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一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7123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3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一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苏教一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苏教一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苏教一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苏教一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一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备课.docx

《苏教一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一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备课.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一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备课.docx

苏教一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备课

课题

1、春笋

教时

第一课时

学科

语文

日期

2月21日

教学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自读的基础上简单说出课文的内容,不要求把整篇课文表述出来,但表述的每一句话要求完整。

(2)、准确识记本课的9个四会生字,做到读准音,记住形,笔顺书写正确。

部分生字能组词说义。

(3)、认识2个新的偏旁:

石字旁和夕字旁。

(4)、自主观察“破”“冲”两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进行描红、仿影,最后能独立在田字格中正确地书写。

重点

难点

准确识记本课的9个四会生字,做到读准音,记住形,笔顺书写正确。

部分生字能组词说义。

认识2个新的偏旁:

石字旁和夕字旁。

教学过程

时间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2-3’

常规性积累

听力:

春笋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2’

核心过程

情境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春天的小客人,看看谁能一口叫出这位小客人的名字。

(板书:

春笋)除了名字你还知道春笋的什么知识吗?

2、你还能用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来说一说春笋娃娃的样子吗?

1、生说一说这位春天的小客人叫什么名字。

2、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对春笋的认识。

3、通过一句话和词语的训练,帮助孩子们进行词语积累。

出示春笋的实物,让孩子说一说春笋的名字。

预设:

胖胖的,尖尖的,嫩嫩的

10’

活动一:

初读课文

1、春笋娃娃在你们的眼中真是可爱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春笋娃娃的课文,想去读一读的小朋友赶快把书打开。

2、春笋娃娃最喜欢认真学习的小朋友了,它还给你们提了一个要求呢,它要求小朋友在读的过程中能做到认真、仔细、不添字不漏字!

1、翻书然后坐正。

2、学生开始自读课文。

3、交流、反馈。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老师巡视。

10’

 

活动二:

生字学习

1、出示生字,和学生一起来分一分,哪些生字是早就认识的?

哪些生字是还需要一起去学习的?

2、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解决生字的学习。

1、给生字分类(认识的和不太认识的)

2、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字的学习

3、开火车读生字。

同桌互相学习生字

根据具体情况补充:

“声”的扩词;“外”和“笑”的反义词;“破”的笔顺;“再”的意思。

10’

活动三:

再读课文

1、小朋友们先自己轻声读一遍,然后再读一遍给同桌的小伙伴听听,同桌小伙伴要仔细听哦,读流利了请伸出你的大拇指!

还不够流利的,同桌帮助他读流利!

2、指导难读的句子。

1、生自读课文

2、同桌互读。

3、交流反馈。

4、个别句子的朗读。

5、全班齐读。

学生通过自读、互读课文交流、练习朗读难读的句子。

预设:

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5’

学习生字

1、出示“破”和“冲”。

2、引导孩子就这两个字进行交流。

3、教师范写。

1、孩子读一读,找找共同点()

2、以田字格为基准,孩子提出要特别注意的笔画。

3、在书上描红,然后仿写一个。

预设: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板书设计

1春笋

冲破掀翻冒

不怕苦难顽强生长

教学反思

本课是第一课时,识字教学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是难点。

低年级的孩子记忆里好,但是面对九个生字,要记住确实不容易。

如何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效率?

在生字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指导学生给生字编故事,编儿歌,编口诀、换部件记忆。

例:

石头撞虎皮就是“破”。

这样的生字教学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在理解重点词语时,利用表演的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课题

1、春笋

教时

第二课时

学科

语文

日期

2月22日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3)了解春笋那不断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重点

难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了解春笋那不断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教学过程

时间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2-3’

常规性积累

听力:

它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

2’

核心过程

复习

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开火车读词语(带、不带拼音)。

学生读卡片。

10’

活动一:

精读课文,入情入境

学习第一段

1、自读第一段。

2、指名读第一句话。

3、听一听春雷爷爷是怎样叫醒小春笋的?

(看图片、听雷声)

4、谁来当春雷爷爷叫醒小春笋?

5、春雷爷爷真厉害呀,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指导朗读第一句话。

6、说话:

春雷爷爷除了唤醒了小春笋,还会唤醒谁呢?

学习第二段

1、春笋娃娃在春雷爷爷的呼唤下醒来了,它们……(引读第二句话)出示句子,再指名读。

2、它们是谁呀?

你能把

小春笋的动作找出来吗?

(板书:

冲破、掀翻、冒)

3、小春笋冒出来了,它睁开眼一看,呀,好大的世界,它们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刚出来的春笋是怎样的呢?

学习第一句话

1、春笋长什么样子呢?

2、(出示实物)理解“浅

褐色”:

黄中带点黑色。

“裹着”:

春笋的外衣很特别,一件一件裹得真紧呀。

还有什么也是裹着的?

(玉米、宝宝)

3、(掐春笋)看春笋真嫩呀,能掐出水来,真像嫩生生的娃娃。

你喜欢它们吗?

指导朗读。

学习第二句话

多么可爱的春笋宝宝,它们快乐地生长着,它们的生长离不开阳光和雨露。

学习第三、四句话

1、春笋是怎样生长的呢?

2、你能加上动作读一读

吗?

(板书:

不怕困难、顽强生长)

3、春笋从嫩嫩的笋牙儿,长呀长呀,越长越高,越长越高,你知道最后它们长成什么了吗?

(竹子),竹子可以做什么呀?

1、学生自读第一段。

2、指名读第一句话。

3、听雷声。

 

4、学生模仿雷声。

5、学生朗读。

 

6、学生练习说话,一声春雷,唤醒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学生读课文。

再读第二段,找找小春笋的动作。

 

2、学生自己先想一想、做一做春笋生长的动作,指名学生做动作。

 

4、指名读、齐读。

 

5、同桌说一说、指名说。

 

学生自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一句话。

2、做动作理解“裹着”。

 

3、朗读第一句话。

 

1、自读第一句话。

 

2、有感情地读第二句

话。

1、指名读三、四句话。

2、加动作读一读。

3、学生讲述。

教师出示图片、播放雷声。

 

模仿:

轰隆隆、轰隆隆,小春笋快醒一醒、醒一醒,春天已经来啦!

 

预设:

一声春雷,唤醒了冬眠的青蛙,沉睡的蚯蚓。

 

师引导:

春笋冲破了厚厚的泥土,掀翻了重重的石块,从地里冒了出来,它们多么勇敢、多么顽强呀!

你想做这些勇敢顽强的小春笋吗?

你瞧,这边的小春笋冒出来了,那边的小春笋也冒出来了,一个一个可真多呀!

谁来夸夸这些勇敢的小春笋?

 

追问:

“迎着”该是怎样呢?

你看,春风轻轻地吹,春雨细细地下,笋娃娃挺起小胸脯,多神气,笑得多甜呀,你能读好它吗?

 

放光盘:

看一看动画中的春笋是怎样生长的?

学生讲述

10’

活动二:

回顾课文

尝试背诵

让我们想象这春笋破土而出迎着春风和阳光快乐生长的景象,一起来背一背课文吧!

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教师及时点拨引导背诵

10’

活动三: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有个头饰想戴吗?

有个条件,把自己当作春笋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扮演小春笋自我介绍

我是一个裹着浅褐色外衣的小春笋……

5’

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理清结构,明确要点

3、教师范写

1、学生认读生字卡片

2、学生描红、临写

小老师指导生字的关键笔画和关键点。

板书设计

1春笋

冲破掀翻冒

迎着笑长

不怕苦难顽强生长

教学反思

春笋写的是在春笋在美好的春天来临之际,破土而出,旺盛生长的情景,热情赞美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

在本课,我重点让学生体会春笋顽强向上的生命力。

怎样才能让学生充分体会春笋的顽强生命力呢?

我想到了角色体验的方法。

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来演绎文中情节。

“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

”扮演春笋的小朋友们伸伸懒腰,悠悠醒来,一个一个猛然起立,“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假象石块:

顶在头上的书本)。

一站一掀之间,真切地感受到了春笋那顽强地生长意志。

“冲破”、“掀翻”需要多大的力量啊!

此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激情被带出,再来读这段话时激情十足,能感受到“春笋们”的勃勃生机。

课文最后,伴随着动感的音乐,孩子们舒展着双臂,挺起胸膛,在春风中生长,在阳光中生长,在春雨中向上,一节又一节,向上再向上。

课题

2、雨点

教时

第一课时

学科

语文

日期

2月22日

教学目标:

1、了解雨点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表现。

2、体会雨点的欢乐心情。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

难点

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了解雨点在不同地方的表现。

教学过程

时间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2-3’

常规性积累

古诗积累《村居》

2’

核心过程

激情导入

1、出谜面: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河里就不见。

2、板书课题。

《2、雨点》

小雨点可喜欢旅行了,但不知道他今天要不要出门,让我们一起来喊喊他吧!

3、雨点今天要到什么地方去呢?

请小朋友们听一听小雨点的自述吧。

1、猜谜语。

2、读课题。

 

3、学生齐呼:

雨点,雨点,快出来!

学生猜谜语

指名读题,齐读

10’

活动一: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

2、提问:

爱旅行的雨点来到了哪些地方?

3、贴图:

池塘图、小溪图、江河图、海洋图

 

1、学生自己读课文。

2、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3、学生交流问题

学生自读课文,并思考问题,雨点来到了哪些地方,边读边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全班交流雨点落到了哪些地方。

10’

活动二:

理解课文

指导朗读

提问:

你最喜欢读哪一句,读给小朋友听一听。

1、出示第三句:

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

 

2、出示第四句:

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

(板书:

跳跃)

边看图边读相应句子,其他学生评议。

1、自由读,边读边想象雨点在江河里奔跑的情景。

(板书:

奔跑)

2、思考你奔跑过吗?

在什么时候奔跑的?

3、指导朗读。

1、指名读。

2、你觉得这位小朋友读懂了吗?

从哪里听出来的

预设:

1、第一句:

感受池塘里的水静静的,池塘边很安静,水波一动不动,雨点在里面很舒服,在里面睡觉。

2、第二句:

溪水缓缓流淌,雨点落进去以后在里面随着溪水散步。

3、第三句:

江河里的水流很快,雨点落进去后随着水流快速奔跑。

4、第四句:

海洋波涛汹涌,波浪起伏,雨点随着波浪起伏,好像在跳跳床上跳跃。

10’

活动三:

背诵课文

1、播放动画。

 

2、指导背诵全文。

 

练习背诵

给予动画的支撑,学生根据动画,练习背诵课文。

5’

小结课文

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落、海、洋”,学生认读。

2、这节课学了哪几个有三点水的字?

3、教师范写指导

1、读准字音,带拼音认读,去拼音认读。

2、怎样记住这些字?

3、学生描红,临写。

学生相互补充,教师及时评价点拨。

板书设计

2雨点

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睡觉散步奔跑跳跃

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重点是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在读文的同时能理解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学会生字“觉”“散”“步”“跑”“跳”“跃”,掌握生字“散、步、跳”的笔顺,掌握“觉、散”的偏旁。

一堂课上下来,学生基本能达成目标,但是课堂显得有些枯燥,学生的兴趣缺乏,应该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

课题

2.雨点

教时

第二课时

学科

语文

日期

2月23日

教学目标:

(1)指导写字。

(2)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表演课文。

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

(3)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重点

难点

重点难点:

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表演课文。

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

教学过程

时间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2-3’

常规性积累

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

2’

核心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出示生字词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开火车读生字

2、学生齐读

1、开火车读生字,注意正音

10’

活动一:

复述课文

1、提示:

你们能看着板书和图来给大家介绍雨点落在哪些地方,在干什么?

2、指名背诵。

1、学生根据图画说一说雨点落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2、指名背诵

学生简单介绍雨点落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简单说说为什么?

10’

活动二:

表演朗读

1、你能配上动作演一演吗?

2、指名表演

3、集体表演

1、自由练习

2、表演朗读

3、集体表演

预设:

学生表演后,让学生进行评价。

10’

活动三:

转换角色 运用语言

1、小朋友,你觉得诗人写得好吗?

你也想作个小诗人吗?

出示句式:

雨点落在果园里,在________;

雨点洒在树梢上,在________;

雨点落在田野里,在________;

雨点降在树林里,在________。

2、你们注意观察过吗?

雨点还会落在哪些地方呢?

学着诗人讲一句。

1、分小组讨论。

 

2、交流评议。

 

互相讨论、交流。

 

 

预设:

在果树上给果子洗澡

在树梢上跳舞

在田野的小草上滑滑梯

在树林里的树叶上唱歌

5’

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觉、散、步、跑、跃。

2、认识4个新偏旁。

3、看生字笔顺表。

4、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散”、“觉”。

5、巡视指导。

1、读准字音,带拼音认读,去拼音认读。

2、谁有好办法记住它们?

3、记忆生字笔顺。

4、生观察,并交流怎样把字写好?

5、学生描红,临写。

1、读生字时注意正音

 

2、预设:

散、步的笔顺要注意。

板书设计

2雨点

反文旁

见字底

止字旁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没有逐句讲解,而是让学生说“你最想落在哪里呢?

能把那个句子读给老师听吗?

”重点指导“睡觉、散步、跳跃、奔跑”这四个词语,我直接引导学生读,而没有让学生理解词的意思,应该让学生动起来,演起来。

低年级课堂上的表演时间就是让他们在休息,学生在演一演的过程中会更好的理解词语,读好课文,这样既符合了儿童好运的特点又增强了学习的情趣,营造了活泼欢快的教学气氛。

在读完课文的基础上,我设计了“雨点落在   ,在   。

”这个句式拓展练习,并让学生把这些句子组合成一首首小诗,让他们体会当小诗人的乐趣。

课题

3、小池塘

教时

第一课时

学科

语文

日期

2月27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并掌握偏旁:

耳刀旁、绞丝旁、口字旁、女字旁。

重点

难点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并掌握偏旁:

耳刀旁、绞丝旁、口字旁、女字旁。

教学过程

时间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2-3’

常规性积累

听力:

明亮的小池塘,美丽的大眼睛,印出一个五彩的世界。

2’

核心过程

复习导入

1、会背诵《雨点》吗?

2、雨点落进小池塘会怎样呢?

小池塘在你印象中是什么样的?

3、春天的小池塘是怎样的呢?

(板书:

3、小池塘)

1、背诵《雨点》

2、说说对小池塘的印象

 

3、读课题

1、指名背诵

2、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

小池塘里的水清清的,静静的。

3、指名读题、齐读课题

10’

活动一:

引导看图范读课文

1、出示:

小池塘画面。

来到了小池塘边,你看到了什么?

2、配乐朗读课文

1、看图练习说话

 

2、边听边思考,图上画了什么?

1、预设:

我看到了清澈的小池塘。

我看到了明亮的小池塘。

我看到了圆圆的小池塘。

10’

 

活动二: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顿准字音,读通顺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词语

姐姐 芦苇 睫毛 白鹅 倒映 鲜红 珍珠 水波 一只

3、自由朗读课文

小池塘美不美?

最美的地方是哪儿?

1、自读课文

 

2、自读词语

指名读

开火车读

 

3、再读课文

1、自读全文

 

2、预设:

理解词语

吹气(动作);芦苇(看图);水波(动作想象)

 

3、指名读课文,读自己觉得最美的地方。

10’

活动三:

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带着美的感觉再去读一读课文

2、课文把小池塘比作了什么?

1、齐读课文

2、指名回答

1、齐读课文

2、预设:

课文把小池塘比作明亮的大眼睛。

5’

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观察“姐、吹、阳、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范写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描红

1、预设:

字音指导

2、预设: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且左右同宽。

板书设计

3、小池塘

波姐只吹

教学反思

识字教学是本课的重点,在这堂课中,我重点安排了两次相对集中的识字活动,一次是在初读完课文后的生字词语的检测,还有一次是在整体感知课文后,指导写字时的生字巩固,让学生自学生字并交流识字方法,通过这样两次相对集中的识字,学生基本能掌握本课的生字。

课题

3、小池塘

教时

第二课时

学科

语文

日期

2月28日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文中的字词句,感悟春天小池塘的明丽。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

难点

理解文中的字词句,感悟春天小池塘的明丽。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时间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2-3’

常规性积累

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象长长的睫毛。

2’

核心过程

复习巩固

1、出示词语

姐姐 芦苇 睫毛 白鹅 倒映 鲜红 珍珠 水波 一只

1、开火车读词语

10’

活动一:

品读课文

1、出示:

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

你读懂了什么?

你能来演一演吗?

2、醒来后的小池塘是什么样子的呢?

出示第二、三两句。

 

3、小池塘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它睁得好大好大,都看到了什么?

 

4、看图齐背

5、出示:

“________倒映在池塘里,像________。

1、指名读句子

表演春风姐姐和小池塘。

2、看图,读一读第二、三两句。

 

3、自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句交流

 

4、看图齐背

5、练习说话

1、预设:

春风姐姐吹得很轻。

预设:

学生表演,一生轻轻地吹,一生醒来。

2、预设:

小池塘醒来后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

池塘边的芦苇像长长的睫毛。

3、预设:

它看到了白云像一群白鹅;太阳像鲜红的气球;月牙像弯弯的小船;星星像闪亮的珍珠。

5、预设:

柳树长长的头发

小燕子一把剪刀

大树一把绿色的伞

蘑菇一把小花伞

蝴蝶五彩的花儿

10’

 

活动二:

感情朗读

1、小池塘不仅美丽,而且明亮,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

1、听老师配乐朗读

配乐自己试着朗读课文

1、评价,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

指名朗读课文,生生评价。

10’

活动三:

课外作业

春天的大自然还有很多很多美丽的景色,等着我们小朋友去发现,把自己观察到的美景画下来或写下来,到班里交流。

5’

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

姐、鲜

 

2、范写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描红

1、指名交流

板书设计

3、小池塘

白云——白鹅

太阳——气球

月牙——小船

星星——珍珠

教学反思

小池塘描写了小池塘如同明亮的眼睛,映出五彩缤纷的世界,给人以生动形象的美感享受。

课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给人一种美的愉悦,赋予静态的池塘以动态和生命。

我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提高思想认识。

 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激发学生探究:

“现在,小池塘这只大眼睛要看东西了,它看到些什么呢?

”首先请同学们读课文,把小池塘看到的东西说说。

接着课件展示:

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

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

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

老师点拨:

“同学们,它们能一起出现在小池塘的大眼睛里吗?

”让学生明白:

在不同时间,小池塘倒映的东西是不同的。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

学生诵读第二自然段之后,就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模仿课文中句式,用“()倒映在池塘里,像()”来练习说话。

学生展开了充分的想象:

柳树倒映在池塘里,像小姑娘长长的头发。

小燕子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把剪刀。

大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把绿色的大伞。

孩子们展开想象之后,鼓励他们用笔写下来,锻炼学生说话能力的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

课题

4、春到梅花山

教时

第一课时

学科

语文

日期

3月1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重点

难点

初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过程

时间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2-3’

常规性积累

听力: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象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2’

核心过程

引导看图,揭示课题

1、春姑娘来到太湖边,她给太湖带来了小草、鲜花、细雨,她给人们送来了欢乐。

今天,春姑娘又打扮一新,来到了梅花山。

板书课题:

4、春到梅花山

2、出示挂图,引导观察:

要求学生由近及远观察画面,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

1、指名读题

齐读课题

 

2、由近及远观察画面,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画了哪些景物?

1、简单交流梅花山:

位于南京市中山门外东郊风景区,那儿到处都是梅花,是观赏梅花的好地方。

 

2、预设讨论:

(1)图上的花儿开得怎么样?

(2)人们到山上来干什么?

10’

活动一:

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

要求:

画出难读句子,练习把句子读通顺。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课文。

 

2、再读课文

 

1、学生自读,老师巡视

 

10’

 

活动二:

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词语:

寒气、还没有、退尽、挨着、一片、散发、休息、欢乐、盛开、晶莹、透亮、涌动

指名读词语

去拼音开火车认读词语

齐读词语

预设正音:

退、休、寒、尽、欢、盛、晶、莹、涌

10’

活动三:

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1)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