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真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9046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真题.docx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真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真题.docx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真题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真题2016年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

30,分数:

30.00)

1.“施用累能”是指______对智力的影响。

(分数:

1.00)

 A.学校教育

 B.社会实践 √

 C.遗传

 D.家庭

解析:

[解析]“施用累能”出自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他说齐国的都城世代刺绣,那里的平常女子也都能刺绣;襄地产传统织锦,即使不聪明的女子也变成了巧妇。

这是因为天天看到,时时学习,手自然就熟练了。

所以“施用累能”是说能力是在使用中积累起来的。

从教育思想来看,强调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2.______是教育方针中核心的基本内容。

(分数:

1.00)

 A.教学目标

 B.培养目标 √

 C.教育目标

 D.教学评价

解析:

[解析]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包括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实施的途径,其中培养目标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

3.学校环境文化和设施属于______

(分数:

1.00)

 A.学校精神文化

 B.学校物质文化 √

 C.学校组织文化

 D.学校制度文化

解析:

[解析]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空间物质形态,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

一是学校环境文化,包括学校的总体结构和布局、校园绿化和美化、具有教育含义的教育和教学场所以及校园环境卫生等;二是设施文化,包括教学仪器、图书、实验设备、办公设备和后勤保障设施等。

4.培养学生审美______能力是美育过程的起点。

(分数:

1.00)

 A.感知 √

 B.关怀

 C.理解

 D.创造

解析:

[解析]美育从感知开始到理解,先有了感性认识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是美育过程的起点。

5.在教育过程中,“教育机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______特点。

(分数:

1.00)

 A.复杂性

 B.创造性 √

 C.示范性

 D.主动性

解析:

[解析]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

(1)复杂性。

首先表现在其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其次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参与客观上影响并改变着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2)创造性。

教师要有极强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才能有效地完成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完善学生个体,帮助学生实现内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等,都需要教师灵活的运用其智力水平。

(3)示范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

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文明习惯、道德风貌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有赖于教师的言传身教。

(4)主体性。

首先教师的劳动手段一方面是由人类智慧结晶的教材来充任,另一方面是由教师自身的学识、能力、人格来施行。

其次教师必须理解消化教材才能有效地传递人类文化的精华。

教师的示范作用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主体性。

(5)长效性。

首先从人的整体发展来看,人才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其次就学生某一具体、局部的发展来看,也往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做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应将______作为教师考核、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分数:

1.00)

 A.教学质量

 B.上课质量

 C.师德表现 √

 D.学历

解析: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加强学风、教风建设,严格执行学术道德规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7.某中学要求班主任评定学生品质,根据平时对学生行为的实际观察与了解,评出印象分,这种方式属于______

(分数:

1.00)

 A.总体印象测评 √

 B.评语鉴定测评

 C.写实测评

 D.操行评定

解析:

[解析]品德测评的方法包括:

(1)总体印象测评法(整体印象评判法):

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平时对学生情况的随意了解,及业已形成的总体印象进行价值性判断的一种方法。

例如,某小学要求班主任评定学生品德时,根据平时对学生行为实践的观察与了解,评出印象分。

(2)评语鉴定测评:

又称为操行评语法、品德评语法、思想品德鉴定法、思想政治表现鉴定、操行评定、定性描述法、评语法等。

这种方法一般是指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对测评对象长期的观察与了解,参照有关标准内容(例如“五育”情况或评定标准),用陈述句的形式,对学生某一时期中的品德水平与状况概括地做出个人鉴定意见。

(3)写实测评是指实事求是地把品德行为的表现记录下来,客观地反映事情的本来面目,作为品德测评的依据。

它基本上是对品德表现的一些主要事件或关键行为进行“复写”与“摄影”性的记述。

8.______是针对某种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

(分数:

1.00)

 A.教育测量

 B.教育测验

 C.考试

 D.教育评定 √

解析:

[解析]教育评价(教育评定)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因此教育评定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

9.在学生集体形成的初始阶段,主要任务是______

(分数:

1.00)

 A.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

 B.建设学生干部

 C.提出共同目标

 D.组织团结集体 √

解析:

[解析]学生集体的形成要经历三个阶段:

(1)初始阶段:

组织和团结集体;

(2)第二阶段:

初步建立核心和舆论;(3)趋于成熟并和谐发展的阶段:

集体开始成为真正的教育手段。

10.任何学科教给学生的知识首先都是______,它是教材的主要内容。

(分数:

1.00)

 A.精深知识

 B.创造性知识

 C.发展性知识

 D.一般知识 √

解析:

[解析]任何学科教给学生的知识首先都是基础知识(一般知识),它是教材的主要内容。

11.______是教学过程基本阶段的中心环节。

(分数:

1.00)

 A.激发学习动机

 B.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C.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

 D.巩固知识

解析:

[解析]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理解教材的目的在于形成概念、原理,认识事物的本质。

因此,理解教材,形成概念是教学过程基本阶段的中心环节。

12.在钟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拘谨、紧张、不主动,老师提问时才勉强作答,学生心不在焉,纪律松散,这是______课堂心理气氛。

(分数:

1.00)

 A.对抗型

 B.积极型

 C.失控型

 D.消极型 √

解析:

[解析]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群体心理状态,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注意状态、知觉状态、思维状态、情绪、情感状态、意志状态和定势状态等。

课堂心理气氛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会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1)在积极的心理课堂气氛中,师生之间的感情和谐、融洽、积极而愉快,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全身心地投入,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彼此配合默契,教学效果良好;

(2)在消极的心理课堂气氛中,学生的情绪是压抑的、不愉快的,对老师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无精打采,心不在焉,思维惰化,反应迟钝;(3)在对抗的心理课堂气氛中,师生之间感情冲突、对立,教师对课堂失去了控制能力,课堂纪律混乱。

题干中钟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拘谨、紧张、不主动,老师提问时才勉强作答,学生心不在焉,纪律松散,属于消极的课堂心理氛围,

13.课堂提问中,“请用自己的话解释”“有何根据”“何以见得”一般属于______提问。

(分数:

1.00)

 A.识记型提问

 B.应用型提问

 C.理解型提问 √

 D.综合型提问

解析:

[解析]

(1)回忆型提问(识记型提问):

用以检测是否记住了所学知识,如数学中对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和方法的温习和回忆再现。

这类问题比较简单,要求学生对教师的提问进行迅速的记忆搜索,回答出教师要求记忆的内容。

(2)应用型提问:

教师提出运用性的问题,用以检查学生把所学概念、法则和原理等知识运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提问方式。

它不仅要求学生对已知信息进行归类分析,而且还要进行加工整理、综合考察,达到透彻理解和系统掌握。

在应用型提问中,教师经常使用的关键词是:

“应用、运用、分类、分辨、选择、举例”等。

(3)理解型提问:

通常用以检查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的程度。

该类提问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对事实、研究内容等进行描述,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释和重新组合,对学习材料进行内化处理,推断出结论或给出倾向性的建议等。

在理解型提问中,教师经常使用的关键词是:

“请你用自己的话叙述、阐述、比较、对照、解释”等。

(4)综合型提问:

要求学生对已有材料进行分析、综合,进行独立思考,提出新见解、新观点,从分析中得出结论,或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事实推理想象可能的结论。

这类提问一般是探索性问题,典型的问句有“可以从哪些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还有什么不同解法、不同的看法”等。

14.结课时要及时精要,要利于学生回忆、检索和运用,这是结课的______具体要求。

(分数:

1.00)

 A.目的性原则 √

 B.启发性原则

 C.一致性原则

 D.适用性原则

解析:

[解析]结课的原则包括:

(1)目的性原则:

结课是为实现课时教学目标服务的。

因此,教师必须以课时既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来确定“结束”的实施方式和方法。

课堂结束要紧扣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知识结构,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情境等采取恰当方式,把所学新知识及时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结课要及时精要,有利于学生回忆、检索和运用。

(2)启发性原则:

充满情趣的结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兴趣得以保持。

不管怎样结课,都要给学生以启发,以激起他们努力探索的积极性,要“点而不透、含而不露、意味无穷”,既巩固知识又余味无穷。

(3)一致性原则:

注意首尾呼应,使结课和导课脉络贯通。

结课实际上就是对导课设疑的总结性问答,或是导课思想内容的进一步延续和升华。

(4)多样性原则:

结课的形式应多种多样,不同科目、不同课型需要选择不同的结课方式。

例如,对揭示概念的课型一般可采用画龙点睛、概括要点的结课形式;对法则、定律推广练习一类的课型,可采用讨论、总结、归纳的结课形式;对巩固训练的范例课型,可采用点拨方法、提示要点的结课形式。

(5)适时性原则:

结课要严格控制时间,按时下课,既不可提前,也不可“拖堂”。

15.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多样,______是主要组织形式。

(分数:

1.00)

 A.小组活动 √

 B.集会活动

 C.竞赛活动

 D.文体活动

解析:

[解析]课外活动按活动的人数和规模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

小组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

16.“教育心理学之父”是______

(分数:

1.00)

 A.冯特

 B.桑代克 √

 C.弗洛伊德

 D.皮亚杰

解析:

[解析]冯特是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立者,被称为“实验心理学”之父;桑代克被公认为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他使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皮亚杰是儿童心理学、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

1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表现为______

(分数:

1.00)

 A.先快后慢 √

 B.先慢后快

 C.时快时慢

 D.逐渐递减

解析:

[解析]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均匀,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18.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有______作用。

(分数:

1.00)

 A.积极

 B.消极

 C..无

 D.积极和消极 √

解析:

[解析]心理定势指人们对某一对象的共同心理与行为倾向。

心理定势的作用:

一方面是积极作用。

定势效应能使人在客观事物、客观环境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对人和事物知觉得更迅速、更有效。

个体在认识新的事物时,头脑里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正是凭借这些知识、经验,才使个体对新事物认识的迅速、有效,而不至于需要长期的摸索。

如“见月晕而知风,见础润而知雨”。

另一方面,它也能产生消极作用。

客观事物千差万别,情况又总在不断地变化,因此仅仅凭借已有的经验、知识、认识去认知新的事物,又往往容易使人在认识上出现偏差,如“刻舟求剑”。

19.在记忆一串数字的时候往往容易记住后面几位数,这种现象叫作______效应。

(分数:

1.00)

 A.首位

 B.近因 √

 C.得寸进尺

 D.门面

解析:

[解析]系列学习中,在系列中处于不同位置的记忆材料记忆效果不同,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这种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

其开头和结尾记忆效果较好,分别叫首位效应和近因效应,而其效果较差的中间部分称为渐近部分。

(1)首位效应:

在心理学和社会学里,是一种开头刺激或信息的记忆过于引人注目的认知偏差。

举例来说,一个人如果读一份足够长的名单,他更可能只记得开头,而忘记中部的大部分。

(2)近因效应,在心理学中是指末端刺激或信息记忆过于引人注目的认知偏差。

例如,一位司机在高速公路之旅上看到了同样多的红色汽车和蓝色汽车,但如果在下高速的时候他看到的是一辆红色的汽车,那么他会认为这趟旅行中他见到了大量的红色汽车。

题干中在记忆一串数字的时候往往容易记住后面几位数,属于近因效应。

20.实施启发性教学关键在于______

(分数:

1.00)

 A.提供反馈信息

 B.合理设置课堂环境

 C.创设情境 √

 D.把握作业难度

解析:

[解析]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启发式教学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当前,一些国家教学法改革中的许多创造和见解,都是同启发式教学的要求相关联的。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设置问题情境。

21.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______

(分数:

1.00)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

 D.平行关系

解析:

[解析]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呈倒U型曲线关系。

也就是说,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此时学习效率最高;一旦超过了顶峰状态,动机程度过强时就会对活动的结果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因为动机水平过强,会造成人们内心过度焦虑和紧张的状态,以致干扰了正常的学习记忆和思维活动。

22.刚开始认字的孩子不太能区分“大”“太”,根据经典的条件反射理论,这是刺激的______

(分数:

1.00)

 A.消退

 B.分化

 C.保持

 D.泛化 √

解析:

[解析]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包括五个特征

(1)获得:

将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呈现,可以获得条件反应和加强条件反应。

如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

(2)消退:

对条件刺激反应不再重复呈现无条件刺激,即不予强化,反复多次后,已习惯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如学会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的狗,在一段时间听到铃声而不喂食之后,可能对铃声不再产生唾液分泌反应。

(3)恢复:

消退了的条件反应,即使不再给予强化训练,也可能重新被激发,再次出现,这被称为自然恢复作用。

(4)分化:

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在实际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刺激进行分化,如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要求学生区别重力和压力、质量和重量等。

(5)泛化: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会引发其条件反应。

例如,曾经被大狗咬过的人,见到小狗也会产生恐惧。

最典型的例子: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题干中,刚开始认字的孩子不太能区分“大”和“太”,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属于刺激泛化。

23.小明为人仗义,有很多朋友,但是容易冲动,攻击性很强,小明最可能属于______

(分数:

1.00)

 A.兴奋型 √

 B.活泼型

 C.安静型

 D.抑制型

解析:

[解析]胆汁质以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为特征。

整个心理活动笼罩着迅速而突发的色彩。

题干中小明的气质类型为胆汁质。

巴甫洛夫认为强而不平衡的类型(兴奋型)相当于胆汁质。

故小明最有可能属于兴奋型。

24.附属内驱力在______表现最为突出。

(分数:

1.00)

 A.成年期

 B.青年期

 C.少年期

 D.儿童早期 √

解析:

[解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马Ⅸ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25.学生为了改变自己在集体中的排名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______

(分数:

1.00)

 A.附属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

 C.方法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

解析:

[解析]学生的学习价值观是指学生对学习目的、意义、作用的认识。

它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内驱力。

这种内驱力,包括三方面的决定成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

(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弄清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学生只有树立起正确的学习价值观,才能产生这种需要。

教师应坚持正确的学习价值观的教育来启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学生个体的那种要求自己圆满完成学业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对于学生来说,成就动机的自我提高部分,既可促使学生去争取自己当时在学业成绩上可能达到的名次,又可促使学生在这一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端正自己的学习价值观,让自己的行为指向今后在学术和职业方面的目标,把自己塑造成国家建设事业需要的人才。

(3)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长者(家长或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越是低年级学生越是认为,求得学业成就,并不是把这种成就看作赢得地位的手段,而是为了要从长者那里获得赞许或认可。

26.芳芳在考试的时候,一般都是把难题放一边,先把容易的做完,这种学习策略属于______

(分数:

1.00)

 A.计划策略

 B.监控策略

 C.调节策略 √

 D.求助策略

解析:

[解析]学习策略包含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其中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

(1)计划策略,如设置目标、浏览、设疑等;

(2)监视策略,如自我测查、集中注意、监视领会等;(3)调节策略,如调整阅读速度、重新阅读、复查、使用应试策略等。

题干中“把难题放一边,先把容易的做完”的策略调整了做题顺序,属于调节策略。

27.学生将《辛丑条约》的内容“赔款,禁止人民反抗,允许外国在中国驻兵,建领事馆”浓缩为“钱禁兵馆”四个字,并用“前进宾馆”帮助自己记忆,该生使用的学习策略是______

(分数:

1.00)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

 C.元认知策略

 D.组织策略

解析:

[解析]学习策略包含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其中,认知策略是指直接作用于输入信息的策略,包括

(1)复述策略:

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2)精细加工策略:

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

位置记忆法、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等。

(3)组织策略:

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

组织策略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归类策略,用于概念、语词、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一种是纲要策略,主要用于对学习材料结构的把握。

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如设置目标、浏览、设疑等;监视策略,如自我测查、集中注意、监视领会等;调节策略,如调整阅读速度、重新阅读、复查、使用应试策略等。

题干中用“钱禁兵馆”来帮助和巩固自己的记忆,属于精细加工策略中的谐音联想法。

28.说粤语的人很难说好普通话,主要受______的影响。

(分数:

1.00)

 A.正迁移

 B.原型

 C.负迁移 √

 D.心向

解析:

[解析]负迁移一般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

说粤语的人很难说好普通话,主要受负迁移的影响。

29.老师提问,学生们的答案大多不同,这体现了思维的______

(分数:

1.00)

 A.综合性

 B.独创性

 C.流畅性

 D.变通性 √

解析:

[解析]变通性又叫作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对同一个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的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30.在一段时间里,尽可能地发散思维,这体现了思维的______特征。

(分数:

1.00)

 A.多维性

 B.独特性

 C.变通性

 D.流畅性 √

解析:

[解析]

(1)多维性:

对事物的内部和外部的关系进行的多角度、多方位、多方向的比较研究。

(2)独特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方法,具有新奇性。

对同一问题,提意见越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3)变通性:

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对同一问题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4)流畅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景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

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

对同一问题,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表示思维的流畅性越高。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

5,分数:

10.00)

3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主要通过______来实现。

(分数:

2.00)

 A.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

 B.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

 C.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观念

 D.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

解析:

[解析]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C项是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

32.依据不同标准,可以把课程分为______

(分数:

2.00)

 A.国家课程 √

 B.综合课程

 C.地方课程 √

 D.学校课程 √

解析:

[解析]从课程行政管理的维度上对课程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个级别。

33.学校心理健康包括______

(分数:

2.00)

 A.自我意识指导 √

 B.学习心理指导 √

 C.人际关系指导 √

 D.生活和社会适应指导 √

解析:

[解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中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指导、自我意识指导、人际交往指导、生活与社会适应指导四个方面。

34.一般认为避免失败动机较高的人喜欢______

(分数:

2.00)

 A.非常容易的任务 √

 B.较为容易的任务

 C.难易适中的任务

 D.很难完成的任务 √

解析:

[解析]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失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35.下列有利于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有______

(分数:

2.00)

 A.使学生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