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综合训练9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小说阅读.doc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综合训练9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小说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综合训练9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小说阅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综合训练9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小说阅读
综合训练9 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小说阅读
(用时:
40分钟)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wǔ)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
B.100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jiā)索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
C.至于这一回弹雨中互相救助,虽陨身不恤(xù)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D.他蜷(quán)缩在绳绑里,一阵惊惶和痛苦的抽搐散布到他脸上每一根筋络,但是他没有叹一口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题。
【甲】最近,网上留传的一则《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乙】按这个“征求意见稿”的说法,互联网医疗将设置执业资质红线,并只能开展医疗机构间的远程会诊和慢性病管理业务。
如此一来,没有绑定线下医疗机构,或是没有实体执业资格的互联网医疗平台,面临倒掉的风险。
【丙】有人担忧,这样一刀切对产业发展十分不利。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正视互联网医疗的本质和价值。
从本质上讲,互联网医疗提供的也是医疗服务,只不过用了更现代化的平台和科技手段。
它并未改变人们对医疗的期待,如果达不到好的医疗效果,再炫的互联网技术也于事无补。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留传 B.并 C.期待 D.于事无补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4.(2020浙江模拟)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除非一个国家愿意放弃互联网商业带来的巨大红利,彻底禁止智能手机的应用,否则它就不可能真正地回避新媒体传播所带来的问题。
B.生活从来都是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
努力了,奋斗了,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白活了一场。
C.有的外国人在赞誉中国美术片独特风格的同时,也指出过“习惯于完整的故事和懒洋洋的叙述”“很难捉摸到时代脉搏的跳动”等批评意见。
D.作为时下最火的男神,许多人喜欢宋仲基的原因又怎会仅仅是因为一个“帅”字?
全面了解宋仲基需要从戏内和戏外来解读他。
5.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
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到,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
也就是说,8月31日有可能不再是小学入学铁定的截止日期了。
教育部的通知对入学年龄的松绑让人看到了呼吁已久的弹性入学制的曙光,也体现出了教育对个体的尊重。
长期以来,为了体现教育公平,我们在入学年龄上一直都是“一刀切”,而事实上,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是非常大的,越是低龄体现得越明显。
6.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的这则新闻。
要求:
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50字。
为抗议韩国部署“萨德”系统及韩国乐天集团为“萨德”提供部署地行为,昨天,途牛、同程等部分旅行社宣布暂停赴韩国旅游业务,并开始陆续下架韩国旅游产品。
同时,国家旅游局发布了赴韩国旅游提示,建议游客“慎重选择目的地”。
对此,不少旅游企业昨天都以公开或不公开的方式对赴韩旅游产品做出了调整。
其中,同程和途牛公开表态对韩国部署“萨德”系统及韩国乐天集团为“萨德”提供部署地表示强烈愤慨。
同程旅游称将“本着国家利益大于一切的原则开展业务”,采取措施调整下线旅游产品线路。
途牛则从即日起将韩国方向跟团游、自助游产品全线下架,停止售卖。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故九万里, , 。
(《庄子·逍遥游》)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
(《荀子·劝学》)
(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 。
(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4)寻寻觅觅, , 。
(李清照《声声慢》)
(5)人生得意须尽欢, 。
,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8.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
(1)~(4)题。
预 演
(苏联)杜姆巴泽
我们是老同学,当时我们俩并排坐在最后一排课桌。
当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我们常一起冲着老师的后背做鬼脸儿。
我们还一起参加期末补考。
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
十五年来我们一直没有见过面。
今天,我终于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了四层楼……
不知道他是否还能认出我来。
我毅然按了一下电铃。
“不怕烂掉你的臭爪子,可恶的东西!
震得整个房子嗡嗡响。
什么时候你才能改掉这个坏习惯?
”里面传出一阵叫骂。
我羞得满面通红,连忙把手塞进口袋。
前来开门的是一个淡黄头发的女孩,看上去约莫有八九岁。
“努格扎尔·阿马纳季泽在这儿住吗?
”
“他是我爸爸。
”
“你好,小姑娘,我是绍塔叔叔,是你爸爸的老同学。
”
“噢,您请进来吧!
……玛穆卡!
爸爸的同学绍塔叔叔来了。
”女孩朝里边喊了一声,领着我向屋子里走去。
迎面冲出一个六岁左右的小男孩,浑身是墨水污迹。
“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吗?
”
“不在。
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
”
“你俩在做什么呢?
”我问。
“我们在玩‘爸爸和妈妈游戏’。
我当爸爸,姆济娅当妈妈。
”玛穆卡对我说。
“你们玩吧,我不妨碍你们。
”我一面点着烟,坐在沙发上。
“不知道努格扎尔过得怎么样,”我寻思着,“生活安排得好不好?
是不是幸福?
”
孩子们尖利的喊叫声把我从遐想中唤醒过来。
“喂,孩子他妈!
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
”玛穆卡问道,显然是模仿某个人的。
“吃个屁!
我倒要问问你,我拿什么来做饭?
家里啥也没有!
”
“你的嘴可真厉害!
”
“昨天夜里你跑哪儿逛去了?
说!
”姆济娅握着两个小拳头,叉腰站着。
“你管不着!
”
“什么,我管不着?
好吧,我叫你出去鬼混!
”
“你疯啦?
”
“我受够了!
够了!
今天我就回娘家去,孩子统统带走!
”
“不准动孩子,你自己爱上哪儿就上哪儿!
”
“没那么简单!
”
“把儿子给我留下!
”
“不行,我已经说了!
”姆济娅高声叫道。
“你听着:
把儿子留下!
要不然……”玛穆卡抱起枕头,一下子砸在姆济娅身上。
“好哇,你敢打人?
畜生!
”姆济娅抡起洋娃娃,狠狠地打在弟弟头上。
她打得那样厉害,玛穆卡的两眼当即闪出了泪花。
我跳起来把他们拉开。
“孩子,真不知道害臊。
这是什么游戏哟!
”
“放开我,尼娜!
”姆济娅突然朝我喊。
“你们这些邻居不知道他是什么玩意儿!
我整天受他的气,没法跟他过下去了,我的血全被他吸干了,可恶的东西!
你们瞧,我瘦成了什么样子!
”姆济娅用纤细的指头戳了戳她那玫瑰色的脸蛋儿。
“别信这个妖婆的鬼话!
”玛穆卡冲我说。
“不要吵了!
”我实在控制不住,向他们大吼了一声。
孩子们恐惧地盯着我。
我喘过一口气,勒令两个孩子向我发誓,保证往后不再扮演他们的爸爸妈妈,然后便步履蹒跚地离开了这个家。
“看来,我的朋友生活得蛮‘快活’的!
”我一路上想着姆济娅和玛穆卡,他们表演了一幕未来家庭生活的丑剧。
(有删改)
(1)小说开篇写“十五年前的事”,有什么作用?
请作具体说明。
(2)请结合小说中“我”拜访“老同学”的这段经历,简要分析“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试分析小说结尾画线句的含义和作用。
(4)小说中“老同学”并未出场,而是重点描写了两个孩子的游戏,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答案:
1.D 解析A项,“芜”应读“wú”。
B项,“索”应为“锁”。
C项,“陨”应改为“殒”。
2.A 解析“留传”应为“流传”。
3.A 解析将“《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中的书名号改为引号。
4.A 解析B项,否定失当,应改为“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C项,动宾搭配不当,将“指出”改为“提出”。
D项,“原因”与“因为”杂糅。
5.为小学生入学年龄松绑体现了教育对个体的尊重。
6.韩美在韩部署“萨德”,中国旅游局、旅游企业纷纷做出抗议。
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也体现了我们对地区和平的维护。
7.
(1)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
(2)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
(4)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5)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8.参考答案
(1)①通过追述“十五年前的事”,突出了“老同学”学生时代的调皮,表明了同学友情的深厚。
②交代了“我”登门拜访老同学的原因,也为下文写老同学如今的生活做了铺垫。
解析回答此题,需要把握一个基础知识,即小说开头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点:
开宗明义,点题,引出话题,总领全文,奠定全文感情基调,渲染气氛,铺垫、对比、反衬,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等。
本题结合文本内容可以得出答案。
小说通过对“十五年前的事”进行追忆,表现那个时代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突出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同时为下文做铺垫。
(2)参考答案即将见到久别的老同学时内心的激动;担心老同学会不认得自己的不安;按门铃时听到屋子里有斥责声时的羞怯;进屋后坐在沙发上等待“老同学”寻思“老同学”境遇时的关切期待;了解到老同学家庭现状后的愤怒失望。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基本能力。
分析“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可结合文本内容“我终于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了四层楼”“不知道他是否还能认出我来”“不知道努格扎尔过得怎么样?
”“看来,我的朋友生活得蛮‘快活’的!
”等可以归纳出答案来。
(3)参考答案这段文字表明老同学的生活现状很糟糕,孩子也很可能成为他们的翻版;点题(点出了“预演”的内涵);点明了文章主旨,警示人们重视言传身教(家庭教育)的影响。
解析此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基本能力。
小说结尾的作用,结构上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内容上突出人物品质、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中心等。
此题可以结合文本内容加以分析。
(4)参考答案通过一对儿女的游戏巧妙展开情节,生动曲折,侧面表现了老同学的生活境况;使“老同学”的形象更生动丰满,即不注重个人修养,生活散漫,没有责任心;使小说的主旨更鲜明突出,警示人们注重自身言行;更吸引读者,留下想象与思考的空间。
解析此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基本能力。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来阐述自己的理由。
此题是一个探究题目,通过一对儿女的游戏巧妙展开情节,使“老同学”的形象更生动传神,使小说的主旨更鲜明突出。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槐,《说文》曰:
“木也,从木鬼声”。
它作为一种常见的树木,材质细密,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和器物用具,花蕾、种子、根皮均可入药。
因此它很早就与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联系。
在《山海经》中就有关于槐树的记载:
“东三百里,曰首山……木多槐”。
《穆天子传》也有记载:
“(天子)遂驱,升于弇山……而树之槐”。
《管子》也有记载:
“五沃之土,其木宜槐”。
槐树频频在这些古老的典籍里出现,它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可见一斑。
人们聚在一起休憩、游戏、议事的时候就很可能会常常坐在槐树下面。
早在周代就有了“三槐九棘”的制度:
左九棘,为公卿大夫之位;右九棘,为公侯伯子男之位;面三槐,为三公之位。
因此世人就以“槐棘”来指三公九卿之位了。
中国古代一般把鼎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而古人又把槐和鼎联系在一起,用“槐鼎”来比喻三公之位,或者用来泛指执政大臣。
如《后汉书·方术传论》有“越登槐鼎之位”的说法;《宋书·王弘传》也有“正位槐鼎,统理神州”的记载。
由此可见,槐树已经逐渐成了政治地位的象征。
槐具有崇高、庄重、忠诚、仁义等政治道德含义,在中国古代为什么许多重要场所、尤其是与政治相关的场所往往都会有槐树的身影。
据说汉宫中即多种槐树,唐朝宫廷更是普遍。
唐诗中有很多描述槐树种植地点的诗句。
例如,韩愈《南内朝贺归呈同官》有“绿槐十二街,涣散驰轮蹄”之句;白居易《寄张十八》有“迢迢青槐街,相去八九坊”之句;李贺《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有“别柳当马头,官槐如兔目”之句。
从上述诗人的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唐代不仅是宫观旁的驰道才种槐树,似乎所有的官道两旁都是可能种植槐树的,而且李贺诗中的“官槐”一词,把“官”字与“槐”字直接并列,更能体现槐树与政治的关系。
由于“槐”与“怀”同音,槐树逐渐还具有了怀来人才的寓意。
郑玄曰:
“槐之言怀也,怀来人于此,欲与之谋。
”人才是国君治国理政的助手,必须德才兼备,槐树作为招揽人才的象征,也体现着鲜明的政治道德蕴含。
槐树能够“怀来人”同理也就能“怀来神”。
《太公金匮》载:
“武王问太公曰:
‘天下神来甚众,恐有试者,何以待之。
’太公请树槐于王门内,有益者入,无益者距之。
”槐树竟然还具备了评判神之有益无益的神奇功能,这可能是其招揽人才寓意的延伸。
正因为如此,槐树后来与科举文化也产生了密切的关系。
宋人沈括《梦溪笔谈》还记载了一则有趣的故事:
“学士院第三厅,学士阁子当前,有一巨槐,素号‘槐厅’。
旧传居此阁者多至入相,学士争槐厅,至有抵彻前人行李而强据之者,余为学士时目观此事。
”当时的“学士”为了图吉利,争相入住“槐厅”,也是因为槐树具有官运亨通的吉祥寓意。
从举子的角度看是官运亨通,从君主的角度看就是得到了满意的人才。
唐宋文学中对槐树的这一寓意也有不少描绘,如武元衡《酬谈校书》有“篷山高价传新韵,槐市芳年记盛名”之句,杨万里《槐》有“阴作宫街绿,花开举子忙”之句,使用的正是槐树的这层寓意。
(摘编自黄金灿《槐树历史文化意蕴趣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槐很早就与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联系,所以它可以用作建筑材料等。
B.随着历史发展,槐树逐渐成为政治地位的象征,“槐鼎”喻“三公之位”。
C.槐有崇高、庄重等政治道德含义,与政治相关的场所都会有槐树的身影。
D.中国古代君主在学士院第三厅种植巨槐,是为了招到满意的人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韩愈、白居易、李贺等人的诗,意在论证槐树在宫廷里种植普遍。
B.本文引用《梦溪笔谈》中的故事,论证了槐树与科举文化的密切关系。
C.全文采用总分的结构,论述了槐树与政治、科举等方面的密切联系。
D.本文引经据典,用大量丰富的论据,证明了槐树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槐树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古代,人们休憩、游戏等很可能常在槐树下进行。
B.周代,槐有代表政治地位的象征意义,有“正位槐鼎,统理神州”的说法。
C.槐有鉴别神的有益无益的功能,可能是其怀来人才寓意的延伸。
D.在中国古代,槐树与科举文化产生了密切联系,有“花开举子忙”的说法。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的一年,人们渴望听到国际科技合作的交响曲。
嫦娥四号探月之旅就传递出这样的喜人信息。
嫦娥四号探测器上有中德合作的因子——搭载了德国研制的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可对月球表面中子和其他粒子的辐射环境进行综合测量。
配合嫦娥四号执行任务的中继星“鹊桥”,也扮演了给探月国际合作拉开新序幕的“大角色”——携带了由荷兰研制的低频射电频谱仪,来来将开展在轨科学探测试验,聆听低频宇宙之声,寻觅宇宙大爆炸遗留的密码。
事实上,中国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向世界展示的开放姿态,已经吸引来大量国际合作伙伴,真诚携手,一路同行。
(摘编自钟声《让科技创新为全人类赋能》,《人民日报》2019年1月4日)
材料二:
美国《华盛顿邮报》1月4日文章:
随着中国探测器着陆月球背面,一个新的太空大国诞生(作者里克·诺克,胡青松译)
当中国在本周四宣布它已经成功将太空探测器若登陆在月球背面时,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突破。
对北京来说,它不断拓展的太空探索版图也传递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信息。
“这不仅仅是一次着陆。
”英国皇家航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艾伦·达菲说道,“这清楚地表明中国技术已经达到何等卓越的程度。
”
从科学的角度看,中国的成就令一些曾预言这一努力终将失败的人感到惊讶。
让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异常困难——月球背面从未朝向地球,由于月球的遮挡,月球背面的探器不能和地球直接进行无线电通信。
但中国研究人员通过发射一颗中继卫星为月球车架起一座“鹊桥”。
2003年,当北京将第一位宇航员送入轨道时,西方观察人士对这一消息不屑一顾,他们认为这可能是中国为了赶上美国和俄罗斯做出的毫无意义的努力。
但是,中国却不受任何干扰稳扎稳打地扩大太空探索版图。
如今,美国和俄罗斯对太空探索的热情正在减弱。
在中国,情况正好相反。
早在其一流的太空事业登上全球头条之前,中国就开始前期准备工作——2007年起中国就开始将目光转向月球背面,并研究未来可能的着陆地点。
在某些方面,尽管中国拥有的资金仍然较少,但中国的能力已与美国相当。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9年1月5日)
材料三:
嫦娥四号任务实施了两次发射,2018年5月21日发射“鹊桥”号中继星;由“玉兔二号″巡视器和着陆器组成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8年12月8日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2019年1月3日顺利在月球背而预选区着陆,由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的科学探测任务陆续展开。
嫦娥四号任务的圆满成功,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实现了地球与月球背面的测控通信,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世界探月史上的第一行足迹,传回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新篇章。
(摘編自《光明且报》2019年02月21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近距离拍摄月背影像图的壮举,这一探索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
B.嫦娥四号的探月之旅,除对月球进行巡视、勘察外,还会对月球表面的辐射环境进行综合测量,并将破解宇宙大爆炸之谜。
C.嫦娥四号探测器有中德合作成果,中继星“鹊桥”有荷兰研制的设备,与国际伙伴的合作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发的力量和自信。
D.美国和俄罗斯对太空探索的热情在减弱,而中国早就开始研究未来在月球背面可能的着陆地点,不断扩大着太空探索疆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当初中国宇航员进入太空的消息受到西方观察人士的不屑,到如今嫦娥四号任务引起了全球关注,可见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十分迅猛。
B.一些人认为月球背面从未朝向过地球,即使探测器登陆,也无法与地面直接进行无线电通信,所以他们预测中国月球探测活动不能成功。
C.从国外媒体对我国嫦娥四号相关情况进行的报道可以看出,与美俄相比,无论是投资力度还是研究水平,中国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嫦娥四号任务进行了两次发射,先是发射中继卫星为探测器架起一座“鹊桥”,然后发射由巡视器和着陆器组成的嫦娥四号探测器。
3、以上二则材料中,《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光明日报》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家训
侯发山
钟鸣坐上县环保局局长的宝座不到一个月,才知道宝座上也有蒺藜,有些事情不是你想像的那么容易。
譬如,南岭化工厂废水排放不达标,周围村民意见很大,钟鸣调查后得知情况属实,要求南岭化工厂立即停产整改。
这边刚放下电话,那边电话又响了,是县里边一个领导打来的,说南岭化工厂是县里的纳税大户,不能停产。
官大一级压死人,钟鸣不能不听。
当天晚上,他还接受了南岭化工厂厂长的宴请,收取了一个五万元的红包。
红包现在就躺在钟鸣办公室的抽屉里,一直没动。
在他看来,那红包就是个定时炸弹,不定什么时候炸响呢。
①他心里边乱得像一团麻,理不出个头绪。
他推掉一切应酬,这个周末,就是明天,打算回老家一趟,放松放松。
电话打通了,是爹接的电话:
“鸣,明个儿回来?
啥事?
没事?
别忘了,七不出门,八不回家……就这,我挂了。
”爹的话音里透出一股拒人千里之外的气息。
钟鸣哭笑不得,心说我的娘哎,都啥年代了,还这么迷信。
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育他,七不出门,八不回家。
说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话,要他铭记终生,传给下一代。
长大后,钟鸣才明白,这就是他们家的家训。
平时在单位,好多同事都晒他们的家训,说是晒,其实是炫耀。
对于他们家的家训,钟鸣一直羞于启齿。
心说老祖宗真是没文化,要制订家训也得有点档次啊。
看看人家曾国藩留给后人的家训: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再看郑板桥的“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再看纪晓岚的四戒四宜:
一戒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哪一家都比自家的强啊。
钟鸣还有一点不明白,自家的家训有什么好?
村里好多人咋都拿来用呢?
记得邻居一位大爷是这样解释的,阴历逢“七”的日子,如初七,十七,二十七,家人是不能出远门的;阴历逢“八”的日子,如初八,十八,二十八,常年在外的人是不能回家的,要错开这个日子,否则,家里会遭不测的。
至于什么根据,那位大爷也说不清。
钟鸣曾问过娘,娘也闹不明白。
他没敢去问爹,他自小就怕爹,有事都给娘叨咕。
钟鸣看了看日期,明天是六月初八。
他想好了,不管家训那一套,回家。
常回家看看不是随便唱唱就得了,要付诸行动。
第二天,钟鸣开上车直奔老家。
见到钟鸣,爹阴着脸,没有理睬他,反倒是娘,有一点小激动,更多的是不自在。
钟鸣抽出一根烟递给爹,爹看了看,没接,掏出自己的旱烟袋,吧唧一声,一团烟雾把自己核桃般的脸淹没了。
“爹……”钟鸣期期艾艾叫了一声。
“不让回来,咋回来了?
”爹闷声闷气地说。
娘看了看儿子,看了看老头子,说:
“鸣儿难得回来一趟,别……”
“你知道啥?
!
”爹横了老伴一眼。
娘不吭声了。
在爹面前,娘就是老鼠遇到了猫。
钟鸣看不下去了,忍不住说道:
“爹,七不出门,八不回家,都是老黄历了……”
“放屁!
”爹挥了下烟袋,差点打到钟鸣头上。
钟鸣吓了一跳。
小时候,他没少挨过爹的烟袋。
自从他考上大学,直到参加工作,爹没有打过他。
今天是怎么啦?
怎么发这么大的火气?
娘瞪了老头子一眼:
“有话好好说,别犯驴脾气。
”
钟鸣也说:
“爹,我有啥做得不对,您说嘛。
”
爹喘着粗气,不满地瞟了钟鸣两眼,说:
“七不出门,八不回家,是咱家的家训。
以为你知道其中的意思,看来你还是糊涂。
七指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事。
在过去,办这七件事,完全靠家里的男人。
就是说,你要出门可以,必须先把这七件事办好,否则,就不要出门。
八指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件,是做人的根本,人生的八德。
这八件事没有做好,是极不光彩的,就不要回家丢人现眼、连累家人……你想想,我为啥不让你回来。
”
钟鸣恍然大悟,这才明白家训的含义,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爹都了如指掌。
爹说: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当官就得心里有百姓,那个化工厂效益再好,若对老百姓造成危害,就得治理,就得关闭!
”
②钟鸣心里一下子亮堂起来,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才知道宝座上也有蒺藜,有些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容易”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实则暗示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是。
B.小说对钟鸣他爹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