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9678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docx

《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docx

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

 

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

 

(一)孔子眼中的“仁"

  方尔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著有《荀子新论》等专著多本,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孔孟哲学,多年被评为学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内容简介:

  今天我给大家讲孔子“仁”的思想.那么“仁”在孔子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有的人说占有最高的地位,有人说孔子的思想核心部分就是“仁”.

  那么“仁"是什么意思?

我们简单地说,就是发自内心的、真心的爱人。

“仁"离我们很远吗?

其实也不远,你只要想“仁”,就有“仁",你不想“仁",就没有“仁”.

“仁”是你内心一种真诚的信念,你只要信就有,你不信就没有。

这就像佛教禅宗,讲到佛,你心中有佛就有佛,你心中没佛就没佛,有没有佛全看你内心。

那么“仁”里头包含着几种意识:

人格意识、人类意识、人为贵意识、、人和意识,如果具备了这四种意识,实际上就具备了“仁”。

  那么什么叫人格呢?

人格就是人的道德性。

孔子认为,人格应该高于身份,孔子当然很强调等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强调证明,君臣上下这种等级是要讲的,但是这种等级不能概括人格,人格高于等级。

那么人格的基础是什么呢?

人格的基础在孔子那里是自我,人格要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尽管人格是培养出来的,尽管现实中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是什么“学而知之者,困而知之者”,但是人格的培养仍然要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人们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在跟其他人交往的时候不要老是想着别人怎么不对,不要老是想客观,一切先看自己的主观.另外孔子的伟大还在于他能够从人类的角度来看问题。

  比如说在教学生时打破了国家的界限,各个诸侯国的学生我都教。

为什么?

因为在他的观念当中,他的道德意识是人类的意识,不是某一个家族的意识,所以这里反映出孔子的人格是非常伟大的。

那么“仁”的第三个意识是人为贵意识.

  人为贵这是儒家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

在儒家的一部书《礼记》里头就有这种说法,“人为天下之贵,”说人是什么?

人是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人是天下最精华的部分。

“仁”的第四个观念是人和意识,和,和合,人和,这就是孔子提出的中庸.那么中庸到底是什么呢?

我倒觉得,中庸的意思很可能就是和,就是和睦.也就是我们现在党中央所提倡的叫什么?

和谐地向前发展,所以和谐地向前发展,那么一方面每个人尽量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找出自己最恰当的位置,就是在这个发展中,你觉得最恰当的位置是什么?

一方面怎么样还要向前发展,和谐地向前发展。

  所以我们说,这个中庸是一种高层次的境界,高层次的道德,所以我们说要做到它是非常不容易的。

  全文:

  (孔子,一位被称为“圣人”的老者,他的诸多语言流传至今不衰,他的博大思想影响举世无双。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而“仁”则是它整个思想的精髓.在《论语》中,“仁”字的出现达一百多次,这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中所占有的地位。

那么孔子所谓的“仁”究竟是什么呢.中国政法大方尔加学教授将带领你走进孔子的视野,讲述他眼中的“仁”)

  今天我给大家讲孔子“仁”的思想,那么“仁”在孔子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甚至有的人说占有最高的地位,有人说孔子的思想核心部分就是“仁”。

那么“仁”是什么意思,我们简单地说,就是发自内心的真心的爱人.

  那么孔子的学生问孔子仁是怎么回事:

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

"问知。

子曰:

“知人。

”樊迟未达。

-—《论语。

颜渊》

  仁做起来是非常难的,孔子说过这种话,子曰: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

  那么“仁"确实非常难,但是“仁”做起来也非常容易,怎么容易呢?

  子曰:

“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仁离我们很远吗?

其实也不远,也很简单,你只要想“仁”,“仁”就到了,你想“仁”就有“仁”,你不想“仁”,就没有“仁"。

那么从这话里可以看出,“仁”是你内心一种真诚的信念.你只要信就有,你不信就没有。

这就象佛教禅宗讲到佛,你心中有佛就有佛,你心中没佛就没佛,有没有佛全看你自己内心。

  (在孔子眼中,“仁”的内涵极为丰富,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法。

小到个人理想的培养,大到国家治理的理念,处处都体现出了。

孔子“仁”的思想.那么孔子的“仁”。

具体是怎样体现的呢?

  那么“仁”里头包含着几种意识,如果你能达到这样几种意识,那么你也就达到了“仁”。

“仁”里头包含了哪些意识呢?

第一:

人格意识。

第二:

人类意识。

第三:

人为贵意识,第四:

人和意识。

具备了这四种意识,实际上就具备了“仁”。

当然,我们说“仁”很难,为什么?

因为这四种意识很难具备。

这四种意识又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那么我来一项一项来讲。

  第一:

人格意识,什么叫人格呢?

人格就是人的道德性,说这个人有人格,有道德。

没道德那就没人格。

那这个人道德很高尚,高尚就是人格高,这个人道德低下那就是人格低下。

所以人格就是人的道德性。

那么人格又包含着这样几个内容:

人格与身份,人格与财富,人格的培养,人格的基础。

  那么首先是人格与身份,那么孔子认为人格应该高于身份,孔子当然很强调等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强调证明君臣上下这种等级是要讲的。

但是这种等级不能概括人格。

人格高于等级。

孔子说过这种话: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帅就是身份。

帅是高等级的,但是帅可以被别人夺走。

敌人可以把你的帅给俘获,给夺走,但是人格是夺不走的。

匹夫,普通的老百姓,不可夺志也,志是人格。

你即使把我的帅给夺走了,或者把我给俘虏了,但你夺不走我的志,我的人格,我的自由可以被你剥夺,我可以被你捆起来,我可以被你关起来,但我的想法,我的思想,我的高尚的道德,你夺不走,“所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个“匹夫之志”和“三军之帅”的比较,反映出孔子有这样一种观念。

就是人格高于等级,你虽然等级比我高,但是,等级高并不代表你人格高,并不代表你道德高。

我的道德可以超过你,鲁国的国君,曾经问过孔子,定公问:

“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曰:

“君使臣以礼,臣使君以忠。

”-—《论语。

八介》

  那么按照国君的观念,统治者的观念,君是有最高身份的,臣的身份不如君,既然臣的身份不如君,那么臣子应该绝对服从君,但是孔子提出了一个前提,前提是什么呢?

双方之间先要讲人格,双方之间不光是上下级的关系,不光是高等级,低等级的关系,还有一个人格关系。

孔子曰: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主他当然可以驱使臣子,指挥臣子,调动臣子,但是你要尊重臣子的人格,对臣子要以礼相待,这是首先的。

然后臣子才能够对君主尽忠。

才能够为君主所驱使,你要是不尊重我的人格,那我也没有法对你尽忠。

我也没

必要对你尽忠了,因为你不尊重我的人格,人格比身份更重要。

  (在孔子看来,道德是人生最高境界,但是一个人仅仅追求道德是不够的。

他还应具有一定的财富,当财富与道德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而孔子认为.一个人是否有钱与做人绝无关系。

那么孔子是任何看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那么有关人格意识的第二点,人格与财富,那么我们说人们讲道德,讲人格,和谋取财富是不是截然对立呢。

在孔子那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人们有一种观念讲道德就不要财富,讲财富就不要道德,所以为“仁”不富,为富不“仁”,但实际上不是这样,在孔子这里讲道德和讲财富,并不是根本对立的。

那么孔子说过这种话,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论语。

里仁》。

所以孔子并不反对谋取财富。

  这个《论语》第十章乡党篇里头记载了孔子的一些生活,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日子过得也是不错的,物质享受也是不错的,有肉有酒,有皮袍子穿,所以说追求财富和追求道德两者并不是截然对立的。

但是孔子强调这一点,“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就是说我求富贵,我想富贵,但是我不能违反道德,我不能为了富贵而抛弃道德,而抛弃人格,如果现在财富和人格冲突了怎么办。

那我要人格,我宁可过贫困的生活,所以孔子说,子曰: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

迷而》。

什么叫如不可求,就是我不违反原则,不违反道德,如果在不违反原则,不违反道德的前提下,我能得到富贵.那我就干,哪怕给人赶车,执鞭,给人家赶车我也干,你让我违反道德,去取得富贵,那我不干,那我还是干那些我愿意干的事情。

所以我们说人格和财富,人格和富贵,在孔子那里头,并不是截然对立的。

孔子有一个学生非常有名——子贡,那么子贡大家知道,他就是一个大商人,经商,赚钱,他很富有,赚取财富,但是赚取财富,经商赚钱和他追求道德,向孔子学习道德,学习文明并不矛盾,所以说在子贡身上可以体现出财富的追求和道德的追求,两者并不矛盾,虽然孔子讲,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那么君子是要追求正义,追求道德,小人就知道追求财富,追求好处。

就知道这个,但是我们不能由这一句话,由此而认为在孔子那里,追求财富,和追求道德是截然对立的。

他所说的小人喻于利,实际上是说小人为了利为了财富,竟然违反道德,放弃道德,那么实际上只要不违反道德不违反原则,财富可以追求,越富越好。

所以我们过去有一个说法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那么你可以爱财,也不妨碍几当君子,所以我们说人格与财富就是这样一种关系。

  (依孔子的观点来看,追逐财富,盼望发家,这是人之常情的,但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都不能违背原则,用孟子的话来说那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就是孔子的“仁道”,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弱肉强食,尔虞我诈,只要能达到目的就不择一切手段,还有什么“仁道”的原则可遵循。

所以孔子的“仁"充分体现出人格应该高于一切,那么孔子所说的人格又是怎样得来的呢。

  第三:

人格的取得,人格是怎么(培养)的,那么人格也不是人天生所具备的,也是后天学习得来的,所以孔子特别强调学习,那么在《论语》当中,孔子也说过这种话,孔子曰: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论语。

季氏》。

他把人分为这样四类,那么他这里也讲到“有生而知之者”,仿佛有的人天生不用学习,天生脑子里就具备了,一切知识,具备了一切道德,有人由此批判孔子是先验论,是唯心主义,其实如果我们把《论语》整个好好读一读,具体地来分析孔子,我们会发现,孔子的所谓的:

“生而知之者”其实都是虚设,是一种抽象的肯定,具体的否定,他表面上讲有“生而知之者”其实他又否定了,“生而知之者”因为你问他谁是“生而知之者",他给你举的例子都是什么人呢,尧舜禹。

古代的这些大圣人都死了,没有了,你问他眼前谁是“生而知之者”,眼前没有一个真正的“生而知之者”。

连孔子都说,“吾非生而知之者”,他本人也不是“生而知之者”。

所以我们说其实“生而知之者”在孔子的思想中并不存在,只是一种虚设,只是为了教育学生的时候,他的一种教育方法,为了教育学生,他设定出这么一个东西,其实是并不存在的,就象我们说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百分之百的饿圆吗?

其实没有,圆只是在几何当中存在,是人们从具体的圆中提炼出来,抽象出来,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在具体的事物中有绝对的圆吗?

绝对的圆是没有的,百分之百的黄金是没有的,百分之百的氧气是没有的,所以他的“生而知之者”就是一种百分之百的氧气,百分之百的黄金,孔子真正重视的还是后面的“学而知之者”和“困而知之者”,所以人格从哪来呢,人格是从学习得来的。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问,不亦君子乎!

"—-《论语。

学而》.多学习,不断的重复,不断的复习,那么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看看孔子是怎么样学习的,孔子这种学习就不单纯是一种知识性的学习,实际上是一种人格性的学习,人格性的培养,真正是“学而时习之",真正是贯通全身的学习,那么据说孔子大概是二十九岁的时候,跟鲁国著名的演奏家师襄子弹琴,弹的特别好,那么师襄子教了他一首旋律,孔子很聪明,这个旋律很快就会弹了.那么师襄子也认为他弹的不错,弹的不错可以往下学了,但是孔子认为自己没有真正的学会,师襄子就问他说你怎么没学会啊,这个旋律你都会弹了,你怎么能说你没学会呢,孔子说我还没有掌握这个旋律的数,数是什么呢,相当于节奏,就是旋律我虽然会弹了,但是旋律的背后所隐藏的那种节奏,内在的节奏我还没有真正的掌握,那么师襄子就觉得这个学琴的年轻人了不起。

就是他对这个音乐的学习,对旋律的学习,不是一种表层的掌握,不仅仅是知道而已,他要求深层的掌握,那么他就让孔子继续练习,那么孔子又练了很长时间,练到后来怎么样,弹的就相当棒了,跟刚开始光掌握旋律就不一样了,那么一旦掌握节奏,那就会怎么样,拨动人的心弦,师襄子后来听孔子弹这个旋律的时候,他的心弦就被拨动了。

他感到很感动,这说明什么,孔子对这个旋律的掌握已经不是浅层次的掌握,不是一般性的掌握了,深层地掌握了,掌握了它的数,那么师襄子就跟孔子说现在你学的相当好了,弹的相当好了,可以往下学了,但是孔子怎么样,孔子说还是不行,我掌握的还是太浅,当你掌握的怎么浅呢,他说我还没有掌握这首旋律的志,这个志是什么?

主题思想,当初做这首旋律的人他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思想,他的想法是什么,那就相当深了,比数还深,比节奏还深,大家注意要想掌握前人的主题思想,掌握最深层的思想,需要什么,需要弹琴的人,同时你的人格,你的思想道德也得跟着一步一步地向上升华,如果你不能升华到一定的境界,你根本不可能体会出,前人的主题思想,你根本不可能掌握前人的灵魂,所以孔子又进一步的练,最后练练练怎么样,终于体会出,这首旋律的主题思想,我通过这个例子要说明什么呢?

说明人格的培养不是一般性的培养,人格的学习不是一般性的学习,不是简单的认识的学习,而是一种熏陶,一种体会,是一种品位,需要非常深刻地理解。

  (孔子用“学而时习之"来强调求知的重要性,显然,一个人如果缺乏知识,那他就会在事业上缺乏一定的成就.所以孔子以好学著称,他提出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名言,被后世学者视为座右铭,所以我们说人格是靠培养的,那么人格的基础又是什么呢?

  那么往下我要讲到人格的基础,人格的基础是什么呢?

人格的基础在孔子那里是自我,人格要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尽管人格是培养出来的,尽管现实中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是“学而时知之者,困而之知者"但是人格的培养仍然要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并不是说建立在天生的基础上,说天生我就有人格,我生而知之,并不是这个意思,这个自我的意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它是说自觉

自愿,就是人格的培养纯粹是一种自觉,纯粹是一种自愿。

孔子说过这种话,子曰: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

宪问》。

什么意思呢?

古人其实就是说圣人,古人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了自己而学习。

为了完善自身,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为什么快乐,通过学习,我完善了自身.我纯粹是为完善自身而学习。

所以人个要求建立在什么基础上.人格要求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

那么既然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那么人们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首先立足于自己,在跟其他人交往的时候,不要老想着别人怎么不对,不要老是想客观。

一切先看自己的主观,孟子说过这样一个话,这个话反映出一个有人格的人,首先立足于自己的主观,首先立足于自我.孟子说什么呢?

说今天有人对我态度非常专横,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那么孟子说,做为一个君子,一个有人格的君子,如果人家对你不好,以非常专横的态度,蛮横的态度对待你,你应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君子首先应该想到,肯定是我不好。

由于我不好人家才对我这样,我要是好的话,人家为什么对我这样呢。

所以你看,他首先立足于自己。

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

孟子说了,如果他对我不好,那我应该调整自己,他还对我不好,那我应该怎么办?

孟子说我还应该进一步地反省自己.肯定是我有问题,所以既然人格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所以讲人格的人他在对人,对待别人的时候都是出自什么?

真心。

所以我前面讲了,“仁”是什么呀?

孔子的学生问,“仁”是什么呀,那么“仁者"爱人,我是真心地爱别人,完全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我不是让别人说我好,我才爱人。

我真正是出自我的内心,我是真心地爱人。

这是我内心信念,内心秉性的一种体现,就象我们说孝顺父母也是这样,那孝顺父母是为了让父母说我好,让周围的邻居,让我的乡亲说我好。

并不是这样,孝顺父母确实出自我的秉性,我以孝顺为乐。

给父母穿好,精神上尊重父母。

让父母高兴,我以此为乐,所以我们说呢,人格是非常重要的.

  (在孔子看来,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都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

那么要想达到仁的境界,这就要求我们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有他人来推动.所以孔子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那么孔子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体现“为仁”的呢?

  那么下面我讲“仁”的第二个意识:

人类意识。

大家注意,孔子他的伟大还在于什么呢,他能够从人类的角度,来看问题,突破家族,突破种族,甚至突破我与别人。

在《论语》里面有这么一句话:

司马牛忧曰:

“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

“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论语。

颜渊》。

孔子有一个学生,说过这样的话,说别人都有兄弟,而我没有兄弟,感到心里很难受,那么孔子有一个学生子夏就对他说,你怕什么没兄弟啊,“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人都是你的兄弟。

那么这句话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当时中国的社会,宗法观念非常浓厚,家族意识,血缘关系,群体的意识非常浓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能够突破家族的饿局限,宗法观念的局限,具有人类的意识。

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那么孔子在他一生的作为当中,一生的奔波当中,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这种人类的意识。

比如说孔子的学生,孔子教的学生,并不都是鲁国人,孔子在教学时候,已经打破了国家的界限,各个诸侯国的学生我都教。

为什么。

因为在他的观念当中,他的道德意识是人类的意识,不是某一个家族的意识,不是某一个国家的意识,不是某一个人的意识,是人类的意识。

都一样,所以孔子提出了这样一个思想,什么思想呢,就是一个人如何处理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呢,应该采取这样一种方法,叫做“推己及人”。

什么叫做“推己及人"呢?

就是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设身处地地,为其他人着想,当你想到其他人的时候。

你也应该想一想你自己处于这种情况的时候你自己如何,你自己怎么想的.所以孔子说出这种话叫做: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卫灵公》。

“欲立而立人”什么意思呢?

你自己想立得住,你也应该好好想想,人家也想立得住。

你“推己及人”,你设身处地,你想立得住,别人也想立得住,你不能说我想立得住我不让别人立得住,或者说我想立得住,别人不会想立得住.不!

你想立得住,你也应该设身处地地考虑,人家也想立得住。

“己欲达而达人”,你自己想通达,你也得让别人通达,别人也想通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喜欢的东西,你厌恶的东西,你注意,人家也厌恶。

人家也不愿意,你不能去损害别人。

把你所不愿意的东西强加给别人,这是不行的。

所以这里反映出,孔子的人格是非常伟大的,具有一种人类意识。

那么这种人类意识非常重要的是不光突破家族,不光突破血缘关系群体,突破诸侯国,而且突破人和我.

  (从《论语》中仁的观点看,其价值内涵主要体现在仁的情感,它教会我们在当今社会中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

只有关系和谐,社会才能和谐。

所以“仁爱”是孔子思想的精髓,那么在孔子的行为当中是如何来体现这种“仁爱”呢?

  那么“仁”的第三个重要的意识是什么呢?

人为贵意识.人为贵,天地之间人为贵,这是儒家一个非常重要的礼念,《论语》乡党篇里头记载说孔子上朝,上朝回来以后,有人告诉他马棚失火了,结果孔子马上就问,“伤人乎”.不问马,什么意思?

失火了,人伤着没有。

这反映出什么?

人为天下之贵。

当时这个社会,那些奴隶主贵族,那些有钱人,他们恐怕最重视的是这种自己的财富.马棚一失火,他肯定想到我的,有很多高贵的马。

那么这种观念在我们当今社会不能说完全被消灭了。

不能说一点没有。

那么在古代,在孔子那个时代,那么这种观念应该说是比较普遍的.举个例子,比如晋国,晋平公。

有一次出去干嘛,狩猎。

见到一只鸟,他拿箭射那个鸟,鸟也射中了,但是射的可能是擦了一点边,那个鸟没有射死。

只是鸟伤着了,大概伤得也不是很厉害,晋平公马上让自己的奴隶赶紧过去把鸟给我抓回来,刚一抓,这个鸟蹭一下飞起来。

又飞跑了,结果晋平公大怒,就指责这个奴隶,你的动作太慢了,鸟跑了。

晋平公大怒,怎么样,就杀死这个奴隶.那么晋平公这个行为,是什么行为?

人的生命比不上你的猎物,财富更重要。

猎物更重要,人并不重要。

这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当时还有一个坏的风气,殉葬,野蛮,落后的风气。

拿人当财物给那些贵族,给统治者殉葬。

墨子的书里面与这种记载说:

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拿这些人来殉葬,拿人当物质,当财富来殉葬,这是非常残忍的.那么孔子对这些做法,是非常愤恨的。

有的人说,我不用活人来殉葬,我用佣来殉葬,行不行呢?

孔子也反对,用这个也不行,为什么呢?

因为你弄的这些东西样子还是人,你用佣来殉葬,反映出在你的观念里头,在你的理念里头,还是想用人来殉葬,这是不可以的。

所以孔子诅咒“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孟子.粱惠王》就是谁要用佣者来殉葬,这样的人让他断子绝孙,就是用佣来殉葬都不行,别说用活人了,为什么?

因为人是最珍贵的。

人是最重要的。

在儒家的一部书《礼记》里头,就有这种说法,人为天下之贵.“人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

——《礼记》。

人是天下最精华的部分,所以人是最珍贵,人是最宝贵的。

所以马棚失火,孔子首先想到是什么,人伤到没有,他根本不问马,不问财物。

所以孔子的思想在当时社会,应该是非常重要的。

  (孔子眼中所谓的“仁爱”,体现了一种原始的人道主义思想。

在儒家的一部经典书《礼记》里就有这样说法:

人为天下之贵,人是天下最精华的部分。

所以我们要把他人当作自己的朋友。

“四海之内皆兄弟”就体现出孔子的思想.但是在朋友之间常常会出现一些贫富差别的关系。

孔子就主张用“仁爱”的原则,来协调这种人际关系.儒家的思想叫做“中庸"。

那么什么是“中庸”?

它的思想究竟是什么呢?

  那么“仁”的第四个重要的观念是什么?

是人和意识。

和,和合,人和。

那么我这里就要讲得稍微远一点。

这个孔子曾经提出这样一个概念:

中庸。

那么中庸究竟是什么意思?

孔子没有进一步地做出解释。

在他的《论语》当中,只有一个地方提到过中庸。

他是这么说的:

“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

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

就是中庸这个道德是最高的。

用今天的话说是极品道德。

“中庸”到底是什么呢?

他没有进一步做出解释。

这恐怕是孔子晚年提出来的,没有来得及把中庸做具体地阐释,具体地这种发挥.所以给我们后人留下很大的困惑。

但是我倒觉得中庸的意思很可能就是和,就是和睦.那么《论语》里,这个孔子讲到中庸,就讲到一次。

那么在孔子的所作所为中,在孔子的事迹中,有没有一些中庸的影子呢?

就是做事恰当,做事合适,不影响事情的继续发展。

有没有这个影子呢?

有这么一个例子。

这个例子合适不合适,就是看每个同志,你自己的看法了。

反正我的理解,这里大概能体现出一些中庸.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公西华,《论语》里记载也叫公西侍,公西华,子华都是这个人。

他干嘛?

要到齐国出差,到齐国出差,那么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冉有,就帮助公西华来找孔子。

干嘛?

说想要给点补贴.那么孔子可能不大愿意给,但是既然来要给他一点.这个冉有说,给得太少了,能不能再加点。

孔子又给他加了一小点,表现得非常抠。

可是孔子有另一个学生,叫原思。

这个原思,他到一个地方去当长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