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63595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础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基础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基础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基础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工程.docx

《基础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工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工程.docx

基础工程

填空:

1、一般而言,将承受建筑物各种作用的地层称为地基,而将建筑物与地基接触的最下部分称为基础

2、浅基础与深基础是根据基础埋置深度确定的

3、基础分为深基础、浅基础和深水基础

4、在现行的《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中,将公路桥涵的设计采用的作用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三类。

5、极限状态设计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6、地基工程设计方法的发展:

容许承载力设计方法、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可靠度设计方法。

7、深基础与浅基础最本质的区别看是否有侧应力

8、天然地基浅基础根据受力条件及构造可可分为刚性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两大类。

9、板桩墙的作用是挡住基坑四周的土体,防止土体下滑和防止水从坑壁周围渗入或从坑底上涌,避免渗水过大或形成流砂而影响基坑开挖。

10、板桩墙主要承受的是水压力和土压力

11、常用的基础按结构型式有如下几种①独立基础,②条形基础,③筏板基础,④箱形基础等。

12.为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通常采用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①建筑措施,②结构措施,③施工措施。

13.按桩的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沉桩和灌注桩两种基本形式。

14.桩据其受力特点可分为:

①摩擦桩,②端承桩,③摩擦型端承桩。

15.结构设计一般要进行承载力和变形(沉降)验算。

16.桩按桩身材料分为钢桩和钢筋混凝土桩。

17.护筒埋设可采用上埋式,下埋式和下沉埋设

18、基础的功能决定了基础设计必须满足三个基本要求:

强度要求、变形要求、上部结构的其他要求。

19.地基变形特征一般分为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

20.地基基础设计包括承载力计算、变形验算、稳定性验算和抗浮验算。

21.竖向抗压桩的承载力由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组成。

22.根据整体刚度的大小,可将上部结构分为柔性结构刚性结构、敏感性结构三类。

23.地基基础设计包括地基设计和基础设计两部分。

24.基坑稳定性验算包括整体稳定性验算、抗倾覆和抗滑移稳定性验算、坑底抗渗流稳定性验算及坑底抗隆起稳定性验算。

25.防止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措施:

地基外理、防水措施、结构措施。

选择:

1、基础工程设计包括(A)两大部分。

A、基础设计和地基设计B、基础内力和基础设计

C、承载能力设计和地基变形设计D、地基变截面设计

2、建筑安全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地基设计应满足(D)

A、持力层承载力要求

B、地基变形条件

C、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要求

D、都要满足

3、计算基础内力时,基底的反力应取(C)

A、基底反力B、基底附加压力

C、基底净反力D、地基附加应力

4、悬臂式和锚定式挡土墙属于(B)

A、扶壁式B、桩、墙式C、重力式D、固定式

5、作用在高压缩性土层上的建筑物,施工期间完成的沉降量占最终沉降量的(A)

A、5%~20%B、20%~50%C、50%~80%D、80%以上

6、地基的允许变形值是由下列什么确定的?

(B)

A、基础类型

B、上部结构对地基变形的适应能力和使用要求

C、地基的刚度

D、地基的变形性质

7、相同地基土上的基础,当宽度相同时,则埋深越大,地基的承载力(A)

A、越大B、越小C、与埋深无关D、按不同土的类别而定

8、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修正根据(D)

A、建筑物的使用功能B、建筑物的高度

C、基础类型D、基础的宽度和埋深

9、高层建筑为了减小地基的变形,下列何种基础形式较为有效?

(B)

A、钢筋混凝土十字交叉基础B、箱形基础

C、筏形基础D、扩展基础

10、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时,若要显著减小柱下扩展基础的沉降量,较可行的措施是(D)

A、增加基底面积B、减小基底面积

C、增大基础埋深D、减小基础埋深

11、高耸结构物的地基允许变形值除了要控制绝对沉降量外,还要由下列何种性质控制?

(C)

A.平均沉降B.沉降差C.倾斜D.局部倾斜

12、柱下条形基础的翼板厚度不应低于(C)

A.100mmB.150mmC.200mmD.250mm

13、计算地基变形时,对于框架结构,应由(B)

A.沉降量控制B.沉降差控制C.倾斜控制D.局部倾斜控制

14、一般多层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完成的沉降量,对于砂土,可以认为是其最终沉降量的(D)

A.5%~20%B.20%~50%

C.50%~80%D.80%以上

15、在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深、宽修正时,埋深d的取值一般取(B)A.天然地面到基底

B.室外设计地面到基底

C.室内设计地面到基底

D.室内、外设计地面到基底

16、下列哪一项对季节性冻土地基的设计冻深无影响?

(C)

A.土的类别B.土的冻胀性

C.建筑物高度D.环境

1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A.原有建筑物受邻近新建重型或高层建筑物的影响

B.设置圈梁的最佳位置在房屋中部

C.相邻建筑物的合理施工顺序:

先重后轻,先深后浅

D.在软土地基上开挖基坑时,要注意尽可能不扰动土的原状结构

18、下列说法中,哪一条是正确的?

(D)

A.增大基础埋深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因而可以有效减小基底面积

B.增大基础埋深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因而可以降低工程造价

C.增大基础埋深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因而对抗震有利

D.增大基础埋深虽然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但一般不能有效地减小基底面积

19、具有地下室的筏基的地基承载力要比同样条件下条形基础的地基承载力(A)

A.高B.一样C.低D.略低一些

20、下列不是单桩的破坏模式的为(B)

A、屈曲破坏B、滑移破坏C、整体剪切破坏D、刺入破坏

21.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时,若要显著减小柱下扩展基础的沉降量,较可行的措施是(D)

A、增加基底面积B、减小基底面积

C、增大基础埋深D、减小基础埋深

22.在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深、宽修正时,埋深d的取值一般取(B)

A.天然地面到基底

B.室外设计地面到基底

C.室内设计地面到基底

D.室内、外设计地面到基底

23.刚性基础通常是指(C)

A.箱形基础;B.钢筋混凝土基础;

C.无筋扩展基础D.片筏基础

24.当基底压力比较大、地基土比较软弱而基础的埋深深度又受限制时,不能采用(B)

A.筏板基础;B.刚性基础;C.扩展式基础D.柔性基础

25.通常情况下,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时,基础宽度增加,地基承载力将(D)

A.提高;B.减小;C.不变;D.有限度地提高

26.相同地基土上的基础,当宽度相同时,则埋深越大,地基的承载力(A)

A.越大;B.越小;C.与埋深无关;D.按不同土的类别而定

27.按规范方法计算的建筑物沉降是(D)。

A.基础的平均沉降

B.刚性基础的平均沉降

C.实际基础的中点沉降

D.不考虑基础刚度的中点沉降

28.夯实深层地基土宜采用的方法是(A)

A强夯法B.分层压实法C.振动碾压法D.重锤夯实法

29.浅埋基础设计时,验算不属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检算。

(B)

A.持力层承载力B.地基变形C.软弱下卧层承载力D.地基稳定性。

30.高层建筑为了减小地基的变形,下列何种基础形式较为有效?

(B)

A、钢筋混凝土十字交叉基础B、箱形基础C、筏形基础D、扩展基础

判断:

1.承台的作用是将外力传递给各桩并将各桩联成一整体共同承受外荷载。

(√)

2.基桩的作用在于穿过软弱的压缩性土层或水,使桩底坐落在更密实的地基持力层上。

3.钻芯检验法适用于大直径大荷载端承桩的质量检测。

(√)

4.桩身质量检查是指桩位大平面布置,桩身倾斜度,桩顶和桩底高程在指标容许误差范围内。

(×)

5.正循环的泥浆上反速度比反循环大,所以排渣能力比反循环好。

(×)

6.高桩承台由于承台位置较高,施工方便,但受力情况较不利。

(√)

7.泥浆在钻进过程中由于钻头的活动孔壁表面形成一层胶泥,有护壁作用。

(√)

8.刚性基础的埋置深度有时还要受基础刚性角的限制。

(√)

9.柔性基础承受均布荷载时,其基础沉降也趋于一致。

(×)

10.用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可从试验曲线上采用强度控制或变形控制两种取值方法来确定地基承载力的设计值。

(×)

11.考虑地基与基础相互作用时,既要满足接触条件,又要满足静力平衡条件。

(√)

12.基础设计中,配筋由计算确定。

(×)

13.由计算基础沉降的公式S=(1-μ-2)ωP0b/E0可知,基础宽度b越大,则基础沉降s越大,所以,加大基础尺寸会使沉降加大。

(×)

14.考虑上部结构、地基、与基础相互作用的基础设计计算中,在满足地基与基础的接触条件所求解出的基础弯矩,通常按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刚度比来计算基础的分担部分。

(√)

15.开挖基坑移去的土重,可以补偿建筑物的重量,因此基础只要有足够的埋深,就可有效降低基底附加应力,甚至使基底附加应力趋于零。

(×)

16.桩端嵌入岩层深度大于0.5m的桩称为嵌岩桩。

(×)

17.群桩效应使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的发挥程度降低。

(×)

18.桩的抗拔承载力仅取决于桩土之间的摩阻力与桩身自重无关。

(×)

19.在规范GBJ50007-2002中,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与特征值只是称呼不同而已。

(×)

20.复合地基中的桩与桩基础中的基桩,只要材料一样,作用就相同。

(×)

21.桩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要在混凝土凝固后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预制桩在打入施工完成后即可立即进行。

(×)

22.为使基础的强度、刚度及耐久性满足要求,在浅基设计中,所有基础均要进行刚性角(基础台阶宽、高比)验算。

(×)

23.在浅基础设计时,不可以忽略基础侧面土体对基础的影响。

(×)

24.混凝土的喷射顺序,对无水或少量渗水坑壁应由上向下;对渗水量较大坑壁,应由下向上。

(×)

25.对粉质土,粉砂类土采用井点降低水位法易引起流沙现象,影响基坑稳定。

(×)

26.混凝土围护壁相对于喷射混凝土护壁适应性强,可以按一般混凝土施工。

(√)

27.确定板桩插入土中深度的计算,是为了确保板桩墙有足够的稳定性。

(√)

28.塑性指数Ip<=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总质量50%的土为粉土。

(√)

29.在有冲刷的河流中,基础必须埋置在设计洪水的最大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m。

(√)

30.喷射混凝土护壁宜用于土质不稳定,渗水量较大的圆形基础。

(×)

名词解释:

1、地基:

指承受建筑物各种作用的地层。

(1)

2、基础:

将建筑物的各种作用传递至地基的结构物。

(1)

3、深水基础:

水深超过5m以上,且不能采用一般的土围堰、木板桩围堰等防水技术施工的桥梁基础。

(2)

4、作用:

施加在结构上的一组集中力或分布力,或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

(5)

5、刚性基础:

当基础圬工具有足够的截面使材料的容许应力大于由地基反力产生的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时,a-a断面不会出现裂缝,这时,基础内不需配置受力钢筋,这种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18)

6、刚性扩大基础:

地基强度一般较墩台或墙柱圬工的强度低,因而需要将基础平面尺寸扩大以满足地基强度的要求,这种刚性基础又称为刚性扩大基础。

(20)

7、沉降差:

一般指相邻柱基中点的沉降量之差。

8、灌注桩:

在现场地基中钻挖桩孔,然后在孔内放入钢筋骨架,再灌注桩身混凝土而成的桩。

(71)

9、摩擦桩:

桩穿过并支撑在各种压缩性土层中,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基桩所发挥的承载力以侧摩阻力为主时,统称为摩擦桩。

(74)

10、端承桩:

在竖向荷载的作用下,基桩所发挥的承载力以桩底土层的抵抗力为主时,成为端承桩。

(74)

11、刚性角:

自墩台身边缘处的垂线与基底边缘的联线间的最大夹角。

12、负摩阻力:

当桩周土体因某种原因发生下沉,其沉降变形大于桩身的沉降变形时,在桩侧表面将出现向下作用的摩阻力。

(123)

13、中性点:

正、负摩阻力变换处的位置。

(123)

14、群桩效应:

摩擦型群桩基础受竖向荷载后,由于承台、桩、土的相互作用使其桩侧阻力、桩端阻力、沉降等性状发生变化而与单桩明显的不同,这种群桩不同于单桩的工作性状所产生的效应,称作为群桩基础。

(166)

15、人工地基:

当软弱土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要求,需要先经过人工处理加固,再建造基础处理后的地基。

(228)

16、淤泥:

天然含水率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等于1.5的黏性土。

(231)

17、换土垫层法:

是挖去地表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回填坚硬、较粗粒径的材料,并夯压密实,形成垫层的地基处理方法。

(240)

18、排水固结法:

使天然地基在建筑物投入使用之前完成大部分固结沉降,从而减少建筑物或构筑物使用期的沉降,保证建筑物的沉降和沉降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243)

19、重锤夯实法:

运用起重机械将重锤提到一定高度,然后锤自由落下,重复夯击地基,使浅层的地基土体得到夯击而密实,从而其强度提高。

(253)

20、复合地基:

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

(265)

简答:

1、为保证设计的基础及地基的安全,经济可行,基础工程设计计算的原则有哪些?

答案:

(1)基础底面的压力小于地基承载力容许值

(2)地基及基础的变形值小于建筑物要求的沉降值

(3)地基及基础的整体稳定性有足够保证

(4)基础本身的强度耐久性满足要求

2.浅基础和深基础的区别?

答案:

浅基础埋入地层深度较浅,施工一般采用敞开挖基坑修筑基础的方法,浅基础在设计计算时可以忽略基础侧面土体对基础的影响,基础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也较简单;

深基础埋入地层较深,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较浅基础复杂,在设计计算时需考虑基础侧面土体的影响。

3.确定基础埋深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

1地基的地质条件,

2河流的冲刷深度,

3当地的冻结深度,

4上部结构形式,

5当地的地形条件,

6保证持力层稳定所需的最小埋置深度。

4.单桩轴向容许承载力如何确定?

答:

(1)静载试验法

(2)经验公式法

(3)静力触探法

(4)动测试桩法

(5)静力分析法

5.地基土的水平向土抗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

(1)土体的性质,

(2)桩身刚度大小,

(3)桩的截面形状,

(4)桩与桩间距,

(5)桩入土深度及荷载大小

6、何谓地基基础的常规设计方法?

其适用条件是什么?

答:

在工程设计中,通常把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三者分离开来,分别对三者进行计算的设计方法称为常规计算方法。

常规设计方法适用条件是:

①地基沉降较小或较均匀;②基础刚度较大;

7.地基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答案:

①地基土的成因与堆积时代;

②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③地下水;

④建筑物情况

8.柱桩与摩擦桩受力情况有什么不同?

在各种情况具备时优先考虑哪种?

答:

摩擦桩基桩所发挥的承载力以侧摩擦力为主。

柱桩基桩所发挥的承载力以桩底土层的抵抗力为主。

在各种条件具备时应优先考虑柱桩,因为柱桩承载力较大,较安全可靠,基础沉降也小。

9.在防止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时,所采取的建筑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

(1)建筑物的体型应力求简单。

(2)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及合理布置墙体。

(3)设置沉降缝。

(4)考虑相邻建筑物基础间净距要符合一定要求

(5)调整某些设计标高。

10.简要说明刚性基础的特点。

(包括优缺点)

优点:

稳定性好,施工简便,能承受较大的荷载,所以只要地基强度能满足要求,它是桥梁的涵洞等结构的首先考虑的基础形式。

缺点:

自重大,而且当持力层为软弱土时由于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或加固后才能采用。

对于荷载大或上部结构对沉降差较敏感的建筑物,当持力层的土质较差又较厚时,刚性基础作为浅基础是不适应的。

11.灌注桩有哪两类,灌注桩的共同优点是什么?

答案:

钻、挖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

(1)施工过程无大的噪声和振动。

(2)可以根据土层分布,建筑物荷载分布等情况采用不同的桩。

(3)可穿过各种夹层,将桩端置于坚实土层和嵌入基岩,充分发挥桩身强度和持力层承载力。

(4)桩身钢筋可根据荷载性质及沿深度的传递特征,以及土层的变化配置。

12.工程中常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可分几类?

答:

物理处理:

置换、排水、挤密、加筋

化学处理:

搅拌、灌浆

热学处理:

热加固、冻结

13.软黏土工程特性有哪些?

答案:

(1)含水率较高,孔隙比较大;

(2)抗剪强度低;

(3)压缩性较高;

(4)渗透性很小;

(5)结构性明显;

(6)流变性显著。

14.地基变形的特征主要有哪些?

为何要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答:

变形控制特征有:

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四种。

地基基础设计除保证地基的强度、稳定要求外,还要保证地基的变形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以保证上部结构不因地基变形过大而丧失其使用功能。

15.桩侧土的水平弹性抗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

土体性质、桩身刚度、桩的入土深度、桩的截面形状、桩距及荷载等。

16.刚性基础的特点?

优点:

稳定性好,施工简便,能承受较大荷载。

缺点:

自重大,并且当持力层为软弱土时,由于扩大基础面积有一定限制,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或加固后才能采用,否则会因所受荷载压力超过地基强度而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17.目前常用的护壁方法有?

(1)板桩墙支护。

(2)喷射混凝土护壁。

(3)混凝土围护护壁。

18.板桩墙的作用是?

挡住基坑四周的土体,防止土体下滑和防止水从坑壁周围渗入或从坑底上涌,避免渗水过大或形成流砂而影响基坑开挖。

19.地基承载力容许值的确定一般有几种方法?

(1)根据现场荷载试验的p-s曲线确定。

(2)按地基承载力理论公式计算。

(3)按现行规范提供的经验公式计算。

20.刚性扩大基础的设计与计算主要包括?

(1)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2)刚性扩大基础尺寸的拟定。

(3)地基承载力验算。

(4)基地合力偏心距验算。

(5)基础稳定性和地基稳定性验算。

(6)基础沉降验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