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措施概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9225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8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措施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措施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措施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措施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措施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措施概述.docx

《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措施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措施概述.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措施概述.docx

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措施概述

1.编制依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22)

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460)

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3(J)/T113)

4、《绿色建筑技术标准》(DB13(J)/T132)

5、本工程绿色建筑施工图纸要求

2.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秦皇岛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车辆管理业务中心

工程地址

秦皇岛市民族北路东侧,北港大街南侧

建设单位

秦皇岛市社会公益项目建设管理中心

设计单位

天津中怡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河北远大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秦皇岛市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层数

地上6层局部一层

建筑高度

主楼22.65m

建筑面积

7218㎡

基础类型

独立基础

结构类型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单体组成

办公楼、业务大厅、设备房(地下为消防水池)

分包情况

土方、基础、主体、安装、幕墙均在总包范围

周围环境

本工程建设地块位于秦皇岛市民族北路东侧,北港大街南侧。

南侧为驾校,北侧为规划路,建筑四周200米内无居民区。

工程特色

本工程墙体采用200mm,300mm加气砌块;外墙采用70mm厚岩棉板;屋面板上铺75厚挤塑型聚苯板(XPS)保温层;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楼板:

顶板为120厚混凝土楼面板下喷30厚喷超细无机纤维喷涂;距外墙面2000范围内,铺设50厚硬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24kg/m³)。

 

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绿色建筑由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四个部分组成总分。

其具体所包含的工作内容为:

规划:

选址和环境管理、节水、能源利用、材料和资源、设计创新

设计:

选址和环境管理、能源利用、材料和资源、室内环境质量、设计创新

施工:

能源利用、材料和资源、室内环境质量

运行:

能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

整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由以上四部分组成,并参与评分。

我们施工单位针对本项目主要负责以下几点评分要求。

(具体评分项目详见绿建施工说明)

项目4节地与室外环境

得分:

46评分项总分值:

100

评分项得分:

46%

项目5节能与能源利用

得分:

57评分项总分值:

96

评分项得分:

59.4%

项目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得分:

53评分项总分值:

80

评分项得分:

66.25%

项目8室内环境质量

得分:

51评分项总分值:

95

评分项得分:

53.7%

项目11提高与创新

加分项总分值:

1

风冷热泵机组,cop值为3.38,能效等级为二级。

 

3.绿色施工目标

3.1公司目标

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周期,公司下达本工地2022年的节能降耗及绿色施工指标为:

1、能源消耗指标为0.036吨标煤/万元产值,其中:

(1)用电指标为0.031吨标煤/万元产值,相当于76.7Kwh/万元产值;

(2)用柴油指标为0.005吨标煤/万元产值,相当于3.99L/万元产值;

(3)节能设备配置率≥80%。

2、水资源消耗指标为5M3/万元产值,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占总用量的5%。

节水设备配置率≥80%。

3、主要建材指标:

(1)钢材:

本工程总钢材用量约为650t。

定额损耗率2.5%,再节约40%(即损耗率为1.5%),计节约6.5吨;

(2)商品砼:

本工程总混凝土用量为约4000m3。

定额损耗率1.5%,再节约30%(即损耗率为1.05%),节约18m3;

(3)木材:

本工程木材总用量为800m3。

定额损耗率5%,再节约30%(即损耗率为3.5%),计节约12m3;

(4)周转设备使用率≥70%。

4、绿色施工指标:

(1)建筑垃圾产生量小于50吨;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率达到40%;

(2)场界噪声昼间≤70dB,夜间≤55dB;

(3)污水排放PH值在6~9之间,其他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4)扬尘达到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要求,结构施工扬尘不大于0.5米;基础施工不大于1.5米;

(5)不使用粘土砖。

(6)不发生职业病病例、不发生死亡事故、一般负伤频率<1‰。

3.2项目部目标

我们项目部按照公司下达的指标,对施工区、工作区、生活区不同场所和基础、结构、装饰的不同施工阶段进行了认真详细科学的测算,以充分的依据对实施要求制订了具体目标。

1、能源消耗指标为0.033吨标煤/万元产值,其中:

(1)用电指标为0.030吨标煤/万元产值,相当于74.2Kwh/万元产值;

(2)用柴油指标为0.003吨标煤/万元产值,相当于2.39L/万元产值;

(3)节能设备配置率≥90%。

2、水资源指标为4m3/万元产值,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占总用水量的6%。

节能设备配置率≥90%。

3、主材指标:

(1)钢材:

本工程总钢材用量约为650t。

按定额损耗率2.5%,再节约50%(即损耗率为1.25%),计节约8.125吨;

(2)商品砼:

本工程总混凝土用量为3000m3。

定额损耗率1.5%,再节约40%(即损耗率为1.05%),计节约8m3;

(3)木材:

本工程木材总用量为800m3。

定额损耗率5%,再节约40%(即损耗率为3.5%),计节约12m3;

(4)周转设备使用率≥85%。

4、绿色施工指标:

(1)建筑垃圾产生量小于4600吨,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率达到50%。

(2)场界噪声昼间≤70dB,夜间不施工;

(3)污水排放PH值在6~9之间,其他指标达到秦皇岛《污水排放综合标准》标准要求;

(4)扬尘达到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要求,结构施工扬尘不大于0.5米;基础施工不大于1.5米;

(5)不使用粘土砖。

(6)不发生职业病病例、不发生死亡事故、一般负伤频率<1‰。

3.3创建总目标

1、确保完成公司下达的节能降耗各项指标要求;

2、确保秦皇岛市节约型工地绿色施工工程。

4.绿色施工运营管理

4.1管理网络及责任制

4.1.1绿色施工项目管理网络责任体系

 

3.1.2

 

绿色施工管理体系中,应当建立完善的责任分配制度。

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负责人,由他将绿色施工相关责任划分到各个部门负责人,再由部门负责人将本部门责任划分到部门中的个人,保证绿色施工整体目标和责任分配。

1.项目经理责任制(责任人:

王玉鸣)

1)了解工程合同的有关技术、质量、工期等条款和各种相关节能要求和措施。

2)全面负责项目施工全过程的节能管理工作,为施工现场节能工作的第一负责人。

3)组织施工过程节能的策划,落实编制并执行《绿色节能施工方案》和措施。

4)组建项目节能管理班子,明确岗位职责并进行考核。

5)对施工现场的人员、设备、材料、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加强对各方的控制,定期召开平衡协调会,保证施工过程节能工作的有序进行。

6)组织学习各种节能技术措施和管理规定,带领职工努力实现项目部的各项节能目标和指标。

7)审核、批准本项目部的有关申请、计划和文件。

8)协班子成员间的各项工作,管理好项目班子成员。

2.项目副经理责任制(责任人:

于永海)

1)协助项目经理建立健全项目节能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确保项目节能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2)按照企业与项目所订立的节能责任制和项目主要成员分工,协调节能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

3)严格执行项目节能管理责任制,确保各类节能指标的实现。

4)协同项目经理开展各项节能管理工作,管理好项目班子成员。

3.项目工程师(包括技术员)责任制(责任人:

单晓彬)

1)协助项目经理建立健全项目节能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

2)主持编制节能方案,并督促方案实施和落实。

3)充分发挥技术开发优势,对动态施工中技术执行情况及时作出评估反应,确定技术节能措施,参与节能过程管理,确保项目节能目标的实现。

4)根据工程合同、技术规范和施工图纸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外墙保温等编制专项节能施工组织设计。

5)编制分包合同的施工技术要求,严格审核分包商递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技术节能措施等内容,并监督落实其实施,对动态施工过程中节能技术措施执行情况作出评估反应。

4.施工员责任制(责任人:

朱学庚)

1)熟悉设计施工图纸和施工工艺流程,参与施工项目节能方案、技术措施的讨论编制。

2)按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安排施工,落实节能工作的落实。

3)组织施工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以控制项目的节能工作为管理的重要目标,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节能措施。

4)协同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工程师开展各项节能工作,管理好项目组成员,做好工程的施工工作,从而做好项目节能工作目标的实现。

5.预算员责任制(责任人:

张素娟)

1)参与项目部组织的内部节能方案的讨论会。

2)根据施工图,编制设计预算和施工预算。

施工预算编制要求全面、及时、适用。

3)发生技术变更、实物量增减,经核定手续齐备后及时做好施工预算变更调整工作。

4)按施工作业任务书用工量、合同价、实际完成实物量,每月认真填写劳务各种报表,并建立降本节能台帐。

6.质量员责任制(责任人:

邢建)

1)参与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节能目标、技术措施的编制和讨论。

2)督促、实施质量技术措施和节能方案,做好检查和评定工作。

3)深入现场操作点,严格操作过程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及时向作业人员反馈操作质量评定信息并做好记录。

4)依据项目节能方案、技术措施的要求,加强施工全过程的动态监控。

7.木工/钢筋翻样责任制(责任人:

董良、周永安)

1)对施工图进行翻样,正确翻出施工大样图及模板排列图,算好尺寸,防止材料浪费。

2)正确编制构配件、予埋铁件等半成品加工项目计划表,做好节能管理工作。

3)负责结构件、半成品加工件和模具的入库登帐及发放管理,并负有专职对口管理的责任。

4)严格做到进场、耗用发放与库存实物相符。

5)实施对现场支模等木工作业点的全过程施工质量管理监控和节能方案措施的控制。

6)参与原料钢筋进场的验收工作,会同材料员、承包方做好钢筋的验收、验证、入库工作。

确保材料质量和数量。

7)负责加工完毕的半成品钢筋的验收并签发加工验收单,登记结构件实物台帐,做好加工完毕的半成品钢筋发放工作。

过程中控制材料发放,落实节能工作。

8)做好钢筋领用和实物报耗管理工作。

8.材料员责任制(责任人:

黄赶成)

1)统筹项目材料系统人员工作,负责工程材料的购、收、存、发等过程的综合管理和节能管理的控制。

2)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及施工预算正确及时编制材料供应计划。

3)负责项目材料计划成本的编制和节能方案的探讨记落实。

4)做好材料的存放、标识、追溯、搬运等现场管理工作,对特殊材料的技术要求实行专项管理。

同时做好节能管理工作。

5)做好周转设备料租借台帐。

6)按施工预算实物量,对材料消耗进行严格控制。

7)参与对不合格物料的调查和评审。

8)对顾客提供的物资(甲供料),负责做好验证和相关控制工作。

9.安全保卫员责任制(责任人:

王桐)

1)协助班子成员做好节能管理工作、检查节能执行情况。

2)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用电检查,同时监督合理用电节约用电的执行情况。

3)负责生活区日常检查,同时督促工人节约用水,节约能源。

10.绿色施工专管员责任制(陈强)

1)参与方案的策划,对措施实施情况评估。

2)确保绿色文明施工,落实施工现场的光源、扬程、污水、建筑垃圾等指标的测试及控制。

3)建立相关台帐进行测试、记录。

11.生产工人责任制

1)节约用水:

做到人离水关,节约每一滴水资源。

2)节约用电:

每个工人宿舍按照用电配额用电,节约和超额按照奖惩措施处理。

3)施工过程中,按照翻样图纸和方案要求使用材料和周转设备,不得浪费材料。

4)领会和掌握项目部的节能指标和目标,共同做好本工程的节能工作。

 

4.1.2管理流程和任务分工

序号

管理程序

工作流程

任务分工表

工作要素

责任人

相关人

1

方案编制策划

策划→编制→审核审批

策划

单晓彬

王玉鸣

编制

单晓彬

王玉鸣

审核

于永海

王玉鸣

2

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设计交底→材料进场→墙体砌筑

设计交底

陈强

单晓彬

材料进场

张海军

张爱民

墙体砌筑

赵忠红

朱学庚

3

采用节能灯具,每间宿舍安装电表

节能灯具采购→节能灯具安装→节能灯具使用

节能灯具采购

张海军

王玉鸣

节能灯具安装

陈文河

王玉鸣

节能灯具使用

于永海

王玉鸣

4

绿色节能型工地宣传

宣传标语→宣传栏→黑板报

宣传标语

吴小燕

王玉鸣

宣传栏

吴小燕

王玉鸣

黑板报

吴小燕

王玉鸣

5

钢筋连接使用焊接

设计交底→翻样→钢筋连接→验收

设计交底

胡兴锴

王玉鸣

翻样

尹文胜

单晓彬

钢筋连接

尹文胜

单晓彬

验收

黄国键

王玉鸣

6

旧木\模板再利用

设计交底→翻样→旧模板使用→验收

设计交底

胡兴锴

王玉鸣

翻样

龚丹青

王玉鸣

旧模板使用

龚丹青

王玉鸣

验收

黄国键

王玉鸣

7

每月25日抄水、电表

水、电表安装→每月抄表→节超分析

水、电表安装

陈文河

孔位征

每月抄表

陈文河

孔位征

节超分析

孔位征

王玉鸣

8

检查评估

季度检查评分→实施改进

检查

于永海

王玉鸣

 

4.2评价管理

1、参照节能目标值,结合本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进行评估。

2、邀请公司专家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价

3、每季度项目部进行节能工地检查评估。

5.环境保护措施

5.1七牌三图等设施

本工程在门口设置现场施工标牌,其中包括工程概况牌、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机构牌、入场须知牌、安全警示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消防保卫制度牌、施工现场总平面图、消防平面图、流水平面图。

并在现场部分部位设置监控探头。

5.2垃圾堆放和清运措施

现场设置垃圾堆放场地,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定位摆放,定期清运;生活垃圾按卫生部分的要求进行分类和清运;建筑垃圾利用和回收率要超过30%以上。

1、工地进出口处作硬地处理,设置冲洗装置和排水沟,保证带有泥土的车辆经冲洗后才能驶入城市街道。

2、工程处理内驳土方,为了防止扬尘污染,用绿网将内驳土方覆盖。

3、土方作业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结构、安装阶段,目测高度小于0.5m。

4、施工现场派专人配备手推式防尘洒水车,每天定时对场地洒水、清扫,并及时清运。

5、在施工现场四周隔档高度位置设立符合规范的粉尘污染监测点,要求测得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PS)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3。

6、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封闭存放。

7、施工工地的地面进行硬化处理。

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在48小时内不能完成清运的,应采取措施设置临时堆放场,采取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

8、使用预拌砂浆可以防止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石料堆放,减少水泥浪费,降低材料消耗,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避免砂浆搅拌所产生的粉尘污染,起到节能作用。

5.3现场排水设施

1、施工生活污水处理:

在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合理设置排水沟,坡度一般0.2%。

施工污水直接引排到排水沟,最后排到三级沉淀池中,经沉淀处理后可循环利用。

沉淀池有专人定期清理。

2、施工现场及生活区设置相应的隔油池、化粪池,等处理设施。

并实行清污分流,清洁水和废水不可混排。

否则,既增大了废水总量,同时还将付出更大的排污处理代价。

严禁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下水道中。

1、施工排水系统:

(1)、根据施工现场排放废水的水质情况,采用以明沟、沉淀池为主的临时三级排放系统。

(2)、一级排放系统:

生活用水(食堂、浴室、洗手池等)较清洁,可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主要布置在生活、办公区。

(3)、二级排放系统:

以排放雨水为主,水中含泥量较少,可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但必须在出口端设置集水井,拦截水中垃圾。

(4)、排放含泥量较多的水应流入布置在施工便道旁的沉淀池内,必须经过三次沉淀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严禁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

(5)、沉淀池由专人清理。

2、生活污水:

(1)、施工项目在现场建立厕所,设立化粪池收集粪便污水,同时派专人维护厕所的清洁,并定期消毒。

(2)、厕所定期由当地环卫部门上门抽清。

(3)、食堂设隔油池,隔油池及时清理。

3、.运输车辆清洗废水:

各类土方、建筑材料运输车辆在离开施工现场时,为保持车容应清洗车辆轮胎及车厢,清洗废水应接入施工现场的临时排水系统。

4、其它施工废水:

散料堆场四周应设置防冲墙,防止散料被雨水冲刷流失,而堵塞下水道或污染附近水体及土壤。

5、周边道路防止积水措施:

施工期间保持排水沟的排水畅通,避免路面积水现象发生。

6、PH值测试:

现场加强监测,对经过沉淀池的施工及生活污水进行PH值测定。

每周由现场技术员使用广泛试纸测定一次,取试纸条浸入经过沉淀池的施工或生活污水,即得PH值。

PH值在6~9为正常,如超过此范围,寻找原因,进行改进。

7、采用无公害病虫害技术,规范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的使用,有效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损害。

8、施工现场污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维护保养计划

1.每周定期对水土侵蚀和沉积控制设施进行检查,每次雨后立即对水土侵蚀和沉积控制设施进行检查,对受损地方及时修复,从而保证对水土侵蚀和沉积的控制。

2.当沉积土达容量的50%时,清理沉积泥土。

当沉淀池排水不畅时,清理或替换砂砾。

3.当沉淀池排水不畅时,清理并替换砂砾。

5.4光污染控制

1、办公室室内布置避免使用会产生镜面想象的玻璃、不锈钢材料的使用。

2、照明、焊接电弧光等应背向居民区等生活区,并使用遮光板遮挡光源,焊接等作业应避开夜间作业,错开作业时间。

3、限定施工时间:

按照规定时间范围施工,控制施工照明,避免干扰到周边居民的正常休息。

4、夜间施工的项目,应把施工灯光对周围的影响降到最低。

尽量减少施工灯光的使用,同时避免施工灯光直接照射到居民楼中。

5、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5.5噪音污染控制

1、现场合理布置

尽量将办公房搭设在远离生产区的位置。

办公房采用加厚的彩钢板材料,增加隔音效果。

合理布置办公房的各职能部门位置,减少各部门工作时噪声对相互的影响。

产生噪音的机械设备,尽量原理施工现场的办公区、生活区和周边的住宅区。

2、现场设置相应的噪音监测点,进行动态监测,在施工场界对噪音采用国家标准进行定期监测与控制掌握控制效果。

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音限值》规定限值如下:

建筑施工场界噪音限值

阶段

主要噪音源

噪音限值dB(A)

昼间

夜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

75

55

结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

70

55

装修

吊车、升降机

65

55

主要施工机械噪音表

施工阶段

机械名称

噪音级dB(A)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空压机

95

高压水泵

83

砼振捣器

95~101

砼泵车

91

 

装饰安装阶段

木工电锯

85~90

金属切割机

102~104

石料切割机

101

冲击电钻

115~120

磨石机

90~95

木工刨

90~95

3、施工现场噪声及振动控制措施:

(1)、根据施工项目现场环境的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进出口。

(2)、合理安排施工机械作业,高噪声作业活动尽可能安排在不影响社会正常生活的时段下进行。

(3)、对于高噪声设备附近加设可移动的简易隔声屏,风动钻机要装配消声器,压缩机要性能良好及尽可能低音运转,尽可能减少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离高噪声设备近距离操作的施工人员应配戴耳塞,以降低高噪声机械对人耳造成的伤害。

(5)砼浇筑时,每次浇筑时间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并使用低噪音的震动棒。

(6)由于特殊原因需要在夜间12时至次日早晨6时内从事超标准的、影响居民健康的建设施工作业活动的,必须事先向作业活动所在地的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7)在整个建设工地用2.8m高的砖围墙全部封闭,减少场地噪音,便于控制场地内的噪音,同时也不影响市容美观。

(8)基坑施工采用封闭降水。

(9)现场支撑拆除作业时,采用喷水发有效控制扬尘。

空压机施工防噪声具体措施:

隔声罩与消声器对空压机噪声的降低将起到显著的作用,对振动较突出的机组,还应采取隔振措施。

  对10、20、40米3/分的L型固定往复式空压机,在进气口安装适当的消声器后,整机噪声一般可降到90dBA。

如果进一步降低噪声,需要在空压机上复盖隔声罩。

  对10、20米3/分的螺杆式空压机,采用带进、排气口消声器的隔声罩,将组噪声降到85dBA以下(1米距离)。

  对6、9、12米3/分的移动式空压机,主要是在柴油机排气口采用适当的排气消声器,在压缩机进气口安装进气消声器,在柴油机和压缩机座下安装适当的减振装置以及整个机组采用隔声罩使机组的噪声降到85dBA以下。

施工运输车辆噪声:

(1)运输车辆驶入城市区域禁鸣区域,驾驶员应在相应时段内遵守禁鸣规定,在非禁鸣路段和时间每次按喇叭不得超过0.5秒,连续按鸣不得超过3次。

(2)加强施工区域的交通管理,避免因交通堵塞而增加的车辆鸣号。

其它噪声:

(1)运输车辆进出口应保持平坦,减少由于道路不平而引起的车辆颠簸噪声和产生的振动。

(2)城市施工区域不得用高音喇叭及鸣哨进行生产指挥。

(3)禁止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从高空抛掷钢材、铁器等施工材料及工具而造成的人为噪声。

(4)砼浇捣时,施工人员不得大声喧哗,影响周围施工人员的休息。

(5)拆模时,在模板下布置缓冲物,减少膜板拆除时发出的声音,不许在没有缓冲物的情况下拆除膜板。

5.6、扬尘污染控制

(1)工程土方开挖前,按绿色施工规程要求,在出场大门处设置洗车池和车辆清洗冲刷台,进出车辆经清洗和苫盖后出场,设专人负责,严防车辆携带泥沙出场遗撒造成道路的污染。

(2)现场内所有交通路面和物料堆放场地根据实际情况铺设混凝土硬化,临时堆土场地用密目网覆盖,材料周转区用碎石覆盖,非施工区地面可种植速生草坪,做到黄土不露天。

施工阶段,要定时对道路材料周转区进行淋水降尘,控制粉尘污染。

(3)建筑结构内的施工垃圾清理,要洒水降尘,垃圾清运采用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运输或采用容器吊运或袋装,严禁随意凌空抛撒;

现场施工垃圾要设立封闭式垃圾站,并做好“垃圾站”标识,现场垃圾应及时清运,运输垃圾车辆必须选用已办理“北京市流体散装运输车辆准运证”持“北京市渣土消纳许可证”,运输渣土时要适量洒水,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污染。

水泥和其它散装易飞扬物、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采取码放措施,减少污染。

6.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措施

1)建立建筑、设备与系统的维护制度,减少因维修带来的材料消耗;

2)建立物业耗材管理制度,选用绿色材料。

6.1节约木材/模板

1)做好模板计算工作,确保翻样的损耗率小于3.5%。

2)本工程请专业单位到现场将短木料接长,满足施工要求,作为施工后期工程支模木方,计划节约所需木材30%。

3)对于上部结构使用的木模板进行加强管理,增加模板翻用次数,延长模板使用寿命。

4)施工现场制定废旧方木、模板管理、使用、维修、再利用制度,对随意裁取模板者进行经济处罚措施。

5)同时采用技术和管理措施,加强施工流水搭接和工序安排,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