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置实训.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62624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配置实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网络配置实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网络配置实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网络配置实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网络配置实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配置实训.docx

《网络配置实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配置实训.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配置实训.docx

网络配置实训

局域网的连接与配置

[实验名称]:

局域网的连接与配置

[实验目的]:

1、学会正确设置IP地址

2、了解子网掩码、网关、DNS地址的功能与作用

3、掌握局域网的连接及配置

4、熟练掌握常见网络命令的使用

5、熟练掌握双绞线的制作工艺

6、掌握MAC绑定的配置的命令

[实验准备]:

局域网环境

[重点]:

1、熟练掌握常见网络命令的使用

2、掌握MAC绑定的配置的命令

[难点]:

[实验内容]:

一、局域网的连接及配置

1、硬件连接

硬件包括:

网卡、电缆、接头及集线器。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局域网的规模对这些价格并不太贵的硬件酌情选择。

(1)网卡

建议使用PCI总线类型的以太网卡,这样可以省去许多麻烦,因为Windows98或Windows2000系统一般可以自动识别这种类型的网卡并正确设置它的各项参数。

家庭之间联网选用传输速率为10Mbps的网卡即可,单位或部门内部联网最好选用100Mbps的网卡。

若选用ISA总线类型的网卡,可能需要用户自己安装驱动程序并设置各项参数。

(2)电缆和接头

建议选用5类线(5级UTP电缆)或超5类线和RJ45型接头。

与集线器连接时,将RJ45接头的卡子向下,由左至右编号为1~8,依次接上5类线的白橙、橙、白绿白、蓝、白蓝、绿、白棕、棕等8根线。

当然,接法并不是惟一的,只要保证直通即可,但100Mbps的局域网最好采用这种接法。

若两台计算机直接相连,则在连接头时须将编号为1和3以及2和6的两对线交叉连接。

也可选用同轴电缆和BNCT型接头,这时必须同时选用两个终接器,接在电缆的两端。

(3)集线器

若仅将两台机器联网,可以不用集线器(即采用上述的交叉连线方式)。

将部门内的多台机器联网时则需选用集线器,集线器有5口、8口、16口和24口之分,可根据联网的规模来选择相应口数的集线器。

将买来的网卡插入主板上相应的插槽中,按上述线序接好RJ45接头(一定要卡紧接头),并插入网卡和集线器的插孔中,硬件连接便宣告完成。

2、系统设置

下面以Windows2000系统为例说明系统设置的操作步骤。

(1)设置网卡

安装好网卡后重启系统,Windows系统一般能自动识别并设置网卡。

否则,可以打开"控制面板",选择"添加/删除硬件",利用向导将网卡添加到系统中,必要时还要安装驱动程序。

安装设置完成后,打开"设备管理器",若网卡工作正常,则在"网络适配器"中能看到网卡的图标(注意:

图标上必须既无"×"也无"!

",否则可能是被禁用或工作不正常)。

(2)设置IP地址

用鼠标右键单击"网上邻居",选择"属性",进入"网络和拨号连接"窗口,右键单击"本地连接"图标(该图标在安装设置完网卡后自动出现),选择"属性",进入"本地连接属性"窗口(如图1所示),在这里可以看到连接时选用的网卡和可采用的协议,选择"Internet协议(TCP/IP)",单击"属性"按钮,进入"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窗口(如图2所示),选择"使用下面的IP地址",输入IP地址和相应的子网掩码,IP地址建议使用C类地址,如200.200.200.xxx,子网掩码选默认的即可(255.255.255.0),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您所连接的局域网内部,各台计算机的IP地址必须不同。

输入完IP地址和子网掩码后单击"确定"即可完成IP地址的设置。

在"本地连接属性"窗口中若选择"连接后在任务栏中显示图标",则局域网连接时,能够在任务栏上出现连接图标,并且当发送/接收数据时该图标会有相应的颜色变化。

(3)设置网络标识

用鼠标右键单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打开"系统特性"窗口。

选择"网络标识"选项卡,单击"属性"按钮,打开"标识更改"窗口(如图3所示),输入计算机名,在"隶属于"一栏中选择"工作组"按钮,并输入设定的工作组名。

需要注意的是,局域网中的所有计算机必须隶属于同一工作组。

单击"确定",完成对网络标识的设置。

(4)设置共享资源

Windows2000系统默认的共享资源有"打印机"和"任务计划",其他的共享资源必须由用户设置。

打开"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找到要设置成共享资源的文件夹,用鼠标右键单击相应的图标,选择"属性",进入该资源的属性窗口,在"共享"选项卡(如图4所示)中选择"共享该文件夹",输入共享名,并可通过单击"权限"按钮进入该资源的权限窗口,进行共享权限设置。

权限设置完成后返回属性窗口,单击"确定"完成设置共享资源.

3、系统应用

(1)访问共享资源

双击"网上邻居",进入"网上邻居"窗口,双击"邻近的计算机",若联网正确,则在"邻近的计算机"窗口中会看到局域网中的所有计算机的名称,双击计算机名称图标,就可访问相应的计算机上的共享资源。

(2)发送控制台消息

打开"控制面板",双击"管理工具",打开"计算机管理"(如图5所示),用鼠标右键单击"计算机管理(本地)"或点击"操作"菜单项,在"所有任务"中选择"发送控制台消息"(如图6所示),打开"发送控制台消息"窗口(如图7所示),单击"添加"按钮,输入要接收消息的计算机名称,然后在"消息"窗口中输入消息内容,单击"发送"按钮即可完成控制台消息的发送。

发送和接收过程如图8、9所示。

(3)实现网上会议

使用Microsoft提供的NetMeeting("开始"*"附件"*"通讯")可以实现简单的网上会议功能。

第一次运行NetMeeting时,必须按照向导程序的指示对NetMeeting进行配置。

首先,是NetMeeting的功能介绍,单击"下一步",出现"个人消息"窗口,这时需要输入必要的个人消息,包括姓名、电子邮件地址以及位置等,单击"下一步"进行目录设置,取消"当NetMeeting启动时登录到目录服务器",然后进行带宽设置,可选择"局域网",接着选择"在桌面显示NetMeeting图标"和"在任务栏上显示NetMeeting图标",最后是调节音频设置,完成后便可随时启动NetMeeting。

要进行网上会议,必须保证局域网上的计算机都在运行NetMeeting。

邀请其他计算机参加会议,可在"呼叫"中选择"新呼叫",然后输入要呼叫的计算机名称,单击"呼叫"即可。

呼叫成功后,双方即可通过麦克风和耳机(音箱)对话;通过对"共享程序"的设置来进行双方系统的互操作;通过"聊天室"可以与其他人进行键盘上的字符信息交互;通过"白板"可以与其他人进行图形方面信息的交互;通过"传送文件"可以与其他人进行文件交互等等。

NetMeeting还有许多其他的功能,您可以亲身一试。

二、常见网络命令的使用

1、ping命令

它是用来检查网络是否通畅或者网络连接速度的命令。

作为一个生活在网络上的管理员或者黑客来说,ping命令是第一个必须掌握的DOS命令,它所利用的原理是这样的:

网络上的机器都有唯一确定的IP地址,我们给目标IP地址发送一个数据包,对方就要返回一个同样大小的数据包,根据返回的数据包我们可以确定目标主机的存在,可以初步判断目标主机的操作系统等。

下面就来看看它的一些常用的操作。

先看看帮助吧,在DOS窗口中键入:

ping/?

回车,出现如图1所示的帮助画面。

在此,我们只掌握一些基本的很有用的参数就可以了(下同)。

-t表示将不间断向目标IP发送数据包,直到我们强迫其停止。

试想,如果你使用100M的宽带接入,而目标IP是56K的小猫,那么要不了多久,目标IP就因为承受不了这么多的数据而掉线,呵呵,一次攻击就这么简单的实现了。

-l定义发送数据包的大小,默认为32字节,我们利用它可以最大定义到65500字节。

结合上面介绍的-t参数一起使用,会有更好的效果哦。

-n定义向目标IP发送数据包的次数,默认为3次。

如果网络速度比较慢,3次对我们来说也浪费了不少时间,因为现在我们的目的仅仅是判断目标IP是否存在,那么就定义为一次吧。

说明一下,如果-t参数和-n参数一起使用,ping命令就以放在后面的参数为标准,比如“pingIP-t-n3”,虽然使用了-t参数,但并不是一直ping下去,而是只ping3次。

另外,ping命令不一定非得pingIP,也可以直接ping主机域名,这样就可以得到主机的IP。

下面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具体用法,如图2。

这里time=2表示从发出数据包到接受到返回数据包所用的时间是2秒,从这里可以判断网络连接速度的大小。

从TTL的返回值可以初步判断被ping主机的操作系统,之所以说“初步判断”是因为这个值是可以修改的。

这里TTL=32表示操作系统可能是win98。

(小知识:

如果TTL=128,则表示目标主机可能是Win2000;如果TTL=250,则目标主机可能是Unix)

至于利用ping命令可以快速查找局域网故障,可以快速搜索最快的QQ服务器,可以对别人进行ping攻击……这些就靠大家自己发挥了。

2、nbtstat

该命令使用TCP/IP上的NetBIOS显示协议统计和当前TCP/IP连接,使用这个命令你可以得到远程主机的NETBIOS信息,比如用户名、所属的工作组、网卡的MAC地址等。

在此我们就有必要了解几个基本的参数。

-a使用这个参数,只要你知道了远程主机的机器名称,就可以得到它的NETBIOS信息。

如图3。

-A这个参数也可以得到远程主机的NETBIOS信息,但需要你知道它的IP。

-n列出本地机器的NETBIOS信息。

当得到了对方的IP或者机器名的时候,就可以使用nbtstat命令来进一步得到对方的信息了,这又增加了我们入侵的保险系数。

3、netstat

这是一个用来查看网络状态的命令,操作简便功能强大。

-a查看本地机器的所有开放端口,可以有效发现和预防木马,可以知道机器所开的服务等信息,如图4,这里可以看出本地机器开放有FTP服务、Telnet服务、邮件服务、WEB服务等。

用法:

netstat-aIP。

-r列出当前的路由信息,告诉我们本地机器的网关、子网掩码等信息。

用法:

netstat-rIP。

4、tracert

跟踪路由信息,使用此命令可以查出数据从本地机器传输到目标主机所经过的所有途径,这对我们了解网络布局和结构很有帮助。

如图5,这里说明数据从本地机器传输到192.168.0.1的机器上,中间没有经过任何中转,说明这两台机器是在同一段局域网内。

用法:

tracertIP。

5、net

这个命令是网络命令中最重要的一个,必须透彻掌握它的每一个子命令的用法,因为它的功能实在是太强大了,这简直就是微软为我们提供的最好的入侵工具。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它都有那些子命令,键入net/?

回车如图6。

在这里,我们重点掌握几个入侵常用的子命令。

netview

使用此命令查看远程主机的所以共享资源。

命令格式为netview\\IP。

如图7。

netuse

把远程主机的某个共享资源影射为本地盘符,图形界面方便使用,呵呵。

命令格式为netusex:

\\IP\sharename。

上面一个表示把192.168.0.5IP的共享名为magic的目录影射为本地的Z盘。

下面表示和192.168.0.7建立IPC$连接(netuse\\IP\IPC$"password"/user:

"name"),如图8。

建立了IPC$连接后,呵呵,就可以上传文件了:

copync.exe\\192.168.0.7\admin$,表示把本地目录下的nc.exe传到远程主机,结合后面要介绍到的其他DOS命令就可以实现入侵了。

netstart

使用它来启动远程主机上的服务。

当你和远程主机建立连接后,如果发现它的什么服务没有启动,而你又想利用此服务怎么办?

就使用这个命令来启动吧。

用法:

netstartservername,如图9,成功启动了telnet服务。

netstop

入侵后发现远程主机的某个服务碍手碍脚,怎么办?

利用这个命令停掉就ok了,用法和netstart同。

netuser

查看和帐户有关的情况,包括新建帐户、删除帐户、查看特定帐户、激活帐户、帐户禁用等。

这对我们入侵是很有利的,最重要的,它为我们克隆帐户提供了前提。

键入不带参数的netuser,可以查看所有用户,包括已经禁用的。

下面分别讲解。

1,netuserabcd1234/add,新建一个用户名为abcd,密码为1234的帐户,默认为user组成员。

2,netuserabcd/del,将用户名为abcd的用户删除。

3,netuserabcd,查看用户名为abcd的用户的情况,如图10。

4,netuserabcd/active:

no,将用户名为abcd的用户禁用。

5,netuserabcd/active:

yes,激活用户名为abcd的用户。

netlocalgroup

查看所有和用户组有关的信息和进行相关操作。

键入不带参数的netlocalgroup即列出当前所有的用户组。

在入侵过程中,我们一般利用它来把某个帐户提升为administrator组帐户,这样我们利用这个帐户就可以控制整个远程主机了。

用法:

netlocalgroupgroupnameusername/add,如图11。

现在我们把刚才新建的用户abcd加到administrator组里去了,这时候abcd用户已经是超级管理员了,呵呵,你可以再使用netuserabcd来查看他的状态,和图10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出来。

但这样太明显了,网管一看用户情况就能漏出破绽,所以这种方法只能对付菜鸟网管,但我们还得知道。

现在的手段都是利用其他工具和手段克隆一个让网管看不出来的超级管理员,这是后话。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照《由浅入深解析隆帐户》一文。

nettime

这个命令可以查看远程主机当前的时间。

如果你的目标只是进入到远程主机里面,那么也许就用不到这个命令了。

但简单的入侵成功了,难道只是看看吗?

我们需要进一步渗透。

这就连远程主机当前的时间都需要知道,因为利用时间和其他手段(后面会讲到)可以实现某个命令和程序的定时启动,为我们进一步入侵打好基础。

用法:

nettime\\IP。

如图12。

6、at

这个命令的作用是安排在特定日期或时间执行某个特定的命令和程序(知道nettime的重要了吧?

)。

当我们知道了远程主机的当前时间,就可以利用此命令让其在以后的某个时间(比如2分钟后)执行某个程序和命令。

用法:

attimecommand\\computer。

如图13,表示在6点55分时,让名称为a-01的计算机开启telnet服务(这里netstarttelnet即为开启telnet服务的命令)。

7、ftp

大家对这个命令应该比较熟悉了吧?

网络上开放的ftp的主机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匿名的,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登陆上去。

现在如果你扫到了一台开放ftp服务的主机(一般都是开了21端口的机器),如果你还不会使用ftp的命令怎么办?

下面就给出基本的ftp命令使用方法。

首先在命令行键入ftp回车,出现ftp的提示符,这时候可以键入“help”来查看帮助(任何DOS命令都可以使用此方法查看其帮助),如图14。

大家可能看到了,这么多命令该怎么用?

其实也用不到那么多,掌握几个基本的就够了。

首先是登陆过程,这就要用到open了,直接在ftp的提示符下输入“open主机IPftp端口”回车即可,一般端口默认都是21,可以不写。

接着就是输入合法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陆了,这里以匿名ftp为例介绍,如图15。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ftp,密码是不显示的。

当提示****loggedin时,就说明登陆成功。

这里因为是匿名登陆,所以用户显示为Anonymous。

接下来就要介绍具体命令的使用方法了,如图16:

dir跟DOS命令一样,用于查看服务器的文件,直接敲上dir回车,就可以看到此ftp服务器上的文件。

cd进入某个文件夹。

get下载文件到本地机器。

put上传文件到远程服务器。

这就要看远程ftp服务器是否给了你可写的权限了,如果可以,呵呵,该怎么利用就不多说了,大家就自由发挥去吧。

delete删除远程ftp服务器上的文件。

这也必须保证你有可写的权限。

bye退出当前连接。

quit同上。

8、telnet

功能强大的远程登陆命令,几乎所有的入侵者都喜欢用它,屡试不爽。

为什么?

它操作简单,如同使用自己的机器一样,只要你熟悉DOS命令,在成功以administrator身份连接了远程机器后,就可以用它来干你想干的一切了。

下面介绍一下使用方法,首先键入telnet回车,再键入help查看其帮助信息,如图17。

然后在提示符下键入openIP回车,这时就出现了登陆窗口,让你输入合法的用户名和密码,这里输入任何密码都是不显示的,如图18。

当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都正确后就成功建立了telnet连接,这时候你就在远程主机上具有了和此用户一样的权限,利用DOS命令就可以实现你想干的事情了,如图19。

这里我使用的超级管理员权限登陆的。

到这里为止,网络DOS命令的介绍就告一段落了,这里介绍的目的只是给菜鸟网管一个印象,让其知道熟悉和掌握网络DOS命令的重要性。

其实和网络有关的DOS命令还远不止这些,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对广大菜鸟网管有所帮助。

学好DOS对当好网管有很大的帮助,特别的熟练掌握了一些网络的DOS命令。

另外大家应该清楚,任何人要想进入系统,必须得有一个合法的用户名和密码,哪怕你拿到帐户的只有一个很小的权限,你也可以利用它来达到最后的目的。

所以坚决消灭空口令,给自己的帐户加上一个强壮的密码,是最好的防御弱口令入侵的方法。

三、制作直通和交叉双绞线

双绞线制作过程:

步骤1:

利用斜口错剪下所需要的双绞线长度,至少0.6米,最多不超过100米。

然后再利用双绞线剥线器(实际用什么剪都可以)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厘米。

有一些双绞线电缆上含有一条柔软的尼龙绳,如果您在剥除双绞线的外皮时,觉得裸露出的部分太短,而不利于制作RJ-45接头时,可以紧握双绞线外皮,再捏住尼龙线往外皮的下方剥开,就可以得到较长的裸露线。

步骤2:

剥线完成后的双绞线电缆如右图所示。

步骤3:

接下来就要进行拨线的操作。

将裸露的双绞线中的橙色对线拨向自己的前方,棕色对线拨向自己的方向,绿色对线剥向左方,蓝色对线剥向右方,如图所示。

上:

橙左:

绿下:

棕右:

步骤4:

将绿色对线与蓝色对线放在中间位置,而橙色对线与棕色对线保持不动,即放在靠外的位置,如图所示。

左一:

橙左二:

绿左三:

蓝左四:

步骤5:

小心的剥开每一对线,因为我们是遵循EIA/TIA568B的标准来制作接头,所以线对颜色是有一定顺序的(如图所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绿色条线应该跨越蓝色对线。

这里最容易犯错的地方就是将白绿线与绿线相邻放在一起,这样会造成串扰,使传输效率降低。

左起: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常见的错误接法是将绿色线放到第4只脚的位置(如图所示)。

应该将绿色线放在第6只脚的位置才是正确的,因为在100BaseT网络中,第3只脚与第6只脚是同一对的,所以需要使用同一对线。

步骤6:

将裸露出的双绞线用剪刀或斜口钳剪下只剩约14mm的长度,之所以留下这个长度是为了符合EIA/TIA的标准,您可以参考有关用RJ-45接头和双绞线制作标准的介绍。

最后再将双绞线的每一根线依序放入RJ-45接头的引脚内,第一只引脚内应该放白橙色的线,其余类推,如图

步骤7:

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正确放置之后,就可以用RJ-45压线钳压接RJ-45接头,如右图市面上还有一种RJ-45接头的保护套,可以防止接头在拉扯时造成接触不良。

使用这种保护套时,需要在压接RJ-45接头之前就将这种胶套插在双绞线电缆上,如图。

步骤8:

制作另一端的RJ-45接头。

因为ADSLMODEM如果直接接入集线器的普通10兆接口(非UP-LINK口),需要使用交叉线,所以另一端RJ-45接头接线顺序需要变化。

也就是将原来的第1只脚的线和现在的第3只脚的线对调,将原来第2只脚和第6只脚的线对调。

具体的顺序是:

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按照这个顺序再用RJ-45压线钳压好RJ-45接头,完成后的连接线两端的RJ-45接头颜色顺序并不一样。

以下列出两个颜色顺序的对比:

一端: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另一端:

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直连网线用于ADSLMODEM与电脑网卡直接连接,同时直连线也适用于ADSLMODEM与集线器UP-LINK口的连接,制作方法和上面一样,只是没有将白橙/橙/白绿/绿这一组交叉,两端排线顺序完全是一一对应。

四、掌握MAC绑定的配置及运用

MAC地址也叫物理地址、硬件地址或链路地址,由网络设备制造商生产时写在硬件内部。

IP地址与MAC地址在计算机里都是以二进制表示的,IP地址是32位的,而MAC地址则是48位的。

MAC地址的长度为48位(6个字节),通常表示为12个16进制数,每2个16进制数之间用冒号隔开,如:

08:

00:

20:

0A:

8C:

6D就是一个MAC地址,其中前6位16进制数08:

00:

20代表网络硬件制造商的编号,它由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分配,而后3位16进制数0A:

8C:

6D代表该制造商所制造的某个网络产品(如网卡)的系列号。

只要你不去更改自己的MAC地址,那么你的MAC地址在世界是惟一的。

进入“MS-DOS方式”或“命令提示符”,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命令:

ARP-s10.88.56.7200-10-5C-AD-72-E3,即可把MAC地址和IP地址捆绑在一起。

这样,就不会出现IP地址被盗用而不能正常使用网络的情况,可以有效保证小区网络的安全和用户的应用。

注意:

ARP命令仅对局域网的上网代理服务器有用,而且是针对静态IP地址,如果采用Modem拨号上网或是动态IP地址就不起作用。

不过,只是简单地绑定IP和MAC地址是不能完全的解决IP盗用问题的。

作为一个网络供应商,他们有责任为用户解决好这些问题之的后,才交给用户使用,而不是把安全问题交给用户来解决。

不应该让用户来承担一些不必要盗用的损失。

作为网络供应商,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在IP、MAC绑定的基础上,再把端口绑定进去,即IP-MAC-PORT三者绑定在一起,端口(PORT)指的是交换机的端口。

这就需要在布线时候做好端口定时管理工作。

在布线时应该把用户墙上的接线盒和交换机的端口一一对应,并做好登记工作,然后把用户交上来的MAC地址填入对应的交换机端口,进而再和IP一起绑定,达到IP-MAC-PORT的三者绑定。

这样一来,即使盗用者拥有这个IP对应的MAC地址,但是它不可能同样拥有墙上的端口,因此,从物理通道上隔离了盗用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