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9493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docx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docx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中学联盟]四川省金堂县土桥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王海第一次走进中学校园时,感到兴奋、自豪,面对这么多陌生的新同学,他思量着:

“我能和他们友好相处吗?

与小学相比,功课增多了,作业也多了,我能适应吗?

”王海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  )

①一个别样的天地,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②只是升了一个年级而已

③我们可以摆脱父母的束缚,自由自在了

④新的机会和可能、新的目标和挑战

A.②③B.①②C.②④D.①④

2.下面是小波同学搜集到并发在班级QQ群里的一幅漫画《实现梦想之路》。

他在QQ群里请求同学们给这幅漫画配上一段阅读提示。

假如你要写的话,你可能会用的观点有……………

①梦想变成现实,需要坚定的信念,需要不服输的坚忍

②梦想要实现,需要把梦想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坚持努力

③梦想如果遭遇失败,就应该学会放弃

④努力的天梯,是登上梦想天堂的通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小明下决心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于是向同学小刚学习,早上很早就起床念书,上课从来不做小动作和随意说话,中午没休息就做作业,晚上也忙到十一点后才睡觉,可是学习成绩还是提不上去。

其主要原因是

A.学习还不够努力B.没有听老师的话

C.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D.没有睡好觉

4.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在2021年“4·23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某校推出一系列活动,积极倡导“知人知理知事,读人读理读书”。

大力倡导读书学习是因为()

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②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③学习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

④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歌曲《我相信》中唱道:

“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想做的梦/从不怕别人看见……抛开烦恼/勇敢地大步向前/我就站在舞台中间/我相信我就是我……”歌词中“我相信我就是我”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我们要对自己充满信心②展示自己的风采,接纳自己的全部

③欣赏自己满意的地方,因此骄傲自大④欣赏自己,为自己感到骄傲,珍视自己的价值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我们对未来无限憧憬,希望自己能飞得更高、更远,做更好的自己。

这就要

①扬长避短②主动改正缺点

③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④他人批评,绝不接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欣赏下面的漫画,你能从中得到的信息可能有

①随着交往的不断深入,朋友之间的关系不再密切

②交往的范围在不断扩大,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

③随着社会的发展,网上交往已经代替了现实交往

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交往的范围扩大了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

8.玻璃与金子相会,便有宝石的光辉;愚人与哲人接近,也同样会变得聪明。

这句话启示我们

A.选择友谊要看这个人对自己是否有利B.真正的友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C.真正的友谊对人的成长有重要作用D.交友要掌握必要的艺术和方法

9.小刚和明明是好哥儿们,考试中小刚顺利地答完了试卷,正要交卷时,忽然看见明明微微举起手晃动了一下,小刚立刻神会,想在关键时刻帮朋友一把,他赶紧把答案抄在纸上,趁老师不注意时把纸条递给了明明。

小刚的行为()

A.是值得赞赏的,因为明明是他的朋友

B.是错误的,因为小刚没有坚持原则,其行为是对友谊的曲解

C.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做会被老师处罚,使自己受到牵连,不值得

D.是正确的,因为他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

10.朋友和友谊是人生的永恒话题。

与友相处,我们要学会

①共同分享,相互分担②敞开心扉,主动表达

③理解尊重,关心支持④以诚相待,毫无保留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1.欣赏下边漫画《我的家在虚拟社区》,你认为漫画中这位同学喜欢和虚拟朋友交往的原因可能有()

①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

②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展人际交往圈,找到更多的朋友

③可以自由地表达内心的快乐、烦恼等,舒缓压力

④互联网是虚拟的世界,能满足我们真实的情感需要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2.“宅童”,泛指不喜欢外出与朋友游玩,一个人待在家看书、做作业、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的孩子。

有些网友称“00后”为“ipad一代”,网络让许多孩子成为“宅童”。

你想对“宅童”说

①沉湎于网络交往,有利于身心健康

②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才能让自己真正成长

③网络生活很精彩,可以沉湎其中很好地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惬意生活

④沉湎于网络,不能感受生命的丰富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3.一位老师在日记中写道:

我班有名学困生,学习成绩落后,情绪十分低落。

于是,我经常为她进行个别辅导。

在她生日的时候,我送上一张亲手制作的贺卡向她表示祝福。

渐渐地,课上她敢于大胆发言了,学习成绩提高了;课下她也像其他女孩子一样围在老师周围嬉笑。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老师是良师益友,要感激老师B.老师是指导者,不能与老师交流

C.每位老师都无私,要回报老师D.老师具有权威性,要尊敬老师

14.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在与老师交往中,尊重老师是我们应有的道德品质。

以下属于尊重老师表现的是()

A.暗地里给老师起绰号,广泛地传播

B.小丽上课不认真听讲,偷看小说

C.小明向老师请教问题后会说“谢谢”

D.对于每周老师布置写的随笔,小芳敷衍了事

15.(202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卷)政治)有一位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还非常感激他的班主任和老师们。

他常说,老师对他的批评教育使他终身受益。

这说明

①要正确地对待老师的批评②老师的批评教育都是正确的

③师生间的感情要胜过父母④要真诚对待老师和尊敬老师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

16.“最美孝花”朱萌萌,是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名学生,她虽然只有22岁,但已经当了12年的“家长”。

从上大学起,她就把生病的母亲接到了学校,在校外租了一间小屋,开始了一边伺候母亲一边学习的生活。

很快,朱萌萌带母亲上学的事迹感动了众人,随后她入选“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候选人名单。

下列标题与这则新闻最符合的是()

A.刻苦学习,持之以恒;B.孝亲敬长,尽在当下;

C.感动中国,从我做起;D.笑对挫折,永争第一。

17.一项有关初中生家庭教育的调查显示,对于学习不适应问题,学生多认为是因为内容变难、科目增多,家长则多认为是孩子学习不用功、方法不当;在家庭学业支持方面,学生大多喜欢自我管理,家长则选择督促孩子学习和搞好后勤服务。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应加强亲子沟通以促进彼此理解

B.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

C.课业负担过重容易导致家庭矛盾

D.父母关爱子女并且不求任何回报

18.(202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孝感卷)政治)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享受亲情、关爱和欢乐,家就是个乐园;化解不了与家人的矛盾和冲突,家就成了樊笼。

化解与家人的矛盾和冲突,正确的做法是

①调控情绪、心平气和②尊重理解、换位思考

③有效沟通、求同存异④强硬顶撞、针锋相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9.随着广场舞的兴起,一些老年人日益喜欢跳舞。

作为子女,如何对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对待父母这种爱好呢?

你认为右图中儿子的这种做法()

①不务正业,没有履行赡养义务

②是以具体行动关爱父母的表现

③有利于父母享受健康快乐生活

④能够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A.①②④B.①②③④

C.②③④D.①③

20.俗话说: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这主要说明

A.生命是独特的B.时间流逝飞快

C.生命是短暂的D.时间一去不返

2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面对各种灾害,掌握有效的逃生、急救知识和技巧,是中学生必备的能力。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生交通事故时,首先拨打119

B.发现有人触电时,急忙跑过去将他拉开

C.当火灾发生时,正在五楼上课的同学通过跳楼逃离火场

D.遇到大雨或洪灾时,远离水库、河流、泥石流等地点

22.“如果生活只有风和日丽而没有阴云笼罩,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只有欢乐而没有痛苦,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

”这说明(  )

A.人生在世不会总是一帆风顺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挫折就是人生道路上的障碍D.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挫折

23.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都在思考什么样的生命最有价值、最有意义。

下面的观点你赞同的有

①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②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应尽情享受才不枉此生

③生命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中

④只有获得金钱和地位,才能延伸生命的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4.近年来,“见义勇为最美人物”“最美老有所为人物”“最美职工”“最美基层法官”“最美志愿者”等最美人物的先进事迹不断发布,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催人奋进,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传遍大地。

从最美人物身上我们深深感到

①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具有多样性

②最美人物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③要在服务社会中提升生命价值

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最美的生命

A.②④B.①②C.①③D.③④

二、情境探究题

25.今天的数学课是习题课,老师让我发言。

由于我还没有完成,就拿起同桌的答案回答,被老师发现了。

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我,并对我的同桌说:

“不要让小林影响你的学习,看来我该给你调座位了。

”听到这话,我愣住了.没想到这话竟然出自我最喜欢的数学老师之口。

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说?

仿佛我成了一个“危险分子”,让人避之不及,老师您的话深深地刺痛了我。

请你依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针对课上这种情境,你想对小林说些什么?

(2)请你写出两句感谢或祝福老师的话语。

三、简答题

26.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曾以“父母教会我”为主题意在引导父母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做孩子的好榜样。

遨请了“童话大王”郑渊洁、“摇滚爸爸”秦勇与儿子大珍珠以及来自震后灾区藏族武艺班的孩子们作为主讲嘉宾展示家风的力量:

(1)家风代代传:

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你从父母身上学到了什么?

(2)百善孝为先:

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3)家和万事兴:

为了缓和家庭成员间的矛盾,你能做些什么?

27.“感动中国”评委会给“感动中国”人物郎平的颁奖词是:

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

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

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

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

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依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这段颁奖词中可以看出,郎平具有哪些宝贵的品质?

(2)写出你在生命中遇到的一个挫折

(3)面对生命中的挫折,你准备怎样增强生命的韧性?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学生活的认识,题文中王海的想法表明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一个别样的天地,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新的目标和挑战等,①④符合题意;②没有认识到中学时代的重要性,观点错误;③观点错误,作为未成年人,我们还需要父母的帮助,所以正确答案选D。

2.D

【详解】

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梦想的实现离不开努力奋斗,只有不断的努力,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才能将梦想变成现实。

要仔细解读漫画寓意,看漫画文字解释等内容可知,梦想要实现,需要把梦想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坚持努力,梦想变成现实,需要坚定的信念,需要不服输的坚忍、努力的天梯,是登上梦想天堂的通道.①②④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梦想遭遇失败,也不能轻言放弃;故选D。

3.C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的能力。

材料中小明机械地照搬小刚的学习方法,因此学习成绩没有提上去。

说明学习方法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因此小明没有提高成绩的原因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C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ABD的说法都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该题选C。

【点睛】

解答此题,要注意认真阅读材料,从“向同学小刚学习”一句中发现小明学习存在的问题。

4.D

【详解】

大力倡导读书学习是因为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学习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学习,打开生命的视窗,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更精彩。

故选D。

5.B

【详解】

歌曲《我相信》强调了一种高度的自信。

结合所学知识,我们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展示自己的风采,接纳自己的全部;我们要欣赏自己,为自己感到骄傲,珍视自己的价值。

所以①②④说法正确;欣赏自己满意的地方,但不应该骄傲自大,③说法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

【点睛】

解答选择题时我们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要注意认真审题。

首先要审题干,要找准题干中的关键词,把握题干的中心思想,联系教材的相关知识。

其次要审题肢,通常采用排除法。

即把题肢中明显的错误排除,对不能排除的选项,要看所给观点和题文材料意思是否相关,虽然观点正确,如果不合题意也应排除。

6.A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做更好的自己的掌握,根据所学,做更好的自己需要我们扬长避短,需要主动改正缺点,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需要为他人和社会带来福祉等,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观点错误,对于他人的批评,我们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所以正确答案选A。

7.D

【解析】

仔细解读漫画内容,可知我们交往的范围越来越大,随着交往的不断深入,朋友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①不正确;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由现实的交往,发展到利用手机增加交往的范围,再到互联网,朋友圈超出地域、年龄和职业、身份的限制,②正确;网上交友永远也触摸不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所以不能取代现实中的朋友,③不正确;通过漫画可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交往范围越来越大,从现实中的几个朋友发展到网络中的朋友,④正确。

故选D。

考点:

友谊伴我行

8.C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朋友的重要性的认识,题文中的观点表明,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真正的友谊对人的成长有重要作用,C符合题意;A观点错误,交友要讲究原则,不能以利益作为衡量友谊的标准;BD观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C。

9.B

【解析】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这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

考试时小刚帮助明明作弊的行为是错误的,是不诚信的表现,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A、C、D观点错误,B观点正确,所以本题选择B答案。

10.A

【解析】

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受关怀,学习关怀对方。

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①项正确;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敞开心扉,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②项正确;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要给朋友一些空间,把握彼此的界限和分寸,③项正确;以诚相待,真诚对人,就会有找到朋友的机会,但是朋友之间不能毫无保留,④错误。

故选A。

考点:

友谊与成长同行

11.A

【详解】

本题考查对网络交往的正确认识。

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

它超越时空限制,吧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展人际交往圈,找到更多的朋友,①②观点正确;网络交往可以自由地表达内心的快乐、烦恼等,舒缓压力,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里需要,但是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③观点正确,④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答案。

12.C

【详解】

网络交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通过网络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另一方面,网络也有可能造成很多伤害,沉迷于网络游戏、对中学生有更大的杀伤力。

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对象,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

但在网络交往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在网络交往中保护自己。

选项①③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交往的危害。

选项②④正确,故选C。

13.A

【解析】

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本题考查师生关系,我们要尊重老师,正确与老师交流等相关知识。

材料中老师正确对待学困生的故事说明了,老师是合作者,要与老师交往,所以A是正确的选项;B项观点太绝对化,排除;C、D项和材料反映内容不符,排除。

故选A。

考点:

新型师生关系

14.C

【详解】

暗地里给老师起绰号并传播,这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A说法错误;上课不认真听讲,偷看小说,这是不尊重老师劳动的体现,B说法错误;小明向老师请教问题后会说“谢谢”,这体现了对老师的尊重和礼貌,C说法正确;对于每周老师布置写的随笔,小芳敷衍了事,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D说法错误;故选C。

15.C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

我们要尊重老师,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和教育,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真诚地对待和尊敬老师,①④观点正确;但是老师也有做错事的时候,所以排除②;③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所以正确答案选C。

16.B

【解析】材料中的朱萌萌同学是一个自立自强的人,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人,B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AC中的说法与题意不符、D中“永争第一”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故该题选B。

17.A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亲子关系的认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家长和孩子对待同样的问题态度却不一样,因此应加强亲子沟通促进彼此理解,BD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C说法错误,所以正确答案选A。

18.A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时,我们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的与家长商量,理解体谅父母,学会换位思考,有效沟通,求同存异,其中④不利于良好父母子女关系的建立,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A。

19.C

【详解】

从漫画中可以看出,当父母跳广场舞的时候,儿子就拿起乐器为老人伴奏,支持父母的健身行为。

儿子的做法是关爱父母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②③④说明了儿子这一做法的意义,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①的说法是错误的,儿子在通过精神支持赡养父母。

此项应排除,故该题选C。

20.C

【详解】

本题以俗语为素材考查生命特点。

生命来之不易;生命的独特;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是短暂的都是生命的特点。

分析“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说明生命是短暂的。

所以C说法符合题意;A说法是生命的独特,与题意不符,排除;BD说法时间流逝,生命是不可逆的,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选C。

21.D

【解析】

保护自己,必须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材料显示掌握求生技巧方法,发生交通事故时,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和122交通事故电话,119是火警电话,A说法错误;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及时切断电源,B说法错误;跳楼更容易受到伤害,C说法错误;D题干中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22.A

【详解】

材料中的这句话说明了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

A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BCD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但分别说明的是怎样正确面对挫折及挫折的含义,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该题选A。

23.B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生命的价值的认识,根据所学,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生命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中,①③观点正确,②观点错误,生命是短暂的,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绽放无限的精彩;④观点错误,只有对他人和社会做出奉献,才能延伸生命的价值,所以正确答案选B。

24.C

【详解】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短暂其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我们可以延伸生命的价值,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社会的奉献之中,奉献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

选项②④观点错误,没有正确认识最美人物无私奉献的行为实质。

故选C。

25.(1)诚实做人,及时承认错误;发生矛盾时,及时与老师沟通;进行换位思考,学会理解老师;关心老师,敬重老师等等。

(2)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材料回答题解答时要结合材料及问题,推断考查的知识点,密切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综合作答。

(1)材料中,小林拿起同桌的答案回答,事不诚实的表现;老师的话刺痛了小林,小林应该理解老师,及时与老师交流沟通。

(2)开放性试题,能体现尊重老师即可。

考点:

学会和老师交往,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诚信做人

26.

(1)如勤劳、节约、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于战胜挫折等。

(所有优秀品质都可,两点即可)

(2)孝敬父母是我们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应当得到爱的回报。

(3)帮助家庭成员是舒缓情绪;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等等。

【详解】

(1)此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孝敬父母的原因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

根据所学,从孝敬父母既是传统美德,也是法定义务,父母赋予我们生命,为我们付出很多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化解家庭矛盾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

只要从舒缓情绪、明确自己不偏不倚的中立者、引导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等方面回答即可。

27.

(1)正视挫折、勇于与挫折斗争、意志坚强、持之以恒等等。

(2)如人际关系不和谐、考试失利等

(3)培养战胜挫折的勇气和坚强意志;发掘自身力量,激发潜能战胜挫折;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等等。

【解析】

我们应该直面挫折,不畏不惧,勇敢的美德困难,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1)分析材料依据郎平身上体现出来的敢于面对挫折、自立自强、坚强的意志、社会责任感等品质分析.郎平具有较强挫折会责任感,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她能够积极面对挫折,正确应对;她具有坚强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坚定信念等等。

(2)该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自己的实际做角度作答。

(3)该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自己的实际做角度作答;如增强战胜存在的能力、培养自信心、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高雅情趣等等。

考点:

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培养自强品质,应对挫折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