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辅导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6962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7.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辅导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辅导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辅导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辅导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辅导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辅导资料.docx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辅导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辅导资料.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辅导资料.docx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辅导资料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辅导资料

中学心理学

第一版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2015年4月

第十三章中学生学习心理

 

第一节

认知过程

一、感知觉

1.感觉:

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

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3.感觉规律:

感觉后效(正后效、负后效);感觉适应(视觉明适应、暗适应);感觉对比

4.知觉规律:

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1)整体性:

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统一整体的特性。

(2)选择性。

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

知觉事物时,首先从复杂的刺激环境中将一些有关内容抽出来组织成知觉对象,而其他部分则留为背景。

(3)理解性。

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需有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

(4)恒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仍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与颜色恒常性(白纸与煤)。

二、注意

1.注意: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基本特点:

指向性和集中性

2.注意的种类:

无意注意:

事先没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

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和自觉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但它又不需要一直的努力。

3.注意的品质:

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

三、记忆

1.记忆:

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的心理过程。

是人脑对外界信息的输入与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记忆的种类: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感觉记忆:

又称瞬时记忆,保持几十到几百毫秒,存储形式为视象和声象。

短时记忆:

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一般只保持20~30秒。

主要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存储。

储存的容量:

7±2组块。

组块:

是指人们对刺激的不断编码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组合。

3.遗忘:

记忆的内容不能回忆或提取困难。

遗忘规律:

先快后慢。

遗忘原因:

消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干扰理论认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主要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

前摄干扰:

指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

倒摄干扰:

指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

4.遗忘的影响因素:

时间;识记材料性质(重要性、有意义、形象);学习程度;系列位置效应,开头和结果记忆效果好,中间容易遗忘。

5.运用记忆规律促进有效学习:

运用有意识记和意义识记的方法;加强复习防止遗忘:

(1)复习的时间:

①及时复习。

新学习的材料一定要注意及时地复习,至少要在当天加以学习,以减缓遗忘的进程。

②分散复习。

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因为分散复习可以降低疲劳感,可以减少前摄抑制倒摄抑制的影响。

(2)复习的次数:

过度学习,即恰能背诵某一材料后再进行适当次数的重复学习。

学习程度达150%时效果较好。

(3)采用多种复习的方法:

尝试背诵法。

多种感官共同进行记忆,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

(4)注意克服材料之间的干扰,中间部分多复习几遍。

(5)采用精加工和组织策略进行复习。

四、思维与问题解决

1.思维:

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特征:

间接性;概括性。

2.思维种类:

动作、形象和抽象思维;直觉和逻辑思维;辐合和发散思维;常规和创造思维。

3.创造性思维:

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出新成果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发散思维是其重要成分。

特征:

敏感性、流畅性、灵活型、独创性、再定义、洞察性。

4.问题解决:

在问题情境下,个体经由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过程:

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5.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心理定势,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认知结构;功能固着,即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趋向于只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 动机;情绪。

第二节学习动机

一、概念和种类:

.学习动机:

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学习活动,并引导学习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动力。

种类: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二、功能:

学习动机过强或不足,都会使学习效率降低,总体上呈倒U型曲线。

具体而言,动机的最佳水平随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简单容易的活动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当活动难度加大时,动机强度要降低。

这就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三、理论

1.强化动机理论:

个体先前的行为受到了强化,个体就具有了某种行为倾向。

学生会产生动机去表现那些被强化过的行为,反之则会因为先前的学习行为没后受到强化或受到了惩罚而缺乏学习动机。

2.成就动机理论:

动机强度=F(动机水平×期望×诱因值)。

动机水平是一个人稳定的追求成就的个体倾向;期望是某人对某一课题是否成功的主观概率;诱因值是指成功时得到的满足感。

成就动机可分为两种倾向:

力求成功的需要和回避失败的需要。

力求成功者往往将目标定为获得成功,他们会倾向于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

避免失败者会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因为容易的任务可以减少失败的可能性,而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会得到别人和自己的谅解,从而减少失败(挫败)感。

3.归因理论:

人会对自己行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推论,这就是归因。

人们对成败的归因会影响下一次行为的动机。

韦纳总结了人们归因的六个因素,进一步归纳为三个纬度和六个因素。

三个维度:

稳定-不稳定、内部-外部、可控-不可控。

六个因素:

努力、能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其他。

最好的归因模式:

将成功失败归于努力。

最差的归因模式:

成功归因于运气,失败归因于能力。

4.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而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个体某个行为的动机水平。

5.自我价值感理论:

自我价值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个体通过获得成功,感到满足,自尊心得到提高,从而产生自我价值感。

个人视成功为能力的展现而非努力的结果。

为了维持自我价值感,就不去追求成功,如果失败了,就归因为没有努力。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从人类内在需要的角度解释动机。

需要从低到高分为其中: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前四种是缺失性需要,后三种是成长需要。

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

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据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

三、激发与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动机

1.内部学习动机:

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设置合适的目标;培养适当的自我效能感;训练归因。

2.外部学习动机:

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明确、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第三节学习迁移

一、迁移:

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一通百通”

二、种类:

正、负迁移;顺向vs.逆向迁移;一般vs.特殊迁移;近vs.远迁移;低路vs.高路迁移。

三、学习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

迁移是通过对组成心灵的种种官能进行分别训练来实现的,迁移是自动发生的。

2.共同要素说:

桑代克认为学习情境与迁移情境具有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即产生学习迁移。

其共同要素主要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

3.概括化理论:

两种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的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中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即在于主体所获得的经验类化。

4.关系转换说:

“顿悟”关系是学习迁移中的一个决定因素,即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关系的结果。

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迁移是通过认知结构这一中介变量起作用。

认知结构中的三个变量对于迁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知识的可利用性、知识的可辨别性、知识的巩固性。

6.产生式迁移理论:

两个产生式系统共有一些产生式,迁移就会发生,且重叠越多,迁移越大。

7.建构主义迁移理论:

认知结构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

学习迁移就是新旧经验的整合。

四、促进学生有效迁移

1.合理编排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

2.合理处理教学程序

3.教授必要的学习方法。

第四节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

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方式、方法和调控技能的综合。

学习过程中用来进行信息加工的学习策略叫认知策略;用来调节控制学习过程,保障信息加工过程有效进行的学习策略叫监控策略。

第五节学习理论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教学应用

1.桑代克联结学习理论:

学习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学习的实质,是通过尝试,建立刺激情境与正确反应之间的联结。

学习定律:

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华生认为学习的实质是,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建立,形成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

学习是指有机体在某种自发行为由于得到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发生的概率,即形成了反应与情境的联系,从而获得了用这种反应应付该情境以寻求强化的行为经验。

3.在教学中应用:

程序教学、课堂管理、行为塑造与矫正。

二、社会学习理论及教学应用

1.班杜拉观察学习:

即通过观察他人而进行的学习。

观察学习有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过程。

2.观察学习与示范教学:

确认适当的榜样;确立示范行为的功能价值;引导学习者对观察到的对象进行表征;引导学习者的认知和动作再造过程;给予及时反馈以增强动机行为。

三、认知学习理论及教学应用

1.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学习的实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一定意义的结构。

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

所谓发现学习,指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独立阅读书籍和资料,独立地思考而获得对于学习者来说是新知识的过程。

2.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认知结构同化论。

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原有认知结构为基础,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来实现。

有意义学习是指在学习中,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的过程。

3.加涅的认知加工学习理论:

将人类的学习结果分成五类:

言语学习、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4.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

发现法是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中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获得相应的知识,形成或改造认知结构的过程,

5.奥苏贝尔的接受教学:

学习是应该通过接受而发生的。

教师以一种有组织、意义的方式将知识讲授给学生。

学习是应该通过接受二发生的。

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材料应该是经过仔细考虑过的、有组织的、完整的形式,使学生接受的是最有用的材料。

先行组织者。

6.加涅的教学理论:

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要确认预期的教学结果,即设置教学目标。

加涅将教学过程划分为九个阶段:

指引注意、告知目标、提示回忆原有知识,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引出作业、提供反馈、评估作业和促进保持与迁移。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

1.学习理论:

学习目标上,要使学生成为完整的人、自我实现的人;在学习动机上,强调需要和内部动机;在学习内容上,强调对人生发展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在学习途径上,强调“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在真是情境中学。

2.教学理论:

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皮亚杰、维果斯基是先驱。

1.学习理论:

知识观,知识是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

学习观:

学习是人治结构的改变过程,同化和顺应是认知结构改变的两种途径;学习是主体建构的自组织循环系统;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

学生观:

学生是学习和知识建构的主体,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要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产新的知识经验。

2.教学观:

教学目标:

一是把“理解认知过程”和“意义建构”作为中心目标;而是吧社会化和文化适应作为教学目标。

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模式、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随机通达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

第十四章中学生发展心理

第一节

中学生心理的发展

1、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中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特征:

进入中学以后,中学生的认知发展逐渐成熟,表现在:

1注意力上能有效的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使之稳定保持40分钟左右;

2观察力上已获得高度发展并具有更大的概括性;

3想象力日益丰富,创造想象获较好发展;

4思维能力上,初中生思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抽象逻辑性。

(2)中学生个性发展的一般特征:

1自我意识高涨;②反抗心理的产生;③情绪情感的社会化水平日益提高并表现出矛盾

性特点;④初步形成价值观;⑤独立自主的需要。

(3)中学生性意识发展的特点:

1青春期的学生时刻体验着自我性别的角色,会产生惊喜感和不安感;

2性意识有一定的发展。

2、中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独特矛盾

(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2)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

(3)勇敢与怯懦的矛盾;

(4)求知欲强与鉴别能力低的矛盾;

(5)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3、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重视中学生心理的整体协调发展;

(2)培养中学生的个性独立性;

(3)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4)开展心理辅导,增进心理健康;

(5)进行青春期性知识教育;

(6)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第二节中学生认知发展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在儿童发展的实质上,皮亚杰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

皮亚杰提出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

知识来源于动作(或者活动),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2)心理发展的因素

儿童心理的发展不是先天结构的展开,也不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其影响因素有四个:

1成熟;②自然经验;③社会经验;④平衡。

(3)心理发展的结构:

皮亚杰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4)认知发展的阶段: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形成“客体永久性”的概念。

②前运算阶段(2—7岁)自我中心性或不“守恒”性。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自我中心“的程度也下降。

④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2、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①观察事物的自觉性逐步增强;②观察事物的精确度不断提高;③观察事物的概括性明显发展;④观察事物的方法不断完善;

(2)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①有意识记随目的性增加而迅速发展;②意义识记能力不断提高;③抽象记忆有较快的发展。

(3)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是抽象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由“经验型”上升为“理论型”。

3、促进中学生认知发展

(1)促进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

(2)促进中学生记忆的发展

(3)促进中学生思维的发展

第三节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1、情绪情感的概念:

(1)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①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内心体验,情感是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内心体验;

②从发生的早晚顺序看,情绪发生得早,情感发生得晚;

③从反应特点看,情绪带有极大的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和外显性,情感则带有很大的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和内隐性。

(3)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升华和本质内容。

2、情绪情感的种类:

(1)现代心理学一般把情绪分为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四种基本形式;

(2)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时间和紧张度,可以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心境:

一种具有感染性、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弥散性。

激情:

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

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气急败坏。

应激:

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手足无措、急中生智。

(3)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可将其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道德感:

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做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

是在认知活动中,人们认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美感:

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3、情绪情感的理论:

(1)詹姆斯—兰格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心理学家兰格认为,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即情绪体验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兰格认为,情绪是一种内脏反应。

(2)坎龙—巴德的理论:

坎龙和巴德的情绪理论是丘脑情绪理论。

身体变化与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情绪是大脑皮质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3)沙赫特的理论:

沙赫特的情绪理论是激活归因情绪理论,认为情绪既来自生理反应的反馈,也来自对导致这些反应的评估和归因。

人们对同一生理唤醒做出不同的归因,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4)阿诺德—拉扎鲁斯的理论:

阿诺德强调认知评价在情绪中的作用,拉扎鲁斯将其扩展为评价、再评价的过程。

因此,这一理论又称其为认知评价理论。

4、中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

(1)中学生情绪表现具有两极性:

①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②情绪的波动性和固执性共存;③外显性和内隐性共存;④内心表现的两极性;⑤人际关系的两极性;⑥容易移情。

(2)中学生表现出消极的心境:

①烦恼突然增多;②孤独;③压抑。

(3)中学生高级情感在日渐形成发展,不过尚未占据主导地位

5、促进中学生的情绪情感的发展

(1)正确认识情绪;

(2)合理表达情绪;

(3)调节不良情绪;

(4)培养良好的情绪习惯;

(5)培养中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第四节中学生人格的发展

1、人格的概念:

也称为个性,是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

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

2、人格的结构:

①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等);②个性心理特征。

(主

要指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

3、人格的特征:

①自然性与社会性;②稳定性与可塑性;③独特性与共同性。

4、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1)自我意识的发展:

①自我意识中独立意识的发展;②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③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个性成长;

④自我评价的逐渐成熟;⑤有较强的自尊心。

(2)表现出反抗心理

(3)人际交往上呈现新特点:

①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②朋友关系在初中生的生活中日益重要;③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特点(双方都开始意识到了性别问题,并彼此对对方逐渐发生了兴趣);④与父母关系的变化(表现在情感、行为和观念上的脱离以及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⑤与教师关系的变化(开始品评教师,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

(4)情绪情感的社会化水平日益提高并表现出矛盾性特点

(5)初步形成价值观

(6)独立自主的需求

5、人格发展理论:

(1)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根据力比多的发展或变化,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①口唇期(0—1岁):

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的发展是从嘴开始的。

吸吮能产生快感,这个时期发展不顺利的话,可能到成人期会产生人格障碍。

②肛门期(1—3岁):

1—3岁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在肛门区。

③性器期(3—7岁):

这时期儿童可能会出现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

④潜伏期(7—11岁或12岁):

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此前的各种感觉相对遗忘。

⑤生殖期(12岁或13岁开始):

这时期儿童会产生性冲动,并要从父母那里独立,容易产生于成人的抵触情绪和冲动。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是受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自我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划分为八个相互联系的阶段,要解决八对矛盾,具体如下:

1信任感对不信任感(出生—1岁):

婴儿期。

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

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2自主感对羞怯感和怀疑感(1—3岁):

儿童早期。

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和克服羞怯和怀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3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

学前期或游戏期。

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

学龄期。

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5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12—18岁):

青春期。

主要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6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岁):

成人早期。

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7繁殖感对停滞感(25—50岁):

成人中期。

发展任务主要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8完善感对绝望感(50岁—死亡):

老年期(成年后期)。

发展任务主要为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恶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6、促进中学生人格的发展

(1)针对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促进中学生人格发展

①自我意识的辅导;

②反抗心理的调节;

③人际交往的引导;

④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2)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人格特点因材施教

①根据学生的不同气质类型特点科学施教;

②根据中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第十五章中学生心理辅导

第一节中学生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1、心理健康:

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2、界定心理健康的三条基本原则:

(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

(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

(3)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

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是否相对稳定,行为是否表现出一贯性。

3、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二、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类

(1)学习和升学方面的心理问题

(2)品行方面的心理问题

(3)情绪和情感方面的心理问题

(4)人际关系与青春期方面的心理问题

(5)个性与人格方面的心理问题

(6)特殊心理障碍问题

(7)严重心理失常问题

2、中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

(1)抑郁症:

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

(2)恐怖症:

患者对某些特定的对象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伴有回避行为。

恐怖症因恐怖对象不同分为以下几种:

社交恐怖、单纯性恐怖、广场恐怖症、狂野恐怖症、闭室恐怖症

(3)、焦虑症:

以反复并持续地伴有焦虑、恐惧、担忧、不安等症状和植物神经紊乱的精神症障碍。

考试焦虑:

如“怯场”、“晕场”

(4)、强迫症:

其特点为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

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动作为主要临床表现。

(5)、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被视为行为成瘾的一种,但与物质成瘾具有类似的变现和特点:

显性、情绪改变、耐受性、戒断反应、冲突、反复

第二节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