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次贷危机的研究.docx
《关于次贷危机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次贷危机的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次贷危机的研究
关于次贷危机的研究
学校:
顺义区第一中学
组长:
杨经纬
组员:
程丝雨李维特杜江南魏倩雯聂长新
指导教师:
韩克剑
【内容摘要】在2008年,主要由美国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引起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对世界各国的房地产业、汽车业和进出口等都带来了巨大影响,但各国积极应对,相继出台了救市方案,并联合起来刺激世界经济。
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冲击了全球金融体系,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应从此次次贷危机中吸收教训。
关键词:
次贷危机、救市方案
一、研究缘起
对于2008年的次贷危机,每个人都耳熟能详,但许多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究竟什么是次贷危机,是什么引发了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有什么影响,如何应对次贷危机……带着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决定开展研究。
二、研究背景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2008年11月16日,欧洲央行再度降息至历史最低点;2009年3月3日,亚洲股市普遍开盘暴跌。
中国沪指跌1.05%,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波及世界每一个角落,曾经一度涨到147美元一桶的石油跌破50美元大关。
美国汽车巨头通用公司被迫出售旗下欧宝品牌,中国中小加工企业纷纷倒闭,加剧失业的严峻形势,全球经济陷入萧条阶段。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初步认识次贷危机,了解次贷危机的进程和影响,从而正确、理性地面对经济风暴。
四、研究内容
次贷危机的定义、爆发原因及其对国际经济(尤其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讨论分析次贷危机的应对和预防措施,提出我们的建议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有关次贷危机的文献资料,了解次贷危机、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
六、研究过程
(一)课题开题阶段
(二)课题研究阶段
李维特查找网络视频,初步了解次贷危机的含义,原因。
程丝雨查阅文献资料,介绍次贷危机所引起的金融危机对于国际经济影响。
聂长新请教老师,介绍、分析次贷危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杜江南查阅材料,简述、浅析次贷危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及身边的变化。
魏倩雯整理次贷危机爆发后,各国采取的积极的应对措施极其收获的效果。
杨经纬总结如何预防次贷危机的发生及正确的消费观。
(三)课题结题阶段
全体成员讨论、分析、整理、修改、提升以上所有研究内容,撰写研究报告,准备课题结题。
七、研究成果
(一)次贷危机的定义
次贷即“次级抵押贷款”,“次”的意思是指:
与“高”,“优”相对应的,形容较差的一方,在“次级危机”一词中指的是信用低,还债能力低。
(二)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三)次贷危机对经济的影响
1.对国际的影响
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海啸,严重影响了2009年以来的中国外贸出口,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遭受“重创”大幅下降。
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3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340.62亿美元,与去年同比下降9.03%。
其中,纺织品累计出口120.17亿美元,服装累计出口220.45亿美元,增速下降15.6%和5%。
1月至3月,中国对美国出口纺织品服装49.11亿美元,同比下降0.5%,中国对欧洲出口纺织品服装88.14亿美元,同比下降15.8%,中国对日本出口纺织品服装49.68亿美元,同比增长7.2%。
欧美日三大中国传统出口市场中,欧洲市场依旧呈现较大跌幅,美国市场降幅趋缓,只有日本市场一枝独秀,中国对日纺织品服装出口真正走出“小阳春”行情,成为今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一道亮丽风景。
2.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房地产业
未来房产业的成交量持续下滑、购房者信心减弱和持币观望、空房率持续增加与毛利率下降,将导致开发商遭遇现金流的困扰,银行业中的房地产不良贷款风险将大为提高。
中国政府机构在16日表示,8月追踪70个城市的房价指数首度较前月下滑,上海地区下跌了0.2%。
汽车业
汽车企业纷纷让利降价,石油价格大幅下跌。
出口
今年中央提出要把中国的“出口拉动型”经济转变为“内需拉动型”经济,但毕竟目前中国是“出口拉动型”经济。
可以预见到,如果目前国际正在发生的经济危机真的演变成1923年的“大萧条”,那些以出口为主中国企业必将受到沉重打击。
中国银行
央行的货币政策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就业影响: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不明朗,中小企业大幅裁员。
纺织业:
众多纺织服装企业开始进行人力成本的裁减
旅游业:
入境旅游可能滑坡;价格优势受到削弱;国内旅游支出消减。
(四)面对金融危机各国的应对措施
为稳定金融市场和刺激全球经济增长需要世界各国政治领导人在2009年进行前所未有的政策协作。
否则复苏的过程就将被延缓,各国政府采取的或计划中的经济刺激计划的整体成效就将被减弱。
更糟糕的是,单独行动可能导致“以邻为壑”政策的出现,从而加剧而不是改善危机状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需要至少2%或12000亿美元(8820亿欧元,或7980亿英镑)的财政刺激措施才能避免危机的最坏结果。
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信心不足引发一系列不良影响、资产价值下跌、收入减少和失业率升高,世界经济则将需要更有力的刺激措施。
美国
1.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
这些资金很多一部分被用来对金融机构注资和购买不良资产,以便银行有钱可用,使企业有钱可投资,企业能给人发得起工资等等,尽而使市场货币流通通常,避免危机对实体经济进一步恶化。
2.希望联合欧洲和中国等新兴国家从全球金融合作上转移危机风险
美国是世界头号超级大国,一直都很有发言权。
美国希望合作的真实目的是:
利用世界自由市场为借口,希望通过和别国扩大经济合作,利用自己产品“比人家好”这点转嫁危机。
3.加大了对房地产信贷市场的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控
这个目的好说点,无非就是希望银行不要再恶性循环。
总点评:
美国的方法最直接,美国的方法能不能成功就看他们的银行业是不是很高尚,是不是有些国家会上当了。
日本
1.向日本所有家庭发放现金补助
这些钱不多,虽然只有2万亿日元,但主要是针对低收入家庭农民进行补助,所以能稳定人心,刺激消费。
2.为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担保,降低失业保险费用缴纳标准
主要是怕这些企业不能抵挡金融危机的影响,尽而破产,无形中增加就业压力,国民没钱,尽而动摇消费等等。
总点评:
日本是一个严重依赖外国的经济体,似乎这次的经济危机影响最大才对。
但,日本的对外的经济分布很广,用句老话就是“不是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鸡蛋”,表现是亚洲和非洲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因为这次的危机主要是针对一些金融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所以,才显得没有那么严重。
日本的方法很得当,但只能基本稳定国内消费,如果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全球,亚洲和非洲等都受到影响的话,日本将是最大受害者。
德国
出台5000亿欧元救市方案的救市方案间接对有需要的企业注资
主要是要保证德国的企业在对外进行投资的时候,有钱可用。
带有进攻性,而不是像别的国家,主要是针对国内市场,防御性多点。
总点评:
就像欧洲央行银行监管委员会主席、德国央行理事梅斯特所称,德国陷入困境的银行业不需要用纳税人的钱来“解决业务疲软”。
确实,德国用句简单的话来说,根本就没什么金融危机。
这和德国相对保守的银行体制,存款保险体系,传统思维定式有直接关系。
一句话:
东德救了整个德国,或是德国人的严谨救了德国。
中国
1.总体上是刺激扩大内需
中央最近宣布了一系列大型项目的工程,以及更优惠实用的农业政策,这些都是从内需上解决问题。
虽然说出来只有几个字,但学问却深大。
2.区域上进行联手抗击
最大的表现是大陆支持香港,各个行业抱在一起加强合作,进行更细化的分工,更好利用资源和市场。
总点评:
中国具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中国存在资本管制,中国货币政策稳健,中国政府过去4年都实现了财政盈余,中国市场未成熟还不发达等等一些因素决定中国在这场危机中能淡然应对,而不像别的国家手忙脚乱。
大家不知道看出来没有,虽然各国应对的方式各有千秋,美国,日本式的方法都是直接干预,只能稳定,不能全部解决问题。
德国算是必要改革,在稳定的基础上追求进步。
中国是间接干预,尽而进行自己的经济转型,进一步完善经济模式。
我们认为中国人的手段更高一点,别国都是从金融业干预,尽而影响到实体经济(美,日,德都是,只有中国不是),而中国是直接从实体经济进行着手,尽而影响金融业。
希望经济危机很快过去,各国的措施能起到有效作用。
(五)预防措施
1.政府应成立预防金融危机小组,协调央行和港澳金融政策并与其分享信息和资源。
2.控制好证券市场,避免大的波动。
警惕外来资本的渗透和外资经济的吞并。
3.安抚人民,控制物价上涨,稳定市场经济次序让老百姓信任政府和支持政府。
4.减少短期外债,也就是说可以适当提前偿还一些外债。
这样少付利息和降低金融风险。
5.无限期推迟股指期货和港股直通车,为政府处理好国内经济泡沫赢得时间。
6.中国情报部门加大对经济情报的搜寻能力,以便服务于国家。
7.减少购买美国国债,转向其它,比如购买优质国外资产,不要局限于美国等。
(六)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此次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以至全球金融体系产生了较大冲击,次贷危机的爆发及蔓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及现代金融体系提出了警示。
次贷危机的源头,是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在市场繁荣时期放松了贷款条件。
中国商业银行应该充分重视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第一应该严格保证首付政策的执行,杜绝出现零首付的现象;第二应该采取严格的贷前信用审核,避免出现虚假按揭的现象;第三要加强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高度关注经济周期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第四要做好预警,控制规模与风险;第五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防范和制止金融机构违规发放不符合条件的贷款。
在美国次级房屋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次贷不仅很快衍生出各种金融产品,还被分配到各种金融机构的投资产品组合之中。
对冲基金及其他高杠杆机构以其财务杠杆工具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地放大与次级债有关的各种交易,这导致衍生产品价值与其真实资产价值之间的联系被完全割断,放大了相关投资和交易风险。
因此,中国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创新和产品设计时,以及每一单合约执行过程中,应吸取这一教训,按照谨慎经营原则,合理评估无风险约束下的放贷行为与潜在风险的平衡,防患于未然。
美国次贷危机的最大警示在于,要警惕为应对经济周期而制订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某个特定市场造成的冲击。
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联储加息导致房地产市场下滑。
中国为了减轻次贷危机带来的通胀压力,实行紧缩的贷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央行多次提高利率并提高了存款储备金率。
这些政策措施在减缓通胀压力的同时,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中国的股市和房市首当其冲。
中国的企业,特别是从事出口贸易的企业,由于利息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增加,还有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其国际竞争力受到了很大的挫伤。
(一)对金融业的启示
1、金融机构永远要将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
金融风险最主要的还是信用风险,如果放弃了对客户自身还款来源和信用审查的话,那信用风险的闸门就打开了。
次贷危机是全球流动性充裕环境下,市场约束力下降、金融机构风险意识弱化的结果。
次贷风险的滋生主要是源于抵押贷款机构放松贷款条件,为不具备还款能力的高风险客户提供了信贷,而投资银行创造了大量基于这些贷款的高风险衍生证券。
次贷危机使供需双方都付出惨痛的代价,它告诫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风险的存在。
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流动性较为宽裕的背景下,投资者对经济发展的前景较为乐观,往往会低估风险。
但是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处在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的经济主体基于盲目乐观情绪购买的资产不一定就是优质资产。
因此,作为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永远要将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
我国银行大量的资产是信贷资产,因此信用资产的标准轻易不能降低。
以商业银行为例,近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纷纷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各家银行十分重视利润的增长,纷纷加大了信贷投入。
虽然可以肯定,我国的情况与美国有所不同,但是我国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有必要吸取美国、欧洲等国有商业银行在此次危机中遭受损失的教训,
保持清醒的头脑,从预防经济周期波动和外部冲击的角度出发充分估计风险,实现自身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
所以金融机构应强化稳健经营意识,在业务创新与风险防范之间取得平衡。
同时我国金融业在积极稳妥的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这当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深化改革,改进风险管理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
同时我国金融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但是“走出去”一定要注意,不能盲目地搞粗放型扩张。
2、金融监管应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
金融创新是把“双刃剑”,既会给银行业带来新的利润,也会带来新的风险。
我们要意识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市场不是万能的,监管起着重要左右。
在这次次贷危机中,美国金融体系中的多个环节都存在监管缺失,这对我国未来的金融监管来说是个重要警示。
要加强对复杂金融产品的风险监管,特别是,对信用衍生品等的监管要改进,要强化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机构对基本债务人的债务履约能力的监督责任。
在金融创新过程中要搞好相关政策法规的配套,加强对金融创新产品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使金融监管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
目前,银行监管机构不仅要加强国内监管,还要根据金融全球化、自由化新情况,制定共同的监管标准、共同的监管框架和共同的风险处置方法,通过国际合作,来防范一国出现的金融问题和危机扩散到其他的国家的危险。
制定好规则是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而利率自由化、人民币可兑换等则是属于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在扩大金融开放的同时,监管机构必须要站在市场的身边。
3、加强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设计和监控。
近十多年来金融衍生工具品种日益丰富,交易规模迅速扩张。
衍生金融工具已经成为现有金融市场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评估和监管手段却远远滞后于其发展进程。
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监管失控也是造成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
金融衍生工具被拆来拆去、换来换去卖到了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使得所有系统的风险连带作用非常强。
在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起步较晚,品种比较单一,市场规模较小。
所以,留给我们的选择不是要放慢速度,而是要尽快开发出更符合市场需要的、更能够抵御各类风险的金融工具。
而其中更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对衍生工具加强监控,从目前的分业监管走向综合监管。
(二)对我国房贷市场的启示
在我国,眼下楼市过热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我国房地产处于上升周期,房价上涨较快,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发展得非常快。
2007年以来,商业性购房贷款中的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呈逐月加快趋势。
因此,各大银行从现在开始应该高度重视并相应提高放贷过程中的信用审查。
在政府高价拍卖土地、开发商操纵房价、银行放贷审查松弛、税收调控不力的多种因素合力的作用下,我国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连续上涨局面。
目前我国已进入加息周期,但楼市的一路单边上扬仍在持续,不得不令贷款投资者警惕:
如若市场信心一旦丧失,泡沫顷刻间破裂,房价迅速下跌,必将殃及整个金融资本市场。
以房价收入比来度量,中国的住房抵押贷款无疑也越来越具有美国式次级抵押贷款的特征,只不过,中国的商业银行迫于监管的压力仍然要求一定的首付比例,这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借款者违约的损失。
但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随着中国房地产价格出人意料地上涨,中国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已经越来越大了;随着央行多次提高存贷款的利率,借款人的偿付压力增大了,他们也越来越难以预测未来偿付现金支出的变化。
由于中国的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一旦房地产抵押贷款风险暴露,这又会对房地产市场、乃至整个宏观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提醒我们,越是在市场繁荣的时期,我们越应当加强风险控制和监管。
比照美国的情况,中国的抵押贷款市场也存在重大风险,美国发生的住房金融危机应该让中国保持警惕,防患于未然。
虽然可以肯定,我国的情况与美国有所不同,但是我国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有必要吸取美国、欧洲等国有商业银行在此次危机中遭受损失的教训,保持清醒的头脑,从预防经济周期波动和外部冲击的角度出发充分估计风险,实现自身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
(三)对我国发展资本市场的启示
我国金融系统在次贷领域介入有限,加之资本项下尚未完全开放,从目前来看,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短期影响有限。
但是从长期看,次贷危机的蔓延,可能会间接地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
在我国资本市场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资本市场的发展,正面临着日益错综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
从当前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看,世界经济总体上将在坡度中继续增长。
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加大,增长动力更趋多元化,有利于为我国经济金融深化改革营造一个比较好的外部环境。
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和金融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也在增加。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在全球市场的蔓延警示我们,现代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有助于分散金融体系的风险。
同时,也使我们看到,在全球经济金融体系联动性不断增强的态势下,风险在金融市场各个子系统之间,以及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传导效应,也将大大地增强。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日趋频繁,对冲基金活动和跨国投资并购活动更加活跃。
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对新兴市场的冲击可能进一步加大。
就我国资本市场自身而言,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不合理,市场层次少、交易品种不够丰富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证券期货交易公司规模偏小、品种仍然比较单一的问题比较严重。
同对外开放的发展相比,监管理念、监管方式、监管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随着我国金融业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大幅度坡度,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
因此,要高度关注国际金融运行和波动,给我国资本市场带来的一些不确定性,我国将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化市场参与者结构,适当扩大境外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规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推动中资参与国际市场,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有序开放,为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创造条件。
(七)预防“金融危机传染”措施
针对金融危机的预防,结合金融危机的基础条件和传染机制,可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是加强国内经济的健康程度,提倡“国家理性繁荣”。
第一就是要加强实体产业的发展,防止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以免导致经济泡沫箱泡沫经济转化,造成国家经济基础的动摇。
第二,完善对外贸易政策,将对外贸易对象国和对外贸易商品种类多元化,保持适当对外贸易依存度,降低对外贸易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第三,完善国内金融体系,将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控制在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以内,同时在实行金融自由化的同时,加强国家监管制度的建设。
第四、注意经济政策的灵活性,尤其是建立灵活的汇率制度,加强国家政策的透明度,以适应国家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其次是加强危机传染预防机制的建设,对危机的传染渠道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针对不同的渠道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做好日常经济分析和研究工作,构建完善的预警系统,对本国经济对外联系作调查研究,提出经济危机发生的事的可能情景并提出应对预案。
别国危机发生时,按照预案和现实做出对危机传染本国的可能性的评估,笔杆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如:
如果估计金融危机可能通过贸易联系进行传染,则可以运用关税、进出口配额等措施来阻止危机的传染。
如果两国的金融市场相关性很强,估计金融危机可能通过金融渠道进行传染,则要考虑到关键变量的相互协调、银行间的联系以及共同贷款者的作用。
可以提高本国的资本充足比率、流动性比率并设法降低外国的资产转换对本国金融市场的影响等。
最后就是加强国际合作协调,降低国际金融风险。
一方面加强地区和国际的金融合作,建立完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对非金融机构及投资者的过度行为,对国际游资进行有效监管,对危害性的过度交易做出界定;对对冲基金、高杠杆机构和离岸金融中心实行有效监管。
同时加强IMF提供国际流动性的职能,呼吁国际社会改变IMF的有关表决权,体现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愿望。
另一方面,加强国与国之间的金融和贸易中的协调,实施对国际游资的数据监控的共享,防止国家间政策的矛盾和冲突,防止金融危机的过度传染和恶化。
(八)我们的建议
1.各国发展经济时应加强金融监管,防止泡沫经济的出现。
2.要加强国际联系,不能单独战斗。
3.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坚持适度原则。
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研究时间所限,至今仍存有不懂的词汇,如:
高风险衍生证券,衍生金融工具等,同时对于课题的研究深度不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九、研究体会与反思
在这次研究中我学会了如何安排分工,如何与组员合作,更学到了许多关于次贷危机的知识,但不足的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和质疑精神,以后还需继续改进。
——杨经纬
通过这次研究,我学会了在搜集资料时如何筛选信息,也明白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李维特
组员之间的团结合作是成功的关键,在研究过程中组员之间要加强交流,才能共同进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程丝雨
十、参考文献
《经济学家》
参考网址:
【指导教师点评】
本课题来源于时事热点问题,学生对这一问题非常关注,带着这种态度,学生对次贷危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查阅了大量资料,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应对建议,体验了研究性学习的快乐。
如果所有材料都再经过自己的加工消化后再展现为成果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