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检修的标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9494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带检修的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皮带检修的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皮带检修的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皮带检修的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皮带检修的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皮带检修的标准.docx

《皮带检修的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带检修的标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皮带检修的标准.docx

皮带检修的标准

     皮带检修的标准

   根据皮带的性能主要将皮带分为6大部分进行检修,皮带驱动装置、皮带储带装置、电器平台、传动滚筒、托辊和大架等其它保护部件。

      第一章    皮带驱动装置

      第一节    皮带电机

   §

表7

轴径(mm)

轴串量(mm)

25~50

>50~100

>100

2

2~3

2~4

3、轴承密封

电机的轴承密封及密封元件的性能,应符合密封件使用的完好标准规定;

1)密封件的拆装必须使用专用工具

2)重复使用或新更换的密封件,其质量应符合西北橡胶研究所制定的规定;

3)不得使用发粘,变脆或弹性明显下降等老化密封件,

4)浮动油封的密封环,不得有裂纹、沟痕,并须成对使用或更换;

5)油封硬度应为邵氏85-90度,弹性松紧适宜,在弹簧压力下其内径比轴颈小的数值,应符合表8规定

6)“O”型密封圈不得过松或过紧,装在槽内不得扭曲,切边,保持性能良好。

表8油封内径压缩值mm

油封内径名义尺寸

>30~90

>90~180

>180

油封内径比相应轴颈小

1.5~2.0

2.0~2.5

2.5~3.0

4、电机的组装

1)转子平衡

a)转子重新更换铁芯或利用原有转子铁芯重新绕制线圈时都应经过静平衡;

b)转子圆周速度在15m/s及以上,且转子长度与直径之比1/D≥1/3时,以及转子周转速在20m/s以上、L/D≥1/6以上时,都必须经过动平衡。

2)电机气隙

感应电机定子与转子气隙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20℅,同步电动机不得超过10℅,且在同一侧的两端,测得的气隙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5℅。

注、电机轴承的装配过程中先将轴承内端盖的润滑油加满,标准为端盖的上表面,然后将内端盖向轴承的轴向方向压回内端盖,使之将轴承内的杂质挤出,将杂质清理干净,给轴承加满润滑油,轴承外端盖内的润滑油加之2/3即可,防止因为油脂过多造成电机发热,和轴承在旋转时润滑油受热向外溢流有空间。

五、电机试验:

   电机试运转前必须检查电机的绝缘,电机冷却水系统,电机的接线工艺,防爆面的合格情况,电机防护罩的检修是否完好。

电机的油脂。

   将被试绕组通以三倍的额定电流,当绕组升温至额定温度时,降低至额定电流,持续5min,检查无局部发热、熔化现象为合格。

 

第二节皮带减速箱检修

   皮带的减速箱是皮带的传动动力来源,减速箱的检修质量直接影响皮带的运转和运行状况,对皮带的检修必须严格按照检修标准进行。

一、皮带减速箱检修的前期检查

   皮带减速箱的前期检查直接影响皮带的安装质量和劳动组织和工时利用,检修前必须将皮带减速箱的对轮组件的装配尺寸位置,减速箱冷却系统的齿轮泵、过滤器、散热器管路的连接及损坏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记录设备的型号、部位,必须将设备的文明生产进行彻底清理后才可以拆卸设备连接螺栓。

二  减速箱拆卸过程

1、拆卸减速箱的外部螺栓,并将螺栓用柴油进行清洗,拆卸减速箱的端盖时不能使用大锤直接击打端盖表面或接合面白面,必须使用铜棒或垫木块以防将端盖表面或接合面人为损坏,对减速箱的接合面进行仔细的清理,不能在拆卸过程人为损坏接合面,防止在运转过程中出现漏油现象。

2、拆卸减速箱的一轴、行星轮、太阳轮等齿轮时必须记录轴与轴承之间的间隙,密封件的型号,O型圈的型号、轴承的型号和部位(如安装在输入一轴的轴承用。

),齿轮之间的串量

3、对所用齿轮、轴承进行清洗,齿轮的完好标准如下:

1、齿轮不得有断齿,齿面不得有裂纹或剥落等现象。

2、齿面出现早期点蚀,如不再发展,仍可继续使用,但达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更换:

⑴点蚀区高度为齿高的100%;

⑵点蚀区高度为齿高的30%,长度为齿长的40%;

⑶点蚀区高度为齿高的70%,长度为齿长的10%。

3、齿面胶合区达到齿高的1/3、齿长的1/2时,必须更换。

4、齿面出现轻微磨损可继续使用,但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⑴硬齿面齿轮,齿面磨损达硬化层的40%;

⑵软齿面齿轮,齿面磨损达齿厚的5%;

⑶开式齿轮齿厚磨损达原齿厚的10%。

5、圆柱齿面副啮合时,齿长中心线应对准,偏差不得大于1㎜.圆锥齿轮副啮合时,端面偏差不大于1.5㎜.

6、新更换齿轮副的啮合,其接触斑点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圆柱齿轮沿齿长不小于50%,沿齿高不小于40%;

⑵圆锥齿轮沿齿高、齿长均不小于50%;

⑶弧齿锥齿轮沿齿高、齿长均不小于30~50%;

⑷圆柱齿轮副与蜗轮副接触斑点的分布位置应在齿面的中部,圆锥齿轮应在齿面的中部,并接近小端。

7、齿轮副装配时,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包括弧齿锥齿轮)的侧隙及中心距极限偏差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无规定时应符合下表规定:

圆柱齿轮中心距极限偏差(±fa)和最小侧隙

项目

齿轮副中心距(㎜)

≤80

>80

~125

>125

~180

>180

~250

>250

~315

>315

~400

>400

~500

>500

~630

>630

~800

中心距极限偏差(7~8级精度)

±23.0

±27.0

±31.5

±36.0

±40.5

±44.5

±48.5

±55.0

±62.0

最小

间隙

闭式

120

140

160

185

210

230

250

280

320

开式

190

220

250

290

320

360

400

440

500

 

圆锥齿轮保证侧隙

结合形式

锥距(㎜)

>80

~120

>120

~200

>200

~320

>320

~500

>500

~800

闭式

130

170

210

260

340

开式

260

340

420

530

670

8、蜗轮副装配时,其保证侧隙与中心距极限偏差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无要求时,应符合下表规定

蜗轮副保证侧隙与中心距极限偏差

名称

结合形式

精度等级

中心距(㎜)

>40~80

>80~160

>160~320

>320~630

保证侧隙中心距

极限偏差

95

130

190

260

闭式

8

±65

±90

±110

±130

9、齿轮副侧隙的检查

⑴用百分表检测齿轮侧隙时,应将百分表测头与齿轮齿面垂直接触,转动与百分表测头向接触的齿轮,测出其游动量即为所测的间隙。

⑵用压铅法检查齿间隙时,在齿面沿齿两端平行放置两条铅丝,齿宽时可放置3~4条。

铅丝直径:

对圆柱齿轮约为侧隙的4倍;圆锥齿轮、弧齿锥齿轮为侧隙的3倍。

10、齿轮副装配时,应装完一对检查一对。

弧齿锥齿轮应按制造标记成对更换或组装。

11、装在滑动花键轴上的齿轮,应能在轴上灵活平稳地滑动。

12、齿轮装完后,用人力盘动检查,转动应平稳、灵活,无异响。

三、减速箱配件更换

1、减速箱配件的更换必须遵循所有密封件必须进行更换,更换标准如下:

的轴承密封及密封元件的性能,应符合密封件使用的完好标准规定;

密封件的拆装必须使用专用工具

1)重复使用或新更换的密封件,其质量应符合西北橡胶研究所制定的规定;

2)不得使用发粘,变脆或弹性明显下降等老化密封件,

3)浮动油封的密封环,不得有裂纹、沟痕,并须成对使用或更换;

4)油封硬度应为邵氏85-90度,弹性松紧适宜,在弹簧压力下其内径比轴颈小的数值,应符合表8规定

5)“O”型密封圈不得过松或过紧,装在槽内不得扭曲,切边,保持性能良好。

表8油封内径压缩值mm

油封内径名义尺寸

>30~90

>90~180

>180

油封内径比相应轴颈小

1.5~2.0

2.0~2.5

2.5~3.0

2、轴承、齿轮的完好标准依照上述的齿轮标准执行。

3、减速箱需要更换的轴承、齿轮型号必须进行详细记录,对所有更换的密封件、轴承、齿轮的部位和原因进行分析记录。

4、对减速箱的冷却系统需要更换的部件,其型号、损坏原理和需要人为加工的原因进行详细的记录,

四、减速箱检修完毕装配:

1.对减速箱所有配件进行清点,

2.对减速箱的轴、齿轮、轴承进行清点和检查,

3.轴承的装配标准必须依照电机检修标准轴承的装配标准。

4.减速器箱体不得有裂纹或变形,如有轻微裂纹,允许焊补修复,但应消除内应力,铸铁箱体只允许在非主要受力部位焊补,如裂纹已贯通二轴孔时,必须更换。

5.减速器箱体接合面应平整严密,垫应平整无折皱,装配时应涂密封胶,不得漏油。

6.减速器箱体接合面的平面度允差不得超过0.05㎜.结合面上的划痕长度不得大于接合面宽度的2/3,深度不得超过0.3~0.5㎜.

7.减速器箱体轴孔磨损后,在强度允许条件下,可扩孔镶套修复,但与其相对应的轴孔的平行度、两锥齿轮的垂直度允差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8.对减速箱的对轮时,必须按照拆卸前的原始数据为依据;

9.对轮的键槽必须符合键槽检修标准。

一、减速器试验

1.详细检查减速箱的各部螺栓生是否紧固牢固,

2.清点所有使用工具,有无将工具丢失到减速箱内部。

3.检查减速箱的冷却系统是否完好;

4.先用手盘动减速箱,听减速箱内部有无杂音。

5.空载跑合试验,正、反运转各半小时,应无异常,温升正常。

6.作3小时满负荷试验,减速器的温度不得超过75±5℃。

7.试验时,减速器的接合面和各轴头无渗漏现象。

齿轮啮合质量的检验。

齿轮的啮合质量包括齿侧间隙和接触齿侧间隙的检验。

压铅丝法是检验齿侧间隙最直观、最简单的方法,如图所示:

用铅丝检查齿侧间隙

在齿宽两端的齿面上,平行放置两段直径不小于齿侧间隙4倍的铅丝,转动啮合齿轮挤压铅丝,铅丝被挤压后最薄部分的厚度尺寸就是齿侧间隙。

接触精度指接触面积大小和接触位置。

啮合齿轮的接触面积可用涂色法进行检验。

检验时,在齿轮两侧面都涂上一层均匀的显示剂(如红丹粉),然后转动主动轮,同时轻微制动从动轮(主要是增大摩擦力)。

对于双向工作的齿轮,正反两个方向都要进行检验。

齿轮侧面上印痕面积的大小,应根据精度要求而定。

一般传动齿轮在齿廓的高度上接触不少于30%~50%,在齿廓的宽度上不少于40%~70%,其分布位置是以节圆为基准,上下对称分布。

通过印痕的位置,如图所示,可判断误差产生的原因。

圆柱齿轮的接触印迹痕及其原因

a)正确b)中心距大c)中心距小d)轴线平行度超差

圆锥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

圆锥齿轮装配的顺序应根据箱体的结构而定,一般是先装主动轮再装从动轮,把齿轮装到轴上的方法与圆柱齿轮装法相似。

圆锥齿轮装配关键是正确确定圆锥齿轮的轴向位置和啮合质量的检验与调整。

⑴圆锥齿轮轴向位置的确定标准圆锥齿轮正确传动时,是两齿轮分度圆相切,两锥顶重合。

所以圆锥齿轮装配时,也必须以此来确定小齿轮的轴向位置,即小齿轮的轴向位置应根据安装距离(即小齿轮基准面到大齿轮轴的距离)来确定。

如大齿轮没装,可用工艺轴代替。

然后再根据啮合时侧隙要求来决定大齿轮的轴向位置。

对于用背锥面作基准的圆锥齿轮,装配时只要将背锥面对齐、对平,即说明轴向位置正确。

如图所示:

圆锥齿轮1的轴向位置用改变垫片厚度来调整;圆锥齿轮2的轴向位置,可通过调整固定垫圈位置确定。

⑵圆锥齿轮啮合质量的检验圆锥齿轮接触精度可用涂色法进行检验。

根据齿面上啮合印痕的部位不同,采取和力度饿调整方法。

调整方法可参阅下表:

 

圆锥齿轮副啮合辨别调整表

 

第二章 储带张紧装置

第一节游动小车

    游动小车是皮带张紧装置中重要组成部件,游动小车的检修必须遵循以下检修标准。

一、检修前的检查工作:

1、检查游动小车的滚托架是否有开焊现象,

2、检查游动小车的托辊架、压板螺栓是否完好,并记录所用滚筒、压板、托辊架数量,

3、检查游动小车的行走轮及中间连杆,行走轮的轴瓦轴头有无磨损,并进行详细记录;

4、检查滚筒的完好情况,并好记录。

二、游动小车的拆卸过程

1、游动小车的拆卸过程中,必须将所有螺栓用柴油进行清洗,并统一保管,防止丢失。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