相邻)或桥上时(为一种轨枕),轨枕数=钢轨长度×枕木布置(1舍2入取整)

岔前(岔后)第一个轨节:

(轨节长度-岔前(岔后)无枕区的长度)×枕木布置(1舍2入取整)

进、出桥时的轨节:

计算桥枕出桥的铺设长度,统一成出胸墙的距离Lh与轨节距胸墙距离Lg进行比较:

当Lh≤Lg时,全部为砼枕,对下接轨考虑轨枕过渡布置,Lg-Lh长度范围内布置砼枕,25-(Lg-Lh)布置桥枕;当Lh>Lg时,对本节轨进行过渡,Lh-Lg长度范围内布置桥枕。

3)计算轨枕间距(a、b、c值)

a=(L`-c-2b)/(n-3)b=(a+c)/2a>b>c

中间轨枕间距(mm),c-钢轨接头处轨枕间距(mm);

a与c之间的过渡间距(mm),n-每根轨节的轨枕数

L`-一根钢轨加一个轨缝的长度

(3)曲线段轨节表的计算

当其到达曲线时,开始计算曲线采用缩短轨Ll、缩短轨根数n、轨排接头处曲线内股缩短量εi、轨排终端接头相错量ai。

1)采用缩短轨Ll

2)缩短轨根数=每条曲线内股的总缩短量(1500+d)*(L-l0)/R÷采用缩短轨类型Ll,再分类求和。

3)当其进入第一缓和曲线时:

εi-1=750×Li2/(R*l0)(不考虑d*Li3/(3R*L02))

ai-1=εi-1-∑ε’

∑ε’——第i节轨排前已布入缩短轨的缩短量之和

4)当其进入圆曲线时:

εi-c=Lc/R*(1500+d)+750×l0÷R

ai-c=εi-c-∑ε’

5)当其进入第二缓和曲线时:

εi-2=ε总-750×Li2/(R*l0)

ai-2=εi-2-∑ε’

6.2钉联施工工艺

6.2.1上枕工段

(1)技术要求

1)用10吨龙门吊按照布置根数从存砼枕区或直接从轨枕车上吊放砼枕至钉联机上。

(注意应等机车对位完后,摘钩离去再进行吊枕作业)。

2)每一钩只挂一垛,并不宜超过在龙门吊额定载荷的80%。

吊挂Ⅲa型混凝土枕和新Ⅲ型混凝土桥枕;一次不超过18根;吊挂新Ⅱ型混凝土枕,一次不超过25根。

(2)安全注意事项:

1)龙门吊起重司机及挂钩人员均应严格执行“龙门吊起重司机操作安全要求”,执行“十不吊”作业准则。

2)检查吊具,钢丝绳磨损不得违反起重设备标准,吊枕钢丝绳直径不得小于15.5mm。

3)不准用龙门吊拖拉不对位的各种车辆,不准超载吊挂;

6.2.2散枕工段

(1)技术要求

1)采用布枕机将砼枕平行摆放,发现有报废轨枕应及时吊换。

2)每节轨节使用的轨枕数量类型应严格按轨节表执行。

3)检查锚栓孔质量,修整锚孔非边及孔道不同情况。

4)轨端枕木要选用同类型较好的枕木,枕木大面、树心朝下。

(2)安全注意事项:

1)台车未停稳,禁止挂钩起吊。

2)吊散油枕时,要注意油枕滑落。

3)将砼枕层间的垫木堆码整齐,不得乱扔乱放。

6.2.3翻枕工段

(1)技术要求

1)人工使用铁叉翻枕,逐根将铁叉插入锚栓孔内或砼枕中间,分两次翻转,底面朝上,以便进行锚固作业。

2)用小橇棍或便铲清除钉孔内壁浆块和泥土。

(2)安全注意事项

1)翻枕前脚要站牢,按次序逐根翻正。

2)台车未停稳,禁止上车;任何情况下不准台车边走边作业.

3)用橇棍拨枕、摆正轨枕应注意防止挤伤手指。

6.2.4对位工段

(1)技术要求

1)当枕底离开散枕台车,散枕台车返回后,运枕台车由锚固工段走到翻枕工段下对位

2)用撬棍将砼枕按模板间距进行拨正、对位落槽。

(2)安全注意事项

1)在台车上要站稳,台车未停稳前禁止作业;

2)要眼明手快脚稳,防止挤伤手脚。

6.2.5锚固工段

(1)锚固工艺及流程

锚固是轨节钉联中的关键工序,砼桥枕的护轨螺纹道钉锚固采用人工正锚,其他轨枕可采用采用反锚的方法。

1)正锚时,预留孔底部注入砂子(亦可用橡胶、木塞等物)将螺栓孔从下面堵塞紧密,严防漏浆;安放锚固模具,螺旋道钉装入锚固架圆套管内,上紧螺母,锚固浆从枕面注入孔内后,待锚固浆凝固后再松开螺母拆除模具。

 

图2:

正锚工艺流程图

2)反锚时,螺旋道钉宜采用模具定位。

锚固浆液从枕底注入孔内,凝固后翻正脱模。

(见下页图)

(2)作业方法

1)成分配合比:

锚固材料由硫磺,水泥、砂子和石蜡配制而成,其配合比应根据气候和材料技术条件,在以下规定的重量配合比范围,根据现场的试验选定其用量;配制成的溶液应较稠,其流动性以不影响灌注为标准。

硫磺:

水泥:

砂子:

石蜡=1∶(0.3~0.6)∶(1~1.5)∶(0.01~0.03)

2)按照选定的配合比,称好各种材料的一次熔制量。

 

图3:

反锚工艺流程图

3)先将砂子放入锅内,炒拌加热至100℃~120℃,再将水泥放入锅内搅拌加热至130℃左右,最后将硫磺和石蜡放入锅内,继续搅拌加热,使溶液混合均匀,温度达到150℃~160℃时,熔浆由稀变成液胶状时,即可使用。

4)火力要可控制,火候不得过猛,熔制过程应不断搅拌。

(3)锚固材料的技术标准:

1)硫磺:

一级工业用硫磺,粉状或块状,含硫磺在95﹪以上,且不得混有木屑、石块、泥土等杂物。

配制前应将块状打成碎块,如受潮应配制前干燥。

2)普通硅酸盐水泥,如有结块,配制前要过筛。

3)砂子:

天然级配中粗砂,其粒径不大于2mm,污泥含量不得超过5﹪,配制前应过筛、洗净、烘干。

4)石蜡增加和易性,采用一般工业用石蜡,配制前应打成碎块。

(4)锚固材料的质量要求

1)硫磺水泥砂浆注入孔内时的温度不得小于130℃,并应防止离析,一孔一次灌完。

灌浆深度应比螺旋道钉插入孔内的长度大20mm。

锚固浆顶面应与承轨槽面平,溢出的残渣凝固后应铲平。

2)螺旋道钉中心距离为214mm,误差≯±1mm。

3)螺旋道钉中心线与预留孔中心线的偏差≯2mm,道钉歪斜度≯2°。

4)螺旋道钉圆台的底面应高出承轨槽面,其值≯2mm,以确保圆台不与轨距扣板底面相碰。

5)锚固后砂浆饱满,无凹下积水现象。

6)每千米抽检3个螺旋道钉,每个道钉锚固抗拔力不得小于60KN。

7)为防止螺旋道钉锈蚀和提高绝缘的性能,锚固后在螺杆上涂上机油,在螺纹道钉圆台下及四周承轨槽表面涂防绣绝缘涂料。

涂料的规格如下:

石油沥青:

滑石粉:

机油=100(四号):

(25~30):

(10~15)。

8)熔融绝缘防绣涂料时的温度不能超过200℃,操作人员应备有眼镜,手套,口罩、工作服等防护用品。

(5)安全保证措施:

1)在加热熔化过程中,不可在正在燃烧的空锅内先放入硫磺,以免发生燃烧而升华,失去原定配合比,也不能使水或雾进入锅内,以免影响质量。

2)锚固浆温度不得大于180℃。

3)硫磺为易燃物,不得近火存放,施工现场配置必要的防火器材。

4)在运送硫磺浆的过程中不要装满容器,以防止溅出发生烫伤、烧伤。

5)熔制场地严禁堆放易燃品。

6)硫磺库外墙,须有明显的“严禁烟火”标志。

6.2.6翻正工段

(1)技术要求

1)按序逐根翻正轨枕,避免损坏轨枕

2)待硫磺砂浆冷却、凝固后,使用特制“Y”型撬棍将砼枕翻到正位,铲除溢出的硫磺砂浆。

3)检查锚固质量,不合格品及时替换

(2)安全注意事项

台车未停稳,禁止上车作业;作业时眼明手快脚稳,防止挤伤手脚

6.2.7涂油刷沥青工段

(1)技术要求

1)承轨槽面上、螺纹道钉四周的多余砂浆应予铲平,清扫干净。

2)将机油涂抹在螺旋道钉上,并在圆台底面四周刷绝缘涂料,并对砼枕的抗拔强度进行检验。

3)使用绝缘防腐涂料,应力求均匀,涂抹后必须将承轨槽上粘附的杂物清除,使垫片下平整干净。

4)绝缘防腐涂料的配合比为:

1:

0.25:

0.1=沥青:

滑石粉:

机油。

(2)安全注意事项

1)熔化绝缘防锈涂料,操作地点宜选在下风方向,操作人员应站在风头上方,配齐防护用品;

2)配制绝缘防腐涂料,温度不得超过200C0,以防起火燃烧,做好防火措施;操作人员防护用品配备齐全。

6.2.8散胶垫匀枕

(1)技术要求

1)将大胶垫按设计位置和数量在承轨内槽摆放好,并按照轨枕设计间距将砼枕匀开、正位。

2)同时检查锚固质量,螺栓歪斜是否超标,砼枕是否有破损。

(2)安全注意事项

1)用龙门架调换轨枕时应注意挂牢,吊至指定地点堆码;

2)堆码时应用方木做铺垫,堆码不宜过高。

6.2.9上钢轨

(1)技术要求

1)当钢轨车对好位后,应先将第一层钢轨逐根进行检尺,核对误差。

然后按轨节表规定的钢轨使用长度,按3mm为一级进行配对。

按照轨节铺设计划表用龙门吊使用吊轨架,将钢轨吊散在轨枕承轨槽内。

2)钢轨吊点按钢轨架尺寸,预先画在钢轨上,吊起钢轨两端要用橇棍插入轨头螺栓孔内,护着钢轨吊运。

3)先吊上股钢轨,后吊下股钢轨。

钢轨接头方正在铺轨前进方向一端。

直线上两轨端应取齐,曲线方接头,其接头相错量以上股为准,接头相错量允许偏差为±10mm,比上股长为+号,比上股短为-号。

4)曲线缩短轨的散布,应首先认准轨节表内注明的铺轨前进方向,然后定出左右向。

右向曲线以面向铺轨方向,左手侧为上股,右手侧为下股;左向曲线,右手侧为上股,左手侧为下股。

5)画轨枕间距印,要按轨节表规定的间距尺寸进行。

上下股均用方尺画出轨枕间距印,经细方枕后,再用油漆点在上股钢轨内侧轨腰上(误差不得超过5mm)。

轨节编号写在铺轨前方第七根轨枕上股钢轨的轨腰上。

6)方枕用小橇棍进行,轨枕间距不准有超过20mm偏差和歪斜;

7)钉联中轨节必须编号。

(2)安全注意事项:

1)吊点要集中,不准一端高、一端低的情况下吊运;

2)吊运钢轨走行时,除两端用橇棍护轨者外,其它作业人员均应离开,站在工段两端的安全位置上,并不准穿越工作台;

3)不准坐在工作台和轨枕上休息;

4)钢轨车要随时调整偏重,并应经常检查吊轨架是否完好;

5)龙门吊起重司机及挂钩操作人员,要执行“龙门吊起重司机操作安全要求”的有关条款。

6.2.10上扣件工段

(1)技术要求

1)散布的扣件应按轨节表规定的钢轨类型和扣件类型,有次序地按照设计图将挡板座、轨距挡板、弹条、平垫圈、螺母等正确进行散布和安放。

2)扣件要按类型、号码分别堆码整齐,便于取用。

3)使用橇棍配合,将配件落槽,并调整大胶垫位置。

按规定号码放好配件、弹条、拧好螺母。

(2)安全注意事项

1)人工细方枕时,两端要同时用力,防止挤手;

2)站在轨枕上用小橇棍拨入扣件时,脚要站牢;

3)上扣件人员要两边分开,使用橇棍要注意防止碰撞邻近作业人员。

6.2.11检查工段

(1)技术要求

1)用轨距尺检查轨距,检修不合格轨距和道钉,检查轨头方正、轨枕和配件的规格、数量、组装是否合格,调整全部不合格的歪斜脚垫等。

2)拼装鱼尾板。

工具轨排将两条戴上垫圈螺帽的螺栓平放在鱼尾板槽内,再加上一块鱼尾板,组装成一付,两端各穿一条螺栓拧紧螺帽;堆码在散鱼尾板轨节一端的工作台一侧的地面上。

(2)安全注意事项

1)电锯锯超长木枕时,锯片有歪斜现象不准使用;

2)经常检查吊鱼尾板的吊架吊具。

6.2.12紧固工段

(1)技术要求

1)用电动扳手按照规定扭力矩对扣配件进行紧固。

Ⅰ、Ⅱ型弹条扣件应使弹条中部前端的下颚与轨距挡板接触,轨排扭矩应达到Ⅰ型弹条为80-120N﹒m,Ⅱ型弹条为100-140N﹒m。

在半径小于等于650m的曲线地段Ⅰ型弹条扣件还应将螺母再拧紧1/4圈(扭矩不小于120N﹒m)。

由于振动当轨枕偏移超过规定20mm时,应及时停止紧固,调整后方可进行继续紧固。

2)扣件应密贴,无歪斜,轨距应在±2mm规定之内;

3)应经常调整电动扳手力距,使其扭力达标。

6.2.12安全注意事项:

1)经常清理拼装台周围杂物、废料,以防滑到;

2)紧固中,工作人员应站稳,逐根紧固。

紧固完毕,应及时将电动扳手搬至安全固定位置;

3)电动扳手应用专用电缆,电缆应专人把持或挂在安全位置。

应保证一机一闸,安装漏电保护器,并有良好的接地接零保护。

6.2.13.成品工段

(1)技术要求

1)将组装好的合格轨节吊出集中存放。

轨节挂钩用两台龙门吊,吊点距离为13.8m-14m,不准偏挂。

要求上下摆正,轨端对齐,没有歪斜现象。

2)按轨节表中的编组计划和规定的层数进行装车。

(2)安全注意事项:

1)挂钩及龙门吊起重司机严格按“龙门吊起重司机操作安全要求”及“垛码及倒装轨节安全注意事项”操作;

2)挂钩人员不准站在轨节上随轨节前进,轨节下不准穿越。

吊点不对中,产生偏斜不平时,不准起吊;

3)轨节有歪斜和上下不齐现象者,禁止捆扎和调车对位。

7.劳动力组织

表2:

钉联线人员组织

工段

作业内容

人数

备注

钉联机一号车

上枕工段

司机

1

挂枕

2

上枕

2

布枕工段

司机

1

布枕

2

翻枕工段

1

对位工段

3

锚固工段

对锚板

2

倒硫磺浆

4

插螺纹道钉

2

提浆

1

舀浆

1

熬浆

2

烤沙和筛沙

1

钉联机二号车

对位工段

上胶垫

2

对板

2

总控

1

铲平、涂漆和刷沥青

2

上钢轨工段

画线、打点、挂钩

3

龙门架司机

1

方枕

4

上扣件工段

13

紧固工段

8

成品工段

龙门架司机

2

组装鱼尾板和挂钩

2

合计

66

8.主要机具设备

表3:

钉联线主要机具配置表

序号

机具名称

单位

数量

1

10T龙门吊

6

2

电动扳手

5

3

撬棍

6

4

道尺

1

5

方尺

1

6

抗拔仪

1

7

扭力扳手

1

8

30m钢卷尺

1

9.质量控制

9.1控制标准

(1)轨枕、钢轨、锚固用料等原材料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2)钢轨配轨符合级配要求

(3)锚固质量达标

(4)扣件安装符合要求、扭力达标

(5)轨距、接头相错量符合要求

9.2保证措施

9.2.1严把原材料进场质量关,要求一是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等资料齐全,二是加强产品外观、包装的尺量观测,三是严格按照《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的要求对原材料进行试验、检测。

9.2.2严格按轨节表规定的钢轨使用长度,按3mm为一级进行配对,确保钢轨使用的配对误差和累计误差符合要求。

9.2.3每个道钉的锚固抗拔力不小于60KN,加强锚固模板的效验,确保螺旋道钉中心线与预留孔中心线的偏差、螺栓道钉圆台底位置的控制符合要求。

9.2.4扣件分类堆码,有次序的对照设计进行正确安放,检查扣件是否达到“三密贴”,每个扣件的扭力符合规范要求。

9.2.5尺量轨距、接头相错量是否符合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进行调整。

10.安全措施

(1)龙门吊起重司机及挂钩人员均应严格执行“龙门吊起重司机操作安全要求”和“十不吊”作业准则,即:

1)指挥信号不明确或违章指挥不吊;

2)超载不吊;

3)工件或吊物捆绑不牢不吊;

4)吊物上面有人不吊;

5)安全装置不齐全或有动作不灵敏、失效者不吊;

6)工件埋在地下、与地面建筑物或设备有钩挂不吊;

7)光线隐暗视线不清不吊;

8)棱角物件无防切割措施不吊;

9)斜拉歪拽工件不吊;

10)有脱落或洒落危险不吊。

(2)检查吊具,钢丝绳磨损不得违反起重设备标准,吊枕钢丝绳直径不得小于15.5mm。

(3)不准用龙门吊拖拉不对位的各种车辆,不准超载吊挂。

(4)翻枕前脚要站牢,按次序逐根翻正,台车未停稳前禁止作业。

任何情况下不准台车边走边作业。

用橇棍拨枕、摆正、细方轨枕应注意防止挤伤手脚。

(5)熔化绝缘防锈涂料,操作地点宜选在下风方向,操作人员应站在风头上方,配齐防护用品。

配制绝缘防腐涂料,温度不得超过100℃,以防起火燃烧。

(6)配件堆码时宜用方木做铺垫,堆码不宜过高。

(7)上钢轨时吊点要集中,不准一端高、一端低的情况下吊运。

钢轨车要随时调整偏重,并应经常检查吊轨架是否完好。

吊运钢轨走行时,除两端用橇棍护轨者外,其它作业人员均应离开,站在工段两端的安全位置上,并不准穿越工作台。

不准坐在工作台和轨枕上休息。

(8)配件卸车时,高边车打开门要站在车门一侧,使用长把手锤打门。

卸车时车下禁止站人,并注意防止铁丝挂衣服。

车门掀起要用铁丝捆牢或车上挂钩挂牢,不准用石头塞门缝代替捆扎,卸完车后应及时清道。

(9)站在轨枕上用小撬棍拨入扣件时,脚要站稳。

上扣件人员要两边分开,使用橇棍要注意防止碰撞邻近作业人员。

(10)经常清理拼装台周围杂物、废料,以防滑倒。

紧固中,工作人员应站稳,逐根紧固。

紧固完毕,应及时将电动扳手搬至安全固定位置。

电动扳手应用专用电缆,电缆应专人把持或挂在安全位置。

应保证一机一闸,安装漏电保护器,并有良好的接地接零保护。

(11)轨排吊放时挂钩人员不准站在轨节上随轨节前进,轨节下不准穿越。

吊点不对中,产生偏斜不平时,不准起吊;轨节有歪斜和上下不齐现象者,禁止捆扎和调车对位。

垛码和倒装轨排的挂钩人员,必须穿防滑鞋、戴安全帽,应从轨排端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