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与医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资料 第7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8637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伦理学与医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资料 第7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医学伦理学与医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资料 第7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医学伦理学与医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资料 第7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医学伦理学与医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资料 第7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医学伦理学与医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资料 第7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伦理学与医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资料 第7讲.docx

《医学伦理学与医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资料 第7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伦理学与医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资料 第7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伦理学与医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资料 第7讲.docx

医学伦理学与医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资料第7讲

医学伦理学与医师职业道德修养相关知识讲座

第七讲:

医患关系伦理

一、医学关系中的医患关系

(一)医患关系的概念

医患关系是指医方与患方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基于病人健康利益所构成的一种医学人际关系。

医学服务的主体和对象都是人。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因此,在医学实践中,医务人员就需要面对由参与其中的各种各样的人所组成的医学人际关系,其中主要包括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的“医患关系”、医务人员之间的“医际关系”及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的“医社关系”。

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医患双方以医疗行为为纽带,以医德为核心,进行多元交往,就形成了实际的医患关系;医际关系是随着医疗分工日益精细化发展的产物,工作在同一医疗机构甚至不同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共同为病人服务,在与患方交往的同时,相互之间也以职业行为为纽带进行着实际的医学人际交往,于是就形成了医际关系;医社关系是医学发展高度社会化的产物,医学与社会之间围绕着病人个体与病人群体、病人与健康人群、医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等健康利益问题所形成的医学人际关系,简称为医社关系。

医患关系是医学关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关系。

医务人员与病人因健康利益而紧密相连。

病人把健康和生命的希望都寄托在医务人员身上,视其为“生命的守护神”,医务人员则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及医德修养帮助病人实现健康利益追求,同时实现自身价值,也就是说,医患之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

而且,医患关系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医学发展的全过程。

著名法国医史学家亨利·西格里斯曾经说过:

“每一个医学行为始终涉及两类人群——医生和病人,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

因此,医患关系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医患关系既是指医师与病人个人之间构成的医学人际关系,又指医方与患方群体之间构成的医学人际关系。

其中医方不仅指医务人员,即医师、护士、医技人员、行政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还包括医疗机构、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例如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患方”不仅指病人,还包括与病人有关联的亲属、监护人、代理人以及与病人有直接关系的其他个人或组织。

狭义的医患关系是指医生或医务人员与病人个人之间构成的医学人际关系。

本章所指的医患关系专指狭义的医患关系。

随着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医患关系已经从医生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纯粹诊治关系转变为更加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

医患之间的不信任、其它中介的不适当参与等,都严重影响了医患之间的正常交往。

这就给医学界及所有的人提出了一系列必须加以认真解决的严肃课题:

如何正确认识医患关系的内容及其本质?

如何通过多方努力在医患关系充分体现“医乃仁术”的过程中,既真正做到以病人为本,又充分保障医方享有职业尊严和实现职业价值?

等等。

在现实中,这些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极为重要。

(二)医患关系的内容

根据与诊治技术实施有无关系,医患关系的内容可分为技术关系和非技术关系。

1.技术关系

医患之间的技术关系是指,医患双方围绕着诊断、治疗、护理以及预防、保健、康复等具体医学行为中技术因素所构成的互动关系。

这是医患关系最主要、最基本的形式。

但片面关注这一交往内容,便会陷入生物医学模式。

2.非技术关系

医患之间的非技术关系是指,医患双方围绕着情感、心理和思想等具体医学行为中一切非技术因素所构成的互动关系。

这种关系主要包括道德关系、经济关系、价值关系、法律关系等方面。

(1)道德关系。

在医疗活动中,为协调和处理诊疗活动中医患之间的关系,双方都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从而产生了双向的道德关系。

医务人员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尊重和关爱病人,保护病人隐私,具有一定奉献精神;病人也应该遵守就医道德,履行道德义务,尊重医生劳动,自觉维护正常的诊疗秩序。

医患交往时,病人因就医需求在心理上往往处于弱势,而医务人员因具有知识优势则往往处于主导地位。

因此,病人和社会对医务人员的道德要求理所当然的相对较高;医患之间的道德关系则强调在双方平等交往、双向互动的基础上,医方应该给予病人更多的人文关怀。

(2)经济关系。

在医疗活动中,为满足医患双方各自需要而产生物质利益关系。

医务人员付出体力和脑力劳动,为病人提供服务,需要获得正当的劳动报酬;同样,病人接受医疗救治,病痛解除,重获健康,应为医务人员的劳动支付诊疗费用。

(3)价值关系。

在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为实现或体现各自的人生追求而形成价值关系。

医务人员运用医学知识、技能及爱心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得到了对方和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实现了对病人和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同样,病人恢复了健康,重返工作岗位,又对他人及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了其社会价值。

(4)法律关系。

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和病人在法律范围内行使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形成了法律关系。

从病人进入医院挂号开始,医患双方便建立起契约关系,受到一系列法律、法规的保护和监督,对病人而言,有权因就医权利受侵犯造成不应有的伤残、致死等诉诸法律,追究医务人员责任;对医方而言,个人的正常权益和诊疗秩序也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

医患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法律关系,双方是一种以信任为基础的委托,基于这种委托的事实,在法律上形成的一种法律关系。

(三)医患关系的性质

医患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人际关系,其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但是其伦理属性作为本质属性的事实始终不变,即医患之间为双向道德联系,医患双方都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才能进入具体的交往关系中。

1.医患关系是信托关系

我国当代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曾把医师治病比喻成背病人过河。

这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医患关系的本质——信托关系。

医师和病人在医学知识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在诊疗中,基于对医师的信任,病人向医师叙述身体、心灵、家庭等私人问题,将健康托付给医师;医师则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努力维护病人的最佳利益,在其支持和配合下,尽最大能力医治疾病、减少痛苦,给病人尽可能多的人文关怀和帮助。

信任在先,托付在后。

医患之间只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才能共同战胜疾病。

信则两利,疑则两伤。

2.医患关系是契约关系

在医疗实践中,由于医疗行为关乎病人及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加之现实环境的复杂性,仅靠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医患信任关系很难长久维持,还需要一种机制和制度化。

于是,病人在医院挂号就医后,基于医患双方法律地位的平等性和医师对专业职责的认可与承诺——病人利益至上,双方形成了明确和既定的医患契约关系:

病人承担支付诊疗费用的义务,享有接受诊疗服务的权利;医务人员及医疗机构有收取诊疗费用的权利,承担提供诊疗服务的义务;双方都有尊重与被尊重的权利和义务,这样就使医患双方相互信任具备了相对稳定和明确的载体。

由于医学服务的专业性和疾病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医患之间的契约关系不同于一般民事上的契约关系。

国家为保障病人身心健康,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对医务人员的行为做出了一些强制性的规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24条规定:

“对急危病人,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

作为医务人员,签订契约并不表明只是简单地履行签字程序,而是真正地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专业职责,在病人生命处于危险之中时,能够切实为其健康负责。

(四)医患关系的特征

1.医患双方目的的共同性

医患双方的目的基本一致:

病人去医院找医师看病是为了治愈疾病,医务人员提供诊疗服务是为了帮助病人解除因疾病带来的痛苦,双方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病人的生命健康权益,这也是医学的目的所在。

2.医患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

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学科,只有经过长时间的专门学习和临床实践,并通过专门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才能成为医生,客观上就使得有关疾病的信息被医生所掌握。

由于获取这些专业知识的机会成本太大,即使通过读书或上网查询相关知识,病人也不可能得到与医方对称的医学信息,从而成为信息劣势的一方,一般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

3.医患双方利益的一致性

在医疗活动中,一方面,医务人员通过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解除病人的病痛,既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也得到精神需求的满足,在服务病人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另一方面,病人支付医疗费用,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重获健康利益,身心康复后在工作中继续实现自身的价值。

医患双方的这种根本利益关系是社会整体利益的反映,体现了社会整体利益的一致性,即消除疾病、维持人类的健康发展。

(五)现代医患关系的发展趋势

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医患关系的现实演进及发展形态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一致的。

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病人的医学知识水平普遍提高,健康意识和权利意识逐渐增强,医患关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1.医患关系经济化

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医疗服务是否属于商品都存在争论,但都不否认市场经济对医疗领域的渗透带来的影响。

市场运作为医学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尤其在医药科技研发及应用方面表现最为明显,有效地帮助医方攻克越来越多的疾病,为病人及人类健康带来了福音,但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例如,少数医务人员把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移植到医患关系中来,把计算自己和医院的“经济账”放在首位,使本来纯洁的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成了与病人交换的筹码,出现了诸如“过度医疗”、“炫耀性医疗”等现象,从而使医患关系中的经济因素恶性膨胀,伦理要素受到挤压和排斥。

我国人口基数很大,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着投入总量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收费不合理、服务水平低等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如何确保在以公益性、公平性为首位的基础上,兼顾提高效率,更好地处理医患交往中伦理要素与技术、经济、法律、沟通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我国医患关系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2.医患关系民主化

在传统的医患关系中,医者凭借着对医疗技术的掌握而具有权威性,而病人对其只能绝对服从。

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诸多变迁,现代社会中的病人自主意识日益增强,尤其是受教育水平的大幅提升,网络医学信息的迅速公开和普及,“知识型病人”逐渐增加。

在诊疗过程中,病人不仅注重维护自己的知情同意权益,还希望主动和医生一起参与诊疗决策的制定。

同时,医方也越来越注意遵循知情同意准则,面对病人,不仅耐心倾听和回答,而且尽量以平等的方式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

在交往中,医患双方地位越来越平等,医患关系变得越来越民主化,传统的“父子式医患关系”逐渐淡出。

3.医患关系法制化

在传统的医患关系中,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约定俗成的,主要依赖于医患双方的道德自律。

在此基础上,医患之间形成了以诚信为基石的人际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和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指引下,国家相继出台《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规范逐步成为医患关系的调节手段,医患关系法制化成为大势所趋。

4.医患关系人文化

随着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医务人员“人性化”服务意识逐渐提高,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将关注的重点从“疾病”转移到“病人”身上,把人文关怀逐渐融入医疗服务的全过程。

例如,国家卫生部于2011年开展“三好一满意”即“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活动,医务人员以真诚、平等、主动的态度积极参与,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选择权、保密权等权益,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真正体现出了关爱病人、敬畏生命的职业精神,为医患关系人文化注入了活力。

二、医患关系模式伦理

(一)医患关系模式的概念

医患关系模式(Relationshipmodelofdoctor-patient)是指在医疗卫生活动中形成的描述和概括医患关系的标准样式。

医患关系模式是医学模式在人际关系中的具体体现。

虽然医患关系是医患双方互动的过程,但医学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主导方面在于医务人员。

而在影响医务人员选择医患关系模式的诸多因素中,医学模式起着重要作用。

(二)医学模式与医患关系

医学模式(Medicalmodel)是指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一般特点与本质的概括,反映了一定时期医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和范围及其服务范式。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活动和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随着社会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疾病谱、死因谱的改变,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化,医学模式也相应地随之变化。

迄今为止,医学模式业已经历了四个阶段,医患关系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特点。

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与医患关系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对自然界及自身的生理、病理现象知之甚少,无法解释复杂的生命本质,把疾病看成是神灵处罚或魔鬼附身所致。

随着人类对一些疾病和健康保健活动的认知,集一定巫术和医术于一身的巫医开始出现。

巫医治病被看作是病人患病后祈求神灵的一种回应:

如果病人病情有所好转或者痊愈,就是神灵通过巫医给予他们的帮助;如果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则被认为是神灵对他们的惩罚。

在这一时期,医者以神灵使者的身份存在着,原本人与人之间的医患关系被视为神与人的关系。

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与医患关系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形成,基于对宏观世界和宇宙万物的观察了解和经验感受,人们对疾病与健康进行了粗浅的理论概括,逐渐摆脱迷信与巫术的束缚,出现了朴素辩证的整体医学观念,例如,中医的“阴阳五行说”和古希腊的“四体液学说”均属于这种模式。

随着医学技术的相对成熟,医生这个职业逐渐形成,医生和病人的身份逐步确立,医患之间的关系从神与人之间的恩赐与被动接受的关系转变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动关系,并开始关注人文关怀的作用,例如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提出,医生有三大法宝,即语言、药物和手术刀。

他认为语言沟通是诊疗的重要环节,可以增加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3.机械论与生物医学模式与医患关系

进入文艺复兴以后,随着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显著进步,出现了机械论医学模式。

机械论医学模式以法国哲学家、科学家勒内·笛卡尔为典型代表。

他认为:

“宇宙是一个庞大的机械,人的身体也是一部精细的机械,从宏观到微观,所有物体无一不可用机械原理来阐明”;“人是机器”,生命活动就是机械运动。

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由于生物学、解剖学、组织学等科学体系的形成,推动了整个医学由经验走向科学,生物医学模式由此确立。

生物医学模式认为:

健康就是人体各器官生理功能正常和生物细胞没有损伤,而疾病都是受到病原体侵害之后的局部细胞的损害,可通过测定偏离正常值的生物学指标来诊断,从而可以用相应生物学手段加以干预,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在这一时期,人类越来越重视自身的价值。

而新技术、新仪器的大量使用,对疾病的诊疗更加便捷和准确有效,人的生理健康需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满足。

但是,由于医学往往把病人看成是“机器”,或一个孤立的生物体,因而病人的社会属性和心理因素被忽略,医学中的心理价值和社会价值被淡化。

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医患关系

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物医学模式已明显地不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不能解决现代医学面临的全部课题。

于是,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GeorgeLibmanEngel,公元1913年—1999年)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人的心理与生理、精神与躯体、机体的内外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关系密切。

在这一模式指导下,医生应把病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在研究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时,既要考虑生物学因素的作用,同时又要十分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

医患之间从传统的主从关系转变为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和权利,共同建立友爱、亲密、同志式的新型医患关系。

现代医学正处在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时期,“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逐渐得以确立,医患关系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医疗技术,而是将医学技术与心理、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医患之间也逐步从传统的医方主导、病人盲从的模式向医患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模式转变。

(三)医患关系模式的类型

关于医患关系模式,国外很多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

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可的一种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托马斯·萨斯与荷伦德提出的,其它的还有罗伯特·维奇模式、布朗斯坦模式和萨奇曼模式等。

1.萨斯—荷伦德模式

1956年,美国学者萨斯与荷伦德发表《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一文,指出病人症状的严重程度是影响医师与病人各自主动性大小的重要因素,依此将医患关系归纳为三种类型:

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

(1)主动—被动型。

这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医患关系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医师是主动的,病人是被动的,是一种不对等的医患关系。

它的特点是病人到医院就诊,请求医师给予诊疗,往往将自己处于被动地位,而医师掌握诊疗技术,接受病人的请求,给病人以诊治,往往以主导者自居。

病人不能发挥积极主动作用,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也不能对医师的责任进行有效的监督。

因此,西方学者把这一模式称之为“父权主义模型”。

这种模式,在强调人权的今天,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

但是,对于休克昏迷病人、精神疾病病人或其他难以表述主观意见的病人则是适用的。

(2)指导—合作型。

这是一种构成现代医患关系的基础模式。

病人被看作有意识、有思想的人,在医患双方关系中有一定的主动性,医师注意调动病人的主动性,医患关系比较融洽,但这种主动性是有条件的,是以主动配合、执行医师的意志为前提的。

主动配合的具体表现是:

主动述说病情、反映诊治中的情况、配合检查和治疗等。

但是,在此模式中,病人对医师诊治措施,既不能提出异议,也不能反对,也就是说,医者仍具有权威性,仍居于主导地位。

这一模式无疑比主动—被动型医患关系前进了一步,它有利于提高诊疗效果、及时纠正医疗差错,在协调医患关系中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仍不够完善和理想。

(3)共同参与型。

这是现代医患关系模式的一种发展趋势。

“知识型病人”的增加,“自己对自己生命负责”理念的增强,再加上其它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模式日益成为当前医患关系的主流。

此类型与以上两种类型的区别是:

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不是处于被动地位,而是主动与医师合作,主动参与医师的诊治活动,提供各种情况,帮助医师做出正确诊断,有时病人还和医师一起商讨治疗措施,共同做出决定;医师在诊疗过程中能认真听取病人的意见,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在诊治过程中,医患双方都充分发挥出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种类型对消除医患隔阂,对建立真诚和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对提高医疗质量都是非常有利的。

大多数慢性病的治疗适用这种模型,一般心理治疗也适用于这种模型。

在现实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同特定病人之间的医患关系类型不是固定不变的,可能随着病人病情的变化由一种模式转向另一种模式。

例如,对一个因昏迷而入院治疗的病人,首先应按照“主动—被动型”模式加以处理;随着病人病情的好转和意识的恢复,就可逐渐转入“指导—合作型”模式,待病人进入康复期,“共同参与型”便成为适宜的模式了。

2.维奇模式

美国学者罗伯特·维奇提出四种医患关系模式。

(1)纯技术模式。

又称工程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医师充当的是纯科学家的角色,只负责技术工作。

医师将所有与疾病、健康有关的事实提供给病人,让病人接受这些事实,然后医师根据这些事实解决相应的问题。

(2)权威模式。

又称教士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医师充当的是家长式的角色,具有很大的权威性,不仅具有为病人做出医学决定的权利,而且具有做出道德决定的权利;而病人则完全丧失自主权,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3)合作模式。

又称同事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医师和病人拥有共同目的,即战胜疾病、恢复健康。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二者像同事一样,彼此平等、相互尊重,共同合作。

同时,信任和信心是医患合作的关键。

医师是病人的朋友,医患间真诚相待为了一致的目标共同努力,进而形成和谐的合作关系。

(4)契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医患双方是一种非法律性的关于医患双方责任与利益的约定关系。

医患双方虽然并不感到彼此之间的完全平等,但却感到相互之间有一些共同的利益,并分享道德权利与道德责任,同时对做出的各种决定负责。

契约模式是令人满意的模式,较前两个模式是一大进步。

3.布朗斯坦模式

布朗斯坦在《行为科学在医学中的应用》一书中,提出了医患关系的“传统模式”和“人道模式”。

(1)传统模式医师拥有绝对权威,为病人做出决定,病人则听命服从,执行决定。

(2)人道模式体现对病人意志和权利的尊重,将病人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重视病人的心理、社会方面的因素,对病人不仅要给予技术方面的帮助,而且医师要有同情心、关切和负责的态度。

在人道的医患关系中,病人主动地参与医疗过程,在做出医疗处置决定中有发言权,并承担责任。

医师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者、引导者和顾问。

4.萨奇曼模式

萨奇曼模式是一种患病行为的社会心理学模式,或称为疾病和医疗照顾行为模式。

为了研究病人做出的与“寻求、发现和进行医疗照顾”有关的决定的类型,萨奇曼把连续发生的事件分成五个阶段:

一是体验症状阶段;二是接受患病角色阶段;三是接触医疗照顾阶段;四是依靠医生的患病角色阶段;五是痊愈或康复阶段。

他认为,每一阶段都是寻求帮助或疾病行为过程中做出一个新的重要决定的时候,在每个阶段病人都进行不同的决策并采取不同的行动。

在评价患病体验时,病人不仅要理解自己的症状,还要权衡资源的可及性,以及治疗成功的可能性等。

因此,个人的感觉、个人的医学倾向是决定个人对健康和疾病状态做出反应的关键因素。

萨奇曼模式中医患的互动作用是明显的。

在整个疾病过程中,病人都在主动、自觉地寻求、发现医疗照顾,即参与医疗的心理行为倾向。

医务人员要理解和尊重病人,帮助和引导病人,充分与病人交往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医患关系模式伦理

我国传统医患关系的模式是以“主动—被动型”为主,病人出于健康原因来找医生看病,依赖甚至崇拜医生,医生享有绝对权威地位。

而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内,“指导—合作型”逐渐成为主流的医患关系模式,病人配合医师诊疗,医师仍处于主导地位。

随着我国医疗服务行为市场化程度的加快,病人的权利意识加强,便形成了“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

当前,新医改持续稳步推进,对医患关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们深刻认识到医患之间的关系并不单是单向的而是双向反馈的,正朝着医患互动的方向前进。

所谓医患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医患在医疗活动中知、情、意、行等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掌握医患互动的方式,对促进医患关系正常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1.医患认识互动

(1)医患认知互动。

人的感觉、思维、语言以及信念等构成了人的认知过程。

医患间的认知交往有别于其他人际间的认知交往。

由于病人病痛在身,求治心切,情绪不定,常常是感情重于理智,愿望多于事实,一般较少考虑医务人员和科学的实际状况和水平。

具体而言,在诊治过程中,病人一般都会抱有较高的希望:

一是对医学科学充满希望,相信自己的病能被治好,不存在不治之症;二是对医师充满希望,认为医师能用先进的技术和各种手段解决疾病的痛苦,使自己恢复健康,危重症病人期盼医师有“起死回生”之术;三是对自己充满希望,认为自己有很强的抵抗力和战胜疾病的毅力,只要医务人员尽责,疾病便可治愈。

对于病人的这些不当认知,医务人员不能听之任之,要在理解和同情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引导,使病人正确地对待医学科学的发展水平、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及病人自身的病情,医患双方只有在认知互动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才有利于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

(2)医患情感互动。

情感是人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是对客观事物和周围人群态度的感受和评价,表现为喜、怒、哀、乐等心理体验的活动。

医务人员常常被病人看成是自己健康的希望,也是一种精神支持力量,能得到医务人员情感上的支持和同情是所有病人真切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