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实施方案7.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64584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1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实施方案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实施方案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实施方案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实施方案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实施方案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实施方案7.docx

《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实施方案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实施方案7.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实施方案7.docx

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实施方案7

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实

施方案2014.7

永登县连城镇

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

实施方案

兰州市水电勘测设计院

二O—四年七月

1、综合说明错误!

未定义书签。

1.1项目背景及依据错误!

未定义书签。

1.2经济社会简况及灌区基本现状错误!

未定义书签。

1.3发展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错误!

未定义书签。

1.4主要建设任务7

1.5投资概算7

1.6工程计划建设日期7

1.7保障措施8

1.8结论与建议8

2、灌区概况10

2.1自然概况10

2.2社会经济状况14

2.3基础设施15

2.4发展渠灌区现状16

2.5存在的主要问题16

3、工程建设任务和规模16

3.1工程任务16

3.2工程规模1.7

4、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设计1.9

4.1设计依据19

4.2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19

4.3工程布置19

4.4主要建筑物设计20

5机电设备21

5.1水力机械21

5.2电气设计22

6、工程管理23

6.1管理机构23

6.2工程建设管理23

6.3工程管理及保护范围23

6.4运营管理23

7、施工组织设计24

7.1施工组织机构24

7.2施工条件24

7.3主体工程施工25

7.4汽二耳亠勻26

7.527

8、环境影响评价27

8.1编制依据27

8.2环境现状28

8.3环境影响预测28

8.4环境保护措施29

8.5环境管理与监测31

9、水土保持设计31

9.1编制目的31

9.2设计依据32

9.3工程项目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32

9.4扰动地表面积33

9.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33

10、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34

10.1编制依据及费用标准34

10.2工程概算35

11、项目效益37

11.1社会效益37

11.2生态环境效益37

11.3综合评价与结论37

1、综合说明

1・1项目背景及依据

永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北靠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景泰县,东连皋兰县,西与青海省民和县、乐都县接壤,南和兰州市西固区、红古区毗邻,是兰州市西部的屏障。

地理坐标是东经102。

35’56"〜103°45’55",北纬36。

35"〜37。

07’28"。

发展渠是一条自流引水渠道,属连城镇管

村,总人口2300人,有效灌溉面积1500亩。

由于本项目区属连丰渠灌区,

现灌溉水源为西寺沟山泉水,通过发展渠输水灌溉。

由于近年来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导致西寺沟泉水减少,农田灌溉得不到保障。

抗旱应急水源提灌工程建成后,可以保证在大旱之年从大通河引水的登丰渠提水至发展渠,可使项目区1500亩农田灌溉得到应急保障灌溉,保证灌区农田灌溉正常供水。

为了促进灌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连城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受永登县水务局委托,我院编制完成了

《永登县连城镇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实施方案》。

1.2经济社会简况及灌区基本现状1.2.1经济社会简况

永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河西走廊最东端,总面积6090平方公里。

根据2013年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底全县总人口53.31万人,其中

农业人口45.74万人,总耕地面积137.78万亩,农村人均占有耕地3.01

亩。

全县共辖18个乡镇,11个居民委员会,240个村民委员会,1538个村

民小组。

2013年底全县生产总值(GDP)111.6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现

价)17.72亿元工业总产值202.03亿元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7.28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5642.37元。

发展灌区是永登县自流引水千亩灌区之一,位于永登县西北部,涉及连城镇的丰乐、永和2个村,总人口2300人。

农业是灌区国民经济的主要

产业,灌区农作物主要种植粮食与经济作物,粮经比例为3:

7o1.2.2灌区基本现状

发展渠灌区位于大通河中下游,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是永登县自流引水灌溉的千亩灌区之一。

发展渠为该灌区的引水干渠,干渠从连城镇(大通河右岸)的西寺沟引水至连城镇永和村的石头坡截止,干渠全长4km,渠道全部为土渠无衬砌。

渠道为无坝引水,引水流量为0.2m3/s,实际灌溉面

积1500亩。

由于近年来西寺沟泉水锐减,有些年份甚至干枯,灌区面临失灌。

1・3发展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1发展渠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渠干渠全部为土渠未衬砌。

2、灌区配套设施不完善。

3、由于近年来西寺沟泉水锐减,有些年份甚至干枯,灌区下游面临失

灌,渠道灌溉保证率降低,灌溉效益下滑,已对灌区灌溉带来十分不利影响。

1.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发展渠灌区自然条件优越,加之地处大通河中下游,农业灌溉用水条件便利,但由于灌区灌溉水源为西寺沟泉水,但由于近年来沟道泉水锐减,

灌区下游灌溉用水保证率下降,为了提高灌区的用水保障程度,提高

灌区的灌溉保证率及灌溉效益,保证灌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受影响,保证灌区农民收入不减,因此建设连城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1.4主要建设任务本次连城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建设以有效保障灌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灌区水源供水保障成度为目标,提高渠道供水保证率,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

1、土建方面:

新建泵房1座、10立方米C20砼进水前池1座、C20砼出水前池1座、衬砌D50U型槽3000米。

2、机电设备方面:

架设10kv高输电线路20m安装水泵及机电设备两

台套、100kva变压器一台套。

3、金属结构方面:

铺设①273(S=8mm钢管65m。

工程计划完成土方开挖1808.5m3,土方回填1921.3m3,浆砌卵石50.8m3,

M10砂浆砌砖23.6m3,砼及钢筋砼307.5m't。

共需水泥96t,砂子178用,石子249m,卵石53m,机砖12千块,钢筋0.7t,钢管3.4t。

1.5投资概算

经计算本工程概算总投资86.94万元,其中:

建筑工程36.98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32.32万元,金属结构及安装工程2.02万元,临时工程1.86万元,其他费用9.63万元,基本预备费4.14万元。

1.6工程计划建设日期

工程计划建设工期为一年,2014年9月1日—2014年10月30日,工期60天,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1.7保障措施

项目批复后,由永登县防汛抗旱办负责实施。

按照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项目管理实行项目法人制,由永登县防汛抗旱办为项目法人,由永登县防汛抗旱办抽调专职项目管理人员,组成工程建设项目部,对工程施工建设进行全面负责,并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纠纷。

由项目法人通过公开招标,选择经验丰富、技术力量强,信誉度高的具体相应资质的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承担工程施工任务,通过招标选择有丰富水利工程建设经验,具有相应资质的水利监理公司负责施工监理,切实做到工程质量、进度、投资三控制,加强合同、信息、协调管理,为工程按期保质保量发挥效益奠定基础。

工程竣工后,工程移交给连城镇水管站统一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运行,降低工程管理费用和成本,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在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建立良性运行机制。

1.8结论与建议

连城抗旱应急水源丰乐提灌工程总投资86.94万元,施工工期60天。

项目实施后在大旱之年将极大的提高发展渠灌区灌溉用水保证率,对保障农田灌溉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项目实施后可确保1500亩农田得到适时灌溉。

经分析该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效益明显、社会效益显突出,应列入计划加以实施。

附:

工程特性表

工程特性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一一一

工程规模

1

总灌溉面积

1500

2

工程等级

w等小⑵型

二二二

设计特征

1

新建泵房

1

2

10nn进水前池

1

3

铺设①273(S=8mr)钢管

m

70

4

100Kva变压器

1

5

水泵电机

台(套)

2

三——三

施工特征

1

挖土方

3m

1808.5

2

填土方

3m

1921.3

3

砌石

3m

50.8

4

砼及钢筋砼

3m

307.5

5

钢筋制作

t

0.7

6

水泥

t

96

7

砂子

3m

178

8

石子

3m

249

9

卵石

3m

53

10

钢管

t

3.4

工程总投资

万元

86.94

2、灌区概况

2.1自然概况

2.1.1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位置

永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北靠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景泰县,东连皋兰县,西与青海省民和县、乐都县接壤,南和兰州市西固区、红古区毗邻,是兰州市西部的屏障。

地理坐标是东经102°35'56〃〜103°45’55〃,北纬36°1T35〃〜37°07’28〃。

项目位于永登县西北部大通河右岸的皿阶地上,本次项目区涉连城镇的丰乐、永和2个村,7个社,灌溉面积1500亩。

2.1.2工程地质

2.1.2.1区域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

本工程在地貌单元为大通河河谷及河谷冲积平原地貌,河谷阶地发育,

阶面较平坦,大通河河谷一般发育有%级阶地,其中I、"、皿、W级阶地发育较为完整,W级阶地以上多有破坏。

工程区多为I、"、皿级阶地,阶地较为平缓,分布于现代河床两侧,是工程区耕地及村庄主要所在地貌单元。

I级阶地高出河床1.5米一2.0米H、皿高于河床面约10—20米,平均宽度在500—1000米,高出现代河床1〜5m局部可达10m左右。

II级阶地宽400〜1000m之间,阶面较为平缓,其中,H级以上阶地为基座式阶地,其基座岩性白垩系红色泥质砂岩。

另外,工程区大通河河谷两岸,发育有较多侧向支沟,对阶地地层物质有一定影响。

2.地层岩性工程区出露的地层岩性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主要为冲洪积壤土层,冲洪积砂砾石层,现自老至新分述如下:

⑴第四系冲洪积砂砾卵石层(Q31),位于大通河河谷两侧高阶地二元结构下部,磨圆度及分选性较好,局部地段呈半胶结状,骨架颗粒以砂岩、花岗岩等硬质岩为主,充填物为中粗砂。

⑵第四系上更新统风化黄土(Q32),整体覆盖于河谷两侧高阶地及山地顶部,呈黄色,干燥,具大孔隙及垂直节理,具高压缩性和强湿陷性。

⑶第四系全新统地层(Q4),主要分布于侧向冲沟、河道谷底及低阶地表层部位,部分呈二元结构,其中上部细粒土为冲洪积粉质壤土,稍湿,黄褐—黄色,偶尔含砂砾,较为均质,含蜗牛壳残片,植物根系及虫孔较为发肓,该层厚1—5米,其上部为耕作层,耕作层厚道0.5米左右。

二元结构下部粗粒土为冲洪积砂砾石层,呈松散状,磨园度好,分选性一般,骨架颗粒部分接触,成分以砂岩、花岗岩、石英岩等硬质岩为主,较为干净。

⑷坡积粉质壤土及砂砾石层,为丘陵山脚坡积裙部位地层,岩性为坡积砂砾石层及黄土状粉质壤土层,较为松散。

3.地质构造及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划分,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地震反映谱特征周期s=0.45。

相应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建议工程按忸度设防。

4.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区大多数呈上部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下部为不透水基岩的双层结构类型,故在两种类型地层接触部位,由于降水与灌溉水的入渗,常形成流量较小的地下潜流,由于补给量较小,一般不能形成统一的地下潜水面,仅沿基岩表面低洼处呈股状细流。

灌区内发育的河流为大通河,系黄河二级支流,湟水一级支流。

大通河在河床及河漫滩及I、H级阶地下部广泛分布着有第四系孔隙潜水,地下水受河流补给,并存在着统一的潜水面,潜水埋深1.0—3.0m,

含水层厚2—4米,含水层渗透系数k=70—100m/d,水化学类型为

HCO—Mg+型水,矿化度小于1g/l,不含侵蚀性CO,对普通水无侵蚀

性。

2.1.2.2泵房工程地质条件

丰乐提灌工程泵房位于西寺沟砂沟口,地基岩性为第四系坡积含粉质壤土层,呈黄色,稍湿,可塑-硬塑状,含较多的砂砾石及砂土,较为松散,具有高压缩性及强湿陷性。

且临时开挖边坡比为1:

0.75。

2.1.2.3管道地基土工程地质条件

压力管所处主要地貌为阶地前缘陡坡,相对高差为30米,呈陡坡状。

上部为第四系残、坡积砂壤土及粉质壤土,含大量风化砂土极不均匀,较为疏松厚度为1-1.5m。

下部基岩为白垩系泥质砂岩层。

管床地层为第四系砂壤土及粉质壤土层。

管床地基须采取原土翻夯及防冻胀处理。

建议开挖边坡为1:

0.75且由于为斜坡段压力管道,应设置镇支墩。

同时,防止地表水汇入管沟因起管床失稳。

2.1.2.4天然建筑材料

本工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主要为砼粗骨料和细骨料。

据调查,大通河两岸河漫滩有较为丰富的砂砾石料。

砂砾石层厚度大

于3m砾石成份以变质火山凝灰岩、变质砂岩为主,次为花岗闪长岩、砂岩、石英岩,石质坚硬。

耐风化,磨圆度好,粒径一般3〜6cm砂为中细

砂,由石英及少量岩屑组成。

试验资料表明,砂砾石级配良好,砾石占64.9〜81.7%,砂占18.3〜35.1%。

砾石弃料较少,大于80mn者占3〜4%80〜40mm者占24.58%,40〜20mm者占20.1%,20〜5mm者占25.55%。

粗骨料各项试验指标符合质量技术要求。

砂占16.12%,平均粒径0.36mm细度模数2.56。

属中细砂,其孔隙率39.3〜40.45%,稍偏高,使用时对质量无直接影响;含泥量水上最大为3.6%,水下一般为1.8〜1.9%,建议使用时适当冲洗。

细骨料其它试验指标均符合质量技术要求。

2.1.3气象

灌区属大通河河谷半干旱半湿润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比较明显,多年

平均气温8C,极端最高气温37.8C,极端最低气温-20.6C,年平均降水量413mm多集中在7〜9月,占全年的60%,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

年平均蒸发量1325mm约为降水量的3.2倍,风向多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1.5m/s,最大风速14m/s,最大冻土深1.46m。

2.1.4水文

2.1.4.1径流基本资料

项目区大通河是黄河的二级支流,地处青藏高原东边缘,地理位置介于

东径98°30’〜103°15',北纬36°30’〜38°25',发源于祁连山南麓的大通山,托里山的木里,源头海拔高程5000米,由西北高东南向流,

流径青海省刚察、祁连、海晏、门源、互助、乐都等县和甘肃省天祝县、永登县,最后在青海省民和县享堂镇附近汇入湟水,是湟水的最大一级支流。

大通河连城水文站以上控制流域面积流域面积13914km2。

大通河流域年径流为混合型补给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泉水补给,据连城水文站1954-2000年间实测资料,连城站年最大径流量为47.30亿m3(1989年),最小径流量为17.3亿m3(1979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7.01亿m,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138001/s(1974年7月31日),4-6月份径流量为6.89亿m,占全年来水量的25.5%。

河道最高水温为

21.2C,最低为0C,年平均水温为6.9C;从12月开始河道产生冰凌,次年1月开始结冰,封冻期约80天,最大冰层厚度为1.05米。

按规范要求,农业灌溉季节选择在四、五、六月来水较为有利,年内天然来水量与设计年径流量相近。

2.1.4.2沟道洪水

大通河在永登县境内有大小支沟流域呈树枝状,两岸为甘肃中部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较差,侵蚀严重。

各支沟受气候影响主要为季节性洪水沟道,平时沟道有少量的泉水,一遇暴雨,山洪爆发产生洪水,洪峰形态尖瘦,陡涨陡落,汇入大通河,是大通河补充水量的来源之一。

2.1.5土壤

灌区耕种的土壤主要是灌淤土,质地疏松,其养分含量较高,土壤理化性能良好,适合种植小麦、玉米、蔬菜等作物。

灌区台地、丘陵地带土壤为黄绵土,土层深厚、物化性差,但在发展水利的前提下有发展潜力,适合退耕还林。

据化验分析,土壤PH值为8.1〜8.6,偏碱性,速效磷为10ppm,速效钾130ppm,全磷为0.17%,全氮0.101%,有机质含量1.49%,土壤肥力中等,按作物生长要求是缺磷、少氮、钾充足。

2.2社会经济状况

永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河西走廊最东端,总面积9600平方公里。

根据2013年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底全县总人口53.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74万人,总耕地面积137.78万亩,农村人均占有耕地3.01亩。

全县共辖18个乡镇,11个居民委员会,240个村民委员会,1538个村民小组。

2013年底全县生产总值(GDP)111.6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现价)17.72亿元,工业总产值202.03亿元,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7.28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5642.37元。

2.3基础设施

2.3.1交通

灌区对外交通十分便利,民门公路横穿灌区,灌区内乡村公路四通八达,经多年建设,已初步形成渠、路、林、田相配套的格局,各主要干、支渠旁均有田间道路与村道相连,建筑材料、施工机械设备等均可通过便利的交通网络直接运往施工现场。

2.3.2电力

灌区所在地处于西北大电网覆盖之下,农村电网已全部形成,灌区供电设施齐全,电力供应有保障。

2.3.3通信

项目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络已覆盖全区,程控电话遍布项目区,通讯便捷。

2.3.4建筑材料

灌区周遍的天然建筑材料基本齐全,大通河现有砂石料场储量丰富,质量良好,开采条件较好,距工程区运距短,满足工程施工要求。

主要建材水泥由窑街水泥厂选购,质量可靠,价格和运距较为合理;钢材可就近在永登县市场采购。

2.4发展渠灌区现状发展渠灌区位于大通河中下游,该地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是永登

县自流引水灌溉的千亩灌区之一。

发展渠为该灌区的引水干渠,干渠从连城镇的西寺沟(大通河右岸)引水至连城镇永和村的石头坡村截止,干渠全长4.0km,渠道全部为土渠无衬砌。

渠道为无坝引水,引水流量为0.2m3/s,实灌溉面积1500亩。

由于近年来西寺沟泉水锐减,干旱年份甚至干枯,灌区下游面临失灌。

2.5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渠干渠全部为土渠未衬砌。

2、灌区配套设施以及田间不配套。

3、由于近年来西寺沟泉水锐减,有些年份甚至干枯,灌区下游面临失灌,渠道灌溉保证率降低,灌溉效益下滑,已对灌区灌溉带来十分不利影响。

3、工程建设任务和规模

3.1工程任务本次丰乐提灌工程建设以保障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改善发展渠灌区灌溉条件和供水保证率,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

1、土建方面:

新建泵房1座、10立方米C20砼进水前池1座、C20砼

出水前池1座、衬砌D50U型槽3000米。

2、机电设备方面:

架设10kv高输电线路20m安装水泵及机电设备两

台套、100kva变压器一台套

3、金属结构方面:

铺设①273(S=8mm钢管65m

工程计划完成土方开挖1808.5m3,土方回填1921.3m3,浆砌卵石50.8m3,M10砂浆砌砖23.6m3,砼及钢筋砼307.5m3t。

共需水泥96t,砂子178用,石子249m,卵石53m,机砖12千块,钢筋0.7t,钢管3.4t。

3.2工程规模

3.2.1设计流量

本次泵站设计流量根据其控制面积,农作物种植结构及灌区的实际灌溉经验确定。

小麦灌水定额为60-80m3/亩,灌水次数为4次、玉米灌水定额为

60-80m3/亩,灌水次数为5次、胡麻、油菜籽灌水定额为60-80m3/亩,灌水次数为4次、灌水周期10-12天;蔬菜灌水定额为45-80m3/亩,灌水次数为6次,灌水周期为7天;灌溉开机时间为20小时,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4。

根据以上灌溉制度,计算出灌区净灌水率,并做出灌水模数图求得灌区灌水率为q=0.375m3/s/万亩。

经计算得Q=0.375X0.15/0.54=0.104m3/s,本次工程设计流量采用0.1m3/s。

灌溉制度表见表3-1、设计灌水率图见图3-1。

3.2.2项目建设等级标准

本次提灌工程控制灌溉面积1500亩,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装机流量小于2m3/s,装机功率小于0.01X104KVy本工程属W等小

(2)型工程。

主要及次要建筑物均按5级设计,防洪标准按十年一遇设计。

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工程设防烈度按8度设防。

灌区灌溉制度表

表3-1

作物名称

种植比例

(%

灌水次数

灌水定额

(mB/s)

灌水时间

灌水延续天数(d)

灌溉定额

(m3/亩)

灌水率

(m3/s/万亩)

起始

终止

小麦

30

冬灌

80

10、25

11、21

28

260

0.119

1

60

5、10

5、20

10

0.250

2

60

6、1

6、10

10

0.250

3

60

6、20

6、30

10

0.250

玉米

30

冬灌

80

10、25

11、21

28

320

0.119

1

60

5、20

5、30

10

0.250

2

60

6、10

6、20

10

0.250

3

60

7、6

7、15

10

0.250

4

60

8、1

8、10

10

0.250

胡麻菜籽

20

冬灌

80

10、25

11、21

28

260

0.079

1

60

5、20

5、30

10

0.167

2

60

6、10

6、20

10

0.167

3

60

7、16

7、10

10

0.167

蔬菜

20

冬灌

80

10、25

11、21

28

305

0.079

1

45

5、10

5、20

10

0.125

2

45

5、31

6、9

10

0.125

3

45

6、16

6、26

10

0.125

4

45

7、3

7、13

10

0.125

5

45

7、20

7、30

10

0.125

注:

开机时间20小时,灌溉水利用系数0.54

综合净灌溉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