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学段一 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6802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学段一 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一单元 学段一 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一单元 学段一 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一单元 学段一 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一单元 学段一 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学段一 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docx

《第一单元 学段一 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 学段一 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单元 学段一 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docx

第一单元学段一第2课烛之武退秦师

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

一、诵读全文,理解文意

1.

解释词语

诵读提示

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晋,且贰(不专心,从属二主)于楚也。

晋军(驻扎)函陵,秦军氾南。

开头写大兵压境,郑国危在旦夕,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语调要低沉。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假如)使(派遣)烛之武见秦君,师(军队)必退。

”公从之。

辞(推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今急而求子,是(这)寡人之过也。

然(然而)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答应)之。

“国危矣”三字要语速缓慢,语气沉重,体现佚之狐对国事的担忧。

“师必退”三字要读得坚决肯定,表现出佚之狐对烛之武的理解和信任。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重读“老”“无能”。

烛之武这句话,沉重而无奈,有满腹委屈,暗含对郑伯的不满。

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和不满,郑伯先用“是寡人之过也”表示自责,读时加强语气,重读“寡人”和“过”“也”。

“然”“亦”“焉”读时要加强语气,注重停顿,语音延长,既有理性分析,又情真意切。

夜(在夜晚)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自言冒昧的谦辞)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把……当作边邑)远(远地,指郑国),君知其难也。

焉(哪里)用亡郑以陪(增加)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它作为)东道主,行李(外交使者)之往来,共(同“供”,供给)其乏困(缺少的资粮),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给予)晋君赐(恩惠)矣,许君焦、瑕,朝(在早上)济(渡河)而夕设版(修筑防御工事)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满足)之有?

既东封(使……成为疆界)郑,又欲肆(延伸、扩张)其西封,若不阙(侵损、削减)秦,将焉(从哪里)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表示希望、祈请)君图(考虑)之。

”秦伯说(同“悦”,愉快、高兴),与郑人盟(结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烛之武对秦伯说的一段话,既委婉谨慎又有很强的逻辑性,口气不可太强,亦不可软弱无力。

“郑既知亡矣”,要用诚恳的语气来打动秦伯。

在读“若亡郑……君亦无所害”时,因为这是烛之武站在秦国的角度考虑,所以要读得不卑不亢,可适当高昂。

在读晋背信弃义时,要读得慷慨一些。

在读晋将灭郑“阙秦”时,要有拳拳之情,殷殷之意,要流露出烛之武为秦国利益着想和对秦国的关心。

子犯请击之。

公曰:

“不可。

微(没有)夫人(那个人,指秦穆公)之力不及此。

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失其所与(结交、同盟),不知(同“智”,明智);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表示祈使)还也。

”亦去(离开)之。

晋文公对子犯说的话,要读得沉稳从容,表现出晋文公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

二、语言梳理与探究

2.多义实词“鄙”

(1)解释下列句子中“鄙”的含义,并探究各义项之间的联系。

①蜀之鄙有二僧: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③孔子鄙其小器:

④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⑤鄙人/鄙见:

义项之间的联系:

答案 含义:

①名词,边邑,边境 ②动词,把……当作边邑 ③动词,轻视,看不起 ④形容词,鄙陋,见识浅 ⑤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义项之间的联系:

“鄙”的本义是“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2)“鄙”字为左声右形结构,请查找工具书,推断“鄙”字的本义。

答:

答案 “啚”(bǐ)是“鄙”的声旁,“阝”是“鄙”的形旁。

“阝”在左边时即为传统字书的“阜”部,“阜”本义为土山,故从“阜”部的字本义多与山地、地形相关;在右边时相似的写法即为传统字书的“邑”部,“邑”与城市有关,故从“邑”部的字本义多与城镇、地名相关。

由此可推知,“鄙”的本义是边邑。

(3)查找工具书,解释下列带“阝”旁的汉字的本义。

阿 陵 隘 陪 陛 邦 郡 都 郭

答:

答案 阿:

大山。

陵:

大土山。

隘:

地势狭小。

陪:

重叠的土堆。

陛:

宫殿的台阶。

邦:

古代诸侯的封国。

郡:

古代的行政区域。

都:

建有宗庙的城邑。

郭:

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3.重要虚词“焉”

说出下列句子中“焉”的意义和用法,并归纳一下其用法与位置的关系。

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⑤心不在焉:

⑥且焉置土石:

⑦于我心有戚戚焉:

用法与位置的关系:

答案 

(1)意义和用法:

①句末语气词,表感叹,啊 ②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③句末语气词 ④兼词,相当于“于之” ⑤代词,之,这 ⑥兼词,于何,在哪里 ⑦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2)用法与位置的关系:

一般来说,“焉”放在疑问句句首,为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当“焉”放在句末时,有四种情况:

放在名词后,为语气助词;放在形容词后,为助词,相当于“然”;放在不及物动词后,作兼词;放在及物动词后,相当于“之”。

当然,有时也有例外。

三、深入品读,感悟赏析

(一)赏析叙事艺术

4.课文第一段是怎样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

这与整个故事的发展有何关系?

答:

答案 

(1)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

(2)这一段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

①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②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一在氾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

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

5.“烛之武退秦师”,“退”字是本文的线索。

请分别用两个字(须含有“退”字)概括下面的情节,并将其填写在①~④处。

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去劝退秦师

郑伯请求烛之武去劝退秦师

烛之武游说秦伯退师

晋侯被迫退兵

答案 ①荐退 ②求退 ③说退(劝退) ④逼退

6.本文叙事波澜起伏,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使人处处为郑国的存亡提心吊胆。

请根据下面的波澜图,填写序号处的相应内容。

①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②→③→④→⑤→⑥晋文公分析形势,撤兵回国

答案 ②佚之狐推荐烛之武,郑伯看到希望 ③烛之武婉拒,让人心头一紧 ④郑伯自责,烛之武答应出城 ⑤子犯建议攻打秦军

7.课文是如何体现详略得当这一特点的?

答:

答案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

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

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的,作者只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二)赏析劝说艺术

8.来到秦营,面对秦君,烛之武没有低三下四,而是采用了“婉言相劝,迂回曲折”的劝说策略成功劝退秦师。

请结合文章分析烛之武劝说策略的高明之处。

劝说托词

劝说方法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烛之武使用副词“既”、句末语气助词“矣”,来透露出郑国必定灭亡的无奈心态,表明郑国不敢“以卵击石”,以便让秦伯放下警惕之心。

(1)

烛之武用敬称“执事”和假设关系的复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达对秦伯的尊重、希望与请托之情,吊起了秦伯的“胃口”,拉近了与秦伯的情感距离,以便让秦伯有兴趣听他说下去。

“请托”,博得好感。

(2)

“转换”,替对方着想。

(3)

最后“离间”,成功劝退。

答案 

(1)“示弱”,以退为进。

(2)①“亡郑利晋”。

烛之武首先从郑国地理位置僻远、秦国管理困难的角度,阐述了“亡郑”无益于秦国的道理: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接着,又从“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的角度,阐述了“亡郑”厚人薄己,利晋害秦的道理。

②“舍郑利秦”。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采用假设阐述了“舍郑”“存郑”对秦国的益处,并引导秦伯放弃与晋国一起攻打郑国的想法。

(3)①从晋背信弃义的“已然”角度——“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客观地追溯历史,劝说秦伯要“以史为鉴”。

②从晋贪得无厌的“将然”角度——“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展望未来,劝说秦伯要“防患未然”。

③从阙秦利晋的“企图”角度——“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采用层层剥笋的策略,揭示出晋国的野心,提醒秦伯要“幡然醒悟”,不要“惹火烧身”。

9.文中佚之狐劝说郑伯、郑伯劝说烛之武同样艺术高超,请结合人物语言加以赏析。

答:

答案 

(1)佚之狐劝说郑伯:

①“国危矣”,“危”字表现了佚之狐对国运准确清醒的判断;“矣”字为句末语气助词,加强了郑国危在旦夕的语气;此乃直言相劝。

②“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采用了“若……必……”的句式,从假设角度进言郑伯,为郑伯出谋划策,帮助郑国解除危机;一个“必”字,体现了佚之狐的信心和对烛之武才能的信任。

(2)郑伯劝说烛之武:

①首先,“自责”。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用判断句诚恳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检讨自己的过失,借此感染烛之武。

从称谓看,用“吾”“寡人(谦称)”称呼自己,放下身段;用“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称呼烛之武,表达了敬重之意。

②其次,“恭维”。

一个“求”字,表明郑伯身为国君,却能放下身份,向烛之武认错、服软,难能可贵;同时,也较自然地向烛之武传达出这样的信息:

“国难当头,拯救国家的重任非你莫属。

”其谦卑、恭维之态,可见一斑。

③最后,“提醒”。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这里郑伯巧用转折关系的复句,提醒烛之武,“郑亡对你也有危害”。

一个“然”字,自然转换话题,急切委婉,绵里藏针,向烛之武传达出个人利益与国家息息相关,唇亡齿寒的道理。

(三)体会人物形象

10.请从“志士”“勇士”“辩士”这三个方面对烛之武的形象进行分析。

形象

具体体现

志士

勇士

辩士

答案 ①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的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表,以至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

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打动了他,使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去劝说秦伯。

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②两军交战,成败难料;出使秦师,生死未卜。

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③烛之武到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让秦伯认识到晋是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

烛之武只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

11.课文对郑伯这一人物着墨不多,但他的思想性格却比较鲜明。

请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评价。

答:

答案 郑伯在文中的表现主要是一“从”,一“曰”。

当佚之狐说“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郑伯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时的及时、果断。

烛之武面对郑伯的重托,满腹牢骚且不愿受命。

尴尬之中的郑伯没有放弃,而是先自责: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将过错揽到自己身上。

这番自责,可谓动之以情。

然后他又晓之以理: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郑伯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同烛之武后来站在秦伯立场劝其退师的说辞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郑伯之“曰”,短短二十六个字,终使烛之武“许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展现了一位善于纳谏、勇于自责、精于言辞的君主形象。

我的发现与质疑:

附:

助读资源

1.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左丘明(约前502—前422),姓左,名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

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汉代太史令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

左丘明根据有关鲁国以及其他诸侯国的大量史料,依《春秋》的顺序著成了《左传》。

(2)关于《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相关背景

本文所叙内容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当时正值春秋初期,周王室日渐衰微,已趋于名存实亡。

各诸侯国纷纷扩张势力,角逐霸主地位。

文中提到的晋侯即晋文公重耳,秦伯即秦穆公任好,他们两人先后跻身于春秋五霸之中。

当时晋国势力强于秦,秦与晋结为姻亲关系,双方为了暂时的共同利益,采取联合行动。

楚国当时也有争霸中原的雄心,而郑国是晋、秦、楚三国必争之地,为了遏制楚势力向北扩展,秦、晋联合出兵攻郑。

3.知识链接

(1)秦穆公拥立晋公子夷吾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逝世,他的宠妃骊姬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国君,晋国陷入内乱。

晋国大夫里克杀了骊姬和奚齐,派人迎接晋献公之子重耳回国即位,重耳辞谢;里克后又派人迎接重耳之弟夷吾。

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郤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土地予秦,寻求秦国帮助。

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

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君尝为晋君赐矣”。

(2)晋惠公食言背约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赴秦国,以“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许秦者”为托词,食言毁约。

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济而夕设版”是夸张说法。

(3)秦穆公助重耳主晋

公元前636年,晋怀公(晋惠公之子,重耳之侄)主政,不得人心。

晋人闻重耳在秦,暗中劝其返晋,愿为内应者甚众。

秦穆公发兵助重耳回到晋国,重耳结束了19年的流亡生活,成为国君,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杀死晋怀公后,晋怀公近臣惧诛作乱,晋文公借秦师平之。

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附:

积累卡片

1.通假字

句子

解析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同“供”,供给

夫晋,何厌之有

同“餍”,满足

秦伯说,与郑人盟

同“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

同“智”,明智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

越国

越国以鄙远

古义:

越过别国。

今义:

中国古代的一个国家名。

行李

行李之往来

古义:

外交使者。

今义:

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夫人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

那个人,指秦穆公。

今义:

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以为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

把……作为。

今义:

认为。

东道主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

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

请客的主人。

3.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解析

与郑人盟

名词作动词,结盟

夜缒而出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朝、夕

朝济而夕设版焉

名词作状语,朝,在早上;夕,在晚上

既东封郑

名词作状语,在东边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动词作名词,恩惠

君亦无所害

动词作名词,害处

越国以鄙远

形容词作名词,远地,指郑国

乏困

共其乏困

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资粮

厚、薄

邻之厚,君之薄也

形容词作动词,厚,变厚;薄,变薄

若不阙秦

使动用法,使……减损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动用法,使……灭亡

既东封郑

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越国以鄙远

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4.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义项或用法

既东封郑

动词,使……成为疆界

又欲肆其西封

名词,疆界

许君焦、瑕

动词,答应,许诺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名词,处所

潭中鱼可百许头

数词,表示约数

问渠那得清如许

代词,这样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动词,如果没有

则名微而众寡

形容词,微小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形容词,隐隐约约

微言大义

形容词,精当而含义深远

5.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义项或用法

今急而求子

连词,表顺承,才

夜缒而出

连词,表修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连词,表顺承

朝济而夕设版焉

连词,表转折

子犯请击之

代词,指秦军

是寡人之过也

结构助词,的

臣之壮也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牛何之

动词,往、到

6.特殊句式

句式

例句

解析

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也”表判断

状语后置句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于晋”是“无礼”的状语,“于楚”是“贰”的状语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于郑伯”是“言”的状语

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

“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7.文化常识

(1)我国古代史书主要的六种体例:

①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资治通鉴》。

②纪传体:

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汉书》。

③国别体: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通史:

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资治通鉴》。

⑤断代史:

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都属于断代史)。

⑥纪事本末体:

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的史书体例,兼有编年体与纪传体的优点。

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这六种史书体例是按不同标准划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可能同时属于多个不同史书体例。

如《史记》属于纪传体、通史,《三国志》属于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

(2)侯、伯: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

先秦爵制,与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为表里,爵位往往就是政治权力的标志。

秦以后的爵制(分为赐爵与封爵),与先秦爵制的性质有所不同。

爵位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

(3)执事:

办事的官员,文中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

(4)盟:

两国或两人以上相互约定协同办事称“盟”。

会盟时一般要杀牲、歃(shà)血(古代举行盟会时饮牲畜的血),并宣读盟书,对天发誓。

国家遇急难时,诸侯间临时约定会见,举行盟礼,共同约定,互相援助,称“会盟”。

(5)大夫:

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

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官职之称。

(6)烛之武的“之”:

一般认为这是一个语助词,是可以删掉的。

也就是说,烛之武也可称烛武。

春秋时期在人名中加“之”字比较普遍,如介之推、舟之侨、宫之奇等。

这是因为古人为文喜用助词,以使文章委婉曲折,避免单调,这一现象也自然延伸到了人的名字当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