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演绎灵动课堂评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7012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设教学情境演绎灵动课堂评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创设教学情境演绎灵动课堂评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创设教学情境演绎灵动课堂评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创设教学情境演绎灵动课堂评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创设教学情境演绎灵动课堂评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设教学情境演绎灵动课堂评课.docx

《创设教学情境演绎灵动课堂评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设教学情境演绎灵动课堂评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设教学情境演绎灵动课堂评课.docx

创设教学情境演绎灵动课堂评课

创设教学情境演绎灵动课堂

情境课堂演绎灵动教学

  ——“校级‘情境教育’比灵魂赛课”评课稿

  情境教育顺应儿童天性,突出“真、美、情、思”四大元素,以“儿童一知识一社会”三个维度作为内核,构筑了具有独特优势的课程范式。

本次我们学校举办的“情境教育”课赛活动,不仅凸显了情境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魅力,还提升了我们语文课堂的高效性、观赏性和人文性。

这两周的两个上午,我一共聆听了一至三年级的六节课,每个年级两节,教学内容都是情境阅读。

这六节课,让我领略到了语文老师精湛的语文功底、高超的课件技术、娴熟灵活的驾驭课堂能力、极具魅力的教师个性。

也让我从不同年龄教师的身上学到了不一样的精神:

年轻人,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老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过程虽简单,但效率高。

我得出一个结论:

传统不能丢,创新也要做,新旧结合,能让我们现代的课堂教学做到轻松自如、高效。

综观这六节课,亮点如下:

一、课前采用多种形式的引课,做到实效(做到课前有趣)。

谈话有效

如第一节课,用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和孩子们在谈论画中激起对细致发现的一堂课的开始。

第四、五节课都以猜迷语的形式引入新课,第四节课从迷语中猜出本节课的主人公鸭子和白兔,第五节课猜“两手合在一起”得出的声音,还猜每一种掌声代表的意义,活用现场的听课老师给学生掌声所蕴涵的意义转入本节课的内容。

第三节课引用名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来开课。

第六节课用一首唱《父亲》的歌,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前铺垫和谈话,都是为下文的学习而做,非常有效果。

二、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创造教学情境,做到逼真(做到情境激趣)。

情境教学是(网上查找,填补),这六节课中,大部课都做了这一点,用逼真的情境,瞬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难点不攻自破。

1一号选手用形像的图画做了瓜字的样子,让学生看图猜字,激发学生去读准、记准、写准这个字的基础。

她用西沃软件的移动功能给学生选字填空,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字义。

给动画故事当配音演员动画效果制作得唯妙唯俏。

现场拿冬瓜、茄子,青瓜、西红柿给学生观察。

2二号选手用拿实物钉子和用锤子钉钉子的动作来形象记住钉的两个读音。

3

三、注意语文字训练,突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一)形近对字记字又用字

(二)动作名词区分学

(三)理解词语意思

如:

换词理解“再”字,并用来造句,换词理解“仔细”“大发雷霆”“令人厌恶“经久不息”“尴尬”

四、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引导,授学生以“渔网”

(一)朗读层层指导,语感中感受句意

(二)生字教学中从认读到会运用会写

(三)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难忘的八个字》老师总结得非常到位,引导学生写一个人物的外貌,学生的写作看出受益匪浅

(四)教给观察方法

可用眼看、手摸、鼻子闻、甜头尝

六、合理处理教材,挖教材内涵,补白恰到好处

七、课堂常规训练有素、教师驾驭课堂灵活机动,对学生的表扬语言能根据学生的回答信手粘来,恰如其分的表杨。

 

五:

情境创设,恰到好处,合乎情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一、课前谈话有效率。

  1、注重孩子对文本兴趣的激发。

《七颗砖石》《可贵的沉默》《盘古开天地》这三篇课文老师在导入上都花了大功夫,用图片,音乐,视频将孩子带入了文本中,很符合三年级孩子的特点。

  2、几节课在字词教学上比较扎实,都进行了生字本写的指导。

  3、因为是情境教学的课,老师都能进行了认真地思考,大胆地实践,有效地进行情境的创设。

  4、五位老师都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字背后的意思。

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指导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不足:

一、细节处理

1、课堂组织:

2、教态:

语调,儿童语言

3、提问学生的速度,不要扫视太久,环视几圈都还没有决定选谁。

二、提问要讲有效性

2号选手课堂总有出现“是吗?

”“是不是”“是这样吗”“对不对”这样的问题是无意义的,无效的,课堂应该少有。

结束语: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情境教学首创者李吉林老师认为,“情境教育”就是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他的学习活动。

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有情感因素的介入,就会产生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想去学习,主动学习的孩子,学习效果才会更好。

因此情境教育,它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更是师生当下的生存方式,快乐、真实、深刻!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让我们一道学习情境教育、实践情境教育、享受情境教育!

愿情境教育之花盛开九州,芳香流韵!

 

今天三年级上了五节课,分别是《太阳》《一面五星红旗》《可贵的沉默》《七颗砖石》《盘古开天地》这五篇课文,除了《盘古开天地》是三年级上册,其他四篇分布在三下的五、六、七三个单元。

在文体上,一篇说明文,一篇童话,两篇叙事的文章。

三年级学段的特点是

1、具备独立识字写字的能力

2、进入大量积累词汇的时期

3、进入深入准确理解文本的瓶颈期

4、背诵能力强5、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次的活动对大家不但是一次锻炼还是一次考验,就是要在课中呈现情境的创设。

  这五位老师都能围绕三年级的学段特点进行设计课。

这五节课的共同特点。

  一、课前谈话有效率。

  1、注重孩子对文本兴趣的激发。

《七颗砖石》《可贵的沉默》《盘古开天地》这三篇课文老师在导入上都花了大功夫,用图片,音乐,视频将孩子带入了文本中,很符合三年级孩子的特点。

  2、几节课在字词教学上比较扎实,都进行了生字本写的指导。

  3、因为是情境教学的课,老师都能进行了认真地思考,大胆地实践,有效地进行情境的创设。

  4、五位老师都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字背后的意思。

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指导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二、分课点评

  1、《太阳》一课,是小学阶段第一篇说明文的课,老师的设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老师创设了“太阳公公找不到朋友”的这个情境。

作为听课的一员,我有迫不及待想听下去的欲望,孩子的兴趣也被激发了。

这个情境创设的切入点对这课来讲,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新(创意新)、准(切入点准)、清(脉络清)。

而且我们所有的人都知道这篇课文的说明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老师的说明方法的教学又走回了常规的路,常规课这样上没有问题,但是我们是来比赛的这样的处理,就是穿新鞋走老路。

但是如果能利用整个情境,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开去探索为什么太阳不能和我们做朋友的奥秘,哪整个课堂的灵动性就更好了。

另外一个方案就是学习太阳的特点的部分,每段的教学都应该有区别,要由扶到放,这样方式是不是使得课堂的自主性和老师的指导性就更好了呢!

  2、三年级第二节课《一面五星红旗》是三下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的单元主题是通过世界各地的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用文中的事例来感受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这个单元的课文内容对于三年级孩子而言是比较难的。

因此本单元中我们对于课外资料收集和图片的展示是尤为重要的。

老师这节课能够抓住面包店老板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条主线贯穿教学始终,课堂脉络非常清晰明了,并能抓住关键词句引导进行教学,带领孩子体会:

“吃力、摔倒”感受留学生的艰难,而且老师的评价语围绕着文本的内容进行的“我向你竖起大拇指。

”让人感觉课堂设计无处不在。

对于这堂课的建议就是:

创设情境是一种理念,一种策略,一种方法,如果情境创设不能为文本服务,可以选择不进行。

课堂结尾的看图配乐,感受对国旗的热爱。

画、音频、视频的应用不等于情境的创设。

要让学生达到入情——动情——移情——抒情的目的才是好的。

如果常老师把这个情境创设放到导入这部分,可能学生情感被激发的效果会更好。

还有中国留学生的身份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应予以讲解。

因为三年级的孩子对于这个学生为什么在异国他乡对自己国家的国旗如此热爱是不明白的。

老师的教学是需要说明的。

词语教学中对“趔趔趄趄”这个词语的理解应放在具体语中,因为对于成年人而言这个词语的意思都有难度,因此如果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去教学,这样学生在理解时候的障碍就扫清了。

  3、第三节课是《可贵的沉默》,这节课在情境教学上设计的比较成功的一节课,孩子们与老师之间的热闹的场面,老师参与在其中,与学生一起体会父母的爱。

情境再现使得课文的前半部分,没讲就明白,事半功倍,这就是情境创设产生的巨大作用。

也让我们领略了情境创所产生的魅力。

此时此刻在这种热闹的气氛下,如果老师能够直奔主题沉默,课堂的广度、深度就够了。

有些老师可能想三十分钟哪能讲那么多,但是,如果前面的创设情境简化了内容理解,直奔沉默,就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做的不够,父母爱的主题就升华了,课堂的效率也就提高了。

词语教学时老师所使用的归类词语是对三年级学生而言很有必要的。

  针对这两篇叙事类的课文。

我提个建议,两位老师都用了填空的方法进行,但是对于中段孩子而言,归纳主要内容一定要有方法的诠释。

我们可以填空,但是老师可以针对所填写的内容提炼出文章的要素,告诉孩子将这些要素连接起来的办法就是概括主要内容的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

如果在我们小学阶段,老师能够将这些学习方法渗透到学习文本中的话,对于中段学生的学习是很有效的。

  第四节课是《七颗钻石》,老师在导入的部分中就将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完成,并且创设了情境理解了词语的“干涸”,“焦渴”非常好,也很高效。

老师教学主线很清楚,抓住了罐子的变化和小姑娘找水的两条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从中体会小姑娘的那颗爱心,中间对词语的理解,特别是“喜出望外”的想象情境,能让孩子融入文本,并且高于文本。

值得商榷的就是板书,课文七颗钻石是文本中的情感升华的最高点,但是老师的教学未能涉及到这些教学内容,板书中呈现的钻石样子,有点牵强。

  第五节课是《盘古开天地》,这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我们用了二年级的学生来上课,今天这节课老师的课堂设计还是很有新意的,抓住“创造”一词,贯穿全文,使得文章的脉络清楚,创造这个词抓得好,不仅是因为这是本课要学的一个词语,也是盘古开天地这件事的文眼,通过创造质疑辐射全文。

  但是这节课在情境创设上比较欠缺。

我在听课时一直在想,如果在顶天立地的部分,老师如果让学生做做盘古的动作,停留二十秒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这二十秒钟里的感受,学生可能会说:

“好累”,“很辛苦”等等。

此时老师话音一转可是我们的祖先盘古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这样顶天立地,从而让学生体会盘古这个人物的特点,盘古的坚持、神勇、奉献精神就呼之欲出,水到渠成了。

这是一篇古典神话故事,老师在情境创设上要符合文本本身的内容,一篇古典文章配一首钢琴曲,在琴瑟和谐的音律上是不妥当的。

李吉林认为,“情境教育”就是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他的学习活动。

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有情感因素的介入,就会产生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想去学习,主动学习的孩子,学习效果才会更好。

因此情境教育,它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更是师生当下的生存方式,快乐、真实、深刻!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让我们一道学习情境教育、实践情境教育、享受情境教育!

愿情境教育之花盛开九州,芳香流韵!

 

重庆市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习作赛场评课稿(祝传武)一

(2014-04-2806:

57:

43)

转载▼

分类:

它山之石

——重庆市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习作赛场评课稿

               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 祝传武

一、比赛概况

本场习作课竞赛一共15节课。

三年级1节四年级7节五年级2节六年级5节。

记实作文8节,想象作文5节。

实用文2节,

总的体现为习作理念落地,课堂形态发生变化比较全面地折射出我市小学习作教学研究的成果,对全市的习作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1.让学, 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思考时间足,表达机会多,书写时间够。

学生自主思考、练习,同伴之间交流展示思维得到碰撞,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乐于书面表达,习作的自信心增强,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师站在了学生的旁边。

(链接数据统计表)

序号

执教

参赛单位

指导时间

练写时间

评价时间

学生回答(人次)

小组合作

1

何丽丽

城口 

16

7

10

24

3分钟

2

朱文华

云阳

15

12

13

29

2次3分钟

3

何羽

巴实

16

13

8

26

2次5分钟

4

唐洪

永川

20

12分钟

3

15

 

5

何小琴

丰都

24

6

9

42

 

6

梁利

万盛

15

12

4

21

2次5分钟

7

汤祖贵

巴南

15

16

8

27

 

8

杨晓霞

大渡口

21

13

6

21

 

9

黎娜

巫山

20

4

20

41

 

10

程杰兰

綦江

20

6

20

32

4

11

刘林军

石柱

20

6

20

18

 

12

吴珍燕

酉阳

20

7(改两次)

20

15

 

13

冯栎钧

巴蜀

20

9(改两次)

20

28

4分钟

14

雷燕

铜梁

20

 

20

 

6分钟

15

金呈

九龙坡

20

 

20

 

3分钟

2. 语用,突出了不同年段特点。

第二学段在习作训练中,体现了段向篇过渡的训练特点,围绕一个意思,能够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并且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第三学段则不仅有记实作文,而且有想象作文,做到了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积极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

即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3.发展,突出了课堂教学效能。

利用多种手段,如营造真实的学习氛围,实现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能力的综合发展。

二、呈现的亮点

   总的亮点是:

厚实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引导帮助学生“选择生活素材”,解决“无米”的问题。

激发习作兴趣和表达愿望,诱导学生产生“表达激情”,解决“无火”的问题。

指导表达方法和扎实训练,解决“无味”的问题。

遵循语言规律和思维规律,解决“无序”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真”:

1.目标真,做到了合理、明确、落实。

“三维”目标全面体现,能力训练点明确,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年段特点,教学重点突出。

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丰都县第一小学的何小琴老师执教的《让心灵说话》,聚焦了直接和间接的心理描写;

永川区汇龙小学的唐洪老师《我佩服的一个人》对典型动作和连续动作进行了重点突破;

大渡口区育才小学杨晓霞老师《学写有意思的生活片段》聚焦在分解动作描写上,着眼点实;

石柱县师范附属小学刘林军老师的《学写颁奖词》聚焦了点化姓名、对称、比喻、排比等写法的训练;

酉阳县桃花源小学吴珍燕老师执教《记一次活动》时,着重关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

巴南区界石小学汤祖贵的《大胆想象编童话》建立了生活与表达内容的桥梁,基于生活中的真体验发挥想象,创编离奇、巧合的童话故事。

没有僵硬的写法指导,有利引导学生思维和表达。

习作内容精当,贴近学生实际,能激活学生生活体验,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打开学生习作思路。

城口县实验小学的何丽丽老师执教的《假如我会变》每个情境的设定,都让孩子们进入自己的角色,让学生兴趣盎然;

云阳县以绘本的形式还原教室场景,唤醒了学生的已有经验;

巴蜀实验、万盛经开区和巴南区续写童话故事,用虚构的童话场景,对学生生活体验唤醒和重现。

注重习作方法、习作习惯的培养。

巴蜀小学从首尾照应、详略得当等方面指导学生谋篇布局;

永川区运用课文片段《小英雄雨来》《鱼游到了纸上》学习抓连续动作和典型动作的写法,表现人物高超本领,使学生明白如何写具体。

把“用力弹奏”补充具体的句子训练,重点突破了抓连续动作和典型动作的写法。

大渡口借助视频,重点指导动作描写;

丰都县、酉阳县都关注了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石柱县要求学生在评改时养成字斟句酌的好习惯。

2.体验真,让学生习作欲罢不能。

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体验,课堂气氛活跃,习作兴趣及求知欲得到增强。

酉阳县创设了有挑战性的真情境,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现场生成的心理体验为真实而生动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丰都县采取体验、说话、写片段的方式指导习作。

教师自始至终引导学生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强调学生的真实体验。

游戏活动有层次有目的,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为乐于表达,易于动笔打下基础。

重点指导写一次游戏活动中人们的心理活动,适时引导学生加上感叹词,抓住神态动作写,教给了具体方法。

突出了段的描写。

回顾活动的写法,抓游戏前,游戏中的游戏结束来写渗透了篇的训练。

引导学生与别人分享游戏的感受和快乐,特别是引导学生和丰都一小的学生交流,激励学生争取把习作刊登在丰都一小的报上,培养了学生交流和发表意识。

习作评改有机结合,学生习作主体地位突出,全员主动参与,参与时空得到充分保证。

巴南区、云阳县、永川区、万盛区、大渡口区,酉阳县,巴蜀小学给予学生的写话和评改时间都比较充足。

丰都县、巫山县、綦江区的学生课堂参与面广。

 

3.思维真,丰富了习作内涵。

提问的方式,问题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

城口县,每一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都是有目的地引导孩子们语言实践从而体现了让学语用的指导思想。

巴南区对学生生活经验步步追问,让学生有了丰富的信息,帮助自己开拓思路。

巫山县从找趣点到写趣味,问题清晰,层层推进,从写什么到怎么写,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云阳县采取观察、思考、比较的方式指导习作。

先图片创设教室情境,让学生观察、思考你有什么办法改变教室的状况,激发学生兴趣,明确为什么写和写什么;接着,运用比较、发现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三篇演讲稿中,自己弄明白把应聘的优势和打算写清楚、写具体。

思路清晰。

巴蜀小学不仅引导学生关注美食的色、香、味、形这些表面特点,而且引导学生关注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

引导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发展。

铜梁县设计“经历什么地方,遇到谁,发生了什么奇妙的故事”等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想象编故事。

在思维的训练方面,有不少区运用科学的思维工具。

永川区把取材、立意、构思(拟提纲)融于一张构思卡之中,让学生在明白习作要求的前提下边读边思边写,落到了实处。

巴蜀小学、九龙坡区和铜梁县的思维导图,大渡口区的动作导图让学生隐形的思维得以显现,并帮助思路程序化和条理化。

   4.表达真,珍视学生独特感受,提升了表达能力。

指导措施和方法到位,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写,学生表达通顺,习作技能得到训练和提高。

云阳县和大渡口区运用比较的方法,让抽象的要求变得易于被学生理解,让学生形成了表达。

城口县、云阳县、丰都县等区县运用访谈式等方式让学生以读者的视角构思和表达。

城口采取想――说――写的方式指导学生习作。

先以孙悟空会变过什么东西提问让学生打开思路,然后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

接着用老师变成棒棒糖与学生一起互动,让学生敢说。

铜梁县采取“设置障碍、增加角色、产生误会”等方法引导学生想象编故事,学生编的故事想象丰富且新颖,让人们耳目一新。

万盛经开区(阅读中学习写法)运用童话名家写作科学童话的方法指导习作:

一是创编有趣好玩的情节,二是把科学知识融合在情节里。

重点指导了融合知识的方法有自述,诉说、询问等,让融合科学知识有了具体的方法。

评价时紧扣“情节有趣,融合知识”进行评价。

拓展创编时进一步强调“融合科学知识,情节与众不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巴蜀小学和九龙坡区充分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让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独特感受,让学生的表达丰富且充满激情,在此基础上,特别重视高段学生篇章结构的训练,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和表达独特感受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从呈现的效果来看,我们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妙语连珠,妙笔生花,不断地为此次大赛带来惊喜和震撼。

各位领导、同行们,大家早上好!

在这初冬时节,我们欢聚清茶飘香、人杰地灵的大寨,共同参与、见证云县教育局举办的三优活动,更感荣幸的是我能代表小学语文评委组向大家汇报小学语文组的竞赛情况。

下面,我将通过四个方面向各位领导与同行汇报我们组的评课情况。

一、感受1、活动组织严密。

县教育局高度重视此次活动,十月份就发文要求各乡镇精心准备,这是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

2、各乡镇对活动高度重视,选派的选手年轻、优秀,能代表各乡镇的最好课堂教学水平,并能引领全县的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3、大寨镇党委政府、教办、学校全力支持,使活动得以成功进行。

4、大寨完小教师热情、周到的服务使我们感受到了温暖,而孩子们真诚朴实的笑脸和一声声礼貌的称呼、问候以及好学的精神也深深感动了我们。

二、课赛的亮点本次课赛是对我县一学期以来的课堂教学改革情况的检阅,所以意义深远,它既是对我县课改工作的一个小结,也将对我县今后的课改工作指明方向。

此次参加小学语文组竞赛的共有来自12个乡镇及云县爱华完小的13位教师,课赛内容涵盖了小学一到六年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参赛教师年轻化,最小的教师虽仅有21岁,但他们给我们展示了新时代教师积极向上的风采与阳光健康的精神风貌,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十三位教师的整体素质都较高,他们精心准备,风采各异,为我们提供了十三节精彩纷呈的优质课。

1、授课教师有语文意识,能把握住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来教学。

有依据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意识和理念,设计课时从教材解读、学情分析、教法学法的选择、目标设定及环节安排上皆有所思考,教学内容的把握基本能按学段目标突出教学特点;教学呈现方式上注重文段选点铺设,注重朗读理解感悟,基本杜绝了肢解文本来学习语文的做法,努力在点与面上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

2、教师角色定位准确,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教师的组织、主导作用明显,面向全体学生,从一个“请”的手势、点头、微笑或翘大拇指等动作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平等相待;师生参与、互动交流氛围浓郁,如幸福镇的李仕玲老师执教的《老人与海鸥》就是通过教师不断的引导使学生深入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感悟、掌握文章的主旨。

3、教师的基本功扎实,知识底蕴丰富,课堂目标定位准确,教学设计能力高,环节设计合理,能体现以学定教的理念;有的教学设计新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爱华镇的沈嗣瑜老师的《月光曲》的小组合作部分的设计就较为新颖,利于学生参与、合作探究;有的教师语言富有激情和感染力,有亲和力,便于与学生平等相处;有的教师板书工整,设计既能体现文章脉络,又较美观。

4、注重情感教育,充分体现情感目标。

各位教师利用创设情景、多读感悟、重点词句理解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情感,引领学生走进所创设的情景之中,引起共鸣,从而感受人间真情,并抒发自己的情感,例如大寨的王仙老师、涌宝杨永晶老师执教的《假如》就是在让学生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引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抓住诗歌的补白点续编诗句:

假如我有神笔,我会……有的学生说要给盲人带来光明,有的学生说要给农民画出粮食,还有学生说要给自己的外婆画一个会煮饭的机器人等等,学生稚嫩的语言让人感受到童真的可爱与美好。

5、课堂教学评价不再单一,出现了多元评价的现象。

如栗树的王祖伟老师执教的《七律·长征》和大寨王仙老师执教的《假如》就出现了学生对教师的朗读评价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这应该是一个可喜的转变,表明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具体的转变。

6、现代教育技术成功引进课堂。

虽然我县各个乡镇条件不一,但是大家都将多媒体用于辅助教学,而且大部分多媒体课件设计精美,把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