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7036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毕业论文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毕业论文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毕业论文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毕业论文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

《毕业论文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业论文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

毕业论文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2016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存档编号: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及

对策

(英文)

InfluenceandCountermeasuresof

InternetFinanceonBanking

 

学部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6年4月21日

摘要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在产生之初就已经吸引了人们很多的目光。

它的发展使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各行业间的生产、消费、分配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对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构成了很大的冲击。

探究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影响和对商业银行的生存带来的挑战以及寻找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整理归纳,结合互联网金融的现状,阐述了互联网金融成本、效率、运行、风险等方面的特征,并简要地介绍了互联网金融模式,从而引出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冲击。

最后通过归纳和总结试图找到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相互合作、共赢互利的方式,由此解决互联网金融的不稳定性以及银行所面临的冲击和挑战。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态;风险防范

 

Abstract

Asanewfinancial,theInternetfinanceattractsalotofattention,ThedevelopmentoftheInternetfinancehasagreateffectonpeople’sdailylifeandwork.Italsohasatremendousimpactontraditionalcommercialbanks.Soit’sveryimportantandnecessarytoanalyzethecharacteristic,theinfluenceandthechallengetothebanksoftheInternetfinance.

ThisarticleisbasedontheexistingdocumentliteratureandthelatestinformationandcombinedwiththestatusoftheInternetfinance.AndthenintroducingtheInternetfinanceasclassification,analyzingtheimpactsandinfluencecostbytherapidlydevelopmentoftheInternetfinance,Asaconclusion,theInternetfinanceshouldpayattentiontoitsriskpreventionasitsbusinessgrowsrapidly,Atthesametime,thecommercialbanksshouldstrengthenandinnovateitsInternetbusiness.Accordingtotheircooperation,theywillachieveadoublewithsituation.

Keywords:

TheInternetfinance;commercialbanks;traditionalfinancialforms;riskprevention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指包括了第三方支付、信息中介和资金融通等业务的新型金融模式,它是通过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的。

同时,互联网金融从融资方式的角度看,它的本质是一种直接的融资模式。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区别于传统的金融模式,就在于它与资本市场上的直接融资有区别,和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也不一样,互联网金融的融资方式是在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构建的一种具有支付、交易中介和信贷等功能的一种新兴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1.覆盖广、大众化

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信息技术,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同时一个网络作为平台的服务方式,使无论大型企业还是任何一个普通大众都可以平等地利用网络科技享受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便利。

这与主要针对中高端收入群体或大型企业的传统金融服务业有着明显的差别,传统金融服务业所不能覆盖到的偏远地区和普通收入群体互联网金融都可以全面覆盖。

2.灵活便利性

传统的金融服务需要客户提供许多证明、签署很多文件,对商业交易和金融知识欠缺的普通群众造成许多不便。

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客户不需要到固定的银行柜台办理,只需要一部可以连接互联网的设备就可以处理所有的金融业务。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客户不在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方便了客户。

3.降低了交易成本

与传统商业银行不同,互联网金融不需要实体网点,一切服务都可以采取虚拟的运作方式,极大程度降低了资金融通时的交易成本。

通过借助互联网平台,自行解决资金划转、借贷等交易等问题,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人工服务成本。

4.降低了信息不对称

互联网金融使进行交易的双方能够对交易的信息进行组织、排序和检索,从而能够在冗杂的信息中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对于小额度交易,个交换个人资金、信用等信息非常便利,相比传统金融交易需要通过银行中介,自行在网络平台上操作有效地降低了信息在现实传递过程中的磨损和消耗。

(三)互联网金融的产生背景

1.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线上消费成为消费者的习惯

互联网技术的日渐成熟,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不断普及,他们以社交网络、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搜索引擎的为技术支撑,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开始大量涌现。

根据目前主流的互联网消费形式,我们把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分为两种:

一种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它的平台是属于一种为在线支付提供服务的平台。

典型的例子就是淘宝网,在2014年的双十一实现营业额517亿元就是通过这种平台实现的。

此外就是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理财、信用款还款等综合性的金融服务。

例如,余额宝,截至2015年3月,余额宝用户数1.85亿人,资金规模达到5789.36亿元,盈利240亿元。

第二种就是P2P网贷平台,P2P网贷平台指的是在互联网上一种高利率高风险的投资平台。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

2015年3月新上线的P2P平台有138家,环比上月上涨5.0%。

2.互联网技术使信息变得通畅

金融交易的产生事实上就是为了使资金在不同的主体间进行流通,由于不同的主体对资金流通的信息掌握程度不同,资金流通就需要人力物力来实现,由此产生了成本,这些成本主要体现在金融中介行业的利润、薪酬和税收等方面。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流通不再受限,人们可以平等地享有信息,尤其是通过大数据、云计划、搜索引擎和移动支付等渠道,人们甚至可以不需要借助金融中介来获取资金流通的信息,而是直接独立自主地在互联网上完成交易。

这使金融中介的职能大大削弱,降低了交易的成本,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

除此之外,互联网企业还可以通过网络交易的流量数据来分析个人和企业的消费习惯、收支状况等多方面信息,为构建消费者信息评价体系提供充足的资料。

3.有力推动的金融服务需求方

在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式中,小、微客户因为资金少,却要负担和财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相同的金融服务费用而很难参与到金融交易中去,传统金融机构的收益也仅限于从大单业务中实现较大收益。

因此,金融机构尽量避免与小、微客户进行交易。

小、微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推进了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并且在其出现后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一)用户数不断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不断增加。

在《2015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研究报告》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来,2014年底中国互联网金融用户的数量已经达到4.12亿,预计2015年将达到4.89亿。

该报告称,中国互联网用户在投资方面的比重占其总收入的比重较低,超过50%的网民投资占收入比重低于10%。

其原因是:

一方面中国互联网用户目前的收入水平还比较低,没有剩余资金进行理财;另一方面是理财产品投资门槛较高,让普通群众望而却步。

而且由于中国人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保守理财观念,人们比较倾向于选择风险较低的理财方式。

银行储蓄、国债目前依然是网民投资理财的重要方式。

数据显示,2015年,73%的互联网金融用户投资比重在5%-30%之间。

与2014年的数据相对比,互联网金融用户与其投资整体比重都呈上升趋势。

虽然传统的理财方式依然占主导地位,但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速壮大,通过网络渠道购买理财产品的人数和金额都在不断增加。

(二)业务品种不断增加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银行不再将业务停留在支付结算以及存款贷款等方面,而是主动开展互联网业务,不断创新金融业务。

例如,开设互联网交易平台,搜集小微企业的财务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对企业进行信用评分,从而为中小企业提供不需担保或者低价的贷款申请。

同时,众筹融资也正在和传统证券业务进行着激烈的竞争。

众筹就是大众投资或者群众投资。

小企业或者个人在互联网上展示自己的创意,并以此来争取大家关注和支持,依靠大家筹钱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支持。

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是众筹融资起步的主要内容,这种方式融资门槛低,有利于开展微创业,发起人多为“草根”,更容易与投资者沟通。

这种融资方式正在冲击着传统的证券业务,成为一种融资新趋势。

(三)交易成本的降低

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使客户对金融服务有了更多的选择,摆脱了对原有传统金融机构的依赖,取而代之的是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

通过互联网平台交易相较于传统的实体网点柜台交易来说,优势在于:

(1)网络交易无需客户亲自前往柜台办理,更不需要排队等待,既方便了客户,也降低了交易成本。

(2)银行只需要投入一些电子设备或开发一些软件就可以进行网络金融服务的运营,这样既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满足客户需要,也可以提高银行服务效率,减少柜台运营压力,节约成本。

同时,网上银行业务高速发展:

网上银行是所有银行在网络金融模式下的一个必然产物,在我国各大银行全部都开设有网上银行业务。

从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的数据可以分析出:

中国银行业网上银行交易总额有较大增长,网上银行客户达到数量也呈上升趋势。

网银交易金额和客户数环比都稳步提升。

三、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正面影响

1.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优势及影响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最主要的网络购物工具和信用中介,其统一的支付界面和低廉的转账成本方便了用户对自己的银行账户和资金进行管理。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优势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以及带来的正面影响:

(1)信用中介。

第三方支付平台承担了线上消费者和卖家之间的信用中介角色。

作为交易双方的中间人,第三方支付平台扮演了资金托管人和代付人的角色,其公正性和便捷性可以让双方放心安全的进行网上交易。

(2)支付更便捷。

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各电商网站和银行建立资金转账清算合作的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便捷支付服务。

当消费者在电商网站消费需要进行支付活动时,或者管理名下账户资金时,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为其提供一个统一的平台界面,从而实现一个界面管理多家银行多个账户的集中管理功能。

(3)低转账成本。

第三方支付平台只收取少量甚至不收取手续费,从而可以降低客户的转账成本。

2.理财产品销售平台的优势及影响

理财产品销售平台的发展则标志着互联网金融的全面发展。

第三方支付平台开始成为支付流程的重要手段标志着互联网金融开始发展,最典型的案例就是2013年5月29日成立的余额宝,其仅仅成立五个月后就成为我国资产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组织。

截止到2014年5月20日,余额宝的用户数量超过8100万户,资产规模达到5412.75亿元。

而资产规模排名第二的华夏现金,截止2014年5月20日,其资产规模为960.47亿元。

互联网理财产品销售平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移动互联网营销方式的突破。

理财产品销售平台的优势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销售平台广。

余额宝虽然依靠单一渠道销售,却与多渠道销售的商家拉开巨大的差距,是因为阿里巴巴拥有广大用户基础的互联网销售平台——支付宝。

(2)碎片化理财。

与银行理财产品最低5万元的投资门栏相比,余额宝1元的起步投资,让每个人都可以进行理财,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的普惠型的金融服务。

3.促进银行业脱媒进程的优势及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深化,必然结果便是银行业脱媒。

现在,我们国家的银行业已经进入相当激烈竞争的买方市场,个人和单位的选择更是多种多样和自主。

蓬勃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日趋月异的迅速发展起来,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余额宝,它产生的挤出效应不容小觑,躲避银行这个传统媒介提供资金的供给方式,直接输送到融资者和需求者的手里,使资金变成体外循环。

金融去中介化刺激了银行业的发展,使其必须不断的开发创新潜力,研究新型创新的金融工具和种类多样的产品,使经营渠道变得多样化,提高盈利能力起到很大作用。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

1.对银行存款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金融因为成本低、交易便捷,所以能够提供较高的利率。

拿余额宝为例,根据余额宝官方宣传,其年收益率最高可以超过4%,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相比,余额宝的收益远超活期存款利息。

因此人们更愿意把钱存入余额宝,不仅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而且能随时用于网上购物支付。

根据数据显示,人民币存款增速已经开始降低,2014年第一季度的累计新增人民币存款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39万亿元,3月末的银行存款的余额和去年相比降低4.2%。

余额宝既拥有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条件相当的流动性,也拥有和货币基金一样的较高利率收入,此外余额宝没有购买的金额限制,一分钱都可以购买,让许多使用支付宝的客户通过存零花钱的方式就可以获取增值的机会,这为余额宝吸引了大量的用户,使普通群众也可以购买有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这也是银行存款增速降缓的原因之一。

2.对中间业务的负面影响

一是直接挤压银行卡结算和代收付费的业务。

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交易过程中只收取很少(甚至不收取)费用,而所有的商业银行无论是实体柜台还是网上银行都要收取费用。

此外,第三方支付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因此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只有交易金额会受限,这更易为消费者接受,从而直接挤压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

二是慢慢向代理保险和基金的领域渗透。

根据监会网站最新数据,截至2014年2月,共有13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获批为基金销售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这些机构借助互联网技术,以较低的价格和银行直接展开竞争,例如第一批取得基金销售资格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汇付天下,其基金申购的手续费只有银行的40%。

随着更多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获得销售代理的资格,银行作为金融产品销售的垄断行业正在被逐渐打破。

3.对银行贷款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银行业信贷业务产生了负面影响。

一直以来银行机构以大额信贷为主要任务,大中企业和机构成为主要的服务对象。

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银行将越来越多的信贷资源业务发放到小微企业上面来。

互联网融资的特点主要是高效率和低成本,这就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

随着网贷和众筹企业的发展,使得小微贷、个人贷和银行产生激烈的竞争。

同时可以看到的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逐步提高的信息化程度,互联网融资模式也慢慢渗透到大中型的企业当中,凭借着低成本和速度快的优势不断使市场扩大,抢占银行业的信贷市场。

四、在互联网金融下对银行业改革的建议

(一)关注和重视传统的存款理财业务

银行业必须关注和重视存款理财业务,前提条件是用于资金体验,为了有效吸引客户必须贯彻落实一些措施,比如使投资资金的门槛再次降低、销售多元化的存款理财产品,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更加自由化的金融服务,从而可以有效的改善和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

(二)强化渠道转型,以现代科技为支撑

加强物理渠道规划,优化功能,合理布局,缩减现在物理网点的数量和员工的数量,打造功能多样的精品网点和形象网点。

使网点功能由原来的交易处理功能转变为营销和服务功能,重点将网点窗口的功能放在营销咨询的业务上来,比如较为复杂的新产品介绍和理财询问等。

同时还应该采取“走出去”的营销模式,客户可以通过提前预约的方法让工作人员直接提供上门服务的形式,实现银行人力资源的最大优化处理。

(三)推出科学合理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

银行可以将现在拥有的金融产品推广到互联网上,充分有力的发挥线上和线下的形式完成,逐步得到新老用户、增加资金的收入、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使产品的性能完善以及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

然后就是银行业必须重视财务报表的制作过程,使报表做到“合理化、合法化、公开化、有效化”的要求。

最后银行业应该做到能够与时俱进,保证银行业以优秀的状态作出最好的金融产品从而吸引所有银行用户。

(四)学习互联网企业的先进经营模式

相比起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能够更好地将客户置于主体地位。

例如中

国工商银行,推出的新的战略就是以服务顾客为中心,其所研发的应用系统可以每天24小时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中国工商银行还建立了“融e够”的电商平台,提供办理所有能够在传统银行办理的金融业务,这不但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打消了人们在投资方面的顾虑。

互联网金融可以随时监控客户的使用情况,随时了解客户需求,跟进对客户的服务。

传统金融可以在这方面有所借鉴,在保证客户资金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加强对客户的了解,推出更好的便捷理财产品。

(五)注重文化的培养,增强基础建设力度

要实现银行业和互联网的进一步融合以及推进银行业的互联网化,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机制建设、人才储备、财力投入以及文化培养等方面的改革,增强基础建设力度。

1.注重塑造机制文化建设

大力推行和积极发展内部协调和风险机制,塑造勇创新和高效率的新兴机制文化,时银行业系统和新技术新市场保持同步发展,对市场的需求产生灵敏的反应。

2.培养复合型人才

银行业应该将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工程,因为保持互联网金融生命力的活水就是人才,所以应该保证银行业具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储备,才能更好的走向互联网金融转型的新道路上。

(六)以模式创新为突破,自觉融入变革

模式的创新和体质的改革是实现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不断创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与互联网金融共同发展,实现共赢。

1.以产品创新体现竞争需求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产品的创新性上,这对传统商业银行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产品的优劣直接影响客户对其的评价,只有创新出优秀的产品才能够吸引客户。

因此,传统商业银行在与电商企业合作的同时,还应创立自己的“网上商城+网络融资+平台创新”的综合化业务平台,形成自己的优势项目。

2.以方式创新适应变化需求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传统商业银行流失了大量客户与市场,金融垄断的地位被动摇,在这一压力下,传统商业银行机构只有改变原有的运营模式和方法,创新运营管理,以适应新的市场形势,顺应大数据时代下的市场需求,遵守相应的行为准则。

在防范风险的同时,优化行政管理办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此外建立新型数据库实现数据创新,进而达到营销过程的精准管理,同时建立完善的数据模型,推动金融服务的创新力度,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

3.以服务创新满足客户要求

传统商业银行应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加强与互联网金融的联系,对其运营模式进行研究,充分分配人力物力,使其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的要求,形成传统商业银行与新兴互联网金融的融合。

同时,积极寻求与电商、支付平台的合作,节省自身经营成本并学习相关经验,实现实体经营与虚拟经营的良好搭配。

结论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的诞生就像一把双刃剑,虽然它能够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同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第三方支付平台和理财产品销售平台给银行业带来正面的影响,从而加快银行业脱媒的速度。

同时在互联网行业之中,不断兴起的第三方支付和各种贷款融资平台,也给银行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此外,对互联网金融业务和银行业务的对比使人们对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出新的要求,这对银行业的发展也会带来一定的冲击,但互联网金融也会给银行业带来创新和转型的契机。

所以,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及其创新精神也使得商业银行开始重新思考对自身的发展模式,以模式创新作为突破,自觉融入变革,应该以产品创新体现竞争的需求,以方式创新适应变化需求,以服务创新满足客户需求。

面对压力和冲击银行一定也不会墨守成规,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学习互联网企业的先进经营模式,注重文化的培养,增强基础建设力度,加强同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合作,以客户为中心,提高服务效率,不断加大改革和创新的力度,关注和重视传统的存款理财业务,为自己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致谢词

这篇论文的定稿也意味着大学生涯要画上了一个句号,回首经历过的四年光阴感慨万千。

在学姐和同学的陪伴下,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青涩少年变成了一个追逐理想、渴望知识的学习者。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心中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从论文选题到搜集资料,从内容修改到结构调整,我的指导老师池老师为我提供了大量的帮助。

她丰富的经验和严谨的态度为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同时她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我们修改论文以及进行论文指导,在此谨向池小萍老师致以真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我将谨记您的教诲,努力学习,力争成为您的骄傲。

从选题立项到正式定稿,这篇论文的完成得到了许许多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在此我仅代表自己向你们致以真挚的谢意,同时也感谢文理学院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和丰富的研究资源。

最后,我还要感谢本论文中所有参考文献的作者,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我将无法完成对本论文的写作。

 

参考文献

[1]章连标,杨小渊.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J].浙江金融.2013.年第10期.

[2]刘志军,肖玉秀.互联网金融对善业银行的影响及启示[J].市场研究.201

4年第一期

[3]李佳静.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5):

28.

[4]曹胜.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金融纵横,2014(6):

42-

47.

[5]郑志来.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路径——基于“互联网”+对零售业的影响视角[J].财经科学,2015,05:

34-43.

[6]张旭.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4,11:

39

-42.

[7]刘铁军.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研究[J].网上金融.2016.01:

37-44

[8]周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11):

96-98.

[9]谢清河.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49):

29-36.

[10]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11-22.

[11]张庆,王越.互联网金融模式解析[J].企业管理,2014(3):

17-20.

[12]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4):

14-16.

[13]袁博,李永刚,张逸龙.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12):

66-70.

[14]高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法制监管[J].中州学刊,2014

(2):

57-61.

[15]谢平,尹龙.网络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金融治理[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