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5单元 达标检测卷 第五单元过关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6833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5单元 达标检测卷 第五单元过关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5单元 达标检测卷 第五单元过关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5单元 达标检测卷 第五单元过关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5单元 达标检测卷 第五单元过关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5单元 达标检测卷 第五单元过关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5单元 达标检测卷 第五单元过关卷.docx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5单元 达标检测卷 第五单元过关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5单元 达标检测卷 第五单元过关卷.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5单元 达标检测卷 第五单元过关卷.docx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达标检测卷第五单元过关卷

第五单元过关卷

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3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腠理(zòu)    骨髓(suǐ)    苛政(kē)

B.孀妻(shuāng)匮乏(kuì)宫阙(què)

C.都护(dū)啮齿(niè)始龀(chǐ)

D.箕畚(fèn)恂恂(xún)绮户(qǐ)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不应有恨(怨恨)

东风无力百花残(凋零)

B.可以已大风(止,这里指治愈)

莅事者(治理)

C.久已病矣(生重病)

穷匮(尽)

D.当其租入(以物抵钱)

千里共婵娟(指代明月)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B.

C.

D.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望桓侯而还走

C.汤熨之所及也D.永州之野产异蛇

5.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的一项是(  )(2分)

A.无御之者B.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C.已逃秦矣D.非死则徙尔

6.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其妻献疑(他的妻子献出了疑问)

B.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C.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桓侯的病)现在已经在骨髓,我因此不再询问了]

D.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谁知道赋税的祸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7.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水调歌头》这首词借明月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襟。

B.《愚公移山》一文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神的崇拜,是一种封建思想的体现。

C.《扁鹊见蔡桓公》阐述了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拒绝别人批评帮助的道理。

D.《捕蛇者说》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表达了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8.按要求默写填空。

(10分)

(1)晏殊的《浣溪沙》中对仗工整、意境优美而且传唱至今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中最能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泊秦淮》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两句话来祝福一对心心相印的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常常用李商隐的《无题》中的两句诗来歌颂教师无私奉献的一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性学习。

(6分)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

宝贝回家,路有多长?

茫茫暗夜……”

这几句关于屠呦呦和张宝艳夫妇的颁奖词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诗经》《宋词》等国学经典。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到成长所需的养分。

请完成下列任务。

(1)【识国学】按要求填写书名。

(2分)

国学经典不仅有《诗经》《宋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赞国学】完成下面的对联。

(2分)

上联:

读经典丰富人生

下联:

 

(3)【荐国学】你的同学小杨打算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多看电视剧和流行网络小说,你将如何说服他多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

(2分)

 

二、阅读理解(38分)

(一)(6分)

城 南

曾 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0.下列四首诗与《城南》体裁相近的是(  )(2分)

A.《蒹葭》

B.《将进酒》

C.《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D.《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11.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

(2分)

 

12.这是一首哲理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分)

 

(二)(14分)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面山而居/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B.杂然相许/高可二黍许

C.且焉置土石/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帝感其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1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15.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各持怎样的态度?

请联系文章回答。

(4分)

 

(三)(8分)

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

“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共怨前宫及齐府左右处分①之先己。

”太宗曰:

“古称至公者,盖谓平恕无私。

丹朱、商均,子也,而尧、舜废之。

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诛之。

故知君②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

朕与公等,衣食出于百姓,百姓人力已奉于上,而上恩未被③于下。

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

用人但问堪④否,岂以新故异情?

凡一面尚且相亲况旧人而顿忘也才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

今不论其能不能,而直言其嗟怨,岂是至公之道耶?

(节选自《贞观政要》,有改动)

【注】①处分:

安排职务。

②君:

统治,主宰。

③被:

遍及。

④堪:

胜任。

1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五柳先生传》)

B.故知君人者

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C.朕与公等,衣食出于百姓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D.百姓人力已奉于上

得为众人而已耶(《伤仲永》)

17.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3处)(2分)

凡一面尚且相亲况旧人而顿忘也才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

18.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2分)

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

 

19.太宗认为用人的“至公之道”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四)(10分)

清 欢

①一千年前,苏东坡被贬黄州,曾与友人共游南山。

友人以山中野菜招待,对此东坡诗兴大发:

“人间有味是清欢。

”想那苏东坡,虽然后半生颠沛流离,屡遭贬谪,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生追求清欢的人生真味,的确是把握住了人生的真谛。

②清欢,是清淡的欢快、清雅的欢愉,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悠闲自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超然洒脱。

清欢更是一种至高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

③日本学者写了一本《清贫思想》,他建议人们采取清贫的生活方式,淡化对名利、地位、权力的追逐,追求一种内心丰盈美好的恬淡生活。

美国人普兰特的《简单生活》认为,简单生活是“表现真实自我的有明确意义的生活”,是“丰富、健康、和谐的生活”。

清贫思想也好,简单生活也罢,提倡的都是清欢。

④其实中国人对清欢的提倡由来已久。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对弟子颜回赞不绝口: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面对困境,别人难以忍受,颜回却乐此不疲,欢而不改,这需要多高的境界、多深的修养呀。

孔子对“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颜回连叹“贤哉”,这是老师对学生的高度评价,也是古代圣贤对清欢精神的高度肯定。

⑤人生苦短,生活的表象多姿多彩,其内涵却纷繁复杂。

只要尽心尽力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全然不必为烦琐之事烦恼。

将自己的脚步放慢一点,放轻一点,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享受一下世间原有的简单和真纯,追求精神上的愉悦,这样的快乐才是永久的快乐。

⑥但是,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经得起名利的诱惑,鸡鸣狗盗者有之,蝇营狗苟者有之,蚕食鲸吞者有之。

结果如何呢?

这些追名逐利者或惶惶不可终日,或“反误了卿卿性命”,君不见有多少“苍蝇”落地,又有多少“老虎”进笼,他们的人生何乐之有?

⑦提倡清欢,并不是倡导“穷欢”,不是要我们走进深山老林,拒食人间烟火;崇尚清欢,也不是推崇“清闲”,不是要我们碌碌无为,得过且过。

追求清欢,要不为世俗所困,不为名利所惑;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像苏东坡那样,虽遭受打击排挤,也不忘情于山水,而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⑧清欢,人生的真味,做人的真谛,让我们用一生去追寻。

(根据袁浩文章改写)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21.第①段和第④段分别使用的关于苏东坡的事例和孔子称赞颜回的事例,各有什么作用?

(2分)

 

2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分)

鸡鸣狗盗者有之,蝇营狗苟者有之,蚕食鲸吞者有之。

 

23.第⑦段主要论证了什么?

是怎样论证的?

(4分)

 

三、写作(3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读好书能陶冶性情、增长智慧;读坏书会使人误入歧途、走向绝路;不读书将使人愚昧无知、无所作为。

提起读书,也许你想记叙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有关读书的真人真事,也许你想讲述有关读书的生动故事,也许你想论述有关读书的真知灼见,也许你想介绍有关读书的有效方法,也许你想发表读书后的评论感受,也许你想展开有关读书的神思遐想……

要求:

①根据上述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答案:

第五单元过关卷

一、1.B 点拨:

A项“腠”应读“còu”,C项“龀”应读“chèn”,D项“畚”应读“běn”。

2.C 点拨:

C项中“病”的意思是“贫困”。

3.A 点拨:

A项中两个“毒”都是“痛恨,憎恨”的意思。

4.D 点拨:

A项中“反”通“返”;B项中“还”通“旋”;C项中“汤”通“烫”。

5.B 点拨:

B项“毛”的古义为“地面长的草木”,今义为“毛发”;A项中“御”古今义都为“抵挡”;C项中“逃”古今义都为“逃跑”;D项中“死”古今义都为“死亡”。

6.A 点拨:

A项的正确翻译应为: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

7.B 点拨:

B项对文章主旨的把握错误。

8.

(1)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2)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3)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4)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5)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9.

(1)示例:

《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唐诗》

(2)示例一:

爱国学完善自我

示例二:

品美文润泽心灵

(3)示例:

小杨你好!

期末考试结束后,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看电视剧和网络小说是放松的好方式。

但是我们也要抽时间多读国学经典,提高自身素养,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你说对吧?

二、

(一)10.C  

11.风过罢,雨卷珠帘,水漫碧池,潮涨横塘。

远山含翠,错落起伏,小径明灭,任尔东西。

12.示例:

喧嚣浮华者往往昙花一现,平凡朴实者定会恒久长远。

(二)13.C 点拨:

A项分别为“居住”“过了”;B项分别为“赞同”“表约计的数量”;D项分别为“诚心”“确实”;C项都为“疑问代词,哪里”。

14.

(1)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土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担心什么铲不平?

15.愚公之妻并没有反对移山,只是从关心的角度对愚公移山的能力和移山中处置土石的问题提出疑问;智叟则是对移山持反对态度,斥责愚公不聪明,讥笑他不自量力。

 点拨:

本题回答时要抓住其妻和智叟的话分析。

(三)16.D 点拨:

D项“已”分别解释为“已经”“停止”。

A项“得”都解释为“得到”,B项“故”都解释为“所以”,C项“与”都解释为“和”。

17.凡一面尚且相亲/况旧人而顿忘也/才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

18.现在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是为了求得安定百姓(使百姓安定)。

19.看他能否胜任。

【参考译文】唐太宗刚即位时,中书令房玄龄上奏说:

“秦王府的老部下没有得到官职的,(他们)都埋怨(陛下),(说)前太子宫和齐王府的部下都比他们早先安排了官职。

”太宗说:

“古时候所谓的大公无私,是指宽容公正而无私心。

丹朱、商均是尧、舜的儿子,而尧、舜却废黜了他们。

管叔、蔡叔是周公的兄弟,而周公却把他们杀掉了。

所以可知,作为统治百姓的君主,要以天下为公,不存偏私之心。

我和你们,衣食都出自百姓,(这就是说,)百姓的人力已奉献给了朝廷,而我们的恩泽却没有遍及民间。

现在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是为了求得安定百姓。

用人只问是否能胜任,怎能因亲疏、新旧关系而区别对待呢?

凡是见过一面的人尚且感到亲近,何况是旧的下属,怎会一下子就忘掉呢?

如果才能不能胜任,又怎能因为是旧的下属而先任用?

如今你不谈论他们能不能胜任,而只说他们有怨言,这难道是至公之道吗?

(四)20.清欢是一种至高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

点拨:

本文的中心论点出现在第②段。

21.使用关于苏东坡的事例是为了引出中心论点,使用关于孔子称赞颜回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中心论点。

22.运用排比句式高度概括地写出追名逐利者的种种表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3.主要论证了怎样才能做到清欢。

 先否定错误的认识,再指出正确的做法,最后用事例论证。

三、24.思路点拨:

这是一个典型的材料作文题。

命题人用哲理性的语言阐述了读书的功用,罗列了有关读书的人和事、道与理、方与法,并附注相关的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只要认真品读所列材料,明确相关要求,选好写作角度,拟好作文题目,定好写作文体,就可以展开记叙、或议论、或说明。

 例文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