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7577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0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团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团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团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团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团刊.docx

《团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团刊.docx

团刊

“挂在”网上

↓↓↓

·秦子胡鑫青春

这个时代,我们什么都可以回避,但却回避不了无处不在的网络。

据《人民日报》报道,2009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数突破3.84亿,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北京、上海、武汉进行的调查显示,高达92.5%孩子在10岁以前就已接触互联网,有18%的孩子在5岁前“触网”。

而歌颂互联网的旋律,向来都是年轻的、张扬的。

这首大合唱的麦克风,也都从来是握在位于潮流尖端的年轻人手里。

他们高唱着带有自己鲜明标志的歌,音符里自有他们不一样的岁月,他们的声音与姿态已在不觉间渐成为网络世界的风向标,至少是年轻人的,我想把这首歌命名为“迷‘网’的青春”。

你永远无法用一种整齐划一的概念或描述去概括这首歌的每个声部,她诞生在互联网四通八达,资讯极度膨胀,文化多元化得到最大限度展现的时代,她自身本已复杂,而这种复杂亦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毕竟,网络作为年青一代所生存的时代里最突出的代表元素,是他们表达自己的声音与姿态最重要的媒介,就让我们从这形形色色的网络世界中,去打量吟唱这曲旋律的青年人们,从他们的网络青春大合唱的一些乐章中去寻求某种和而不同以及串跳在其间的自我性情和种种“网络故事”。

一服“成长的毒药”?

被称为中国青年思想家的许知远发问:

躺在草坪上,在诗歌、吉他声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和坐在电脑屏幕前、兜里揣着ipod的一代人会有区别吗?

在一个节奏缓慢、信息匮乏的时代中成长的年轻人,和再一个瞬息万变、世界每个角落都向眼前涌来的青年,会有不同的思维与情感方式吗?

忧心忡忡的长辈们担心,互联网和技术的发展,让年轻一代沉迷于娱乐,沉迷于自娱自乐,而不是思考和创造,他们没有求知欲,没有感受复杂状态的能力,没有更好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如果这些判断不对,有专家提出,至少还有一个疑问值得深究:

他们真的很好的利用了技术的发展吗?

事实似乎有些不容乐观,或者说人们看到的往往是事物不好的一面:

被网吧里里外外“包围”的学校;在网吧中密密扎扎的“年轻面孔”,他们有的在玩劲舞团、有的同时开着好几个QQ聊天……这些,对于据守传统、担心新的生活方式会破坏掉已有“美好”的人来说,虽不至于是“洪水猛兽”,但看起来却像是一服“成长的毒药”。

【青少年的媒体消费习惯报告】

青少年从来不看报纸,除了八卦小报和消费资讯密集的免费的DM杂志。

网络不仅是他们社交关系的基本构架,也是信息接收的主要渠道,如果感觉新鲜有趣,他们甚至会对浏览页面弹出的广告仔细浏览。

音乐已经从某种艺术品鉴落成了青少年专注于其他活动时充当氛围制造的背景声效。

他们喜欢任何带有触摸屏、网络连接功能、音乐播放器和高分辨率液晶屏幕的电子玩意儿,讨厌所有有钱、笨重、电池工作时间少于10小时的产品。

15岁零7个月的英国摩根士丹利少年实习生马修·罗伯森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此份报告,一夜之间他成了名人,他的报告也成了“名报告”。

更“不幸”的是,以上的数据和信息似乎确凿无误地印证了《最愚蠢的一代:

数字时代如何让美国年轻人变愚笨而且威胁到我们的未来》作者马克·鲍尔莱因的种种论断:

无聊文化和愚蠢的一代相辅相成,共同把人类带向一个灾难性难以估量的未来。

除此之外,美国社会学家艾利诺·奥克斯在一项统计中发现,在8至18岁的美国青少年中,平均每天耗费在形形色色的数字媒体前的时间大约是65小时,糟糕的是,40%以上的青少年在网络即时通讯中传递的都是“无意义信息”,信息媒介被植入了无数的无用信息,其现实不过是屏幕上众多弹出窗口中的一个,而且不是最好的一个。

信息无用化与形象视觉化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

流行与日本的“卡通形象文化”似乎也在我们当下校园中流行着,2009年上半年,腾讯依靠QQ秀、交友服务和网络游戏轻松拿到了53.82亿元的收入,印证了此现象的“吸金程度”——年轻一代对视觉信号更容易作出反应。

这个反应包括个性的自我装扮以及攀比炫耀。

【日本“拇指族”】

在日本,那些平均每天接受超过100个电邮与手机短信的青少年被称为“拇指族”:

在青少年借助手机短信与其他网络即时通讯工具流通的无意义信息中,通常以卡通形象来表达自己心绪与状态。

而拇指族们则被认为:

一次掩盖了他们的无知,它们越来越习惯于面对不连贯的形象的洪流,却缺乏一个共享的语言和词汇来解释这些形象,来交流他们对看到的形象的理解。

于是,有人开始担心我们最终面临的问题是:

将不得不身处一个有大量形象却没有记忆的社会,每分钟都往前看,迫切希望知道最新发生的事情,却没有人停下来努力将那些真正的文化传给下一代。

反向的情绪表达?

正如知名评论人十年砍柴说的,网游肯定会上瘾,沉迷于网游也肯定会危害一个青少年的成长,然而世上万物,哪一项过于沉迷没有副作用呢?

哪一项十五在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没有带来风险呢?

游泳,可能被淹死;坐飞机,可能遭遇“厕所炸弹”……

不过,我们高兴的看到,除了游戏和做些“无意义的事”,网络年轻人已经慢慢地抛弃掉用一个“顶”或者一个“踩”字就完全囊括对一切问题的看法的网络态度。

网络正成为80后、90后发表自己声音和能力的“战场”。

2010年2月,一部名为《网瘾战争》的视频风靡网络。

《网瘾战争》的视觉素材截取自网络游戏《魔兽世界》,故事以九城和网易争夺《魔兽世界》代理权事件为框架,对各方的明争暗斗都嘲讽了一番。

其中,特别调侃了“电击疗法戒网瘾的治疗专家”杨永信,还融入了2009年网络热点事件,像上海的钓鱼执法案、杭州70码飙车案等等。

对这部“山寨电影”,不少人惊呼其超越好莱坞大片《阿凡达》,很多人“看的时候笑了,最后哭了”,而《网瘾战争》的制作者只是一个喜欢玩魔兽游戏的玩家,一个普通的公司职员——“性感玉米”,北漂,80后。

随后,众多的媒体报道了《网瘾战争》引发的网络热潮,而媒体资深评论员王石川的话,代表了网络中大多数网民的心声:

《网瘾战争》与其说是魔兽玩家的自我证明和表达,是对《魔兽世界》的怀念,不如说这是年轻一代的宣言,是年轻人对现实的嘲讽和对强权的抗议。

网络某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开始沸腾。

 

当看着《网瘾战争》中那些小人举起自己的手,我感受到的是如海潮般的共鸣。

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力量,再小的声音也是一种声音,这一次我不想再沉默。

——网友

岂能因声音微小而不呐喊!

——网友就《网瘾战争》跟帖最多的一句话

这个影片,让玩魔兽的玩家都流泪,是因为说出了他们这一年来的心声,让不玩魔兽但玩其他游戏的人流泪,是因为所有的游戏处境都差不多。

让不懂游戏的人流泪,是因为大家的互联网处境都一样。

——《网瘾战争》制作人“性感玉米”

而近期的“我爸是李刚”,更让普通的年轻网民们以“恶搞”的方式表达了对“李刚官威”的愤怒和揶揄。

我爸是李刚迅速蹿红网络,网友们纷纷借此大做文章,全民皆参与、出手尽好句的“造句运动”风行网络,造句跟帖数超过36万条,而发起“造句大赛”的猫扑网,则是年轻人最为集中和活跃的网站之一。

【还原现场1】

2010年10月16日晚,河北大学传媒学院的学生李启铭在校园里开车撞倒两名女生,但两名被撞飞的女生并没有使车子慢下来——它一如既往的奔主人的女友去了。

待李启铭从宿舍楼内接出女友,行至校门被保安拦下,这是李启铭底气十足地撂话:

“看把我车刮的!

知道我爸爸是谁吗?

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

后经证实,肇事者爸爸李刚是河北省保定市公安局北市区分局副局长,这一事件被网友称之为“李刚门”。

而造句活动则掀起“网络的狂欢”和“民意的宣泄”。

1.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爸是李刚。

2.床前明月光,一撞就一双。

有种就去告,我爸是李刚。

3.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专为他人掘坟墓,只因我是李刚的儿。

4.李刚,让儿子生活更美好。

……

【还原现场2】

2010年11月3日,国内第一大桌面客户端腾讯QQ与第二大桌面客户端奇虎360在打打闹闹一个多月后,腾讯发出了《致广大用户的一封信》,而这场“桌面的战争”也就此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因为腾讯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即“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

数以亿计的中国网民,从原本只是一场企业间商战的旁观者,一夜之间无辜变成一出“桌面闹剧”的“池鱼”,“挑拨离间”的各种弹窗瞬间激发出咬牙切齿的家仇国恨。

于是,造句再显“神威”。

网络青年们以“QQ体”的方式,调侃了这次“缺德商战”:

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

 

显然,网上的一代人已经掌握了举重若轻看问题的方法。

对生活在网络这个新世界上的新新人类而言,似乎没有什么不可以拿来娱乐和“出离愤怒”的,这种反戏谑的行为并不能视作他们缺乏同情心和正义感,恰好相反,造句里鲜明的反讽已经很好地表现了他们对现实的无奈和抗议。

在这里,娱乐退为工具,义愤的表达浮出表面,这或许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特有的情绪表达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学教授张洪忠认为,“造句行动”看似幽默搞笑的背后,其实是人们自大形成的对权力阶层的一种声讨,而调侃和戏谑在这一代年轻人中显然拥有更高的参与度与流行度。

我们也相信,网上的“年轻声音”,对于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会有不可忽视的力量。

以自己的眼,看喧闹的世界

【与90后交往说明书】

第一:

申请个QQ号;

第二:

有点特长;

第三:

学会平等交流;

第四:

说话别拐弯抹角;

第五:

道不同不相为谋。

——交往热门话题参考——

话题一:

日韩潮流

话题二:

新潮数码

话题三:

网游

话题四:

外语

话题五:

星座

话题六:

化妆服饰

话题七:

唱歌KTV

上海青年研究中心2009年11月下旬随机抽取上海2425名1990-1999年间出生的中小学生进行调查。

在0-10分的快乐度评分中,“90后”在家里的快乐度为7.8,在学校的快乐度为7.6,在社区的快乐度为7.2,其中最快乐的时候是“上网时”,快乐度达到8.0。

而在“你如何看待90后”的一个网络调查中,逾半数网友对90后给出了负面的评价:

拜金,追求物质享受;道德底线越来越低;人心涣散,信仰缺失;随之诞生了一场“70后”“80后”与“90后”的网络激战。

在激战中,“90后”就“70后”“80后”所自持的“红色一代”称谓,大厨“粉红力”概念,寓意“90后“群体虽然稚嫩,但终将厚积薄发、勇挑重担。

而取粉红之名,更有其深意:

对主流价值观的传承——“90后”虽然被一些人认为“非主流”,但多项调查显示,“90后”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仍然持认同态度,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依然是“90后”的基本情怀,故粉红虽粉,红意犹在;

对多元价值观的追求——受时代的熏陶,“90后”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独立,判断事物的标准更加多元,在他们眼里,世界犹如魔幻般的粉红,具有无限可能;

对情感交往的重视——在成长过程中备受呵护的“90后”,敏感地察觉到了社会发展背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异化,他们力图一扫笼罩已久的阴霾,以粉红的温情重新装点人们的情感世界;

对传统的意欲变革与突破——和前代青年一样,“90后”以批判的精神和近乎叛逆的行为对传统提出了挑战,他们对社会的影响也将由“奇装异服”、“另类举止”、“异形文字”等表层文化,逐渐深入到价值理念等内核,成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后继力量,粉红势必变暴红。

(摘自《中国青年报》,有删节)

北京时间2010年11月3日,第十六届世界女排锦标赛结束了第一阶段小组赛的比赛,中国队在握有“上上签”的情况下却接连负于已经多年未进世界大赛前八名的土耳其队和韩国队,表现令人失望。

今天女排的表现,无可奈何地向人们表达了这样一个事实:

女排衰落了。

而女排姑娘们失去比赛的同时,还丧失了坚强精神后盾中的生力军——“90后”球迷。

 

我觉得振兴了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应该是一个中国的“90后”,因为他说过一句名言:

“我见的人越多,就越爱自己的狗”。

当我们“70后”还在被“80后”调笑嘲弄时,90后已经淡定飘过,施施然上路了。

他们用手机键盘盲打发短信的速度,要快过“神六”“神七”的蹿升。

他们不认为别人能理解自己。

或许,他们也不认为自己能理解别人。

据说网络舆情调查题中,踊跃回答最多的,是“80后”,于是个性张扬也成了“80后”特征。

“90后”则没有那么好管闲事,一方面“90后”绝大多数都在念书,没时间折腾这些,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太在乎热点话题。

或许他们自己就是热点,或许他们已经看透了这些所谓的热点。

我以为会出现这样一种反问句:

“女排是什么?

”这显然是我对“90后”缺乏研究,孤陋寡闻所致。

接受调查的“90后”们,还没有谁会为女排一无所知。

“90后”在网络时代成长,怀疑他们的知识面是愚蠢的。

他们不仅能在信息的海洋中自由行,而且恐怕从很小年龄就自然学会了在海量信息中的选择能力。

我为自己悲哀。

每天看着桌上各种报纸杂志、电脑上打开的几十个网页,每天都要下决心看完,每天都在灰溜溜的失败。

有朋友告诉我说,“90后”不会这样愚笨。

(摘自:

《体坛周报》颜强,有删节)

 

任何一代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有果必有因。

“90后”对女排衰落的冷漠,女排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只是结果,而并非原因。

大致回顾“90后”的成长状态,整个社会满布的是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额氛围,人们说他们物质,说他们拜金,说他们跟电脑一样冷冰冰。

但事实是不是真的只有这样?

正如玩网络游戏的“性感玉米”用《网瘾战争》征服了广大网友一样,我们能从网络时代里找到属于这一代人的勇气和担当。

【一个人的通讯社】

新华网的消息:

微博,对19岁的舟曲籍大学生王凯来说,不只是交友聊天的工具,还掀起了他人生的波澜。

2008级重庆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学生王凯2010年8月8日凌晨3时23分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发出一张照片和19个字:

“水灾,停电,几乎一幢楼的人都围在这烛火旁”。

这条微博让他成为全国图文“报道”甘肃舟曲泥石流灾情的第一人。

灾难发生后的两周,他通过近400条微博“直播”家乡的灾情,让更多的外界人士了解舟曲的情况。

想让网络与90后没有交集,甚至与他们划清界限,实属难事。

他们用手机就能搞定一切,并且信息的把握精准程度,远超过我们这些连青春尾巴都抓不住的人。

于是他们都知道女排,也都知道女排在滑落。

可是他们不太关心,他们不在乎。

他们关心,网络能为他们做什么,而他们,也正在为此做着他们喜欢的事。

   《广州日报》报道,2008年9月15日深夜,广州诞生首家专注于广州本土文化事业推广的非营利网站——广州本土网,而网站的创办人则是出生于1991年的关桢莹和黄健文,关桢莹还是广州广雅中学高三级的学生。

他们发起了超过30次大大小小的主题活动,总参与人数超过2000人次,工作团队由原先的2人扩大到近20人,其中包括中学生、大学生和已经参加工作的各阶层人士等。

策划过例如“寻访广州老字号”、“关怀露宿者”、“镜头下的老城区”、制作纪录片《长堤的浮沉》和“百花冢祭奠”等活动。

道不尽的迷“网”

 

   网络时代的公民文化素养包含三方面,首先是要有使用现代媒体工具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是对信息的内容进行理解、分析和批判、评价的辩证思维能力。

第三是人际沟通、社会交往中的法理与伦理道德修养。

——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启恒

   谁人没有过浮躁狂热不懂事的年轻岁月?

谁说这些岁月不堪一击,毫无意义?

每个年代的年轻人,都认为自己将是变革的一代。

但总是会有某些特定年代的人更富有变革的心态,他们的行为观念对这个社会带来的改变更大。

从网络新生代的成长环境来看,他们接受的事物更为广阔,接受的价值观更为多元。

他们对家长不再言听计从,他们对朋友有新的定义,他们身处社会现实也不再亦步亦趋。

他们还可能像“80后”一样,被称为垮掉的一代、自私的一代,没有希望的一代……但是,时间是最好的见证人。

   网络与青春的话题也永远没有最终的句号。

   正翻着杂志的你,也许怀揣着最时尚的手机;也许会像90后的作家青夏一样,把“暂时的是现实,永恒的是理想”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要走向远方,也许你成绩优秀;也许你在应试教育的评价体制外还有自己桀骜的想法;也许你也承认自己依然稚嫩,虽然你不能容忍被别人小觑,更何况忽视……

   用市场研究机构“青年志”的首席运营官李颐的话说,“他们“80、90后”的思维是互联网式的,当现实世界没有变化,甚至丝毫没有松动时,他们就感到无助。

他们会逃到哪里?

又回到网络的世界。

   就是这样的循环往复,这些网络青年们习惯在现实与虚拟的世界里出入,但自己有时却会出现混淆,分辨不清真相与表象、假象的区别。

他们学会了在网络上调侃人生,用幽默诙谐的方式去反映严肃的问题,对网络暴力司空见惯,但一旦回到残酷的现实社会,一切却又那么不同……网络世界即现实世界?

不,网络世界是现实世界的青春期,没有成年之后的压抑,只有年少的张扬。

“当你在这个何处不飞花的世界里恣意成长,挥洒青春的时候,而成长,永远在你感到些微黯然或小小温暖的时候,如落英一般,在你年轻的肩膀上缤纷散落。

也祝愿,在匿名的网络互动里,你依然保持人格的独立和人格的纯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