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7541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4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docx

《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docx

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

2018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2分)

1.(2分)某胶体遇盐卤或石膏水易发生凝聚,而与食盐水或Na2SO4溶液则不易发生凝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胶体粒子直径约为10﹣9~10﹣7cm

B.Na+使此胶体凝聚的效果与Ca2+、Mg2+相同

C.胶体带有负电荷

D.该胶体遇BaCl2溶液或Fe(OH)3胶体可发生凝聚

2.(2分)下列物理量与单位对应错误的是(  )

A

B

C

D

物质的量浓度

摩尔质量

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

mol/L

mol/g

L/mol

mol

A.AB.BC.CD.D

3.(2分)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  )

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强氧化性酸⑦一元酸⑧化合物⑨混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④⑥⑦⑧C.①⑨D.①④⑤⑥⑦

4.(2分)运输浓硫酸的车辆上贴有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

A.

B.

C.

D.

5.(2分)实验室制备下列物质的装置正确的是(  )

A.

乙炔

B.

乙烯C.

乙酸乙酯

D.

氢气

6.(2分)下列仪器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①量筒②表面皿③烧杯④试管⑤烧瓶⑥蒸发皿⑦坩埚.

A.②③④⑥⑦B.③④⑥⑦C.④⑥⑦D.②④⑦

7.(2分)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乙烯时,为防止暴沸,应加入沸石

B.不慎将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稀NaOH溶液清洗

C.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作用,可以有效控制产生乙炔的速率

D.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制得银氨溶液

8.(2分)将amol铁粉加入到含bmol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后铁粉完全溶解,共收集到cL(标况)的NO、NO2混合气体。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反应后产物中只有Fe2+生成,则

<a<

B.若反应后产物中只有Fe3+生成,则b=3a+

C.若反应后产物中有Fe2+、Fe3+生成,则

<b<6a

D.若反应后溶液中有dmolH+,则b=3a+d+

9.(2分)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图中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2分)对C2H6和C5H12的分析错误的是(  )

A.互为同系物

B.C2H6失去1个H得到的乙基只有一种结构

C.C5H12的一氯代物可能只有一种

D.2,2﹣二甲基丙烷的沸点高于其同分异构体的沸点

11.(2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

下列各文献中所记载的古代化学研究过程或成果不涉及分离提纯操作的是(  )

A.《本草纲目》“(烧酒)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盛露滴。

B.《齐民要术》“凡酿酒失所味者,或初好后动未压者,皆宜廻作醋。

C.《开宝本草》“(消石)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

D.《天工开物》“草木之实,其中蕴藏膏液,而不能自流,假媒水火,凭藉木石,而后倾注而出焉。

12.(2分)下列气体可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的是(  )

A.CO2B.H2C.NOD.N2

13.(2分)在标准状况下,将aLNH3完全溶于1L水得到VmL氨水,溶液的密度为ρ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ω=

×100%②c=

③c=

④ω=

⑤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mL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ω(  )

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④D.②③⑤

14.(2分)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物质是(  )

A.H2B.MgC12C.H2OD.KOH

15.(2分)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乙醇B.液氯C.醋酸D.碳酸钠

16.(2分)下列实验现象中,由于发生取代反应而引起的是(  )

A.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苯在一定温度、压强和催化剂作用下和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

C.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后,集气瓶内壁上有油状液滴附着

D.将灼热的铜丝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17.(2分)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A.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且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

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18.(2分)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稀硝酸与铁屑反应:

2Fe+6H+=2Fe3++3H2↑

B.往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

NH4++OH﹣=NH3↑+H2O

C.往酸性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的双氧水:

2I﹣+2H++H2O2=I2+2H2O

D.HS﹣的电离:

HS﹣+H2O⇌OH﹣+HS﹣

19.(2分)不能检验溶液中I﹣的试剂是(  )

A.AgNO3、稀HNO3B.氯水、CCl4C.氯水、淀粉D.KBr、稀HCl

20.(2分)对于反应A2+3B2⇌2C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B2)=0.08mol•(L•s)﹣1B.v(A2)=0.04mol•(L•s)﹣1

C.v(C)=3.6mol•(L•min)﹣1D.v(B2)=5.4mol•(L•min)﹣1

21.(2分)如图所示,隔板M和活塞N均可无摩擦地左右移动.向甲中充入1molN2和3molH2,向乙中充入4molNH3,此时M、N的位置如图所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

N2(g)+3H2(g)⇌2NH3(g),反应达到平衡后,恢复到反应发生前时的温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M、N不再移动时,甲、乙中的反应均达到平衡状态

B.平衡时,若M停在3处则N停在9处

C.平衡时,乙容器中NH3的物质的量是甲容器中NH3的物质的量的2倍

D.达到平衡后,再向甲中充入1molHe,重新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相等

22.(2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Cl2完全溶于水时,转移电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SO3所含分子数为NA

C.高温下,16.8gFe与足量水蒸气完全反应失去0.8NA个电子

D.1mol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23.(2分)现有三组溶液:

①汽油和氯化钠水溶液;②39%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物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

24.(2分)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相等,则所取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  )

A.1:

2B.3:

2C.3:

1D.6:

1

25.(2分)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

A.质量数为18的氧原子符号:

O

B.HCl的电子式:

C.Cl﹣的结构示意图:

D.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2

26.(2分)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1、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

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刻前,A1片的电极反应为:

2A1﹣6e﹣+3H2O═A12O3+6H+

B.t1时,因A1在浓硝酸中钝化,氧化膜阻碍了A1继续反应

C.t1之后,负极Cu失电子,电流方向发生改变

D.烧杯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2NO2+2OH﹣═2NO3﹣+H2O

27.(2分)将一定量的Na2O2和NaHCO3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冷却后有固体物质剩余,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Na2O2/mol

NaHCO3/mol

剩余固体成分

A

1

2

Na2CO3

B

1.5

2

Na2O2Na2CO3

C

2

1

Na2CO3、NaOH、Na2O2

D

2

2

NaOH、Na2CO3

A.AB.BC.CD.D

28.(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29.(2分)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亚麻、纸浆等漂白,亚氯酸钠(NaClO2)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Cl﹣等,其中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lO2是有毒气体.经测定,25℃时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含氯消毒剂中的有效氯含量是指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则亚氯酸钠的理论有效氯含量157%

B.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3

C.25℃时,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0﹣6

D.若浓度均为0.1mol•L﹣1的HA溶液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则c(OH﹣)﹣c(H+)>c(HClO2)﹣c(ClO2﹣)

30.(2分)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滴入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

Na+、NO3﹣、I﹣、SO42﹣

B.水电离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

K+、AlO2﹣、CH3COO﹣、SiO32﹣

C.

=10﹣12的水溶液中:

K+、ClO﹣、S2﹣、Cl﹣

D.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

NH4+、Fe2+、SO42﹣、NO3﹣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40分)

31.(4分)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A、B、C、D、E、F中,A、B属于同一短周期元素且相邻,A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C、D、E、F是位于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基态C、F原子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为1个,且C、F原子的电子数相差为10,基态D、E原子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2,且原子序数相差为2.

(1)六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填元素符号,下同),电负性最大的是  .

(2)黄血盐是由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配位化合物C4[D(AB)6],易溶于水,广泛用作食盐添加剂(抗结剂).请写出黄血盐的化学式  ,1molAB﹣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  ,黄血盐晶体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不涉及  (填序号).

a.离子键b.共价键c.配位键

d.金属键e.氢键f.分子间的作用力

(3)E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很多不饱和有机物在E催化下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

如①CH2=CH2、②HC≡CH、③

、④HCHO.其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有  (填物质序号),HCHO分子的立体结构为  形,它加成产物的熔、沸点比CH4的熔、沸点高,其主要原因是(须指明加成产物是何物质)  .

(4)金属C、F晶体的晶胞结构如下图(请先判断对应的图),C、F两种晶体晶胞中金属原

子的配位数之比为  .金属C的晶胞中,若设该晶胞的密度为ag/cm3,阿伏加得罗常数为NA,C原子的摩尔质量为M,则表示C原子半径的计算式为  .

32.(4分)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两种强酸,请就两者与金属铜的反应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100mL18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能是  (填写代号):

A.7.32LB.6.72LC.20.16LD.30.24L

(2)若使上述反应中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3.(8分)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0.2mol•L﹣1的Na2CO3溶液480mL.

(1)应称取Na2CO3•10H2O晶体的质量  .

(2)根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产生的影响,完成下列问题:

(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空)

A.Na2CO3•10H2O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

B.称量碳酸钠晶体时所用砝码生锈  

C.容量瓶未经干燥使用  

D.转移到容量瓶的过程中,有少量的溶液溅出  .

E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取多余的液体至刻度线  .

(3)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  (填选项字母).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4)某同学改用固体Na2CO3配制上述Na2CO3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  (填序号).

A.1处B.2处C.3处D.4处.

34.(4分)把Cl2通入含11gNaBr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6.55g残渣.通过计算回答

(1)NaBr是否完全反应?

(2)生成的NaCl为多少克?

(写出计算过程)

35.(10分)保护环境、呵护地球已成为为类共同的呼声.

①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下列做法不利于水资源保护的是  (填字母编号);

A.科学合理使用农药B.任意排放化工厂废水C.处理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②矿泉水瓶不能随意丢弃.根据垃圾分类方法,矿泉水瓶属于  (填“可回收物”或“可堆肥垃圾”);

③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尾气中CO和NO等向向大气的排放,在催化转化器中,CO和NO发生反应.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主程式:

2CO+2NO

2CO2+  

④2014年1月,教育部规定在学校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吸烟会对室内和公共场所造成污染

B.吸入焦油、尼古丁及颗粒物可导致多种病变

C.N2、CO2、CO和尼古丁都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

36.(10分)化学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基础,合理使用材料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请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选项,用字母代号填空。

①光导纤维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的骨架,其主要成分是  :

A.硅B.二氧化硅C.硅酸

②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是人们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

我国航天服外层是用一种特殊的高强度涤纶制成的。

涤纶属于  :

A.塑料B.合成纤维C.合成橡胶

③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其负极反应为  :

A.Fe﹣2e﹣=Fe2+B.O2+2H2O+4e﹣=4OH﹣C.2H++2e﹣=H2↑

 

2018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2分)

1.(2分)某胶体遇盐卤或石膏水易发生凝聚,而与食盐水或Na2SO4溶液则不易发生凝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胶体粒子直径约为10﹣9~10﹣7cm

B.Na+使此胶体凝聚的效果与Ca2+、Mg2+相同

C.胶体带有负电荷

D.该胶体遇BaCl2溶液或Fe(OH)3胶体可发生凝聚

【分析】A、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介于1~100nm之间;

B、胶体遇盐卤或石膏水易发生凝聚,而与食盐水或Na2SO4溶液则不易发生凝聚,说明它的凝聚受阳离子种类影响较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则聚沉效果越好;

C、胶体本身不带电,显电中性;

D、根据题意可以判断该胶体的电性以及遇到什么样的物质才能聚沉.

【解答】A、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介于1~100nm之间,即为10﹣9~10﹣7m,故A错误;

B、盐卤(Mg2+)和石膏水(Ca2+)都是二价阳离子,食盐水和硫酸钠是+1价阳离子,胶体遇盐卤或石膏水易发生凝聚,而与食盐水或Na2SO4溶液则不易发生凝聚说明胶体表面吸附的主要是阴离子,它的凝聚受阳离子种类影响较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则聚沉效果越好,即Na+使此胶体凝聚的效果不如Ca2+、Mg2+好,故B错误;

C、胶体本身不带电,是胶体中的胶粒带电,故C错误;

D、该胶体遇钙、镁、钡离子易发生聚沉,而遇钠离子则不易发生聚沉,说明阳离子电荷越多对胶体影响越大,所以该胶体的胶粒带负电荷,同时与胶粒带正电荷的胶体发生聚沉,Fe(OH)3胶体的胶粒带正电荷,可使该胶体发生凝聚,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胶体的性质,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2.(2分)下列物理量与单位对应错误的是(  )

A

B

C

D

物质的量浓度

摩尔质量

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

mol/L

mol/g

L/mol

mol

A.AB.BC.CD.D

【分析】物质的量的单位为mol,然后结合表达式c=

、c=

、Vm=

进行判断。

【解答】解:

A.根据c=

可知,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为mol/L,故A正确;

B.摩尔质量c=

,则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故B错误;

C.气体摩尔体积Vm=

,则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为L/mol,故C正确;

D.物质的量为基本物理量,其单位为mol,故D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量与其它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即可解答,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3.(2分)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  )

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强氧化性酸⑦一元酸⑧化合物⑨混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④⑥⑦⑧C.①⑨D.①④⑤⑥⑦

【分析】HNO3在水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属于酸;硝酸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属于含氧酸;硝酸能完全电离,属于强酸;硝酸具有挥发性,根据氮元素的价态判断其性质.

【解答】解:

HNO3在水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属于酸,只能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属于一元酸,硝酸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属于含氧酸,硝酸是由氢、氧、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硝酸具有挥发性,属于挥发性物质,在硝酸中,氮元素的价态处于最高价+5价,有强氧化性。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2分)运输浓硫酸的车辆上贴有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浓硫酸有强腐蚀性,结合选项中各标志的含义来解答.

【解答】解:

A.图为易燃物品标志,与腐蚀性无关,故A错误;

B.图为爆炸品标志,与腐蚀性无关,故B错误;

C.图为腐蚀品标志,盛装浓硫酸的试剂瓶上应贴此标志,故C正确;

D.图为氧化剂标志,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浓硫酸的性质及危险品的存放,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注重实验安全的考查.

 

5.(2分)实验室制备下列物质的装置正确的是(  )

A.

乙炔

B.

乙烯C.

乙酸乙酯

D.

氢气

【分析】A.乙炔制备需要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反应剧烈生成氢氧化钙微溶,易堵塞启普发生器瓶颈,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备;

B.实验室制备乙烯需要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70°C反应生成;

C.乙酸乙酯制备反应是乙酸和乙醇浓硫酸催化剂加热反应生成;

D.氢气比空气轻用向下排气法收集。

【解答】解:

A.乙炔制备需要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反应剧烈,生成氢氧化钙微溶,易堵塞启普发生器瓶颈,可利用制取氢气的简易装置制备乙炔,则实验室不能用启普发生器来制取乙炔,故A错误;

B.实验室制备乙烯需要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70°C反应生成,装置中缺少温度计控制反应溶液的温度,故B错误;

C.乙酸乙酯制备反应是乙酸和乙醇浓硫酸催化剂加热反应生成,装置图中水浴加热,冷却得到乙酸乙酯,符合制备要求,故C正确;

D.氢气比空气轻用向下排气法收集,装置图中收集方法错误,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体制备的装置选择、反应条件控制、气体收集方法等,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6.(2分)下列仪器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①量筒②表面皿③烧杯④试管⑤烧瓶⑥蒸发皿⑦坩埚.

A.②③④⑥⑦B.③④⑥⑦C.④⑥⑦D.②④⑦

【分析】实验室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蒸发皿、试管、坩埚,垫石棉网可加热的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有量筒、表面皿、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等.

【解答】解:

①量筒、②表面皿是不能加热的仪器;

④试管、⑥蒸发皿、⑦坩埚为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给⑤烧瓶加热需要垫上石棉网,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双基以及实验能力,注意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了解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2分)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乙烯时,为防止暴沸,应加入沸石

B.不慎将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稀NaOH溶液清洗

C.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作用,可以有效控制产生乙炔的速率

D.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制得银氨溶液

【分析】A.对混合物液体加热时,为防止暴沸,要加入碎瓷片;

B.NaOH具有腐蚀性;

C.为减缓反应的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与电石反应;

D.制取银氨溶液时,将氨水滴入硝酸银溶液中.

【解答】解:

A.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如果混合溶液暴沸会导致烧瓶内气压急剧增大,易产生爆炸危险,为防止暴沸,应加入沸石,故A正确;

B.NaOH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则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清洗,故B错误;

C.为减缓反应的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与电石反应,从而有效控制产生乙炔的速率,故C正确;

D.制取银氨溶液时,将氨水滴入硝酸银溶液中,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故D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实验安全、反应速率的控制、物质的制备等,侧重反应原理、物质性质及实验基本技能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注意D中物质滴加顺序,为易错点.

 

8.(2分)将amol铁粉加入到含bmol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后铁粉完全溶解,共收集到cL(标况)的NO、NO2混合气体。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反应后产物中只有Fe2+生成,则

<a<

B.若反应后产物中只有Fe3+生成,则b=3a+

C.若反应后产物中有Fe2+、Fe3+生成,则

<b<6a

D.若反应后溶液中有dmolH+,则b=3a+d+

【分析】铁粉中滴加少量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二氧化氮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Fe+2NO3﹣+4H+=Fe2++2NO2↑+2H2O,铁粉中滴加过量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和二氧化氮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Fe+3NO3﹣+6H+=Fe3++3NO2↑+3H2O,少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气体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NO3﹣+4H+=Fe3++NO↑+2H2O,过量的铁粉加入稀硝酸中的离子方程式:

3Fe+8H++2N03﹣═3Fe2++2NO↑+4H2O,根据电子转移守恒、氮元素守恒结合极限法计算。

【解答】解:

A.若反应后产物中只有Fe2+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