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地理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0120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地理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地理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地理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地理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地理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地理含答案.docx

《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地理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地理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地理含答案.docx

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地理含答案

2020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

地理

(本试卷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单项选择题:

认真审题,仔细想一想,然后选出唯一正确答案。

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11日晚至12日凌晨,水星变身一颗“小黑痣”,在太阳表面缓缓“爬”过,这一现象被称为“水星凌日”。

下图为“水星凌日”时水星在太阳表面的“运动轨迹”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水星凌日”时,能正确反映水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

A.①B.②C.③D.④

2.太阳系中还可能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A.金星B.火星C.土星D.天王星

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馆藏精品中华龙鸟化石。

产于我国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页岩中,该岩层还含有丰富的各类动植物化石。

下图为中华龙鸟化石图片,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火山灰"来源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A.软流层B.地壳

C.下地幔D.地核

4.关于中华龙鸟生存时期的时间表述,格式正确的是

A.年/月/日B.朝/期/年

C.时/分/秒D.宙/代/纪

5.根据化石推断,中华龙鸟最可能的生存环境是

A.火山频发的高原山地

B.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

C.风沙肆虐的沉积盆地

D.冰川广布的高寒荒漠

2018年12月13日,国外某公司的“太空船2号”飞行器成功飞至海拔约80千米的“太空边界”。

这次成功试飞意味着亚轨道太空旅行成为可能。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飞船上升过程中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A.递减→递增→递减

B.递增→递减→递增

C.递增→递减→不变

D.递减→不变→递增

7.对图中各层大气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①层高度随着纬度增加而增高

B.①层复杂的天气利于航空飞行

C.②层含有绝大部分的水汽和尘埃

D.③层中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实验探究某一地理现象。

实验装置如下左图所示:

甲、乙烧杯分别装满300ml的干沙和水,烧杯内有温度计,烧杯上方悬挂着1kw白炽灯。

下右表为同学们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关闭电源15分钟后,乙烧杯中水的温度最可能是

A.20°CB.22°C

C.23.5°CD.24°C

9.该实验可以直接用来说明的地理现象是

A.大气温室效应B.大气热力环流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海陆间水循环

小明到海边写生时发现海边风向有明显的昼夜变化。

下图为小明在当地绘制的写生作品。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造成图中烟气飘动的直接原因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D.重力

11.下列能正确示意图中空气流动状况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地球上约97%的水储存在海洋中,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下图为全球年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与盐度随纬度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60°N海区比60°S海区水温高、盐度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气候B.大气状况、洋流

C.降水、海陆分布D.洋流、入海径流

13.关于海水性质的正确叙述是

A.海水温度由赤道附近海城向两极海域升高

B.海水盐度的最高值出现在回归线附近海域

C.海水盐度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特点比较接近

D.海水盐度、温度与蒸发量受海水密度影响

14.关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A.海水盐度会影响海上航行

B.海水密度影响污染物扩散

C.可从海水中提取碱等资源

D.渔业生产与海水温度无关

下图为世界主要渔场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5.图中世界主要渔场分布特点的正确描述是

A.多分布在北半球热带B.多分布在南半球温带

C.西半球比东半球更广泛D.北太平洋渔场面积最广

16.图中渔场成因的正确叙述是

A.冷海水上泛,利于渔场形成

B.海洋底部水温高,利于渔场形成

C.寒流水温低,不利于渔场形成

D.北海道渔场与秘鲁渔场的成因相同

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

下图为广西桂林的两幅喀斯特地貌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A.干沟万整,地表支离破碎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

C.奇峰林立,地下溶洞发育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18.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植被B.植被、土壤

C.岩石、水文D.土壤、地形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貌景观照片,照片中的骆驼向北而行。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9.该地貌类型是

A.喀斯特地貌B.河流地貌

C.海岸地貌D.风沙地貌

20.该类地貌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

A.大兴安岭地区B.内蒙古地区

C.东部沿海地区D.长江中下游地区

21.该照片拍摄于傍晚,由此可推断该时期当地主导风向是

A.偏东风B.偏西风

C.偏南风D.偏北风

北京北海团城是中国古代雨水利用的综合示范工程。

团城内除建筑物、古树外,其余均由多气孔的梯形青砖铺筑。

城内数十棵古树无需人工浇灌而百代常青。

下图为团城设计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2.冬季时含水涵洞对古树生长的作用是

A.吸纳土壤的水分,避免古树烂根

B.稀释土壤污染物对古树的危害

C.为土壤提供养分,维持古树生长

D.营造适宜古树生长的温湿环境

23.团城所在城市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B.亚寒带针叶林

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

淋溶作用在土壤中普遍存在,它是指土壤中的可溶性或悬浮性化合物,随水下渗迁移或侧向迁移的过程。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4.下列地区中淋溶作用较强的是

A.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

B.土壤表层透水性差的地区

C.冰雪覆盖的极地地区

D.风沙肆虐的内陆盆地地区

25.土壤淋溶作用的增强可能会导致

A.地下水水位下降B.土地荒漠化加剧

C.土壤肥力下降D.土壤盐碱化加剧

我国是受台风和寒潮灾害影响较大的国家之一。

下图为我国寒潮和台风的主要移动路径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6.有关寒潮灾害

正确叙述是

A.冷空气入侵造成气温降低即为寒潮

B.寒潮是我国夏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

C.寒潮伴随的狂风暴雨会造成经济损失

D.势力强大的寒潮可影响到低纬度地区

27.台风灾害给我国东南沿海造成巨大危害,其表现可能有

A.狂风引发洪水灾害

B.海水倒灌影响水质

C.潮汐现象更为显著

D.农作物遭受旱涝灾害

28.监测寒潮、台风灾害移动路径,可以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气象站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技术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地震灾害往往会链发其他自然灾害。

我们无法阻止地震发生,但可以通过防灾减灾手段减轻其影响。

下图为地质灾害链发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9.图中甲、乙、丙、丁依次是

A.泥石流、滑坡、地质、崩塌B.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

C.地震、崩塌、泥石流、滑坡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

30.地质发生时的正确避震方法是

①在家中可躲在坚固的桌下成床边

②在商场应迅速从高楼跳下

③在教室可抱头躲在课桌下或窗边

④在室外应远离高层建筑物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第二部分综合题(共40分)

31.光伏发电是国家鼓励的能源开发项目。

图甲为我国两个不同地区光伏发电场景观图,图乙为1981-2012年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根据图乙撰写的一段文字中存在一些错误,请挑出错误并作出相应更正。

我国年太阳福射总量地区分布不均,大体上东部多于西部、高原多干平原。

直辖市中重庆市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

有“日光城”之称的拉萨市年太阳福射总量高,主要原因是拉萨市地处我国第三级阶梯,地势较高,空气较稀薄,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

太阳活动是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错误1】

原文:

更正:

【错误2】

原文:

更正:

【错误3】

原文:

更正:

(2)你认为石家庄市是否适合推广光伏发电项目,至少说出两点理由。

(3)太阳能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

请从生活用品和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各举出一例。

32.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有关于霜的描述: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温,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资料二:

现在地球不仅面临着温室效应的困扰,还面临着一个新现象一全球变暗,即日益增多的空气污染物使晴日能见度不断下降的现象。

(1)图中表示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和直接热源分别是_____(填序号)和______(填序号)。

(2)“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单项选择题)。

A.多雨的夜晚,云层反射地面辐射,气温降幅大

B.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

C.北方的冷空气加速地面蒸发,使地面辐射增强

D.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大气辐射较少

(3)“此时放火作温,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试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4)引起温室效应的根本原因是______和____,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___(填序号),请列举一项在日常生活中为减缓此环境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球变暗”现象可以使________(单项选择题)。

A.①减弱B.②增强C.③不变D.④增强

33.“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以此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

下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对应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2)符合海绵城市理念的做法有______(多项选择题)。

A.大力开采利用蓄存的地下水

B.建设拦水坝,拦蓄和利用雨水

C.地面铺设透水砖,就地消纳雨水

D.发展污水处理技术,消除水污染

E.植树种草、保护湿地,涵养水源

F.全面绿化建筑物屋顶,扩大绿地面积

(3)某校学生为北京市建设海绵城市积极献计献策,下图中城市绿地、道路设计提议符合海绵城市要求的是_____(单项选择题)。

A.甲B.乙C.丙D.T

(4)简述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_____________。

34.某同学8月去澳大利亚墨尔本旅游,下图是其在当地处旅游热点地区拍摄的照片。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旅游期间,当地正值四季中的________季,气候温和湿润。

沿岸有洋流流经,按洋流性质分类,该洋流属于___________。

(2)该同学认为照片所示地区存在以下六种地貌类型,其中正确的判断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海岸地貌②河流侵蚀地貌③海浪侵蚀地貌

④喀斯特地貌⑤海岸堆积地貌⑥河流堆积地貌

(3)从地貌观察的内容来看,该同学的拍照视角中可以观察到的内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该同学在当地旅游时,导游说照片中矗立的柱状岩体景观正在渐渐消失,未来将不复存在。

对此,该同学有不同的看法。

你的看法是怎样的?

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2020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地理

参考答案

【答案】1.B2.A

【解析】

【1题详解】

水星轨道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发生水星凌日时,水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中间,②正确,故选B。

【2题详解】

要发生凌日现象,则必须满足该行星位于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之内,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之内的行星有水星和金星,故选A。

【答案】3.A4.D5.B

【解析】

【3题详解】

火山灰由岩浆喷发形成,岩浆来源于地球内部的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故选A。

【4题详解】

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地质年代的表述应采用宙/代/纪,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该化石形成于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页岩中,该岩层还含有丰富的各类动物化石”,既然该岩层中含有丰富的各类动植物化石,说明中华龙鸟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B正确;其他选项所示的环境较为恶劣,动植物数量少,ACD错误。

故选B。

【答案】6.A7.D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飞船上升过程中经过了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底部(中间层),在对流层,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递减。

在平流层随海拔升高,气温递增。

在中间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递减。

故选A。

【7题详解】

①层为对流层,一般而言,在低纬度对流层较厚,在高纬度对流层较薄,A错。

对流层复杂的天气不利于航空飞行,B错。

②层为平流层,水汽和尘埃含量很少,C错。

③层中存在电离层(又称为D层),能够反射无线电短波,D正确。

故选D。

【点睛】对流层主要有四个特征。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由于对流层主要是从地面得到热量,因此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垂直对流运动(由于地表面的不均匀加热,产生垂直对流运动对流运动的强度随纬度和季节变化而不同);③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由于对流层受地表的影响最大,而地表面有海陆分域、地形起伏等差异,因此在对流层中温度、湿度等水平分布是不均匀的);④不同纬度其厚度不均(低纬度对流层平均厚度:

17-18km;中纬度对流层平均厚度:

10-12km;高纬度对流层平均厚度:

8-9km)。

【答案】8.C9.C

【解析】

【8题详解】

由于水

比热容比干沙的比热容大,所以乙烧杯中的水升温慢,降温也慢。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关闭电源15分钟后,甲烧杯温度降低2℃,所以乙烧杯的水温降温幅度应小于2℃,即是表明乙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介于22℃~24℃之间,故选C。

【9题详解】

由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性质不同,导致在相同的热量条件下,不同烧杯中的不同物质其升温速度与降温速度快慢不一,该实验直接说明了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C正确;该实验无法说明大气温室效应,大气热力环流与海陆间循环,ABD错误,故选C。

【答案】10.A11.B

【解析】

【10题详解】

图中烟气的飘动表示大气的水平运动,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导致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BC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根据图中烟气飘动的方向可知,此时在近地面,空气由海洋吹向陆地,白天,近地面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形成高压,空气由海洋吹向陆地;夜晚,近地面陆地降温快,空气冷却下沉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近地面空气由陆地吹向海洋。

所以素描图反映了白天海陆之间的热力环流,②正确,①③④错误。

故选B。

【答案】12.D13.B14.C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以及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60°N与60°S纬度位置、降水多少、大气状况等差异不大,排除ABC;60°N陆地面积广阔,有大量地表径流注入,稀释了海区的盐度,且有暖流流经,海区水温相对较高,60°S缺少陆地,无地表径流注入,且有寒流流经,水温相对较低,因此导致两纬度海区水温和盐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洋流和入海径流,D正确。

故选D。

13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海水温度由赤道附近海域向两极海域减小,A错。

回归线附近降水少、蒸发旺盛,故海水盐度的最高值出现在回归线附近海域,B正确。

海水盐度的变化与蒸发量的变化比较接近,C错。

海水密度受海水盐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D错。

故选B。

【14题详解】

海水的盐度会对轮船的吃水深度有一定影响,但对海上航行的影响小(注意关键词“海上”航行),A错。

海水密度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较小,海水的运动对污染物扩散影响较大(如风海流),B错。

人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碱等资源,C正确。

海水温度与渔业生产关系密切,D错。

故选C。

【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有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溶解度等因素:

1、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

2、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

3、河口地区陆地径流注入越多,盐度越低。

4、暖流流经海区蒸发量偏大,盐的溶解度也偏大,则盐度偏高。

在实际某海区盐度高低的分析中,要综合以上各影响因素加以考虑。

【答案】15.D16.A

【解析】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北半球热带渔场分布少,东半球比西半球更广泛,世界主要渔场多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北太平洋渔场面积最广,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6题详解】

冷性海水上泛,海底营养物质被带至海洋表层,浮游生物与藻类丰富,饵料充足,利于渔场的形成,A正确。

从图中看,渔场的形成与饵料的多少相关,与海洋底部温度高低关系不大,B错。

秘鲁寒流附近就形成了著名的秘鲁渔场,所以不能说寒流水温低,不利于渔场的形成,C错。

北海道渔场的形成原因是受寒暖流交汇影响形成,秘鲁渔场的形成原因是受离岸风影响,D错。

故选A。

【点睛】分析某地渔场的形成原因,可以参考以下思路:

鱼类集聚,必定食物充足且生长环境较好。

①食物充足,则说明藻类以及浮游生物丰富,则营养物质丰富,而营养物质来源,可能是离岸风形成上升流,底层营养物质上涌,或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导致底层营养物质上涌,或河流注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②生存环境较好,可以考虑阳光、水温、生存空间、人类活动导致的污染、或是否过度捕捞等。

【答案】17.C18.C

【解析】

【17题详解】

结合图示信息以及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奇峰林立,地下溶洞发育,C正确。

千沟万壑,地表支离破碎为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A错。

冰川广布,河流众多以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均不是喀斯特地貌的特点,BD错误。

故选C。

【18题详解】

喀斯特地貌是流水对可溶性岩石(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典型地貌,因此与喀斯特地貌形成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为岩石和水文,C正确。

植被、土壤等因素均不是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故选C。

【答案】19.D20.B21.A

【解析】

19题详解】

结合图示景观以及“骆驼”可知,该地貌类型为风沙地貌,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0题详解】

风沙地貌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所以选项中内蒙古地区分布最为广泛,B正确。

大兴安岭地区风沙地貌分布较少,A错。

东南沿海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我国湿润地区,缺少风沙地貌的分布,CD错误。

故选B。

【21题详解】

骆驼向北行驶,照片拍摄于傍晚,沙丘西侧照片较为明亮,根据图中沙丘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形态可知,此时当地的主导风向为偏东风,BCD错误,A正确,故选A。

【答案】22.D23.C

【解析】

【22题详解】

冬季北京降水少,土壤中水分含量少,A错。

含水涵洞的水补给土壤水,土壤污染物不易被带走,稀释土壤污染物对古树的危害的作用较小,B错。

对于北京而言,冬季不是古树主要的生长季节,且含水涵洞为土壤提供更多的是水分,不是养分,C错。

结合图中箭头的方向可知,冬季含水涵洞对古树的生长作用是为土壤提供水分,营造古树生长适宜的温湿环境,D正确。

故选D。

【23题详解】

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正确。

热带雨林对应热带雨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对应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常绿阔叶林对应亚热带季风气候,ABD错误。

故选C。

【答案】24.A25.C

【解析】

【24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淋溶作用是土壤中可溶性或悬浮性化合物随水下渗迁移或侧向迁移的过程”,所以水分充足的地区,相比而言土壤的淋溶作用较强。

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降雨量较多,土壤淋溶作用强,A正确。

土壤表层透水性差,水分不易下渗,淋溶作用弱,B错。

冰雪覆盖的极地地区和风沙肆虐的内陆盆地地区降水少,土壤淋溶作用弱,CD错误。

故选A。

【25题详解】

土壤淋溶作用增强,土壤中可溶性或悬浮性化合物减少,土壤肥力下降,C正确。

土壤淋溶作用增强不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A错。

土地荒漠化加剧多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关,土壤淋溶作用增强不一定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B错。

随着淋溶作用的进行,土层逐步酸化,D错。

故选C。

【答案】26.D27.B28.B

【解析】

【26题详解】

寒潮预警的发布有严格的定义,并非冷空气入侵造成气温降低即为寒潮,A错。

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B错。

寒潮伴随着降温和雨雪天气从而造成经济损失,狂风暴雨多形容台风,C错。

势力强大的寒潮可影响到低纬度地区,D正确。

故选D。

【27题详解】

洪水灾害多是由于降水集中,排水不畅导致,而并非狂风引起,A错。

台风的天气特征是狂风、暴雨、风暴潮,引发海水倒灌影响水质,B正确。

潮汐现象主要受地球、太阳、月球之间的引力影响,与台风关系不大,C错。

台风带来的暴雨可能使农作物遭受涝灾,但不会使农作物遭受旱灾,D错。

故选B。

【28题详解】

灾害监测属于遥感的技术范畴,B正确。

气象站无法监测寒潮和台风的移动路径,A错。

地理信息技术主要用于地理数据的分析和查询,C错。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定位与导航(突出于点的定位),D错。

故选B。

【点睛】1、寒潮: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当一次冷空气入侵,使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时,可以发布寒潮警报。

2、遥感的主要应用:

资源普查、植被分类、环境污染监测、灾害监测、农作物病虫害和产量调查等。

【答案】29.C30.B

【解析】

【29题详解】

地震导致崩塌与滑坡,暴雨也会诱发崩塌与滑坡,崩塌和滑坡形成的松散物质在暴雨的作用下形成泥石流,崩塌、泥石流、滑坡形成的物质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综上所述,甲乙丙丁依次为地震、崩塌、泥石流、滑坡,故选C。

【30题详解】

地震发生时,在家可躲在坚固的桌下或床边,①正确;绝不能从高楼跳下,②错;地震发生时,在教室不要站在窗边,可抱头躲在课桌下或内角墙角处,③错;在室外应远离高层建筑物,以免发生危险,④正确,故选B。

31.【答案】

(1)以下四处错误,任意挑出三处并改正,即可得分。

【错误1】原文:

大体上东部多于西部;更正:

大体上西部多于东部;【错误2】原文:

主要原因是拉萨市地处我国第三级阶梯;更正:

主要原因是拉萨市地处我国第一级阶梯;【错误3】原文: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更正: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错误4】原文:

太阳活动是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更正:

天气状况是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2)是:

石家庄太阳能资源较丰富;有利于改善石家庄大气污染状况。

否:

太阳能光伏电站占地面积广;能量密度低,成本较高。

(3)生活用品:

太阳能热水器等;城市基础设施:

太阳能路灯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以及太阳辐射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考查内容较为基础,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详解】

(1)结合图示信息以及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我国西部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上西部多于东部;拉萨市处于我国第一级阶梯;拉萨市海拔高,空气稀薄,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