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8777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

《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

陶罐和铁罐教案

陶罐和铁罐教案

陶罐和铁罐教案模板六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篇1

  教学设计的其中一个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

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学习目标

  ①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

会写“陶、谦”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③感悟课文寓意:

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课前准备

  ①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

  ②生字、词语卡片。

课文朗读录音带。

  第一课时

  形象揭题,点明学法

  ①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看一看,还可摸一摸。

  ②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③揭示学法:

学生充分自读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

  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①学生听课文的录音磁带。

  ②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③同座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

可以交替一人读一段,可以分角色读,可以一人读1至9自然段,一人读10至17自然段。

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④同座配合,向全班展示朗读。

  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①小组讨论,合理安排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③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

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你觉得陶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

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c.教师扣住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

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④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⑤全班交流,展示朗读。

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①教师启发:

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②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

如:

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也可以。

  ③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复习生字词

  ①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读本课的生字。

  ②用本课学的生字组词,再读读词语表中列出的词语。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①分角色朗读课文。

  ②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③交流记字方法。

本课有一部分生字是形声字,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忆。

还可联系熟字比较记忆。

  指导写字

  ①认读要写的生字。

  ②归类认识字形特点,观察字的间架结构。

  a.观察8个左右结构的字,看清左右部分所占位置。

  b.观察6个上下结构的字,看清上下部分所占位置。

  c.集体讨论一些需要注意的字,教师可范写。

如,“陶、谦”。

  ③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④学生自己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即时展示学生作业,师生评议。

  语言实践

  ①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

  ②找几位同伴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听写词语

  ①抄写、记忆词语表中的词语。

  ②听写。

订正。

陶罐和铁罐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会认写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通过多种朗读形式,促进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3、理解文章寓意,学会谦虚。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神态和语气描写,了解内容主旨。

  【难点】能够通过不同语气的朗读,把握陶罐和铁罐的性格,学会谦虚宽容。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朗读法、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咱们上节课已经结实了两位好朋友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两位朋友的名字分别是什么?

陶罐和铁罐。

(教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了解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儿?

  (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泥土。

  2、这篇文章一共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第一部分(1―9):

写陶罐和铁罐的争吵;

  第二部分(10―17):

写陶罐和铁罐的各自的命运。

  (三)深入研读

  1、同学们,我们可以看到整篇文章几乎全部是用语言贯穿下来的。

接下来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分角色(陶罐、铁罐)进行朗读,注意各自说话时不同的语气(陶罐――谦虚,铁罐――傲慢),并选择一组同学上台展示。

  (过渡语:

同学们刚才朗读得特别棒,把陶罐和铁罐的情态描摹得活灵活现。

  2、同学们,那我们具体来看一下,作者笔下的陶罐与铁罐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

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铁罐: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从中可以看出铁罐具有傲慢、骄傲、狂妄、骄横的性格特点)

  (陶罐: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从中可以看出陶罐具有谦虚、不好争斗的性格特点)

  (过渡语:

大家再细心找一下,文中的陶罐还有哪些性格特点?

  (学生:

对第二部分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陶罐还具有善良的品质,虽然铁罐对它说了很多难听的话,但是,在它和铁罐同样遭遇不幸时,它还是想到了铁罐“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

  3、同学们,经过上述的阅读和理解,我们可以得知这篇文章蕴含了哪些道理呢?

(4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展示)

  (小组一:

人应该谦虚谨慎,不应该骄傲自满。

  小组二:

不要只看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

  小组三:

人们应该学习陶罐的胸怀,不应像铁罐那样自以为天下无敌。

  (四)拓展延伸

  我们得知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其实不难发现,我们是从他们各自的语言中分析而来的。

这就是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也是大家需要努力学习的地方。

那接下来大家自行写一组对话,最好能够将事物或者人物的形象特点充分地展现出来。

  (生写完展示,教师总结评价)

  (五)小结作业

  1、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

  2、作业:

自行想象,改变故事的结局。

  五、板书设计

  (略)

  六、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对话较多,段落较多,对于学生来说,这非常影响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所以,在上课伊始,我就请同学们为课文划分部分,这样学生对课文更加明确,对课文的重点内容也能轻松发现。

然后再通过多种形式展现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从而了解他们的神态和性格,体会其这样表现的原因,这样教学重点和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陶罐和铁罐教案篇3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寓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故事有2个主人公,一个叫“陶罐”,跟老师一起写(分析陶的写法),另外一个叫“铁罐”,(出示课题)

  2.读题,

  师:

谁来读题?

(读题)

  3.质疑:

你有什么问题:

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下面让我们去读读课文。

  要求:

  1.努力把生字词读正确,努力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读完以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并能用这个句式试着说一说:

  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许多年过去了,陶罐,铁罐。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陶罐御厨奚落懦弱

  轻蔑争辩恼怒羞耻

  流逝宫殿掘开朴素

  和睦相处相提并论

  小老师带读,正音,齐读。

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齐读,提示“和睦相处”是多音字。

  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语表现人物的神态?

(懦弱、轻蔑、恼怒、羞耻)并适当理解。

  3.生字词语都认识了,再来读读难读的句子。

  4.那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出示:

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许多年过去了,陶罐,铁罐。

  指名说。

  追问,铁罐哪里去了?

  补充小资料袋:

关于铁罐氧化作用的科学道理。

  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

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

  5.整体感知

  请你观察人物的表神态,说说故事中的2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是的,故事一开头就写出了铁罐的骄傲,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这段中的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

(骄傲、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

我们往下读读看――

  6.认真默读2~9自然段,

  用“――”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

用“~~”划出陶罐回答的话。

  三、学习课文2――9自然段

  1.抓住人物“神态语气”体会,以读代讲,以读促讲

  师:

首先我们来看这部分对话。

  出示第一部分对话:

1-6自然段

  ○第一次练读(直接读对话)

  ①同桌分别挑选一个角色,自由练习该怎么读。

  指名分角色读,评价。

  ②注意神态的词语就能把句子读好。

那铁罐和陶罐在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找出第一次对话时描写神态的词语。

  你看看陶罐说的这句话,你从哪里能感受到他很谦虚?

(称呼上)

  再看看铁罐对他的称呼呢?

(真是太骄傲了,没礼貌)

  ③再请一组对话。

  问1:

铁罐,你为什么这么傲慢啊?

  问2:

陶罐,听了铁罐的傲慢的语气,你没有生气,反而很谦虚,又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讲出铁罐的坚硬和陶罐的易碎的特点。

  ④你还找到了铁罐说话时的哪些神态和语气?

  (更加轻蔑)轻蔑是怎样的,你能来做个动作吗?

谁来用更加轻蔑的神气读读铁罐说的这句话?

(指名几个同学读句子)

  (恼怒)恼怒就是说他(很生气了,越来越骄傲)铁罐为什么会越来越生气呢?

(因为陶罐在争辩)

  ⑤陶罐要争辩些什么?

出示句子(他不是懦弱……)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

(陶罐还想继续说下去)会说些什么呢?

(自己读读,想想――指名说)但是铁罐容许他争辩吗?

(不)哪里看出来的?

(铁罐打断他说的话)所以这里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的.快一点,硬一点。

  ⑥再指名2人来读这两句对话

  ○第2次推荐读(直接读对话)

  

(1)再同桌分角色练读,要读出铁罐和陶罐不同的神态和语气,你还可以加上一些眼神和动作。

  

(2)推荐分角色读

  师:

同学们来推荐一位同学读铁罐,一位同学读陶罐。

到台上来读,表演读,其他同学同样要听仔细,一会来点评。

  (3)评价(估计读的好)如果读的不好,老师范读

  ○第3次展示读(直接读对话)

  师:

下面1、2大组做铁罐,3、4大组女生做陶罐,分角色来读这部分对话。

  2.想象神态朗读

  出示余下的对话:

7-9自然段。

  

(1)师:

这部分对话又该怎么读呢?

这里并没有写出陶罐和铁罐的神态,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铁罐当时说话的神态吗?

  出示:

“陶罐()地说”(心平气和、温和、平静、好言好语等)

  “铁罐()地说”(歇斯底里、怒不可遏、暴跳如雷等)

  在书本上写写,读读

  

(2)指名同学分别说说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说好后读一读。

  (3)同桌两人,也分别加上神态,再来练习一遍。

  问1:

铁罐,为什么你越来越生气了?

  问2:

陶罐,你为什么总是心平气和呢?

难道你真的很懦弱吗?

最后为什么又不再理会铁罐了呢?

  3.全部对话练读

  4.整体感悟

  师:

刚才大家从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中读懂并体会了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

  铁罐的态度一次比一次傲慢,一次比一次狂妄,而陶罐却始终是那么心平气和地在和它讲道理。

  5.师:

为什么铁罐一次比一次傲慢?

  骄傲的铁罐自以为很坚硬,总拿自己的长处去和陶罐的短处比,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板书:

坚硬

  是的,陶罐的确不坚硬,容易碎,板书:

易碎。

  但是陶罐面对铁罐的奚落,他惧怕了吗?

  指导书写:

谦虚。

  四、存疑结束

  师:

同学们,骄傲的铁罐一直拿自己的长处去奚落陶罐的短处,那故事最后的结局又将带给我们哪些更深的思考呢?

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板书预设:

  27陶罐和铁罐

  (无价之宝)陶罐――谦虚,友爱,善良

  (无踪无影)铁罐――骄傲,自大,傲慢无理

陶罐和铁罐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

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2、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练习归纳段意。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

  CAI课件

  六、教学过程

  导入。

  1、今天,陈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两位朋友,瞧,它们是谁呢?

(老师贴图片,老师相机板书陶罐和铁罐。

)你们可别小看这两只罐子,他们还会说话呢?

听,它们在说些什么呢?

  2、学生表演。

铁罐:

你敢碰我吗?

(铁罐两手叉腰,准备碰陶罐)陶罐:

不敢。

(陶罐一边摇手,一边后退)

  3、(老师分开陶罐和铁罐)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呢?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陶罐和铁罐》。

  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谁来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

  3、学生发言。

  4、师小结。

(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

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5、谁来说说“奚落”是什么意思?

(奚落:

用尖刻的话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1、铁罐凭什么来奚落陶罐?

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数落陶罐?

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请同学认真读1―9自然段,分别把铁罐和陶罐说的话画记下来,并用心地读一读。

  2、铁罐对陶罐说了些哪些话?

(CAI相机出示句子)

  3、从铁罐讲的这些话来看,可以知道铁罐性格为人怎么样?

(铁罐傲慢、无礼、狂妄、不友好等)

  4、铁罐如此傲慢无理,气势汹汹,陶罐生气了吗?

他是怎么回答铁罐的,把陶罐说的话读一读。

  5、从陶罐讲的这些话来看,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性格为人呢?

(陶罐谦虚有礼、对人和善、友好、不自卑)

  6、是呀,陶罐和铁罐的态度和性格截然不同。

下面老师请同学们邀请自己最要好的伙伴进行分角色朗读,分别要把铁罐傲慢、无理、气势汹汹,陶罐谦虚有理,和善友好的语气读出来,在读好的基础上还可以配上动作来表演。

  7、自由练习。

  8、指名上台戴头饰表演。

  9、同学之间相互评议。

  10、同学们表演的真棒,真是惟妙惟肖。

  11、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陶罐被铁罐碰成了碎片了吗?

(没有)那陶罐是什么样子?

铁罐又是什么样的呢?

请大家读快速朗读10―17自然段。

  学习10―17自然段。

  1、陶罐是什么样子?

(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

)(板书:

永久)。

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

(高兴、惊讶)为什么人们这么惊讶和高兴呢?

(因为陶罐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从哪可以看出他们很惊讶、高兴?

找出人们说的话,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3、指名读。

  4、陶罐听到人们赞美他,他是怎么说的?

  5、如果此时铁罐在旁边,他听到陶罐说的这番话,他会怎么想,会怎么说呢?

  6、可铁罐听的到吗?

铁罐到哪去了呢?

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

(板书:

氧化)

  7、什么是氧化?

老师出示一根生锈的铁钉加以说明。

(铁的表面遇到氧,慢慢地生锈,生锈的这一层就会脱落,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

  8、假若很多年前,你就是国王御厨中的勺子、叉子、刀或者是御瓶,听到陶罐和铁罐在争吵,你会怎么样劝说铁罐呢?

  9、同学们说得很有说服力,真是棒极了。

请大家想一想,原来我们学过哪些课文,也说明了不要骄傲要取长补短的道理的?

(《骄傲的孔雀》、《美丽的公鸡》、《骆驼和羊》等)

  10、那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像铁罐这样的人吗?

你又会对他怎么说呢?

我们身边有像陶罐这样的人吗?

请你说说看。

  11、联系实际谈谈感受。

  老师希望有像铁罐这样的同学可要改正缺点,不要骄傲,不要讥笑别人,要懂得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板书:

  铁罐陶罐

  骄傲自大谦虚不懦弱

  氧化永久

  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陶罐和铁罐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认识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自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

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陶罐和铁罐

  2、提问:

什么叫罐?

(口大肚子小的器皿)

  3、谈话:

今天我们学习这则寓言,就是发生在这两个罐之间的小故事。

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

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去读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读自悟课文

  1、读下列词语:

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争辩恼怒

  相提并论和睦相处羞耻渣滓氧化无影无踪

  2、默读课文,边读边批注。

  3、思考:

  

(1)从铁罐对陶罐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陶罐听了铁罐的话之后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2)当陶罐被人们擦洗干净后他说了什么?

这说明什么?

  4、分小组讨论思考题。

  5、全班讨论,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6、分角色朗读课文,同学评议,再选一组朗读。

  (三)教师小结

  同学们知道了陶罐自始至终谦虚大度,宽容自尊,铁罐是傲慢轻蔑怒不可遏。

我们应该向陶罐学习。

思考:

通过学习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全班讨论。

结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实践回答这个问题。

  (五)提问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国王御厨里自恃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

许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旧光洁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了。

完全氧化掉了。

陶罐和铁罐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9课:

陶罐和铁罐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勾画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3.默读课文,思考:

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学生讨论后明确:

  

(1)铁罐看不起陶罐(1~9)。

  

(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10~17)。

  (三)精读课文

  1.自读1~9段,思考:

铁罐看不起陶罐,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对比,陶罐是怎样的态度,试着把你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课文体现出来。

  2.再读10~17段,请用简单的字和词语概括出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3.学生自学,组织讨论,全班交流,此时,教师恰当点、拨、抓重点词语和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厚谦虚。

  (四)品味含义

  1.说一说,你喜欢铁罐还是陶罐,为什么?

  2.你想对铁罐(或陶罐)说些什么?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重编故事

  重新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编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达什么意思围绕这个意思去选材。

  (六)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整体感知课文时通过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讨论后找出陶罐、铁罐之间发生的两件事:

  1、铁罐看不起陶罐。

  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边读边思考,析词品意中教师恰当点拨抓住重点词语,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厚谦虚,从而理解寓意。

  培养学生围绕中心编童话故事的能力。

  探究活动

  课余组织学生排演课本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