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煤炭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8103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煤炭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全球煤炭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全球煤炭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全球煤炭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全球煤炭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球煤炭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

《全球煤炭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煤炭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球煤炭行业供需分析报告.docx

全球煤炭行业供需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8月

 

正文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一、国际煤炭供给端加速收缩

1.1国际煤炭产量呈加速下滑趋势

2014年开始世界煤炭产量呈加速下滑趋势。

世界煤炭产量在1981年-2000年年均增长0.99%,2000-2013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速高达4.41%,近年来全球煤炭产业深度调整,世界煤炭产量自2014年开始加速下降,2014-2016年世界煤炭产量分别为81.98亿吨、79.61亿吨、74.60亿吨,同比增速分别为-0.93%、-2.89%、-6.29%。

其中,2016年中国煤炭产量33.6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45.7%。

图1:

世界煤炭产量加速下降

1.2世界主要产煤国产量增速下滑

世界煤炭产量分煤种来看,2015年动力煤、炼焦煤、无烟煤产量占比分别为84.38%、14.48%、1.14%。

从主要煤炭生产国来看,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欧盟、印尼是世界主要煤炭生产国(地区),2016年煤炭产量占比分别为46.10%、9.98%、8.19%、7.89%、6.99%、3.65%。

图2:

2016年世界主要产煤国煤炭产量占比情况

世界煤炭产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印度、澳大利亚的驱动。

从最新统计数据来看,世界主要煤炭生产国煤炭产量增速呈下滑趋势,2016年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欧盟、印尼产量增速分别为-9%、-19%、-2%、3%、-8%、-6%,世界煤炭供给正在逐步收缩。

图3:

世界煤炭产量增速受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尼影响呈下滑趋势(%)

表1:

2016年全球前十煤炭生产国产量及增速情况

1.3国际煤炭进出口及贸易情况

国际贸易格局:

中国仍是全球煤价主导国,印度产能释放压制进口需求。

按照BP能源统计,2016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和产量分别占全球的50.6%和46.1%,继续主导全球煤炭市场定价。

从贸易格局来看,2016年国际煤炭主要进口国包括,中国(进口量2.56亿吨,同比增25.2%)、印度(进口量2.02亿吨,同比降2.6%)、日本(进口量1.92亿吨,同比降0.8%)、韩国(进口量1.37亿吨,同比增1.2%)。

表2:

2016年全球煤炭进口国和地区情况

国际贸易格局:

2016年国际煤炭主要出口国包括,澳大利亚(出口量3.90亿吨,同比增0.5%)、印尼(出口量3.69亿吨,同比增0.5%)、俄罗斯(出口量1.64亿吨,同比增8.0%)、哥伦比亚(出口量0.85亿吨,同比增13.9%)、南非(出口量0.73亿吨,同比降4.8%)、美国(出口量0.55亿吨,同比降18.5%)、加拿大(出口量0.30亿吨,持平)、蒙古(出口量0.26亿吨,同比增78.3%)。

表3:

2016年全球煤炭出口国情况

印尼、澳大利亚和俄罗斯仍是动力煤主要出口国,2015年出口量合计占比约80%;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仍是焦煤主要出口国,2015年出口量合计占比93%。

图4:

国际煤炭贸易变化(单位:

百万吨)

图5:

2016年国际煤炭贸易流向

二、国际煤炭需求下降趋势收窄并有由降转升迹象,煤炭价格触底回升

2.1世界煤炭消费量降速放缓

2011年开始,全球煤炭消费量增速呈逐年下滑趋势,2015年和2016年世界煤炭消费量分别为37.85亿吨油当量和37.32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速分别为-2.7%和-1.4%,世界煤炭消费量降速放缓。

图6:

世界煤炭消费量下降趋势收窄

分国家来看,2016年,全球煤炭消费量为37.32亿吨油当量,同比下降1.4%;其中,中国2016年煤炭消费量18.88亿吨油当量,占世界煤炭总消费量的50.58%;印度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煤炭消费国,印度和美国煤炭消费量分别为4.12亿吨油当量、3.58亿吨油当量,占世界煤炭总消费量的11.04%和9.60%;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消费量排名较上年有所上升。

消费量排名前十的国家是中国、印度、美国、日本、俄罗斯、南非、韩国、印度尼西亚、德国和波兰。

图7:

2016年世界煤炭消费量占比情况(%)

中国、印度真正影响全球煤炭市场需求。

随着全球煤炭消费重心逐渐由欧洲、北美东移至亚洲,2016年亚太地区煤炭消费量已接近全球总量的73.8%。

在亚洲,日本、韩国作为传统的煤炭进口国需求相对稳定,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增长虽然强劲但是基数仍然偏小,中国和印度两大新兴经济体合计消费占比全球61.6%,能够真正影响全球煤炭市场的需求。

图8:

五国煤炭消费量情况(单位:

百万吨油当量)

中国、韩国、日本、台湾等主要煤炭消费国家和地区消费量(进口国以进口量增速为代表)触底回升,增速由负转正。

自2015年开始,台湾省煤炭进口量止跌企稳,2013年开始韩国煤炭进口量由负转正,2017年1-5月进口量增速高达13%,日本自2012年以来进口量基本维持稳增长,2017年上半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增长约1%至18.3亿吨,煤炭消费量触底回暖。

图9:

中国煤炭消费量触底回暖

图10:

韩国煤炭进口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图11:

日本煤炭进口量趋稳上升

图12:

台湾省煤炭进口量趋稳上升

2.2全球80%左右的新建燃煤电厂位于亚洲地区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包括日本、印度、韩国等国家正在筹备大规模的燃煤电厂项目,全球80%左右的新建燃煤电厂位于亚洲地区。

英国能源和气候情报局的数据显示,全球在建燃煤发电厂中82%左右的电厂位于亚洲四大发展中经济体即中国、印度、越南和印度尼西亚。

根据英国能源和气候情报局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全球在建燃煤电厂718座,其中,384座位于中国,149座位于印度,印尼和越南在建燃煤电厂分别为32座和24座,全球其他国家在建煤电厂129座。

图13:

截至2016年底世界燃煤电厂在建情况(座)

此外,中国计划建造另外795座燃煤电厂,印度准备额外建造297座,印尼有87个新燃煤电厂项目,越南则准备另建56座,其他国家拟议中的煤电厂有504座。

这意味着全球未来会出现至少2457座新的煤电厂,其中有1824座在亚洲这四个发展中国家,占比74%左右。

分国家和地区来看:

日本:

日本计划未来10年内兴建41座燃煤发电厂,且日本政府对于进口煤炭的税率优于燃烧较洁净的天然气。

日本在过去5年的时间中仅建成1950兆瓦(MW)的燃煤电厂,但是,截至2017年4月日本却有4256兆瓦(MW)燃煤电厂项目正处于建设阶段,并有17,243兆瓦(MW)已经处于开工前的规划准备阶段。

韩国:

煤炭发电占韩国供电的40%左右,且韩国能源部表示,按计划到2022年韩国将建设20座新的燃煤电厂。

印度:

印度燃煤发电供应60%左右的电力,目前,印度人均用电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0%,目前尚有3亿无电人口,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Modi)于2014年5月就任后,一直努力推动煤电发展,致力于为成千上万还在使用煤油灯的印度人民供电,未来印度将大力发展燃煤发电,煤电占比将从目前的58%提高到2020年的68%。

越南:

越南第一大电源为水电,但目前大中型水电站已经基本开发完毕,大力发展燃煤发电是保障能源安全最经济可行的措施。

根据越南政府规划,越南煤电占比将由目前的40%提高到2020年的50%和2025年的55%,成为越南第一大电源。

印度尼西:

印度尼西亚政府预计未来十年年均电力消费增速为8.7%,作为世界第5大煤炭生产国和第2大煤炭出口国,在全球煤炭市场不景气的形势下,扩大国内煤炭消费、发展燃煤发电成为印度尼西亚满足电力快速需求的必然手段,印尼政府计划3年内增加4300万千瓦的煤电装机。

未来以亚洲地区为首的燃煤电厂的扩建势必增加煤炭消费需求。

三、煤炭投资不足,短期内产能难以有效释放

中国是世界主要煤炭生产国,中国煤炭的快速增长带动世界煤炭产量的快速提升,中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对国际煤炭行业将产生重要影响,我们从中国煤炭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供给侧、需求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全球煤炭产量自1982年以来的近三十多年中,前二十年中增加10亿吨,年均增长5000万吨,进入新世纪后的十四年增加近30亿吨,年均递增2亿多吨。

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煤炭产量的快速增加拉动世界煤炭产量攀升,三十年间我国煤炭产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由16%上升到46%,中国煤炭产量从1982年的6.66亿吨增加到2016年的33.64亿吨。

图14:

中国煤炭产量增加快速拉动世界煤炭产量攀升

3.1我国煤炭供给收缩,产能过剩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我国实施煤炭供给侧改革卓见成效,煤炭产量持续下滑。

近年来在国家淘汰落后产能、限产等政策以及煤炭企业自主减产的情况下,我国原煤产量增速明显放缓。

2015-2017H1我国原煤产量分别为37.47亿吨、33.64亿吨、17.1亿吨,同比增速分别为-3.3%、-9.4%、5.0%。

2016年我国煤炭行业实施“276”工作日制度,煤炭产量大幅下滑,2017年1-6月,全国煤炭日均产量946万吨,较2016年同期增加52万吨,接近2015年同期正常水平。

图15:

原煤产量、消费量及可供量增速放缓

3.2我国煤炭进口量持续增加

从煤炭进出口量分析,进口煤也是国内煤炭供给的重要补充。

进口煤的价格优势和海运价格的低位运行,推动我国煤炭进口量快速增加。

自2009年起,我国由煤炭净出口国转变成煤炭净进口国以来,煤炭进口量从当年的1.27亿吨持续攀升至2013年的3.27亿吨。

但2014年以来,受国外内煤炭到港价差收窄、煤炭进口关税上调及总量限制等因素影响,我国煤炭进口量大幅下降。

据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16年我国煤炭进口量为2.6亿吨,同比增加25.2%;2017年1-6月全国煤炭进口1.33亿吨,同比增长23.5%。

图16:

我国由煤炭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

从煤炭库存量分析,我们统计了包括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地区在内的国有重点煤矿总库存情况,2015年底至2017年6月煤炭库存量分别为5,045.35万吨、3,238.00万吨、2,904.00万吨,同比增速分别为23.26%、-35.82%、-43.48%。

“十二五”期间,我国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快速提升促进煤炭产能爆发式扩张、水电充分释放叠加第二产业用电下滑,社会主要以消化库存为主,上游的煤炭行业消费量出现负增长,导致煤炭库存高居不下。

2016年下半年我国采取“276”工作日、淘汰落后产能等去产能、限产量措施,煤炭的社会库存得以消化,2016年、2017年上半年国有重点煤矿库存分别下滑35.82%、43.48%。

图17:

国有重点煤矿库存情况(单位:

万吨)

图18:

全社会煤炭库存量变化情况(万吨)

3.3煤炭前期投资不足,产能复苏尚需时日

2012年来由于煤炭价格快速下滑,全球主要产煤国煤炭产能均在收缩,同时金融对煤炭行业的支持也日渐低迷,导致各国煤炭投资持续下滑,以中国为例,2013-2015年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0.44%、-11.03%、-14.40%,煤炭行业投资加速下滑,即便在煤炭价格已触底回升的2016~2017年,煤炭行业的投资增速分别为-24.21%和0.2%,虽有好转但投资增速较为缓慢,且投资产能释放尚需时间,因此,可以推断未来两到三年煤炭供给的释放将是非常缓慢的过程,伴随以中国为代表的全球煤炭需求企稳向好,我们预计未来全球煤炭供需将呈现紧平衡,周期性供需错配,导致煤炭价格延续当前态势,企稳向好。

图19: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完成额情况

从国际煤炭投资来看,澳洲、印尼等国煤企资本开支下滑显著,短期复产较难实现,世界煤炭供给受限。

2011年以来,国际煤价几乎一路走低,纽卡斯尔NEWC动力煤现货价从2011年136.3美元/吨的高位下跌到2016年初的43.08美元/吨,跌幅高达68.39%,煤价低迷使得国际煤企纷纷降低资本开支。

2015年必和必拓、力拓(合计产量占澳洲比重25%左右)资本开支分别只有2012年的20%和7%的水平,阿达罗能源(产量占印尼15%左右)2015年只有2011年的15%水平,考虑到煤炭产能释放滞后期的存在,国际煤矿短期较难实现增扩产。

3.4“十三五”期间我国煤炭消费增速或将实现由负转正

“十三五”期间伴随宏观经济企稳,新的产能周期到来,能源内部结构调整,尤其是水电装机趋向饱和,煤炭在能源增量中的空间将合理恢复,带动煤炭消费增速由负转正。

根据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伴随新的产能周期(去产能结束),我国能源及电力消费年均增速分别为3%和4%左右,从电力供应结构上看,水电新增装机自2014年开始出现大幅下滑,水电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走弱,未来新增水电装机大概率维持负增长趋势,“十三五”期间水电发电量增速或将持续放缓,考虑到目前新能源体量占比仍较小,火电将填补水电增速不足产生的电力缺口,火电在未来电力增量中的比重将得到合理回升,带动煤炭消费弹性恢复,从而实现煤炭“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煤炭消费量仍维持在0.7%左右的增速目标。

1、伴随去产能、去库存周期结束,未来两到三年以第二产业为代表的主要用能部门恢复性生产,带动电力和能源消费恢复。

进入“十三五”,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

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化解过剩产能力度,效果开始显现,市场产生积极变化,以第二产业为代表的主要用能部门恢复性生产。

从钢铁行业来看,2016年我国粗钢产量8.08亿吨,同比增长1.2%;钢材产量11.38亿吨,增长2.3%,增速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

焦炭产量4.49亿吨,增长0.6%,较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

铁合金产量3559万吨,下降2.8%,降幅同比扩大0.2个百分点。

钢材出口1.08亿吨,下降3.5%;进口1321万吨,增长3.4%。

从建材行业来看,2016年开始,建材行业经济运行呈现筑底回升、稳中上行趋势。

2016年主要建材产品产量均出现止跌企稳回升,其中,水泥产量24亿吨,同比增长2.5%,平板玻璃产量7.7亿重量箱,同比增长5.8%。

从全社会用电量来看,2016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开始出现反弹。

2016年全社会用电量59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较2015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按照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第二产业用电量421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第三产业用电量79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0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

此外,我国第三产业用电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2016年第三产业用电量达到79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2%,对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长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

图20:

2016年粗钢、平板玻璃及水泥等呈产量恢复性增长趋势

图21:

2016年粗钢及全社会用电消费量呈增长趋势

20伴随去产能、去库存周期结束,得益于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基本实现触底回暖,制造业强势反弹,尤其是高耗能行业用电量比重同比大幅提高,根据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我国能源及电力消费年均增速分别为3%和4%左右,我们预计未来两到三年以第二产业为代表的主要用能部门恢复性生产或将带动电力和能源的消费恢复。

2、从能源消费结构上看,水电增速已过峰值区间,将确定性地逐年下滑,新能源份额偏低,煤炭消费弹性系数或将恢复正常区间,将再次成为消费增量主力军。

水力发电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开始出现下滑趋势,水电新增装机容量难再高增长。

“十二五”期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由2.16亿千瓦增长到3.19亿千瓦,年均增速8.11%,带动水力发电量年均增速高达10.13%,水力装机规模及水力发电量快速扩张。

2016年,我国水电发电新增设备容量1,174万千瓦,同比下滑14.60%;2017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电厂水力发电量同比下降4.1%;全国水电设备利用小时623小时、同比降低68小时,水电完成投资同比下降13.2%,水电难以再现“十二五”期间高增速。

图22:

水电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情况

图23:

我国水电发电及增速情况

图24:

水电发电新增设备容量情况

图25:

水力发电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情况

火电装机过剩是时间和空间的关系,火电消费弹性或将恢复,带动煤炭或将成为能源消费增量主力军。

2016年我国火电发电量43,957.7亿千瓦时,同比恢复正增长2.60%,2017年一季度,全国火电发电量11,35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0%,较2016年提高了4.80个百分点。

从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来分析,2016年山东、江苏、河北三个省份的火电利用小时数均超过4500小时,火电装机过剩是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在电力消费需求维持较快增长、水力发电量增速持续下降等影响因素的拉动下,火电消费市场或将复苏,火电消费弹性逐渐显现修复迹象,未来伴随宏观经济企稳,新的产能周期到来,尤其是水电装机趋向饱和,煤炭在能源增量中的空间将进一步恢复,带动煤炭消费增速由负转正。

图26:

火电发电量情况

图27:

火电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情况

图28:

火电发电新增设备容量情况

图29:

火力发电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情况

综合来看,煤炭作为重投资、周期性行业,产能复苏仍需时日,伴随需求向好,供需紧平衡将支撑煤炭价格企稳向好。

近年来由于煤炭价格暴跌,全球主要产煤国产能均在收缩,同时金融对煤炭行业的支持也日渐低迷,导致了各国煤炭投资持续下滑,以中国为例,2013-2015年投资增速分别为-0.44%、-11.03%、-14.40%,即便在煤炭价格已触底回升的2016~2017年,煤炭行业的投资增速分别为-24.21%和0.2%,因此,可以推断未来两到三年煤炭供给的释放将是非常缓慢的过程,伴随以中国为代表的全球煤炭需求企稳向好,我们预计未来全球煤炭供需将呈现紧平衡,周期性供需错配,导致煤炭价格延续当前态势,企稳向好。

四、全球经济复苏带动煤炭需求上行,煤炭供需紧平衡,行业呈周期性改善

预计2017-2020年全球经济整体复苏,拉动煤炭需求上行,煤炭供给有望维持紧平衡。

煤炭需求端方面,印度、俄罗斯、美国经济逐渐回暖,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欧盟、日本经济维持弱势,整体来看全球经济复苏,或将拉动煤炭需求上行;煤炭供给端方面,美国产量继续维持低位走弱,欧盟煤炭产量稳中有降,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印尼产量或将上行,煤炭供需逐渐由宽松向紧平衡过度,我们预计国际煤炭价格将大概率保持企稳向好态势,维持高位。

4.1世界经济复苏超预期

从发达国家来看,美国、欧盟、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制造业PMI指数在2016年开始逐渐提升,PMI指数均位于荣枯线水平以上,以欧洲为首的发达国家的扩张速度继续加快。

图30:

美国、欧盟、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制造业PMI指数呈上升趋势

从新兴国家来看,印度、俄罗斯、巴西、土耳其等国PMI指数均位于荣枯线水平以上,经济景气度明显提升。

图31:

印度、俄罗斯、巴西、土耳其PMI指数均位于荣枯线水平以上

世界银行预计2017年、2018年、2019年全球GDP增速分别为2.7%、2.9%、2.9%,较2016年的2.3%显著提高。

图32:

世界银行预计2017-2019年全球GDP增速分别为2.7%、2.9%、2.9%

4.2供给侧改革驱动中国经济复苏

2017年6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7,位于荣枯线水平以上,较5月上升0.5个百分点。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2.7,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持续高于临界点;中型企业PMI为50.5,低于上月0.8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扩张区间;小型企业PMI为50.1,虽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但仍位于临界点之上。

图33:

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呈上升趋势

2017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2017年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9%,与一季度持平。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987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52987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206516亿元,增长7.7%。

图34:

2017年GDP增速6.9%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2017年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048亿元,同比增长22.7%,较2015年同期提高了16.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05%,较2015年同期提高了0.45个百分点。

企业整体效益较好,主要原因在于以国有企业为主战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叠加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推进特困企业改革和僵尸企业退出、淘汰落后过剩产能等政策措施,为企业改善经营绩效提供有利条件,改革效果开始显现。

图35: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整体效益向好

从库存周期来看,一轮库存周期大概在3年左右的时间,每一轮周期的上升期大概在1年的时间左右,从具体的时间点来看,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库存处于上升期,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处于下降期,而从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库存处于上升期,进入2017年5月,库存呈下降趋势。

从库存与PPI关系来看,根据历史数据,工业库存滞后PPI大概在4-5个月,而PPI在2017年3月份达到7.60%的峰值之后开始下滑,且库存下降拐点已现,我们预计到2018年年中库存将呈下降趋势。

图36:

工业库存滞后PPI大概4-5个月

4.32017-2020年煤炭供给或将维持紧平衡

(1)需求端:

印、美、俄经济回暖,带动全球煤炭需求触底回升并将保持上行趋势。

2016年全球发电量24816万亿瓦时,同比增长2.48%,全球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3%,2017年上半年全球粗钢产量8.36亿吨,同比增长4.5%。

从历史数据来看,全球发电量增速、粗钢产量增速与GDP增速具有正向相关性,叠加全球经济筑底,美国、印度、俄罗斯等国经济复苏,且世界银行预计2017年、2018年、2019年全球GDP增速分别为2.7%、2.9%、2.9%,较2016年全球GDP增速2.3%显著上升,我们预计全球发电量以及全球粗钢产量后期有望维持稳步增长。

图37:

发电量、粗钢产量与GDP增速高度正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特朗普上台可能复苏美国煤炭产业。

美国总统特朗普支持传统能源,曾表态要重振美国煤炭行业,减少环境监管,发展燃煤电厂,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若这一举措得以实现,一方面可以促进美国煤炭行业的复苏,另一方面,考虑到美国作为煤炭净出口国之一,美国煤炭出口的增加可以刺激以欧洲为首的大西洋地区对成本低廉的煤炭消费。

另外,特朗普的施政方针之一是要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复苏美国制造业,重建改造美国各地的公路、铁路、桥梁和机场等,若这一政策落地,将刺激美国的能源消费,利好煤炭行业。

(2)供给端:

预期欧盟产量稳中有降,美国产量维持低位,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印尼产量或将小幅上行。

中国:

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2016年全年煤炭产量33.64亿吨,同比下滑9.4%,由于部分煤矿产能置换投产以及“276天工作日”放开,2017年1-6月煤炭产量17.1亿吨,同比增长5.0%,我们预计2017年煤炭产量较2016年有所增长,2018-2020年小幅回升。

美国:

2016年美国煤炭产量358.4百万吨油当量,同比下降8.8%,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燃煤发电的增长或带动煤炭产量增长,其中中西部地区增长最为明显,而至2018年,由于美国西部地区增加的产量与中部地区以及阿巴拉契亚地区产量下降相抵,煤炭总产量或增幅不大。

印度:

2016年印度煤炭产量411.9百万吨油当量,同比增长3.6%,为降低煤炭进口依赖度,政府提出到2020年国内煤炭产量增加一倍以上,增至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