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最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7388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最新.docx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最新.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最新.docx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最新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全面做好X年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X〕20号)、《X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X省委办公厅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X委办发电〔X〕5号)的规定,结合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和X年汛期降水趋势预测,特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X年,X区全年降雨量达21613mm(全年平均为16638mm,较平均高出4975mm),较多年平均高出30%。

X年全年,调查和处置险情33处、灾情20处;发布雨情、汛期和地质灾害险预报7400余次,转移群众1640余人,保障了1085户,4025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经X年汛期排查,全区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27处,其中滑坡83处,崩塌14处,不稳定斜坡24处,泥石流6处,部分隐患点还对农田、电站、水利设施、旅游景点设施和游客造成了威胁。

全区除X办事处和X办事处以外,其余乡镇、街道办事处及X新区均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威胁农户1039户,3741人。

我区地质灾害的特点:

一是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潜在不稳定斜坡及崩塌(危岩)次之;二是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以7-9月最为集中,属高发期;三是灾害多发生在中低山及丘陵地区;四是长时间降雨、突发性暴雨以及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是诱发灾害的主要因素;五是具有隐蔽性强、突发性明显等特征。

二、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降雨趋势预测。

根据市气象局气候趋势预测:

预计X年我区年平均气温较常年正常略偏高;年总降水量较常年正常略偏多,较X年偏少。

冬季气温偏高,降水量略偏少,部分地方有季节性冬干。

春季气温正常,降雨量正常略偏少,部分区域可能出现一般性春旱。

夏季气温正常略偏高,总降雨量略偏多,有区域性洪涝。

秋季气温正常,雨量正常,有一般性秋绵雨。

大雨和暴雨开始期接近常年同期,结束期略偏晚,大雨开始于5月上中旬,暴雨开始于6月下旬到7月上旬,大雨结束于9月中下旬,暴雨结束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全区有5-6次区域暴雨天气过程,并伴有1次区域性洪涝,降水集中于汛后期,局地暴雨洪涝偏重,易诱发局地山洪地灾和城镇内涝。

(二)人类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预测。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特别是X等中高山一带挖掘修路等人类工程活动时,易引发地质灾害。

X年我市X路道路扩展,工期持续到今年年底,工程建设活动的开展,将增加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应重点抓好旅游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地质灾害跟踪检查工作,减少和消除诱发地质灾害的人为因素。

(三)地质灾害类型预测。

全区地质灾害发生类型仍然以滑坡、崩塌为主,需特别注意泥石流威胁。

地质灾害规模一般都以小型为主,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威胁对象主要为农村聚居点、公路及游客等。

(四)震后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我区位于X盆地西缘,地处X盆地与青X高原的过渡地带,气候湿润,雨量充沛。

自然地理、地质条件复杂,区内气候湿润,降雨量大,地势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多样,是地质灾害高度发育区之一。

我区先后受“5·12”X特大地震及“X”X强烈地震,反复的震动对山体造成巨大破坏,已松动的岩石,堆积在半山坡、山顶、山沟中的碎屑物质,随时可能演变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受两次地震叠加的影响,地质灾害发生机率大幅度提高。

X区绝大部分地区植被好,地质灾害隐蔽性强,未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的地区将可能出现新的地质灾害,震后地质灾害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我区将有5~6次区域性暴雨,我区面临的地质灾害防灾形势比较严峻。

我区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为长时间降雨、突发性暴雨和地震余震。

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主要出现在短时强降雨天气、地震余震加剧原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变形或岩体崩塌等过程。

工程建设及土体开挖也是地质灾害发生重要诱因之一,主要表现在采矿活动诱发地表裂缝、沉陷;工程建设高角度开挖边坡造成边坡失稳;在不稳定斜坡或滑坡体上修建房屋或其他建筑,增加荷载、造成坡体失稳,引发滑坡;不合理堆放工程弃土、弃渣、尾矿引发泥石流等。

1.X地震Ⅷ级以上(含Ⅷ级)烈度区。

包括分布在区内北部山区,地形切割强烈,受“X”X强烈地震影响,山体严重破碎,已发生多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在半山坡、山顶、山沟中堆积有大量松散的碎屑物质,公路沿线高陡边坡上有大量松动的岩石,受降雨、余震、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随时可能演变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国道X线通行。

2.低山丘陵区。

分布于区内除北部山区以外的大部分区域,大部分为相对高差20-200米的低山丘陵地貌,多为单面山地形,水系发育、植被覆盖良好,雨量充沛,地质灾害隐患隐蔽性强,受强降雨影响,已排查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隐患可能演变为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

三、地质灾害防范重点

X区地质灾害防治划分为三大地质灾害防治区,即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

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等,划分出防治亚区,共计3个大区、10个亚区。

总结分析历年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我区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雨、地震、工程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主要发生在暴雨、强暴雨、地震期间和之后的一段时间。

我区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5月~10月,尤其是7月~8月,容易出现暴雨、特大暴雨等极端天气。

今年我区地质灾害防范除了关注降雨、工程活动等因素,还必须重点考虑“X”X强烈地震影响,X年我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7月~8月,重点防范时段为暴雨、强暴雨期间。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防治原则。

地质灾害防治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实行政府组织领导,属地管理,归口管理,分级处置,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二)防治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灾责任制。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新区管委会是地质灾害防治的责任主体,各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新区管委会行政首长是地质灾害防治的第一责任人。

各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新区管委会要全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成立和完善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机构,层层签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书,落实防治工作责任制。

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新区管委会要组织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把每个已知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责任和监测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人员,确保地质灾害“两卡一表”发放并粘贴到灾害点上每家每户,定期检查手摇警报器,对讲机等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各乡镇、新区管委会还应做好监管督导工作,严禁农户在地质灾害威胁区内修建房屋;对于在普通区域修建房屋的,要督促农户做好房前屋后堡坎和排水设施的修建完善工作,从根本上遏制不必要的地质灾害发生。

2.修订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新区管委会要根据X年1月、3月开展的全覆盖拉网式大排查结果,组织人员做好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修订及发布工作。

要督促相关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对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编制、修订防灾避险预案,明确各灾害隐患点的防灾责任人,落实监测人员和各项防灾措施,发现险情要及时做好防灾避险工作。

3.构建部门防灾联动机制。

按照《X省委办公厅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X委办发电〔X〕5号)规定,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落实“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测群防、全民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联动机制。

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各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负责威胁城镇居民和乡村农户住户安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交通部门要做好公路、航道沿线及交通设施和通行安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实施;水利部门要重点做好河道、水利设施和周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实施;住房建设部门要做好市政公用设施及周边地质安全隐患防治工作的组织实施;扶贫开发部门要做好移民迁建区、移民迁建设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实施;经济信息和科技主管部门要做好工业企业、矿山开采等生产活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实施;文体广新部门要做好旅游景区、游客集散中心、文化活动场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工程建设项目相应的行政主管部门要指导和督促工程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做好在建项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发改、教育、民政、卫生、应急等行政主管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做好相关领域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实施。

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重要信息、突发事件要及时通报、快速反应,实现防灾信息与部门工作间的充分衔接,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格局。

4.以人为本,突出防御重点区域。

人口密集区。

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乡镇、农户聚居点、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区,要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及时纳入监测预警范围,落实防灾避灾措施。

在建工程:

地质灾害易发区在建交通、水利、能源、电力、通信等工程项目,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施工,生产区和生活区必须严格分开,生活区必须远离地质灾害危险区、威胁区。

工矿企业:

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矿企业要认真开展厂矿周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报告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组织专业队伍调查;对调查发现地质灾害隐患要及时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通过简单措施即可消除的,立即治理消除隐患。

对治理工程费用超过厂矿搬迁成本的,尽快组织搬迁。

矿山企业必须按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案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重要交通要道:

对区内国省干线等重要交通要道已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能及时治理的,要尽快治理,不能治理的逐点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员,设立警示牌,做好防灾宣传和监测预警,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对过往车辆和行人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5.宣传普及防灾知识,提高防灾自救能力。

我区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分布在农村,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形式,提高农村居民的防灾避险自救能力。

要通过广播、电视、微信等新兴媒体,采取黑板报、标语、图片、宣传册、办培训班、在中小学开设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课堂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地质灾害的识别方法,发生的前兆和防范措施,进一步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识灾避灾技能。

对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将“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给受威胁的群众和单位。

由各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新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的村组负责实施,受威胁的群众和单位参与,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避险自救演练,让所有受威胁的群众和单位熟悉灾害发生时的紧急撤离路线和应急避险场地,熟悉应急避险帐篷搭建方法,增强群众临灾避险和自救能力。

6.健全完善群测群防体系。

区、乡镇、村(社区)、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五位一体的群测群防体系是我区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传递的纽带。

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员发生变化的乡镇、街道办事处、新区管委会要及时将变化后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员姓名、手机号码报送X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时更新群测群防体系。

新增地质灾害隐患要立即落实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员,并将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员姓名、手机号码报送区X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纳入群测群防体系。

区X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认真开展乡镇、村、组(社)干部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培训,提高基层防灾避险操作能力,筑牢基层防灾防线,夯实群测群防基础。

财政部门要安排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配齐监测预警设备,确保群测群防体系正常运转。

7.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和水利部门要与气象部门密切配合,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

要提高预警预报质量,增强防灾预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将重要的天气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及时传递给防灾责任人和监测员。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协调电视台、广播等新闻媒体,及时面向全社会公众滚动发布重要的天气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

各隐患点所在乡镇、村、组和监测员收到重要的天气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要立即通知并组织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群众撤至应急避险场地,变被动防灾为主动避让。

8.加强监管,严防人类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

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灾后重建集中安置规划选址必须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必须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建议意见,切实做好工程作业区、生活营区、工棚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采矿企业必须按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案,做好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坚决制止无证开采、私挖滥采行为,坚决关闭破坏生态地质环境和存在严重地质灾害隐患的矿山。

9.增强应急反应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各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新区管委会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要成立由单位主要领导任组长,地质灾害防治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领导小组,指挥协调重大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

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汛期值班制度、险情巡查制度、灾情速报制度和应急调查制度,加强防灾技术力量,增强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

10.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和灾情险情报告制度。

各级各部门应严格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向社会公布值班电话。

要确定专人负责,严格执行地质灾害灾情险情速报制度和月季报制度,要加强地质灾害成功避灾案例和预警预报反馈信息的收集、汇总。

一旦发生灾害,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相关部门必须迅速开展自救,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要立即组织专业队伍开展应急调查,预测灾害发展趋势。

同时,各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X新区管委会、相关部门要及时向区应急局和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报告相关信息(区应急局电话:

2822521;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值班电话:

2821403、传真:

2822297)。

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地质灾害或者出现重大险情的地质灾害,必须在接到信息的半小时内速报,2小时内书面报告,并随时续报抢险救灾进展和灾情险情变化,保证数据准确、及时,做到不瞒报、不漏报、不错报。

五、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

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和各级政府防灾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灾害防御工作,落实防灾措施,负责组织指挥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各部门防灾责任人负责按职责分工做好管辖范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负责地质灾害隐患日常监测,组织实施受威胁的群众和单位开展地质灾害避险自救演练,做好报警仪器和监测区域内监测仪器管护,监测区域内警示标志、公示牌保护,组织受威胁群众主动避险等相关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