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期末考试题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7984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哲期末考试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马哲期末考试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马哲期末考试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马哲期末考试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马哲期末考试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哲期末考试题集.docx

《马哲期末考试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哲期末考试题集.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哲期末考试题集.docx

马哲期末考试题集

第一章三、辨析题

1.哲学就是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错误。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在实践中自发地产生对各种具体事物的观点和看法,形成了朴素的世界观。

当世界观还停留在不系统的、零散的状态,还缺乏理论论证时,它还不是哲学。

哲学是在概括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基础上,把自发的世界观上升为自觉的、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哲学家经过理论论证的、形成逻辑体系的思想理论。

上述命题混淆了哲学与自发的世界观之间的区别。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错误。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谁是本原,谁是派生,谁决定谁的问题;二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在哲学上区别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在哲学上区别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所以,不能把哲学基本问题只归结为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3.为理想而奋斗的是唯心主义,追求物质享受的是唯物主义。

错误。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只能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中的第一方面,即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来确定,这是唯一正确的划分标准。

凡主张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就是唯心主义,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就是唯物主义。

除此之外不能用其他的划分标准,上述命题是用错误的划分标准来美化唯心主义,贬低唯物主义。

 

4.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

错误。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不能等同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基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而相区别的不同哲学派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则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区别的。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肯定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坚持了知论的立场。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作出了肯定的回答,也是可知论者。

只有一部分否认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才是不可知论者。

 

5.物质就是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

错误。

“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一切事物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具体事物是物的各种表现形态。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无条件的、不变的、绝对的;具体事物是有条件的、可变的、相对的。

作为高度抽象的概念,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它寓于具体事物的个性中,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否则就会陷入唯心主义。

但把两者不加区别地等同起来,就不能说明世界的多样性的统一,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陷入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局限。

 

6.哲学上讲的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跟“绝对精神”、“上帝”差不多。

 错误。

哲学的物质概念是对一切物质现象共性——客观实在性的抽象概括。

人们虽然不能用感官直接感知“物质”,但是人们可以通过物质的具体形态来感知物质。

“绝对精神”、“上帝”则是人的意识虚构出来的,不具有客观实在性,是人们无法感知的。

 

7.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但否认物质世界的运动。

错误。

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是对“世界是怎样的”,即世界的存在状态的回答,不是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

由于形而上学不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来认识世界,其本质上是通向唯心主义的。

上述观点仅表达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而并未表达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错误。

 

8.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设想的。

 正确。

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以及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世界上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

 

9.运动具有客观性,因而运动也是物质。

 错误。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也必然是客观存在的。

但物质和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不同的,运动不是一种物质,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1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正确。

观念的东西来自于客观外界,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所以才说不过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首先,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只有当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反映到人脑之后,才能形成意识。

其次,从意识的形成来看,先要有客观对象,没有对象的存在,就没有对它的映象,反映者依赖于被反映者。

此外,还要有人脑的作用,对感觉经验材料进行加工改造,才能形成具体的意识。

 

11.正确的意识是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

 错误。

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归根到底也是来自客观事物,而不能说是主观自生。

因为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就是说各种意识形式,不论其内容如何特殊,看起来如何远离现实生活,都不可能是主观自生的,而是来自现实、来自物质世界。

正确的思想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错误的理论、荒唐的观念、离奇的幻想,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而仍然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只不过是歪曲、颠倒的反映罢了。

 

1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错误。

世界的统一性是关于世界有无共同本原的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上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事物和现象都不过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存在”是一个多义的、模糊不清的概念,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含义,它既可以指物质现象,也可以指精神现象。

如果以“存在”作为世界统一的基础,就会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掩盖它们之间的对立。

因为唯心主义完全可以接受这个折衷主义的命题,并作出唯心主义的解释。

所以,必须坚决反对“世界统一于存在”这种含混不清的说法。

13.割下来的手不再是手。

正确。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它要求用整体的观点认识事物。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赖的,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意义。

割下来的手,由于它脱离了整个有机整体,失去了生命,丧失了它原来具有的能够劳动的性质和功能,因而不再是名副其实的手,而只是名义上的手。

 

14.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生事物。

错误。

所谓新事物是指合乎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不能根据它在时间上出现的先后,新事物是新产生的,但新产生的不一定是新事物;也不能根据在形式和现象上是否新奇,力量是否强大、是否完善来判断一个事物是否为新事物。

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1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此,其他规律和范畴无足轻重。

错误。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但是不能因此否定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作用。

因为⑴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所组成的科学体系,这些规律和范畴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都有自己的独特内容和作用,不能随意加以否定和取消。

⑵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实质和核心,但这个核心正是相对于其他范畴的非核心地位而言的,如果否定了其他规律和范畴,对立统一规律作为核心也就没有意义了。

 

16.矛盾只存在于混乱的思想中,现实事物中根本没有矛盾。

  错误。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是客观的、普遍的,现实中充满矛盾。

当现实中的矛盾在人们思维中自觉地反映出来,就构成辩证矛盾。

混乱的思想往往是由于违反思维逻辑的基本规则,造成思想中的自相矛盾,即犯逻辑矛盾的错误,它不是现实矛盾的反映,和辩证矛盾是不同的。

 

17.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所以斗争是不受限制的。

错误。

这是对“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正确命题的错误理解。

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并不是说矛盾斗争性不受任何因素的制约,或斗争性的存在不需要条件,而是说它能够打破既有条件的限制,使矛盾的斗争表现出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贯彻下去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受同一性制约,矛盾的同一性制约着矛盾斗争的形式和界限。

所以,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上来看,说矛盾的斗争不受限制也是错误的。

 

18.个性寓于共性之中,个别存在于一般之中。

错误。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一般是指同类个别事物的共同本质,它不包括具体事物的各个不同的特点。

所以,不能说个性寓于共性之中,个别存在于一般之中,这种说法颠倒了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没有独立的存在形态,它们存在于个性、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而存在。

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1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错误。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普遍性、共性只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或方面大致地概括特殊,它只是特殊的一部分、一方面或特殊的本质,特殊性、个性不可能完全包括在普遍性之中。

而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则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这种关系不适用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20.两点论就是均衡论,重点论就是一点论。

错误。

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中,既要注意主要矛盾,又要分析次要矛盾;在研究某一对矛盾时,既要注意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分析矛盾的次要方面;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是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和任何一对矛盾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重点。

两点论是有重点、有主次的两点,而不是不分主次,等量齐观,“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均衡论”。

重点论是在两点基础上的重点,而不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一点论”。

均衡论和一点论是在矛盾发展不平衡性问题上的形而上学错误。

 

21.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量和事物不直接同一。

 正确。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事物的质是由事物所包含的特殊矛盾规定的,它使这一事物是它自身,并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所以,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首先,质和事物的存在不可分割,没有无质的事物,也没有离开事物的质。

其次,当某事物的质发生变化,那么该事物也就转化为其他事物,即“质变则物变”。

量是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量与事物的存在也是不可分割的,但是,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在质上相同的事物可以有量的差别,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变化并不会影响事物的质,也不会使一事物转化为其他事物。

 

22.事物的“度”是指事物质变的关节点。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

度的范围和界限的两端就是关节点,也叫临界点,它是一定质的事物所能容纳的量的变化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到了这个关节点,量变就要引起质变。

所以,度包含了关节点,但并不就是关节点。

 

23.事物发展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所以,量变就是质变,质变就是量变。

错误。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但不能等同。

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这说明现实中具体事物的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非常复杂的,需要我们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辨别。

不能混淆部分质变和根本质变、质变中量的扩张与量变的区别,更不能由此取消量变和质变的区别。

 

24.否定就是彻底消灭旧事物,与旧事物一刀两断。

错误。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与发展的环节。

否定作为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新旧事物的决裂,但这种决裂不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采取批判继承的“扬弃”的态度。

上述观点是“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与辩证的否定观是根本对立的。

 

25.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正确。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辩证的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它是一种“扬弃”。

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在克服旧事物消极因素的基础上,保留某些有利于新事物发展的合理的积极因素。

也就是说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包含了肯定的否定,既有连续性,又有非连续性,事物的发展是非连续性(间断性)与连续性的辩证统一。

 

26.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有原因的,所以都是必然的。

错误。

任何现象都有因果性,但有因果关系的不一定都是必然现象。

偶然现象和必然现象一样也有它产生的原因。

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造成的。

原因与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两对从不同角度揭示事物联系和发展特征的哲学范畴,不能把必然性和因果性混为一谈,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认为“既然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一切都是必然的,因此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错误推论。

 

27.假象是事物歪曲的反映,所以假象不表现事物的本质。

错误。

现象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是人们凭借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仪器所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外部形态。

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分,真象是事物本质正面的、直接的反映,假象是事物本质反面的、扭曲的反映。

假象作为事物的某种外部联系,同真象一样,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假象作为现象的一种形式,是本质的一个规定、一个方面、一个环节。

假象歪曲地反映本质,也是由本质和具体条件所决定的。

所以,说假象不表现事物的本质是错误的

四、简答题

1.简述哲学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首先,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来看,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的观点和看法。

在生活实践中人人都会自发地形成不系统的、朴素的世界观。

但自发的世界观还不是哲学,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它是哲学家在概括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自觉地形成的、用以说明和解释世界的、具有严密逻辑的理论体系。

其次,从哲学和方法论的关系来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方法论是人们观察、分析问题的最一般的、最根本的方法。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不同,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

所以,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没有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

谁是本原,谁是派生?

谁决定谁?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的,就属于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属于唯心主义。

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所有的唯物主义者和一部分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只有少数唯心主义哲学家,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

 

3.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旧哲学,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上,或者把哲学看作是包罗万象的“知识的总汇”,或者把哲学看作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把两者看作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具体科学分门别类、种类繁多,是具体的,有个别性、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是普遍、一般的,具有共性、概括性。

在两者的相互联系中,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总结,正确地揭示了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上,既要反对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又要反对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作用的“无用论”、“过时论”。

 

4.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列宁的物质定义是: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丰富的内容和重大意义:

第一,它指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反对了唯心主义与二元论。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坚持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它强调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对世界上多种多样事物和现象的最高的哲学概括,它揭示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可知性,从而也就为辩证唯物论奠定了一块不可动摇的基石。

 

5.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关系怎样?

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是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在于:

哲学的物质范畴揭示的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

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揭示的是关于某一具体物质形态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是个性。

联系在于:

一方面,哲学的物质范畴要以物质结构理论为依据。

物质结构理论的成果证明和丰富了物质范畴的内容。

没有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理论的认识,就不可能产生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另一方面,哲学的物质范畴能给物质结构理论的研究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推动和深化对物质结构理论的认识和研究。

 

6.简述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并说明机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世界上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从而也否认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多样性;唯心主义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把运动归结为只是意识和精神的运动。

以上两者都是把运动和物质的关系割裂开来了。

 

7.什么是静止?

承认相对静止有何意义?

所谓静止,是指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的稳定和平衡状态,它表现为两种基本情形:

第一,事物相对于其他事物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第二,指事物性质没有发生根本的质变。

承认事物相对静止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事物没有相对静止,就根本不可能存在,也不可能有发展。

第二,它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确定事物性质的必要条件。

只有相对静止,万事万物才能区别开来,没有相对静止,事物就不可言状、不可定性了。

第三,它还是测量和计算事物运动的必要尺度。

绝对运动存在于相对静止之中,并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要认识事物的绝对运动,只有通过相对静止来测量和把握。

 

8.简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及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在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纯粹静止是不存在的。

同样,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纯粹运动也是不存在的。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和静止是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

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片面夸大运动、否认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反过来片面夸大静止、否认运动,则会导致绝对主义和形而上学。

 

9.为什么说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坚持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时空观上的辩证法。

所谓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时空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反映。

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所谓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是指不同事物的时间、空间的特性是受物质运动的具体特性所制约的,即时间、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时间、空间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人们关于时间空间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因而时间空间是相对的。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由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非欧几何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证实。

 

10.为什么说意识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它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有决定意义的环节:

第一,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更是社会的产物,是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的社会产物。

第一,劳动使猿脑进化成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和生理基础;第二,劳动产生了语言,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促进了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第三,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

所以,劳动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离开劳动,脱离人的共同活动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就不可能产生。

 

11.什么是意识的本质?

为什么说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的本质要从意识产生的机制和意识的内容两方面来揭示,即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完善的特殊物质器官,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则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人类意识高于动物心理,是与人脑本身的复杂结构和它的特殊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无论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能在物质世界中找到“原型”;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不论是在具体反映形式、主体反映的差异性,还是在反映正确与否的程度上,都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性,因为意识总是要经过人的头脑加工改造,才能形成具体的意识。

割裂意识的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辩证统一,会导致唯心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前者夸大意识的主观特性,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后者混淆物质与意识的界限,把意识当作人脑的“分泌物”,否认了意识主观性的特点。

 

12.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并分析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

辩证唯物主义正确的回答了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即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是辩证的统一。

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

首先,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其次,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没有人脑就没有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没有物质就没有反映;再次,从意识的能动作用看,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发挥的程度,都受到物质运动及其规律、客观条件的制约。

坚持物质决定意识,也就是坚持了唯物主义。

另一方面,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即在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

坚持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也就是坚持了辩证法。

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作用,把意识夸大成为脱离物质的绝对力量,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肯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