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了解工资背后的故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0015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你了解工资背后的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让你了解工资背后的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让你了解工资背后的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让你了解工资背后的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让你了解工资背后的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让你了解工资背后的故事.docx

《让你了解工资背后的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你了解工资背后的故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让你了解工资背后的故事.docx

让你了解工资背后的故事

职工“平均工资”深度分析报告

7月27日,国家统计局在权威网站正式发布了一组数据信息:

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990,比去年同期增长%,其中城镇国有经济单位平均工资11790元,增长%,城镇集体经济单位6552元,增长%,城镇其他经济类型单位10581元,增长%。

在对全国万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后得到如下结论:

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52元,同比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830元,同比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在此之前,统计局还曾发布过:

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比去年同期增长提高了个百分点。

从以上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国民的人均工资大幅增长,远远高于物价上涨速度。

事情是否真的如此,且看信息发布后各行业人士对此信息的态度。

此信息一发布就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大多数人对此持质疑态度,甚至认为这是“粉饰太平”,这个数据让人感觉“不搭调”、“我的收入水平远远的低于全国增幅水平”、“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富人拉高了穷人的收入水平”,一时之间,这一组数据成为网络、报纸、杂志、电视的热点话题。

要了解这组数据的真正意义,首先要弄清楚平均工资、可支配收入的含义。

大部分民众对“平均工资”的概念模糊不清。

在国家统计局的官方网站上关于职工平均工资是这样解释的:

平均工资是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资源。

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它不仅仅包括职工的基本工资,还包括在单位获得的各种奖金、津贴、补贴等其他收入。

很多质疑平均工资的人只看基本工资,不计算各种补贴、奖金,就是由于不了解平均工资的概念导致的。

另外人们的质疑,是因为国家国家统计局并没有明确可支配收入的概念。

按照传统的理解,可支配收入指的是城镇居民家庭在支付了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它不仅指职工个人的实际收入,而是包括每个家庭成员,里面既有家庭收入的支撑者,也包括嗷嗷待哺的婴儿,白发斑斑的老人,他们都要作为平分工资收入的基数加在一起。

如果按普通的三口之家来计算,未成年人并没有收入的能力,7000多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遭到可疑。

对统计数据最大的不满来自于统计方法的模糊。

国家统计局在公布的信息中,除了最后的统计结果外,对其他的信息,包括调查过程、样本分布、计算方法等都没有做进一步的说明,而是对此缄口不言,这不仅让普通市民难以理解,更让很多经济学家一头雾水。

香港统计处在近来也公布了一份《2007年3月工资及薪金总额统计数字》的材料,但公众“反应平平”。

报告首先指出:

在统计调查所包括的行业中,以名义工资计算,在此处特别提出是“以名义工资计算”;其次介绍了上涨、持平、下跌的公司所占的比例;再次是在扣除以甲类消费物价指数计算的消费物价上升的因素后,计算出实际工资率;第四说明统计口径的不同,区分了工资和薪金。

第五指出了工资和薪金具体区别:

工资率包括基本工资及其他经常性及保证发放的津贴及花红。

薪金总额除包括工资率的组成部分外,还包括其他非经常性薪金总额开支,如非固定发放的花红和超时工作津贴。

参照香港的估计分析,结合大陆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最终统计结果上起码应该区分工资和薪水,区分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区分垄断性企业和非垄断性企业,并且平均工资和农民收入上涨的计算,应该扣除税收的上涨,消费品价格的上涨,消费指数的上涨,而不之时扣除了消费品价格的上涨。

殷谦后话:

我们的工资真的涨了吗?

每年统计局统计的平均工资都在上涨,但是人们却对此怨声载道,一位网友在打油诗中是这样说的:

“张家有财一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个个都是张百万!

”说的甚有意思。

其中更为严重的是工资平均增长率,直接加大了灵活就业者的生存压力,如按照我国的养老保险缴纳办法,“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

显然,“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直接关系低收入群体养老、医疗保险交费额。

平均工资的上涨扬了政绩,坑了穷人。

正如喊了多遍的“狼来了”,人们对于平均工资的再升新高已经不再感冒,笔者分析人们对“节节升高的工资”不再有感觉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工资虽然涨了,但面对现在社会各种各样的必要开支,人们的开销自然而然增大了,涨的工资对于人们的开支只能说是杯水车薪,所以工资常常显得捉襟见肘。

虽然工资确确实实是涨了,但人们未体验出明显的好处,因此涨的那点工资就未能引起人们相应的重视。

二、物价的上涨抵消了工资的涨幅。

虽然平均工资一直强调的是工资涨幅大于物价上涨。

但是物有不同,现在的上班族大多是介25-50岁之间,其中年轻人占了很大的一部分,而这部分年轻人的首要消费目标是房,其次是车。

房、车这类消费品,它的一点涨幅可以抵消工资三点甚至更多。

因此即使在工资大幅上涨的情况下,还是有很多人还是成了房奴、车奴。

三、平均工资以偏概全。

在对平均工资的统计上,国家统计局只调查企业、事业、机关单位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资源,其中农民工、个体户、私营和合资企业的员工等,他们的数量巨大,远超过企事业、机关单位,而且其中大多是中国的低收入人群。

对他们而言,平均工资的高低跟他们无关。

四、涨了少数,漏了多数。

大多数的中低收入群体没涨多少,自然就不会对平均工资有感觉。

五、国人的从众心理或藏富心理。

我工资涨很多了,但是看到周围的人都嚷着没涨,为了与群众打成一片或出于财不外露的心理,也跟着喊没涨。

六、工资涨,税收涨。

与工资涨幅相同,我国的税收也保持着一路高歌挺进的状态,原本许多公共财政买单的公共服务都加诸税收身上。

原本不高的工资还要饱受税收的搜刮,自然感觉不到涨的*,没了*,国人当然就喊不出来。

在上述理由下,平均工资只成了一堆没有意义的数字,让人诟病。

中国的老百姓是很实在的,你若欺骗他们,得到的将是一片不屑。

另有舆论认为:

垄断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是一般工资收入的好几倍,有可能是这些人的工资拉高了平均数。

上述猜测在国家统计局中得到了证实,2006年,北京市职工部分行业年度平均工资是34191元,而云南省的统计数据仅为16140元,不及北京市的二分之一。

全国2005年的平均工资是18364元,云南省的平均工资要比全国的平均工资低。

除了地区因素外,各行业之间、各种不同的阶层之间、员工与管理层之间工资都是存在差,但是在平均工资中却并没有表现这种差异,因此平均工资并不能成为衡量个人收入的准确数据。

考取部委公务员得“金饭碗”,考取省公务员得“银饭碗”,考取市县公务员得“铜饭碗”,考取乡镇公务员得“铁饭碗”,这些有意思的称谓,不知道牵动了多少人的心……

 

中国“考碗族”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金秋九月,很多省份2007年公务员考试就要划上句号,而广大的考生,开始了新一轮的大战,为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准备。

以国家公务员考试为开始的2008年公务员招聘,又将成为多少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追逐的对象呢?

很多人渴望着一朝跳入龙门改变命运,花费了时间财力在考试上,艰辛、执着的学子们颇似古代的科举赶考。

“考碗一族”转战全国各地

“考碗族”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广场”的节目,就当前全国报考公务员的群体,把他们时尚地称之为“考碗族”:

考取部委公务员得“金饭碗”,考取省公务员得“银饭碗”,考取市县公务员得“铜饭碗”,考取乡镇公务员得“铁饭碗”,这些有意思的称谓,不知道牵动了多少人的心。

今年年初曾有报道说,上海某高校一名2006届的法律硕士小李在一年之内转战湖南、北京、上海、江西、深圳、广州、江苏、福建、浙江、湖北共10个省市报考公务员,尽管自己是精打细算,还是花费了9000多元,为了节省一点资金,到了一个地方报名考试,住便宜的公寓或者在老乡那里凑合,甚至要靠临时的打工来挣点生活费。

“因为公检法系统招人本来就不会多,所以就想辗转多个城市,来搏一个保险。

”就是带着这份信念,小李认定自己的最佳出路就是考,尽管她已经通过了“司法考试”这个被誉为全国只有10%通过率的“强人考”。

在今年上半年,24的四川师范大学某本科应届毕业生,4个月内转战5省参加公务员考试,“我一定要考上公务员!

”一张张往返的车票,一本本写得密密麻麻的资料,一尺多厚的复习参考书,成为他坚定于自己目标的见证。

当我问道是否感觉疲惫时,他说,只能是想着不累,主要是觉得上学近二十年,工作好坏就靠这几个月了。

像以上两位如此考试的应届毕业生是大有人在,据悉,现在高校应届毕业生选择考试公务员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一般报考者,都会选择考试国家公务员、家乡所在地公务员、学籍所在地公务员。

大多数人都是把国家公务员当作练兵场,因为本来也觉得自己没有胜算。

这其中,有很多考试了3次或者更多,结果都是泡汤了,一些考生说,自己考试公务员付出的辛劳超过了高考和考研,依旧未果,这“考碗”为什么直教人生死相许呀?

文科生全班出动去“考碗”

从中国目前的体制以及所塑造的人生价值、社会地位的形成等原因来看,公务员这块大饼受到热捧是可以理解的,而这种现象已经到了热、超热的地步,2007年国家公务员报考与录取比例平均为42:

1,而最热的职位供求比创1∶4407,而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两个职位的供求比也达到1∶1200。

在地方公务员的招考中,刚刚结束的2007年河南省三级公务员考试中,报考比例最高的为许昌市直工委1名不限专业的科员职位,1099人通过了资格审查,通过人数与拟录用人数比例为1099∶1。

我从网络资料获知,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大多数文科生热切追求的对象,据统计2007年中央机关公务员招考职位中,共有673个类别的招考职位,允许法律专业、经济专业、中文专业、管理专业考生报考的职位分别占%,%,%,%,%,而在中央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577职位中,这一比例分别是%,%,%,%,相对来说比较高的比例,使得文科学生好像看到了希望一样,而实际上每个人只能报考一个职位,而同时有几十、几百、几千的人在竞争。

书包网想看书来书包网

像中文、历史、哲学、法律、管理、外语等这些非技术的学科,在公司里要从最基层做起,很多人都不会选择去公司,而教师、科研单位的人数是非常有限的,很多人就选择报考公务员。

据悉,东部某发达省份高校里新闻专业的同班同学,已经是全班出动报考国家公务员,其中还包括部分保送成功的研究生。

为什么非得要“考碗”?

还记得学校我们政治课本里那些曾经让我们热血沸腾的语言:

作为一名有理想、有志向、有能力的青年学生,应该以国家和民族需要为己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是的,参加公务员考试是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相结合的最直接的选择。

为国家、民族做贡献,这是每一个可以维持好自己生存状况的人最崇高的理想,而这些崇高的理想在个人还不能养活自己的时候,只能是掉在现实的泥潭里。

我在采访调查中,绝大多数的人认为考公务员的理由是,大城市可以解决户口问题,而户口和经济使用房、医疗保险等联系在一起,收入稳定,福利好,有保险,工作的压力相对小,只要不出什么事情,是一辈子的饭碗。

还有一批来自农村的学子,就是没有任何根基的人,就是打定主意要靠此路来改变人生。

颇似古代的科举考试。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在最初的时候,的确是让一批寒士挤进了参与国家统治的行列中,而以后科举考试中的舞弊、买官行为使得科举考试最初的公正性丧失很多,虽然封建社会末期不时还有贫寒子弟高中状元的故事,但更多的是多少银子换一个官职。

“一举高中食无忧”的职业哲学存在了几千年,在现在这个有着多元价值的社会里仍延续着。

“考碗”带给我们的思考

带着对公务员考试过热现象的疑惑,殷谦采访了青岛大学文科特聘教授马斗成先生。

殷谦:

你如何看待“考碗一族”转战数省考试公务员?

这样做是否值得?

马斗成:

转战数省而什么也没有考取,这会是一个想当失败的结果,如果说最后能够考上自己满意的职位,这个赌还有存在的价值。

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来看,“考碗一族”的就业观念过于狭隘,这是由缺少职业规划的原因造成的。

另外,每个人职业的选择,还要考虑到地点的问题,你喜欢哪个城市,哪个城市更有魅力,哪个城市更适合你,要集中优势兵力,集中突破,不能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飞。

殷谦:

你如何看待全班皆考这种现象?

马斗成:

文科生考试公务员确实存在优势,比如写作能力,文科生的写作能力总体来说比工科、理科生要好,但是并不是说鼓励全班的文科生报考公务员,明显这里面有跟风的分子,别人考,我也考,这是不是面子的问题?

公务员岗位对公务员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心理素质、个人奉献的意识、交往的能力等等,一些文科生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是否适合这样的岗位,就去报考,从一开始,就是陪考者。

殷谦:

“一举成名衣食无忧”,我们是该提倡?

还是应该批判?

马斗成:

当代中国是一个空前的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社会对各种职业的认可,使得个人经济利益、提高社会地位的途径不是非要建立在“吃皇粮”这种方式上。

而纯粹依靠考取公务员来改变命运的想法是非常单纯的,一是自己主动放弃尝试其他职业的机会,另外对公务员工作的环境、内容带有很大的偏见。

所以不提倡带着这种封建的官本位思想考试公务员。

殷谦后话:

一年一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拉开了招考的序幕,报考刷新的新闻又会响起,我向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著名的考试专家姬雪松咨询了考生报考前应着重考虑哪些问题?

专家认为是所报考的职位,他说,尽管每次考试结果可能只是一场练习,但是一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去报考。

综合考虑的因素包括近几年来同一职位的竞争激烈程度、自己对这个职位工作内容的了解程度、自己的能力是否所及等。

很多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陪考者,比如省政府办公厅主任一职位,它对各方面的能力要求都是相当高的,那些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毕业生不适合去报。

有时候适当降低自己的能力所及职位,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不过更多的人是刻意拔高自己。

 

“求职大军”催生了一批新型产业

每年都会有几百万的毕业生涌向社会以求谋得一职,虽说找工作难,但求职大军却也红火了不少人。

各方人马抓得先机,在求职大潮中甚是得意。

培训机构,这其中包括求职培训机构、技能培训机构。

公司企业对技能型人才更感兴趣,好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瞅准了这个时机,大肆宣扬以吸引众多毕业生回笼接受“再教育”,且不说其对毕业生就业效果如何,主办方绝对是赚了个喜笑颜开。

刚出校的学生在职场礼仪,面试技巧很生疏,也需要培训,商机又来了。

毕业于某普通高校的小孙有幸进入了公务员的面试,忍痛花600元报了个面试突击班,拿她的话说“好多人都报了培训班,(自己报了班)图个心理安慰也好。

出版业及书籍作者。

各职场成功人士,资深专家献身说教,争相出书,“宝典、红宝书”纷纷出炉,各种怪谈奇遇让读者为之澎湃。

翻开里面的内容看看,“撞车”者,观点相悖者还不少,但经验之谈不能不看,青涩的毕业生对此类书籍甚是膜拜,于是出版社和作家也火了。

为招聘者和应聘者提供场地、空间的机构和个人。

先说招聘会,举办方要么向招聘单位收取摊位费,要么向应聘者兜售门票,总有一方要买单,为求得工作,为招到人才,只有交钱。

另外就是网站了,免费注册,还有详尽的服务,使求职者和招聘者都很满意。

庞大的点击量吸引众多的广告客户寻上门来,这生意也就来了。

招聘单位。

一场场的招聘会,拿着华丽夺目的宣传海报从不落下,招聘人员激情地向有意求职者讲着自家的发展史,求职者倒是热心满满,却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网上的招聘广告也一直挂着,投去的简历却是石沉大海,为什么?

公司那是在做免费的宣传广告,微小的投入,换来得极大的注意力,这招聘活动做的,值!

骗子团伙。

这是一个见不得光的群体,但在这也得说说。

摸准了众毕业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骗子们也是大显身手,骗招骗术出尽。

典型案例就是打来电话,给你一个所谓的“面试”序号,要求你于哪天回拨电话进行电话面试。

信以为真者电话费高速上扬。

这只是小损失,很多人被骗到身无分文,更有甚者被骗到传销团伙不得脱身。

细细想来,庞大的求职队伍不仅仅是火了上述几个领域。

为参加招聘会征战南北,支持了交通业,其间的食宿又发展了餐饮业;参加面试一身得体的行头火了服装业;低薪、零工资就业推动了小企业的发展等等。

虽没就业,也已经开始推动社会。

 

个体工商户成为弱势群体的真实原因

改革开放初期,个体户是多少令人羡慕的一个群体,他们腰上别着时髦的挎包,喊着“文明经商”、“礼貌服务”的口号,满脸笑容地数着大把大把的人民币。

他们首先尝到了改革开放的甜头,他们曾经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最生动的因子,是最富创造性、自主性的群体,他们甚至一度成为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象征。

然而,时过境迁,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依然迅速,个体户这个词却已经很少被人们提起,他们的风光也早已成为过去。

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1999年,我国个体工商户为3160万户,而截至2006年6月,这个数字变成了万,减少了约650万户,平均每年减少87万户。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蓬勃发展到今天的日渐式微,究竟什么原因让个体户变成了弱势群体呢?

80年代的风光与现状

近日一家主流网站发布了一组名为“看看80年代中国的个体户们”的照片,重温个体户当年的风光。

照片上,有街边卖衣服的小摊,挂着“文明经商”、“礼貌服务”的白底红字招牌;有留着刚兴起的“青年头”的小伙子,腰上别着时髦的挎包,当街支起“缝纫机”,为排队等候的顾客缝补衣服;还有沾满污垢的灰白色铁炉,上面架一个热气腾腾的铝盆,里面盛着茶叶蛋。

在个体经济发达的上世纪80年代初,这样的一台缝纫机或一架炭炉一度十分普遍,它们当时甚至象征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希望。

然而在改革开放将近30年的今天,这样的景象也只能在电影或者老照片中看到了。

现实中,个体户们的生活又是怎样呢?

27岁的李女士大学毕业后因为不喜欢天天上班的工作,便开始在青岛市李沧区的夜市上摆地摊卖衣服。

经过三年的打拼,如今她已经有了一个十多平方米的店铺。

谈起摆地摊的经历,李小姐直叹,现在的个体户真难。

“我虽然有了十多平方米的门面,但因为太小,所以晚上还要到夜市去摆摊。

用手推车推着去,刚开始时感觉很累,后来大家都这样,也就习惯了。

大家都认为我们很赚钱,其实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

门面虽然只有十多平米,但每个月还要交个体工商管理费100元,地税100元,国税80元,铺租500元,除此之外在夜市上摆摊,每个月还得交500元的保护费,不交这保护费,你根本别想在这摆摊。

这样的开支,让我每个月挣的钱刚够自己生活。

”李女士告诉记者,生意难做不光是因为开支大,她还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同样的一件衣服,从温州过来时的进价是45元,在大商场里可以卖到400元,在夜市上却连卖70元都困难,因为大家似乎都认为只有大商场里的衣服才是真的。

除此之外,还有同行的互相排挤等困难。

李女士的困难其实只是冰山一角,在我国一些城市,没收个体户的生产工具,强拆个体户的临时住所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

他们的生产工具被没收了却没有任何办法,因为他们没有注册。

擦皮鞋、卖烤红薯、修自行车,这些普通的经营在许多国家并不需要登记注册,而在国内,不注册就是非法。

在一些城市甚至连收废品都要统一注册、统一着装。

个体经济的发展之路越来越艰难。

2006年,有的城市甚至将创建“无摊城市”作为塑造城市新形象的目标。

 

警钟敲响:

中国离不开个体经济

个体户的困难让人们产生这样的疑问:

中国难道不需要这种“8人以下生产资料所有者参加劳动”的经济形式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曾有经济学家指出,如果中小企业及个人的创业精神遭到扼杀。

大型企业进步的动力将逐渐消失,一个国家的经济将失去长远的发展动力。

不仅如此,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价值多元化观念也将受到重创。

且不说改革开放初期,个体经济为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是今天,个体经济也同样不可少,个体户的消失也与我国政府鼓励创业的政策方针不符。

据调查,在我国生存型创业占了创业总量的90%以上。

大量的下岗工人、失去土地或因种种原因不愿留守乡村的农民,以及刚刚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在为自己的生存而创业。

说的通俗一点,他们没有更好的工作选择,只是为了“活下去”。

他们的创业范围,大多局限于商业贸易,如销售、个人服务、教育服务、社会服务等行业。

与拥有技术和起动资金的创业者相比,他们一般个人能力较低,自身缺乏竞争力。

这些创业者的性质实际上是属于个体经济的,他们的自主创业有效的缓解了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为我国多元化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因子。

中国的市场经济暂时还离不开个体经济的支持,然而种种迹象表明,个体户已经走向了消失的边缘。

平均每年减少87万户只是一个数字,更可怕的是个体户的锐减引起了国人价值观念的倒退。

个体户的锐减,导致现在的年轻人对市场的渴望与向往已经荡然无存。

从二十年前的“下海热”到现在的“考公务员热”便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是什么原因让“个体户”面临困境?

造成近十年来个体户锐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个体户注册难。

常常面临生产工具被没收的危险,不得不与城管队搞游击战。

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个体户没有注册,在很多国家,擦皮鞋、卖烤红薯、修自行车根本就不需要注册,而在我国,不注册就意味着无法正常经营,随时面临着被驱逐、被没收产生工具的危险。

而注册除了要支付大笔的费用之后,还必须面临繁琐的审批程序。

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世界银行的学者曾对85个国家和地区的创业环境做过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从注册一家公司到开业平均需经天数达到111天,而环境较好的国家只需要2天。

其次,繁重的个体工商管理费也让个体户不堪重负。

据全国工商联相关调查显示,某些地方个体和私营企业需缴纳的费用,包括卫生费、劳动用工年检费、土地发放费、耕地占补开发费、出外经营手续费、工商年鉴公告费、造地专项基金、发票结报费、市政押金、电脑票据工本费、土地设施管理费、房产抵押管理费等各项政府征收税费和基金多达375种。

而这还不包括各种摊派、赞助、协会收费、有偿宣传费、部门下达的报纸杂志费和非生产性招待费用。

近年来,随着农业特产税等各种农业税的取消,取消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制度的呼声不断。

但大多数地方雷声大而雨点小,真正付诸行动的只有北京、天津等个别大城市。

一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出现了“为收费而养人、为养人而收费”的现象。

有专家甚至认为在我国,是最弱势的市场主体养活了政府的综合监管执法部门。

第三,个体经济市场管理不规范。

李女士所说的同样一件衣服在大商场里卖400元,在夜市上却卖70元都困难这种情况在很多地方都存在。

究其原因,无非是夜市管理不规范,假货多。

使得人们在夜市买衣服的时候即使遇到真货也不敢相信,一再压低价格。

而夜市上的个体户为了降低成本,一再通过地下渠道进一些价格低廉的劣质商品,一些地下生产商为了满足个体户的这种需要,专门生产一些劣质价低的商品,同行之间的这种不正当竞争,也使个体经济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以上原因让个体经济逐渐进入了一种死胡同,甚至走向消失的边缘。

令人欣慰的是,一些新法规的出台让人们看到了个体经济重新崛起的希望。

新法规下的复苏希望

2007年10月01日刚刚通过的《物权法》以及明年1月1日即将施行的《就业促进法》让人们看到了个体经济重新复苏的希望。

《物权法》体现了私人财产权的神圣,体现了一种平等保护的原则。

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只要是合法取得的财产都受《物权法》的保护。

富人的工厂别墅需要保护,穷人的旧三轮车同样也不容侵犯,《物权法》针对历史和现实中严重侵犯公民私有财产的违法行为,创设了各种法律对策。

如对所谓“黑出租”不能没收汽车、摩托车;对流动摊贩,不能毁损、没收其商品和工具;没有搜查证就不能强行进入居民房屋,彻底终结进行“抄家”的可能性,切实保障了公民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生活安宁,也让个体户的私有财产有了法律保障。

根据《就业促进法》草案的精神,2007年全国“两会”前夕,上海、重庆两市,先后实施“不再一律*马路摊点”和“有序开放马路摊点”的举措。

上海、重庆、南京、郑州、石家庄……一份份路边摊解禁的地方性文件,引发了一场涉及数百万人口谋生方式及管理方式的大变革。

一场牵涉到数百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