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面学习二十20大精神校长谈体会与央企宣传贯彻党的精神宣讲提纲(两篇).docx
《2022年全面学习二十20大精神校长谈体会与央企宣传贯彻党的精神宣讲提纲(两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全面学习二十20大精神校长谈体会与央企宣传贯彻党的精神宣讲提纲(两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22年全面学习二十20大精神校长谈体会与央企宣传贯彻党的精神宣讲提纲(两篇)
全面学习二十大精神校长谈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上午10:
00胜利开幕。
我们全体教师都收看了直播,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大会报告,共同见证这个重要的时刻,这是一个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一个彪炳史册的时刻,也是一个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
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也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
尤其是面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受到极大的挑战。
这五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奋进的五年,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
这是欢欣鼓舞的五年,这是奋勇前进的五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新时代的这十年,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
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蹲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从二OニO年到二O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0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回望奋进发展的这十年,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辉煌十年,中国取得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
历史的巨变也反映在每一个人的身边。
我们身处的XX上城区,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安全自由,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有适宜的住房,有充足的食品,高铁通全国、航班飞全球,生活数字化、便捷化。
我8们所在的学校是XX市钱学森学校,是望江新城拆迁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来过我们钱学森学校的家长和社会各界朋友们都感叹,现在的孩子真幸福,能在这么好的条件里学习成长。
其实在XX,每一所新建学校都将是这一个建筑标准。
我们的时代小学由民办转为公办,免费为老百姓提供优质教育的需求;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有学上、上好学,宽敞的教室,一流的设备,校园标准化现代化,物质资源充足,精神滋养丰富,每一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每一个人都能有尊严地幸福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作为其中的一员,也倍感鼓舞。
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我们钱学森的每一位教师来说,有着特别意义,应有特别的担当。
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为基层学校的党支部书记,一定团结带领全体师生,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迅速行动,用实际行动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执行党的决定,对党忠诚,积极工作,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以实际行动践行。
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实践实践再实践。
我们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各级党委后续的部署要求,加入到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行动中。
我们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进课程。
党的二十大之后,我们会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学校思政课,做好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的宣传。
要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孩子们自然地融入到党和国家的大事中来。
我们要加强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学习共同体。
党带团,团带队,创造性地开展系列活动,加强校园环境布置,让党的二十大精神上墙上屏,入脑入心,用教育的方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好落实好,让中小学生从小听党话,永远跟党走。
为赓续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作贡献。
我们要时刻牢记教育的根本: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给我们钱学森全体教师写来勉词:
赓续钱学森红色基因,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我们要应用好身边的教育资源,系统做好思政教育,为学生的成长打好人生的底色。
作为钱学森学校,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爱党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科学家爱国精神,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迫切地希望同学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会科学、用科学,从小立下科技报国的鸿鹄之志。
为建设卓越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做示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习近平总书记说: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培养好教师。
只有好教师,才会有好课堂好活动,才能培养出好学生,才能让家长满意让人民满意。
政协前面有两个字一一人民。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作为一名XX市政协委员,心里装着人民,事事想着百姓,民生无小事,小事暖人心。
作为委员,关注“双胞胎入学”“长幼随学”等民生小事,为老百姓呼吁,让老百姓通过身边的小事,体会到大国的风范,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先进性。
2022年某央企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提纲10750字文稿
同志们: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我们各级党的组织和广大党员于部要立即行动起来,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强烈的政治担当,打造美丽中国建设领军企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今天宣讲的内容大体分为五个部分:
一是党的二十大会议有关情况。
二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基本框架。
三是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的新时代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四是抓好“五个结合”,以实际行动学习宣贯二十大精神。
五是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第一部分
简要回顾党的二十大会议有关情况
一、党的二十大召开概况
党的二十大历时7天。
会议出席代表2379人,其中正式代表2296人、特邀代表83人。
二、党的二十大以及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完成的主要任
党的二十大完成的主要任务有四项:
一是大会通过了关于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批准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
二是大会审查、批准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
充分肯定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
三是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四是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的第二天,即10月23日,召开了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
一中全会完成的主要任务是,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机构,选举习近平同志继续担任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三、党的二十大的主题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蹲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四、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六个重点材料
我们要重点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中纪委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常委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六个重点内容。
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做的二十大报告是核心。
五、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起草筹备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二十大报告起草工作高度重视,全程领导了报告起草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
2022年1月份,中央决定成立党的二十大文件起草组。
文件起草组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
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同志担任副组长,党和国家有关领导同志、有关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参加,在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二十大文件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宣布中央关于成立党的二十大文件起草组的决定。
文件起草工作正式启动。
报告起草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深入调研工作。
1月27日,党中央向各地区各部门发出《关于对党的二十大报告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决定就党的二十大报告议题在党内一定范围组织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同时,通过一定方式征求部分党外人士意见和建议。
4月15日至5月16日,开展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
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6月9日至8月29日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了五场征求意见座谈会。
听取31个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解放军各大单位和中央军委机关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8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报告起草过程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先后多次审议报告稿。
10月12日,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稿,决定正式提请党的二十大审查。
报告的起草历时长达9个月,是一个浩瀚的系统工程。
这里有几组数据: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下,文件起草组共召开6次全体会议,数十次小组和工作班子会议以及专题会议,对重要观点、重要提法、重要举措反复推敲、论证、打磨,报告稿在层层推进中逐步丰富、完善、成熟。
在调研工作中,按照党中央部署,54个单位承担重点课题调研任务,围绕26个专题开展调研,形成80份调研报告。
计132.7万字。
在3个月连续深入调研中,64个课题组到各省区市实地调研179批次;25个课题组对465个单位进行书面调研;10个课题组委托252个单位进行专题调研。
各课题组共召开1501场座谈会、18场视频座谈会,参会19022人次。
课题组咨询访谈1847人次。
在网络征求意见活动期间,共收集留言超过854.2万条、2.9亿字,经梳理汇总,形成意见建议1675条,印发文件起草组全体同志。
截止到提交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审议,文件起草组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稿共作出增写、改写、文字精简260处,覆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269条。
六、党的二十大召开的作用和历史意义
关于大会的作用:
10月22日通过党的二十大《决议》开篇第一段中这样写道:
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党的二十大主题,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关于大会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道:
党的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将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明确宣示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对团结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二部分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基本框架
报告主体共15个部分,共计3万余字,可分4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
总结工作。
报告的第一部分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包括十九大以来的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新时代十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和16个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第二个板块:
理论创新。
报告的第二部分对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进行了深刻的理论阐述。
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强调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做到“两个结合”,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做到“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第三个板块:
使命任务。
报告的第三部分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报告同时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
作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的总的战略安排。
提出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
提出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
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四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五是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第四个板块:
部署工作。
在报告的第四至第十五部分,对12项重点工作作出重大部署安排。
与党的十九大报告相比,从工作的布局结构上有“三个变化”:
一是报告第五部分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单独作为一个方面,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部署。
二是报告的第七部分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单独作为一个方面,对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作出部署。
三是报告的第十一部分把“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单独作为一个方面,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进行部署。
报告的第四、六、八、九、十部分分别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部署了重点任务。
报告的第十二至第十四部分,对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等三个方面工作作出部署。
报告的第十五部分,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
报告结尾部分强调了“五个必由之路”,要求全党必须牢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
第三部分
全面理解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的新时代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理解把握报告阐明的新时代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征程。
经过梳理,将报告中的核心的、重要的问题归纳为九个最,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最:
最具震撼性的问题是:
新时代十年实现了什么样的伟大变革、靠什么实现了伟大变革
报告从十六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新时代十年创造了“中国之治”的“四个奇迹”。
一是经济发展奇迹。
GDP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由2012年的11.3%上升到2021年的18.5%。
二是社会稳定奇迹。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挑战,社会持续保持和谐稳定,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三是全面脱贫奇迹。
坚持精准扶贫,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四是抗击疫情奇迹。
面对世纪疫情的严重冲击,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最佳效果,成为全球抗疫成功的典范。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个确立”。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最根本的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更加繁杂的国际环境、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确保党的事业接续发展、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最:
最具引领性的问题是:
推进什么样的党的理论创新,怎样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报告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力史王动的根本所在。
我们党的力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精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六个坚持”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法宝。
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三最:
最具方向性的问题是: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报告开宗明义宣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未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旗帜,决定着当代中国的发展方向,也决定着未来中国的前途命运。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十个明确”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十个明确”的理论概括,科学回答了新时代要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九大阐明的“十四个坚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凝结着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的“十三个方面成就”,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硕成果。
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
四最:
最具战略性的问题是:
建设什么样的中国式现代化,怎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锚定了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的使命任务,是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集中体现,具有重大原创性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将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出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新奇迹。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战略安排上,明确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科学回答了怎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
五最:
最具主旨性的问题是:
满足什么样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怎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共同富裕集中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是人人都达到富裕生活水平但存在合理差距的富裕,不是整齐划一、齐头并进的同步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单一的物质富裕;是鼓励勤劳创新致富的富裕,不是“躺平”享受的“福利主义”;是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富裕,不是劫富济贫的财富分配。
共同富裕这些内涵特征,明晰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正确方向。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报告强调,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要完善分配制度,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这些增进民生福祉的务实举措,找准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着力点。
六最:
最具全球性的问题是:
构建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怎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思想。
这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已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
报告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积极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构建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了正确理念指引;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找到了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提出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成为指引共建美好世界的光辉灯塔。
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构建人类命运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