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规题库附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7682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法规题库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全生产法规题库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全生产法规题库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全生产法规题库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全生产法规题库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法规题库附答案.docx

《安全生产法规题库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法规题库附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生产法规题库附答案.docx

安全生产法规题库附答案

2021年安全生产法规题库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在括号内打“×”)

1.隐患排查的方式包括年度隐患排查。

(×)

2.企业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综合性隐患排查和专业隐患排查。

(√)

3、隐患排查治理的原则是“谁主管、谁负责”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

(√)

4、分管负责隐患排查治理的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

5、隐患排查要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及时发现、不留死角。

(√)

6、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储存装置和部位的操作人员现场巡检间隔为

1小时。

(√)

7、电气系统的安全管理不包括电气特种作业人员资格管理。

(×)

8、特种设备(包括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的现场管理包括特种设备注册登记及定期检测检验情况(√)

9、仪表的综合管理不包括安全仪表系统的投用、摘除及变更管理。

(×)

10、一般事故隐患是指无法立即整改且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较大财产损失的隐患。

(×)

11、隐患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而不用报告隐患的治理方案。

(×)

12、对一般事故隐患,由企业(基层车间、基层单位(厂))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

二、单选题1、季节性隐患排查是指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隐患检查,春季以(防雷、防静电、防解冻泄漏、防解冻坍塌)为重点。

A.防雷暴、防火、防静电、防凝保温B.防雷、防静电、防解冻泄漏、防解冻坍塌C.防雷暴、防设备容器高温超压、防台风、防洪、防暑降温D.防火、防

爆、防雪、防冻防凝、防滑、防静电2、3人以上轻伤,1~2人重伤,依据事故隐患后果定性分级方法属于(中等)后果。

A.非常高的后果B.高后果C.中等后果D.低后果3、下列(“三同时”项目的管理)项不属于安全基础管理隐患排查。

A.事故管理、变更管理与承包商管理B.“三同时”项目的管理C.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使用D.安全管理机构的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的健全和落实4、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应当迅速采取措施组织抢救,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并在接到报告后

(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的有关部门报告。

B.2C.0.5D.2.55、建立变更管理制度,履行的程序包括下列(4)项A.变更申请:

按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由专人进行管理B.变更验收:

变更实施结束后,变更主管部门应对变更的实施情况进行验收,形成报告C.变更实施:

变更批准后,由主管部门负责实施。

不经过审查和批准,任何临时性的变更。

D.变更复查:

变更复查表应逐级上报主管部门,并按管理权限报主管领导审批6、企业应每(3)年对以前完成的工艺危害分析重新进行确认和更新A.1B.2

C.3D.47、装置操作人员现场巡检间隔不得大于

(2)小时A.1B.2C.3D.48、基层车间应结合岗位责任制检查,至少(每周)组织一次隐患排查A.每周B.每天C.每月D.每季度9、企业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基层单位至少每

(季度)组织一次综合性隐患排查和专业隐患排查,两者可结合进行。

A.周B.月C.季度D.半年10、企业内部重要设施的平面布置以及安全距离不包括(A).A.建构筑物的安全通道B.消防站及消防泵房C.空分装置、空压站D.危险化学品生产与储存设施等11、安全基础管理不包括(D)

A.安全投入保障情况B.安全培训与教育情况C.企业开展风险评价与隐患排查治理情况D.造成水域环境污染的危险化学品危险源的防范情况12、化学品安全信息的编制、宣传、培训和应急管理,主要包括(D)

A.按照标准对产品、所有中间产品进行危险性鉴别与分类,分类结果汇入危险化学品档案B.按相关要求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档案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登记D.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的管理13、企业应对排查出的各级隐患,做到(五定),并将整改落实情况纳入日常管理进行监督,及时协调在隐患整改中存在的资金、技术、物资采购、施工等各方面问题A.三查B.四定C.四查D.五定14、(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无法立即整改且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较大财产损失的隐患。

A.一般事故隐患B.小事故隐患C.重大事故隐患D.特大事故隐患15、当风险处于(一般高风险区域)时,企业应采取充分的风险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

生,并编制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隐患治理A.很高风险区域B.一般高风险区域C.中风险区域D.低风险区域16、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应每(5)年至少开展一次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A、1B、3C、4D、5三、多选题1、隐患治理要做到

(ABCD)。

A.方案科学B.责任到人C.治理及时D.资金到位2、企业要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主要包括(ABC)等内容A.隐患排查B.隐患监控C.隐患治理D.隐患消除3、隐患排查方式主要包括(BC)

A.月度安全检查B.日常隐患排查C.综合性隐患排查;D.年度安全检查4、夏季安全检查主要包括(ABD)

A.防雷暴、防暑降温B.防火、防静电C.防台风、防洪D.防设备容器高温超压5、安全培训与教育情况,主要包括(ABC)

A.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B.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C.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情况D.风险评价结果的落实、宣传及培训情况6、危险作业和检维修的管理情况,主要包括(ABC)

A、危险性作业活动作业前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情况B、八大作业的作业许可管理与过程监督情况。

C、从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的配置、佩戴与使用情况D、企业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排查、防范和治理情况。

化学品安全信息的编制、宣传、培训和应急管理,主要包括(ABCD)

A、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的管理B、危险化学品“一书一签”制度的执行情况C、24小时应急咨询服务或应急代理D、危险化学品相关安全信息的宣传与培训8、事故隐患可按照整改难易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严重性,分为(BC)。

A、小事故隐患B、一般事故隐患C、较大事故隐患D、重大事故隐患9、事故隐患(ABCD)等应及时归入事故隐患档案。

A、治理方案B、整改完成情况C、验收报告D、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形成的传真、会议纪要、正式文件等10、工艺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BC)A、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情况B、工艺风险分析制度的建立和执行C、工艺安全培训程序、内容、频次及记录的管理D、危险物料的泄压排放或放空的安全性;

三、简答题1、隐患排查方式有哪些?

(见《安全法规学习手册》第102页)2、隐患排查的内容包括什么?

(见《安全法规学习手册》第105-106页)

3、危险作业和检维修的管理情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见《安全法规学习手册》第106-107页)

4、现场工艺安全状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见《安全法规学习手册》第109页)

5、设备现场的安全运行状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见《安全法规学习手册》第

109-110页)

6、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那些内容?

(见《安全法规学习手册》第115页)

六、《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和《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部分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在括号内打“×”)1、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

2、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

3、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不需要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只要对危险因素进行简单了解便可以进行。

(×)

4、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

5、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

6、必须配备铝镁等金属粉尘生产、收集、贮存的防水防潮设施,严禁粉尘遇湿自燃。

(√)

7、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是分别针对厂房、防尘、防火、防水、和制度上面的规定。

(√)

8、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可以设置在居民区内。

(×)

9、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的厂房宜采用单层设计,屋顶采用轻型结构.(√)

10、通风除尘系统可有效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减少作业现场粉尘沉积。

(√)

11、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除尘系统必须根据GB15577规定,按工艺分片(分区)相对独立设置,所有产尘点均应装设吸尘罩,各除尘系统管网间禁止互通互连,防止连锁爆炸。

(√)

12、清理除尘系统管道和除尘器箱体内的沉积粉尘时,如果必须采用喷吹方式,清灰气源采用氮气、二氧化碳、空气、氧气等均可。

(×)

13、清扫粉尘时应采用措施防止粉尘二次扬起,最好采取正压方式清扫。

(×)

14、在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禁止违规使用易发生碰撞火花的铁质作业工具,检修时应使用防爆工具。

(√)

15、为防止人体皮肤与衣服之间、衣服与衣服之间摩擦产生静电,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员工禁止穿化纤类易产生静电的工装。

(√)

16、清扫粉尘时应采用措施防止粉尘二次扬起,最好采取负压方式清扫,可以使压缩空气吹扫。

(×)

17、用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除尘系统必须根据GB15577规定,按工艺分片

(分区)相对独立设置,所有产尘点均应装设吸尘罩,各除尘系统管网间禁止互通互连,防止连锁爆炸。

(√)

二、单选题1、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必须做到(A)

A、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B、先检测、再通风,后作业C、先作业、再检测、后通风D、先作业、再通风、后检测2、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B),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A、安全提示标志B、安全警示标志C、安全禁止标志D、安全指令标志3、清扫粉尘时应采用措施防止粉尘二次扬起,最好采取(C)方式除尘。

A、正压B、常压C、负压D、高压4、在除尘系统停运期间和作业岗位粉尘堆积严重,堆积厚度最厚处超过(A)时,极易引发粉尘爆炸。

A、1mmB、2mmC、3mmD、4mm5、在粉尘作业场所的作业人员长时间吸入粉尘易造成(A)尘肺病或矽肺病。

A、尘肺病B、肺病C、耳鼻喉疾病D、职业中毒6、雷电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巨大放电(D)破坏力极大,也易诱发粉尘爆炸事故。

A、电压B、电阻C、电势D、电流7、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的所有(D)设备、装置外壳、金属管道、支架、构件、部件等,应按照GB15577和《防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规定采取防静电接地。

A、铜质B、铁质C、非金属D、金属8、在遇湿自然的金属粉尘的生产、收集、贮存过程中,必须按照GB15577规定采取防止粉料自燃措施,配备防水防潮设施,防止粉尘遇湿自燃进而引发(A)事故。

A、火灾爆炸B、窒息C、中毒D、尘肺病9、按照《安全生产法》和GB15577规定,存在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的(A)必须具备相应的粉尘防爆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A、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C、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班组长和作业人员

D、作业人员10、按照《安全生产法》和GB15577规定,存在粉尘爆炸危险作

业场所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D)

A、作业能力和粉尘防爆安全生产知识B、管理能力和作业能力C、安全生产能力D、粉尘防爆安全生产能力和管理能力11、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的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使用(B)劳保用品上岗。

A、防静电B、防尘C、防毒D、防寒12、作业场所沉积的粉尘是引发(D)的主要因素,企业应按照GB15577规定建立定期清扫粉尘制度,每班对作业现场及时全面规范清理。

A、火灾B、中毒C、尘肺病D、连锁爆炸、大爆炸三、多选题1、企业粉尘爆炸场所应(ABCD)

A、防静电B、防雷C、防火D、防水2、清理除尘系统管道和除尘器箱体内的沉积粉尘时,如果必须采用喷吹方式,清灰气源采用(AB)

A.氮气B、二氧化碳C、空气D、氧气3、下列金属中可与遇水自然的有

(ABC)

A、LiB、NaC、KD、Mg4、对粉尘爆炸危险岗位的员工应进行专门的(BD)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

A、技术B、业务C、专业D、安全技术5、通风除尘系统可有效(AB)

A、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B、降低减少作业现场粉尘沉积C、降低作业场所灰尘浓度D、增加作业场所的粉尘沉积四、简答题1、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是什么?

(见《安全法规学习手册》第117页)

2、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是什么?

(见《安全法规学习手册》第118页)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学品罐区安全管理的通知》部分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在括号内打“×”)

1、化学品罐区化学品数量大、种类多,大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一旦发生事故,极易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

(√)

2、有关企业和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化学品罐区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监督检查,及时排查消除各类隐患,切实强化化学品罐区安全生产工作。

(×)

3、要进一步加强承包商管理,严格承包商资质审核,加强承包商员工培训,做好技术交底和现场监护。

(×)

4、对化学品罐区设备设施要定期检查检测,确保储罐管线阀门、机泵等设备设施完好。

加强化学品储罐腐蚀监控,定期清罐检查,发现腐蚀减薄及时处理。

(√)

5、对未经正规设计的储罐区进行设计复核,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完善设备设施。

可燃液体储罐要按单罐单堤的要求设置防火堤或防火隔堤。

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罐区要定期进行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

二、单选题1、根据规范要求设置储罐高低液位报警,采用超高液位自动联锁关闭储罐进料阀门和超低液位自动联锁停止物料输送措施。

确保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报警系统完好可用。

大型、液化气体及剧毒化学品等重点储罐要设置。

(B)

A、切断阀B、紧急切断阀C、阀门D、截止阀2、正常操作时严禁内浮顶罐浮盘和物料之间形成空间,特殊情况下确需超低液位操作时,在恢复进料时,要确保进料流速小于限定流速,以防产生引发事故。

(A)

A、静电B、危险C、危害D、危险因素3、上游装置波动时,要加强进罐区物料的,防止高温物料或轻组分进入储罐引发事故。

(A)

A、分析检测B、技术分析C、安全检查D、危险因素检测4、有氮气保护设施的储罐要确保系统完好在用。

(D)

A、切断阀B、密封C、阀门D、氮封5、加强储罐区人员培训,确保掌握岗位安全风险和操作规程。

(D)

A、管理B、操作C、技术D、管理和操作三、多选题1、对有装卸栈台的罐区要严格()管理和()管理,防止违规作业影响罐区安全。

(AD)

A、装卸作业B、安全C、行业D、车辆2、要进一步规范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管理及检维修管理,严格执行()审批制度,认真进行分析,严格隔离、置换(蒸煮)吹扫,严格检测可燃气体浓度,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还要严格检测()浓度、受限空间()含量,切实落实防范措施,强化过程监控。

(ABCD)

A、作业票B、风险C、有毒气体D、氧3、企业要确保储罐()、防汛设施及()完好。

(ABCD)

A、安全附件B、防雷C、防静电D、消防系统4、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使用

()和()器材,具备应急处置能力,特别是初期火灾的扑救能力和中毒窒息的科学施救能力。

(AC)

A、劳动保护用品B、防护用品C、应急防护D、消防5、企业要建立健全

()制度,强化日常,定期全面(),及时整治消除隐患。

(ABC)

A、隐患排查治理B、巡回检查C、排查隐患D、安全检查三.简答题1、如何加强化学品罐区生产运行管理?

(见《安全法规学习手册》第125页)

2、如何加强化学品罐区内特殊作业管理?

(见《安全法规学习手册》第125页)

3、如何加强化学品罐区设备设施管理?

(见《安全法规学习手册》第126页)八、《关于加强化工企业泄漏管理的指导意见》部分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在括号内打“×”)

1、化工企业生产工艺过程复杂,工艺条件苛刻,设备管道种类和数量多,工艺波动、违规操作、使用不当、设备失效、缺乏正确维护等情况均可造成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泄漏,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

2、泄漏检测与维修管理工作包括:

配备监测仪器、培训监测人员、建立泄漏检测目录、编制泄漏检测与维修计划、验证维修效果等。

(√)

3、源设备泄漏管理工作包括:

泄漏根原因的调查和处理、泄漏事件的评定和上报、泄漏率统计、泄漏绩效考核等。

泄漏检测维修工作要实行PDCA循环(戴明环)管理方式。

对所有的泄漏事件都要参照事故调查要求严格管理。

(√)

4、逸散性泄漏主要是易挥发物料从装置的阀门、法兰、机泵、人孔、压力管道焊接处等密闭系统密封处发生非预期或隐蔽泄漏;

源设备泄漏主要是物料非计划、不受控制地以泼溅、渗漏、溢出等形式从储罐、管道、容器、槽车及其他用于转移物料的设备进入周围空间,产生有组织形式排放(×)。

5、企业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设备选型,属于重点监控范围的工艺以及重点部位要按照高标准规范要求选择。

(×)

6、在设计阶段,要全面识别和评估泄漏风险,从源头采取措施控制泄漏危害。

(√)

7、静设备选择密封介质和密封件时,要充分兼顾润滑、散热。

(×)

8、企业要依据有关标准、规范,组织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评价等中介机构对可能存在的泄漏风险进行辨识与评估,结合企业实际设备失效数据或历史泄漏数据分析,对风险分析结果、设备失效数据或历史泄漏数据进行分析,辨识出可能发生泄漏的部位,结合设备类型、物料危险

性、泄漏量对泄漏部位进行分级管理,提出具体防范措施。

(√)

9、操作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工艺参数大的波动。

装置开车过程中,对高温设备要严格按升温曲线要求控制温升速度,按操作规程要求对法兰、封头等部件的螺栓进行逐级热紧;

对低温设备要严格按降温曲线要求控制降温速度,按操作规程要求对法兰、封头等部件的螺栓进行逐级冷紧。

(√)

10、企业要按照《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50493)和《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等标准要求,在生产装置、储运、公用工程和其他可能发生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料泄漏的场所安装相关气体监测报警系统,重点场所还要安装视频监控设备。

(√)

11、企业要加强对泄漏管理过程的检查考核,确保泄漏管理实现持续改进。

(×)

12、企业要按泄漏控制目标的量化要求,对各部门和岗位的泄漏管理状况进行绩效考核。

(√)

二、单选题1、泄漏是引起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要树立“”的理念,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泄漏,减少作业人员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提升化工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

A、泄漏就是事故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C、预防为主、综合治理D、预防为主、常抓不懈2、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泄漏主要包括()和各种物料的源设备泄漏两种形式。

(B)

A、化工物料泄漏B、易挥发物料的逸散性泄漏C、化工介质泄漏D、预防管道3、化工泄漏管理主要包括泄漏检测与维修和源设备泄漏管理两个方面。

要通过预防性、周期性的()发现早期泄漏并及时处理,避免泄漏发展为事故。

(A)

A、泄漏检测B、检查C、检测D、预防4、()是源设备泄漏的主要表现形式(B)

A、化工物料泄漏B、设备失效泄漏C、易挥发物料的逸散性泄漏D、预防管道泄漏5、在设备和管线的排放口、采样口等排放阀设计时,要通过加装盲板、丝堵、管帽、双阀等措施,减少泄漏的可能性,对存在剧毒及高毒类物质的工艺环节要采用密闭取样系统设计,有毒、可燃气体的安全泄压排放要采取()设计。

(C)

A、规范B、封闭措施C、密闭措施D、国家标准6、选型不符合现行安全规范和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已建成装置,泄漏率符合规定的,企业要加强泄漏检测,监护运行;

()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要限期整改。

(C)

A、安全B、密闭措施C、泄漏率D、标准7、使用水作为密封介质时,要加强水质和()的检测。

(B)

A、流量B、流速C、密闭措施D、泄漏8、当工艺系统发生变更时,要及时

()分析可能导致的泄漏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A)

A、变更B、安全C、工艺D、设备9、企业要根据逸散性泄漏检测的有关标准、规范,()对易发生逸散性泄漏的部位(如管道、设备、机泵等密封点)进行泄漏检测,排查出发生泄漏的设备要及时维修或更换。

(B)

A、二年B、定期C、不定期D、及时10、企业要开展涵盖全员的()培训,不断增强员工的泄漏管理意识,掌握泄漏辨识和预防处置方法。

新员工要接受泄漏管理培训后方能上岗。

当工艺、设备发生变更时,要对相关人员及时培

训。

对负责设备泄漏检测和设备维修的员工进行泄漏管理专项培训。

(A)

A、泄漏管理B、安全生产C、技术D、业务11、操作人员接到报警信号后,要立即通过()

和控制仪表变化判别泄漏情况,评估泄漏程度,并根据泄漏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

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对报警及处理情况做好记录,并定期对所发生的各种报警和处理情况进行分析。

(C)

A、生产B、技术措施C、工艺条件D、安全标准12、对于高风险、不能及时消除的泄漏,要果断()处置。

处置过程中要做好检测、防火防爆、隔离、警戒、疏散等相关工作。

(A)

A、停车B、及时C、检修D、第一时间三、多选题1、新建和改扩建装置的管道、法兰、垫片、紧固件选型,必须符合()和()的要求;

压力容器与压力管道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检验。

选型不符合现行安全规范和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已建成装置,泄漏率符合规定的,企业要加强泄漏检测,监护运行;

泄漏率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要限期整改。

(AD)

A、安全规范B、安全标准C、行业标准D、国家强制性标准2、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要按安全控制要求设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系统。

(BD)

A、安全联锁B、安全联锁或紧急停车系统C、紧急停车D、可燃及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报警3、企业要实施()及维修()管理,对维修后的密封进行验证,达到减少或消除泄漏的目的。

(CD)

A、安全检查B、许可证C、泄漏检测D、全过程4、企业要根据物料危险性和泄漏量对源设备泄漏进行分级管理、记录统计。

对于发生的源设备泄漏事件要及时采取消除、收集、限制范围等措施,对于可能发生严重泄漏的设备,要

()

采取能切断泄漏源的()和()措施。

(ABD)

A、第一时间B、技术手段C、泄漏检测D、防护性5、要加强()和()过程中泄漏检测监控工作。

(BD)

A、生产B、开停车C、泄漏D、设备检修6、要根据企业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