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1622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docx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docx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内容提要:

本文系作者1999年5月26日在北京大学为文科学生所作的演讲,主要介绍美国学者杰姆逊关于"后现代"文化研究的方法、观点及其对西方社会的认识价值,并借助其理论来观照分析当代中国(包括大陆和台港地区)的一些文化现象,文章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国当代文化是否已经进入杰姆逊所称的"后现代阶段"?

作者认为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事实上并没有完成,同时试图解释"后现代"问题何以在中国引起热烈争论的原因。

"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相互交融的状况,正说明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复杂性。

    1985年秋天,美国教授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Jameson)在北大举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演讲,这些演讲后来辑成《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又再版了这本书,"后现代",或者说"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这个名词,据我所知就是杰姆逊教授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

在当时来说,此举相当大胆,因为他80年代初才开始从单篇文章中提出了他的后现代理论,而他的那本"大书"《后现代主义---后期资本主义的逻辑》,就是访问北大后问世的。

换言之,他第一次向世人介绍自己的后现代理论和文化理论,是在北京大学。

我想这对于北大是一个相当大的荣誉。

最近我又重读这本书,仍然觉得受益良多。

    来北大之前,我又买了一本杰姆逊教授最新出版的论文集---TheCulturalTurn(Verso,1998),译成中文名为《文化转向》,意即当代整个文化批评和文化理论的文化转向。

书中收录了他写于1983年到1998年的8篇论文,1983年那篇经典性的论文《后现代主义和消费社会》也在其中。

这本书受到美国各个学界的重视,我从前的同事,现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教授,也是马克思主义者,PerryAnderson,本来要为这本书作序,结果却越写越长,竟至成书,名为TheOriginsofPostmodernity(Verso,1998),即《后现代性的来源》。

以介绍杰姆逊入手,Anderson把整个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来龙去脉都展现出来。

据Anderson说,这个名词最早见于西班牙文坛,后来在1950年左右,中国革命刚刚成功时,有一位美国诗人CharlesOrson提出了一个主张:

20世纪的上半叶是现代,下半叶就是后现代;后现代的动力不是西方,而是第三世界,特别是中国的革命。

这样说来,中国与西方后现代的起源可能还有一层关系。

    当然,另一个重要观点是杰姆逊教授在其北大的演讲中提出的,他认为所谓文化上的现代和后现代,是和整个西方经济历史的发展相关的。

所谓现代主义是文学、艺术上的名词,而现代性是较为广义的文化历史上名词。

他把这个时期定在1880年左右到1930年左右;而他认为后现代阶段是从1960年前后开始的。

这是他的一种历史分期法。

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有非常大的区别,因为现代性所表现的是资本主义盛期的状况,他引用了列宁的名言:

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极端,就是帝国主义。

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资本开始向世界发展,这种发展到了最极端之时,变成了垄断资本主义,而文学艺术表现的就是所谓"highmodernism",即高潮现代主义。

可是到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整个西方世界在文化方面有了非常大的变动。

杰姆逊受一位重要的比利时学者ErnestMandel的影响,写了一本叫做LateCapitalism(《后期资本主义》)的书,认为后期资本主义和盛期资本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后期资本主义逐渐地跨国化、国际化乃至现在所说的全球化,而全球性的资本主义近几年来最大的发展就是全盘的金融化,所谓金融化就是把抽象的钱在世界的各地运转。

在他看来,这种抽象的金融化倾向给西方文化带来了非常大的转变,后现代的文化即所谓电动器械、电脑,以及资讯的高速流通,其中最重要的是媒体,特别是视觉媒体,已影响到所有人的生活,他认为,五六十年代电视的发明为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电视的普及使整个人类生活视觉化。

彩色电视机所表现出的形象完全是虚假的,是模拟式的。

当然他用的不是"假"这个词,而是援引了法国理论家波德里亚的一个词:

simulacrum,意即"摹拟的假相"。

"假相"事实上在人们的生活中变成了真相,真实的生活反而被抽掉了,生活中展现的正是这种"假相",或称"模拟象"。

所以说电视的视觉影响对于整个人类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

另一个现象就是所谓高级文化和普通文化的融合。

    当时现代主义所揭示的几个重要的立足点都已经被打破了。

比如,在思想上,现代性所标榜的是个体的建立,是一种理性,是对于前途的乐观。

杰姆逊教授认为这些在后现代时期都已经改了。

而最主要的是现代主义所谓"个体"问题在语言上遭到了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彻底消解。

现代主义所说的作家个人的视野,作家的天才,作家作品本身的震撼力,作家用自己的语言建立、并借以作用于读者的自己的世界等等一系列重要的论点,全部都被后现代主义理论推翻。

在这种情形下,他认为在后现代中没有所谓"独创性"这回事;假若说后现代具有独创性的话,那就是"复制",所有的东西都是按原本复制出来的。

电影就是一个最大的复制品,你并不知道原本是什么;电视中的形象也是一连串的复制品;甚至包括他自己的理论,他也认为是复制品。

这些复制品在全球各地不断地发展、衍生,其结果是一般人对于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从欣赏转为消费。

所以说现在我们处身的时代就是文化大规模的复制、生产和大规模消费的时代。

后现代理论中提到的已经不是一个个人阅读或创作的行为,而是一种集体的大众性消费行为。

他认为这些都是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以上是我对杰姆逊教授的理论所作的简略介绍。

我是把杰姆逊的理论放在他个人思想发展的心路历程、他所处的境遇以及西方文化思想史的境遇之中来看待的。

我认为杰姆逊教授最了不起的一点就是,他自己并不是非常热衷于后现代主义,可是他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在看出了世界文化的转变之后,拒绝对这种现象作道德式的批判。

也就是说,他并不扮演上帝的角色,置身于这个世界之外作出评判,如果是这样,他未免把自已抬得太高了。

而另一方面,他认为历史还是向前走的,可是将来的世界会是何种景象?

未来资本主义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后现代主义以后又将如何?

他最近非常困扰的就是日本学者福山提出的所谓"历史终结"的问题。

福山认为,历史发展到这个时候,资本主义全面征服世界,民主逐渐征服世界,以前的历史到此已是尽头,已经无路可走。

对于这种观点杰姆逊在某种意义上是同意的,但是他又认为照此发展下去,对于整个人类并无益处。

而他又不愿扮演先知或领袖的角色,他始终困扰在自己所建立的这个理论系统之中,在其中对耳闻目睹的"假相"的文化作不停歇的探讨。

他探讨的面越来越广,甚至于从他原来的专业法国文学、理论一直探讨到文学作品、艺术、建筑(特别是洛杉矶的那家旅馆),最近又开始探讨美国好莱坞的电影。

他在这本书中提到,现在的意象世界已发展到这样一种程度:

看电影已经不注重情节,因为一切情节不过是为打斗和特技镜头作铺垫而已,人们只注目于所谓"镜头的精华",这是视觉文化发展到极致的表现。

于是他说:

看样子,电影的预告片要比电影本身还重要,因为预告片是在短短两、三分钟里把电影中的精华镜头剪接起来。

他说这番话时,美国的《星球大战》续集即将上映,我这次来北大之前,在报纸上看到人们争相观看这部电影的预告片。

许多人花费七、八美元去看一场名不见经传的电影,就是为了能一睹随片附映的《星球大战》的预告片。

当然,有一点是杰姆逊没有完全料到的,《星球大战》上映之后人们依然是排着长龙观看。

我们据此可以看出,杰姆逊教授的真知灼见是相当了不起的。

无论是高调的东西,还是低调的东西他都非常认真地加以研讨,并进行理论上的批判。

    杰姆逊教授今天如果在场他一定会说,他的这个理论还是在西方的立场上提出的。

但是由于他相信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全球性的,那么他将不得不承认,中国和亚洲其它地区将来必然会发展为后现代性的社会,这是不可避免的。

只要你相信这种潮流,你就不能否认中国会进入这个世界性的潮流。

问题就在于,中国现在的文化是否已经进入了杰姆逊所说的后现代阶段。

一些令人困扰的问题随之产生。

如果我有机会与杰姆逊教授对话,我将重新提出现代性的问题。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是否具有直线般的关联,有了前者的产生,就必然有后者的出现?

其中是否有错综复杂的可能性?

就杰姆逊的理论来看,西方的发展非常明显,到1960年左右由现代向后现代转变。

而中国在这方面与西方情况迥异,中国的现代性我认为是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的,是一种知识性的理论附加于在其影响之下产生的对于民族国家的想象,然后变成都市文化和对于现代生活的想象。

然而事实上这种现代性的建构并未完成,这是大家的共识。

没有完成的原因在于革命与战乱,而革命是否可以当作是现代性的延伸呢?

是否可以当作中国民族国家建构的一种延伸呢?

一般的学者、包括中国学者都持赞成态度。

这意味着中国从20世纪初,到中国革命成功,甚至直到四个现代化,基本上所走的都是所谓"现代性的延展"的历程。

其中必然有与西方不同的成分,但是在广义上还是一种现代性的计划。

这个"大故事"好象还没有说完,可是恰恰是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正进入繁荣阶段之时,杰姆逊教授突然提出我们现在要讲后现代理论了。

后现代和现代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是否后现代可以继承现代性计划所未能完成的那些步骤呢?

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征象,比如中国都市文化的复苏,中国民族国家的模式过去未能做完的现在似乎又重新做下去,诸如此类。

另外一方面,就杰姆逊的理论来说,现今所谓的"后"至少有两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是时间上的先后;第二层意义是后现代在质和量上与现代性是有冲突的,是不同的,甚至是对抗性的,如我前面提到的后现代对于主体性的摧毁等。

这样看来,中国目前的状态就比较复杂了。

    

    

    

    

    

    

       由于杰姆逊教授的影响,一些学者最近一起出了一本论文集,美国的学术杂志BoundaryⅡ(《界限2号》)为此刊出专号,1997年秋出版,编者是张旭东与土耳其学者ArifDirlik。

其中收录的论文作者除张旭东之外,有王宁、卢晓鹏、刘康、陈晓明、戴锦华、唐小兵,还有两位台湾学者廖炳惠、廖朝阳和一位美国女性学者WendyLarson。

这几位学者基本上都以为正是因为中国的发展与西方迥异,中国才更适于探讨后现代性的问题。

因为中国的现代性本身就与西方不同,所以它的遗产也和西方不同,他们认为中国的后现代性所代表的是对后期社会主义或者是革命以后的现象所表现的一些行为和模式。

他们提出各式各样的论点来证明事实上后现代性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理论名词,而且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一是作为一个理论名词,它可以对现实发生的现象作最恰当的解释,如果没有这套理论,就无法描述这一些现象;另一方面的作用,一个好的理论可以带动一系列社会文化现象。

这批学者认为,在这两个层次上,中国的后现代性都可以成立。

而谈及中国后现代性的内容,他们则各说各话。

总的来讲,无论你是否愿意,"后现代性"已经被用来概括中国目前的现象了。

    下面是我对于这几位学者的一个"后设"的评论。

我自己不愿意参加这场争论,因为我自己不是学理论的,就采用了鲁迅先生"冷眼旁观"的方式。

我仅从他们的文中尝试解释一下,为什么后现代理论在今天的中国争论得如此激烈。

正如Anderson在他的书中所说,现代和后现代理论在全世界争论得最热烈的地方就是中国。

以中国占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而论,其影响非常广大。

我认为,这些学者非常自然地接受了后现代理论,而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自从解放以来,在文学研究方面已经作了一些很固定的分期,即近代、现代和当代。

所有学过中国文学史的人都知道,近代是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现代是"五四"到革命成功,当代就是1949年以后。

而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又有许多新名词出现,如新时期文艺学、新状态等。

由于中国近四五十年历史的影响,中国的学者对于当代特别重视。

这与美国正相反,我作学生时根本没有中国现代、当代文学这回事,大家都学古典文学。

当然,目前美国学界的这种状况也颇有改观。

而中国学者之所以重视当代是有其原因的,我们仅以90年代来说,它代表了这四五十年来整个历史潮流的积淀,包括历史的潮流、民族国家的潮流、现代性文化的潮流等等。

这些东西都摆在这里,用什么样的理论才能够将所有这些潮流进行描述,并使之表现出来呢?

他们很自然就想到后现代性的理论。

另一方面,中国目前公开的政策是要与世界挂钩,甚至要进入世界。

这个历程是从梁启超开始的,梁启超在1899年的《夏威夷游记》中特别说他自已要作一个世界人,他在心目中所画的地图,就是将自已的足迹从广东画到中国,画到日本,画到夏威夷,画到美国,最后画到整个世界。

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过程,而现在整个中国的国策是变成世界的一部分,也就是进入所谓全球的系统。

这种情况之下,只有后现代适于描述中国所处的状态,因为后现代标榜的是一种世界"大杂烩"的状态,各种现象平平地摆放在这里,其整个空间的构想又是全球性的。

非常有意思的是,中国学者对于后现代在理论上争得非常厉害,但是并不"玩理论",这一点与台湾学者正相反。

台湾学者对于后现代理论早在二十年以前就已进行介绍,而且每个人都很善于引经据典地"玩理论",诸如女权理论、拉康理论、后殖民理论等,其争论仅局限于学界,并不认为会对台湾社会造成什么影响;而中国的学者则非常严肃,认为理论上的争论就代表了对中国文化的发言权,甚至有人说后现代理论也有所谓"文化霸权"这回事,要争得话语上的霸权、理论上的霸权,要比别人表述得更强有力,要在争论中把自己的一套理论表述得更有知识,进而获得更大的权力。

非常有意思的是,这样一种心态更证明了中国所谓现代性并没有完结。

从五四开始到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始终认为自己可以影响社会,"五四"对于知识分子的定义就是从启蒙的立场来影响社会,当时的启蒙是理性的,是从西方的启蒙主义背景出发的;后现代的理论则倒过来,反对启蒙主义,但仍旧认为可以借助西方各方面的知识来影响中国社会。

换言之,它在思想内容上改变了很多,但在思想模式上仍不脱现代主义的影子。

现代主义所标榜的是个人的重要性、知识的重要性、知识对于社会的影响力,西方的后现代理论学者并不认为学者的言论本身可以改变整个社会,杰姆逊自己就认为他的理论好象商品,是可以出售的,虽然其影响力非常大,但他并不认为这些理论可以影响社会、改变社会。

另外一点非常有意思的就是,这些中国学者非常热烈地在学理上进行争辩的同时,他们所用的话语实际上逐渐与一般华语区大众的用语拉开了距离。

我的例子就是《读书》杂志,各位看《读书》时会发现,有的语言,比如我的语言,比较好懂;然而有的语言,包括张旭东的语言,就比较难懂,因为其背后是大量的西方术语。

这些文章试图用非常抽象的语言来解释中国现实发生的巨大变化,那么此时语言与现实是否产生了矛盾?

当然,从后现代理论来说,这个矛盾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所谓后现代的语言都是一些符指的语言,而非能指的语言。

它们互为signifier,互相指涉,但并未指涉现实,因为他们不承认有所谓真正的现实,只承认有现象、镜像或假相。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在中国存在两种危机:

一种是语言的危机,这方面目前尚未受到重视;另一个是贫富的危机,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一点,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没钱的人、失业的人则越来越穷,这个问题是后现代,包括杰姆逊自己所无法解决的。

有人批评杰姆逊说,他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他没有提到阶级问题和政治问题,他所讲的都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没有提及阶级分化。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开始在中国发生:

理论先行还是现实先行。

如果你是一个理论家,自然会说理论先行,没有理论不可能对现实有所理解;可如果你不是理论家,就会发现中国的现实变化太快,是任何理论都无法跟上的。

这时,作为学院中的理论家,我们所扮演的是怎样一个角色?

    说到这里,我要突然作一个转向,从理论层次转向我个人比较有有兴趣的文化生产这一层次。

我想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展现目前中国大陆以及台港两岸三地的文化现象,我们可以探讨这些现象对我们有何启示意义,甚至可以用来检验理论。

杰姆逊在其理论中提到一个重要观点:

后现代文化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怀旧,他用的词是nostalgia,可能不能译为"怀旧",因为所谓的"旧"是相对于现在的旧,而不是真的旧。

从他的理论上说,所谓怀旧并不是真的对过去有兴趣,而是想模拟表现现代人的某种心态,因而采用了怀旧的方式来满足这种心态。

换言之,怀旧也是一种商品。

我从戴锦华的一篇文章里得到很大的启发,其中写到,中国从1995年到现在,有各种形式的怀旧出现,并列举了许多现象。

但其中没有提到的一点是"老照片"。

"老照片"的意义是什么?

我觉得"老照片"就是一种形象,就是后现代理论所说的意象,在这个意义上它们应该是假的了,因为它们是一种simulacrum,是一种拟设的东西。

那么老照片本身与它所拍摄的内容又有什么关系呢?

就我所见的几本老照片杂志,我认为许多人是借老照片来回忆自己的过去。

这种回忆我们是否应当作假相来看待呢?

它们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

杰姆逊所举的例子多是电影,如AmericanGraffiti等,而中国人却更偏爱照片。

显而易见,在美国,电影早已取代照片;而照片则与印刷文化比较接近,与文字媒体相关,照片下总要有文字说明,我个人比较喜欢照片。

老照片在这个时候出现,具有非常独特的意义。

或许每个人都会说,它们是与回忆和历史有关的,而这就牵涉到我们目前对回忆和历史作何解释。

最简单的说法就是这么多年以来,历史都是国家民族的历史,即所谓"大叙事";而当"大叙事"走到尽头时,就要用老照片来代表个人回忆,或某一个集体、家庭的回忆,用这种办法来对抗国家、民族的大叙事。

另一方面,每个人的回忆事实上又是不太准确的,有时看到一张照片,也许已经不记得是在何时何地与何人拍摄的,此时就会产生一种幻想,假想当时的情形,于是这种回忆也就打了折扣。

同时,在官方的大叙事中,有些照片中的人物是或隐或现的,有时出

    

    

    

    

        我们可以发现,在日常生活里,对于上海的怀旧情怀中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复复制品",原来已是复制品,现在又加以复制。

这些附加的解释,即inscription,代表的是现在的意义。

赠送这套月份牌的公司或是其设计者是否真正对30年代的上海有兴趣呢?

    我想这很难说,至少没有我有兴趣:

我花费十年时间写了一本关于30年代上海的书,而这套月份牌事实上只是商品。

从这个层次上来讲,上海的月份牌具有商品的意义,可以印证杰姆逊的学说;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又牵涉到一个较大的问题:

是不是从这里可以表现出中国的历史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

在美国后现代理论中最重要的观点之一就是历史的平面化、深度削平,美国是一个历史很短的国家,一般年青人对于历史的概念也不过是越战时期,根本没有想过19世纪美国是怎么样的。

因此有论者说,历史一方面是被造出来的,一方面则已经失去其延展性。

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对于历史是否有类似的看法呢?

我觉得不一定。

我发现中国人的话语甚至顺口溜中关于日子的口语很多,在其生成结构中,似乎时间可以往回推转,历史通过各种方式在自己的记忆中表现出来。

而在美国的后现代理论中,历史只是一个名词而已,就是杰姆逊所说的商品式的、重新建造出来的东西。

在美国的大学中,"上古史"课程几乎没人选修,学生们认为与现实相差太远。

所有生活的意义都集中在所谓现时,如果讲历史就要从现在的立场出发,符合现在的需要。

我觉得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里,文化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其历史感。

这种历史感是不是在今天才第一次接受挑战、面临危机,还是说中国的历史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中国人自有办法重新探讨历史感,这个问题我不想作出解答,只是在这里提出。

    我现在要举的例子是上海作家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可以说代表了她自己的一种怀旧情绪。

王安忆不过四十多岁,但在近年来的作品中,她不断塑造着旧日的上海,这个上海并非为她所亲历,只存在于她的想象之中。

问题就是,一位上海作家何以不停地塑造假相的上海?

如果说是为上海的过去增光的话,她笔下的上海并不是一个光辉灿烂的上海,并不是一个高楼大厦的上海。

在这部小说的第一章里,她用密密麻麻的文字,浓墨重彩地勾画出上海的弄堂世界。

我先前讲到,上海的世界一面是大马路、外滩,一面就是弄堂。

她为什么要从弄堂的角度来勾画老上海,这是非常有趣的。

在这部小说中,她把弄堂的世界用非常诗意的文字描述出来。

第一章有五个小节:

"弄堂"、"流言"、"闺阁"、"鸽子",直到最后一节才把女主角王琦瑶带进来。

从文学立场讲,她显然受到张爱玲的影响,张爱玲的小说就是弄堂世界,而弄堂世界中最重要的就是女人们叽叽喳喳的讲话,即"流言"。

但是,如果更加仔细地审视这部小说的语言,就会发现其中多多少少带有感伤的意味。

为什么一位生活舒适、备受文坛重视、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作家会对上海抱有感伤的情绪呢?

这里引用其中一段文字,可以与茅盾《子夜》的开头一段作对照。

《子夜》开头描述的是日落时分,汽车从外白渡桥驰来,沿途所见的现代化事物的震撼,即茅盾用"light、heat、power"三个英文字所代表的东西。

而王安忆对于上海的描写是这样的:

现在,太阳从连绵的屋瓦上喷薄而出,金光四溅的。

鸽子出巢了,翅膀白光白亮。

高楼就像海上的浮标,很多动静起来了,形成海的低啸。

还有尘埃也起来了,烟雾腾腾。

多么的骚动不安,有多少事端在迅速酝酿着成因和结果,已经有激越的情绪在穿行不止了。

门窗都推开了,真是密密匝匝,有隔宿的陈旧的空气流出来了,交汇在一起。

阳光变得浑浊了,天也有些暗,尘埃的飞舞慢了下来。

空气中有一种纠缠不清在生长,它抑制了激情,早晨的新鲜沉郁了,心底的冲动平息了,但事端在继续积累着成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太阳在空中踱着它日常的道路,移动着光和影,一切动静和尘埃都已进入常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所有的浪漫都平息了,天高云淡,鸽群也没了影。

    这段文字出现在第四节的最后,是一段抒情的文字,描写的是上海普通的一天,但是所有的意象中完全没有类似好莱坞电影中那种浓的、艳的、光亮的东西,也没有什么生气,充斥其间的是浑浊的空气和烟雾。

她用这种基调描写王琦瑶的生活世界---阴暗的上海弄堂。

我们不禁要问,她为什么要用这种办法来怀旧?

是不是说以前的时代都是阴暗的时代,正好象"五四"作家所认为的,过去都是黑暗,未来都是光明?

事实上,王安忆却正相反,她描述的是早晨日出的景象,但没多久天色就阴暗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