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二中新校区届高三精选试题一.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1578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郑二中新校区届高三精选试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郑二中新校区届高三精选试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郑二中新校区届高三精选试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郑二中新校区届高三精选试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郑二中新校区届高三精选试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郑二中新校区届高三精选试题一.docx

《新郑二中新校区届高三精选试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郑二中新校区届高三精选试题一.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郑二中新校区届高三精选试题一.docx

新郑二中新校区届高三精选试题一

新郑二中分校2007届高三文科综合精选试题

(一)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06年8月24日21时20分,在捷克首都布拉格(14°25′E,50°5′N)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了太阳系行星定义的新决议。

按照行星的新定义,冥王星失去行星地位,使困扰天文界多年的太阳系中行星个数这一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即太阳系的大行星为8颗。

据此读图完成1—3题。

 

1.此次决议通过时,布拉格为()

A.黎明前后B.一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C.黄昏时分D.午后二时过后不久

2.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公转轨道邻近地球的是()

A.水星和金星B.金星和火星C.火星和木星D.木星和土星

3.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为“矮行星”,是由于()

A.距离太阳太远,形状非圆球状B.已演化成为小行星带内的小天体

C.其轨道与海王星的轨道相交,且质量、体积小D.距离地球太远,并无气体表层

下图中的两条曲线表示地理事物或现象随纬度的变化,图中纵坐标的单位依各相关要素而定。

读图回答4—6题。

4.①曲线最有可能表示的是

A.对流层顶高度的纬度分布

B.气温年较差的纬度分布

C.大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

D.年平均气温的纬度分布

5.甲、乙两处的数值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A.径流注入量不同B.太阳高度角不同C.海陆面积不同D.降雨量不同

6.②曲线最高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海洋面积广、下垫面单一B.地面受热多,对流旺盛

C.云量多,雨量大D.工厂集中,废气排放量大

下图为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读该图完成7—9题。

7.影响甲、乙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正午太阳高度差异B.地形差异C.大气环流的差异D.白昼时间的差异

8.关于丙地自然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盆地地形,气候干燥

B.纬度低,降水多

C.纬度低,气温高

D.海拔高,多晴朗天气

9.关于甲、乙两地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因日照强,而种植业发达

B.乙地日照弱,不宜发展林业

C.甲、乙两地种植业均不发达

D.乙地草场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

下表是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读该表完成10—11题。

工厂

原料

能源

运费

科技

工资

其他

41%

17%

2%

5%

14%

21%

4%

8%

5%

50%

13%

20%

17%

10%

11%

3%

39%

20%

10.①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需要原料和能源少B.产品轻薄短小,科技含量高

C.交通发达,航空运输为主D.离原料地和市场近

11.关于②、③类工厂的正确叙述是

A.这两类工厂都应布局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

B.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较适合布局②类工厂

C.硅谷是世界上③类工厂集中分布的代表

D.我国东部地区今后应大力发展③类工厂所代表的工业部门,快速地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此回答12—13题:

12.唐朝社会出现“回鹘衣装回鹘马”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B.封建社会盛世,国内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繁盛

C.中外交通发达,政府重视对外交流D.科技对周边国家有强大的吸收力

13.下列各项是我国古代发生在西南地区的事件,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设置云南行省②实行土司制度③平定三藩叛乱④开始改土归流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③②①④

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据此回答14—16题:

1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②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③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④战乱较少、环境相对安定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5.中共在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实行不同的土地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的需要不同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

C.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不同D.人们的素质不同

16.英国的“圈地运动”与美国的“西进运动”的共同影响是

A.导致了工业革命的发生B.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C.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使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17.文艺复兴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前期在本质上的相同点

A.都是反封建的文化运动B.都宣扬了资产阶级文化

C.都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D.都受到封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

18.下列有关维新变法运动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是魏源、王韬②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③《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奠定了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维新变法的理论④“公车上书”使维新派思想发展成为受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9.下列有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在上海、广东等沿海地区兴起

B.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C.张謇是中国早期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家

D.戊戌变法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20.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民主人士及国民党进步力量先后成立了多个组织。

其中在福建成立的是

A.中国民权保障同盟B.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C.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D.抗日义勇军

21.一战后,英美在下列问题中意见分歧最大的是

A.对苏进行武装干涉B.国联领导权的归属问题

C.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的问题D.德国延期赔款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两大趋势。

据此回答22—23题:

22.经济全球化在90年代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①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②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20070331

③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④跨国公司的推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3.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

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A.货币一体化B.国家一体化C.经济一体化D.军队一体化

近年来,过度包装现象在食品等领域层出不穷,不仅引起社会公众的强烈反感,也引起了国家立法机关的关注。

回答24—26题。

24.在经济活动中,包装是产品生产过程的继续和延伸,它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这是因为

A.精美的包装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B.精美的包装增加了产品的使用价值

C.包装过程凝聚着一般人类劳动D.包装是一种促销手段

25.购买过度包装商品,让消费者总有“买椟还珠”之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的哲学寓意是

A.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B.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C.看问题要分清主次,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D.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26.目前全国人大正在审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草案中将专门针对“产品过度包装”制定相关法律。

这表明

A.全国人大具有最高决定权B.立法权只有全国人大才能行使

C.国家行使了政治统治职能D.法律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从2006年6月19日开始,检察机关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了为期5天的第八个“举报宣传周”活动,2006年的主题是“惩治职务犯罪,维护公平正义”。

据此回答27—29题。

27.公民踊跃举报职务犯罪

①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②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③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④有利于奠定依法治国的坚实群众基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8.我国每年组织开展“举报宣传周”活动

①有利于执法机关迅速侦破案件,及时制裁违法犯罪分子②可以极大地震慑腐败分子,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③为公民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提供了舆论环境④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9.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不仅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且

①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②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③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④有利于保护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看图,回答30—31题

30.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原司长郝和平等被依法惩处,党中央、国务院把治理商业贿赂作为2006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点来抓,强调要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

这段话从哲学上说明

①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

②想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③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

31.从上题的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党中央和国务院积极实施国家职能,加大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力度②党中央、国务院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贯彻依法治国方略③党政联合,齐抓共管,加大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力度④党中央把工作重点及时转移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上

A.①③④B.①②C.②③D.②③④

针对备受关注的收入分配不平衡现象,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缩小不同收入群体间的收入差别,包括适当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以提高低收入者收水平、完善政策,稳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以及加强税收征管,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等。

回答32—33题

32.我国目前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最终原因是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C.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33.中央提出一系列措施来缩小不同收入群体间的收入差别,说明中国政府

A.高度重视不同收入群体的收入差别,强调了公平、平等和平均

B.坚持了对人民负责原则

C.为实现和谐社会的建立而提出人人平等、个个平均的思想

D.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当改革开放的帷幕刚刚拉开的时候,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务实思想,中国27年来的改革是在高一脚低一脚、进两步退一步的过程中走出来的。

回答34—35题。

34.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最根本的是

A.中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B.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及技术

D.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5.“中国27年来的改革是在高一脚低一脚、进两步退一步的过程中走出来的”,说明

A.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B.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C.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取得改革开放的成功

 

第Ⅱ卷(综合题,共1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大题,共160分)

36.(36分)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大部分所属地形区为,位于我国地势的阶梯。

(6分)

⑵甲城市附近地区,在7、8月份常出现旱情,是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

(8分)

⑶写出在甲城市汇合的两条河流名称。

(6分)

⑷写出甲城市简称,并扼要说明该城市形成组团式地域类型的主要自然因素。

(8分)

⑸简要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图示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主要迁移方向。

(8分)

37、(3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

以1898年的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设。

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材料二 美国崛起的成功…..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可以直接获得当时最发达的西欧国家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大规模流入。

获得广大西部疆域后,其国内自然资源可以充分供应并满足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

…..美国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在西方国家中是比较彻底的典型的,几乎没有封建主义制度残余。

.....美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中后期的两次技术革命的主要发源地,这使美国的生产力和企业管理制度处于不间断的创新过程,在核心竞争力上很快 超过欧洲并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材料三 德日的非和平崛起模式中最关键的是毫无节制地挑战现存霸权和国际体系,以军事扩张来解决经济资源的短缺,以及在制度和文化因素中的扩张特征。

德国和日本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度成为欧洲和东亚最强大的国家,并对英国及其他老牌强国构成严重威胁。

它们的迅速崛起必然遇到现存霸权国家和整个国际体系的压制,形成不可避免的生死对抗,最终导致其崛起进程的中断和失败。

尽管二次大战后,德、日在某些方面实现了再崛起,但是始终不能成为完全的世界大国。

这其中的教训,值得每个后起大国认真吸取。

材料四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他明确地把中国选择的发展道路称作“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这是中国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史,尤其是近代以来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时做出的理性选择。

        ___《伟大民族复兴的道路选择――论中国的和平崛起》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美国在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上半期的崛起过程(6分)及其在这一过程中曾经面临过哪些重大国际国内问题(4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崛起有哪些他国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8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日本、德国崛起的特征(2分),并简要概括其共同原因(2分)。

二战后,德国与日本经济发展的相同原因有哪些?

(6分)

(4)结合材料四,简要谈一谈现在中国为什么选择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4分)

38.(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前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世界性趋势,文化产业市场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又一较量场:

2005年8月,《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颁布,决定对文化领域引进外资、文化产品的引进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的法律界定。

文件规定,允许非公有资本投资参股出版物发行、娱乐节目制作、电影放映等领域,在投资核准、财税政策等方面,对非公有文化企业和其他公有文化企业将一视同仁:

文件同时规定,非公有资本不得投资设立和经营监测台、有线电视传播骨干网等领域:

材料二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把坚持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把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

同时既要防止无视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主张完全市场化的倾向,又要防止过分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而完全排斥文化产业属性的倾向。

材料三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思想道德基础,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学知识说明应如何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12分)

(2)材料二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论述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10分)

(3)结合材料说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治、经济意义。

(10分)

39.(6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关注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追求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结合图甲和图乙,回答⑴⑵两小题:

⑴图中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与该地区人口分布有何关系?

试说明其原因。

(8分)

⑵图乙中的①地和②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简要分析造成两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12分)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

材料一:

孔子曰: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论语》

材料二:

自汉武帝以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可耕地几乎全部开辟,包括中游十分脆弱的黄土高原,大片森林和草原被辟为农田,下游平原的原始森林、草地更是垦伐殆尽,连河湖滩地也被辟为耕地。

……中唐以后,黄河流域长期处于战乱状态,加之长期过度开发,引起水土流失加剧,下游河湖被淤被垦,最终引起环境恶化,所以10世纪以后,黄河河患日益严重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灌溉系统破坏难以修复。

——《中国通史》

材料三:

乾隆三十七年(172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

”“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村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

这时,南北各地湖泊大多出现类似情况。

——摘自《清高宗实录》卷910、卷1147

请回答:

⑶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的知识回答: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哪些思想观点,在建立和谐社会方面有一些合理成分值得借鉴的地方?

(6分)

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和影响,对此有何认识?

(10分)

⑸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

构建和谐社会,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材料四:

改革开放前,平均主义分配体制严重制约了效率的提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针对这一状况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针对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适时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材料五:

效率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从而为促进公平创造条件;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为提高效率奠定基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大力发展经济,在不放松效率的前提下,逐步缩小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阅读材料四和材料五,并回答问题:

⑹结合材料四,谈谈如何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8分)

⑺有人说:

“解决公平问题是政府的责任”。

请结合政治常识的知识,阐述这一说法的理论依据。

(12分)

 

新郑二中分校2007届高三文科综合精选试题

(一)

答题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36、

(1)

(2)

 

(3)

(4)

(5)

 

37、

(1)

 

(2)

 

(3)

 

(4)

 

38、

(1)

 

(2)

 

(3)

 

39、

(1)

 

(2)

 

(3)

 

(4)

 

(5)

 

(6)

 

(7)

 

精选

(一)参考答案

1—5.DBCBC6—10.BCDCD11—15.BBCAB16—20.CBBDB

21—25.BDCCC26—30.DCCDA31—35.CDBBC

36.(36分)

⑴四川盆地第二(6分)

⑵此时期易出现伏旱,主要受副高控制,气流下沉,气温高蒸发量大;地形闭塞。

(8分)

⑶长江嘉陵江(6分)

⑷渝(2分)山地地形和河流(6分)

⑸原因:

改革开放政策,农村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乡和地区间的收入差别;三峡水库的建设(4分)。

主要迁移方向:

农村流向城镇;流向沿海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库区居民就近后靠和外迁(4分)。

37.答案:

(1)崛起过程:

19世纪晚期,美国成为西半球最强大的国家(或答:

经济总量接近于英国;工业产值世界第一);二战后,美国开始争夺世界领导权;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6分)

面临问题:

国家南北分裂和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1929-1933年经济危机问题;两次世界大战问题(五选二,每点2分,共4分)

(2)经验:

致力于国内经济发展;善于利用发展人才优势;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不断的经济制度创新;重视发展科学技术。

(五取二,每点4分,共8分)

(3)特征:

非和平方式 (或答:

以武力手段挑战世界秩序;对外扩张方式皆可。

)(2分)

原因:

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时保留了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

(2分)

共同原因:

都实行政治民主改革;美国的扶持;经济非军事化;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制定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等。

(六选三,每点2分,共6分)

(4)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是维护国家安全,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现化化建设需要有和平的国际环境;顺应全球一体化趋势,努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自主创新,推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各国友好相处,是中国的对外政策。

(文之成理即可给分。

共4分)

38.(32分)

(1)①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分)②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投资文化产业。

(4分)③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

(4分)

(2)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分)“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的产业”体现了这一点。

(2分)②抓主要矛盾。

(1分)“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这一道理。

(2分)③坚持全面的观点。

(1分)材料中发展文化产业,防止两种倾向体现了这一点。

(2分)

(3)①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2分)②有利于弘扬先进文化,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2分)③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分)④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分)⑤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实现。

(2分)

39.(60分)

⑴该地区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大于100人以上的地区。

因为这些地区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工业发达,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频繁,对环境影响大(利用和改造环境深度、广度大,产生的废弃物多),从而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8分)

⑵①地主要环境问题是:

森林资源破坏;②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土地荒漠化。

造成①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生育失调,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

造成②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由于畜牧现象严重,使草场破坏严重,导致土地荒漠化。

(12分)

⑶儒家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孟子主张施行“仁政”,“政在得民”,给农民土地和时间,宽刑薄税;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让人们安居乐业。

(6分)(若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可相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