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二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664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二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二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二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二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二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二 含答案.docx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二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二 含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二 含答案.docx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二含答案

单元评价检测

(二)

(第二单元)

(45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落棋无悔”“越位犯规”“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上课认真听讲”,这些都是( C )

A.法规B.制度C.规则D.纪律

【解析】本题考查规则的含义。

“落棋无悔”属于下棋的规则;“越位犯规”属于足球赛场的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属于行人必须遵循的规则;“上课认真听讲”属于课堂规则。

A、B、D都属于规则,但不能涵盖题干中的内容。

故选C。

2.(2019·武汉质检)漫画《抓住断线的风筝》告诉我们( A )

A.规则是获得自由的保障

B.规则和自由谁也不依靠谁

C.遵守规则就限制了自由

D.违背规则,也能有真正的自由

【解析】漫画的寓意是规则与自由的关系,A认识正确。

规则是自由的保障,离开了规则不会有真正的自由,违反了规则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所以B、C、D都是错误的。

3.(2019·扬州质检)2019年7月8日凌晨5点,某市一支由中老年人组成的暴走团在机动车道上暴走,一辆出租车从后方撞入人群,致1死2伤。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

①暴走暴骑隐患多,遵守公德保安全

②全民健身应鼓励,公共服务要跟上

③锻炼身体是权利,走上车道实无奈

④触犯刑法罪名大,和谐交通靠大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遵守社会秩序的理解。

③错误,行使权利必须要受规则的约束。

④错误,暴走团的行为不属于犯罪,没有触犯刑法。

①②符合题意。

4.中学生小李骑车闯红灯,被交警查扣,他非常不理解。

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 D )

A.生命是自己的,闯红灯纯属个人行为,与他人无关

B.在注意安全的情况下大家一起闯红灯是可以原谅的

C.要尽可能减少红灯等待时间,增加绿灯通行时间

D.文明交通需要每一个交通参与者对规则的自觉遵守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意识。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哪里有规则,哪里就有秩序。

A、B错误。

C不符合题意。

交通法规属强制性法律规范,每个人都要自觉去遵守。

5.(2019·娄底学业考)2019年12月15日下午,环卫工人老徐看到一男子在路边嗑瓜子并随手乱扔瓜子皮,于是上前婉言劝阻,没想到却招来了男子的谩骂和拳打。

看到这一幕你最想说的是( A )

A.文明无小事,处处需自重

B.做人要宽容,遇事多周旋

C.谩骂是违法,拳打是犯罪

D.遇到不平事,坚决去制止

【解析】本题考查遵守社会生活中的道德。

将瓜子皮随地乱扔,是不文明的行为、是缺乏公民意识的体现,环卫工人对这一现象进行劝诫是履行职责的正当的做法,A符合题意。

B与题意不符;C说法错误,不符合违法犯罪的含义;D说法太绝对,青少年要有勇有谋地应对违法犯罪。

6.(2019·邵阳学业考)漫画里面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思想是错误的,因为( B )

①要礼貌待人,就必须尊重他人的劳动

②体力劳动比学习更重要

③劳动是光荣的,我们要热爱劳动

④吃苦耐劳只是对大人的要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礼貌待人、尊重他人。

漫画中人物认为体力劳动是低等的,是不尊重体力劳动者的表现,①认识正确。

②认为体力劳动比学习重要与题意不符;③正确,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④观点显然错误。

①③符合题意。

7.(2019·鄂州学业考)在我们身边经常会有这样一些同学:

有的家境贫寒;有的身材矮小;有的学习成绩差;有的不漂亮;有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

( A )

A.平等相待

B.与条件相当的同学交往

C.鄙视、看不起他们

D.讽刺、挖苦他们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等待人。

平等、尊重是交往的前提。

我们要平等待人,无论其天赋、出身、贫富、职务如何,都本着真诚、尊重、友善、礼貌的态度相待。

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其他选项说法都错误,与平等待人的原则相悖。

8.一位记者采访轮椅上的残疾人时,自觉蹲下来,用平视的目光送去问候和微笑。

这一细小动作传递出的主要道德品质是( B )

A.诚信对待他人B.平等尊重他人

C.宽容对待他人D.欣赏悦纳他人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平等、尊重是交往的前提。

题干中记者的言行体现了他对轮椅上的残疾人的尊重,B符合题意,其他选项材料未体现。

9.下图是某理发店老板在店铺关闭前的做法,它告诉我们( C )

①只有坚持诚信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

②善意的谎言也是讲诚信

③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④在考场上要诚实守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诚实守信的认识。

②与题意不符,理发店老板的做法不是谎言。

④与题意无关。

①③符合题意。

10.近年来,一些不法经营者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利用健康讲座、夸大效果、赠送礼品的手段,诱导老人高价购买质量低劣的保健品,引发较多消费投诉。

为了让更多老人认清不法经营者的真实面目,小亮和同学们准备到附近居民小区举办公益宣传活动。

小亮他们应揭露不法经营者( B )

①虚假宣传②价格欺骗

③践踏诚信④侵犯知识产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诚信。

从材料得知不法经营者夸大药效,诱导老人高价购买质量低劣的保健品,由此可见不法经营者进行虚假宣传,价格欺骗,缺乏诚信,①②③是正确的。

④知识产权与题意不符。

故选B。

11.网民新编《中国人民过马路战歌》:

“雄赳赳,气昂昂,冲到马路中央;有中年,有儿郎,大爷老大娘;迎着红灯亮,不改变方向;凑够一撮,随波逐流向前闯……”这种无视红灯的“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是( A )

①一般违法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

③民事违法行为④刑事违法行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认识。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从违反的法律来区分的,交通法规属于行政法规,因此,闯红灯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

闯红灯对社会的危害较小,属于一般违法行为,①②符合题意。

12.(2019·成都学业考)某中学法治副校长在该校作法治报告时指出:

“现在不少中学生经常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参与赌博、屡教不改等行为无伤大雅。

殊不知极有可能一步一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上述所列行为中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的是( D )

A.经常夜不归宿B.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C.携带管制刀具D.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区分。

材料中所列行为中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的是参与赌博、屡教不改,D符合题意,A、B、C都是不良行为。

13.以下是甲、乙两人的部分生活场景:

甲:

哥们抽根烟。

——乙:

真有味!

甲:

哥们嗑粒“药”。

——乙:

真过瘾!

甲:

哥们一起干。

——乙:

真刺激!

甲:

哥们一起坐牢了。

——乙:

真后悔!

甲、乙两人的生活经历警示我们( D )

①一切吸烟吸毒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②教唆别人犯罪,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③要谨慎交友,明辨是非

④不良行为如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发展成犯罪行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解析】本题要结合材料,分析各题肢,得出正确答案。

吸毒行为是违法行为,但不一定构成犯罪,教唆别人犯罪是违法行为,要受法律制裁,①②说法错误,③④符合题意。

14.(2019·温州中考)因引诱未成年人吸食毒品,张某被当地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1万元。

据此可以判断( B )

①张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张某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平等权利

③家长未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义务

④法院依据刑法对张某作出判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犯罪的理解。

张某的行为是犯罪,触犯了刑法,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受到了刑罚处罚,因此①和④符合题意。

②与题意不符,③在材料中未体现。

15.(2019·武汉学业考)王某在专卖店买的手机不到一周就出现故障,他向工商行政部门投诉,但未得到合理解决,于是将该专卖店告上法庭。

王某的维权手段依次是( B )

A.行政诉讼、民事诉讼

B.非诉讼手段、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D.非诉讼手段、行政诉讼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维权。

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途径有诉讼和非诉讼方式。

题干中王某购买的手机不到一周就出现故障,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向工商行政部门投诉,属于非诉讼途径,将该专卖店告上法庭属于诉讼途径,因涉及的是经济纠纷,属于民事诉讼。

B说法正确,其他选项说法错误。

16.(2019·山西学业考)下列四个案件的违法性质及维权途径,小郑弄错了两个,你认为是哪两个呢?

( B )

①邻居收养了几条流浪狗,每晚叫个不停,影响大家休息。

物业去交涉也不管用。

属于民事违法,给法院打电话。

②赵老板带人将欠债者控制在小区的地下室百般羞辱,并将对方打成重伤。

属刑事违法,向××局报警。

③大街上来了一个耍猴的,围观群众把人行道占满了导致交通受到影响。

属行政违法,向城管部门举报。

④某培训机构将当地高考状元的照片用作宣传,高考状元找来后还拒不撤除。

属民事违法,高考状元应向××局起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违法性质以及维权途径,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

①错误,邻里民事纠纷应该给公安机关打电话报警;④维权途径错误,起诉只能到人民法院;②③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0分)中学生乔飞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一个黑色的皮包,打开一看,里面有三沓崭新的百元大钞和几张银行卡!

他抬起头来看了看周围,此时,街上空无一人,非常寂静,他……

你认为乔飞会怎样做呢?

请说说理由。

答:

(1)他可能将钱和银行卡装进自己的腰包,快速离开。

理由:

他是一个缺乏自律精神,没有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需要他律的人。

(2)他站在原地守候,等待着失主前来认领。

理由:

他懂得物归原主的道理,是一个自觉遵守规则、有自律精神的人。

(3)他将钱和银行卡送到当地的派出所,让警察来处理。

理由:

他有遵守规则的意识,有自律精神,心中有规则,心中有法律,能做到“慎独”。

【解析】本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应该从自律或他律的角度回答,不要只局限于一个方面,要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8.(12分)材料一 肖宇性格活跃,与人交往时喜欢当众揭人家的短处,给别人起绰号,以此来博得其他同学的笑声,渐渐地同学们都不愿和他交往了。

为此,肖宇很苦恼。

材料二 我国是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文明旅游是“美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一些国人在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损害了国家形象,因此国家要加强旅游礼仪文明宣传教育,让礼仪文明成为国人优雅的“名片”,让礼仪之邦的美誉得以传承。

(1)请你结合材料一并运用与人交往的相关知识,帮助肖宇走出苦恼。

(6分)

答:

材料一中肖宇“喜欢当众揭人家的短处,给别人起绰号”说明他在交往中不懂得尊重他人,他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学会换位思考,平等待人,理解和宽容他人,关心帮助他人。

(2)讲文明礼貌对国家和个人有什么重要意义?

(6分)

答:

讲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不仅反映一个人的教养,还反映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讲文明礼貌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建立亲切、和睦的关系,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保证。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交往。

(1)问,材料一中肖宇“喜欢当众揭人家的短处,给别人起绰号”说明他在交往中不懂得尊重他人,他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学会换位思考,平等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