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0551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沿江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沿江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沿江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沿江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沿江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沿江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x

《沿江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沿江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沿江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docx

沿江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前 言

以马芜铜宜为重点的沿江城市群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加快沿江城市群发展步伐,对于推进全省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沿江城市群发展。

1990年7月,作出了开发皖江的重大决策。

1995年4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皖江开发开放若干问题的意见》,编制了《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规划纲要》。

1995年、1996年、2002年和2005年先后四次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动沿江城市群发展问题。

经过多年努力,沿江城市群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为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沿江城市群优势,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省发展改革委会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编制了安徽省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以2006-2010年为基本规划期,对重大问题展望到2020年。

规划纲要范围与1995年规划相同,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巢湖、宣城、滁州(包含市区及全椒、来安、天长)8市及所辖29县(市),国土面积5.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0.3%;2005年末人口2120.3万,占32.5%;地区生产总值2261.6亿元,占42.1%。

其中,马芜铜宜4市以占全省5%的国土面积和7.6%的人口,创造了占全省20.4%的地区生产总值和26.7%的财政收入。

规划纲要重点明确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和目标任务,提出产业、城镇、岸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建设与布局方案,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规划纲要是推动沿江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 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基础条件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沿江城市群紧邻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长三角地区,长江黄金水道,京沪、沿江、宣杭等多条干线铁路,合宁、沪蓉、蚌宁、芜宣、沿江、318国道等多条高速公路,将沿江城市群与长三角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成为其联结广大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纽带。

资源丰富,环境良好。

沿江城市群拥有近800公里长江岸线资源,开发潜力大。

水资源充沛,年均水资源总量400亿立方米,人均近2000立方米/年。

铁、铜、硫及石灰石等资源集中。

自然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人文环境良好,十分适宜人居。

政府服务意识较强,社会安定,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基本形成。

产业基础较为雄厚,要素成本低廉。

沿江城市群工业化水平较高,冶金、汽车、建材、家电等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地位,拥有马钢、铜陵有色、安庆石化、海螺、奇瑞等一批骨干企业,具备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

劳动力素质高且成本低,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综合商务成本不到沿海发达地区的一半。

沿江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综合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发展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对全省发展的贡献还不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缺乏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经济中心,呈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格局,整体推进的发展态势尚未形成;对外开放尤其是对境外开放水平较低;思想观念、市场机制等方面与发达地区也还存在较大差距等。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沿江城市群面临着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

重化工业快速发展。

沿江城市群重化工业比重大,发展快。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

沿江城市群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岸线资源和环境容量,为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进一步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为在产业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长三角经济圈快速崛起。

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进入新一轮调整,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快速崛起,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为沿江城市群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牵动力量。

国内外资本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资本向我国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加快;沿海地区受产业结构升级、商务成本上升,以及土地、环保、劳动力等方面的制约,产业也呈现加速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势头。

沿江城市群区位优越,在接受国内外产业转移上具有良好的条件。

促进中部崛起和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开发进入国家战略层面。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长江黄金水道开发力度的加大,沿江城市群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得到国家在政策、资金、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更多的支持。

“十一五”时期沿江城市群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

沿海和沿江各省都明确将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作为发展重点,区域竞争态势日趋激烈;沿江城市群与长三角发展的落差呈扩大趋势,虽然有利于产业梯度转移,但也可能会延缓融入长三角的进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环境和生态压力将越来越大。

第三节 总体思路

“十一五”时期沿江城市群发展的总体思路是: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以率先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为基本取向,以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加快两岸联动步伐,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使沿江城市群成为全省跨越式发展的龙头、对外开放的门户、长江流域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在全省奋力崛起中发挥脊梁作用。

加快沿江城市群发展必须把握好几个关键环节:

——在开发路径上,坚持以开放促开发。

充分发挥紧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承接长三角和国外的产业转移。

同时加快市域之间的开放力度,构筑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优化产业结构,形成整体合力,实现优势互补,集约发展。

——在产业选择上,注重发展重化工业和现代物流业。

紧紧抓住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同时充分利用交通便捷的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降低生产成本,使沿江城市群成为全省乃至长江流域重要的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高地。

——在开发重点上,突出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继续抓好金属矿和非金属矿资源开发的基础上,把长江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放到突出位置,特别要加强对适宜布局工业企业的岸线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为构筑沿江产业密集带提供条件。

——在区域布局上,加快推动跨江合作和联动发展。

在进一步加强马芜铜宜开发的同时,把跨江联动开发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特别要加快和县、无为、庐江、枞阳和东至大渡口地区的开发步伐,拓展马芜铜宜发展空间,解决沿江城市群发展不平衡和经济总量偏小等问题,构筑沿江统筹发展经济带。

第四节 战略定位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沿江城市群的战略定位是:

——全省跨越式发展的龙头。

充分发挥综合优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在全省先走一步、快进一拍,成为发展的表率、崛起的先锋、统筹的示范,在推动安徽跨越式发展中发挥脊梁作用,带动和促进全省奋力崛起。

——全省对外开放的门户。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主动迎接长三角辐射,推进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市场体系、管理体制的全面对接,成为率先接轨长三角、接轨国际的开放型经济区域。

——长江流域重要的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把握产业发展和转移趋势,充分发挥临江通海、环境容量大、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壮大冶金、建材等现有产业,积极培育装备制造、化工等新的支柱产业,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和水平。

第五节 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沿江城市群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通过广泛吸纳国内外资本和要素,加快构筑各类要素集聚的载体和平台,形成“两带一群两网”的经济体系。

力争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80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500元,财政收入达到580亿元,年均增长17%。

其中马芜铜宜4市生产总值达到2600亿元,年均增长1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5000元;财政收入420亿元,年均增长19%,率先融入长三角,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形成沿江产业密集带。

建设沿江产业密集带是沿江城市群加快发展的关键。

充分发挥区域临江优势,以岸线资源开发及开发园区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

到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形成若干集聚度高、带动力强的重点产业集群。

——形成沿江城镇密集带。

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沿江城镇群是沿江城市群加快发展的重点。

在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联系的同时,以马芜铜宜为主要依托,进一步完善巢湖、池州、宣城、滁州等城市功能,形成产业与城镇良性互动的局面,基本建成充满活力、创业与人居环境俱佳的沿江城市群。

力争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5%,其中马芜铜宜达到65%。

——形成沿江港口群。

建设与产业和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沿江港口群是沿江城市群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依托。

适应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加快建设以芜湖、安庆为区域性枢纽中心港的现代港口群,并加强与长三角港口体系的衔接。

力争到2010年,沿江港口群吞吐量达到2.5亿吨,集装箱运量达到50万标箱。

——形成现代基础设施网。

现代基础设施网是沿江城市群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

适应沿江开发需要,适度超前发展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设施,构建区域通达程度高、东向联系便捷的综合运输网,安全可靠的现代通信信息网,稳定的能源保障体系,完善的防洪保安体系。

——形成综合物流网。

建设综合物流网是提高沿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以港口和开发区为依托,以产业物流为主导,以城市物流、区域物流为补充,基本形成以芜湖、安庆为中心的多层次、网络化的综合物流网,不断降低区域内物流总成本。

第二章 产业发展与布局

第六节 产业发展方向

以建设沿江产业密集带为目标,充分发挥沿江城市群综合优势,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

通过产业的上下游、前后向及旁侧链接,延伸产业链,形成汽车、冶金、装备制造、石化及化工、建材及新材料和物流六大产业集群,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发展汽车产业集群。

以奇瑞、华菱为龙头,立足自主创新,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加快发展零部件等配套产业,尽快构建较为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生产体系和产品系列,成为国家级的汽车生产、出口基地。

力争到2010年汽车生产能力达到120万辆以上,其中轿车100万辆以上,区域内零部件配套率达到50%以上,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

发展冶金产业集群。

以马钢、铜陵有色、芜湖新兴铸管为依托,以优质特种钢材和铜材深加工为重点,形成冶炼—金属材料—金属制品的产业链,为沿江城市群及国内外的汽车、船舶、家电、建筑等生产提供急需的优质特种金属材料。

加快马钢500万吨薄板带建设和庐江铁矿资源开发步伐,扩大企业规模,提升板带比;围绕电解铜—铜箔—覆铜板—印制电路板、电解铜—铜带—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等产业路径,大力发展铜材加工;大力发展新兴铸管球墨铸管、大口径无缝钢管等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力争到2010年形成2000万吨钢、70万吨电解铜和70万吨铜材加工、100万吨铸管的生产能力,冶金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1400亿元,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精品钢铁基地、国内重要的铜基材料精深加工基地和优质铸管生产基地。

发展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争取在若干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形成机械基础件、关键零部件—先进重大技术装备制造的产业链。

引导船舶工业走规模化和专业化之路,重点发展滚装、集装箱等大吨位高等级船舶,积极发展游艇等专业化船舶,形成200万载重吨造船能力,建成国内重要的内河船舶生产基地。

以绿色、环保为方向,积极开发以数字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信息家电产品,包括家用电机、小家电和零部件产业,加快芜湖特种显示器项目产业化步伐,壮大家电产业。

巩固现有机械加工和装备的产业优势,强化专业化分工,积极发展数控机床、特种电缆、输变电设备、农业机械、铁路车辆等特色装备制造业。

力争到2010年,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

发展石化及化工产业集群。

以安庆石化、上海华谊集团安徽化工园、铜陵六国化工等为基础,继续推进100万吨乙烯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再引进若干大型化工企业,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和橡塑制品,形成从化工原料到精细化工、合成材料的化工产业链。

力争到2010年,形成800万吨原油加工、110万吨焦炭和35万吨甲醇的生产能力,化工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

发展建材及新材料产业集群。

围绕沿江地区石灰石和碳酸钙、白云石、石膏石、凹凸棒等非金属矿资源,加大开发力度,形成1.5亿吨水泥、2000万吨非金属矿加工的生产能力,建设世界级水泥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非金属矿及制品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电子材料、磁性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等特色材料产品。

力争到2010年,建材及新材料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800亿元。

发展物流产业集群。

以第三方物流为重点,形成市场—第三方物流—生产企业—用户的供应链。

充分利用交通枢纽、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载体,加快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链主企业和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构建若干个物流枢纽城市和—批专业物流中心,形成以马芜铜宜为中心的多层次的综合物流网。

积极发展其他产业。

(1)电子信息产业。

加快建设芜湖、马鞍山软件园为代表的软件产业,提高产品开发能力。

支持铜陵国家级电子材料产业基地建设。

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实现集成电路设计和生产的突破。

大力发展计算机外设产品,开展电子信息产品组装的代工产业。

(2)轻纺造纸产业。

壮大华茂、皖维、华源等骨干企业,扩大纺锭生产能力,开发差别化纤维,发展高性能纤维和高档面料。

面向长三角地区,引进有实力的纺织服装印染企业。

提升设计和加工水平,形成若干有影响力的服装品牌。

大力发展服装来料加工,扩大出口能力。

建设安庆林纸一体化工程,形成60万吨木浆、60万吨纸的生产能力。

推进池州林纸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建设山鹰公司牛皮箱板纸、胶印书刊纸项目,力争产能进入全国前三强。

积极发展新闻纸等高档纸张生产。

(3)农产品加工产业。

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加工技术改造传统粮油加工业,重视发展乳业、肉食品、果蔬饮料等加工,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品牌。

(4)医药产业。

重点发展大输液、外用药、胶囊、片剂、针剂等产品。

整合区域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制药企业的科技资源,加快国家新药开发和中药西制的进程。

(5)旅游业。

充分发挥长江及沿岸地区文化、生态等资源优势,加强资源整合,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度假旅游和黄金水道旅游,把沿江城市群打造成面向长三角地区的休闲旅游基地和后花园。

面向欧美长线旅游团,积极开发长江游船旅游。

加快九华山地藏菩萨铜像、芜湖华强旅游城、琅琊山森林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旅游开发和经营,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旅游企业集团。

第七节 产业空间布局

根据沿江城市群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潜力,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重要交通干线及毗邻苏浙地区,建设以“一轴双核三带”为主体的产业集聚重点区域,更好地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强化南北及东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在合肥和马芜铜宜之间形成一个扇面状的产业密集区域,提高全省的整体竞争力。

构筑“一轴”即临江产业发展轴。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江快速通道,以岸线资源开发为重点,构筑马鞍山—芜湖—巢湖—铜陵—池州—安庆的临江产业发展轴,重点布局汽车、装备制造、冶金、建材、化工、印染等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沿江城市群乃至全省产业发展的主轴线。

构筑“双核”即东西产业集聚核。

围绕临江产业发展轴,重点建设马芜铜和安庆两大产业集聚核。

马芜铜是沿江乃至全省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带,是推动产业集聚、辐射带动周边的重点区域。

随着过江通道、沿江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安庆的发展活力和产业集聚能力日趋显现,将逐步改变沿江城市群产业发展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现状。

构筑“三带”即沿长三角、合巢芜(马)宣和合安三大产业发展带。

充分发挥毗邻苏浙地区的区位优势,构筑由滁州—马鞍山—宣城等毗邻苏浙地区为轴线的沿长三角产业发展带,实现与长三角的无缝对接;依托合巢芜、合马、芜宣等高速及铁路干线,构筑合肥—巢湖—芜湖(马鞍山)—宣城—杭州为轴线的合巢芜(马)宣产业发展带;依托合安高速、合九铁路,构筑以合肥—桐城—怀宁—安庆为轴线的合安产业发展带。

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需要,围绕“一轴双核三带”的产业布局,加快开发区发展步伐,加大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及宣城、滁州、巢湖等开发区建设,使之成为优化产业布局的重要载体。

同时,规划建设若干新兴的产业拓展区特别是适宜大工业布局的区域,待条件成熟时设立新的开发区,或与现有开发区进行整合。

近期重点建设九大产业集聚区:

(1)和无沿江产业集聚区。

加快岸线资源开发,建设以化工、电缆、造船等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并推动与马鞍山、芜湖的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2)芜湖沿芜宣高速产业集聚区。

配合芜湖城区东扩和开发区扩容,依托芜宣高速、芜太高速,重点发展汽车配件、数控机床、环保设备、成套设备等,建设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

(3)繁昌沿江产业集聚区。

大力发展电力、船舶、水泥及新型建材产业,建设能源、船舶和建材产业集聚区。

(4)池州沿江产业集聚区。

加快非金属矿资源开发,大力发展下游产品及关联产业,建设建材及新材料为重点的产业集聚区。

(5)安庆-枞阳沿江产业集聚区。

依托安庆石油化工基地,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日用化工、农用化工、汽车零部件,形成以化工、机械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

(6)庐江-枞阳沿合铜高速产业集聚区。

发挥铁矿、非金属矿资源及长江岸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泥产业,加快庐江铁矿开发,形成以建材和冶金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

(7)桐城-怀宁沿合安高速产业集聚区。

依托现有基础,重点发展轻工、纺织、化工、机械等产业,形成综合性的产业集聚区。

(8)宁国-广德-郎溪沿边产业集聚区。

发挥毗邻苏浙地区的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综合性的产业集聚区。

(9)天长-来安-全椒沿边产业集聚区。

发挥毗邻南京等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综合性的产业集聚区。

第三章 城镇发展与布局

第八节 构筑沿江城镇体系

沿江城市群现有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3个,30-50万人口中等城市3个,以及一批小城市和城镇,2005年城市化率为33%。

“十一五”及今后更长一段时间,按照培育中心、完善体系、强化功能、协调发展的思路,加快城市化和城镇建设步伐,建成创业与人居环境俱佳的城市群,并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有机组成部分。

做大做强马芜铜城市带。

包括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巢湖市、宣城市和池州市,是沿江城市群的核心区域、城镇密集地带,以及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

“十一五”期间,要加快内部整合,强化与长三角城市群、合肥城市圈的联系,形成以芜湖为核心、马鞍山和铜陵为两翼,巢湖、宣城为拓展区,长江黄金水道、沿江高速、合巢芜高速、芜宣高速、沿江城际铁路等为主要发展轴线的空间格局。

近期要特别加快马鞍山与芜湖的整合,在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领域实现一体化发展。

培育壮大安庆市城市带。

“十一五”期间,要在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强化内部产业支撑力的同时,促进安庆、桐城、怀宁高河镇、枞阳镇等融合,加强同合肥省会经济圈、马芜铜城市带及长三角、武汉、九江等上下游城市的联系,形成以安庆为中心,以长江黄金水道、沿江高速、沿江城际铁路、合安高速为主要发展轴线的空间格局。

着力改善江北城镇发展薄弱的状况。

进一步加快巢湖市、滁州市的发展,尽快达到40-50万人口的规模,使之成为沿江城市群特别是江北地区重要的节点城市。

高度重视无为无城镇、桐城市、天长市、和县历阳镇、怀宁高河镇等县级市和县城镇的发展。

依托长江岸线、重要交通干线及现有产业基础,积极发展乌江、沈巷、二坝、高沟、横埠、新杭、秦栏、汊河等中心建制镇。

第九节 马芜铜宜城市发展引导

芜湖。

按照东进南扩的思路,加大对繁昌、芜湖县近郊城镇的整合力度,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拉开城市框架。

推动与马鞍山和铜陵的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动发展,形成组团式发展的格局。

在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加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使之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交通枢纽。

力争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达到130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成为马芜铜城市带的核心城市及宁汉之间最具竞争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马鞍山。

发挥区位优势,率先融入长三角,实现与南京市的互动发展。

按照东扩、南进、北接、西延的思路,加大对当涂县城和有关重点城镇整合力度,推动与芜湖的融合,促进与和县的跨江发展,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大力发展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重化工业及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城市功能。

加强港口、重要交通通道和过江通道建设。

力争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达到90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0亿元,成为马芜铜城市带核心城市及长江流域重要的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铜陵。

结合新城区建设,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拉开城市框架。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坚持东向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

积极推动与芜湖的融合和互动发展,推动与枞阳县的跨江发展。

力争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63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达到60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亿元,成为马芜铜城市带核心城市及长江流域重要的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安庆。

结合开发区东扩及北部新城区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拉开城市框架。

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等服务业,完善城市综合功能。

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主动融入长三角,强化与合肥、芜湖等城市的互动发展。

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力争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达到100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综合性城市及皖西南区域中心城市。

第十节 统筹城乡发展

沿江城市群特别是马芜铜宜是我省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途径,使之成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

率先推进城乡一体化。

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芜湖、马鞍山、铜陵等具备条件的市,构建城乡一体的市域空间体系、综合交通体系、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社区服务体系、城市管理体系等,促进城乡之间基础设施配置一体化,为全省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示范。

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充分利用城镇密集、紧邻长三角的优势,积极发展城郊型农业和原料型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提高现代农业水平。

认真抓好村庄布点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乡村合并工作,改善村容村貌。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农村水利、交通、通信、电网、改水改厕、沼气、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确保乡村道路硬化率、农民安全饮水比例、沼气户用比例、垃圾处理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推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文化服务网络,逐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率先建立农村基本社会保障体系。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基层工作机制。

加快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第四章岸线资源开发与布局

第十一节 岸线资源现状及开发原则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对于促进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城镇发展、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江安徽段干流岸线全长767.8km,其中南岸328.1km,北岸439.7km。

干流岸线中,一级岸线163.7km,二级岸线134.6km,分别占岸线总长的21.3%和17.5%。

目前,干流岸线已利用86.9km,岸线利用率为11.3%;其中南岸已利用40.5km,利用率为12.3%;北岸已利用46.4km,利用率为10.5%。

此外,沿江城市群还拥有405.4km的洲岛岸线。

总体看来,长江岸线资源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