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8314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七单元教学设计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及相关的词语,会认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

背会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想象课文中描写的声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词语教学中重视象声词的教学,了解象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课文重点是二至四自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

1、对文中总起句,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了解句子的内容及在段落中的作用。

2、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情境

1、师:

同学们,这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大自然!

有花、有草、还有蝴蝶、小鸟等动植物,这是看到的。

大自然里还能听到什么呢?

你们可要听仔细啦!

(看大屏幕,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同学们可真会倾听。

大自然里除了刚才听到的声音外,还有哪些声音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课文语言文字中去感受那来自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2、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了解文章大意。

1、请同学们轻轻翻开书37页,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检查反馈:

(1)要去参加大自然的音乐会,听那美妙的声音得带上这群小伙伴。

认识他们吗?

自由读一读。

演奏温柔雄壮充满威力汇聚

呢喃细语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敲敲打打

淙淙潺潺哗啦啦唧哩哩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叽叽喳喳

(2)先看第一行,谁愿意读?

(评:

你不仅字音读得准,而且声音非常响亮。

)还有谁能像他这样读一遍?

全班一起读一遍。

(3)再看第二行词,谁来读?

(评:

他的字音读得很准,尤其是“呢喃”鼻音读得很准。

)全班一起读“呢喃细语”。

师:

你们看,呢喃这两个字都是什么旁?

表示与什么有关?

怎样说话才是呢喃细语呢?

我们去听听。

(课件)两只小鸟挨在一起,轻轻的、柔柔的说话,这就是“呢喃细语”,全体女生读。

师:

再来看这四个字,都是什么旁?

说明什么?

(水多)我们去看看。

(课件)海浪猛烈地拍打着礁石,声势如此浩大,真是“汹涌澎湃”,全体男生读。

全班一起把这些词连贯地读一遍。

(4)这些词谁会读?

(评:

这位同学的平舌音和翘舌音读得很清晰)来,请这一大组的同学读。

这些词虽然形式不同,但它们都是表示声音的词,我们把它叫做——象声词。

这些象声词读起来可有节奏了,声音听起来美妙极了(老师范读),请全体女生带着男生读。

三、整体感知

1、现在字音读准了,让我们把这些小伙伴带入到文中,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你知道了什么?

【随机板书:

风水动物】

2、大家真会读书。

文中写了大自然里的风、水、动物都能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

其实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概况了全文的所有内容,齐读第一自然段。

【板书:

美妙】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那么风的声音美妙在哪里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

读完后告诉老师这一段有几句话?

2、是哪四句话呢,下面老师想请四位同学来给我们一句一句地读。

3、现在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第一句话,看你读懂了什么?

(说一个信息读一遍)他是在哪里演奏手风琴?

你们看,作者把风比喻成了一位——音乐家,他在森林里演奏着——手风琴!

那么风用他的手风琴演奏了哪些美妙的乐曲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下文。

4、出示: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1)哦,他是这样翻动着手风琴,就能演奏出不同的歌曲啦!

请你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2)还有谁来读?

原来风是这样演奏手风琴的,就像人一样。

(3)他用手风琴还演奏了怎样的乐曲呢?

5、出示: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1)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第三句,看你知道了什么?

(2)柳树叶会发出“沙沙”的声音,你来读。

梧桐树叶发出“唰唰”的声音,你来读。

(3)你们还知道了什么?

春天来了,树叶长得嫩绿嫩绿的,女生就是春天那柔柔的声音,来女生齐读这句。

秋天来了,那一片枫树叶都变红了呢,来那一大组读。

冬天来了,男同学就像松树叶那样依然挺拔,发出深沉的声音,男生齐读。

(4)这里用了四个“不一样”(课件将“不一样”点红),风这位音乐家可真了不起,用不同的乐谱奏出不同的乐曲。

真是——生读“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6、除此以外,风这位大自然的音乐家还用他的手风琴演奏出怎样美妙的乐曲呢?

出示: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同学们,你们都听过微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吗?

谁来模仿一下?

(2)学生模仿“沙沙沙”的声音。

(评:

你的声音多柔和呀,多舒服啊!

)还有谁来试试?

再轻一点?

全班来试试!

(3)你们听,这声音轻轻柔柔的,就像两个小朋友在小声说话一样,谁能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微风部分?

指一人读,(评:

他的手风琴演奏的乐曲可真轻柔呀。

(4)还有谁愿意来演奏?

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多么美妙的声音呀!

让我们仿佛看到微风拂过的情景。

还有哪些同学愿意来读,举手的同学一起来读。

(5)同学们,微风给我们的感觉竟是如此温柔(板书:

温柔),那狂风又是怎样的呢?

谁来学一学狂风吹起的声音?

(6)学生模仿“呜呜呜”的声音。

评价:

你瞧,狂风吹起来了,你这棵小树怎么就没激动起来呢?

小树激动起来是什么样子?

大家做一做。

(7)狂风吹过来了,风声越来越大,森林的小树们都高兴起来了,兴奋起来了,激动起来了,这是一首多么有力量的乐曲啊!

谁能带着这种感受读读狂风部分?

狂风吹得更猛了,你们这一大组读。

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了,全班一起读。

(8)多么有力量的声音啊,这真是一首雄壮而激荡人心的乐曲。

【板书:

雄壮】(9)大自然里的风,有时是轻轻柔柔的,有时是雄壮而充满力量的,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一句完整的读一读,女生读“微风”部分,男生读“狂风”部分。

准备好了吗?

7、小结

(1)风真是一位可与贝多芬媲美的音乐家呀!

既会演奏舒缓的小夜曲,又能合奏出雄浑的交响曲,让我们发现大自然的风声原来如此美妙。

(2)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自然段,微风的声音,狂风的声音还有翻动树叶的声音,实际都是在围绕这一段的第一句话写,我们把这样的第一句话叫做总起句(课件显示“总起句”),后面的三句话都围绕着这句话,在具体的描写风这位大自然的音乐家用他的手风琴演奏了哪些美妙的乐曲,我们称作分述句(课件显示“分述句”)。

这种先总起后分述的写法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的构段方式称为总分的构段方式(学生说一遍“总分的构段方式”)。

这样写可以让我们的文章读起来更加优美传神。

8、请同学们也像老师这样在书上画出总起句,写上总起句和分述句,还在第二自然段的下面写上总分的构段方式。

9、下面让我们合作读读这个自然段,吴老师读第一句总起句,你们读后面的分述句,让我们在读中进一步感受风演奏出的美妙声音(配乐)。

孩子们,在作者的描写下,使我们感到风所发出的美妙声音真是太令人陶醉了!

五、感知第三自然段的构段方式

1、除了风以外,水的声音又如何美妙呢?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这一段的总起句,画上横线。

2、你真棒,这么快就掌握了这节课学的新知识,全班一起把总起句读一遍。

那么这段话同样是——总分的构段方式。

3、作者又是怎样围绕这一个总起句具体描写水的美妙声音呢?

我们下节课再去欣赏吧!

六、课堂作业

完成大课堂的语段阅读。

板书设计:

8大自然的声音

风温柔雄壮

美妙水

动物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父亲、树林和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对话语言的精练、优美;

2.在朗读父亲语言过程中体会蕴涵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文中有一个句子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记得吗?

学生汇报: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

喜欢的程度如何、从哪两个词能看出?

作者是如何把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情感表达出来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学习本文。

二、细读感悟。

1.默读课文,勾画出父亲了解鸟的语句。

同桌交流。

2.全班反馈交流。

 

(1)出示:

突然,父亲站定,朝幽深的森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

“林子里有不少鸟。

”父亲喃喃道。

抓住重点词语“幽深”“喃喃”理解句子。

(2)出示:

“还有鸟味。

”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了鸟。

抓住重点词语“幽深”“喃喃”理解句子。

(3)出示:

可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在动的叶子。

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出示:

我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父亲。

师:

写我的目的是与父亲进行对比,反衬出他对鸟的了解。

出示:

 突然,父亲站定,朝幽深的森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

“林子里有不少鸟。

”父亲喃喃道。

可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父亲指着一棵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

“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在动的叶子。

  “还有鸟味。

”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了鸟。

  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师生对读,体会父亲对鸟的了解。

(4)师:

看来,父亲对于鸟来说真是个有心人,而喜欢树林和鸟的父亲对鸟的了解仅止于气味吗?

父亲对鸟还有哪些更深入的了解?

出示:

“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黎明时,所有的鸟抖动着浑身的羽翎,要抖净露水和湿气。

  “每一个张开的喙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鸟要唱歌了。

师引导学生了解“半边引号“的用法。

指名读,想象情景,牢记这几句话。

(5)出示:

父亲对我说:

“鸟最快活的时刻,是向天空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也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感情朗读

师:

看,父亲对鸟儿的习性知道得一清二楚,也了解鸟儿最快活与最危险的时刻,父亲真了不起啊!

这一切都源自于――读第一段中心句。

(6)引导学生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

(7)小结:

是啊,父亲不是猎人,即使是猎人也不会伤害小鸟,因为――(齐读第一段,即全文中心句)

四、拓展交流。

1.学生交流搜集的人与动物合谐相处的故事。

2.学生谈学完本课的想法

板书设计:

父亲、树林和鸟

看鸟动闻鸟味知习性

同快活忧危险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读、议、思”等多种学习方式体会“我”对刺猬的喜爱与钦佩,并能细心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2、理解课文内容,从刺猬偷枣、刺大黑狗护身这两件事中朗读体会刺猬的高明、本事大。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

今天,我们要去一座农家小院,“秘密”会晤一位带刺的朋友——(媒体出示)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完成练习。

“带刺的朋友”是指,课文写了关于它的件事,分别是和。

2、学生交流。

板书:

刺猬偷枣刺猬击退大黑狗的进攻

三、深入学习课文。

1、出示: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颗颗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那枣长得多好啊!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颗颗枣儿。

(1)读一读,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2)指导朗读,用朗读表现出动态美。

2、那令人垂涎欲滴的枣儿引来了一个小家伙,那就是——刺猬。

小刺猬来偷枣啦。

默读课文第2—9节,划出一句概括介绍刺猬偷枣的本领句子。

出示:

我暗暗钦佩:

“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1)“高明”是什么意思?

过渡:

那么,小刺猬偷枣的本领高明在哪儿呢?

请你们再读读课文2-9节,边读边思考,哪些语句最能让你感觉到小刺猬偷枣的本领高明,用曲线划出相关的语句。

(2)学习重点语句。

(根据学生回答,媒体随机出示相应句子)

它匆匆地忙碌着,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

你猜怎么着?

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

立刻,它的身子涨大了一圈。

兴许是怕被人发现,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飞快地跑去了。

(3)轻声读读这些句子,任意选择一句可以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也可以发表自己见解,谈谈刺猬本领高明之处。

如果你又要说还要读,那就更好了。

(4)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朗读、还有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也感觉到这只小刺猬,偷枣的本领可真高明。

难怪小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

(5)齐读第9小节。

△理解“钦佩”(赞扬、佩服),从中你体会出什么?

△谁来用钦佩的语气来夸夸这只小刺猬呢?

(指名读)(齐读)

(6)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也仿佛亲眼看到了小刺猬是怎样一步步偷红枣的场面。

我想能够让老师有这种感受的,一个原因是同学们读得声情并茂,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小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而且还写得非常具体。

小作者是怎么写具体的呢?

我们先来看小刺猬的动作,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小刺猬动作的词,在下面加上小圆圈。

(生画,交流)

(7)交流板书:

爬摇掉归滚扎驮跑

师小结:

正是小作者注意仔细观察,然后又能抓住小刺猬的动作,将它做了些什么?

又是怎么做的写具体,才能让大家如同亲眼所见小刺猬偷枣那精彩的场面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再来再次感受一下小刺猬偷枣的有趣场面。

(8)师生合作朗读。

师:

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我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我赶紧躲在了一边,惊愕地注视它的行动。

生:

只见刺猬诡秘地爬上了老杈,又爬向伸出的枝丫。

挂满红枣儿的树杈,慢慢弯下来。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落了一地。

师: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生:

树上那家伙“扑”的一声,径直掉下来。

师:

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

你猜怎么着?

生:

它把枣逐个归并在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个滚儿。

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

立刻,它的身子涨大了一圈。

兴许是怕被人发现,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飞快地跑去了。

师:

这一连串可爱、调皮、聪明的举动都没有逃脱作者的眼睛,难怪小作者会说:

生:

“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3、师:

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动着,时隐时现,此时此刻刺猬一家出来散步,还击退了大黑狗的进攻。

用浪线划出描写大黑狗的句子,读一读,,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描写大黑狗?

过渡:

刺猬只要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就能击退了大黑狗的进攻。

难怪小作者会说

出示:

“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

指导朗读。

4、师生合作朗读10-15节。

四、总结

1、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刺猬偷枣和击退了大黑狗进攻的本事还真大呢!

和作者一样,你们一定也喜欢上了这只聪明、机灵可爱的带刺朋友吧!

2、交流语言直播厅。

(1)小组交流课前收集到资料。

(2)大组交流。

3、师:

有趣的小刺猬本事真高明,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只要我们平时多进行观察,你也会发现你身边的动物朋友的。

板书:

15、带刺的朋友

偷枣

刺猬

击退大黑狗的进攻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

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通过活动懂得只要是对社会有利,对他人有帮助的事就是好事,学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逐步养成做小事的好习惯。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观察、评价,与同学分享感受,身边的小事有哪些,哪些是好事,哪些是不文明现象。

3.愿意并能积极参与做好事活动,初步知道做好事是有爱心的表现,小学生做好事也是为社会作贡献。

教学重难点:

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小事。

课前准备:

学生:

提前收集身边的小事和自己做的小事。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上节课,老师跟大家讲了“观察身边的小事”的原因。

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讨论“我们身边的小事”还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2.首先,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别人的小事有哪些。

(3—5名学生)

3.其次,学生讲述自己做过的小事有哪些?

(3—5名学生)

4.讨论并小结:

刚才,同学们都讲了自己做的小事和别人做的小事。

那么,老师想问一问:

到现在有没有人还不会做好事呢?

5.学生再次讨论:

生活中有哪些小事我们可以做?

6.看书进一步学习:

除了你们说的这些事情我们可以做,生活中还有哪些小事可以做呢?

我们一起看看书上为我们讲了哪些事情。

7.讲一讲身边的小事,并谈一谈感想。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

身边的“小事”》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多注意观察身边的小事,每件小事都有不同的含义,让学生知道了解其中的道理。

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这节课我上得相对成功,因为我以学生为本,让他们去思考问题,互相探讨问题。

他们在这中间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习作:

我有一个想法》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2.用词要准确,语言要通顺,表达要具体。

3.听取别人建议,尝试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1.抓住一个想法写清楚。

2.尝试修改习作。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

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就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二、事例引导。

请同学们读一读生活中的小事例。

(课件出示事例一)

1.自由读,小组交流。

事例一提出了什么想法?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2.汇报。

(课件出示事例二)

3.自由读,小组交流。

事例二提出了什么想法?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4.汇报。

5.你觉得这两个事例写得怎么样?

评价一下。

三、畅谈想法。

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

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

1.小组内交流。

2.小组选派说得好的代表发言。

3.全班进行评价交流。

你觉得他说的怎么样?

四、写出想法。

从自己的发现或同学列举的现象中选择一个写一写。

课件出示 温馨提示:

1.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2.注意用词要准确,语言要有条理。

3.写后读一读,自己尝试修改一下。

五、作文交流。

请完成的同学读一读自己的作文,集体评议。

 

教学反思:

此次习作教学我教得比较成功,教学时间我把控得较好,对于本次习作的重点我花了很多时间给学生讲,大部分学生都听懂了。

不懂的学生我课后进行了辅导。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通过交流平台,交流读书和积累的方法。

培养积累能力。

2.通过词句段的运用,学习带“得”字句子的特点,并加以运用。

3.会用词语接龙的形式说句子。

4.掌握书写提示中字形的特点,并书写漂亮。

5.积累古诗,体会中国诗词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词句段的运用,学习带“得”字句子的特点,并加以运用。

2.会用词语接龙的形式说句子。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全班交流介绍自己的读书、积累的方法。

2.你觉得谁的方法比较好?

3.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二、词句段运用。

1.(出示第一组句子)

读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a.小组交流。

b.全班汇报。

“得”字前面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后面用的是形容动作的程度。

c.仿照写一写。

2.(出示第二组句子)

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

a.小组交流发现。

b.全班汇报。

前半句句尾的词用在后半句的开头,就是用接龙的形式写句子。

c.自己尝试说一说。

d.小组合作说句子。

三、书写提示。

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要想写美观就要找出汉字的特点。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出示汉字)

1.观察汉字,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都有撇捺。

2.你觉得怎样写才能把这些字写美观?

撇捺要写得舒展,字形就优美。

3.先在书上描红,再写一写,注意撇捺的特点。

4.学生字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评价。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采莲曲》学生边欣赏图片教师边诵读。

2.说一说,古诗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

a.小组交流。

b.汇报

3.生诵读古诗。

4.尝试背诵。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因为提前让学生做了预习,这节课的教学进展比较顺序。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用词语接龙的形式说句子说得非常精彩,背诵古诗环节课堂气氛比较热烈,学生积极性很高,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