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图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9641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兰图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阿兰图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阿兰图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阿兰图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阿兰图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阿兰图灵.docx

《阿兰图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兰图灵.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阿兰图灵.docx

阿兰图灵

阿兰·图灵(AlanTuring1912-1954):

人工智能之父

AlanTuring

入选理由阿兰·图灵,可与美国的冯·诺伊曼相媲美的电脑天才。

在他短暂的生涯中,在量子力学、数理逻辑、生物学、化学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在晚年还开创了一门新学科——非线性力学。

他是天才的数学家和计算机理论专家。

24岁提出图灵机理论,31岁参与COLOSSUS的研制,33岁设想仿真系统,35岁提出自动程序设计概念,38岁设计“图灵测验”。

这一朵朵灵感浪花无不闪耀着他在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预见性。

当然,他最高的成就还是在电脑和人工智能方面,是这一领域开天辟地的大师。

姓名(中文)阿兰·图灵

姓名(英文)AlanTuring

出生年月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8日

出生国家、地点英国伦敦

教育背景1938年5月,在普林斯顿获得博士学位

1934年,获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数学学士学位

职业背景195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950年,到曼彻斯特大学任教

1947年,加入皇家学会电脑实验室

1945年,英国国家物理研究所担任高级研究员

1938年,恢复剑桥研究生院的学籍

目录•简介

•故事从谜开始

•神童图灵

•怪才图灵

[显示全部]

简介回目录

阿兰·图灵(AlanTuring)这个名字无论是在计算机领域、数学领域、人工智能领域还是哲学、逻辑学等领域,都可谓“掷地有声”。

图灵是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许多人工智能的重要方法也源自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他在24岁时提出了图灵机理论,31岁参与了Colossus(二战时,英国破解德国通讯密码的计算机)的研制,33岁时构思了仿真系统,35岁提出自动程序设计概念,38岁设计了“图灵测试”,在后来还创造了一门新学科—非线性力学。

虽然图灵去世时只有42岁,但在其短暂而离奇的生涯中的那些科技成就,已让后人享用不尽。

人们仰望着这位伟大的英国科学家,把“计算机之父”、“人工智能之父”、“破译之父”等等头衔都加冕在了他身上,甚至认为,他在技术上的贡献及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几乎可与牛顿、爱因斯坦等巨人比肩。

故事从谜开始回目录

AlanTuring

英国现代计算机的起步是从德国的密码电报机——Enigma(谜)开始的,而解开这个谜的不是别人,正是阿兰•图灵,一个在计算机界响当当的人物,可与美国的冯•诺伊曼相媲美的电脑天才。

在他短暂的生涯中,图灵在量子力学、数理逻辑、生物学、化学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在晚年还开创了一门新学科——非线性力学。

图灵英年早逝。

在他42年的人生历程中,他的创造力是丰富多彩的,他是天才的数学家和计算机理论专家。

24岁提出图灵机理论,31岁参与COLOSSUS的研制,33岁设想仿真系统,35岁提出自动程序设计概念,38岁设计“图灵测验”。

这一朵朵灵感浪花无不闪耀着他在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预见性。

特别是在60年代后形成的人工智能新领域中,图灵的理论观点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

当然,他最高的成就还是在电脑和人工智能方面,是这一领域开天辟地的大师。

为表彰他的贡献,专门设有一个一年一度的“图灵奖”,颁发给最优秀的电脑科学家。

这枚奖章就象“诺贝尔奖”一样,为获奖者带来至高无上的荣誉。

而阿兰•图灵本人,更被人们推崇为人工智能之父,在计算机业十倍速变化的历史画卷中永远占有一席之地。

他的惊世才华和盛年夭折,也给他的个人生活涂上了谜一样的传奇色彩。

图灵还是一位世界级的马拉松选手,最好成绩为2小时46分03秒,只比1948年奥运会冠军的成绩慢11分钟。

在1948年的一个国内比赛中,他超过了曾经在奥运会上获得银牌的TomRichards,获得冠军。

神童图灵回目录

阿兰•图灵,1912年6月2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

其祖父曾获得剑桥大学数学荣誉学位,但他父亲的数学才能平平。

因此图灵的家庭教育,对他以后在数学及计算机方面的成就并没有多少帮助。

AlanTuring

小时候的图灵生性活泼好动,很早就表现出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据他母亲回忆,3岁时,小图灵就进行了他的首次实验,尝试把一个玩具木头人的小胳膊、小腿掰下来栽到花园里,等待长出更多的木头人。

到了8岁,他更开始尝试写一部科学著作,题目为《关于一种显微镜》。

在这部很短的书中,天才儿童图灵拼错了很多单词,句法也有些问题,但写得还能让人看懂,很像那么一回事儿。

在书的开头和结尾,他都用同一句话“首先你必须知道光是直的”作前后呼应,但中间的内容却很短,短得破了科学著作的记录。

图灵曾说:

“我似乎总想从最普通的东西中弄出些名堂。

”就连和小朋友们玩足球,他也能放弃当前锋进球这样出风头的事,只喜欢在场外巡边,因为这样能够有机会计算球飞出边界的角度。

他的老师认为:

“图灵的头脑思维可以像袋鼠一样进行跳跃。

图灵对科学显现出明显的兴趣,他很早就在一个地下实验室开始琢磨干点什么了。

在给母亲的信中,他写道:

“我好像总想用自然界中最普通的东西,再通过最简单的方式制造点什么。

”13岁的图灵进入瑟堡学校学习。

他的老师说,图灵看上去非常邋遢。

但他对化学、天文学、无线电和密码学的兴趣令人印象深刻。

他无法适应学校的种种戒律。

一方面,他的人文课程学习成绩极不理想;另一方面,他又在数理课程展现出才华。

对他非同常人的表现,老师评价说,图灵在公立学校上学纯粹是浪费时间。

此外,图灵还有一个小秘密,他在中学读书时有一个初恋情人,是他16岁的同学毛肯(Morcom)。

图灵后来回忆说,他与毛肯相爱的两年时光,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同样热爱科学的毛肯对图灵影响很大。

毛肯在与图灵相恋两年后因病去世。

但图灵认为毛肯的精神一直鞭策自己发愤努力。

图灵是个天才。

他16岁就开始研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931年,图灵考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开始他的数学生涯,研究量子力学、概率论和逻辑学。

在校期间,图灵还是现代语言哲学大师维特根斯坦班上最出色的学生。

他对由剑桥大学的罗素和怀特海创立的数理逻辑很感冒。

数理逻辑的创建,主要是为了对付“悖论”。

1946年长跑中的图灵

“悖论”(parodox)是人类思维中最猾狡的两面派,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克里特岛上有个叫爱皮梅尼特的“智者”,他说:

“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说谎”。

我们可以把它简化为:

“我说的这句话是假话”。

这就出现一种两面都无法自圆的怪圈:

如果他没有说谎,那他这句话是错的,他是在说谎;如果他真的在说谎,那他说自己在说谎是对的,所以他又没有说谎。

罗素和怀特海把它从逻辑、集合论以及数论中驱逐出去,最后又想尽办法归入《数学原理》之中。

图灵一上大学,就迷上了《数学原理》。

在1931年,著名的“哥德尔定理”出现后(该定理认为没有一种公理系统可以导出数论中所有的真实命题,除非这种系统本身就有悖论),天才的图灵在数理逻辑大本营的剑桥大学提出一个设想:

能否有这样一台机器,通过某种一般的机械步骤,能在原则上一个按一个地解决所有的数学问题。

大学毕业后,图灵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还顺手发明过一个解码器。

在那里,他遇见了冯•诺依曼,后者对他的论文击节赞赏,并随后由此提出了“存储程序”概念。

图灵学成后又回到他的母校任教。

在短短的时间里,图灵就发表了几篇很有分量的数学论文,为他赢得了很大的声誉。

1946年长跑中的图灵世界级的马拉松成绩(1947年8月25日《时代》周刊)

怪才图灵回目录

在剑桥,图灵可称得上是一个怪才,一举一动常常出人意料。

他是个单身汉和长跑运动员。

在他的同事和学生中间,这位衣着随便、不打领带的著名教授,不善言辞,有些木讷害羞,常咬指甲。

图灵几乎没有什么朋友,从他自己来说,他只与那些和他智力相当的人交往;而对别人来说,图灵口吃的毛病,神经质的微笑以及古怪的生活方式使大家无法和他交谈。

但他更多地以自己杰出的才智赢得了人们的敬意。

他读书时的同窗还记得他不合规范的行为:

骑车时在腰间挂一个闹钟,用来调整自己的速度。

图灵

图灵常常不刮胡子,因为他害怕刮伤自己,而他见血就晕。

图灵每天骑自行车上班,因为患过敏性鼻炎,一遇到花粉,就会鼻涕不止,大打喷嚏。

他就常常在上班途中戴防毒面具,招摇过市,这早已成为剑桥的一大奇观。

图灵的自行车经常半路掉链子,但他就是不肯去车铺修理。

每次骑车时,他总是嘴里念念有词,在心里细细计算,这链条也怪,总是转到一定的圈数就滑落了。

而图灵竟然能够做到在链条下滑前一刹那停车。

让旁观者佩服不已,以为图灵在玩杂技。

后来图灵又居然在脚踏旁装了一个小巧的机械记数器,到圈数时就停,歇口气换换脑子,再重新来过。

1936年,图灵向伦敦权威的数学杂志投了一篇论文,题为《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

在这篇开创性的论文中,图灵给“可计算性”下了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并提出著名的“图灵机”(TuringMachine)的设想。

“图灵机”不是一种具体的机器,而是一种思想模型,可制造一种十分简单但运算能力极强的计算机装置,用来计算所有能想象得到的可计算函数。

装置由一个控制器和一根假设两端无界的工作带(起存储器的作用)组成。

工作带被划分为大小相同的方格,每一格上可书写一个给定字母表上的符号。

控制器可以在带上左右移动,它带有一个读写头,可读出控制器所访问的格子上的符号,也能改写或抹去这一符号,最后便会得出一个你期待的结果。

外行人看了会坠入云里雾里,而内行人则称它是“阐明现代电脑原理的开山之作”,并冠以“理想计算机”的名称。

这篇论文在纸上谈了一把兵,创造出一个“图灵机”来。

但现代通用电脑确实是用相应的程序来完成任何设定好的任务。

这一理论奠定了整个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

“图灵机”更在电脑史上与“冯•诺伊曼机”齐名,被永远载入计算机的发展史中。

图灵机理论不仅解决了纯数学基础理论问题,一个巨大的“意外”收获则是,理论上证明了研制通用数字计算机的可行性。

虽然早在100年前的1834年,巴贝奇(CharkBabbage,1792~1871)就设计制造了“分析机”以说明具体的数字计算,但他的失败之处是没能证明“必然可行”。

图灵机理论不仅证明了研制“通用机”的可行性,而且比世界上第一台由德国人朱斯(K•Zuze)于1941年制造的通用程序控制计算机Z-3整整早5年。

这不得不使人惊叹这一理论的深刻意义。

1938年5月,图灵在普林斯顿获得博士学位,当时他还不满26岁。

他的学位论文被命名为“基于序数的逻辑系统”。

当时的数学家冯•诺依曼邀请他留在高等学术研究院作自己的助手,被拒绝了。

图灵在1938年回到英国,恢复自己在剑桥研究生院的学籍。

谜语图灵回目录

正当图灵的理论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时,战争爆发了。

他被派往布雷契莱庄园承担“超级机密”研究。

当时的布雷契莱庄园是一所“政府密码学校”,即战时的英国情报破译中心。

在这座幽静的维多利亚式建筑里,表面上鸟语花香、人迹罕见,其实每天都有12000多名志愿者在这里夜以继日地工作,截获、整理、破译德国的军事情报,有些结果甚至直达丘吉尔首相本人手中。

在这里,图灵被人们称为“教授”,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名。

通信密码机“Enigma”(谜)

当时德国有一个名为“Enigma”(谜)的通信密码机,破译高手们绞尽脑汁也难以破解。

这个难题交到了图灵手中,他率领着大约200多名精干人员进行密码分析,其中甚至还包括象棋冠军亚历山大。

分析和计算非常复杂,26个字母在“Enigma”机中能替代8万亿个谜文字母。

如果改动接线,变化会超过2.5千万亿亿。

最后多亏波兰同行们提供了一台真正的“Enigma”,图灵才凭借着他的天才设想设计出一种破译机。

这台机器主要由继电器构成,还用了80个电子管,由光电阅读器直接读入密码,每秒可读字符2000个,运行起来咔嚓咔嚓直响。

它被图灵戏称为“罗宾逊”,至今没人能搞懂图灵究竟如何指挥它工作。

但“罗宾逊”的确神通广大,在它的密报下,德国飞机一再落入圈套,死无葬身之地。

据说在1940年,希特勒下令实施入侵英国的“海狮”行动,第一战就是全歼英国皇家空军。

当时英国空军所剩飞机总共不到700架,而德国空军光轰炸机就有1000多架,飞机总数为英军的三倍以上。

德军飞行员也全部训练有素,按空中力量对比,英军确非德军对手。

哪想到战斗一开始,德军飞机总是莫名其妙被英军飞机半道拦截。

屡屡受挫的德国空军恼羞成怒,又发动了规模浩大的“海狮行动”的总攻击。

1000多架德军飞机如蝗虫般冲着目的地伦敦呼啸而来,结果还没飞过英吉利海峡,就被英军截击。

苦战一天后,德军仓皇逃窜,不得不将“海狮行动”无限期推迟。

还有一种传闻说,“罗宾逊”帮助英国获取了德国的极度机密情报,英国如果利用这个情报并采取相应措施,能挽救很多人的生命。

但丘吉尔否定了这项计划,因为害怕被德国人察觉“罗宾逊”的存在。

不过图灵也闹过一个笑话,在开战前,他考虑到德国可能会入侵英国,就着手为这种想法做准备:

把所有的钱换成了银子,再把银子用婴儿车运到考虑好的地点,分两个地方进行藏宝工作。

这次藏宝导致了两个不幸:

图灵在藏宝时伤着了背,而且在战争结束后,他忘记了藏宝的地点!

ENIGMA

1945年,图灵带着大英帝国授予的荣誉勋章,来到英国国家物理研究所担任高级研究员。

两年后,图灵写了一份内部报告,提出了“自动程序”的概念,但由于英国政府严密死板的保密法令,这份报告一直不见天日,1969年美国的瓦丁格(Woldingger)发表了同样成果,英国才连忙亮出压在箱底的宝贝,终于在1970年给图灵的报告“解密”。

图灵的这份报告后来收入爱丁堡大学编的《机器智能》论文集中。

由于有了布雷契莱的经验,图灵提交了一份“自动计算机”的设计方案,领导一批优秀的电子工程师,着手制造一种名叫ACE的新型电脑,它大约用了800个电子管,成本约为4万英镑。

1950年,ACE电脑就横空出世,开始公开露面,为感兴趣的人们玩一些“小把戏”,赢得阵阵喝彩。

图灵在介绍ACE的内存装置时说:

“它可以很容易把一本书的10页内容记住。

”显然,ACE是当时世界上最快最强劲的电子计算机之一。

1946年,在纽曼博士的动议下,皇家学会成立电脑实验室。

纽曼博士是皇家学会会员,又是当年破译小组的成员,正是他对“赫斯•鲁滨逊”的制造起了关键作用。

皇家学会的这一新实验室不在伦敦,而是设在曼彻斯特大学,由纽曼博士牵头负责。

1946年7月,研制基金到位,纽曼博士开始招募人选。

阿伦•图灵也在次年9月加盟电脑实验室。

一时间,曼彻斯特大学群英会萃。

实验室设在一幢维多利亚时代的老房子里,条件十分简陋,但有图灵他们的到来,也算是蓬荜生辉了。

在1948年6月就出了一台小的模型机,大家都爱叫它“婴儿”(Baby)。

这台模型机用阴极射线管来解决存储问题,能存储32个字,每一字有32位字长。

这是第一台能完全执行存储程序的电子计算机的模型,能在1.5秒内轻松算出230-1除以31的答案。

大师图灵回目录

到了1949年10月,各项改进工作都已展开,夹在两层存储器之间的自动控制系统已正常运转,并能在程序的控制下,实现磁鼓和阴极射线管存储单元间信息交互。

图灵设计出一些协同电路来做输入和输出的外设,有关电动打字设备也是图灵通过老关系从他战时供职的外交部通信部门弄过来的,其中甚至包括一个战后从德国人那里收缴来的穿孔纸带键盘。

这样,整个模型机已大功告成。

在整个试验阶段,大家忙上忙下。

1949年底,模型机交付给曼彻斯特当地的一家叫弗兰尼蒂(Ferranti)的电子公司,开始正式建造。

1951年2月完工,通称“迈可1型”。

它有4000个电子管,72000个电阻器,2500个电容器,能在0.1秒内开平方根、求对数和三角函数的运算。

比起先前的模型机,“迈可1型”功能更为齐全,静电存储器的内存容量已翻倍,能存256个40位字长字,分别存在8个阴极射线管中,而磁鼓的容量能扩容到16384个字。

真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

Replicaofabombemachine

与冯·诺依曼同时代的富兰克尔(Frankel,冯氏同事)在回忆中说:

冯·诺依曼没有说过“存储程序”型计算机的概念是他的发明,却不止一次地说过,图灵是现代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创始人。

当有人将“电子计算机之父”的头衔戴在冯·诺依曼头上时,他谦逊地说,真正的计算机之父应该是图灵。

当然,冯·诺依曼问之无愧,而图灵也有“人工智能之父”的桂冠。

他俩是计算机历史浩瀚星空中相互映照的两颗巨星。

早在1945年,图灵就提出“仿真系统”的思想,并有一份详细的报告,想建造一台没有固定指令系统的电脑,它能够模拟其他不同指令系统的电脑的功能,但这份报告直到1972年才公布。

这说明图灵在二战结束后就开始了后来被称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他开始关注人的神经网络和电脑计算之间的关联。

1950年,图灵又来到曼彻斯特大学任教,同时还担任该大学自动计算机项目的头头。

就在这一年的十月,他又发表了另一篇题为《机器能思考吗?

》的论文,成为划时代之作。

也正是这篇文章,为图灵赢得了一顶桂冠——“人工智能之父”。

在这篇论文里,图灵第一次提出“机器思维”的概念。

他逐条反驳了机器不能思维的论调,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并对智能问题从行为主义的角度给出了定义,由此提出一假想:

即一个人在不接触对方的情况下,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和对方进行一系列的问答,如果在相当长时间内,他无法根据这些问题判断对方是人还是计算机,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计算机具有同人相当的智力,即这台计算机是能思维的。

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测试”(TuringTesting)。

当时全世界只有几台电脑,根本无法通过这一测试。

但图灵预言,在本世纪末,一定会有电脑通过“图灵测试”。

终于他的预言在IBM的“深蓝”身上得到彻底实现。

当然,卡斯帕罗夫和“深蓝”之间不是猜谜式的泛泛而谈,而是你输我赢的彼此较量。

阿兰•图灵曾在著作中写道:

“与其大费周章去造一个模拟成人大脑的程序,为何不尝试模拟一个儿童大脑?

如果再对这儿童模拟大脑进行适当的教育,即可得到成人大脑。

”这就是他的“电脑宝宝”理论。

现在他的“电脑宝宝”已经不单单是理论了,一名叫霍尔(Hal)的,正在实现他的梦想。

这个霍尔只是一连串十进位数:

一个被像小孩子一样被养大的电脑程序。

刚出生时,霍尔的“脑子”和婴儿一样“纯洁”,那时它只是一个对奖励(肯定结果)有“天生”饥渴的字母识别程序。

现在,他的语言能力已经骗过了专家。

看过霍尔与“母亲”的对话记录后,儿童语言学家断定他是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

他的“母亲”说:

“霍尔是个好奇心强,非常聪明的孩子,对新知识无限饥渴。

”她教霍尔认识颜色、食物、动物,给他读睡前故事。

霍尔的词汇量每天都在扩大,学习潜质惊人。

“妈妈”会在与“霍尔”的对话(通过打字键盘)中纠正他的错误。

霍尔“天生”对这种纠正深恶痛绝,总想方设法避免重复错误。

现在,霍尔已经会要求“妈妈”带他上公园玩球,他的句法有着斯巴达军令式的简洁:

“BallnowparkMommy”。

霍尔最近听了一个关于狩猎公园里的动物的故事,从那以后,他学会在去公园玩耍的句子后面加上一句“猴子喜欢香蕉,”以提醒妈妈带一些香蕉。

而以上发生的这一切,都是霍尔18个月的作为,真不知道10年以后,他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神童”!

故事以谜结束回目录

1951年,图灵以他杰出的贡献被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就在他事业步入辉煌之际,灾难降临了。

1952年,图灵遭到警方拘捕,原因是他是一个同性恋者。

与其他一些智慧超群的人物一样,图灵在个人生活方式上也“与众不同”。

当时,人们对同性恋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宽容,而是把这种行为当作一桩伤风败俗的罪孽。

事情的败露是这样的,当时有一位叫琼•克拉克(JoanClarke)的姑娘爱上了图灵,图灵也对对方很有好感,并向对方求婚,琼欣然接受。

但不久,图灵自己退缩了,告诉琼,他是同性恋者。

在1948年,图灵就由于同性恋倾向,离开了当时属于高度保密的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

但也有人说,图灵是被英国军事情报部门“开除”出去的,对于这位天才的离去,许多人叹惜不已。

1952年3月31日,图灵更因为和曼彻斯特当地一位青年有染,被警方逮捕。

在法庭上,图灵既不否认也不为自己辩解。

在庄严的法庭上,他郑重其事地告诉人们他的行为没有错,结果被判有罪。

在入狱和治疗两者中间,图灵选择了注射激素,来治疗所谓的“性欲倒错”。

此后图灵开始研究生物学、化学,还和一位心理医生有很深的交往,那时他的脾气已变得躁怒不安,性格更为阴沉怪僻。

1953年3月他因为接待过一位被英国警方注意的挪威客人,成为警方的目标,甚至去希腊度假时也被跟踪。

1954年6月8日,图灵42岁,正逢进入他生命中最辉煌的创造顶峰。

一天早晨,女管家走进他的卧室,发现台灯还亮着,床头上还有个苹果,只咬了一小半,图灵沉睡在床上,一切都和往常一样。

但这一次,图灵是永远地睡着了,不会再醒来……经过解剖,法医断定是剧毒氰化物致死,那个苹果是在氰化物溶液中浸泡过的。

图灵的母亲则说他是在做化学实验时,不小心沾上的,她的“艾伦”从小就有咬指甲的习惯。

但外界的说法是服毒自杀。

一代天才就这样走完了人生。

中文名:

BBC阿兰·图灵回目录

英文名:

AlanTuring

AlanTuring

资源格式:

DVDRip

版本:

7月15日增加《TheTuringTest》

发行时间:

2005年

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简介:

阿兰·图灵(AlanTuring)这个名字无论是在计算机领域、数学领域、人工智能领域还是哲学、逻辑学等领域,都可谓“掷地有声”。

图灵是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许多人工智能的重要方法也源自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他在24岁时提出了图灵机理论,31岁参与了Colossus(二战时,英国破解德国通讯密码的计算机)的研制,33岁时构思了仿真系统,35岁提出自动程序设计概念,38岁设计了“图灵测试”,在后来还创造了一门新学科—非线性力学。

虽然图灵去世时只有42岁,但在其短暂而离奇的生涯中的那些科技成就,已让后人享用不尽。

人们仰望着这位伟大的英国科学家,把“计算机之父”、“人工智能之父”、“破译之父”等等头衔都加冕在了他身上,甚至认为,他在技术上的贡献及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几乎可与牛顿、爱因斯坦等巨人比肩。

  1912年,图灵出生在伦敦一个缺少亲情的家庭里。

少年图灵的性格迥异,他内向、腼腆、胆小、软弱并患有轻度口吃,不被人接受,更不擅与人打交道。

他小时候学业平平,除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和数学题外,并无太多闪光之处。

图灵的人生转机出现在他19岁进入英国剑桥皇家学院学习时,从那时起,他对数字的兴趣便一发不可收拾。

在剑桥的图灵就已经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怪才。

他的自行车链条经常在半路上掉落,要是换了别人,早就拿到车铺去修理了,而他居然在脚踏板旁装了一个小巧的机械计数器,到圈数时就停,然后歇口气换换脑子,再重新运动起来。

AlanTuring

  1936年,图灵在一篇名为《可计算数学》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有关计算机的理论,其中最重要的三点为后世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计算机的抽象定义、“通用计算机(UniversalMachine)”的设想,以及“存在任何计算机都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想法。

之后,“图灵机”(TuringMachine)便诞生了。

  当时的图灵机还只能计算有限的实数,但它的符号记录方法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理论,基于此,人类首次产生了符号处理的概念,并开始把研究重点转向了“可改变的编码程序”上,这就是今天软件的前身。

图灵论文中的“用有限的指令和有限的存储空间可算尽一切可算之物”理论让当时所有的科学家震惊,他也因此赢得了科学界的“史密斯奖”,美国《国防软件工程杂志》也将他评为百年来影响软件发展的十位大师之一。

然而,这对他来说还只是个开始。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正在为英国国家密码机构工作的图灵和其他科学家一起着手研究如何破解敌人的密码,他果然不负众望,成功破译了德国军方使用的着名通信密码系统“Enigma”(谜)。

于是第一台电子图灵机被设计制造出来,做出重大贡献的图灵获得了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