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相关高考题组.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7413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相关高考题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大气相关高考题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大气相关高考题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大气相关高考题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大气相关高考题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气相关高考题组.docx

《大气相关高考题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相关高考题组.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气相关高考题组.docx

大气相关高考题组

大气的热力状况与环境问题练习

1.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

该作用可能

A.缓解全球变暖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D.加快洋流流速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

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平均变化状况。

读图,回答第2、3题。

2.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

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D.随大气CO2浓度而增

3.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B.平流层气温降低

C.酸雨区面积缩小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

完成4~5题。

4.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5.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

6.根据图中的昼夜阴晴情况,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在盛夏,甲地闷热难挡

B.若在冬季,丁地从此日感觉稍暖

C.丙图常见于我国西北地区

D.设四图连续出现于某地的四天中,丁日气温日较差最小

7.暖房(玻璃温室)是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一种传统方式。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揭示暖房内温度高于暖房外温度原因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烟流的扩散有爬升型、熏蒸型、波浪型、平展型等不同形态,大气对流运动对烟流的扩散具有很大的影响。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8~9题。

8.下列四种烟流扩散形态,与其对应的大气状况图正确的是

9.波浪型烟流出现的时间多在

A.晴朗的夜间      B.日出前后  C.多云的夜晚     D.晴朗的白天

下图表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右图代表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由图可知

 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C.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

 D.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

11.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右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

下图是水汽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图,图中的曲线为饱和曲线,甲、乙、丙、丁的箭头方向分别代表大气中的水汽要达到饱和的途径。

回答12~14题。

12.关于甲、乙、丙、丁四种途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

温度固定时,增加水汽而达到饱和

B.乙:

经升高温度及减少水汽含量而达到饱和

C.丙:

水汽含量不变时,降低温度而达到饱和

D.丁:

经升高温度及增加水汽而达到饱和

13.关于自然现象“露”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种途径而达到饱和的

A.甲B.乙C.丙D.丁

14.下列条件中最容易出现“露”的是

A.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清晨B.我国北方寒冬季节的清晨

C.阴天高温的夜晚D.我国南方夏季的午后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

2010年入冬以来,华北地区遭遇多次大雾天气,有些地区的能见度甚至只有50米左右。

气象台也多次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据此完成15~16题。

15.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干燥空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颗粒

16.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D.大雾增强大气逆辐射

气温是指距地面1.5米高度上的百叶箱内的温度,地温是指地表面和以下不同深度处土壤温度的统称,两者均用摄氏度表示。

读北京市气温和地温状况表,完成17~18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4.7

-2.3

4.4

13.2

20.2

24.2

26.0

24.6

19.5

12.5

4.0

-2.8

0cm地温

-5.1

-2.9

6.7

16.1

24.5

28.2

29.8

27.8

23.8

15.8

6.1

-3.3

5cm地温

-3.6

-1.4

5.1

14.5

22.3

26.9

28.2

26.5

21.1

13.4

4.6

-1.9

10cm地温

-2.0

-0.9

4.9

14.1

21.8

25.7

27.6

25.5

20.7

13.0

4.4

-1.1

17.从距地面1.5米处到地下10cm处的温度变化状况是

A.先下降后上升B.先上升后下降

C.冬季先下降后上升D.夏季先下降后上升

18.据表分析可知

A.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气温高于地温

B.受地球内能的影响,地温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C.受比热的影响,地温的年内变化比气温小

D.受接触面的影响,地表温度的变化幅度大于地下温度

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总趋势是白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CO2制造O2,夜间则消耗一定数量的O2,由此导致静风林区CO2浓度的日变化。

下图示意60°N、80°E附近某静风林区CO2浓度日变化,读图回答19~20题。

 

19.日出时,CO2浓度变化趋势是

A.开始下降B.继续上升C.继续下降D.开始上升

20.若图中数据采集于秋季,则图中M、N两点的时间可能是

A.0时6时B.6时12时C.12时18时D.18时24时

读“我国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图”,回答21~22题。

21.关于图中各城市入春日期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兰州比西宁入春日期早的原因是河水调节气温

B.太原比石家庄的入春日期晚,因为太原地处谷地

C.重庆的入春日期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布规律

D.上海比济南的春天晚是因为受海洋影响大

22.对图中各地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纬度B.植被C.距海远近D.地形

23.在2009年9月22日纽约闭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的立场最受瞩目,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温室气体危害比重数据害比重数据。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

甲烷

一氧化二氮

氟氯烃

危害比重

69.6

12.4

15.8

2.2

(1)简要说出材料一中四种温室气体危害比重最多和最少两种气体的人为来源。

 

(2)简要叙述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原理。

 

 材料二 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大气平均温度偏差的相关性(甲图)

(3)材料二中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平均温度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总结归纳两条曲线变化的特点及其相关性。

材料三 乙图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在台湾岛、关岛、南极大陆三个地区从1993年4月到2002年12月浓度变化图。

(4)材料三中,最可能是南极大陆地区二氧化碳浓度的是__________,解释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气运动和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读图,回答下题。

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右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

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

据此完成2~3题。

2.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3.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

读图,完成4~6题。

4.N地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5.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A.M地B.N地C.P地D.Q地

6.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巴西高原处于干季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石英是一种稳定物质,广泛存在于岩石、沙土中,深海沉积物中的石英短时期内不会自生自灭。

下图示意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石英含量分布。

完成7~8题。

 7.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的石英主要源自

A.北美西部荒漠地区B.日本东侧海底火山

C.亚洲内陆荒漠地区D.北美西侧海底火山

8.石英粉尘从源地到达北太平洋主要通过

A.大气环流B.大洋环流C.水循环D.岩石圈物质循环

读下图,回答9~10题。

9.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

10.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

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

读图,完成11~12题。

11.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2.②地常年盛行风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C.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读合肥“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

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

14.下图中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ABCD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15~17题。

15.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水循环B.温室效应

C.热力环流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6.下图中所示地理现象的成因与上图所示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7.关于上题图中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图所示原理对地表形态塑造的影响较小

B.②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后会造成大范围的降温

C.③图反映了东亚冬季风的成因

D.④图所示原理是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重要成因之一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高空某等值线分布示意图,且a>b>c>d>e>f。

读图完成18~19题。

18.若该图为5000米高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则P处的风向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19.若该图为高空500hpa等压面的高程分布示意图,则M和N地对应的地面点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两地皆为阴雨天气   

B.两地皆为晴朗天气

C.M对应地为阴雨天气,N对应地为晴朗天气              

D.M对应地为晴朗天气,N对应地为阴雨天气

每年都有大量候鸟在澳大利亚和东亚之间来回迁徒,下图为“东亚一澳大利亚鸟类迁徒示意图”,图中还表示了科学家2008年用卫星追踪一只标号为“H3”的斑尾塍鹬迁徒的路线。

读图回答20~22题。

 

20.这只斑尾胜鹬在此次迁徙中,穿越了一个暖锋的阴雨云带,其最可能的时间是

A.4月8日 B.4月10日 C.4月16日   D.4月25日

21.这只斑尾塍鹬停留到11月便沿途返回澳大利亚,路途中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A.沿途皆顺风                         B.沿途前半段顺风,后半段逆风

C.飞越我国山东半岛时,当地农民正忙着收割小麦

D.沿途飞过的自然带依次是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22.全球气候变暖,候鸟从澳大利亚向东亚迁徙可能会()

A.不受任何影响  B.迁徙时间提早 

C.迁徙时间推迟 D.迁徙距离缩短

阅读下表,回答23~24题。

在30°N不同海拔高度上海陆气温及其差值

高度(米)

月份

(1)亚欧大陆

(2)太平洋

(1)—

(2)

海平面

1月

9.2

12.5

-3.3

7月

31.0

24.7

6.3

1500

1月

5.5

6.5

-1.0

7月

24.0

16.4

7.6

3000

1月

-1.3

-0.3

-1.0

7月

13.9

8.6

5.3

5500

1月

-16.5

-14.5

-2.0

7月

-4.3

-6.8

2.5

9000

1月

-41.8

-38.5

-3.3

7月

-28.1

-33.0

4.9

23.对表格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A.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海陆势力性质差异变小

B.7月份,在海平面上海陆势力性质差异最大

C.7月温差大于1月,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D.1月大陆作为冷源、海洋作为热源在不同高度上总是存在的

24.下列等压示意图能正确反应高空海陆差异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天气系统

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

图3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

读图回答第1题。

1.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

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M地的风

向是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

3.产生图示区城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B.暖锋C.反气旋D.冷锋

右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

据此完成4~5题。

4.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5.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

6.读下图,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

四季呈现多变的天气现象,下列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②

③④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①②④③D.③②①④

“高温、干旱”是去年夏季我国江南地区的主要天气特点。

据此结合下图回答7~9题。

7.引起该地区高温干旱的天气系统是

A.①B.②

C.③D.④

8.属冷锋过境的曲线是

A.①B.②

C.③D.④

9.城市比农村更感酷暑难当的原因在

于城市具有

A.集聚效应B.阳伞效应

C.热岛效应D.雨岛效应

读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

百帕),完成10~12题。

10.a、b、c、d四箭头表示的风向,正确的是

A.aB.bC.cD.d

11.甲地和乙地进行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压无法比较B.风力大C.气温低D.湿度大

12.下列关于丙、丁两地大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气逆辐射,丙地强于丁地B.气温日较差,丁地小于丙地

C.丙地,狂风暴雨D.丁地,阴雨绵绵

读图,回答13~14题。

13.如果Y轴表示数值的正向变化,X值表示时间,曲线1、2分别表示某地气温与降水随季节的变化,则该图表示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4.如果曲线1表示某地空气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曲线2表示该地大气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则该图反映的是哪种天气系统过境。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下图为“某年4月17日02时—20时我国西北某地气象要素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5~16题。

15.根据图中各气象要素的变化得知,该天气系统与其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的正确组合是

A.反气旋、冻雨天气      B.气旋、大雾天气

C.冷锋、暴雨天气        D.冷锋、大风沙暴天气

16.此次天气过程对当地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农牧业设施受到了损坏   B.附近山区易出现泥石流

C.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D.缓解绿洲农业供水紧张

《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

“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

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煴:

无烟的微火]据此回答17~18题。

17.下图哪一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天雨新晴,北风寒彻”的地区气压变化

 A.①B.②C.③D.④

18.“天雨新睛,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主要是下图中的

 

A.a减弱B.b减弱C.c减弱D.d减弱

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M、N为锋线,据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所示天气系统是

A.北半球锋面气旋   B.北半球冷锋

C.南半球锋面气旋 D.南半球暖锋

20.图中各点天气状况可能处于阴雨天气的是

A.①④⑤B.②③⑤C.①④D.②③

下图是中纬度某地剖面示意图,此时正经受某天气系统的影响。

据此回答21~24题。

21.最能反映P地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是                

22.观测发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夜晚气温较高,主要原因是 

A.有降水,大气中水的相态变化会放出热量

B.云量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多

 C.云量增多,大气的逆辐射强

 D.云量增多,地面长波辐射增强

23.图中天气系统一般出现在下列哪一气压状况图中(单位:

hp):

        

24.若此天气系统快速由甲地向P地移动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有         

 ①暴雨;②沙尘暴;③寒潮;④梅雨;⑤对流雨;⑥大雪。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③④

读“北半球某地某天气系统过境时风向风速随时间变化示意图”(注:

①图中符号

表示风向,此图例表示北风),完成25~26题。

25.此天气系统

A.多生成在赤道地区的海洋上B.过境时气温骤降带来大雪冻害

C.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D.常带来大风、特大暴雨等灾害

26.据图推断该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是

A.由西南向东北B.由东北向西南

C.由东南向西北D.由西北向东南

下图是某日极地附近风向示意图,据此回答27~29题。

2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附近是冷锋并且正好经历阴雨天气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8.此季节,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挪威可看到不落的太阳  B.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向北迁徙

C.北极黄河站可能是极夜 D.印度恒河正值汛期

29.沿纬线方向,从甲到乙的天气变化是

A.气温:

高—低—高B.风向:

南风—西南风—东南风

C.气压:

高—低—高D.降水:

晴—雨—晴

下图为某一区域500百帕等压面高程(单位:

米)分布状况图。

图中的M、N对应的地面上的点分别是甲、乙。

读图回答30题。

30.下面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地可能有锋面气旋B.乙地为反气旋,昼夜温差大

C.甲为城市,乙为郊区D.甲地气压低,气温高

气候的形成与变化

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据表回答第1题。

经纬度位置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多年平均暴雨日数(天)

33°N,98°E

-12.8

8.7

561.4

<0.2

1.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的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植被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纬度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2~3题。

2.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A.①曲线B.②曲线C.③曲线D.④曲线

3.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蒸发旺盛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

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

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图12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

完成4~5题。

4.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

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度洋

5.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

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

A.Ⅰ>Ⅱ>ⅢB.Ⅰ<Ⅱ<ⅢC.Ⅰ<Ⅱ,Ⅱ>ⅢD.Ⅰ>Ⅱ,Ⅱ<Ⅲ

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

下图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

读图完成6~8题。

6.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0.550.50  B.0.300.50  

C.0.550.35  D.0.300.35

7.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大气环流、地形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地形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8.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A.E  B.F  C.G  D.H

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

据图回答9~11题。

甲乙丙

9.图甲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支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A.锋面雨B.对流雨C.台风雨D.地形雨

10.图乙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

A.海陆间循环B.海上内循环C.夏季风环流D.冬季风环流

11.图丙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温线B.南半球1月等温线

C.北半球7月等温线D.北半球1月等温线

12.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滨海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

据下表分析,德班的气候类型是

德班气候观测站:

(29º50′S,31º2′E)海拔:

5m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23.5

24.5

23.5

22.0

19.0

16.5

16.5

17.0

19.0

20.0

21.5

22.5

降雨量(mm)

118

128

113

91

59

36

26

39

63

85

121

124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

读亚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