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新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五讲义第三章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7611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新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五讲义第三章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新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五讲义第三章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新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五讲义第三章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新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五讲义第三章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新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五讲义第三章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新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五讲义第三章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新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五讲义第三章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新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五讲义第三章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新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五讲义第三章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新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五讲义第三章第三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Word版含答案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学习目标定位]1.掌握必要的防震准备和避震措施。

2.了解自救与互救的方法。

3.了解防洪准备、洪水应急和洪水中的救助等知识。

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1.防震准备

在地震危险区,通常以①家庭为单元进行防震准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防震会是一种好办法,围绕家庭的防震避震制定具体、切实可行的②对策,使全家每一个成员都树立起防震意识,清楚震时③逃生的途径,掌握自救和互救的方法。

2.避震

(1)人们从感到晃动到意识地震发生需要④3~5秒,然后以最快速度躲避的时间只有⑤7~9秒。

(2)方法

室内:

平房或一楼,⑥可逃到安全空地;其他情况,就地躲避。

室外:

尽量到开阔空地躲避,要远离高层建筑、墙壁和桥梁等,注意保护好⑦头部。

3.震后自救与互救

(1)学会处理⑧外伤的基本方法。

(2)保护好呼吸系统,减少⑨体力消耗。

(3)要有生存的⑩勇气和顽强的毅力。

1.怎样识别地震谣言?

答案 

(1)只要不是政府正式发布的地震预报,就不要相信。

(2)凡是说“××单位都已通知了要地震”都不可信。

(3)凡是将发生地震的时间“预报”到一天以内,甚至“精确”到几点几分者,肯定都是谣言。

因为目前全世界的地震预报水平都无法达到这样的精度。

(4)凡是将发生地震的地点“预报”得十分具体(具体到××乡或××街道)者,肯定都是谣言。

(5)凡是贴有“洋标签”(即说国外××专家已预报)的地震传言都不可信。

材料 中新网日喀则2015年4月25日电: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4月25日14时11分在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据西藏日喀则市吉隆边防检查站消息,吉隆镇有村民受伤。

(1)在地震多发区,应以什么为单位进行防震准备?

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假如地震时,你正在家中,应该怎样避震?

(3)假如地震后,你被掩埋在废墟中,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获得生存的机会?

答案 

(1)在地震多发区,通常以家庭为单位进行防震准备。

内容包括让每一个成员树立防震意识,清楚地震时逃生的途径,掌握自救和互救的方法。

(2)如果是在平房或者一楼,应选择快速跑出室内,选择较为空旷的地带避震。

其他情况应以就地躲避为主,可以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

(3)要谨防烟尘呛闷窒息的危险,可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尽快想办法摆脱困境。

如果只能留在原地等待救援,要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喊,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寻找一切可以充饥的物品,并想办法与外面的救援人员取得联系。

在此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

地震灾害的防避 

位置

正确的避震方法

注意事项

室内门口或平房的窗口附近

来得及

应充分利用10多秒的时间,跑到室外的空旷区

能跑则跑,要掌握时机,但不能乱跑

来不及

最好的选择就是镇静地就地躲避,躲避要选择较安全的地方

室内

应蹲、坐在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面或旁边,这样的地方容易形成三角空间,利于避震

不能乱跑,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

单元楼房内

厕所和厨房承重墙性能较好,是比较安全的地方

家中

用被子、枕头等柔性物体护住头部,用衣服、手帕等捂住口鼻,如有可能,迅速关闭家中的电源和煤气管道阀门

能跑则跑,要掌握时机,但不能乱跑

车站、商店等公共场所

保持镇静,就地躲避

切忌拥向出口,以避免踩伤、挤伤

室外避震

迅速向地形开阔的地方转移,寻找上风向并靠近水源的地方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狭窄巷道、围墙,尽量远离高压线、变压器、烟囱;山区的居民还应注意山崩、滚石、滑坡、泥石流的威胁

【迁移应用1】 有关室内避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室内“伏而待定”避震法只适用于城市,不适用于农村

B.选择室内空间大的房间躲避

C.门、窗边、阳台、厕所、走廊都属于死亡线,应该避开

D.尽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

答案 D

解析 室内“伏而待定”避震法既适用于城市,又适用于农村;避震时应选择室内空间小的房间躲避,因此厕所是避震比较安全的场所。

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1.防洪准备

(1)关注汛期的⑪天气预报。

(2)学习并具备⑫游泳、⑬划船等技能。

(3)准备逃生⑭物资。

2.洪水应急

(1)若能逃脱,应尽量逃向⑮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

(2)若不能逃脱,应借助木制家具、木板、树干等⑯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3.洪水中的救助

(1)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

常见方式有抛⑰救生圈、救生衣等,或⑱划船、游泳去救人。

(2)抢救溺水人员:

科学地⑲控水和进行⑳人工呼吸。

2.地震和洪水中的救助重点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答案 地震中救助的重点在于自救,因为地震的发生是瞬间的,只有先救己才能救别人;而洪水中救助的重点在于互救,因为洪水的发生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转移过程中的互救显得尤为重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5月以来,我国南方广西、湖南、福建等多个省份遭受风雹、洪涝灾害。

5月8日凌晨起,广西桂林市阳朔县、荔浦县普降暴雨,自治区民政厅公布的数据显示,本次洪涝灾害已致该区30余万人受灾。

(1)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防洪准备包括哪些方面?

(2)遭遇突发性洪水,应怎样逃生?

(3)遇到溺水者,应如何将溺水者救上岸?

答案 

(1)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防洪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关注汛期天气预报;二是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三是准备逃生物资。

(2)遭遇突发性洪水,应尽量逃往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物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

(3)可以向溺水者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或者划船、游泳去救人。

地震与洪水灾害中自救与互救的比较

地震是自然灾害中最不可预知、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而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相关,因此具有可预报性,通常在水灾之前能把人、牲畜、财物转移到安全地带。

地震的救助主要是在震后进行的,并且以自救为重点,因为地震的发生是瞬间的,只有先救己才能救别人;而洪水的救助主要是在洪水发生过程中进行的,并以互救为重点,因为洪水的发生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转移中的互救显得尤为重要。

【迁移应用2】 减少洪涝灾害的损失,熟悉一些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常识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

(1)~(3)题。

(1)下列属于个人或家庭防洪准备的是(  )

①训练爬高能力 ②预备钢制家具 ③听汛期天气预报

④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 ⑤学会游泳 ⑥学会救生演习的知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②④⑤⑥

(2)下列洪水应急方法错误的是(  )

A.爬上大树

B.爬到电线杆上

C.抓住木板等漂浮物

D.尽量跑到高坡上

(3)下列洪水互救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向落水者抛救生圈

B.对溺水人员进行人工呼吸

C.划船、游泳去救人

D.等洪水过后再去救人

答案 

(1)B 

(2)B (3)D

解析 钢制家具易沉入水中,不适宜防洪;爬到电线杆上,可能导致触电;对落水人员应及时救治。

常见自然灾害的自救与互救

1.龙卷风、台风、飓风中的自救

(1)在接到龙卷风预报时,要立即躲进地下室或坚固的混凝土建筑物中隐藏起来。

(2)如果在室内,适当将窗户留出一些缝隙,平衡建筑物内外压力。

(3)如果在野外开阔地,可就近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2.滑坡、泥石流中的自救

(1)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

(2)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

(3)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3.大雾和沙暴灾害的预防

(1)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

(2)如果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

央广网重庆2014年8月11日消息 记者今天从重庆南川区政府了解到,昨天凌晨0:

30分,重庆南川区头渡镇、柏枝溪上游因暴雨突发山洪,在附近多处分散露营的“驴友”被困,截至当天中午,南川区相关部门共解救被困人员21人,另外,山洪造成4人死亡,1人失踪。

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之一是防洪准备不充分,具体表现为(  )

A.没有关注天气预报,不该在雨季去山区探险

B.没有事先进行登高、快跑能力训练

C.没有准备好急救药品

D.没有学会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救生技能

2.这次探险旅行中,“驴友”们在过夜上犯的大忌是(  )

A.旅行过程中在野外露营

B.选在洪水通道、河道弯曲处扎营

C.帐篷各自独立

D.帐篷悬在树木上以确保安全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雨季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概率大,不宜去山区探险旅游。

第2题,在山区扎营,不应选在谷底排洪通道、河流弯曲和汇合处。

据媒体介绍,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邻北川,在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创,但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单位站好,用时1分36秒,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

据此完成3~5题。

3.桑枣中学的师生在地震发生时无一伤亡,成功避险,关键之一是充分利用了逃生时间。

地震防灾中,有一个名词叫“黄金12秒”,具体指(  )

A.横波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

B.纵波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

C.人在地震中从意识到到躲避所用的最短时间

D.人从感觉晃动到意识到地震的时间

4.下列室内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

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选择室内空间大的房间躲避

A.③④B.①②

C.②③D.①③

5.有关室外避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行驶的汽车上,应迅速下车躲避 

B.桥梁一般比较坚固,可以躲到桥底下

C.在百货商场,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躲避

D.高大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好,可以选择作躲避场所

答案 3.C 4.D 5.C

解析 第3题,地震来临时,人从感觉晃动到意识地震发生需要3~5秒,然后以最快速度躲避的时间只有7~9秒,这个时间被称为“黄金12秒”。

第4题,地震来临时,不同地点应选择不同的避震方式:

在家里、教室里,如果不能立刻出去,应选择牢固的遮挡物,“伏而待定”;在人数多的影剧院,不能盲目外出,以防踩踏,应躲在椅下;室内避震应选择物体结实,有支撑的,易于形成三角空间且开间小的地方。

第5题,在室外行驶的汽车上应等地震过后再下车,应避开高大的建筑物,不应躲在桥下。

教材P81思考

提示:

(1)地震发生时,如果此时你恰好在家里,那么要视情况而定是躲还是逃。

如果你家是平房或一楼,可迅速到达院内开阔地,则迅速跑到室外;如果你家是位于高层楼房,那么还是应该“伏而待定”,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同时注意保护好头部、眼睛,掩住口鼻。

等地震过后,迅速离开房间到达安全的开阔地;倘若无法离开,则积极地等待救援。

(2)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后再下车。

(3)在学校,如果正在上课,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等地震平息后再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如果恰巧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4)在商店、书店、展览馆等公共场所,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物或悬挂物。

(5)在影剧院、体育场馆、候车室等处,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利用所处的条件,就地躲避,千万不要乱跑。

如果距应急出口很近,可迅速夺门而出。

如果不能快速离开,最好的办法是躲在排椅下。

在大运动场内,最明智的选择应该是先向运动场中央空旷处撤退,然后再选择合适时机撤离。

但撤离时一定要注意避开人流,避免拥挤跌倒。

总之,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不要乱喊乱叫,更不要乱挤乱拥。

教材P84活动

提示:

活动1的设计步骤:

(1)将学生分组,以不同的灾害自救为主体,分头搜集相关资料并撰写宣传稿。

(2)先在班里演讲和宣传,在此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3)汇总各组的宣传稿,在班报或校报上粘贴或发表。

(4)复印各组宣传稿,装订成册,向亲人、朋友分发并宣传。

活动2的设计步骤:

(1)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立一种常发灾害为主题的救援演习。

(2)请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讲解此种灾害的发生机制、灾害特点及相应的救助知识和技能,并认真学习,争取掌握相关的技能。

(3)将学生按照角色的不同分组,分别扮演灾中的逃生者、受伤者、指挥者、救援队等;财物可用教室内桌椅代替,在规定的时间内演习完毕。

(4)总结演习中的不足,并加以完善,写出可行性报告。

[基础过关]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后三天,救援人员在废墟中救出几位幸存者。

据此完成1~2题。

1.被埋三天后能够生还关键是有正确的自救措施。

下列关于地震后自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B.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援救

C.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

D.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挑战生命极限

2.关于震后互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先救近,后救远 ②先救老人、小孩,后救其他人

③先救“生”,后救“人” ④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被压在废墟下时,要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喊,尽量减少体力的消耗。

第2题,灾后互救应先救近,后救远;先救医务人员、青壮年;先救“生”,后救“人”。

3.对洪水危险区和多发区的灾情大小,特别是对人员伤亡多少有决定性作用的是(  )

A.有无防洪准备

B.有无正确的洪水应急方案

C.有无准确的洪水预报

D.有无正确的救助方法

答案 A

解析 有无防洪准备,对洪水危险区和多发区的灾情大小,特别是对人员伤亡多少有决定性作用。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的频率高,因而在自然灾害发生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救援和救助方法以及自救和互救方法。

据此完成4~5题。

4.抢救溺水者的步骤是(  )

①清除口、鼻腔内的异物 ②排去呛入体内的水

③救上船或陆地 ④送医院抢救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

5.被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  )

A.抱紧电杆

B.躲在巨石之下

C.尽量逃向高处、大树、山丘和高坡

D.水性好的人,在洪水汹涌时游泳逃生

答案 4.D 5.C

解析 抢救溺水者首先要把其救到岸上,清除口、鼻内异物才有利于排水,紧急救助之后再送到医院。

抱紧电杆易被电击,躲在巨石之下可能会遭岩石倾覆砸伤,洪水汹涌时危险太大,游泳难度系数高。

6.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沿图中的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图中A处,请根据图中信息简述理由。

(3)某同学建议在图中C处建一火情瞭望台,你认为此建议可采纳吗?

________,若用现代化的手段动态监测山林火灾,最好采用________技术。

答案 

(1)沿线相对高度不够大,水热状况垂直分异不显著

(2)位于鞍部,地形相对平坦开阔。

(3)不可采纳 遥感

解析 本题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考查了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能力,以及在野外应具备的地理自救和互救知识。

[能力提升]

冀东地区某中学组织学生到所示地区野外考察。

读图完成7~8题。

7.在a、b、c、d四处中,学生们发现林木最茂密的地方是(  )

A.aB.b

C.cD.d

8.夜晚,学生们宿营最为安全的地点是(  )

A.aB.b

C.cD.d

答案 7.C 8.A

解析 第7题,c处地势陡峻,林木茂密;且c处位于背阴坡,蒸发量较小,水分条件较好。

第8题,a处等高线稀疏,地形比b、c两处平坦开阔,方便学生宿营且安全,d在山顶,取水不便,且易受自然灾害影响。

台风是广东省主要的气象灾害。

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9~10题。

9.下列选项中,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岸段位于(  )

A.惠州南部、汕尾南部、揭阳东南部

B.阳江南部、广州南部、珠海东南部

C.湛江东部、中山东部、汕头东南部

D.茂名南部、东莞西部、潮州东南部

10.台风过境前后,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

B.大风雨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

C.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

D.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

答案 9.C 10.B

解析 第9题,答案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出。

第10题,临时建筑物的牢固程度和安全性差,不适合避险。

D项中的做法是合理的,因为台风系统中的旋涡风雨区在台风中心(台风眼)的外围,其危害和破坏性最大。

11.读图判断下列防雷电的方法哪种是正确的(  )

答案 D

解析 雷电天气时,在野外游泳、划船;站在大树或高压线下都容易触电,在室内靠近门窗看书容易被雷击。

12.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

震源深度13公里。

成都、重庆及陕西的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均有较强震感。

截至4月23日6时统计,7.0级地震已造成193人死亡、25人失踪、12211人受伤。

据中央气象台最新天气预报,地震发生后的未来一周,地震灾区将有三次雷雨或阵雨天气过程,对救灾不利。

(1)根据未来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抗震救灾中应加强防范哪些次生灾害?

(2)当地震发生时,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是什么?

在教室、楼房内、公共场所应怎样正确避震?

答案 

(1)地震造成土质岩石结构疏松,一旦遇有降雨天气,容易产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需在抗震救灾同时加强防范地质灾害。

(2)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教室:

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暂避;楼房内:

选择开间小、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公共场所: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

13.2015年6月1日21时28分,一艘载有456人的客轮‘东方之星’在长江湖北监利段倾覆,船体倒扣,船上乘客多为老年旅游团成员,年龄在50至80岁不等。

截至目前,432名遇难者遗体已找到,除14人生还外,仍有10人下落不明,搜救工作仍在继续。

被救起的船长和轮机长均反映船舶在航行途中突遇龙卷风瞬间翻沉。

湖北省气象局认为,通过雷达再分析,有龙卷风存在,瞬时风力12级。

湖北曾在沉船当日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1)结合材料,分析可能是造成此次事故灾情特别严重的原因。

(2)此次救援中,在倒扣的船体顶部的狭小空间里有老人幸存,这在煤矿透水中也有类似的幸存者,若遇到类似状况,幸存者应该采取哪些正确的措施进行自救。

答案 事故发生在晚上,且天气恶劣,发现较晚,救援困难;强对流天气造成短时强风雨;操作不当,没有对暴雨黄色预警引起足够的重视;老年人多,自救的能力较低。

(2)保持冷静,尽可能保持体力,等待救援;若条件许可,可尽量扩大生存空间,或者直接逃离险境;用适当的方法与外界取得联系(如敲击,回应呼救等)。

(有理均可)

解析 第

(1)题,根据材料,事故发生在晚上,且天气恶劣,发现较晚,救援困难。

强对流天气造成短时强风雨,没有应急措施。

没有对暴雨黄色预警引起足够的重视。

老年人多,自救的能力较低。

导致灾情特别严重。

(2)题,开放性题目,合理即可得分。

灾难中要保持冷静,尽可能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若条件许可,可尽量扩大生存空间,或者直接逃离险境。

用适当的方法与外界取得联系,如敲击,回应呼救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