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孟子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7082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孟子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习孟子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习孟子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习孟子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习孟子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孟子心得体会.docx

《学习孟子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孟子心得体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孟子心得体会.docx

学习孟子心得体会

学习孟子心得体会

篇一:

《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

在这十几周的学习听课过程中,我深深地被老师诙谐幽默的讲课方式还有标新立异的独特思想感染着。

我收获最大的是,人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不要轻易被外界蛊惑。

我也清楚地认识到,一个国家一所大学要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和胸襟。

只有兼容并包思想才会繁荣,社会的进步也体现于此。

这门课开阔了我的思维空间,让我有了一种要读点什么的欲望。

我急需一种与别人思想共鸣的感受,于是我选择了《孟子》这部经典,从中得到了久违的畅快。

下面我就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找到一切,溯本回源;从逐物迷方与纷纭杂乱中回归宁静。

我们需要从属于自己文明的厚重中寻找内心的坚定笃实,而不是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而可能数典忘祖。

如何去寻找这份历史的深刻静谧?

古人早已用超凡的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一份营养又美味的心灵鸡汤国学。

《孟子》在国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本书历经千年,历久弥新。

它并不是一部简简单单的一部人臣与君主,人臣与人臣的枯燥对话记载录,它其中所蕴含的小由为人之道,大至政治理念的一体化的内容仍值得我们深思。

时间并没有湮没它的光辉,直到今日,它所蕴涵的深刻意义仍值得后人探索解读。

孟子是战国中期邹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孟子》十分善于用比喻或者是寓言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一些原本很抽象的东西变得生动传神。

全书运用比喻不下千处。

而且每处都给人以“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的感觉。

他的比喻多种多样,方法自如,毫无牵强造作之感。

而且,《孟子》一书的语言精练流畅,同时又浅显易懂。

孟子继承孔子“仁”的思想,他驳斥墨家的”兼爱”,攻击法家的“耕战”,主张“保民而王”,通过施“仁政”去求得天下的统一。

在思想方面,《孟子》具有民本思想。

他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

例如孟子说过: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夫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

孟子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孟子反对霸政他提倡以德服人,反对武力服人的霸政,目的在减轻民生痛苦,缓和社会矛盾,因此孟子主张“王道政治”,反对霸力服人。

孟子还主张“政事以民为归宿。

”孟子对梁惠王说: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其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可见孟子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教育上,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

他说: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而且,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但又认为人善性,是无法从外在培养,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

孟子的抱负,在于使诸侯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虽然其很多地方都说到七十里而王,但实际上还是认为大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虽然先后到了不少的诸侯国,感觉上他对滕、邹、鲁等小国不够尽心,而在魏、齐两个诸侯国花费较多的心神,特别是齐国。

孟子根据对当时形势的把握,认为春秋以来连年的征战使民不聊生,人们都盼望有仁德的君王来解救,就如同被倒悬的人希望得到别人解救那么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个国君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天下民心必然归顺,从而达到王天下理想。

孟子的这个期望在梁惠王身上并没有实现,短短的魏国之行,一年以后梁惠王就死了,而继任的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一个能施行仁政的人。

而当时的齐国,国势正盛,土地宽广,人口众多,贤士云集,因而孟子先后两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齐国,而且时间很长,第二次去已经71岁高龄,仍然试图说服齐宣王施行仁政,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结果与齐宣王的意见相左,郁郁而去,齐宣王甚至没有派人来挽留。

如果说王天下是孟子的终极目标,那么起点就是在国内施行仁政。

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作四个层面:

一、保护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从而保证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使百姓不离开国土;二、教导百姓自给自足,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国家要重视生产的季节,使百姓能安心生产;三,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四,在前三个方面都实现之后,再进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的社会风尚。

这四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能按此施行仁政,那么这个国家君主的仁德就会声名远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这个国家来,到那个时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

学习孟子心得体会)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

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

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

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

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

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

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

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

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

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

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

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

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

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

”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

使奕秋诲二人奕: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

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

他告诫学生说: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

学习亦然。

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

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

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

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

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教亦多术。

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他说: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说: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

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在为人上,孟子提出了“养吾浩然之气”的哲学理念,这里的“气”的意思并非是具象化的物质而是一种精神境界,其中有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矣。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

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

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

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确立正常命运的方法。

而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养浩然之气”的原则,而有了“浩然之气”,则就可以面对“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逆境,才能够“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有所担待。

同时他对于朋友,人臣,国君阐述个人修养的内涵时用了不同的内容,对朋友侧重自处之道,自修之心;对人臣则讲述处理事情的原则方法;对君王则侧重用人及政治方向的策略,这足以说明孟夫子本人的灵活而并非是所谓只有古板呆滞的面孔。

而在大的政治方向上,主要是向国君进言,孟子在向梁惠王进谏时,抓住各种时机向他说明实行王道的好处,既施行仁政,以达到“内圣而外王”的形势,其中的“时”与“势”论述精辟,鞭辟入里。

在对待百姓的大的方针上“不违农时”与“使民以时”。

这几个字已经可以概括爱惜民力与基层健康发展的方针内容,安居乐业只要到“时”做该做的就可以了,而在当今中国,这正是我党基层方针的基本内涵;然后“申以孝悌”,以孝仁忠信教育百姓,使整个国家在文化上发展起来,百姓能够较好得担当起公民责任,努力奉献社会,那么政治经济就会在这个良性基础上进一步又快又好发展,反过来又会继续促进教育方向的改革,形成一个正面循环,在这个层面上也是党和政府一直关心教育原因之所在;而对于君主而言“与民同乐”,“爱民如子”,那么百姓就会“民乐王之乐,忧王之忧”,上下一心,则就可以达到“势”上的“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而对于现在中国而言,党的执理念就是“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难处,维护群众利益”,从而老百姓也积极拥护党的政策,支持党的决策,时刻代表群众最根本利益,紧紧依靠群众,这正是共产党活力长久之所在,精神永恒之所在。

因此可以看出,在几千年,孟子的学说中,虽然有他那个时代的时代局限性,但是他本身已经突破了时代的局限,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已有了社会主义的大同思想的雏形,这是非常值得我们赞叹和敬佩的,在那个君权至上的时代,他选择了为那个时代的纷乱中守护一方净土,尽管他仕途上的失意,但那并非是因为他过于清高,而是他明明可以选择用霸道诡术取悦君王,但他依然愿意为了大义而精神殉道。

他的人格修养,“善”“气”持而养,这不仅是一种身心修养人格的境界美,也是一种人格审美。

行之以仁,待人以信,敬事以忠,在精神上达到充盈持泰,就可以对别人产生“善”的影响,从小及大,由微至广,就可以体现出孟子在政治原则上的个体趋同的主体性,“格物,自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从个人而言意味着一个自由公民的健康状态,而整个社会而言就意味着共产主义的共性的个性体现,因此孟子的学说对于当今社会仍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因为思想的深刻不会被历史风化,而会被历史铭刻。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

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归顺而非霸天下,王与霸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于爱人,仁政的中心在于爱民。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总的来说,我对《孟子》的认识还是表面的,肤浅的,但是我深信,随着我的不断学习,在我的个人品格自我鞭策和在政治认知上进一步加深的基础上,我会更全面的了解它的思想光芒,它的广博内涵,进一步体悟未来的人生和精神内涵。

篇二:

《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

近来,把《孟子》读了一次,孟子的言语就当时的礼仪规范而言,确实是做到了遵礼,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是世人的表彰。

于是梁惠王下问于他,齐宣王请教于他,滕文公问事于他,在他面前请从教诲。

在孟子的滔滔雄辩之下,为王者只得表示承认自己行政的一些不足,表面上乖乖地听从而无从反驳,最多也只有“王顾左右而言他”借此来表达自己对自己所为的尴尬情形。

孟子周游列国,倡仁义之说,道性善之论,正人心,息邪说,以“舍我其谁”的胸襟和气概怒斥以权利为核心的现实功利主义,力主改变诸侯割据的局面,一统中国,在统一的僵土之上,安民抚民,建庠教民,然而这种伟大的思想,却如同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在当时不合实际,终于没有办法实现。

孟子一生兢兢业业的莫过于实现自己的理想,让王者行仁道。

他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将高高在上的“君”、“夫子”从神圣不可侵犯的位置上拉回到普通“人”的范畴,而且是低于众“民”之下的。

在孟子眼中“圣人”只不过是“人伦之至也”,他常引用有若的话来阐明圣人“圣人之于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认为孔子了集“清”、“任”、“和”、“时”(“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这任者也。

柳下惠,圣这和者也,孔子,

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下》)集这四为一体的,所以孔子是最大的圣人。

圣人纵然学识渊博,载心仁厚,仁者无敌,终于“出于其类”,如孔子——大圣,自己也说“圣,则吾不能,我学而不厌,而教不倦也”。

圣人既然也是民众的一部分,是以民众为基底的,于子孟子顺势大胆说出了“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孟子这种把民权放在君权之上的思想,比法国的卢梭的民权论早了一千多年。

孟子讲究“民为邦本”、“保民而王”,在国内实行仁政,“修天爵,仁义忠信,乐善不倦,而人爵”便跟从而至,用“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使人民富起来,倡保民之说,从而实现“王者无敌”,建千秋事业。

其次来说说孟子的个人修为。

从孟子的言语中,道出了冲彻中国文化的大丈夫理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铮铮铁骨,傲然立于世人的眼前。

于是“居天下之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袒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故要匡正时弊,使上自诸侯有信心施行仁政(“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下至庶民(“人皆可以以尧舜”)以便使政风,民风以及整个社会风气都有一个根本的好转,在救世,救民,其用心是良苦的。

在个人修身上,孟子提出“养性”、“修身”,讲”性善“,所以提倡“养性”,即扩充固有的善端。

孟子亦讲“养心”,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

古人说“白沙在涅,不染也黑;逢中生麻,不扶也直”,正是与“近朱则赤,近墨者黑”同一个道理。

于是孟子提出“自暴者,不可与有信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社会环境固然重要,但人的主观意愿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贫穷之中,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照样“不改其乐”乐而忘忧。

孟子总结人世过错,说道“咎,多由于自取”,正因为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故孟子毅然指出“仁者如射,射者已已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公孙丑上》),这种灾难我担当,“不怨天,不尤人”不知当羞杀古今多少怨天尤人,抱怨命运不济的“仕者“了。

这对中国的影响也是甚大的。

孟子的严于律己,当是现世的楷模。

孟子的教学方法在今天仍然有很多可取之处。

他提倡的“深造自得”与我们今天提倡的要学生加强自学,变灌输为主为自学为主体很有相似之处。

他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他认为高深的造诣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地追求得到。

而自觉地追求得到,掌握得比较牢固,牢固地掌握而不动摇,就能积蓄很深,积蓄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要自觉地有所得。

追求探索便会得到、放弃便会失掉,这就是益于收获的追求,这就是说,要重视学生自得,自觉得到的知识才能成为自己的知

识。

他还提倡启发思维。

孟子和孔子一样,善于启发思维,善于使用问答达到他预期的效果。

他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开动脑筋,不要急于代替学生作结论。

教学生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姿势,以启发和诱导学生,激发学生有进无退的自觉性,教师不能降低要求,要在正确的道路中站住,有能力的学生便跟随而来,这便是教师引导的结果。

孟子还提倡“循序渐进”、“专心有恒”、“因材施教”,这些教育思想的某些方面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方法仍然很有作用。

他对教师提出了一条标准,那就是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而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作为教师必须首先自己明白,然后再去教别人明白。

他谈到教师既要遵循教学规律,又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做到德高为师,学高为范。

篇三:

《孟子》读后感

姓名:

学号:

班级:

学院:

中国思想史期末作业题目:

《孟子》读后感陈婷1002203110级21班历史文化与旅游

专业:

文化产业管理

《孟子》读后感

春秋战国,周天子势微,诸侯崛起,百家争鸣的时代来临。

好战、主张以严刑峻法治世的法家得到诸侯的青睐,而主张以仁政治理天下的儒家满足不了诸侯的野心,不被重视。

孔子周游列国,最终失败而归,而作为儒家学说的继承人的孟子,却再一次走上孔子的老路,一国不接受,再去另一国,致力于宣扬自己的治国思想。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的学说与德治思想,提出“仁政”、“以民为本”等思想。

孟子与庄子不同,他忧国忧民,积极入世,致力于国计民生。

《孟子》一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学说,他用讲故事与举例的方法,向君主证明,仁政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得人心者得天下。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又发展了德治学说,提出“君轻民贵”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提倡以民为本,德治天下。

百姓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他们祈求的不是功名利禄,不是礼义廉耻,而是基本的温饱问题。

因此,孟子认为我们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时,应从富民角度出发,“衣食足而知礼仪”,百姓过上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日子,有一定的产业,是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这时再谈建设礼仪制度,百姓就容易接受了。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如果百姓连基本的温饱都达不到,却要求他们像贵族一样礼仪周全,这不符合实际。

灾荒年代,自己都没有食物果腹,却要求他们发挥尊老爱幼的美德,对那些鳏寡孤独照顾一些,有些强人所难。

君主治理国家时要

关注民生问题,注重改善民生。

孟子的德治思想对当代中国影响深远,“以德治国”的治国理念正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演变而来。

孟子的国家治理观念着重强调攻心技巧的运用。

《孟子·梁惠王下》中写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中,人和最为重要,这也就是后来被诸葛亮运用的“攻心为上,以柔克刚”。

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在诸侯混战的战国时代确实奏效,但它也只是历史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天下太平、休养生息的时代,孟子的民本思想才符合太平盛世治理国家的理念,使民服之,而不是迫民服之。

天下之事,没有十全十美之说,无论何时何地,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

不管是热衷建功立业的古代,还是经济利益当前的当代,义利之选始终存在。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生取义”,孟子用几百字的论述了舍生取义的美德,但是,事实证明,这种美德只能偶尔见之。

以现今社会来讲,不说做到舍生取义,只要不雪上加霜就已不错。

社会越来越冷漠,老子的“老死不相往来”理想正以另一种形式实现,人们正越来越疏远。

当然,人们的冷漠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一个源头是人们自己。

以“老人摔倒了,我们该怎么做”话题为例,路人原本一番好意伸出援助之手,最后却为自己惹一身腥,这类事件层出不穷,人们被迫变得冷漠,害怕下一个被赖上就是自己。

但,如果真遇到,必然要做一番选择,是帮还是不帮;帮就有可能被赖上,不帮?

想想家里自己的爷爷奶奶,不忍心。

这样的两难选择,我们一生当中要面临很多次,想要得到一样东

西,就要以放弃另一样为代价。

这时,学会规避对自己的不利条件,然后化被动为主动,才是明智之选。

人的一生要学习很多东西,大脑一直处于高速运转的过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即使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中,也不可忽略生活的潜在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