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第一课时《运算的意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9653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第一课时《运算的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第一课时《运算的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第一课时《运算的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第一课时《运算的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第一课时《运算的意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第一课时《运算的意义》.docx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第一课时《运算的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第一课时《运算的意义》.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第一课时《运算的意义》.docx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第一课时《运算的意义》

 

《运算的意义》教学设计

 

沈阳市辽中区城郊九年一贯制学校

窦畅

 

《运算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运算的意义》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中《数与代数》《数的运算》中的第一课时。

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总复习课中的内容,若要凸显这节总复习课的价值,首先要通过复习,引导学生把以学知识进行梳理、比较、整合,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形成知识网;其次要把“运算的意义”内化应用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逐步提升学生灵活应变的数学能力;另外还要关注参与的差异性,做强交流环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基于主体梳理,在分享切磋中勾起已有经验,实现总体提升。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回顾梳理四则运算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2、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经历对知识梳理、归纳总结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分类归纳的思想方法的运用。

3、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现数学知识之间内在的规律和联系,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举例说明,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梳理的活动经验。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过程预设:

活动一:

结合情景,回顾交流。

1、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在小学阶段学过哪几种运算?

这节课我们就来回顾和梳理一下四则运算的意义。

2、出示《庆祝“六一”》情境图,提问:

根据图上的信

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用了哪些运算?

学生结合情景图中的信息自由提问,并独立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说说使用了哪些运算,是怎样想的。

(学习成果预设:

①两位同学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

是把两位同学折的纸鹤合在一起,求它们的和,所以用加法运算。

②装饰教室还需要多少纸鹤?

是用一共要折的纸鹤去掉折完的纸鹤,就是还需要纸鹤,求剩余,所以用减法运算……)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总结运用了哪些运算,让学生重新体验各种运算的实际意义。

活动二:

引导梳理,复习引领。

1、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可以用到四则运算,比如以下几种情况就用到了乘法运算,你能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说说何时会用到乘法运算?

2、大屏幕出示教材中四道乘法运算的例子,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归纳梳理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乘法运算。

(教师适机板贴)。

3、学生总结后,老师用表格的形式出示整理方法。

老师把刚刚我们总结的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用表格的形式进行了整理,大家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下面我们就用表格学习单来梳理加法、减法、除法在生活中能够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

以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例,引领学生打开复习思路,并利用表格式学习单,提升了学生的复习实效。

活动三: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梳理。

活动前提出要求: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任选加法、减法、除法其中的一种运算,举例子,归纳何时运用这种运算,填入表格学习单①中,比一比那组归纳的全面。

2.学生在活动时,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学习成果预设:

①学生6人一组,选择其中一种运算,分别交流所想的例子及运用的运算方法。

②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填表归纳。

【设计意图:

通过举例说明哪些地方用到四则运算,让学生在集体交流过程中,寻找所学过运算的原型,系统地梳理每一种运算的意义,促进知识体系的形成。

活动四:

展示汇报,形成结构。

1、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后,先提出汇报要求:

在其他小组进行汇报时,要注意倾听;如果发现汇报时归纳的不够全面,评价时可以补充。

在学生汇报的同时,老师在黑板上呈现学生整理的内容。

2、学生在汇报过程中,老师适机引导学生通过举例说明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设计意图:

面向全班同学汇报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矫正、相互补充、相互借鉴,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活动五:

再次交流,梳理关系。

1、教师过渡语:

刚才同学们通过自主梳理和相互交流,总结了每种运算在生活中能够解决的问题,明确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乘除法之间的关系,那么它们各部分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下面我们再次以小组的形式对这部分的知识进行梳理。

2、活动前提出要求:

每个小组根据学习单②中的提示,任选一种运算,写出一个算式,并标出各部分名称,然后归纳这种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学习成果预设:

组内选择一种运算,共同整理完成,选择一名代表进行填表归纳。

3、小组交流后,由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汇报后,老师利用课件呈现四则运算关系图,更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

【设计意图:

让学生再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梳理每种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归纳整理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活动六:

巩固练习,解决实际。

我们刚才把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进行回顾和梳理,下面我们就来运用这部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第一题:

为支援灾区的学生,实验小学开展了捐书活动。

四年级捐120本,五年级比四年级多捐60本,六年级捐的本数是五年级的3倍。

(1)五、六年级各捐书多少本?

(2)五年级捐书的本数是四年级的几倍?

(3)六年级捐书的本数正好是二年级的5倍,二年级捐书多少本?

第二题:

(1)已知△+□=〇,则()-()=()

或()-()=()

(2)一袋大米吃了40%,正好吃了8千克,这袋大米原来有多少千克?

你能把它改编成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第三题:

根据下面算式,各提出一个可以用该算式解决的实际问题。

25+36100-78.590×2/336÷950-3×4

【设计意图:

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关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成功感。

活动七:

课堂小结,谈谈收获。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学习成果预设:

学生自由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可以从知识点上,也可以从学习方法来谈。

2、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从“加、减、乘、除”四个字出发,想到了运算的意义以及运算能解决的问题,想到了运算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了一幅知识图。

今后,同学们可以继续运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复习。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既对本课所学知识的进行有序的梳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板书设计:

 

运算的意义

加:

求和增加往前数

↑↓逆

减:

求剩余比较减少

乘:

求几个几求面积几倍几分之几

↑↓逆

除:

求1份求份数求比

 

附表:

学习单①

 

()

生活中的例子

运用的运算方法

 

学习单②

()法

 

算式及名称

 

各部分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