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6928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题

时长:

60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填空题:

(共17分)

1.________和________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界,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2.太阳系中唯一自己会发光的恒星是________;太阳系还包括______大行星,在这些行星中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自转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

3.对于大多数昆虫来讲,头上的________就是它们的“鼻子”。

在放大镜下,我们能发现蜻蜓、蝴蝶眼睛属于()。

4.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________,下图的月相出现在农历________(填“上半月”或“下半月”)。

5.为了便于辨认,我们把星空划分成不同的区域,称为________,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________,在________部天空有小熊星座。

6.夏季是观察星座的好季节,其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________”,它是由天琴座的________星、天鹅座的________星和天鹰座的牛郎星构成。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 10分)

1.微生物对人类都是只有害处,没有好处。

(   )

2.我们喝的可口可乐里就含有二氧化碳气体,我们呼出的气体里也有二氧化碳。

(   )

3.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它是一颗很亮的星星。

(  )

4.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

变得快的一定是物理变化。

(   )

5.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羽毛。

(   )

6.只有生物才会变化,像岩石、房屋、马路这样的物体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   )

7.放大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使用它们能观察到的信息就越多。

(   )

8.在我们身边,用手摸得到的才是物质,我们摸不到光、声音、空气,所以它们不是物质。

(  )

9.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像不同。

(  )

10.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的过程中,白糖只发生化学变化。

(  )

三、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填字母,共 30分)

1.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和步骤可简单地概括为这样几步,即(  )。

A.安放→调焦→上片→对光→观察

B.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C.安放→对光→调焦→上片→观察

2.下列几组食物中,(   )组滴上碘酒后会明显变蓝紫色。

A.花菜、萝卜、菠菜        B.葫萝卜、蕃茄、米饭     C.玉米、小麦、土豆

3.在做小苏打和醋混合的实验时,我们在集气瓶中集到气体,然后把燃烧的火柴放入集气瓶中或者把收集的气体倒在燃烧蜡烛的火焰上,都发现了火焰熄灭的现象,根据这两个实验我们能判定收集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不确定

4.以下现象属于“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实验中所看到的现象的是 (    )。

A.铁钉生锈了                     B.溶液颜色变淡了             C.溶液气味变淡了

5.下列都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A.白糖、碱面、食盐        B.水晶、雪花、玻璃         C.味精、琥珀、大米

6.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能看到组成一些物质的晶体。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者由晶体组成

B.液体中不可能出现晶体

C.食盐颗粒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7.放大镜的镜面直径越大,它的放大倍数 (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8.用圆形的鱼缸养鱼,从侧面观赏鱼缸内的鱼,看到的那条鱼应该(  )。

A.比实际的鱼小                 B.比实际的鱼大                 C.没有变化

9.“pbdq”在显微镜底下为()。

A.dqpb                                 B.pbqb                                 C.bpqd

10.下列关于月相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月球自行发光,就不会有月相变化。

B.月相变化是月球不规则运动产生的。

C.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而使月相不断变化。

11.如果一个物体在地球上称得的质量是60千克,那在月球上的质量是(  )。

A.60千克                            B.10千克                            C.没有质量

12.下面三幅图中,发生日食的图是(    )。

13.当发生日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同时看到日食。

B.全世界只有部分人可以同时看到日食。

C.在美国洛杉矶可以看到日食,那么在浙江杭州也可以同时看到日食。

14.月球上听不到声音的原因是(   )。

A.月球上人与人的距离太远

B.月球上没有空气

C.月球上没有人

15.把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②准备两个放大镜

③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                    ④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A.②④③①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四、连线题(共10分)

1.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

(5分)

袁隆平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列文虎克                        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罗伯特·胡克                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巴斯德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培根                              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2.将星座和对应的名称连接起来。

(5分)

五、实验探究题(1题10分, 2题11分,3题12分,共 33分)

1.读图,回答下列关于月相的问题(阴影表示暗面)。

 

(1)按每月时间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

(用序号表示)

(2)月相为③时,可能发生__________;月相为④时,可能发生__________。

(填“日食”或“月食”)

(3)月相为①②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分别为__________;月相为③④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分别为__________。

2.铁门生锈现象的探究:

                

               

(1)如上左图所示,这是某个仓库的一道铁门。

铁门上部生锈不严重,下部生锈非常严重。

为什么这道铁门的下部比上部更容易生锈?

请说出可能的原因。

我的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梅同学取了掉在铁门底部的一块铁锈进行研究(研究方法见上右图),结合你课堂中做过的实验,图中的小灯泡_________(选填:

“会发光”、“不会发光”。

这个实验说明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________物质。

铁生锈的变化属于_______变化。

(3)请你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向铁门的主人提两个减慢铁门生锈的建议,并说出你依据的科学原理。

我的第一个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我依据的科学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第二个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我依据的科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小世界

(1)显微镜构造填图(序号填方框里)

A.目镜                  B.反光镜                      C.物镜                  D.调节旋钮                 E.载物台

           

(1)题图             第

(2)题图      

(2)右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的图像,它是(     )

A.洋葱表皮细胞                  B.植物叶表皮细胞              C.口腔上皮细胞

(3)某科学兴趣小组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先取两块载玻片,在每块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然后使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

从两块载玻片相同一侧的培养液边缘,分别放一小粒食盐和一滴肉汁,用显微镜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移动方(括号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的移动方向)。

结果如图所示:

科学兴趣小组由此得出: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你认为他们的结论对吗?

________

(4)采集草履虫这样的微生物,我们一般从________中采集。

A.自来水                               B.洗澡水                               C.池塘水

(5)要将右图的甲转化成乙,应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______倍物镜观察,如想看到更加清晰的图像,应调节________。

 

(6)某同学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图形在视野中右上方,要使图像在观察视野的正中央,他应向______移动玻璃装片。

(7)如果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10×、40×,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大________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